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11100000001

第1章 写在前面的话:我为什么会研究起五四来(1)

我为什么会研究起五四来?这是的确是个需要追问的问题。虽然说,我这个人研究历史,或者说琢磨历史,没有科班出身的人那么多界限。经常在晚清和民国之间跳来跳去,东捞一把,西摸一下。如果有条件,古代史我也敢碰。像我这种野路子出来的人,没有家法,也就没有限制,也不想有限制。但是,对于五四,我却一直没有热情,相关的史料也摸过一点,但兴趣就是提不起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着一个成见,认为五四跟太平天国一样,下手的人太多,大鱼早都捞没了。

事情的转机在2005年下半年。那年我在香港中文大学有一学期的课,每周一次,时间空得很,因此跟那里的有关人士混得很熟,包括《二十一世纪》杂志的编辑黎耀强先生。等我回大陆之后,黎先生去了******************,不知怎么想起要找写五四的稿子。然后就找到了我,一封信接一封信地劝诱我写五四。我说,你就是喜欢在大陆找人,大陆史学界做五四研究的人不少,而且名家也有几个,怎么会找到我的头上?他说,别的人路数我都熟悉,能写成什么样子,我现在就可以估计出来,唯独你可以写个跟别人笔下不一样的五四出来。这么一来二去,人都是喜欢被恭维的,慢慢就动了心,开始认真摸这方面的研究,摸史料。摸了一阵之后,我发现,别看五四研究者甚众,著述甚伙,但打周策纵、彭明起,大家关心的都是思想文化,然后就是文学,说人物,也就是北大那几位。即使写出五四全史的周策纵和彭明,也较少涉及这场政治运动的政治关系。好像只有台湾的吕芳上,谈到了五四跟国民党的关系。但是,跟五四关系密切的军阀和政客,比如直皖之争,官僚政客中的亲日派和亲英美派之争,全都为人忽视了,好像五四期间,这些政坛上的要角,全体失踪了一样。另外,五四运动作为一个政治事件,它的运作是怎么回事?怎么动员的,怎么宣传的?运动中的学生跟商民是怎样的关系,跟军警又是怎么回事?好像都是一笔糊涂账。

所以,我兴趣来了,感觉还是有空子可钻,有鱼可捞的。

等到我下决心,真刀实枪开始钻空子或者说捞鱼的时候,发现事情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光资料收集,就把你累得半死。还好,一些喜欢历史的学生,帮了我不少的忙。但真正操练,还是得你自己,一点点做。心情时好时坏,干劲时小时大。就这样,陆陆续续做了4年,直到2009年岁末,才初步有了眉目。

这期间,经历了五四运动90周年,出人意料,官方居然不热,好在民间还是小热了一回。大概有些热心人痛感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消亡,传统主义者要回归传统,制礼作乐,自由主义者要寻找历史资源,建构中国式的宪政理论。大家回顾历史,翻库倒货,把坏账都算在了五四头上。我正在看这方面的史料,虽然心思不在思想文化上,但也知道,现在的文化状况,其实赖不到多少在五四头上。******先生说过,他跟陈独秀和胡适先生是同乡,“并且在第二次中日战争期间,我在离陈独秀的出生地怀宁只有六七英里远的一个小村住了八年1937—1945。陈独秀我只听说过一次,哪是指责他——后来我发现这指责是冤枉的——把儒家的老格言篡改成‘万恶孝为首,百善淫为先’。我也曾在邻县桐城住了一年1945—1946,桐城派文学已遭五四新文学的领袖们,特别是钱玄同1887—1939批判,但在那里我仍被鼓励用古文写散文和诗歌。直到1946年我回到诸如南京、上海、北京和沈阳这些大城市,我才开始受到源自西方的激化论的影响。在战后的几年1946—1949,就我的记忆所及,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反偶像崇拜的反传统主义都没有左右普通城市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所以,我经常困惑,在1949年前,五四运动或者马克思主义总体上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有多大。”其实,多少了解一点五四以后的历史的人都知道,马克思主义,或者确切地说列宁主义,或者中国化的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其实不是通过五四,而是通过后来的革命发生的作用。但这种革命能够成功,有很多原因。可以说,即使没有五四,也很可能一样有这样的结果。十月革命后,共产主义革命延伸到落后国家,是一种趋势,很多没有发生类似五四运动的国家,一样发生了革命。五四对于后来的革命,仅仅是说部分地催生出一点“****”的意向,即使这个意向,也受到另一种意向,全盘西化的平衡。最终革命闹起来,而且成功,中间有着太多的因素,五四这根火柴跟后面的燎原大火之间,不存在对应的因果关系。不管怎么说,中国化的列宁主义已经通过革命,以及革命后的一系列群众运动,彻底改变了中国,从结构上改变了。最大的变化是,知书达理的精英,几乎被扫荡干净,剩余的也斯文扫地。让1949年前的******先生写古文的农村环境,如果不能说完全荡然无存,也所存无几。中国社会,读过“老书”某些传统犹存的农村,对文言文的说法的人,已经所剩无几,很多地方,可以说是孑孓无存。严格地讲,尽管五四后白话文的教育开始推行,但1949年之前受教育的人,还都是读过老书的。令传统真正失落的,还是革命和后来的政治运动。

当然,尽管在有些人后来看来,五四运动尽管作为政治事件,对新文化运动实际上是一种干扰,但这场政治运动,对于教育和文化的改变,其实相当的大。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尽管反对者寥寥,也有一些青年学生喜欢,但毕竟是一场没有多少人理睬的文明戏。只是到了运动之后,这场文化运动声音才被放大出来。政治运动过后,中国的新文化,新文学,才成了气候。教育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造,白话文被学校接受。中国的大学,也就是在五四之后,才真正像个样子。西式的学科分类体系,五四之后,才算真正在中国扎根。五四运动过后,当时中国的教育家蔡元培、蒋梦麟,都曾担心获得胜利的学生,会因此而心浮气躁,荒废了学业,转而投身政治。后来的历史证明,这样的学生是有的,而且数量不小,20世纪中国的革命家,无论左和右,基本上都是五四青年。但是,大部分参加运动的学生还是回到了书斋,或者回到的正常生活的轨道曹汝霖后来的续弦夫人,也是五四青年。中国的大学,因为这些追求学问的人,沿着蔡元培开创改革的道路,越走越远,蔡元培之后的教育家,无论梅贻琦还是蒋梦麟还是张伯苓,甚至黄炎培、陶行知和梁漱溟,其实论教育的创新和实践,贡献都比蔡元培的贡献要大得多。

说也奇怪,五四运动爆发之后,此前在新文化运动中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的学生,就会自动放弃原先的追求,在民族主义的大帽子下面,抵制日货,将不肯服从的商人的自由剥夺,逼他们交出货物,不服从则抓起来戴高帽子游街。对他们来说,这样做,并没有心理上的障碍。因为一个是小我,一个是大我,后者事关民族大义。运动过后,一部分从此走向政治的青年,同样是为了国家和民族解放,放弃了自己的自由,投身革命。实际上是基于新文化运动同样的理由,全盘接受另一种西化——革命的西化。

五四之后的中国政局,西化和激进,成了主基调。即使国民党上台,一个不喜欢五四的半传统主义者******当家,这个趋势也没有停止。袭承打倒孔家店传统的学生,在孔府门前大言孔子的糗事《子见南子》,孔家人告状告到蒋家政府,即使得到孔祥熙的支持,也没有把支持演戏的曲阜师范的校长怎么样了。受到行政院长汪精卫支持的卫生部长,居然下令废止中医,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呼吁落在实处。逼得全国的中医团结一致,闹起来一场大的群众运动,才算让卫生部收回一半的成命。实际上,民国时期中医一直处于妾身未明的状况。学界的传统主义者,陈寅恪、钱穆、马一浮等人,靠着自身的学问,和国府中******的支持,才在国学的名目下挣得了一席之地。但就总体而言,学界的天下,依然西风猎猎,包括史学界的马克思主义化。只是,即使最激进的西化论者,也没法在学术和教学过程中,真的把传统抛弃。

同类推荐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安徒生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安徒生

    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够游历世界的各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采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它将帮助青年朋友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学的素养。
  • 灵灵和一朵花

    灵灵和一朵花

    乡村很大,是一个永远也写不完的题材。谢应龙的小说大多都在二千字左右,基本上都是小小说,用小小说这样极短小的篇幅来概括广袤的乡村,是有很大难度的。然而,小说基本上做到了缩千里于尺幅,而且有一种与田园风光相符的恬静、悠闲、蕴籍之美,达到了近乎诗意地批判。
  • 一个人拥抱天空

    一个人拥抱天空

    书中收录的百余首诗歌,并非无关痛痒,而是如作者所说的那样,都是写得疼痛,像撕下胸口那块皮肉一样,鲜血淋漓,有着撕心裂肺的疼痛。意象丰富,感情真挚,文字透明。通过这些诗歌,不仅可以把我诗人自我的心路历程,而且更是社会变迁的某种精神写真。
  • 隽永清新的时文选粹

    隽永清新的时文选粹

    青春是一首诗,雅丽奇秀;青春是一个谜,让人永远猜不透,青春是蕴藏于心中的一种信念,她充满着无限的创造力,充满着蓬勃向上的生机,她是人生春色深处的一片绿叶。青春,就意味着有所选择、有所放弃,意味着有超越羞涩、怯懦和欲望的胆识和勇气。《隽永清新的时文选粹》讲述青春的自信、美好、青涩、纯真、执著……让行走于青春路上的我们手拥此卷且歌且行吧!
  • 经挤耐压的河:石煌远诗词歌赋选

    经挤耐压的河:石煌远诗词歌赋选

    春妹的心曲、无忌的童言、平常的日子、母亲的背影、感恩的诉说、旧诗的新题、楹联与碑文等。
热门推荐
  • 极品童养婿

    极品童养婿

    他不是童养婿,他是别人眼中的童养婿。他不是杀人犯,他是别人眼中的杀人犯。他不是黑社会,他是别人眼中的黑社会。他不是董事长,他是别人眼中的董事长。他是指挥官,他是颠覆者,他是造梦人,他是别人家的女婿…什么身份其实不重要,做个有血有肉的人就好,如此,可称极品。(PS:本书改名,恰逢年关,说好的封面可能要迟几日才有得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第一次是初恋

    第一次是初恋

    学渣唐一,为了一个自己喜欢的林佳俊,初三的时候拼了命的努力学习,终于能够和他一起读同一所高中,可是他却在暑假时交了女朋友,可是唐一并没有放弃,继续保持,她相信总有一天他会是她的
  • 冒牌太子妃

    冒牌太子妃

    人生三大悲剧是:久旱遇甘霖——一滴。他乡遇故知——债主。洞房花烛夜——麻婆。而越清河人生三大悲剧是:穿越得公主——冒牌。先嫁得丞相——死了。再嫁得太子——是gay?!她真的不想嫁人啊!无奈某正牌公主以美男美食并身家性命威逼利诱.尊严诚可贵,零食价更高,若为小命故,两者皆可拋!为了保住小命,越清河咬牙披嫁衣!晋太子!你的冒牌太子妃来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逍遥散仙

    逍遥散仙

    他生性散漫但要参悟大道,深情专一却又桃花不断。前路通往何方,谁人知晓?命运多舛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回首望去,在这纷乱世界上,可有那日尽欢歌逍遥之所?如果没有,那就亲手创造!这,将是一次与众不同的旅行。无际的修真世界,一道长无尽头,耸入天穹的云祭山脉划开正义与邪恶,没有了……
  • 约定:非凡女总和少当家

    约定:非凡女总和少当家

    “你终究是个女人。”细腻的声音再次响起,从失去他的那刻开始,她发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这点,她已经做不到了。“上官...”不堪的她一身血迹,实为狼狈。
  • 梦释凡尘

    梦释凡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盖世英雄梦!即使生在这个没有号角的年代,谁又甘愿在这枯燥乏味的尘世中耗费自己的青春年华?既然无法逃脱凡尘的束缚,那便让梦想升华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江山如画醉九霄,梦释凡尘逆乾坤。泱泱中华,以龙为图腾,五千年光阴流转,中华龙族,文明香火,代代相传,千古不灭!故事便是从一个真正的龙族后裔身上开始......
  • 快穿中她恃美行凶

    快穿中她恃美行凶

    作为魅妖族中的最后一人,尤思灵因为天罚差点儿魂飞魄散。没想到在关键时刻绑定了一个名曰“系统”的物件儿,让她不仅得以存活,还能不惧天罚放心大胆地撩汉勾妹。对于天生具有魅惑值加成的尤思灵来说,没有什么汉子是她撩不动的,一切以撩汉为最终目的的任务都是纸老虎。但凡是能睡服的,就绝不说服!系统:作为一个以纯纯恋爱、逆袭虐渣为主的系统,却遇上了一个走肾不走心的宿主,它能怎么办?它也很绝望啊!本文又名:《貌美不怕剧情坑》《女主她持美行凶总是有道理的》《女主她是个荷尔蒙爆棚的老司机啊》。
  • 花海中的雨季

    花海中的雨季

    本作品写的是高中校园里的故事·注意······本作者是初三的学生由于学习紧张可能更新的慢一些希望广大读者不要见意哦内容·主人公是一个平凡人家人的女孩,她有几个好姐妹。她们每一都有着不同的性格,eg;主人公;叶琪馨她喜欢音乐,最擅长数学。业余爱好散打。司空萱儿最擅长画画,是一个文静的女孩。··············
  •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

    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一座智慧的宝藏,是我们祖先用智慧的双手和头脑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创造和积累而成的,它如同河蚌中的沙粒经受了痛苦的磨炼和时间的考验,最终升华为闪闪发光的珍珠。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阅读这些历史,没有理由不继承这些智慧精华并把它运用于实际。而今天我们所呈现给广大读者的是这其中忠臣良将的谏议谋略与锐利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