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62700000014

第14章 宗教、哲学(1)

里斯曼

美国社会学家。1909年9月22日生于宾夕法尼亚费城。1919~1926年就学于费城宾夕法尼亚宪章学校,后就学于马萨诸塞坎布里奇哈佛大学,1931年获文学学士;曾任哈佛法学院(《哈佛法学评论》杂志的编辑);1934年获哈佛大学法学士,1934~1935年任研究员。1936年与汤普森结婚,有4个孩子。1935~1936年任美国最高法院法官布兰迪斯的助手;1936~1937年任波士顿事务所律师;1937~1941年任纽约包法罗大学法学教授;1941~1942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客座研究员;1942~1943年任纽约县律师助理帮办和斯派里·环动仪公司财务主管助理。1946~1947年任芝加哥大学客座副教授;1948~1949年任大规模通讯研究工程部主任,康涅狄格纽哈芬耶鲁大学国家政策委员会委员,1949~1958年任芝加哥大学社会科学教授。1958年后,任当时福特第二学会教授,1953年任堪萨斯城大学客座教授,哈佛大学社会科学教授。1954年任巴尔的摩霍布金斯大学戴克斯讲座讲席和平队全国咨询委员会委员,以及马萨诸塞阿默斯特汉普夏学院和佛蒙特麦保罗学院的咨询委员会委员;1953~1960年间任美国研究联合会委员会委员;1956~1957年任美国社会学联合会委员会委员;1961~1962年任社会问题研究学会执行委员会委员;1967年开始任高等教育卡内基经研究会会员;1971~1972年任新泽西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研究员。荣获:1954年,美国学院奖。法学博士:1954年,麦保罗学院;衣阿华格村纳尔学院;1962年,费城坦普尔大学,1965年,布赖顿萨塞克斯大学;1967年,费城阿伦顿谬伦堡学院;1968年,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教育学博士,1959年,普罗维登斯罗德岛大学。文学博士:1960年,康涅狄格米德尔敦韦斯利安大学。民法学博士:1962年,林肯大学。法学史博士:1966年,依阿华达文波特圣安伯罗斯学院。希伯来文学博士:加利福尼亚奥克兰大学。曾获荣誉研究员,佛罗里达萨拉松塔新学院,桑塔克鲁兹加利福尼亚大学考厄尔学院。

著述

I.社会学

《孤独的人群》(The Lonely crowd:A Study of the Changing American Character)与格莱齐(Nathan Glazer)和丹尼(Reuel Denney)合著,康涅狄格纽哈芬,耶鲁大学出版社1950年版。

《人群中的面孔》(Individual studies in Character and Politics)与格莱齐合著,康涅狄格纽哈芬,耶鲁大学出版社1952年版。

《托·茫布伦:一种批判的阐释》(Thorstcin Veblen:A Critical Interpletation)纽约,斯克里巴纳出版社1953年版。

《重新考察的个人主义和其它论文》(Individualism Reconsidered and Other Essays)伊利诺格伦科,自由出版社1954年版;纽约,双日出版社1955年版。

《美国教育的强制与种类》(The Ord Tradition,The writeen word, and the Screen Image)林肯,内布拉斯加大学出版社1956年版。

《口头传说、书面文学和银幕形像》(Thc cral Tradition,The written word,and the Screen Image)俄亥俄耶洛·斯普林斯,安蒂奥克出版社1956年版。

《妇女教育中的某些连续性与间断性》(Some Continuities and Discontinuities in the Education of women)佛蒙特本宁顿,本宁顿学院出版社1956年版。

《学术思想》(The Academic Mind:Social Scientists in a Time ofcrisis)与拉扎斯菲尔德(paul F.Lazarsfeld)和蒂伦斯(Wagner Thielens)合著,伊利诺格伦科,自由出版社1958年版。

《民族力量中的文化与社会因素》(Cultural and Social Faciors in Nathonal Strength)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军事工程学院1958年版。

《为何富足?》(Abundance for nhat?and other Essays)纽约,双日出版社和伦敦,查托与温德恩出版社1964年版。

《在日本谈现代化、政治和文化》(Conversation sin Japan:Modernzathon,Politics,and Culture with Evelyn Thompson Riesman)克利斯托尔(lrving kristol)编辑,纽约,基础丛书出版社和伦敦艾伦—乌温出版社1967年版。

《学术革命》(The Academic Revolution)与詹克斯(Christopher Jeneks)合著,纽约,双日出版社1968年版。

《学术价值与群众教育》(Academic Va luies and Mass Educanon,The Early Years of Oakland and Menteith)与哥恩弗欧德盖默森合著;纽约,双日出版社1970年版。

《永恒之梦》(The Perpetual Dream:Reform and Experimen in the American College)与格兹特合著,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

《哈佛的教育与政治》(Education and Politics af Harvard)与利普塞(Seymour M.Lipset)合著,纽约,麦格罗一希尔出版社1975年版。

《论高等教育》(On Higher Education:The Academic Enterprise in an Age of Rising student Consumerism)旧金山,乔塞,巴萨出版社1980年版。

Ⅱ.其他

《机构与人》(Institutions and the Person:Papers Presented to Everett C.Hughes)与他人合编,芝加哥,奥尔丁出版社1968年版。

《学术变迁》(Academic Transfermation:Seventeen Institvtions Uneer Fressure)与斯塔特曼Verne A.stadtman)合编,纽约,麦格罗—希尔出版社1973年版。

研究著作:

《文化与社会特征》(Citical Studies,Culture and Social Character)利普塞(Seymour M.Lipset)和洛温塔尔(L.owenthai)编辑,纽约洛维塔,自由出版社1961年版。

作家、社会学家大卫·里斯曼,因研究美国人的社会行为,发表《孤独的人群》(1950)而名扬四海。在《孤独的人群》这部著作里,里斯曼断言国民性(national character)随人口增长而发生变化,里斯曼在书中首次运用的两个概念,“他人支配”(otherdirected)和“自我支配”(inner-dire-cter),已经成为通俗用语。在许多人的思想里,“孤独的人群”是一个与20世纪社会异化现象联系在一起的概念。

1948年,当时是芝加哥大学社会科学教授的里斯曼,请假后替耶鲁大学国家政策委员会研究大众交往(macs communications)问题。两年后,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题为《孤独的人群》这部著作里,里斯曼的合作者是丹尼(Remel Denny)和格莱齐(Glazer),《孤独的人群》把变化着的人的特征与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经济的差异性联系起来。里斯曼区别了三个主要时期:像西方中世纪和今天世界上不发达地区那样的人口急骤增长的潜力时期,人口增长的转变时期(例如,文艺复兴——基督教改革运动),低人口增长或人口真正衰减时期(今天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

对于每个时期,里斯曼都描绘了一种典型的社会人。第一个时期,人受“传统支配”,他们的世界基本上取决于“由各种年龄与性别的人所组成的集团,民族,等级制度、职业之间的权力关系,……这种关系会持续几个世纪,如果说有改变的话,通过代代相传,也只发生了细微的变化。”第二个时期的典型人称为“自我支配”(inner-directer)的人,那些人的前途在早年就由长辈们给他们确定下来,他们的前途趋向一般化目标,然而却是不可改变的既定目标。因而,自我支配是保护顺从所凭借的主要手段。里斯曼宣称,这种人像陀螺仪(gyroscopes)而不像早先受传统支配的人。第三个时期,即当代的男男女女,按照里斯曼的说法,是“他人支配”的人。由年龄,阶级和社会地位相近的同时代人所组成的“同辈群”(peer-groups)支配着个人。同辈群的方向被内在化:“对有指导性作用的同辈群方向的依赖在早期就得到灌输,‘他人支配’者的奋斗目标随指导性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它是奋斗本身的唯一过程,以及密切注意来自那些历经一生也不改变的人和指号的过程,”里斯曼说,“这些人与其说像上个时期自我控制的陀螺仪,不如说更像雷达。”

接着里斯曼按照人的社会调节方式,赋予个体以特征。“适应的”人仍消极地对待施加于他们的社会力量,他说,而那些无法加以调节以求适应的人则处于混乱的颓废状态(anomie)。一定程度自主的男女能独立地挑选与选择。

《孤独的人群》的批评者对里斯曼的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他从大都市尤其是纽约市的中产阶级回答者那里收集了他的大多数材料,而几乎忽视了小城镇和农村。罗索尔·科克(Russal kirk),一位著名的保守作家,对里斯曼某些假定提出怀疑。科克写道;“这种对社会变化的敏捷分析是有趣的,但它是无法论证的,人们几乎对里斯曼居然敢于把《孤独的人群》精致结构建筑在社会变化的分析之上感到惊讶。

1952年,里斯曼和格莱齐合写了《人群中的面孔》,一部《孤独的人群》的姊妹作。两位学者采访了12种美国人:学生、家庭主妇、商业经理和其他一些人。本书的论述集中在《孤独的人群》里所探讨过的主题。里斯曼在前言中写道,这种简单的描述“可以表明我们类型学在个人的社会背景下,理解个人特征的可用性。”

现代都市社会中的个人异化是里斯曼所撰写的众多学术季刊和严谨评论杂志所登载的文章的主题。1954年,里斯曼把多篇论文汇集成《重新考虑的个人主义和其它论文》一书,“在美国社会里像失败那样可怕的,首先是孤独(aloness)”,他在那部书中写道,“孤独是可怕的,因为孤独意味着没有人,没有集体,没有可献身的受到称颂的事业,甚至成功……当它不为社会所称颂,甚至所理解时,常常是无法接受的。”为摆脱这种困境,个人“在自私(self)不为一个社会占支配地位的伦理道德所称颂时,要有勇气成为自我”。十年之后,里斯曼发表了《为何富足?和其它论文》一书,这是继续探讨以前提出的论题,并提出冷战的社会学影响的第二本选集。

里斯曼的第三本主要著作是分析社会学先驱T.维布伦(Therstern Veblen)的著作。在《T.维布伦:一种批判的解释》(1953)里,里斯曼既分析评价了他的著作,又分析评估了他的影响。批评家们发现维布伦与他的解释者之间的相似性,二人都喜爱想象,喜爱所激发起的推测。《纽约时报》写道,里斯曼的思想“或许是有争议的,但它们决不是乏味无聊的。”

大卫·里斯曼把一个广袤的背景引进他的社会研究中。在大学里教授法律以前,他受过律师训练,当过律师,并当过美国最高法院法官布兰迪斯(L.D.Brandies)的助手。离开学术界后,当过地方律师助理,后来当上了生产陀螺仪的公司经理。第二次世界大战晚期,里斯曼回到教育界,但选择的是社会科学,而不是法律学。

布莱克

美国哲学家。1909年2月24日生于俄国的巴库。1940年移居美国,1948年入美国籍;就学于剑桥皇后学院;1930年获文学学士学位;1939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与米歇尔·兰丝堡格结婚,生2男;1936~1940年任伦敦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和助理教授;1940~1946年任厄巴纳伊利诺斯大学哲学教授;1946~1954年任纽约伊萨克康乃尔大学哲学教授;1954~1957年任苏珊·林·萨奇哲学与人文科学教授;从1977年起为荣誉教授;1951~1952年任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客座教授;1962年任印度美国政府讲席员;1970~1971年任新泽西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客座研究员;1978年任牛津圣约翰学院和剑桥克拉勒学院客座研究员;1976年任剑桥三一学院特纳讲席;1945~1951年参与编辑;《符号逻辑杂志》,从1946年起编辑《哲学评论》。1958年任美国哲学学会主席;1965~1970年任康乃尔大学人文学会会长;1970年任国际哲学协会副主席;荣获:1950年古根海姆奖金。他是1955年伦敦大学文学博士,美国艺术和科学院研究员。

著述

I.哲学

《数学的本质》(The Nature of Mathematics:A Critical Survey)伦敦基根——保罗和纽约哈科特布雷斯出版社1933年版。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An Introduction to logic and Scientific Method)纽约,普伦梯斯霍尔出版社1946年版。

《哲学研究》(Philosophical Studies:Essays in Memory of L.Susan Strebbing)与人合著,伦敦,艾伦——厄温出版社1948年版。

《语言与哲学》(Language and Philosophy:Studies in Method)伊萨卡,康乃尔大学出版社1949年版。

《分析的问题》(Problems of Analysis:Philosophical PaFers)伊萨卡康乃尔大学出阪社和伦敦略透里奇出版社,1954年版。

同类推荐
  • 回到东汉之我有个超级商城

    回到东汉之我有个超级商城

    穿越到了东汉,快要饿死的李赫被小公主救了,还被聘为幕僚……搞啥呢?整个公主府就他一个男的???可现在李赫没心思搞这些,马上就天下大乱了,何处可以安生?
  • 一朝太子

    一朝太子

    “哈哈……”“我马上就是当朝太子,在非穷吊丝命了!”下一秒……“呃!你说什么?”“国朝已经亡了!这太子我不干了!爱谁坐,谁坐去!”现代大学生穿越成亡国太子,且看他凭借超越千年的知识,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何训练出一支特种部队,力挽狂澜,重夺天下……
  • 御龙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御龙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神州华夏,炎黄一统,传至大禹。禹取九牧之金,铸九鼎,置于九国,分封天下,九国曰:扬州、豫州、江州、幽州、益州、荆州、青州、燕州、徐州。禹自居帝都洛阳,号天子。禹驾崩后,洛阳无力压制天下九州,致使天下九国分崩离析,攻伐相交,持续千年。而乱世之中,英雄纷纷涌出,收拾破碎山河。这个故事只是为了纪念,纪念一些人,一些事。
  • 特种部队之美国篇

    特种部队之美国篇

    在美国特种部队的篇章里,我们不能不提及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因为就特种部队的领域而言,它的权利实在不小。自诩“统治宇宙的暗物质”,势力超过中央情报局,配备顶尖武器装备,战果累累却又屡屡招惹麻烦,这就是美军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
  • 蟒行

    蟒行

    曾经年少英雄梦,长大方悟心中痴。风起云涌,蟒走龙行。曲直之间,一笔疯癫。……噫吁嚱,悠悠。
热门推荐
  • I and My Chimney

    I and My Chimne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家教之空之音

    家教之空之音

    昔日的平凡宅女赶上穿越大潮,来到家教世界,注定了她不平凡的一生。“我喜欢小沫的笑容,因为我从中看到了救赎……所以,小沫要一直一直笑下去……”恍惚间,又想起了几个不同面貌,却同样出色的少年曾说过的话语,他们眼中流转着无限的柔情……救赎吗?我低低一笑。……天使的镰刀在我手中挥舞,这一次,我不要再做被人保护的公主,这一次,换我来保护你们!……
  • 网游之重生一条狗

    网游之重生一条狗

    新书。作者是个萌新。大佬多多包涵。不定时更新。随时可能太监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跑到异界当魔神

    跑到异界当魔神

    俯看苍生,执掌轮回,看世间唯一拥有魔神血脉的孙阳如何在异界成就至高无上的魔神
  • 当作者穿越成各种炮灰女二

    当作者穿越成各种炮灰女二

    我,林棠越,一个并不出名、脾气差劲的网文作者!写书数十年在我笔下“惨死”的女二不计其数,没想到有朝一日我竟然穿越成各种书中的“炮灰”女二……明知道反派死于瞎哔哔,却不能控制自己这张嘴!明知道不能跟女主抢男人,却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明知道故事结局,却无法改变自己炮灰的命运……我开始怀疑人生,当初为什么要把女二写的那么惨???可是后来我发现,有些书根本不是我写的,我却也穿越进去被“虐”,还有每个故事中都出现的bug一般的男人……渐渐的,我发现我做的某些事竟然让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有了变化,某些故事的结局竟然也会发生改变了!本来各不相干的故事却因为某些人的存在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我的穿越跟这些故事有什么关系?我是怎么进入书中的?我的未来又会是怎样?我似乎落入了一个神奇的迷宫……
  • 特种兵之狼王在都市

    特种兵之狼王在都市

    萧然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在原始森林里一次危险的遭遇中偶然获得上古传承,被特种部队所看重。从此萧然建立科技公司,戏美女,当直升机掠过峰线萧然闪电般的登场,开始他牛x闪闪的人生。
  • 武魂乾坤

    武魂乾坤

    祝融,我麻烦你起来杀个怪升个级,别一天想着你的格莱美最佳金曲奖行不;共工,你没事能给我泡杯奶茶不?别没事儿就撞墙,那不是不周山,建房子不是那么容易的;帝江,说你呢!别东张西望,就是你个胖子,你能不能别吃,脖子都看不见了,能好好做顿饭不,看着你的黑暗料理我就直哆嗦;重生金手指,先知未来事。
  • 神逆袭:偶得校草

    神逆袭:偶得校草

    从国外回来,想低调毕业,可惜事与愿违。扮丑扮傻居然挨欺负。姐不惹你人自作,摇身一变:林孝,你给我等着。
  • 邪王宠妻:废材公主要逆天

    邪王宠妻:废材公主要逆天

    她,21世纪的雪皇一夕穿越到灵狐族最受宠的公主身上,废材是吗?看她如何逆苍天。呆萌灵宠,绝世药鼎在手还怕打不过,她上天入地,刀山火海任她闯可翩翩栽在了某位王爷身上,他邪魅一笑:灵儿,明天我们就成亲好吗?灵儿:......谁告诉我摊上了个怎样的无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