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9100000003

第3章 前言

基督教自我理解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特征在于,意识到我们与其他宗教传统的人们共享着这个世界。在基督教运动的最初几个世纪里,这种特征曾经十分明显。而在最近两个世纪中,基督教运动又迫使基督徒重新关注这一特征。

在基督徒中,这种意识最为通常的表现是,假定那些不同于我们的人们由于缺乏我们所拥有的拯救真理而低人一等,因此我们的任务是来转变他们。一般情况下,这是由劝说来达到的,但基督徒也始终不放弃用比较强制的手段来达到这一点。

在20世纪,尤其是二战以来,基督徒关于基督教至上性的信仰受到了侵蚀,而对其他传统鉴赏性的理解则相对变得流行起来,并且,对基督徒的傲慢和霸权的批评也成为老生常谈之事。这对信仰是一种很大的收获,但它伴随着神学上的混淆。

这种混淆集中在基督论方面。我们相信,普天之下除了耶稣基督的名字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名字能使人们得到拯救。由于具有这种信念,我们所能做的一切就是把对耶稣基督的信仰传给其他人。现在发现我们所做的一切在许多方面一直是含糊不清的。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过去单独信仰耶稣基督具有普遍的拯救力量是错误的?如果是那样的话,耶稣基督的神学意义及其实在又是什么呢?我们是否应该放弃一切努力,不再向那些现在不信耶稣基督的人们宣讲耶稣基督?或者,我们是否应该区分两类人,一类是通过其他拯救者已获得令人满意的拯救方式的人们,另一类则是仍然没有并需要这样一种拯救方式的人们?如果是那样的话,又怎样?

不幸的是,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观念,似乎我们必须两者选其一,或者继续信仰基督教的至上性并据此而行动,或者把耶稣看作众多拯救者之一。前一种选择把基督变成了我们傲慢的工具。后一种选择则放弃了对基督的普遍意义及其真理的理解,而这种理解正是我们历史信仰的核心。难道就没有其他选择了吗?

无疑,其他选择肯定是有的。不论罗马天主教会还是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他们都不会接受这种进退维谷状况中的任何一种选择。他们正朝向一种既能够摆脱霸权主义又能够避免相对主义的基督论而努力地工作。这本书被置于这种语境之中。

罗马天主教会与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的活动使彼此双方既作为证人又作为对话伙伴。只是这两方面怎样关联起来仍然使人困惑。作为证人假定了这个人具有值得共享的真理。作为对话伙伴则假定对方是值得倾听和谈吐的。这里没有冲突,但是存有张力。

本书的名称是“超越对话”。这个书名没有贬抑对话的意思。正是通过对话我们才能超越对话。但是,那种不想超越自身的对话会变得呆滞。通过对话,人们达到相互之间更好地理解,并学会更好地合作。在对话中,他们甚至可以互相了解彼此的观念和洞察,那将丰富他们各自的思想。但是,当基督徒在对话中要证明基督时,他们希望不止是提供无关宏旨的洞察。只有当基督成为我们生活的中心时,基督才是可以理解的。同样,当另一条道路上的坚持者对我们说关于那条道路上决定性的东西是什么的时候,其意图是要告诉我们一些对于完美人性的生活绝对不可缺少的东西。

我们通常强调,对话的目的不是转变对方让其皈依。从基督教这一方来说,如果对话的目的是要让对方皈依基督教的话,那么其他宗教道路上的人们是不会加入这种对话的。对话始终存有的问题是,许多人怀疑这是否又是基督徒转化他们使他们改信的一种手段。所以,对话必须将自身限制为一种交流,而非试图去实现自己更深的目的!正确地说,这正是我们必须超越对话的理由。如果我们对耶稣基督是认真的,我们就得设想其他人学习基督的真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够从对话退回到证人的地步,后者没有通过对话。相反,我们只有通过对话,才能从中真正听到其他人不得不教导我们的真理。

以一种可靠方式听到别人教导我们的真理,我们就会通过那真理而转变自身。一旦我们听到伊斯兰教的真理,我们作为基督的证人不可能再保持原状不变。在我们的时代,只有那些真正听到过这种真理的基督徒才会认真地倾听来自穆斯林的声音。并且,只有那些因利用在其他宗教道路中发现的普遍真理而转变自身的基督徒,才会不带虚伪的霸权主义而宣称耶稣基督的普遍真理。整个基督教运动要在一个新的更加值得信赖的水平上获得对耶稣基督普遍真理的恰当理解,那将是一个通过多种对话并超越对话的多种转变过程。

一个非常独特的案例是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对话。基督教是犹太教的后代,说我们对父母不好只是一种轻描淡写。我们不妨假定,从一开始基督教就包含了犹太教给予的一切。因而,我们忽视犹太教,也就忽视我们时代的那种活生生的宗教运动所具有的真理与实在。如果我们不对犹太教的真理与实在抱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来说耶稣基督,我们就不会终止一切基督徒行为中最丑陋的行径,那就是我们对犹太人犯下的罪行。

从其他宗教运动中学习,这对基督徒来说并非新鲜事。在基督教历史上最早的几个世纪里,教会利用了大量新柏拉图主义的东西,后者是基督教在希腊化世界中的主要竞争对手。如果基督教不利用新柏拉图主义的真理,大可怀疑它是否能够取得事实上已经取得的广泛认同。

在现代世界,就西方人的精神而言,对基督教的最大挑战是科学及其鼓励的思想方式。在某种程度上,现代欧洲教会避免了被驱入边缘化的境况,这是教会对科学智慧的吸收并因此而被转变的结果。另一方面,教会抵制利用由现代科学提供的普遍真理,已成为在教会内部信念衰退的一个主要因素,导致了对现代思想加以指导和改造之能力的弱化。

当然,教会曾经遭受了对新柏拉图主义内容不加批判地吸收之苦,同时它拒斥通常与现代科学联系在一起的世界观的某些方面也是对的。然而,教会的健康发展与它的开放性十分有关,这种开放性就是接受与它相遇的其他传统的真理。我们热切地希望,在基督徒与其他宗教信仰者的不断相遇中,基督徒会更多地倾听其他人教导的东西,并乐于通过新的洞察而改变自己。

对话不是对所有社会运动都适合的。它必须基于对话双方基本的尊重,彼此对智慧的认同和互相诚实。对某些运动,譬如纳粹主义和三K党(1),基督徒不承认它们之中有必要的智慧和基本的诚实。另有许多运动我们也是拿不准主意的。但就在聪明的基督徒查询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不同的运动时,对话时机却过去了。一些运动正当地要求我们的尊重,从中我们也有一些东西要向它们学习。对于这些运动,对话是可以适用的。

对其他宗教传统具有事先的知识准备是有益于对话的。但这方面要求过高是错误的。在伊斯兰教的领域中,如果只是那些学者型的基督徒参与和穆斯林的对话,那就不可能达到对话的更深层目的。通常在这个方面,与其他传统代表的对话就被移交给宗教历史学家,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信仰基督教或对基督教有最新的认识。然而,与佛教徒的对话主要不是佛教学者而是基督教神学家的事情,后者中的大部分人关于佛教传统所知甚少。

当然,如果参与对话的基督教神学家没有因受刺激而从佛教学者著作中去学习的话,那么与佛教徒的对话将会失败。基督教神学家必须充分理解并看到,对话的伙伴不可能言及佛教的所有部分,就如基督教神学家不可能谈到基督教的一切枝节那样。但不同于学术,对话的目的是与走在一条全然不同的宗教道路上的活生生的个体相遇。这些个体发现他们的道路是适合的并可以带来拯救,而自身也卷入了在变化的情况下不断地认识这条道路的过程之中。在一种重要的意义上,学者研究的文本是静止的,相反,在一次成功的对话中,对话的双方都在进行思想上的更新。出于更有效地参与对话的需要,因对话而激起的对传统的研究将会存在于当前的活动之中。

我阐述这一观点的部分原因是为了替自己在这个领域中的对话活动进行辩护。我不是一个宗教历史学家,除自己的那部分知识之外,我并没有对任何传统都了解的广博知识。我的方法是一个基督教神学家在多元论语境中寻求理解基督教信仰的方法。我相信,通过对话足以学会一些其他传统所具有的理解事物意义的智慧,并用于对基督教的理解。我分享那种智慧。

基督徒不可能在对话之前就决定他们将从中学习什么。每次对话将是不同的,而且在对话双方中存在着人数不确定的潜在的对话伙伴。我们在对话中能够也应该学到对我们重要的东西。但没有一个基督徒会参与所有的全部对话。关于对话的选择总是具有任意的因素。

我自己限定的对话伙伴一直是大乘佛教徒,尤其是日本的禅宗和净土宗的佛教徒。因此,本书将探索一个基督徒在与这些特殊宗教道路上追随者的对话中超越对话的意义。与犹太人、穆斯林、印度教徒、或非洲原始宗教的信仰者进行对话并超越对话,所得的结果曾经是并将会是多种多样的。把这些对话的结果相互关联起来是未来的事业。

本书讨论的是,在与其他宗教道路及其真正追随者的关系中,基督教会履行的使命。本书证明,在这种关系中,我们反对把劝诱对方改变信仰作为一个目标。但是,这种证明若被当作下述情况则是本书的不幸,那就是鼓励目前处于失败境地的基督徒激进分子,使他们试图为教会赢得在我们自己社会中和世界许多其他地方的成千上百万民众。而这些人们非但与世界上任何一个伟大宗教传统的智慧相隔绝,也没有加入具有真正目标的共同体之中。

我们可以在日本同样也在美国发现这些人们。在日本,他们中的许多人只是名义上的佛教徒,就像在美国,他们中的许多人只是名义上的基督徒一样。无论在日本还是美国,他们中的许多人只是以迷信和崇拜偶像的形式体现这些传统。当佛教徒成功地使这些“基督徒”皈依佛教时,我们应该以基督的名义感到高兴。如果基督徒在日本能够把这种名义上的佛教徒拉入基督教团体,我们也应该以基督的名义感到高兴。我们不会无视这个事实,现在时兴的对话趋于不再努力促使那些需要教会教导和教会生活的人们加入教会。但这种传播福音的方式不是本书的主题。

◎第一章考察了基督徒对其他宗教道路的追随者进行教导的历史。它说明了对话模式怎样在现代成为突出的事物。

◎第二章总结了近年来对基督教神学多元论意义的讨论,并做出了批判性的评估和建设性的论述。它指出具体地对待不同对话伙伴的特殊需要。除此之外,其余部分集中于大乘佛教。

◎第三章考察了西方在努力理解涅槃这个佛教关键观念方面的历史,区分了学术的、哲学的和经验的或宗教的进路。

◎第四章提供我自己对涅槃的理解,这种理解形成于对话之中。它呈现在与公认的基督教思维模式的尖锐对比之中。

◎第五章回到建设性的神学,试图在一种转变了的基督教中利用佛教的智慧。

◎第六章建议,一种通过与佛教相遇而转变了的基督教能够以一种实际的和有效的方式给佛教提供耶稣基督。

尽管在这本书中对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的明确讨论十分有限,但他的概念在指导对佛教真理的利用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一个简明的后记为有关人士做出说明,他们问我是否运用了这种哲学来超越对话。

在这些章节背后的大量工作做于1976年,当时作为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术中心(the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的会员在华盛顿D.C.住了六个月时间。在那段时间里,我写了三个讲演用以那年的卡拉马祖学院(Kalamazoo College)的阿姆斯特朗讲演(the Armstrong Lectures)。在这本书中,尤其是其中的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可以发现这类材料的大部分。

1978年,我收到立教大学(Rikkyo University)的一个邀请,有可能在日本逗留六个月。这满足了我对基督教与大乘佛教之间关系的研究兴趣。现在第六章的大部分内容写于那个时期。《日本宗教》一书以“基督徒也能成为佛教徒吗?”和“佛教徒也能成为基督徒吗?”的题目,发表了现在第五章和第六章中的大部分内容。从第三章到第六章的内容差不多与1979年给盖瑞特—福音神学院(Garrett-Evangelical Theological Seminary)所作的拉尔讲演(the Rall Lectures)相一致。我以题目“涅槃与基督教信仰”讲了这些内容。1981年,我应邀在太平洋宗教学院作厄尔讲演(the Earl Lectures)。它给我提供了一个机会,用十分简要的形式总结了本书的论证。

至于书中表达的对佛教的理解,部分归因于与龙谷大学(Ryukoku University)的武田龙精(Ryusei Takeda)教授、阿部正雄(Masao Abe)教授的对话。阿部正雄教授刚从奈良大学(Nara Uni-versity)退休,现在执教于克莱蒙特研究生院。我也从其他人的建议和批评中获益匪浅,这些人有:杰伊·麦克丹尼尔(Jay McDaniel)、弗朗西斯·库克(Francis Cook)和唐纳德·斯韦尔勒(Donald Swearer)。简·里策伍(Jan Ritzau)和罗伯特·弗莱厄蒂(Robert Flaherty)在帮助我整理手稿准备出版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除此之外,克莱蒙特神学院的秘书们总是有助于我。我真诚地感谢大家,尤其是马德琳·麦克雷诺兹(Madeline McReynolds)。我还感谢特雷莎·肖(Teresa Shaw)做了本书的索引。

(1)三K党,1915年在美国佐治亚洲亚特兰大建立的秘密组织。它反黑人、犹太人、天主教徒等,并使用恐怖手段。译者注。

同类推荐
  • 当代人间佛教思潮

    当代人间佛教思潮

    本书包括:绪论、现代思潮与东亚佛教的“人间化”、当代中国佛教思潮、人间佛教的诞生与太虚思想、人间佛教的崛起与印顺思想等11章内容。
  • 星云日记24:收支平衡的人生

    星云日记24:收支平衡的人生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二十四册。收录星云大师1993年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的日记。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星云日记15:缘满人间

    星云日记15:缘满人间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中的第十五册。收录星云大师1992年1月1日至2月29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全书分为“随缘随份”、“缘满人间”、“真淡真空”、“虚怀若谷”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 报恩般若地

    报恩般若地

    本书是中国禅都文化丛书之一,讲述惠能不仅是佛教禅宗派的六祖,是佛教的一位大师和领袖,而且是中国禅学文化的创始人,是中国和世介思想史、哲学史上重要地方的思想家、哲学家。特别是,他创始的禅学文化,典型地体现了珠江文化的传统特质,尤其是在中古兴旺时期的思想文化意识。
  •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何谓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慈悲是无量智慧,慈悲是大爱。能感知一切众生的痛苦,能善待一切众生,并有想帮一切众生摆脱痛苦的心,就是慈悲心。慈悲心包括放下执著心、保持正心、宽容心、随缘心等。本书共分八篇,以佛学思想为核心,分别从善念、放下、静心、做事、宽容、智慧、平常心、随缘八个方面,讲解了慈悲给我们带来的福报以及怎样修得慈悲心。书中还有“佛陀格言”、“禅机妙语”、“佛家典籍”、“佛心故事”等版块内容,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佛法。我佛慈悲。慈悲即佛。佛即慈悲。
热门推荐
  • 笔画三界

    笔画三界

    北纬30°,通往外世界的空间节点,妖魔、神灵、洪荒大陆...还是书画更有吸引力啊。饱受摧残而屹立不倒的人注定不平凡,虽然这世界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但艺术家,总能把事情变得简单。
  • 邪帝枭宠:神医狂后

    邪帝枭宠:神医狂后

    为助晋王夺得皇位,安诺萱倾尽一切,换来的却是幽禁地牢,身份被庶妹替代,眼睁睁看着儿子死在眼前.....绝望中,男人身披霞光而来,抱着她的尸体倾覆了江山。一朝重生!身怀逆天医术,手握上古神剑,带着儿子披荆斩棘,安诺萱只想杀尽一切负她之人!男人却步步紧逼:“偷了本王的心,盗了本王的种,抢了本王的家业,还想走?”安诺萱:“......”
  • 群分乱世独霸天下

    群分乱世独霸天下

    【这是……三国?】刘羽捂着头喃喃数语……本人的第一篇小说,以穿越三国为背景,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喜欢的小伙伴可以持续关注我一下【谢谢支持】
  • 家庭教育卷(千万个怎样)

    家庭教育卷(千万个怎样)

    《家庭教育卷(千万个怎样)》本书介绍了生活的教育问题。适合家庭对孩子的教育。
  • 紫霄天途

    紫霄天途

    一把残刀,可破千军万马,却揉不碎因果机缘。万世轮回之间,命运似乎早已注定。然吾命在,不信天。愿凭手中残器,破运中残命。天下负我,则灭神成魔。他日踏紫霄天途,争万世不灭。
  • 永恒国

    永恒国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花叶皆凋零,唯我。。。永恒国
  • 邪魂天帝

    邪魂天帝

    远古八帝之首邪魂,重生异界大陆,天地为尊。遇神诛神,遇鬼弑鬼。势不可挡!!!
  • 黑白凶章

    黑白凶章

    个人恩怨与世界观不同而产生的派别斗争,充满玄幻色彩而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充分体现人类内心中的腐朽与纯真双层面,腐朽与反腐朽,毁灭与维生的较量串联整部小说。与现实世界不同的时间,空间,世界体系,不同的民族,没有完全的主角,没有完全的配角。个人感情成为派别战争的牺牲品,充分展现出了一个群雄相争的遥远世界。但是这样的世界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一切斗争的源泉来自于我们人类本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蛇妃嫁到:逆天妖后要成魔

    蛇妃嫁到:逆天妖后要成魔

    她不就是中了毒,刚好冤家头是一条蛇吗?她还没有嫌弃他是蛇呢,他反而恶人先告状,居然把她告到阎王爷那里去了。阎王殿里,某条蛇满眼泪花的诉苦道:“本王只是好心的想要救她,没想到刚变身成人就被她给……呜呜……”好吧,她接受审判,当他的王妃就是了,当王妃每天都有蛇肉吃,没事烤烤蛇,炖个蛇汤来补补也是不错的,听说蛇王的汤最滋补养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