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59500000021

第21章 表演艺术(4)

(1903~)苏联摄影师。1927年加入共产党。担任过电影机械师、助理摄影师、副摄影师,在蒙古拍摄过纪录影片。1931年起任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摄影师,拍摄的故事片《大马戏团》(1936,与尼里先合拍)、《伏尔加—伏尔加》(1938)、《光明之路》(1940)都很成功,还拍摄了彩色影片《1938年的体育大检阅》,以及许多科普片和故事片《米克卢霍—玛克拉》(1947)等。1951年他拍摄了纪录片《解放了的中国》,影片获斯大林奖金。他拍摄的故事片还有:《战时影片集第四号》(1941)、《安东·雷布金》(1942)、《青年时代的歌曲》(1951)、《在底层》(1952,舞台艺术片,与B·扎哈罗夫合拍)、《首领家的早饭》(1953)等。1956年他与巴甫洛夫合拍成宽银幕影片《序曲》。

萨尼什维利(萨诺夫)·尼古拉·康斯坦丁诺维奇

(1903~)苏联电影导演、演员,格鲁吉亚共和国人民艺术家。1924年毕业于格鲁吉亚电影学校,曾参加格鲁吉亚影片《灯塔的秘密》(1925),《阿布列克·扎乌尔》(1926)、《山地的法规》(1928)、《友人重逢》(1939)的演出。1931年开始担任导演,第一部作品是纪录片《完成石油工业五年计划的布尔什维克》。1933年导演了表现牧羊人生活的故事片《乌达布诺》。以后他曾协助著名导演B·普多夫金和M·齐阿乌列里工作。1946年他与图曼尼什维利联合导演了表现十八世纪格鲁吉亚诗人大卫的历史片《大卫·古拉米什维里》,以后又拍摄了几部表现现代格鲁吉亚人民生活的影片《萨根的春天》(1951)、《他们从山上来》(1955)、《吹毛求疵的人》(1957)、《布娃娃在笑》(1963)。此外,他还导演过两部文学改编作品《一个女人的命运》(1958,据扎瓦希什维利的长篇小说《女人的负担》改编)和《山地的法规》(1960,据A·卡兹别克的长篇小说《赫维斯别利·戈查》改编)。1960年,他与捷克斯洛伐克电影工作者合拍了影片《被打断的歌曲》,1967年拍摄了音乐喜剧片《山中会见》。

哈恰图梁·阿拉姆·伊里奇

(1903~1978)苏联作曲家,苏联人民艺术家,教授,艺术学博士,亚美尼亚共和国科学院院士。1943年加入共产党。曾四次获得斯大林奖金,1959年获列宁奖金,是第五次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1926年开始音乐创作。1934年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1935年为影片《派普》作曲。他的作品特点鲜明,情绪强烈,能深刻完整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感受。他创作的电影歌曲《派普之歌》和《我心爱的花园》在三十年代颇为流行。为纪录片《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所作的交响组曲《纪念列宁的颂欧》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经常在苏联和国外演出。由他配曲的影片有《第217号人》(1945)、《俄罗斯问题》(1948)、《他们有祖国》(1950)、《秘密使节》(1950)、《海军上将乌沙科夫》(1953)、《军舰冲击堡垒》(1953)、《奥瑟罗》(1956)、《不熄篝火》(1956)、《决斗》(1957)、《人与兽》(1962)、《小逃亡者》(1967)等。

蒙迪·布鲁诺

(1903~?)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摄影师。生于瑞士。留在电影技术学校和柏林摄影学校受教育,于1924年成为摄影助理。1927年成为独立摄影师,主要拍摄一些惊险和娱乐影片。法西斯统治德国时,他为法伊特·哈尔兰导演的一些影片担任摄影,取得一定成就,如《犹太徐斯》(1940)、《金色的城》(1942)、《茵梦湖》(1943)、《科尔贝格》(1945)等片。1945年后他到德发电影制片厂工作了一段时间,拍摄了《沃切克》(1947)、《旋转》(1949)等片。他后来去联邦德国,在那里几乎只拍摄了一些不足道的娱乐片,但被认为在彩色处理上有独特之处。

由他摄影的主要影片还有:《卖花女》(1935)、《布拉格大学生》(1935)、《里奥之星》(1940)、《海狸皮》(1949)、《茜茜》(1955)、《姑娘们所梦想的》(1961)等。

魏迈尔·弗朗茨

(1903~1969)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摄影师。生于德国慕尼黑。曾就读于慕尼黑市立照相学校。1923年作为摄影助理首次拍摄影片,1924年成为正式摄影师,在慕尼黑拍摄一些娱乐片,也曾在巴黎、伦敦、波兰和意大利为一些著名导演当摄影师。他在《穿军服的少女们》(1931)一片中的摄影取得了杰出的成绩。三十年代他属于最受人倾慕的摄影师之一。他在《哈巴涅拉》(1937)和《走向新岸》(1937)中,把女演员察拉·勒安德尔拍得很美。以后他又拍了这位明星主演的《故乡》(1939)、《喧哗的舞会》(1939)、《当年》(1943)和其他影片。以后他拍的《爱情47》(1949)和《卡纳里斯》(1954)等片又一次显示了他高超的摄影技巧。

林根·特奥

(1903~1978)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戏剧和电影演员、导演。生于德国汉诺威。原名弗朗茨·特奥多尔·施米茨。在汉诺威接受戏剧表演训练,后在德国和奥地利的一些剧院演出并担任导演,还从事剧本写作。1930年进入电影界,成为观众喜爱的一位喜剧演员,演出的影片约有二百部之多。

他演出的主要影片有:《M》(1931)、《基督山伯爵夫人》(1932)、《马布斯博士的遗嘱》(1933)、《艾施纳普尔之虎》(1938)、《印度墓碑》(1938)、《夜半枪声》(1944)、《三人骑一匹马》(1957)、《模范少年》(1963,奥地利)、《知道秘密的人》(1976)等。

他于1939年起也导演一些影片,如《幸福至上》(1941)、《疯狂之夜》(1943)、《维也纳旋律》(1948)等。

杜多夫·斯拉坦

(1903~1963)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电影导演、编剧。生于保加利亚。1922年到德国学习建筑和剧作。曾当过德国早期著名电影导演弗里茨·郎格、格奥尔克·派勃斯特、列奥波尔德·耶斯纳等人的助手,并领导过一个工人剧团。1928~1929年去苏联学习电影,曾结识爱森斯坦,回国后任电影导演。1932年,他根据布莱希特与人合写的电影剧本,摄制了反法西斯主义影片《库勒·汪贝》,但该片遭到当局禁映,他也因此被捕入狱。1933年,他秘密地导演了影片《肥皂泡》的一部分,旋去瑞士,又赴苏联,于1945年返回德国东部,后在民主德国的德发电影制片厂任电影导演、编剧。1949年,导演了影片《我们每日的面包》(兼与人合写剧本),它是战后德国电影最优秀作品之一,在德国电影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描写的是战后德国东部的民主改革和人民的思想变化,从此而成为德发厂的重要导演。他导演的力作还有:《战胜黑夜》(1955)——表现汉堡工人的反法西斯斗争、《科隆上尉》(1957)——讽刺联邦德国一部分人对旧纳粹军官的崇拜。

他导演的影片还有:《本亭一家》(1950,与库尔特·梅切格合导,与人合写剧本)、《妇女的命运》(1952,兼编剧)、《爱情的迷乱》(1959,兼编剧)、《克丽斯蒂内》(1963,兼编剧,未完成)。1963年7月因车祸去世。

他曾三次获得国家奖——1950年、1955年、1957年,并获得“爱国荣誉奖”。

施特姆勒·罗伯特·阿道夫

(1903~1974)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电影和戏剧编剧、导演。生于德国马格德堡。早年在汉堡和柏林读大学,曾创作了《对粗劣文学作品的斗争》一剧,获得成功,于是,将全副精力致力于戏剧。起初担任柏林自由人民剧院和喜剧院的编剧,1930年被委任为托比斯电影公司的总导演,1935年成为乌发影片公司导演,1940年到巴伐利亚影片公司。战后他在慕尼黑室内剧表演学校任教,1949~1951年在柏林广播电台工作,1945年后也为民主德国的德发电影制片厂执导。与此同时他写了许多书,其中有些是为改编成影片而创作的。他还与人共同编辑出版了《新刑事案例汇编》一书。

施特姆勒是个有经验的剧作家,感觉敏锐,人物对白富于个性特色,由他编剧的主要影片有:《成熟的青年》(1933)、《幸运儿》(1936)、《曾经叫歇洛克·福尔摩斯的人》(1937)、《倒霉的水手克瓦克斯》(1941)、《布鲁姆事件》(1948,民主德国)、《结尾》(1950)。他导演的影片大都是一些闹剧,如《查利的婶子》(1934)、《萨比纳人的掠夺物》(1936)、《小人,很伟大》(1938)、《大赌博》(〗942)、《托克西》(1952)、《不完美的婚姻》(1959)等。在他的作品中,偶尔也有批判性内容,如《柏林之歌》(1948)和《罪恶的边界》(1951),但很不深刻。

毛鲁斯·格尔达

(1903~1968)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戏剧、电影女演员。生于维也纳。原名格特鲁德·玛丽亚·昔法伊尔。初次演出在维也纳,后又在慕尼黑人民剧院、柏林国家剧院和德国剧院以及慕尼黑小喜剧院演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杜塞尔多夫剧院演出。她于1927年从影,参加过著名导演弗里茨·朗格摄制的影片《间谍》(1927~1928)和《月中的女人》(1929)的演出,后来演出的影片还有:《陌生女人》(1931)、《哥萨克和夜莺》(1935)、《达夫尼和外交官》(1937)、《茜茜公主》(1938)、《我的妻子的朋友们》(1949)、《小城市要睡了》(1954)等。

科德斯·费尔南多

(1903~1979)墨西哥电影演员、导演。生于波多黎各圣胡安。电影放映商的儿子。青年时代移居西班牙从事舞台剧演出,后投身于电影事业,成功地演出了《弗朗西斯吉达夫人》(1934)、《您有女人的眼睛》(1936)等片。1940年底移居墨西哥,在此定居。他同妻子麦比·科德斯一起主演了许多墨西哥影片,如《爱的5分钟》(1941)、《歌咏同盟》(1941)、《以轴相连》(1941)、《亚当的5个夜晚》(1942)、《我同波费迪亚斯先生跳舞》(1942)、《被选中的5人》(1942)、《圣歌气球》(1943)、《法拉昂王朝》(1943)、《昔日情》(1944)等。1944年始执导影片,处女作为《调皮的苏珊娜》(1944),在该片中仍由他和妻子担任主角。他一生中演出和导演了200多部影片,还成功地执导了电视连续剧《没有教养的女佣人》。他的其他电影代表作还有:《他为爱情死》(1945)、《她们为爱而发狂》(1945,演,导)、《吃醋的寡妇》(1945,导)、《骗人的丈夫》(1946,演,导)、《姑娘团》(1949,导)、《骑手与夫人》(1949,导)、《不要打扰新婚夫妇》(1950,导)、《喜剧的魅力》(1960,导)、《人穷志不穷》(1972)等。

巴尔斯·莫格里娅

(1903~1984)阿根廷电影导演。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全名路易斯·莫格里娅·巴尔斯。非常年轻时便对电影产生了兴趣,加入到费德里科·瓦耶组织制作动画片。几年之后开始执导故事片,处女作《拳头、查尔斯顿舞与热吻》(1927)系一部喜剧片。有声片问世之后,他把1915年拍的《高乔贵族》加上了声效和音乐。1933年创立了“有声”制片公司。

他执导了几十部影片,代表作有:《90》(1928)、《探戈》(1933)、《小溪》(1934)、《阿玛里娅》(1936)、《最后一面》(1938)、《千钧一发》(1940)、《家园,甜蜜的家园》(1941)、《玛丽亚·罗莎》(1946)、《号外版》(1949)、《不要向我再见》(1950)、《山区牧师》(1959)等。

德·罗希蒙·理查德

(1903~1982)美国电影制片家。美国电影制片人路易斯·德·罗西蒙的弟弟。生于马萨诸塞州切尔西一个法国胡格诺教的后裔家庭。就读于马萨诸塞州剑桥拉丁学校和威廉学院,1928年毕业于哈佛大学。一生从事记者和“时代”、“生活”出版集团的电影制片工作。二十年代末曾任《波士顿广告者》和《纽约太阳报》记者,但不久便转向迅速兴起的新闻电影制作。1930年加入福斯—慕维通新闻电影公司,正式开始电影生涯。1930~1931年任该公司的海外编辑,1931~1934年长驻巴黎。1934年加入《时代的进展》纪录片集的工作。1934~1940年任该公司驻欧洲记者与常务董事,1940~1943年任总编辑。1941年在他的导演下,《时代的进展》完成了《梵蒂冈的故事》,这是第一部得到罗马教皇认可的影片。

1943年继其兄路易·德·罗希蒙之后,担任了时代的进展》执行制片人,直至1951年11月“时代有限公司制片部”结束。其间,他的《生存机会》获得1949年第二十二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金像奖,他的影片还数次获得法国政府的奖励。1943~1946年是“法国永存”组织的主席,该组织是声援自由法国运动的美国群众性组织。还曾任美法友谊俱乐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纽约的法国侨民组织)的副主席。

1951~1953年他任“J·沃尔特·汤普森广告公司”副经理。1955年成立了自己的“范文有限公司”,为美国国务院和福特基金会等组织拍摄信息情报影片。1980年作为该公司的董事长退休。

他的著作有:《当代法国烹调》、《吃在美国》、《家庭玩赏动物食谱》等。

埃利奥特·威廉(野比尔)

(1903~1965)美国电影演员。生于米苏里州巴顿堡。当过驯马选手,1925年进入电影界。1938年在哥伦比亚影片公司连集影片《野比尔·希科克的伟大历险》中扮演主角,他用新的艺名加上“野比尔”绰号,在40年代和50年代初期的许多西部片中出任主角,其中包括《印第安人赖德尔》连集片,还在许多影片中扮演配角。

尔布赖特·哈迪

(1903~1975)美国电影演员。生于宾夕法尼亚州沙勒罗瓦。原名哈迪·奥尔布雷克特。曾在卡内基专科学校攻读戏剧,并在芝加哥艺术学院受过表演艺术训练。他出身于演员家庭,六岁初次登台,离开学校后参加了由女演员兼导演伊娃·勒加林在纽约成立的市民剧团,1926年随该团第一次在百老汇演出,在百老汇和流动剧团担任青少年的主要角色。1931年进入电影界,从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演了约五十部影片,多半是福斯、华纳等影片公司摄制的小规模影片,担任主要角色、次要角色和配角等。他还和著名女演员贝蒂·戴维斯合演过《企业大王》(1933)等几部影片。1946年,他结束了好莱坞的电影生涯。

西部电影描写的主人公基特·卡森

9月21日。由11个场面组成的21分钟电影《基特·卡森》今天开始上演。自从埃德温·S·波特的影片《一个美国消防队员》于1月份首次上演之后,公众渴望看到反映真实生活,能使所有美国人激动的影片。而卡森的身世肯定能使之付诸实现。

克里斯托夫·基特·卡森1809年生于肯塔基州。他的父母是自耕农。当卡森1岁时,他的父母搬到了密苏里。卡森15岁时,加入了去往圣菲的商队去探险。从那以后的14年里,他在落基山脉为商人和设陷阱捕兽者作向导。他与有敌意的印第安人、盗马贼以及同他竞争的设陷阱捕兽者展开斗争。卡森与一个印第安女人结了婚,生了一个女儿。在墨西哥战争期间,卡森在加利福尼亚任军职。在南北战争时期,他在西南部与印第安的阿帕切人作战。1868年,卡森死于科罗拉多,军衔为准将。

里维尔·安妮

同类推荐
  • 穿越南洋,人类早安

    穿越南洋,人类早安

    此部书以中国历朝历代与南洋的交往,进一步阐述南海是中国无可争议的领海。通过中国与南洋的一些历史事件,从各个角度让读者认识到战争的危害性,并呼吁人类杜绝战争,维护和平。
  • 穿越之你就你了

    穿越之你就你了

    "…就是他,帮我抓住这货,他偷了我的心,帮我抓住他,"气怒的一路奔腾“别跑,王八蛋,站住,老娘保证不打死你……"神经病一样的追赶……残月回头一笑“嘿嘿,快点啊!”想我一女汉子竟然追不到一个男人!
  • 全朝的希望

    全朝的希望

    有这么一个人。贵族纨绔:“哦!我知道,那是我兄弟,和我们一起吃喝嫖赌还一起打人!”书生大儒:“那是我等之耻,败坏风气,有辱风骨,他,他,他除了诗写得好,长得帅,人比较聪明,他他还有什么本事?!”皇帝:“此乃鬼才也!”……某人的爹:“多亏我儿,让我爬上了刑部尚书之职。”某人的哥:“如果不是我弟,我也成不了天下兵马大将军。”某人:“说什么呢!我明明是个很低调的人,低调低调。”【ps,看完小生前六十章,,,你保证会爱上!!若是不好看,书评区随意喷!!】
  • 王者荣耀之逐鹿中原

    王者荣耀之逐鹿中原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亚瑟,一位古代的传奇帝王,在中原这片群雄逐鹿上千年的土地上,将会发生些什么呢?
  • 九州夺鼎

    九州夺鼎

    徐骥来到了楚国徐子爵领国,父亲不久前战死,年方十五的他匆匆继位,主少国疑。国内空虚之际,外敌将至。恰在此时,激发全战模拟系统。徐骥高呼:寇可来,吾亦可往!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越来越强,乃至意欲谋夺周天子九鼎!
热门推荐
  • 持剑走四方

    持剑走四方

    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山村中诞下了一个眉目清秀的男孩,关于他的故事就此展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情深入骨因为是你

    情深入骨因为是你

    季先生的人生自从遇到唐小姐之后就开始变得妙不可言。谁说季家大少冷清冷性,无心情爱,看看那在唐小姐面前笑得跟春风似的人,绝对被人换了!某日,兴致来潮的唐小姐养了一只小奶猫,满心欢喜,却在三天后看到家里多了只公猫......管家来报:“大少爷,今天那猫没有缠着唐小姐!”“很好。”某个小气吧啦的男人暗自得意。唐小姐时常望天感叹:怀念我们刚认识的时候,拘谨中带着一丝温柔……
  • 完美六道

    完美六道

    丹谷首席弟子宋伤,因至宝被废,又因其宝崛起。辱我者,必自取其辱。耻我者,必遭他人耻。弃我者,必后悔终生。宋伤,受尽耻辱,所伤。宋伤,自伤心,后伤人。送君一身伤,待君下阴阳。
  • 欲火重生:废后难驯

    欲火重生:废后难驯

    “你和我联手,助我一臂之力,我保你一世尊贵。”君王的誓言,还言犹在耳,下一刻,一道圣旨降临,她从身份尊贵的皇后,降为冷宫罪妃,接着深的皇宠的贵妃,又联合其他三妃,逼她喝下鸩酒,一场大火冷宫和她化为灰烬。她从雪堆里爬出来,回身望向巍峨的皇宫:“我还会回来的,到时候,我要夺回属于我的一切!”一年后,皇宫里选秀女,柳氏柳玉嫣入选,一场华丽的复仇即将拉开帷幕,经历了地狱烈火的试炼,她再一次站到了皇帝和众妃面前……
  • 一整个夏天的薄荷凉

    一整个夏天的薄荷凉

    一部校园青春小说,一个思维迟缓的女主沐卉遇到了一个学霸同学又有些傲娇的暮雨泽之间发生好气又好笑故事,并在16岁的那个充满薄荷香的夏天相遇。
  • 全能辅助系统

    全能辅助系统

    一生默默无闻的人,伴随着一个逆天系统重生,回到少年时代,他心中默默着:这一生不在平凡,我将要走到人生巅峰!
  • 我是另类白娘子

    我是另类白娘子

    英子的人生词典里除了“爱”,还是“爱”,爱之泱泱,泛滥,全给了郭铁这个男人,痴情、苦情升级到自虐......咸鱼都能翻身苦逼的一生,她却注定沉沦没有明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三生千年

    三生千年

    第一世,她穿越,失去一切记忆。她发现自己不能再寄人篱下,于是想用一切办法逃离他的身边。“该不会你想和本王生米煮成熟饭吧?”“那好,我们来煮饭吧。”那我就勉为其难地嫁给你吧。但幸福之后,却是血淋淋的现实。当她不再是她以为的自己,当最爱的人深深的欺骗和伤害,她选择离开。“唐峭,若是可以,我愿与你,再无瓜葛。”第二世,她看着镜中那张陌生又熟悉的脸:“在下洛梦月,身份卑微,公子怕是认错人了。”然而,当那道剑光闪过,却......第三世,她终于回到自己的地方。她在转角遇见他.......这一世,他们是否还能鼓起勇气,奔向对方?三生千年,也许心早已伤透,然而爱,却给了最真实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