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59300000006

第6章 不良心境往往导致心理障碍(1)

不良心境源于不良刺激。

不良心境源于不良刺激。我们每天都面临着来自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刺激。面对这些刺激,我们不断地进行分析,认知与评估,出现正常的喜怒哀乐情绪和忙忙碌碌的适应行为。正常范围内的紧张而活泼的工作与生活节律,有益于我们保持稳定的心境,有益于身心健康。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危机情况、特殊生活事件,造成一贯性的高度精神紧张或持续的精神紧张状态,导致不良心境,对维持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我们每个人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心境对刺激的敏感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有的人面对刺激,心境波动的程度很小;而面对同等的刺激,另外的人可能发生剧烈的心境变化。在日常生活中,心境和情绪两个词语经常混用,而且我们用得最多的也是情绪一词。由于心境的含义和情绪没有本质区别,作为一本通俗读物,不需要进行太过深奥的心理学探讨,因此我们也没有必要严格的区分心境和情绪两个词。附录二提供了一个情绪稳定度自测表,供您在了解自己的心境在受到刺激时保持稳定的能力时参考。

不良心境往往导致心理障碍。主要就体现在不良心境对认知功能的破坏上。如恐惧、悲哀、愤怒等,这些都会干扰或抑制认知功能。恐惧情绪越强,对认知活动的破坏就越大。如考试焦虑,考试压力越大,考砸的可能性就越大。一般来说,中等紧张程度是考试的最佳情绪状态,过于放松或过度紧张都会破坏考生的认知功能,不利于考生发挥正常水平。当一个人悲哀时,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易走神,思维流畅性也会降低,从而严重影响他的工作或学习状态。

不良心境一旦长期存在或反复出现,就会对认知功能造成很明显的破坏,可能就会导致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心理障碍。

判断是否存在心理障碍时,往往首先会判断是否存在不良心境。

我们在判断是否存在心理障碍时,往往首先会判断是否存在不良心境。心理学家大都从三个方面对心境进行考察:一,在认知层面上的主观体验;二,在生理层面上的生理唤醒;三,在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为。在评定心境时,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和外部行为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同时存在,并且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才能确定真正的心境是什么。例如,当一个人假装兴奋时,他只有兴奋的外部行为,而没有真正的内在主观的兴奋体验和生理唤醒,所以也就不能算是有真正的兴奋心境。

心境的主观体验是大脑的一种感受状态,也是人的一种自我觉察。人有喜怒哀乐、爱憎惧恨等许多主观感受,对不同的事物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外在事物都会产生某种态度,如对不幸朋友的同情,对凶暴敌人的仇恨,遇事不顺的悲伤,事业成功的欢乐……凡此种种的主观体验只有个人内心才能真正意识到或感受到,如我感受到“我很内疚”,我意识到“我很痛苦”,我知道“我很欣慰”等。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情绪反应时,一般会伴随着一定的生理唤醒。如激动时血压会升高;紧张时心跳会加速;害羞时面部会涨红;愤怒时会浑身发抖。肌肉紧张、脉搏加快、血压升高以及血流加快等生理指数常常是伴随着不同情绪产生的,是一种内部的生理反应过程。

在情绪产生时,一般还会出现一些外部反应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心境的表达过程。如人在兴奋时会手舞足蹈,开心时会开怀大笑,悲伤时可能就会痛哭流涕……伴随不同情绪出现的这些相应的身体姿态和面部表情就是情绪的外部行为,它经常成为人们判断和推测某种情绪的外部指标。

我们可以从上述三个方面对自身是否存在不良心境进行判断,同时也判断出不良心境的性质。这是我们判断心理障碍的前提条件。当然,要确切诊断某种心理障碍,还需要有具体的诊断标准,我们会在各小节中做进一步的讨论。

一、恐惧症

所谓恐惧症,是指对某种特定的客体或处境或与人交往时发生的无理性的、不适当的恐惧感,并且千方百计采取回避方式以解除这种不安。

常见的恐惧症多表现为对物体、场所及社会交往等方面的恐惧。

恐惧症的表现有多种形式,但常见的恐惧症多表现为对物体、场所及社会交往等方面的恐惧。恐惧症以恐惧的对象为分类依据。例如,物体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和社交恐惧症等。有统计表明,恐惧症患者占到心理咨询门诊人数的2%~10%,可见恐惧症并不少见。

您有对某些特定物体感到特别恐惧吗?比如,动物(猫、狗、老鼠、蛇、毛毛虫、蜘蛛等)、鲜血、尖锐物体、手术台、注射器等。只要对其中一项过分害怕就可能是物体恐惧症了。物体恐惧症也称作简单恐惧症。患上简单恐惧症的人群害怕的对象主要是比较特定的物体。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是动物恐惧。恐惧症轻者不敢摸,也不敢看那些所恐惧的物体,严重的甚至不敢听到或看到与所恐惧的对象有关的事物。

您是否存在如下表现呢?

1.当进入空旷的广场、拥挤的公共场所、封闭的环境等一些特殊场所时就会不自主地产生恐惧感;

2.总是担心在所处场所中,会昏倒,或发作某种病症,或失去控制,或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形而又无法逃离现场;

3.只要一处于恐惧环境之中,就出现害怕出事的感觉,不自主想逃避,如若不能实现,就会头脑混乱、心慌心跳、呼吸气促、出冷汗、手足发抖、肌肉抽动,甚至昏厥。但一经离开恐惧环境,即可自行恢复正常。

以上这些就是场所恐惧症的表现。场所恐惧症的患者,病情一般是由浅入深。一开始只要身边有熟悉、可信任的人陪同就可以控制,逐渐发展到任何安全保障都失去作用。严重者,恐惧场所还会泛化,导致最终不敢跨出家门。例如,美国有一位保险公司的职员,在观看了“9·11恐怖事件”的电视节目后,就害怕上班。他担心自己工作的大楼也会发生类似的情况,虽然他明白这种可能十分渺小,但还是无法克制内心的恐惧。每次上班都十分勉强,而且都是忧心如焚,内心非常痛苦与不安。最后,不得不辞职回家。

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在社交场合下感到害羞、尴尬、笨拙、局促不安、怕成为他人耻笑的对象。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刘某17岁手淫之后,感到羞于见人,认为这是肮脏、下流的行为,为此内疚、自责,在学校不敢面对同学,害怕被人发现自己曾有手淫的行为。上课时无法认真听讲,学习成绩逐渐下降。但是,由于手淫带来的兴奋和快感,总是控制不住想尝试。另一方面,因手淫而致的自责感和害怕被同学发现的担忧又使他尽力克制自己不去手淫。在学校时也尽力克制与女孩子交往的想法,同时害怕与她们来往。就这样,冲动和对冲动的克制几乎每天都发生。在学校不敢和同学交往,不敢正视别人的目光,总是担心别人会看出他曾有过手淫行为,尽量回避上公共厕所。

由手淫带来的这些困扰和学习成绩的滑坡使他变得自卑,逐渐回避与别人的交往。每逢不得不和别人说话时,总是紧张得直冒汗,当感觉到对方的目光在注视着他时,就更是手足无措,不知道说什么好。自从手淫以后,他逐渐变得胆怯、自卑、过分敏感,并尽可能地回避社交。

刘某的情况就是典型的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的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或难堪。有些患者特别不愿意参加聚会、打电话,甚至连到商店购物都感到困难。一般来说,大多数人对参加聚会或其他会暴露在公共场合的事情都会感到轻微紧张,但这并不会影响到他们出席。真正的社交恐惧症会导致无法承受的恐惧,严重患者甚至会长时间地把自己关在家里,以此孤立自己。

恐惧是一种警告危险和提早防备的信号。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恐惧不断地刺激着我们。恐惧症的种类也有了明显的增加。比如,有人担心可能有陨星会掉下来;有人患了电脑工作恐惧症,不敢敲键盘,担心会弄坏程序;有人担心有一天机器人和克隆人会来操纵人类的命运……

有一项调查显示,某地人们最普遍的恐惧竟然是对地铁的恐惧。据说,莫斯科就有近10%的人有地铁恐惧。亚历山大·波列耶夫是俄罗斯心理分析研究所教授、精神疗法医生,他认为,现今的人类越来越变得不安起来,最近10年世界上恐惧症的种类几乎是增长了3倍还多,由1996年的300种增至2006年的1030种。

心理学家还指出,患恐惧症的人已大大地“年轻化”,如今30岁前的年轻人还最爱得这个毛病。智商高的人也易患恐惧症。

恐惧是人的一种很正常的感觉,是一种警告危险和提早防备的信号。例如,我们从高楼上往下看时总是心惊胆战。有人说,如果没有这些恐惧的话,人类可能早就不存在了。

人类大脑底部有一个叫做杏仁体的结构,这大脑中的恐惧中枢,是专管恐惧感和不信任感的区域。人只要感到危险逼近,这个区域就会变得非常活跃,即使想制止也制止不住。一旦这种感觉不再受到约束,发展成为一种持续的恐惧心境,那么,一般的害怕就会被赋予一种非理性的、不合逻辑的东西。比如说,害怕犯罪团伙这一特定人群,这合乎逻辑,但如果害怕大街上和自己根本没有利害冲突关系的人群,这就是一种病态了,需要治疗。

一般而言,恐惧症的诊断较为容易。但是,对于非专业人士的读者而言,还是有些困难的。为此,我们在附录三中给出了一个简单易用的恐惧自测表,供您参考。

对恐惧症的治疗就是要让患者逐步调适自己的心境,从恐惧心境中走出来。

对恐惧症的治疗其实就是要让患者逐步调适自己的心境,从恐惧心境中走出来。目前调适恐惧心境最常用的方法是脱敏,也就是一个人逐步学会在容易产生恐惧的情况下让心静下来。患者可以随身带上一张小卡片,卡片上写着同医生一起草拟的2~3个“咒语”,“胆小的人”一看那些“咒语”也就不再胆小。

一定要记住,我们害怕的东西有95%都不会发生。只要我们能稳住自己的内心,就不会再感到害怕。俄罗斯实证心理学中心主任亚历山大·斯维雅什建议采用如下步骤摆脱恐惧心境。

1.闭上眼睛,在体内找到恐惧的感觉(比如坐汽车出车祸惨死,患上重病等),想象它是什么样子。一般来说,这种恐惧的映像都很不雅,往往是一把寒气十足的刀、一只蟾蜍、一摊血或其他令人毛骨悚然的东西。找好自己心目中的映像。

2.从内心深处真诚感谢心中这个映像,感谢它对自己未来与安全的眷顾。在爱意作用下,您心中的恐惧便会变成一种能赋予您信心与宁静的良好情绪。

3.再将全新的映像固定起来,想象自信心的样子。自信心将是一个令人赏心悦目和心旷神怡的全新形象,就像一轮初升的红日,就像一个风平浪静的港湾。

4.将您所想象的自信心映像画在能经常看到的一个物件上,比如说笔记本。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就能够让自己逐步从恐惧的不良心境中走出来,摆脱恐惧症。

恐惧其实来源于自己的主观意念,是自己强迫性消极观念所导致。所以,要消除恐惧,就应该勇敢地面对那些能引起自己恐惧的事物或情景,调节自己的害怕情绪。

另外,当产生第一次持续时间较长、强度较大的恐惧感时,一定要坦然面对现实,及时排解,而不能转移回避,否则只能加重心理矛盾,进而加重病情。

二、焦虑症

所谓焦虑症,是指以发作性或持续性情绪焦虑、紧张和恐惧为主要表现的心理疾病。常伴有头晕、呼吸困难、胸闷、心悸、口干、出汗、尿频、震颤和运动不安等明显的躯体症状,其焦虑、紧张或恐惧的程度与现实情况不符。

焦虑症分为急性焦虑症和慢性焦虑症两大类。

焦虑症很常见,国外有关报告显示,一般人口中发病率大约为4%,美国估计正常人群中终身患焦虑症的机率为5%。我国焦虑症发病率较低,平均为7‰。一般来说,焦虑症分为急性焦虑症和慢性焦虑症两大类。

急性焦虑症又成为惊恐发作,占焦虑症的43%。有一名21岁的女大学生,近半年来,常常感到莫名其妙的紧张和恐惧。每天至少发作1~2次,每次发作大约持续10~20分钟。发作时心神不定、焦躁不安、心慌、胸闷、气急,总感觉要大难临头,非常痛苦。她的情况后来被诊断为急性焦虑症。

临床实践表明,急性焦虑症发作时,表现为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突然出现的恐惧和紧张不安。一般伴有大祸临头感、失去控制感、喉部窒息感和死亡来临感,并出现剧烈的心跳、胸闷、呼吸急促、咽部受阻、站立不稳等症状。每次发作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短者几分钟,长者可达一小时以上,但一般约为15~30分钟。由于急性焦虑症发作时呼吸急促,并有剧烈的心跳,患者往往都去心脏科就诊,但大部分病人心脏检查除了窦性心动过速之外,均为正常。有的人一生中仅有数次发作,有的人却可以反复发作多次。

慢性焦虑症又被称为广泛性焦虑症,占焦虑症的57%。有这样一个典型的慢性焦虑症的案例。

张某,男,17岁,某高中二年级学生。张某自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较好,考入高中后,成绩落到中下水平。高中一年级时,在课堂上和老师发生冲突,受到严厉批评和冷遇,心里非常害怕。事后他的母亲找老师做了些“工作”,老师就找他谈话,表示关心。“我以前认为老师是世界上最神圣的人,现在感觉不过如此,太令人失望了。”张某这样说。

看到同学中发生的种种矛盾和不良现象,觉得太没意思,不想和同学交往,人际关系淡漠,同学都说他怪。他渐渐产生了“世上无好人”、“防人之心不可无”的不良心态,有被社会遗弃和最终被淘汰的感觉。即使心里有话也不敢对别人说,偶尔说了,又非常后悔、紧张、苦恼,以致于失眠。

焦虑症状已经持续了一年多。面对自身症状,他这样描述自己:“有时莫名其妙地感到紧张、焦虑,四肢发软。思维停止、坐立不安,感到压抑,有时想哭,但又哭不出来,为了一件事,会反反复复地想。”

慢性焦虑症常与生活紧张、工作重压、事业受挫、人际关系不良等心理因素有关。常出现心跳、胸闷、气促、头昏、眼花、疲乏、震颤等症状,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噩梦、易惊等,这些一般都是慢性焦虑症的重要特点。这种病人常常就诊于内科各系统门诊,但查不出阳性器质性病症所在。

对焦虑心境的调适常常需要综合治疗。

同类推荐
  • 弗洛伊德10: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弗洛伊德10: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此卷包含七部分内容,是弗洛伊德关于美学方面的重要论著。《戏剧中的变态人物》(1942)以精神分析观点解释了戏剧活动。《詹森的〈格拉迪沃〉中的幻觉与梦》(1907)揭示了压抑、幻觉、梦的形成。《作家与白日梦》(1908)提出了一种特殊的幻想活动。《达·芬奇的童年回忆》(1910)介绍了达·芬奇童年以来的感情生活,分析了其性心理的发展,阐释了他的艺术与科学活动的心理起源。《米开朗基罗的摩西》(1914)阐释了米开朗基罗所创作的摩西这一艺术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1928)探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艺创作。《非专业者的分析问题》(1926)指出了精神分析技术不是神秘的,更不是医生的专利。
  • 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如何与异性交往

    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如何与异性交往

    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心理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正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幼稚半成熟状态,被称之为“心理断乳期”、“青春躁动期”或“成长关键期”,而学习的压力、价值的趋向、不良风气的影响等最易使青少年在认识上出现一片“真空”,产生心理障碍。《如何与异性交往》关于如何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和障碍,以优美、流畅的文笔,真实地呈现了不同风格和理论取向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咨询的治疗全景。为广大青少年认识自我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惑,获取自我调节和预防的心理学专业知识,提高心理障碍的免疫力提供了多种专业手段,也为家庭、学校和社会预防青少年心理问题和障碍提供了具有理论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专业参考价值。
  • 保持良好的情绪与情感(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保持良好的情绪与情感(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由于每个人对社会生活、对万事万物的态度千差万别,人们的情绪自然也就大为不同,即使是对待同一件事物,在每个人在生活的不同时期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当然,无论情绪是如何地千变万化,情绪所涵盖的内容却具有确定性。一般说来,情绪包括以下内容:引起情绪的情境,人对情境的理解、主观体验、神经过程以及表情。
  • 八面玲珑的处世绝学

    八面玲珑的处世绝学

    本书提取了众多著名成功学大师的成功理论精髓。与一般的成功学教程不同,它不是板起面孔的说教,而是全方位探讨创造成功,助您成功是本书惟一的目标。在介绍方法与技巧时,又引述了各领域的名人事例,作为典型加以分析。
  • 荣格谈人生信仰

    荣格谈人生信仰

    本书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一生专著,他是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也是精神分析医师,荣格认为,一个人重要的是他谈论什么,而不是他赞同或不赞同什么。当爱支配一切时,权力就不存在了;当权力主宰一切时,爱就消失了。两者互为对方的影子。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热门推荐
  • 离开你,我看到了全世界
  • 乌龟漫漫路

    乌龟漫漫路

    三年归来,游亦就这样又闯入叶无双的生活中,是他有意安排好的,还是不经意中。游亦一点点侵入了她的生活里,从此再也无法逃离。他的算计,他的报复,他的爱恨包裹着他无法挣脱,也无法让他放开她的手了。一辈子就这样吧。都是红尘中的男女,食尽人间烟火的,那些爱恨情仇是不可能如刀割的那样,棱角分明的,最后它依然蚀骨于游亦的生命中。
  • 影后归来渣渣都退下

    影后归来渣渣都退下

    她是重生而来的影后,他是京城有头有脸的宫家号称“商业鬼才”的小少爷。我对你一见钟情,从此你是我的一生挚爱。且看软萌霸气女主和霸道温柔男主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洪荒之乾坤大道

    重生洪荒之乾坤大道

    天地无极,乾坤有道。作为洪荒第一批自称“老祖”的大佬,因为一场热心肠的帮助,被罗睺自爆同归,身死道消,一身灵宝尽落入他人之手……对于这种下场,只问一句,难道热心肠就只能这么悲惨吗?(并非只有洪荒世界)
  • 搏浪天涯

    搏浪天涯

    收在这部集子里的,是作者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
  • 营销女王

    营销女王

    想红吗?想洗白吗?想上位吗?想立与众不同的人设吗?想抹黑对家吗?一切尽在周茉的运筹帷幄中!唯一的烦恼:怎么甩掉这个来历不明赖上她的饭桶小子?
  • 猫小姐

    猫小姐

    猫小姐像是精神分裂患者,爱着游戏热闹的同时却也深深的厌恶着游戏中的虚假,把自己打扮得华丽光鲜,却又恶心自己光鲜华丽下散发腐臭的灵魂
  • 树随风轻摇

    树随风轻摇

    我很早就构思好了这个故事,直到最近才有时间提笔将它写出来。从体量上看,它顶多算个中篇小说。它的故事背景设在小学,不过这并不妨碍它的表达。我承认,多数小学生不会有这样的思维高度,正常人说话也不太可能像文中这样,请多多包涵。这个故事里没有太多生死,有的只是一次次分别。不过起码我相信,它是感人的;我自信,它应该能唤起读者您曾经的多少回忆,触动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个部分。
  • 快穿之初青

    快穿之初青

    人生百味,有的时候,暮然回首,还能感受到心中的遗憾。“你有什么心愿吗?只要付得起报筹,我都可以帮你实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