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70600000032

第32章 主体结构对行为的决定作用(5)

主体的任何行为表现都受结构倾向的驱动,是主体相关的结构倾向为其提供动力和技术的支持,才使得某种行为活动正常的发生和运行。对于一项具体的行为活动来说,它往往与主体的多种结构倾向发生关联,其中,有些方面顺应主体的结构倾向,也不可避免地在某些方面违背主体的结构倾向,一个行为越多的顺应主体的结构倾向,行为越会自然、容易的发生,反之,行为将会受到种种阻力,乃至根本无法发生。换言之,从一个行为活动发生或运行的实际状况,可以间接推知它与主体相关成分的关系:一个行为如果能够不费力的自动发生、自然运行,说明它一定更多地顺应主体的结构倾向,迎合主体的自然节奏,与主体的差距小;而行为一旦运行的非常吃力,不强制努力便不能发生、不能运行,说明它一定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主体的结构倾向,对抗主体的自然节律,与主体的差距大。并且,困难的程度越大,说明相背(相悖)的程度越大,与主体的差异和距离越大。一般情况下,人们在行为做事时,总是尽可能地顺应主体的结构倾向,由着主体的自然节奏和自然脉络,而这样做显然是容易的、不费力的,同时也舒服的、愉快的,也就是说,选择容易就等于选择舒服、选择快乐,就等于顺应主体的自然倾向和自然节奏。因此,避难趋易这一现象的本质是主体顺应其结构倾向、受其自然节奏控制的具体表现,是符合心理活动的自然规律的,是人之本性使然。相反,困难的东西是违背主体自然倾向的东西,是与主体的现有结构有着较大差距的东西,而强迫人选择和从事困难的活动,等于让人与自己的自然倾向相对抗,等于逆着自然倾向、自然节奏来,等于让人“自讨苦吃”,显然会遭到主体的拒绝或逃避,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如果不是这样而是相反,那反而是不正常的了!除非有足够的压力或诱惑,用来对抗这种由于相逆而带来的困难和阻力,人们通常都是避难趋易的。

总之,主体总是尽可能地顺应自我的自然倾向,总是尽可能地追求舒适和快乐,而困难的东西,不论是动力、倾向上的困难,还是技术、结构上的困难,本质上都是与自然倾向的相背或差异所致,都会使得行为不会自然的发生、自动的运行,都需要主体额外的施加意志努力才能维持行为的正常运转,都要额外的消耗能量,都会使主体体验到由于对抗自然倾向而带来的各种形式和程度的痛苦,而主体是厌恶痛苦、回避痛苦的,因而,主体也是厌恶困难、回避困难的。如果有某种力量使得主体不是避难趋易,而是迎难而上,那一定是主体的另一种结构倾向在发挥作用,是主体在追求另一形式的快乐!但是,主体对抗困难的能力是有限的,主体承受痛苦的能力同样是有限的,因此,即便面临再大的诱惑或压力,主体仍然会量力而行,这一现象也被称作经济原则,即付出与得到要成比例,入不敷出主体是不干的,这涉及更细化的决策标准问题,同时这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但其本质仍然是结构倾向之间的冲突与较量。

(三)平衡法则

关于行为的动因,历来就存在着许多说法,诸如本能宣泄、需要满足、性状表现、寻求刺激、趋乐避苦、追求优越、自我实现、寻求平衡等等。前面我们所谈到的人的行为本质与方向,是追求其结构倾向的展开与实现,这本身就包含了所谓的本能宣泄、需要满足、自我实现等含义,而趋乐避苦是从另一角度对有机体寻求自我实现过程的一种诠释,它们本质上是同一意思。在此,我们再从平衡的角度分析行为的动因与方向。

我们知道,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质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而任何物质只要发生了状态的改变,一定是受到某种力的作用,这种力可能来自内部,也可能来自外部,力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平衡,从而使物质发生特定的运动和变化,这种运动和变化的方向是减弱或消除这种不平衡状态,目标与结果是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当物质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时,便处于相对稳定或相对静止的状态。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是自然界的一般法则。

人的行为就其本质而言是主体结构的运动和变化,和任何物质的运动变化一样,主体结构的运动变化,也一定有其特定的原因和动力基础,也一定受到了某种来自内部的或外部的力的作用,否则,运动变化便不会发生。因此,人的心理现象及行为活动,本质上也遵从这一自然法则。

人类有机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特殊的生物系统,这一系统是靠组成它的各功能成分以及彼此之间协调的机能运动,来维持正常的生存状态。和自然界的其他物质系统一样,人类有机体自身的内部成分以及与外部事物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相互作用,从而使自身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因而,人类有机体也是一个特殊的动力系统,是受平衡法则制约的。所以,有机体不论是内部的机能运动,还是与外部事物的相互作用,都有维护和保持机体平衡的特殊趋向,都有把不平衡状态导向平衡状态的特殊能力,这一点,无论从生理的层面,还是从心理的层面,都是如此。而现实中,无论从有机体的内部,还是从有机体的外部,相互作用都是不可避免的,机体的失调和失衡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人类有机体总是处于这样那样的运动和变化中,有机体就是以形式多样的运动变化为存在形式的,而运动的方向总是从纷乱的不平衡状态,通过特定的机能运动,导向一种新的平衡状态,人类有机体就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

那么,怎样理解平衡或不平衡状态及其对有机体的意义呢?

和自然界的物理系统一样,人类有机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是一种不受力或者受力平衡状态,表现为系统的相对稳定和静止。相反,不平衡状态则表现为受到了力的作用,受到了刺激的影响,当然,这种力和刺激可能来自于内部,也可能来自于外部。力的出现打破了有机体原有的安宁、稳定和秩序,使有机体处于某种纷乱、动荡、受力紧张的状态,也表现出“运动”的趋势或“意向”,随后的机能运动将重整眼下的身心系统,使系统在新的条件下重新达到稳定、松弛、宁静的新的平衡状态。这种能力是有机体固有的机能特性,是有机体保证自身生存,有效地应对环境的本领和手段,对有机体具有积极的适应意义。例如,如果太热,有机体就会自动地出汗;如果太冷,则会反射性地发抖;缺氧了,就会加大呼吸的频率和力度;饿了,就去寻找食物;丢了面子,必须再找回面子;受到攻击伤害,必须要进行相应的反击等等。这些都反映了人类维持机体平衡的天然本能,这种自然产生的身心反应或行为,许多情况下甚至无须意识的干预,就能有效地帮助有机体摆脱当下的困境和危机,回复到安然舒适的平衡状态。

具体来说,平衡状态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是一种健康完满的状态,是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协调运作、均衡发展的状态,是组织结构顺畅工作、没有障碍和阻力的状态,是与环境保持和谐一致的状态,是需要获得满足、问题得到解决的状态,是一种生命的圆满状态。与此相应的是,平衡状态是令人舒适和满意的,是自然、宁静、平和、松弛的,是没有威胁、没有来自环境的压力、充满安全感的,是没有负面情绪和消极恶性体验的,是内部和谐、与外界也没有冲突的状态。因而,有机体总是在追求这种状态,愿意沉浸在这种状态中。当然,另一方面,平衡状态在许多情况下也意味着活动的停止,动力的丧失,发展的停滞。

相反,不平衡状态则是一种缺失,一种亏损,一种病态,一种对正常的偏离,是系统的运转出现了障碍、阻滞和问题,或者出现了新的挑战和危机,是有机体内部发生了冲突或与外部环境发生了对抗,是有机体受到了伤害、损失和打击,或者遭受到诱惑、强制。与此相伴的,有机体会感到不安、紧张、焦虑、压力、不平等消极和痛苦的身心体验。也就是说,不平衡状态是令有机体不舒服、不满意的,这种消极体验自然会唤起有机体摆脱这种状态,趋向舒适状态的心理倾向。当然,不平衡状态许多情况下是难以避免的,它们或者是系统阴晴圆缺的正常波动和运转,或者是自身难以避免的故障与缺陷,以及同样是难以避免的环境变故。因此,不平衡状态是非常正常的事物存在形式和存在状态,是有机体必须适应的自然规律之一。

从上面的表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平衡与不平衡其实是有绝对和相对之说的。绝对的平衡是一种理想状态,是达到完满后真正的静止、安宁;相对的平衡不是静止,是协调有序的正常运转,是没有出故障、出问题的良好的工作状态,是对整个系统自然有序的流转变化尤其是阶段性的目标实现状态的表征。而相对的不平衡从整体上讲还是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是系统运动过程中暂时的缺失,正常的损耗,和对最佳状态的难免偏离,是规律范畴内的正常波动,是事物按照自身的规律正常的起伏演变,是对正常运转过程中阶段性的升降起伏状态的一种表征。至于说到绝对的不平衡,是指真正出了问题和故障,是一种障碍和病态,是偏离了常规模式的意外,是受到了正常状态下所没有的损失和伤害。例如,一棵树正常的生根长叶以及四季变化,是正常的新陈代谢,是与自然环境相一致的适应功能,是一种正常的生命运动,期间可能经历狂风暴雨,遭受炎炎烈日,也可能遭受或多或少的侵蚀和伤害,但都是一种正常的生命遭遇,有机体也基本上按照其固有的程序予以从容地应对,维持着有序的动态平衡状态。但是,如果这棵树遇到了百年不遇的旱灾或洪灾,或开花长叶时突然遭遇严重的冰冻,或遇到了强烈的病虫害等等,这些遭遇和变化就是不正常的了,这时的状态便处于绝对的不平衡状态。总之,平衡与不平衡是需要辩证地和相对地去理解,绝对的平衡,只是一种罕见、短暂甚至纯粹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而相对的平衡和相对的不平衡则是事物更常见的存在状态,事物正常的发展变化就是平衡和不平衡、波峰和波谷的不断转换,相对的平衡或不平衡是事物更常态的存在形式;而绝对的不平衡则是一种真正意义的不平衡,是系统出了故障,现实出了意外,原有的规则和秩序被打乱,系统无法依靠固有的程序正常运转时所处的危机和病态状态,是偏离正常轨迹和范畴的,是“不正常”的。当然,从另一角度来说,这种绝对不平衡状态的出现也是非常“正常”的,无论是事物的自身,还是难以控制的外部环境,出现各种超越其正常应对能力的伤害或出现违背常态秩序的情况都是很正常的,是难以避免甚至是难以逃避的,是客观世界复杂性的具体体现,也是自然法则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当然,不管这些不平衡状态的出现是事物正常的运动和变化,还是反常的特殊遭遇和变故,是绝对的不平衡,还是相对的不平衡,都有驱使事物产生特定运动和变化的力量,进而趋向新的稳定的平衡状态。这同样是自然界的基本法则,是任何事物的运动和变化都遵循的基本规则和秩序。

正因为如此,现实当中,有机体总是间或地或者周期性地处于各种类型和强度的不平衡状态中,这种状态的出现,打破了有机体原有的平衡和宁静,把有机体置于某种不舒服的矛盾冲突和嘈杂纷乱的身心状态中。当然,造成机体不平衡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具体感受也是复杂多样的,但是,不管这种失衡状态是外部原因引起的,还是内部原因引起的,不管是生理上的反应,还是心理上的感受,在与目标状态和平衡时的感受相比,此时的状态一定偏离了最优,必然表现为某种性质和某种程度的相对痛苦状态。

和自然界的任何系统一样,有机体的不平衡状态也有回复平衡状态的必然趋势,因此,当有机体处于不平衡状态时,便会受到各种回复力的作用,开始以特定的运动变化来寻求新的平衡,于是有机体便产生了形形色色、千千万万的身心变化和行为运作。当系统重新达到平衡时,机体便恢复了和谐、宁静和均衡,便会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静止”状态。从另一方面来讲,只要系统还处于运动变化中,机体就一定处于失衡状态,就此而言,有机体的不平衡状态是永恒的、绝对的,平衡状态是暂时的、相对的,有机体不是处于这一方面的不平衡,就是处于那一方面的不平衡,或者是从某一方面的不平衡转向另一方面的不平衡,生命的旅程便是在失衡与平衡二者之间周而复始的相互转化中度过的,除非生命的完结才能使有机体真正获得永久的安宁,难怪弗洛伊德认为,生命的目标就是死亡。

总之,有机体是以其特有的机能运动和生命活动而与非生命物质相区别的,而这种运动变化的根源及动力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来源于有机体方方面面的不平衡状态,而这种不平衡状态必然会诱发出与之相适宜的回复性张力,迫使有机体做出必要的改变,以指向协调,复归平衡。因此,有机体多姿多彩的生命活动,从主观上讲,在于有机体偏离最优所造成的相对痛苦以及有机体摆脱痛苦、追求快乐的自然本能;从客观上讲,则源于有机体种种形式的不平衡状态以及有机体自动趋向平衡、复归宁静的天然倾向,这是有机体更本质、更深层的行为动因。当然,针对性质与程度不同的不平衡状态,有机体会选择非常特异的方式方法以摆脱失衡、趋向平衡,但是受其结构功能以及外部条件的制约,有机体所选择的方式方法不一定必然奏效,更不一定能够找到最佳的办法,但是,方向和宗旨却是始终如一的。

那么,在现实中,人类有机体通常面临哪些典型的不平衡状态呢?

同类推荐
  • 你其实不懂心理学

    你其实不懂心理学

    在这本书里,你能了解自己究竟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你会跳出自己的身体看清自己的内心;你会发现生活和交际中那些小小的心理黑洞;你会明白为什么有人成功有人失败;你会懂得为什么自己经常觉得不幸;你会了解为什么你会一不小心变得平庸……
  • 轻松面对人生中的138个心理问题

    轻松面对人生中的138个心理问题

    本书带您进入心理学的殿堂,让您更深层的了解人性!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心理困惑和苦恼,都是可以在心理学面前迎刃而解的。然而,由于很多人对心理学知识的了解还很肤浅或者存在误解,使得一些问题逐渐恶化,最终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如:像恋爱、婚姻、自卑、人际关系以及失眠、焦虑、忧郁等等问题。我们用敝事的形式来编辑本书,通过生动贴切的故事,为读者铺就一条通往心理之门的康庄大道。使读者在享受读书乐趣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了解心理学上的各种知识。期望读者在读完本书后能够进一步地了解心理学,并将之应用到现变生活中,相信必能让自已的身体健康和事业发展有一个质的飞跃。
  • 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

    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

    个体心理学大师阿德勒的巅峰之作,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通俗性心理学读物。作者指出,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几乎都与职业、社会和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追求事业成功、社会价值肯定及婚姻幸福时,人人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源于对现状的不满和对自身的不自信。作者将本书献给所有对生活感到挫败、焦躁、迷茫的现代人:自卑不是一件羞耻的事,它具有一种强烈的反弹力量,妥善利用,就会成为你不断突破的动力。找到自卑的根源,正确理解生活,并懂得合作的价值,你也可以实现从自卑到超越的惊人蜕变。
  • 弗洛伊德文集1:癔症研究

    弗洛伊德文集1:癔症研究

    本卷包括中文版主编车文博所著的《导论》和《弗洛伊德略传》,以及由弗洛伊德与约瑟夫·布洛伊尔合著的《癔症研究》三部分。《导论》和《弗洛伊德略传》是中文版主编车文博研究弗洛伊德的精髓所在,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癔症研究》最初于1895年在德国出版,书中对癔症的症状、病因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说,开始提出癔症创伤理论,是其精神分析理论的奠基和正式起点的标志。
  • 心理哲学

    心理哲学

    心理哲学作为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在我国才初露端倪,而本书因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涉足广泛的知识容量,成为国内第一部专论心理哲学的著作。全书客观地评价了中外近现代活跃在心理哲学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及其学术观点;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具有哲学意义的精神现象,诸如意识的层面与要素、智能的发生与发展、认识活动的微观机制、言语反映与表达等,作了系统的阐释;还就人类历史上争论数千年之久的所谓“神秘”的意识状态,如“做梦”、“催眠”、“灵感”、“意念”、“超感知觉”等,作了透彻的剖析。这对于现代人正确认识自身的精神现象,转变陈旧理念,将会有所助益。
热门推荐
  • 破碎之屿

    破碎之屿

    血道人在第一次降临世界中,便得到了半数据主神空间邀请函,为了有抵抗黑洞的幕后黑手便加入了空间。
  • 百家学宫

    百家学宫

    百家争鸣,学宫如雨后春笋般诞生,观天星宿北斗学宫,黄老之学稷下学宫,阴阳难测轮回学宫,还有兼爱非攻墨城,仁义礼智浩然书院......如今秦楚二国对立,人族内忧外患,以血肉之躯打破巨石的少年,他的前方是一条不归路。【本故事纯属虚构,剧情走向与历史无关】
  • Spanish Prisoners of War

    Spanish Prisoners of Wa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女配的重生日常

    女配的重生日常

    本文讲述的是甜文女配每天胆战心惊,时刻保持重新做人的故事……
  • 分岳将军

    分岳将军

    千年前摸金发丘两派首领受命一起下莲山凶斗寻宝,千年后发丘后人再入莲山凶斗,这仅仅是巧合,还是宿命使然。身怀无数秘术的叫花子、古墓中的白脸儿怪人、地宫中的巨蜃、触之即死的飞天血蜈蚣。莲山古墓中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快来本书中寻找答案吧。
  • 抛弃性格缺陷

    抛弃性格缺陷

    青少年不得不看的励志书。每个人都是性格的美容师,抛弃性格缺陷,展现完美自我。2011最潮性格说明书,洞察你想知道的一切。让自卑、怯懦、孤僻、狂傲……见鬼去吧。
  • 第一次

    第一次

    在汽修厂做学徒工的我,却遇到这样一个女人,我的人生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生充满这意外,我带着这些意外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情,最后,随着意外,我离开了带我走向意外的领路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皇的刁蛮皇后:女人,朕就宠你

    皇的刁蛮皇后:女人,朕就宠你

    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穿越女VS异世界妖孽美男子之间的故事。
  • 霸道校草独宠:丫头,来了别想走

    霸道校草独宠:丫头,来了别想走

    在酒楼里,揍错了他,却让他难以忘怀在学校的偶遇,她的香味让他一眼认出,开始了他的追求婚约?这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