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700000002

第2章 论世

“无心插柳絮三千,遑论天下似狂言”

-

我望着他们离开,看着萧二公子问道:“公子,我们不用送送神医吗?”

“不用,孙叔对我们萧府很熟,也是可以随意出入的,若真要送,倒是显得生分了。到了该学习的时辰了,不如尚兄随我一起去书房吧。”萧二公子一边笑着说道,一边领着我去书房,路上接着说:“对了,尚兄可能对我们萧府还不太熟悉吧,我给你说说我们萧府吧,我爹叫萧墨,是我们萧府当家的,我大哥叫萧乾,平时都有公干,很少回家,我叫萧秀,我三弟叫萧坤。管家章牧,不管府中之事,因跟我们家是世交,算是我们萧家的食客。府中一应事务皆由二管家照应,尚兄如有什么需要可以跟下人吩咐,二管家都会办妥的。对了,还有孙叔,跟我爹是总角之交,所以我们家人都称他孙叔,是药王孙思邈的后人,医理精湛,悬壶济世而不爱留名,世人皆称‘神医孙’,穷人问诊分文不取,豪绅请诊一方千金,常出入深山大川寻访药材,故而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不知尚兄还有什么想了解的?”

“我看萧兄你这家业不小,我刚入洛阳不久,不知贵府是官宦之家还是商贾之门?”我想探听一下萧府的底子,故而明知故问道。

“自古官不离商,商多依官。我萧府虽以行商起家,但每代都有送入仕途的族人。只是有一条是明了的,那就是祖训:‘官不入庙堂,商不涉朝政’。这是我们萧府的原则。”萧秀认真地答到。

果然厉害,所谓伴君如伴虎,不入庙堂自然安全几分,又不与朝廷做生意,自然也不会卷入枉法乱政的大案,自保足矣。而入仕途的族人,就是萧家安排在朝廷的眼线,只要风吹草动,消息必然比别人知道的早,便能抢占商机。而那些入仕途的族人,有萧府做后盾,自然能个个身居要职,因为任何时代,钱在官场都是有神通的。“哦,原来是这样……”我若有所思地应答着:“那萧兄有什么想问在下的吗?”

“呵呵,自然是想知道尚兄的身世,还有,经历。”萧秀笑呵呵地看着我。

“我本是舒州怀宁县人士,恩师隐居于我们村旁的大山中,因家父为救恩师而亡故,恩师受家父所托,故收我做第子,我便跟随恩师上山。修学十二载,恩师命我下山,施展抱负。下山以后,尊师训,行师命。然多遇欺诈盗世之徒,尝尽世间冷暖,流落至洛阳,本已万念俱灰,幸遇公子搭救,走过生死之间,这才回心转意。”我真诚地望着萧秀,心中满是感激。

“哦,那不知尚兄当初立有何种抱负呢?”萧秀疑惑地问,眼中似是有所期待。

“恩师授的是经世之学,自然想施展所学,为民为国谋利。上扶大厦于将倾,下抚百姓以安民,无愧于天地,不负于师恩,功业立世,名留青史,惠泽千秋万代。”我应答道,眼里放着光。

萧秀诧异地看着我:“尚兄真是有鸿鹄之志的人啊。”

“哎,鸿鹄之志又如何,凡事都得脚踏实地,看看眼前的境况,怕是志向越高远,越惹人讥笑。”我叹着气说到。

“可若是人生低谷的时候依然能有如此之志,不是正说明你时刻未忘胸中宏愿,我倒觉得这尤为难得,只要尚兄不改初心,他日必能得偿所愿!”萧秀坚定地看着我说。

“公子抬爱,他日若真能如愿,我便完成你三个愿望,以报今日一言之励。”我望着萧秀,心里滚滚激浪,仿佛已经看到自己愿望达成的那天,胸中充满了憧憬,期待和动力。

“好!那一言为定,”萧秀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木制的小玩意儿,“这是我刚刚从管家的儿子章起那讨要来的,说是叫千机锁,这把是特意给我做的,上面还刻有我的名。听他说这锁只可以用钥匙开,否则便会从内自燃而毁。有两把钥匙,每把钥匙都只能开这一个锁,若是误开别的千机锁,便会锁和钥匙一起毁坏。你我一人一只。他日若你见了这千机锁,打开便能看到我的心愿。”一边说着,一边把钥匙递给了我。我瞥了一眼那锁,锁上刻有一个篆体“秀”字,再端详着这千机锁的钥匙,甚是精巧,以铜铸造,双齿,且可内收,两侧分别刻有一行小字,合起来是:“密事精巧藏,此物解千机。”确是巧夺天工之作,想必那千机锁更是机巧。

“一言为定!我必当贴身保管这钥匙,待心愿达成的那天。”我诚恳的望着萧秀说,一边说一边把钥匙放进怀中。

“对了,尚兄”,萧秀一边收起千机锁一边说着:“晚上我和三弟去‘望一楼’,那里有一些有识之士,聚集在一起无所不谈,甚是投缘,不知尚兄是否愿意随我们一同前往。”

“好啊,反正也闲来无事,还可能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仁人志士。”我应声答道。

“行,那便这样说定了!”萧秀开心的说:“日昳之后我们便启程。”说话间,已经到了书房门口。我们进入书房,见萧坤正在擦着自己的佩剑。

萧秀见状,招呼萧坤起身:“三弟,还不快来给先生行礼。”

萧坤闻声,慢慢起身,握着剑,抱拳,撅着嘴说:“有礼了!”

萧秀皱着眉,看着萧坤,而后迅速笑盈盈地对我说:“尚兄海涵,我这弟弟,从小爱武,家里又宠的紧,失了礼数了。”

“没事”,我对萧秀微微一笑,然后望着萧坤说:“三公子看来是不服我呀。”

“就是不服,你一个臭乞丐,跟我二哥一般大,若不是我二哥要帮父亲忙,抽不开身,以我二哥学识,岂能轮到你。要不是我二哥把我以前的先生辞了,非让我跟你学,我才不干呢!”萧坤昂着头,一脸的不服气。

“好,那我便出一道题,你若能答上来,便是我才疏学浅,我必让二公子请回你先前的老师。不知三公子敢是不敢?”我应答着,面露微笑。

“有什么不敢,我也学了那么久,还怕你个臭乞丐不成!”萧坤一脸高傲。

“我听说三公子自幼习武,不知能敌过几人?”我问着萧坤。

“几人?起码十几人,不对,能敌百人!”萧坤骄傲的说。

“三公子果然英勇”,我笑道。

“那是自然,哼”,萧坤小得意着。

“战国时期有魏国,齐国和赵国,魏国攻打到赵国国都邯郸,赵国在朝不保夕中向齐国求援,若你是齐国统帅,齐王给你八万人马,你第一步会怎么做?”我问着萧坤。

“围魏救赵嘛,这个我知道,哈哈,当然是带着兵,直奔魏国国都大梁”,萧坤得意地说。

“错,应先运粮草辎重。”我微笑地望着萧坤,说道。

“呃,这个,这个我自然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嘛”,萧坤有些尴尬地说。

“那粮草该运至何处?”我继续问着。

“当然是魏国国都城下,不对,这么容易你就不会问了,哦,我知道了,是桂陵,粮草必然是运到桂陵,因为大军要在桂陵埋伏”,萧坤认真的说。

“看来三公子对这段历史还是颇为了解的啊”,看着萧坤得意的看着我,我笑着说:“但还是错,若粮草辎重囤积在桂陵,那魏军知道了,突袭你的粮草,一把火烧尽,该如何是好。退一步讲,路途遥远,若大军在路上接济不周,导致军士空腹,军心涣散,如何作战?”

“我说什么都是错,那你说这粮草运到哪里?”萧坤撅着嘴说。

“凡行军作战,必先确定行军路线,然后将粮草辎重沿途分段建立粮仓,一来分散粮食,敌人不能一次损毁,二来,不会接济不周,大军每隔一段路都能有补给,至于如何分段,每个粮仓囤积粮食多少,守卫人数,等等,以后会慢慢告诉你,如果你还认我这个先生的话。”我看萧坤听地入神,故意说道。

萧坤撅着嘴,不说话,萧秀望着他接过话说:“你看,我就说尚兄是有真才实学的,这下服气了吧,还不快给先生赔礼!”

萧坤把手中的剑挂起来,对我鞠躬作揖:“先生在上,学生有礼了!刚才是我鲁莽,冲撞了先生,还请先生莫怪。”

“嗯”,我笑着,看着眼前的萧坤,突然觉得可爱:“那今日,我便为你拆解拆解这‘围魏救赵’如何?”

“有劳先生了。”萧坤再作揖行礼。

“好,哈哈,时候也不早了,我还有些琐事要处理,这里就有劳尚兄了,我得先行离开了”萧秀笑着说,对我作揖话别。

我也拱手作揖,送萧秀出门。

-

这萧坤在学习的时候还是很认真的,一上午除了喝水跟上厕所,就是认真的听我讲了。吃过午饭,回榻上小憩,醒来后发现小猴子的钱袋不知何时落在了桌脚,想来该是走的急,小猴子都没发觉到。我捡起来,放到了袖子里,想着再遇到小猴子的时候还给他。

过了一会儿,有仆人过来说:“尚公子,可以出发了,我家公子已经准备妥当。”

“好,我也准备好了,我们现在动身吧。”我回着他。

“那请随我这边走。”说着,领着我去找萧秀他们了。

-

汇合后,我们便即刻动身出了门,一直向西走,我们一边走一边聊天。

“抱歉啊,尚兄,委屈你走路过去。只因‘望一楼’这个时辰太多人,以前也是可坐马车过去的,只是去了之后,由于马车太多,很多时候回来就比较麻烦,常常让不开路,只得等大家都散开了才能回。也因为这样,有段时间少了很多人。后来,老板规定,所有这个时辰过去的都不许坐车,这才人又多了起来。”萧秀跟我解释说。

“没事,看来这个‘望一楼’还真是个门庭若市的地方,一定很有趣吧?”我应答着,心里渐生兴趣。

“是啊,可有趣了,”萧坤接过话,一脸的兴奋:“那地方可是个比武的好地方,可惜我二哥从不看我比武,就知道跟那些个酸文人舞文弄墨,谈天说地,甚是无趣。一会儿到了那,先生若是想看有意思的,就跟我走!”

“就知道动刀动枪,你忘了爹是怎么说的,要学万人敌,匹夫之勇如何敌万人,多跟先生学学兵法,遇事要沉稳!”萧秀对萧坤责备着,转而又对我说:“尚兄,别听他的。是这样,‘望一楼’很杂,三教九流均有出入,左边是文人谈学论道的思咏殿,右边是武士打擂练手的试武堂,进门的正楼是饮茶的茶楼,茶楼的后边是喝酒的酒肆,酒肆再往里是赌场和妓院。进去后,你跟我走便是。”

“就知道拿爹管着我,没好的体魄如何万人敌!”萧坤把脸撇向一边,小声嘀咕着。

“好”,我应答着萧秀,心里被小小的震惊着,不禁又问道:“这么大的店倒是少见,是萧兄你府上的产业吗?”。

“哦,不是,这么大的产业太招人眼红,若非有坚实背景是经营不了的。我们萧府虽家业颇大,涉猎也比较广,但都是些不起眼的小生意,比如吃穿劳作相关的产业。”萧秀解释说:“其实‘望一楼’的老板,外面人都不太了解,我也通过很多方法只了解到,老板姓郭,背景很深。”

连萧家都只打听到个姓,看来确实不简单,怕是跟皇亲贵胄有关系吧。我一边走,一边想着,心里除了好奇,更多了几分谨慎。走了好一段路,终于到了‘望一楼’。虽无雕龙画凤,但也比萧府要华丽的多,很气派的门面,进出的人很多,也确实什么人都有,拿着书的文人,提着刀剑的武士,还有一脸醉醺醺的酒鬼和满面桃花的嫖客。虽门前的柱子很大,可一副对联却很短,上联:“望尽天下红尘事”,下联:“一半君王一半卿”,奇怪的是,这么大的门面却没有店名的匾额,只有这副对联的横批:“未王者进”。着实奇怪,我问萧秀,他说:“这店本是没名字的,只不过来的人很多,没个名字不好称呼,而横批的‘未王’二字又多有忌讳,‘者进’又不顺口,于是大家便取了这上下联的第一个字,从此提及这里,便称为‘望一楼’。”

我们入门以后,萧坤就直奔右边的楼去了,我跟着萧秀来到左边的二层小楼,来到楼上的一间雅室,室内摆着八九个案,已有十几人入座,我和萧秀找一角落的案子入座,侍女随即奉上糕点,酒水。

萧秀端起樽,看着我说:“尚兄,在这里不必拘礼,有什么想法尽可畅所欲言,这里皆是些清贫寒士和有志的大族公子,大家都百无禁忌。”

我微笑着点点头,这时听见有人说:“想我大唐盛世长久不衰,皆归功于‘两税法’。按财产征税,而非人口,为天下平民减负不少,而地主、商人、贵胄多征缴,既合情合理,又安慰人心,使我大唐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此法去往世之弊,开百代之先,必将沿袭千年。”

我寻声望去,只见一体态丰腴,身着圆领黄绸绵袍的少年,起身站着说。这时,对面坐着的,身着布衣杉,消瘦的高个子站了起来,三面抱拳行礼,徐徐地说道:“在下认为,今日大唐之盛,功在圣上毁佛。当初佛教盛行,寺宇林立,然而佛教寺院土地不输课税,僧侣免除赋役,致使天下懒惰者、贫困者皆剃度出家,全靠百姓供养。僧越多,百姓越穷苦,百姓穷苦又会让无法维继的人出家为僧,如此循环,大弊天下。而毁佛至今,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余众收充两税户,拆招提、兰若四万余所,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最为重要的是,天下百姓再也不用供奉这些僧尼,生活富足便会人丁兴旺。故而此举必将功在当下,惠泽千秋,亦会使我大唐长盛不衰。”

“此举虽有其益,但未免矫枉过正。”我本想低声对萧秀说的,谁知道被那高个子听到了。只见那高个子走到我面前,深深鞠了一躬,然后用目光盯着我说:“在下愚钝,愿听仁兄高论。”

我心想,这毁佛是当今圣上的举措,我在此言其过,怕是传出去,难保性命。然而萧秀刚刚说可以畅所欲言,我都是死过一次的人了,想来也是无所谓的。更何况,他行此大礼,必是逼我出言,而我若想立千秋功业,没有人认识,如何聚集仁人志士,成就一世功名?故而,此次必言,且言出必惊四座。

萧秀看着我,正准备说什么,我思量完,没等他开口即站起身,对着高个子作揖,而后走到众案中心,一只手背到身后,目光炯炯地看着在座的人,振振有词地说:“毁佛,固然有一定益处,比如刚刚这位仁兄说的,但如今圣上毁佛,其弊亦不可小视。天下僧尼,皆令还俗,还俗者,几十万人之众,然寺庙焚毁,地产收归府库,大多僧尼还俗后,别说收充两税户,根本无田可耕,无房可住,食不果腹。而僧尼本就是闲散惰游无赖之众,为求活命,必将劫夺人物,流窜乡里,危害百姓。更有甚者,聚众谋反,若合几十万伏莽之戎,怕是会天下大乱。再言佛之于民众,其教诲信徒,言行从善,故信者众则天下安,民心稳。如今僧尼还俗尚且违法乱纪,天下人如何信其言而从善,如此必将心态反复,故而早已人心不稳,怨声载道。”

我一瞥周围,四下愕然,个个睁眼看着我。这时,只听那黄绸袍少年说:“阁下见解非凡,不知对‘两税法’有何高见,还请不吝赐教。”

我望向他,接过话说:“‘两税法’乃我大唐一创举,由杨炎提议,德宗皇帝鼎力实施。然此法以钱币计征,使得民间流通之钱减少,物不如钱贵,物价暴跌,而民众所劳有限,故而生活愈发艰苦,最后竟无钱可征,不得不多次下令折纳实物。而区区三十载不到,各地官吏又在两税定额之外巧立名目,如‘间架税’、‘除陌钱’等等,苛捐杂税使得民间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两税法’在我大唐早已是名存实亡了。”

这时,只听有人说:“既然仁兄有如此高见,不知你觉得我大唐因何而有今日之繁荣?”而众人皆随声应和。

我想世人皆知的事情,让我在这里说,岂不是要我得罪天下权贵,然而今日就是要振聋发聩,扬名立万的,说也罢,就让这些鼠辈听着:“我大唐自贞观始,百年来,繁荣昌盛,久而不衰。其原因大致有四,一曰民顺,大唐之民皆感念太宗、玄宗之仁德,拱手听命而莫有不从者;二曰开明,上有兼听之君,下有直谏之臣,垂拱而治,宇内清明;三曰开放,大唐水道旱路四通八达,对异族文化兼收并用,胡鞑皆可畅行于长安,货物流通频繁顺畅,商贸繁荣亦使国家富庶;四曰根基深厚,经几代雄主,苦心经营,外和睦邻邦,内仁爱百姓,天下感念其仁义,故即使经历武氏篡位,安史之乱,亦能回归正统。”

我再看周围,众人听罢,或点头,或交耳,无有反驳者。我接着说:“然时至今日,我大唐早已内忧外患,积弊已久。宫墙里有宦官作乱,庙堂上有牛李党争,且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吐蕃侵扰,我大唐徒有虚华,实则根基已动,若无雄主扶大厦于将倾,或恐大乱将至。”

众人睁目园瞪地看着我,噤若寒蝉。这时只听萧秀高声说:“先生大才,请先生出高策,救我大唐,我等洗耳恭听!”随后,众人附和着:“请先生出高策,救我大唐,我等洗耳恭听!”

见众人如此,我此时只想将心中所思一吐为快,便欣欣然说道:“牛李党争三十余载,几经反复,两派皆勾心斗角,互相排挤。上不全力理政,下不尽心爱民,如此胸襟之人,皆可弃之不用,即使才高八斗,不全力辅君,本就该弃,倘若用心蝇营狗苟,必将扰乱朝纲,祸国殃民,故而弃之不用是为上策。我朝当梳理科考与举荐,科考当议政而不论诗,因有政才者未必有诗才,有诗才者亦未必有政才。对于门阀取士,一时无法禁止,可行连坐制,被举荐者犯事,举荐者连坐;举荐者犯事,被举荐者降职。朝廷虽有相关法度,却形同虚设,若要根除此弊,还需严肃法纪,行法如山。如此,举荐之人皆翼翼小心,认真考察德行,无有怠慢者。至于藩镇,可令其联手讨伐吐蕃等犯乱之外邦,如有不从者,即视为乱臣贼子,天下人人得而诛之。同时设立武试,发觉大将之材,厉兵秣马,多设屯田兵,震慑番邦,威加海内。宦官本为帝王家奴,而甘露之变以后,主奴不分,乾坤颠倒,更有甚者,手握拥立杀伐之权,是可忍孰不可忍?若有雄主,当择忠勇良将,引兵入朝,除尽宦官,此后当立法言明,凡宦官不得参政,亦不得掌军。按此行事,不出五年即可天下太平,不出十年必当再现贞观。”

说完,举目四顾,众人皆瞠目结舌。少顷,听见一女声说:“先生一席笃论高言,振聋发聩,不知是否方便留下尊名?”

我寻声望去,垂帘拂起,只见一肤胜雪莲,目似秋光的绝美女子,端坐在一方红木案前,手提毛笔,有侍女研墨,案上放着宣纸。我目不转睛的看着他,心中徒增爱慕,不知该说什么。这时萧秀提醒我说:“尚兄,这是录言女,名曰珠玑,我们在此的言论都由他记录并保存,以备他日,有识之人翻阅。”

我这才回过神来,行礼作揖道:“鄙人尚风月,无字无号,一己草茅危言,见笑了。”

只见他写下我的名字,随后起身,恭敬地对我说:“先生大才,何不留一墨宝,供后来者瞻仰。”说着,吩咐身边侍女取来一张明黄色浣花笺,把笔递给我后,信手研起了墨。我见状,来到案前,接笔写下:

一副皮囊谢天赐,一席巧辩言世实。

欲问天下如何取,当请此君上凌烟。

同类推荐
  • 周末秦初那些事儿

    周末秦初那些事儿

    《改朝换代那些事儿丛书:周末秦初那些事儿》描述了生动而具体的历史故事,阐述了周末秦初的那些事儿。主要讲述了西周的覆亡、春秋战国时期一些鲜为人知的那些事儿、秦国的崛起、秦王嬴政的那些事儿、六国毕四海的那些事儿。希望给广大热爱历史的读者带来阅读的快乐和启发。
  • 中国历代宫廷之谜

    中国历代宫廷之谜

    本书意在为历史爱好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史料知识以及作者的一些见解。宫廷史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帝王将相、后妃们的宫廷活动,而这些活动又经常和当时国家、社会发生的重要事件有关。
  • 三国之我是魏延

    三国之我是魏延

    天生我大魏延,三国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且看我如何逆转乾坤,风云化龙……
  • 晋霸春秋

    晋霸春秋

    齐桓始霸,晋文未成。春秋之中,王道难行。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重生成为晋国太子申生。天生公卿,却罹遭祸难。为了摆脱历史的宿命,他不得不挣扎求存。好在,他人才济济,略有贤名。取威定霸,继齐桓之业。扶保诸夏,复三代盛景。在他的参与下,历史又将有何不同?让我们拭目以待!
  • 六扇门猥神捕

    六扇门猥神捕

    重生成了京城六扇门门主!斗江湖、斗朋党、斗才子、斗才女、斗魏忠贤、斗荷兰佬、斗葡萄牙人、斗努尔哈赤。其斗无穷!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我和我的前世男配

    重生之我和我的前世男配

    据说,回光普照时,入目之色皆为令自己感到幸福的场景。沈珞发现她所看到的每个场景都有夜尘的身影。前世,沈珞说,没有等到你,是我唯一后悔的事。今生,沈珞说,等到你,是我一定不会后悔的事。这是一个因为一句话,错过一世;正确理解那句话,而幸福一生的故事。(重生文)
  • 蜂胶、花粉、冬虫夏草治百病

    蜂胶、花粉、冬虫夏草治百病

    为了让人们更好、更快地了解蜂胶、花粉、冬虫夏草治病的神奇功效,使人们受益,我们多方搜集资料系统地编写了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帮助和指导,借鉴和参考了中外一些学者和专家的论述和观点。
  • 第四人称

    第四人称

    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小说主要借助叙事者的视角,从他家庭的一系列变故出发,通过记叙主角自己在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中角色的转变,讲述了一个因现实而显得残酷的故事。故事的叙述者杜凡强,是一个内心懦弱,敏感,有及其细腻心思的男生。在大学生活的绝大部分的时间中,他都在极力隐藏那些在家庭中发生过的、在他看来不光彩的事情,在同学朋友面前塑造了一个与他本人完全不符的形象。在重重谎言的重压之下,他经历了人生中有关友情、亲情、爱情中最艰苦另类的一面;与此同时,无论是在大人眼中可靠、直率的妹妹杜晨,还是心地善良、性格复杂的好友徐子奥,还是曾经的女朋友杜雨菲,抑或是心狠手辣的大学班长李嘉妮,典型小市民代表的三叔和三妈……所有他身边那些“他自以为熟知”的朋友、亲人以及仇人们,其实一直都在用一种无比虚伪的面孔对待他,在他们的言谈举止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谎言与欺骗,这个发现使得杜凡强陷入深深的绝望……
  • 历史忒不靠谱儿Ⅲ:大汉雄风

    历史忒不靠谱儿Ⅲ:大汉雄风

    该书从汉景帝栗姬与王娡开始争宠争皇后之位和她们德儿子争太子之位写起,通过历代德后宫斗争,皇位的更替,揭示了皇位斗争德残酷性欲复杂性,通过一件件实事贯穿起来,揭示了整个西汉王朝从汉高祖至汉哀帝直至王莽篡权改制止的历史。作者试图以自己的见解,用一些典型的事例说明一些实事,以史为镜。
  • 妙骨芳华

    妙骨芳华

    这是一个不太平的时代,江湖中有邪教越烛殿,王朝有暴君,当他坐上皇位后,她来了,她是亡国公主,但是这个身份给她带来的不是幸运。一群人的斗智斗勇,为利益作战,谁能走到最后……
  • 异世重生郡王妃

    异世重生郡王妃

    不写了,没有写下去的动力,实在是写不动了。就此别过。
  • 狂刀血魔

    狂刀血魔

    何为道,一年成佛,一念成魔。佛有佛道,魔有魔道。道道不同。
  • 一身骄傲前传·凤凰劫

    一身骄傲前传·凤凰劫

    她是一个拥有倾城容颜的女子,她高傲,只因她是皇后,她委屈,她不平,也只因她是皇后。然而,当今王爷对她犯下了不可泯灭的错误,身为她丈夫的皇帝却无法抹平她的委屈与不平。不是皇帝无能,只因皇帝选择的是江山。面对她的委屈,皇帝却说她不洁,所以被贬冷宫。恨与怨在她心头缠绕,尽管她恨,她怨,然而,面对皇帝突然的柔情依旧心动。只是没想到,这心动的滋味带来的伤痛让她窒息!
  • 你是那位英雄

    你是那位英雄

    第二人称,“你”开始的一部小说,小白文。
  • 扶月

    扶月

    我问你一句话爱过那不会如果可以再来一次。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