登陆注册
14997200000043

第43章 广告中的劝服(14)

在没有禁止这种形式的情况下——不大可能是由于很多的原因——这也许是解决像布拉德那类问题的最好的办法。持续使用这种标识可以抵消使人们相信他们是在看别的东西而不是在看广告的企图,同时也会让那些最容易上当受骗的人们保持警戒。其实这也是有先例的,例如,在印刷媒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广告作品”或“特别广告栏”这类字眼,它们经常出现在读者不易分清广告内容和编辑内容的地方。

然而无可置疑的是,这种要求会减低某些广告主对这种广告形式的兴趣,从而影响一些站点和网络的收入。此外,肯定有人会说,这是限制广告主在商业上的发言权。

是否商业信息片就是不道德的?是个别的还是集体性的?但不论是是坏,它们都要存在下去。只是它们的存在究竟应该怎样从伦理上加以完善?

42.市场营销的“西大荒”?——网络广告在1994年的一篇社评中,《广告时代》杂志的观察家预言因特网“将超来越成为一种大众型的媒体,其现实生活中的使用者会越来越习惯于在上收集由广告主发布的信息”。’无论是好是坏,他们的估计看来是正确的尽管两年之后在同行业报纸上刊登的另一篇社论悲叹:“市场营销人员都到哪里去了?”同时《新闻周刊》指出因特网“至今还未能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市场营销工具。”

然而这些都没有削弱媒体教育中心((ienter for Media Education)对网络的关注,它称那些在网上作广告的活动是“具有操纵性、欺骗性和剥削性的”,并且要求制定一项在网络世界针对儿童进行营销活动的全国性规定类似于现在的控制电视广告面向儿童播放的条例。但是目前,联邦贸易委员会要求制定一项自愿性的行业法规而不是一个行政管理大纲。

问题在哪里?毕竟,因特网最终是作为一种双向式的媒体而受到人们欢迎的,在双向活动中潜在的消费者完全掌握了通路的主动权,而且,在动过程中决定是获取更多的信息,还是不理睬广告主的商品宣传,只不过按动几下鼠标就可以“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这样,关于“消费者自主权的解释又有了新的含义,是不是?

现在按照波特图式的要求让我们来努力说明一下下列情形。首先是当前在因特网上的广告有两种最基本的形式:

1.广告主创建自己的网页,在网页上给潜在消费者提供各式各卡的选择,它们代表了诸如利维·施特劳斯公司,高露洁·棕榄化妆品,田及其他一大批广告主。这些网站可能会或多或少地是以产品为中的,信息范围从关于产品特性和功能的全面信息到消遣娱乐性活动力面的信息,比如利维斯就提供了一个电子杂志,专门介绍有关流行音乐唱片节目主持人、俱乐部和其他“顶呱呱的网站”等信息。

2.从其他网站购买广告,或是传递特定的信息,或是引导上网者自己公司的站点。例如,豪华汽车制造商凌志就发现它的网上造访者绝大多数是经由他们在“雅虎!”(一种常见的网上搜索指南)上的“广告旗”转过来的。加现在,暂且抛开那些关于广告主是否应在网上发布广告这种悬而未决的问题不谈,我们最关心的是那些专门针对孩子的网页的使用情况。目前看来有两种主要使用方式:(a)直接推销产品给青少年;(b)并从那些青少年中收集资料,这些资料可使广告主“瞄准目标”,针对孩子们的不同的兴趣需求,精心设计出对孩子们有吸引力的产品或服务(例如,把孩子们喜欢的电影形象和电视形象与玩具或麦片等产品联系起来)。¨一个孩子用鼠标敲击了凯洛格俱乐部会所的站点……可进入一个“文娱活动室”,里面有卡通明星斯纳普、克拉柯尔和泼普向来访者问好。

孩子的鼠标击到哪里,卡通人物就会给他展示一份早餐菜单,为他送上卡通明星发来的问候邮件,或者帮助孩子们把凯洛格的问候卡片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别的朋友。

在另外的站点,这个小孩可能会被邀请参加一个俱乐部或一场比赛,所有这些活动都要求孩子们回答一些问题,这些可以随后由广告主们用来更好地瞄准儿童作为他们的顾客。(这是严肃的商业活动,萨奇萨奇广告公司有一个子公司叫做“儿童联线”,专门研究家庭使用电脑的情况,以及提供建议怎样通过网络世界向这些家庭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媒体教育中心的主席凯瑟琳·蒙哥马利警告说,使用因特网这类双向式媒体的广告活动提出了一些独特的令人关注的问题:

假如孩子的父母能意识到……这不是电视上的一个人物面对所有的孩子在谈话,而是一个人物和我的孩子在对话,以她自己的名义。是我的孩子不断收到从“网络角色代言人”那里,也就是说,从广告主那里,主动发来的电子邮件。

她的组织要求对因特网上的儿童广告要有所限制。她特别注意有关电视广告的规定,这项规定,从1972年起,就“禁止在节目演播中放映介绍该节目中的人物或东道主的商业信息片,并且……禁止把产品促销作为节目内容的一部分。”

广告行业显然已经开始处理至少部分上述问题,主要是关于向孩子们收集资料的问题。提议的几项自我约束条款包括:

禁止主动提供的电子邮件。

全面突出地披露市场营销人员的身份及其对所收集的信息资料的使用情况。

消费者不仅有权阻止市场营销人员出售或与其他人分享所收集的信息,而且也有检查个人信息资料的权力。

正如1996年年中,卡夫食品取消了孩子们在进入他们的奥斯卡·梅网页时必须登记名字和地址的要求,凯洛格也声明它已在自己网页上“增加了新的保护措施”。

不过,《广告时代》仍有报道称,“一些消费者团体说他们感到行业协达成的自愿准则还是不足够充分的。”

看来很清楚为什么一些消费者团体根本不相信提议的自愿准则将能足他们对广告面向“网上儿童”问题的关注。现在让我们更仔细地看看当提议的这些自我约束条款:

禁止主动提供的电子邮件:如果一个孩子已经在操作一个具有双性优势的媒体,他/她凭什么不去拜访他们原先就要找的广告主呢为什么会放弃这个与之交流的机会?特别是还有获得奖品的承诺。

全面突出地披露市场营销人员的身份及其对所收集的信息资料自使用情况:当孩子们找到了广告主,他们很可能会寻求进一步的系,提供给予更密切承诺的信息。

消费者不仅有权阻止市场营销人员出售或与其他人分享所收集自信息,而且也有检查个人信息资料的权力:这也许只是一个某些母关心的问题,而不大可能涉及那些正处于双向交流状态的孩子们,尽管最近提议的自我约束指导准则要求网站的设计者在搜集息时要寻求孩子父母的参与。

因特网上儿童广告的批评家们主要关心的是广告的内容、广告的形以及信息的收集状况。在第一种情况下,他们会寻求联邦贸易委员会这的政府机构来帮助扩展现有的对网络世界儿童广告的限制。而消费者对于广告的最初的反应完全是关于应用自我约束指导准则来处理第二方面的题的——孩子们作为有关他们自己的信息的提供者——而这个自我约束于导准则,正如我们在前面说到过的,看来是在理论上说得好听,操作起来难。

一项最近的有关现实情况的调查表明,批评家们所关注的问题在最近的将来不大会有减轻的趋势。例如,《广告时代》上有一个题为“对儿童的市场营销”专栏,上面有一篇文章标题是“一键之遥的孩子们——商家的福音”,以及一个叫作“96网络广告”的专题会议提供了一个索引文件“如何把世界带入你的网站”。正如我们在本节的导语中所指出的,在广告活动的伦理性方面一直倍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它的极具诱惑力的单向劝服的特性。因此,在本节结束之前再来回顾一下这个问题是有启发意义的,现在它内容已经扩大了,就其本质来说就是,“当广告变得越来越双向性,越来越个人化时,它的操纵的可能性就越大,尤其是对孩子们来说,更是如此。”

对于把网络广告看作是“西大荒”可能麻烦最少的一个方面,广告主们明显地选择了一个比较有社会责任感的态势——我们将改变从孩子们那里获取信息的方法(和范围)。但是广告与潜在消费者或现有消费者之间更多的个人双向交流的可能性看来已非常现实,孩子们的名字不过是用来便利这种交流罢了。

批评家们正在寻求一种道德标准,期望产生同样的规则能像现在适用于电视一样对视觉媒体发挥作用。但是截至目前,广告主们看来极不情愿作出让步;他们的意思是做些微小的变动,现有体系就会对各方都发生作用。

我们从哪里开始,就在哪里结束,关心着那些特别易受诱惑的人群,在一种充满吸引力和活力的、崭新的媒体的作用下而兴奋着。

伦理性的问题,如同广告本身,是不无复杂的。

【注释】

1.John Kogler,JW Greensheet的出版者引自Kevin:Blake,“what’s Wrong with Infomercials?"’Consumers’Researc^,1996年4月,p.11。

2.出处同上,p.14。

3.同处同上,p.12。

4.Kathy Haley,“Infomercials,”专业广告部分,Adyertising.4ge,1996年3月11日,p.2A。

5.“Flamers on theInternet,”Advertising Age,1994年5月2日,p.24。

6.“Where are the Marketers?”,Advet。tising Age,1996年9月6日,p.26。

7.参见Kathie Hafner和Jenni~i-Tanaka著“This Web’s for you,”Newsweek,1996年4月1日,P.74。

8.Lawne Mifflin,“Advertisers Chase Young People in Cyberspace,”New York Time1996年3月29日,D.A12。

9.Hafner和Tanaka,如前所引,P.76。

10.出处同上。

11.Mifflin,如前所引。

12.出处同上。

13.出处同上。

14.出处同上。

15.出处同上。

16.Ira Teinowitz,“FTC Chairman Seeking Voluntary Web Rules,”Advertising Age,199年6月10日,P.42。

17.出处同上。

18.出处同上。

19.“Web Smart,”Advertising Age,1997年4月28日,P.24。

20.Leah Richard,‘‘Kids a Touch of a Button Away—to Marketer Delight,”A dvertisirAge,“Speci~Report—Marketing to Kids,”1995年2月13日,P.s4。

21.Flyer for“Web Advertising’96”conference,in New York City,1996年10月31日:

11月1日。

同类推荐
  • 我的《论语》

    我的《论语》

    我没有资格写这本书,但我喜欢枟论语枠。我平时喜欢翻一翻枟论语枠,翻着翻着便动笔写一写,不知不觉之中,便有了眼前这本书。枟论语枠是中国人的枟论语枠,每个读枟论语枠的人心中会有自己的枟论语枠。眼前这本书就是我心目中的枟论语枠。希望您能拥有它,并且时常翻一翻,形成自己心中的枟论语枠。是为序。
  • 未读哲学小经典·沉思录

    未读哲学小经典·沉思录

    马可·奥勒留是古罗马的“哲学家皇帝”。在历史上,一世英明且苦修哲学的皇帝,除奥勒留外恐怕没有第二人。他在政务辛劳之余,利用短暂的闲暇,与自己对话,对人生进行思考,写下了《沉思录》这本“世界之书”。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里程碑之作,认为应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的生活,回归安宁、平静和理性的心灵状态。时至今日,对生活在巨大压力下、心灵躁动不安的现代人来说,依然是一剂良方。
  •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爱哲学就是爱智慧,人的一生就是哲学的体现和体验。正如西方中世纪伟大哲学家阿伯拉尔所说,“寻找,你将会发现;走近,它向你敞开。”那些天才哲学家的天才思想犹如百年难遇的流星,不经意间就点亮了彻暗的夜空,打开我们无数的困惑,让我们豁然开朗。像哲学家一样思考,你就懂得了智慧,懂得了人生。
  •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识人三经——人物志

    识人三经——人物志

    中国数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就是人的智力不断提高、智慧不断扩充的历史,是一部人才发展史。可以说,人才的选拔和使用,是一个亘古不朽的话题。历史上有作为的政治家和有识之士都明白,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尚书》中说:“知人则哲,能官人。”《周书》中说:“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用。”《吕氏春秋》说:“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唐太宗李世民说:“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明太祖朱元璋说:“贤才,国之宝也。”所以,古人十分重视人才,讲究用人之道,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和概括用人方略,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学理论。
热门推荐
  • 往生长歌

    往生长歌

    从古至今无数帝王到达权利的巅峰后举全国之力四处求神问路,终不得果可为什么各朝帝王任愿意相信虚无的长生不老,你要想到能够站在天下之巅,金字塔最顶之处的人没有一个不是执念百万倍与常人的。一方面他们是最聪明最智慧的人,应该知道世间本无长生之道,也没有神仙,一方面他们又想长生不老,做一个前无古人的神仙之人。在他们之前并非没有例子,而是数不胜数的例子,而且是无一成功的例子,但他们依旧去疯狂的追求。这是为什么呢?
  • 你是我心头抹不去的忧伤

    你是我心头抹不去的忧伤

    有的人仅仅是擦肩,却怎么也忘不了她的哭泣和笑脸。有的爱短暂的只有一个夏天,但留下的痕迹一生都没办法打磨干净。这个年纪的伤痛只出现在夏天,那些纯净的欢乐和悲伤都挂着青春专属的标签。她与他相遇了,他们的关系激烈但不纠结,他们的感情浓烈却无法沉淀。青春用甜蜜当序曲,却用忧伤做了尾章。
  • 六道苍生

    六道苍生

    何为六道...六道!三善道,天道、人道、修罗道。三恶道,地狱道、鬼道、畜生道。六道生死轮回,生生不息!苍生万物谁都不能摆脱和操控六道的轮回,但这世界没有百分之百的可能,也没有百分之百的不可能。同样没有绝对的正义,也没有绝对的邪恶;没有绝对的黑暗,也没有绝对的光明;当光明开始滋生黑暗,那从这一刻开始,“光明就是黑暗,正义就是邪恶。”天堂就是另一种意义的地狱....当六道已经改变轮回的轨迹,也就意味着苍生的错乱,六道众生的疾苦已经开始。有光明的地方已经有了黑暗,那黑暗的地方能有光明吗?而谁又能去改变这一切,守护这所谓的光明。而谁又能颠覆这个世界,摆正这个已失去平衡的苍生。是你吗?拿什么去改变?那就从这一刻开始,命运的转轮正式启动。你,来颠覆这个世界..
  • 彼翼双刀

    彼翼双刀

    藏龙堡莫海静为寻找白鸟雌雄双刀之雄刀而闯入江湖;机缘巧合结识杭鸢,莫海静在杭鸢等江湖侠士的帮助下,与杭鸢双刀合璧比翼双飞,白鸟雌雄双刀重现江湖,成功阻止了阴阳教洗劫江湖的阴谋,而海静又有武林大义、侠义热情的柔情少女莫海静也最终成长。初入江湖莫海静,结识年轻人白鸽公子、邱贺、邱雁、上官碧莲等,躲过虎头门、绝情剑客、桃花庄莫名的暗杀;识破试图通过收集天下武学秘笈、血洗江湖的阴阳教阴谋。一路上他们发生了很多关于友情、爱情、亲情的动人故事。最后,突破重重重围,避免了一场蓄谋已久的血雨腥风的武林浩劫,恢复了太平盛世。
  • 五族传说

    五族传说

    盘古人开天辟地女娲造人,潜伏在人类身上的女娲神力孕育了魔物的诞生,盘古一族为了人类的安全把神兽放到人界保护人类,而神兽喜欢远离人类只能偶尔进行保护,为了人类能保护自己而教导人类法术,没想到的是当时最强的人反感盘古人对人类的干预进行弑神,一场大战即将爆发,妖魔僵尸等魔物趁人类主力离开而进攻人界,面对妖族魔族僵尸的入侵人类进行反抗,一代代强大的驱魔师在战乱中崛起
  • 律城

    律城

    一个从初中开始打工的腿短妹子的成长记,遇到无数渣男却只愿为一邂逅改变自己,追求一个社会混混
  •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服饰形象设计学

    服饰形象设计学

    《服饰形象设计学》详尽阐述了服饰的起源、服装轮廓带给人的视觉效果、人物形象及色彩、人物的化妆、发型、配饰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 燃尽星空

    燃尽星空

    “作者大大,别每次出场我都是跑行不行,虽然我有些能跑,你这样也太不地道了。”“这几天正在修文,放心,这就改,从头开始改,不过嘛,跑还是必须滴,你又不是那种虎躯一震就把对方吓傻的怪异物种,开始的时候你弱得掉渣。”“那我有出头之日吗?”“或许有吧,大纲里面你后来倒是有些牛X,不过嘛,成长是需要过程滴。”“那我还有个问题,女主到底什么样子?”“滚,不该你操心的别瞎操心。““能不要心字么?”
  • 佛之愿

    佛之愿

    世间并无佛,凡人可修成正果,但正果也入轮回,世间一切生生相克,究竟如何成就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