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47100000026

第26章

多诽谤者。或复谤言。大种.造色无别有性。或复谤言无别触处所造色体。或复谤言非一切聚皆具一切。或复谤言数不决定。别说大种此谤皆除(解云初说唯依体说。若分形等即有形而非显。显而非形。聚各_差别。便非决定故不应分。若总言色决定恒有。乃至轻重分别亦然。四大便定未曾减一故说八等亦无有过 第二说唯依处说应唯有四。为遮大 多诽谤故。觉天论师及譬喻尊者立四大外无别造色 室利逻多说于触中无所造触。许余造色。诸经部师许有色聚无四大种故言非具。或言定有大种不必具四故言数不定。今说造色有四别立四大种。四谤皆除。故复偏说)

何用分别至义应思择者。此即第四止诤。论主劝言。此色俱生。或离。或合。或多。或少。亦复何定。此非深义。何用分别如是语为。语从欲生。义应思择

如是已辨至诸行相或得者。此下明四品同起。结问颂答

论曰至是故言或者。心与心所二种相望。必定俱生。阙一不起。三性心所。望彼心王非无差别。就总相说故言定俱。诸行即是色等四法。前第一句必俱二言。流至于此第二句中。谓色.心等诸行生时。必与有为四相俱起 言或得者。谓诸行内唯有情法与得俱生。余非情法非与得俱生。显得不定。是故言或。若依成实论诃利伐摩.及觉天计。无有心所。但有心王。心分位殊假立心所

向言心所至大地法等异者。此下大文第二广辨差别 就中。一明心所有。二辨不相应色.心。界品广明故不别说 就明心所中。一明五地法。二明定俱生。三明相似殊。四明众名别 就第一明五地法中。一总标名数。二别释名体。此下第一总标名数。问及颂答

论曰至且有五品者。心之所有故名心所。应言心所有。略故但言心所。犹如我所。于心所中。广即更有不定等法。略而言之故言且五

何等为五者。问

一大地法至少烦恼地法者。答。数可知。若依婆沙四十二说。诸地法。与此论有同。有异。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十。小烦恼法十(此三地与此论同)又说大烦恼地法十(同此论下文。开合为异。然婆沙不说惛沈者。顺等持故。过失轻故)。又说大不善地法有五。谓无明.惛沈.掉举.无惭.无愧(解云无明是随眠性。通一切不善心相应。惛沈障慧胜。掉举障定胜。以过重故所以别显。与此论亦开合为异)又立大有覆无记地法有三。谓无明.惛沈.掉举(解云无明是随眠性。遍与一切有覆无记心相应。于随烦恼中。惛沈障慧胜。掉举障定胜。以过重故所以别显与此论亦开合为异)又说大无覆无记地法有十。即受等大地法(解云以此十法通一切无覆无记心中可得。故别标显。与此论亦开合为异)地谓行处至一切心有者。此下第二别释名体。随解五地不同。文即为五。就初明大地法中。一释名。二辨体。此即释名 言大地法者。地谓行处。即是心王。若此心王。是彼心所所行处。即说此心王。为彼心所法地。此即别释地义。受等十法通一切心。名为大法。此地是大法之地。名为大地。依主释也。即目心王。此即别释大地义也。此心所中。若法。是大地家所有。名大地法。第二依主释也。即目受等十法。谓法恒于一切心有故名大地法。此即别释大地法也。若但言大即目受等。若言大地即目心王。若言大地法还目受等。此中意取大地法也。正理文大同此论。若依婆沙十六云。问大地法是何义。答大者谓心。如是十法是心起处。大之地故名为大地。大地即法名大地法。有说心名为大。体用胜故。即大是地故名大地。是诸心所所依处故。受等十法。于诸大地遍可得故。名大地法。有说受等十法。遍诸心品故名为大。心是彼地故名大地。受等即是大地所有。名大地法(前两解与此论异。后一解同此论。文显可知。大善法等皆有两重依主释。准大地法应知)

彼法是何者。此下第二辨体。将明问起

颂曰至遍于一切心者。此即颂答。自古诸德。皆以多义废立大地法等。各谓指南齐称第一。并皆费言论不能具述。今依此论。各以一义废立大地法等。此乃论能。非关人解。西方号为聪明论也。信不虚言。有古德五义废立。今依此论一义废立大地法者。谓遍于一切心名大地法。余心所法非遍一切。故不立为大地法也

论曰至和合遍有者。此释第四句

毗婆沙师传说如是。所列十法。一切诸心一刹那中和合遍有。论主意朋经部 非信十法皆有别体。故言传说

此中受谓至有差别故者。受即标名。三种举数。领纳前境约用显体。苦谓苦受。乐谓乐受。俱非谓舍。三受不同名有差别。虽心.心所领境义边并应名受。受领强故偏得受名。喻况如前受蕴中说。正理第十云。领爱.非爱.俱相违触说名为受 正理论意约彼触因以辨受果。受似彼触领似触边名为领触。此亦如前受蕴中说

想谓于境取差别相者。想谓于境执取男.女等种种差别相。能于境中封疆画界。此是男等非非男等。故名男等。正理云。安立执取男.女等境差别相因(解云谓能为因安立女等相。令心心所执取女等境差别相。是差别相因)

思谓能令心有造作者。思有势力能令心王于境运动。有造作用。理实亦令余心所法有所造作。从强说心。故正理云。由有思故。令心于境有动作用。犹如磁石势力。能令铁有动用

触谓根境至能有触对者。根.识.境三和合而生。举因以辨。能有作用触对前境举业以明 又解能令心等触对前境。虽心心所对境义边并应名触。触对强故偏得触名。故入阿毗达摩云。触谓根.境.识和合生。令心触境。以能养活心.心所为顺乐受等差别有三(解云从强令心。理实亦令心所触境)若依正理云能为受因。(解云举果显因也) 欲谓希求所作事业者。欲谓于境能有希求所作事业。由有此欲心等趣境。又入阿毗达摩云。欲谓希求所作事业。随顺精进。谓我当作如是事业

慧谓于法能有简择者。推求名见。决断名智。简择名慧。谓于诸法能有简择。约用辨也 问慧宁疑俱 答正理第十云。若疑相应。全无慧者。云何得有二品推寻。于二品中。差别简择。推寻理趣乃成疑故 准彼论故应得疑俱。慧与无明相应。故知亦与疑并

念谓于缘明记不忘者。念之作用于所缘境分明记持。能为后时不忘失因。非谓但念过去境也。故正理云。于境明记。不忘失因说名为念 又入阿毗达摩云。念谓令心于境明记。即是不忘已.正.当作诸事业义(解云彼论从强说心。理实亦令心所)

作意谓能令心警觉者。作动于意故名作意。谓能令心警觉前境。心如睡眠沉没不行。由作意力警觉取境。理实亦能警觉心所。从强说心。故正理云。诸心.所法依心转故。但动于意余动亦成。又正理云。引心.心所。令于所缘有所警觉说名作意。此即世间说为留意。杂心。名忆。又入阿毗达摩云。作意谓能令心警觉。即是引心趣境为义。亦是忆持曾受境等

胜解谓能于境印可者。殊胜之解故名胜解。谓能于境。印可审定是事必尔非不如是 问若尔者与疑相应如何有胜解 解云有耶.无耶前后二心皆能印可故有胜解。又入阿毗达摩云。胜解谓能于境印可。即是令心于所缘境无怯弱义(解云从强令心。亦令心所) 正理十一云。胜解别有亦如经说。心由胜解印可所缘。谓心起时皆能印境(解云从强说心。谓心所法亦能印境) 又正理更叙杂心等师解云。有余师云。胜谓增胜。解谓解脱。此能令心于境无碍自在而转。如胜戒等(解云令心于境自在为胜。境不能碍故得改易名为解脱。如言胜戒.胜定.胜慧如说由触故心属于境。由胜解故心离于境。即斯义也。杂心云解脱者但得脱义阙于胜义译家谬也) 三摩地谓心一境性者。等持力能令心王于一境转。若无等持。心性掉动不能住境。从强说心。理实亦令诸心所法于一境转。故正理云。令心无乱取所缘境不流散因。名三摩地 言三摩地者。此云等持。即平等持心.心所法。令专一境有所成辨。故婆沙一百四十一云。问何名等持。答平等持心。令专一境有所成辨。故名等持

诸心心所至唯觉慧取者。叹心.心所行相微细。如文可知。若依义次第。一欲。二作意。三思。四触。五受。六想。七胜解。八慧。九念。十定。所以颂文不依此说者。显一刹那同时并起。或受等五显染用胜。慧等五显净用胜。作用类说

如是已说至诸善心有者。此下第二明大善地法。就中。一释名。二辨体。此即释名。地义如前故今不解。两重依主准前大地法释。恒善心有故名为大

彼法如何者。此下辨体。颂前问起

颂曰至勤唯遍善心者。上三句出体。第四句释大义。今依此论。一义废立大善地法十。谓唯遍善心。大地法十虽遍善心。而非唯善心。余心所法非唯善心。亦非遍善心故。皆不名大善地法

论曰至唯遍善心者。释第四句

此中信者至故名为信者。信谓令心澄净。理亦能令心所净。从强说心。由此信珠在心皆得澄净。故入阿毗达摩解信云。是能除遣心浊秽法。如水清珠置于池内。令浊秽水皆即澄净。如是信珠在心池内。心诸浊秽皆即除遣(已上论文) 有说此信于四谛.三宝.善恶业.异熟果中。现前忍许故名为信。又正理云为欲所依。能资胜解(解云由信彼故希求彼境。信许有境方能印可。此明信因)

不放逸者修诸善法者。谓能修诸善法名不放逸(即放逸相违)

离诸善法复何名修者。问。即诸善法说名为修。离诸善法复何名修

谓此于善至名不放逸者。答。谓由有此不放逸故。于诸善法专注为性。余部经言。能守护心。明知有体。理实亦守心所。从强说心

轻安者谓心堪任性者。轻安谓能令心于善有所堪任。故正理云。正作意转。身.心轻利安适之因。心堪任性说名轻安。又入阿毗达摩云。心堪任性说名轻安。违害惛沈。随顺善法

岂无经亦说有身轻安耶者。经部难。岂无经亦说有身轻安。何故但说心轻安耶。经部计身轻安是触事轻安。触用风为体。为轻安名通轻触。故以为难。彼宗心轻安是心所。身轻安是轻触

虽非无说至应知亦尔者。说一切有部通经。经虽说有身轻安性。此如身受。受虽心所。若五识相应名身受。若意识相应名心受。应知轻安亦尔。虽是心所。若五识相应名身轻安。若意识相应名心轻安

如何可立此为觉支者。经部复难。若五识相应名身轻安。即是有漏。如何可立此为七觉支中。此中难杀难绝

应知此中至身堪任性者。上既难杀。论主依经部宗复为好解。应知此经中言身轻安者。身堪任性。轻安即是轻安风触。此触在身。于诸善法有所堪任。诸师多解。此文。是说一切有部答者。此解谬矣应善思之

复如何说此为觉支者。说一切有部师难经部师。此身轻安既是轻触。还是有漏。复如何说此为觉支

能顺觉支至心轻安故者。经部通难。此身轻安风虽是有漏。能顺觉支心轻安故。名为觉支亦无有失。如何顺者。由入定故。身中即有轻安风起。能引觉支心轻安故。此即同时说名能引。由斯相顺故名觉支

于余亦见有是说耶者。说一切有部复征经部。于余经中。亦见有是相顺说耶

有如经说至得名无失者。经部答言有 如经已下引经出例。喜是喜受。顺喜法即是与喜相应.俱有等法。皆名喜觉支。嗔谓嗔恚。嗔因缘即是嗔相应.俱有等法。皆名嗔恚盖。慧蕴克性但摄正见。而摄思惟.及正勤者随顺慧故。亦摄思.勤故。身轻触能顺觉支心轻安故。得名觉支亦无有失。正理救云。有作是言。此中既说身轻安故。非唯心所说名轻安。此言非理。受等亦应同此说故。然五识身相应诸受。说名身受。有作是说。设有轻安体非心所。然此中说心所法故。不应说彼。以能随顺觉支体故。亦名觉支。谓身轻安。能引觉支心轻安故。亦见余处。嗔.及嗔因名嗔恚盖。见.思惟.勤名为慧蕴。虽彼嗔因思惟.及勤非嗔非慧。然顺彼故亦得彼名。此亦应尔 解云一有作是言下叙经部说总非。以受例破。见有身轻安即说轻安非心所。既说有身受应有身受非心所。然有五识相应名身受是心所。亦应五识相应名身轻安是心所。此有何失 二有作是说下叙自异说纵破经部。设许轻安非是心所。此正辨心所法故不应说彼。三以能随顺下引例自释。身轻安虽是有漏。五识相应为因。能引无漏觉支心轻安故。是即身轻安是因。心轻安是果。因从果目总名觉支。虽立身轻安是心所不同经部。引经释顺其文不别 若作俱舍师救第一身受难云。轻安之名通非心所。故身轻安得名轻触。受是领纳唯局心所。不得身受通非心所。救第二纵破云。轻安之名通于二种。或是心所。或是轻触。为简差别于心所中。说亦何苦。救第三身轻触是觉支云。我说身轻安触与入定心轻安。同时能引能顺。望彼有力。可得相从说名觉支。汝说身轻安。五识相应唯在散位。引后定心轻安起时。前后隔远。如何相顺可立觉支。如身欲界将入圣道。先起五识。次起生得。次闻。次思。次修。后方入圣。起心轻安时分即远。如何相顺。故不可说为觉支也。论主意朋经部。所以此论文中。绝救叙经部释。若依经部许有心轻安而无别体。即思差别唯定心有。于散即无。五识相应理即非有。若身轻安是轻安风触。若说一切有部宗轻安通六识。五识相应唯有漏。唯散位。意识相应通漏.无漏。通定.及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离婚后,大佬为我神魂颠倒

    离婚后,大佬为我神魂颠倒

    四年前顾初语是滨城被人人羡慕的霍太太。爱情正浓时,她却执意要和霍北擎离婚。没有人知道原因。四年后,她被意外从人贩子手中救下的小萌宝粘上。萌宝搞砸她相亲,用恶作剧戏弄她追求者,凭实力折断了她一支又一支的桃花。顾初语忍无可忍:“我真的不是你妈咪!”萌宝叹气:“妈咪,你都这么大了,能不能像我一样成熟点,接受现实啊,我太难了。”顾初语:“……”霍北擎把她低在门上,嘴角荡着笑,“还想往哪儿逃?”顾初语心跳如雷。谁来告诉她,她什么时候生的孩子?多年后,顾初语才知道,他对她一见钟情,二见倾心,三见定终身。而她亦如是。
  • 穿越千年来追“债”:亲爱的,你别跑!

    穿越千年来追“债”:亲爱的,你别跑!

    “做朕的妃,你妄想!”冷冽的语气,嗜血的眼神。“这个宫里,只能容乃一个女人!”说完,不带一丝感情的转身。她,穿越了千年,只为他!没想,受尽了冷落和失落!她是来追前世的债的,她不会屈服,别忘了,她已经不是原来的她!“啪!”这是她的反击,狠狠的一巴掌映在了脸上!且看,精彩绝伦的双峰对决!
  • 仙怀

    仙怀

    人生苦短,欲求长生!奈何仙路之难,更甚于上青天!刘登,一个没落修仙家族子弟,如何去成就修仙大道?没有天才般的灵根资质,没有海量的修仙资源,怨上苍不公,又有何用?须知路是走出来的,由无到有靠的是坚定的脚步!
  • 广陵曲

    广陵曲

    江南季家有子,独占天下三元,一手乾坤盘笑看分和。白云山上有小僧,六根不净,却一世修得九世佛。墨家有无赖,可御剑三千里,剑道称魁。有女子画圣,一杆不律可叫鬼神退散。北方有龙,长眠而不醒。东方有帝,疯魔醉看世人。广陵有少年,一步便可成仙,却偏要叫这世界不得安生。
  • 这只乌鸦必须死

    这只乌鸦必须死

    林不知重生了,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黑不溜秋的乌鸦。.........“神级系统正在植入,请宿主介绍一下自己的身份”林不知:“乌鸦”性别“男”回答错误。“公”回答错误。“........”请准确回答自己的性别问题。“你特么有病吧,有病就去吃药好吗,这个问题有必要较真?”一个很贱的系统跟一只很贱的乌鸦,双贱合璧。在这个妖魔横行的世界混的风生水起。请叫我林乌鸦,也可以叫我乌鸦大魔王。
  • 王俊凯我不放手

    王俊凯我不放手

    他(王俊凯)未出道之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写她交往,并许下承诺。可她苦苦等了他三年,终于忍不住来到重庆找他。可两人再重缝之时,他却狠心的说:“你这种人,根本不值得我爱!滚!”她的心彻底碎了。可他却是因为不让她受到伤害,得和真相的她,会作何选择……
  • 寂灭

    寂灭

    第二次圣战爆发,星辰降下数万。天幕余有四颗属于极炎太星辰,各自封王,统领极炎太四领域。万年已去,天王领域有着一道黑影陨空,落在边境处。十余年,有着一位少年逆天而起,四大支柱平衡摇摇欲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洗尽铅华与卿好

    洗尽铅华与卿好

    “老婆今晚我们吃烛光晚餐好不好?”“今晚要加班,不回家吃了”“老婆我们周末去看电影好不好?”“周末开庭,没时间呀”“老婆我们明天出去旅行好不好?”“我有案子没出判决结果呢”“那...我们什么时候结婚啊...”“嗯...我把工作推了,明天一大早就去!”霍梓奕满眼温柔的看着身边安睡的女子,心想:有些人来到生命中就是恩赐
  • 写给厉先生的情书

    写给厉先生的情书

    五年前他亲自逼她离开。五年后归来,她学会吸烟,学会即使再痛也要笑时,他才知道他伤她有多深!失去的永远也找不回来了。直到一个小正太出现在他面前:“爹地,我们一起把妈妈找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