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10100000029

第29章 神灵与心灵

苗变丽

打开诗集《西风古马》,首篇是《青海的草》,一股久违了的神韵味道袭人而来,让我想起了年少时阅读“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的神朗气清,想起遥远的唐诗气韵,这些传统的东西犹如银子一样在作品的水底隐约闪烁。“二月啊,马蹄轻些再轻些别让积雪下的白骨误作千里之外的捣衣声/和岩石蹲在一起三月的风也学会沉默/而四月的马背上一朵爱唱歌的云散开青草的发辫/青青的阳光漂洗着灵魂的旧衣裳蝴蝶干净又新鲜/蝴蝶蝴蝶青海柔嫩的草尖上晾着地狱晒着天堂”。这几个平淡无奇的句子,描摹细致,意境深远,又是那样的直白轻率,引导着我进人了一个飘逸空蒙的诗意空间。

想起青海我们首先想到的那是一个浩瀚无垠壮观神奇的地方,那里山脉绵延,地形多变,祁连山构成北疆的屏障,南有唐古拉山纵横千里,巍峨的昆仑山横贯其中,柴达木盆地民丰物阜,胜似江南。在文化上青海又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等30多个民族,受藏传佛教(喇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有着丰富多彩的异域民族风情和奇异习俗。

踏人此地你会领略到那袒露无遗而又神秘莫测的大自然之美,正像古马一首小诗的名字《我行其野》,诗人穿梭于西部这个辽远蛮荒之地:“火车奔向落日谁在用一根线穿针/一座城市和另一座城市白布和黑布又被谁缝成我的衬衣”。如此生活在路上诗人古马究竟想在时间和空间的流逝中寻找什么?还是让诗人自己的语言来回答我们吧:“我要翻出点什么/我要在我弯腰劳作的灰烬中/发现一两粒哪怕是星星的/早已忘却了的遗骸”。对于诗人而言,生命的意义在于:“世界,我要为你生育!”诗人古马选择了一种民间化的生存方式,一方面沉潜到西部民间社会形态中去,犹如博尔赫斯所说“像水消失在水中”;另一方面立足于民间而不消融于民间,在西部文化之中自觉而清醒地培植自身的独立意识和自由创造的禀赋,形成了独特的个人化风格。

如果说每一个作家都有其独特的乡土资源和创作背景,创作背景影响着甚或制约着创作视域的话,那么不可避免地古马几乎所有的诗作都打上了“西部”地理和文化的戳记。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塔尔寺,香日德、敦煌、青海湖、沱沱河、罗布尔卡、锁阳城、雪莲、经筒、雪山、青稞、酥油花、茶卡等等西部古文化遗存和独特自然景观在他的诗作中皆有出现,这些物象形成了诗歌中一部分凝定的审美意象;深山、远水、荒野、塔寺以其寒幽空寂的色调氛围,为诗人寄托禅思、体证人生提供了对象,同时这类审美意象在诗歌中也建构起了一个神奇辽远的空间背景。另一部分审美意象是黄昏、落日、秋等时间维度意义之上的意象。此二者构成了古马诗歌中的主导意象。我认为,意象作为一种象征,是思想的荷载物。一旦确定了主导意象,并能从中深掘下去,诗人在其中蕴涵的寓意也就豁然开朗了。

在《塔尔寺的菩提树和八座白塔》这首小诗中,“喇嘛”、“塔尔寺”、“菩提树”、“白塔”这些佛教文化特有的意象被作者引进到诗歌创作中,诗人以形象化的诗性语言晓谕了佛教的普世情怀和平等观。大喇嘛坐在树下讲经的声音“以牛奶和蜜的速度/渗人土地渗进树根”,甚或把石头都融化成水,这说明了宗教普度众生救苦救难的思想广施人间。在这种濡染的氛围中,就连一只小小蚂蚁的呼救也不容忽视!“唉唉,正是这微弱的呼叫声/形成了塔尔寺八座白塔/刺破夜空的塔尖”。这一句看似很轻,却将整个诗篇的悲悯基调和体恤情怀展示得丰沛淋漓。“罗布尔卡只有一个僧人:秋风/罗布尔卡只我一个俗人:秋风/用落叶交谈/一只觅食的灰鼠/像突然的楔子打进谈话之间/寂静,没有空隙”《罗布尔卡》。实际上这是一篇象征作品不能把它坐实到某一人物、事件上去。从罗布尔卡这个空间意象人手理解作品的寓意,似乎已是曲径通幽的正确入口处,唯有把握这一点,才能探其底蕴。我们知道,对于心中藏有佛性种子的人来说,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早是菩提。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罗布尔卡这个西域着名的佛教园林中,此处秋风已不同于别处秋风,也成了脱离尘俗、清净无染的“僧人”,我——尘世俗人来到这里,“僧人”与“俗人”就构成了一种矛盾与张力,对峙和交流。佛经里常说,人与自然的沟通是需要机缘的,心灵的照亮也只在毫发与刹那之间。那么,对话是如何进行的呢?落叶这一自然景物就成了“僧人”对“俗人”,智者向与愚者布道的途径。甚至“一只觅食的灰鼠”也没能打破这“没有空隙”的“寂静”。在此诗人发现自己一脚踏进了寂静的领地,仿佛走到了世界的尽头,独自拥有一片秋风和落叶,心灵的纯化与顿悟达到至境。在这首诗里诗人把山水之思,草木之情与阐述佛理和寄托禅兴结合起来,以诗的形式抒写了凡俗之人在宗教圣地所受到的精神净化和心灵提升。

《西藏之灯》:“起风了/鹰是黑色的灯/照亮灵魂/众神在云中端灯合唱/高低错落的神/匍匐的河流是镶嵌在/古铜的地壳表面的白银”。这首小诗展示了一个凡俗不可企及的宗教世界——万物匍匐在神的脚下的朝圣图:“鹰”这一意象是诗人精心设置的抒情载体,在藏传佛教中苍鹰不仅仅是高空飞翔的动物,而是一种神的使徒,鹰的出现预示着此后神灵降临的前奏,诗人由风中振翅的鹰联想到神灵,由神灵又想到大地上的万事万物对他的虔诚与崇仰。所以鹰的意象既是具象的,又是抽象的;既是简单而稳定的,又是丰富而多变的,在审美上拥有丰茂而深刻的所指空间。并且在色彩上诗人选择了“黑色”、“古铜”、“白银”的运用,形成了一种凝重深邃华严悲壮的风格与韵调。

我们知道,生命存在于空间,却消逝于时间,而千百年来我们人类自己对身处的空间与时间的状态都弄不明白。无数优秀的灵光才智都疑惑着这无法获释的秘密,但最后却都悲哀着这永不可知的命运。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说过这样的话:“假若我们知道什么是时间的话,那么我相信,我们就会知道我们自己,因为我们是由时间做成的。造成我们的物质就是时间。”时间不仅构成了人类物质生命的自身,还决定着人类的全部精神生活。无论我们从何种角度去切人人类生命的本体,我们都会发现,时间是一个无所不在的幽灵,时刻演绎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全部流程。《流水·石头》就是这样一首感悟时间和空间的咏叹调。在这首诗中,诗人以艺术的心态去体验人生的根本问题,他向“空间”发问,与“时间”对话,可是这一切都是用大手笔的写意素描表现出来的。西藏,大漠落日时刻,一只鹰栖息在一块巨大的石头上,无边丰茂的青稞,雅鲁藏布江环绕而去,这一切看似写景之作,但至最后诗人把关于时间和空间的体验交给了读者。“流水是前程/石头是孤独”。最后这句诗具有音乐般回旋的余韵,全诗的审美意蕴也在不经意之中攀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只是读到这里,人们才弄清前面以各种形态出现的所有意象,其目的就是使读者感觉到“石头”、“鹰”,“青稞”、“河流”这些意象代表着永动与静止、时间与空间的辩证关系。时间之箭,来自茫茫,去向茫茫,它本身并不能显示,却总是要依赖于运动、空间,此二者相互渗透、相互滋养,形成人类混茫一片的生存境域。

“黄昏”是古马诗歌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时间语词,在《黄昏谣》中有关于黄昏一个新奇的比喻:“黄昏,黄昏是/被白天砍掉了旁枝的/白杨/头戴一颗明星/站在乡间的土路上”。通过这个比喻我们可以猜测出“黄昏”这个意象对于诗人而言究竟有着怎样的生命律动意识呢?首先“黄昏”是一个处于昼与夜交替的肃穆时刻,这个时刻百鸟归巢、天地氤氲暮霭一片,只待清凉月辉普撒人间;第二,诗人这时摆脱了日间的杂尘俗念、繁文缛节在面对现实、面对人生所作出的思考时,不是停留在某些公众假想的幸福状态驻足不前,而是常常自觉地穿越种种庸常的生存表现,以直击的方式进人更为隐秘的灵魂层面上拷问。在《黄昏谣》这首诗中,作者凭借一组对立的生命意象和死亡意象建构了他的关于生死观的哲理性表征,“麦地”、“村庄”、温暖的“炊烟”、“血”对之于“坟墓”、忧伤的“河水”、“磷”。生与死是人的生命的起点和终点,在生命循环的阶梯中,死亡是不可或缺的一级。死亡不仅使得生命变得更为珍贵,而且它本身也是一份忧伤的美感,对于生与死的态度是最能反映出人的生命价值观。并且整首诗有一种回环复沓的旋律美:“小布谷,小布谷/水银泄进了麦地”,“水银泄进了麦地/小布谷,小布谷”。这两个语词序列稍有变化的句子交替出现,构成了一种抑扬起伏的音乐美,同时这种形式也寄寓了一种生死循环的生命本体观和认知观。

在《黄昏,听远处传来打铁的声音》这首诗中,前一节诗人把“落日”比喻成“时间之砧上通红的铁”,而“上帝是一位卖力的铁匠”,“流着铁汁般沉重的汗”叮当地打铁,“打铁的声音响彻黄昏”。阅读这样的诗句,我仿佛倾听到了雷声从远远的天边滚过,虽没有刺耳的炸响,却依然能感受到某种巨大的能量。这是一种奇异而大胆的喻象性创造,人间万象都是上帝这位卖力的铁匠铸造而成的,一切的意义都由此派生演绎。

而后一节是:“我身体里全部的铁/够打一枚小小的钉子/够把我们的沉默钉在一起”。我们知道,经科学实验人身体中的血、脂、肉、骨经过化合后可以提炼出一枚钉子、两盒火柴、七块香皂,所以作者说“我身体里全部的铁/够打一枚小小的钉子”,这枚钉子用来干什么呢?“把我们的沉默钉在一起”。禅宗里说,佛,不可说,亦不能说,或日,大道自在人心。其实我觉得天地自然亦是如此,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本没有如此多的原因和理由,用之于口舌,实在是堕了大道。那么,对于不可言说之事就让我们听从上帝的诫命保持缄默吧!

诗人古马正是借助于这些独特迥异的“意象”符号和话语体系支撑了他的诗歌世界,通过这些意象的营构与耸立,诗人表现出对社会存在的本质洞悉,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人与自身种种关系的一定探索。使存在的真实性在话语表达中得以重构和再现。也许对于这个问题《昼·夜》给了我们诗性的回答:“昼和夜的藏袍/空出一只袖筒/空出天空、大地/给飞鸟、山脉、河流/以及一尊小小的泥佛空出/沉思默想的位置”。此诗在结构上以亘古未变的昼夜交替为时间线索,以邈远绵延的天空大地为空间线索,在悠长的时空交叉中,展示永恒无限的生存图景。该诗在形式上短小精焊,但却充盈流溢着丰裕的存在之思。仅就人类自身存在的合理性而言,对精神深度的探寻从来就不可能被放弃,否则就无异于将人彻底地物质化,使人真正地变成“非人”。所以,人,作为一根会思索的芦苇,从来也不会停止精神活动的发掘和勘探。关注心灵,关注精神,既是人类探究自身生命潜能和存在真相的一种手段,也是维护人类自身独异性的重要方式,更是一个诗人的职责与使命所在。对此,海子说:“做一个诗人,你必须热爱人类的秘密,在神圣的黑夜中走遍大地,热爱人类的痛苦和幸福,忍受那些必须忍受的,歌唱那些应该歌唱的。”总之,在这个意义上维系古马创作的精神命脉,他的生命灵魂的寄托是对存在之境的敞开与澄明。古马的诗歌充满了诗性的生存思辨,我们分明感受到他对人的精神状态揭示的深刻独到和真切可信。久居一个城市,成天在名利场中忙碌,干的都是相同或相似的事情,眼前晃动的老是那些面孔,忙的干的并不都具有多大意义,于是身上堆积了生理和精神的各种城市病,每天晚上把自己放倒在床上,总感到生命正在平淡和平庸中迅速耗散和挥发,这令我极度恐慌,没有人可以理解我的孤独和无奈。让我们最后援引一句古马最爱说的话:“世界将由美来拯救。”阅读优秀的诗歌,这些诗歌在你阅读的过程中瞬间就打开了,一个亮点接一个的亮点,在我黑暗的脑幕上倏然照亮我生存的澄明之境。智慧之美就产生了,而这智慧之美使我们产生了心灵被电光火石照亮般的快感和锐意。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要感谢诗人,是他们拯救了我们行将沉沦的精神以避免陷人一片荒芜之地。

原栽《星星诗刊》2009年4期理论刊

同类推荐
  • 在牛津大学听讲座

    在牛津大学听讲座

    随着中英之间交往的日益增多,中国人到英国去学习、考察、旅行的机会越来越多,愿望也越发强烈;相应地,中国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希望更多地了解英国。
  • 旁观集

    旁观集

    “三十年集”系列丛书的作者是一批如今活跃在学术界和文化领域的著名学者与知识分子。他们大多出生于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对于他们而言,过去的三十年是一段重要而又特殊的生命旅程。
  • 孤独课

    孤独课

    这是一个中国人到英国读书,来回三地漂泊生活(伦敦、台北、香港),一本有关留学生活的结集。研究生的生活枯燥而孤独,所以,在读书路上不应该也不能够只有读书。这几年在租来的“孤岛之室”异地生活,时间也多在大英图书馆、皇家音乐厅,或在英超球场、查令十字街书店、威士忌小酒馆中度过。
  • 常春藤诗丛吉林大学卷·邹进诗选

    常春藤诗丛吉林大学卷·邹进诗选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如地壳运动一样,崛起了一座座诗歌山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诗歌重镇。在这一时空节点上,诗人们所具有的探索、独立、低调的写作态度,朴素、豁达、真挚的诗风,构建和丰富了当代诗人特有的诗学与美学传统,并取得有目共睹的诗歌成就。就整体成就而言,可立于世界诗歌之林。《常春藤诗丛》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活跃在中国,且至今仍在全国诗坛具有影响力的诗人的成就以及他们诗歌创作的面貌。
  • 戴望舒精品集

    戴望舒精品集

    戴望舒是民国时知名的作家、诗人、翻译家。本书收录他代表作多篇,从中可见他的名家风范。
热门推荐
  • 乘风逍遥

    乘风逍遥

    一个男人遇到五个女人,会如何纠缠不清?一个阳爻和五个阴爻,可以排出哪些卦象?他,滚滚红尘中无意间成为一名官场风水师相师。一段穿越了千年的情缘:红颜劫中的身外之身,桂花树下的梦中之梦……所谓风花雪月,都是过眼云烟……
  • 穿越惊鸿:废材庶女逆袭记

    穿越惊鸿:废材庶女逆袭记

    她,二十一世纪的顶级特工,惊才绝艳;她,云落大陆珈岚王朝丞相府的废材庶女。当腹黑绝艳的她穿越到自卑懦弱的相府庶女身上时,一切都为之改写——她契约神兽,开辟空间,成为了罕见的炼药师,追寻着强者之路。他,珈岚王朝的宸王殿下,年仅十七,就已是六阶强者,却对一个庶女死皮赖脸的追求。他说:“玥儿,弱水三千,为你情钟,黄泉碧落,死亦不休。”她说:“。。。。。。”他说:“玥儿......”她说:“滚!”且看废材崛起,携手妖孽美男羽化成仙,从任人欺凌到素手遮天,傲视天下。
  • 巨星带回家:贴身女助理

    巨星带回家:贴身女助理

    他是亚洲最炙手可热的偶像天王,她是FH旗下最年轻能干的助理兼营养师。李君安很不幸地成为亚洲小天王的新任助理,面对台上光鲜完美、台下脾气古怪超难伺候的巨星,她步步为营,却被步步紧逼,终于在一次醉酒后,糊里糊涂地被大明星吃光抹尽还不能告他强暴!星光璀璨的席墨尧从没想过,对女人和绯闻冷淡的自己,会意外地迷上自己小助理健康清香的味道。有着严重精神洁癖和身体洁癖的他,并不讨厌干净清秀又严格的小助理……
  • 王俊凯之红玉簪

    王俊凯之红玉簪

    『痴情上将×果断军医』故事微架空,近似于民国。讲述上将与军医凌池一见钟情到坠入爱河的过程,短篇故事。约莫七八章结束。故事主要分为三部分,详细写出相恋过程,相识相知相恋,含番外。
  • 觅仙长生

    觅仙长生

    潮湿的房间内,一个瘦弱少年单手撑地,半跪在一块床板边。屋内充满了一股刺鼻的味道,气味最浓处源自裹满衣物的船板上,只是昏暗的屋子内有些分不清模样。……少年摇摇晃晃跨出了木门,他的身后开始渐渐升起浓浓黑烟,炙热的火光映出了一张麻木的黑脸,那里挂了一道通红的泪痕……
  • 乾坤至尊

    乾坤至尊

    战天,斗地,鏖战三界大陆,乾坤至尊舍我其谁?天下三分:天王宫、幽冥府、望林都,各踞一方,妄统天下。懵懂少年失父丧母,却屡遭奇遇,一路修真,内外双修亲情、爱情、仇恨交杂也难阻他修身成仙,终得一统天下,鏖战乾坤。战天斗地,尽在《乾坤至尊》!====================朱门入几许武屠天下异玄机何处寻冥冥已注定幻灭忠君梦刺探未亡人未负忠孝义央尽舔犊情====================
  • 大陆帝尊

    大陆帝尊

    简介:修行世界——帝王大陆,一切以实力说话,强者为王。原本天资平庸的龙云,却因为奇遇,修为从此一路飞升,一颗耀眼的星星升起,但这颗星星如同流星一样......修为再次丧失,得到生死之交的好兄弟的帮助,保住性命一条。也许是天要亡龙云....身躯被奇怪火焰包裹,也许是命不绝已,修为再次回归,从此踏上世界巅峰......
  • 次元之霜寒骤降

    次元之霜寒骤降

    穿越的世界是动漫也就算了,为啥从第一个世界就开始崩坏?不是说好只有一个轮回者吗?为啥连二次元人物也可以乱入!············《学园默示录》攻略中。
  • 爱距离我有多远

    爱距离我有多远

    岁月在轮回,人生在飘逝,我们驾一叶扁舟于江渚之上,寻觅所谓的幸福。茫茫中华史,从未忘记幸福的存在。有过去、有现在、还有未来。刘邦是幸福的,因为他胜利了;武则天是幸福的,因为她执政了;杨国忠是幸福的,因为他有权了。然而,项羽是痛苦的,因为他失去了;李氏宗族是痛苦的,因为它遭弃了;李白是痛苦的,因为朝野乱了,于是,时间在追问历史:“何为幸福?”我追着时间在后现代的荒原上呐喊:“幸福在于自己的心!”
  • 可谓仙

    可谓仙

    苍生涂涂,天下缭燎。贫寒少年早已受尽这人世冷暖,这苍天不让我成神,那我便自封为仙,创仙法,成大道,斩轮回,且看我推翻这不公的世道,让这日月换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