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85600000017

第17章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种什么因,结什么果(1)

1.喜欢毒蛇和蘑菇的小孩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很多令人费解的事。大部分父母都是以自己的思维来判断孩子的行为,然后勒令孩子改正,变得和其他孩子一样。这往往会在无意中曲解了孩子的用意,伤了孩子的心,甚至压抑了一种珍贵的品格。

某天,我陪老公参加一个宴会,这个宴会属于非正式的商谈,所以话题广泛。其间,一位知名企业的副总让我印象深刻。老公跟我介绍说,这位副总能力超群,善待下属,对朋友也真诚大方,所以老公和他交情不错。席间听他分享一些管理中的经验,我对他的自信和儒雅非常欣赏。可是我发现,这位自信的副总只要有人谈及孩子的话题,他就面呈尴尬之色,或者一语带过,或者转移话题,令我心生好奇。我偷偷问老公他孩子是否有什么特殊情况,老公摇头说不知。

宴会结束后,大家纷纷回去了,这位副总却坐在大厅里。他跟我们解释道:“路上有点堵车,所以司机还没到。因为一开始不知道宴会几点结束,就让他去兜风了,否则在外面等几个小时也很无聊。”

我心想,他果然如老公所说是位善待下属的领导,宁愿自己坐在大厅等司机,也不让司机亦步亦趋地跟着自己。于是,我和老公陪着他一起等,顺便聊聊天。

不知怎么又聊起了孩子,我唐突地问:“您好像不太愿意提到孩子,是否有什么苦衷?”

这位副总苦笑一声,终于和我们聊起了孩子,他有点无奈地说:“我的孩子是个非常奇怪的孩子。他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平时最喜欢毒蛇和蘑菇。”

我吓了一跳。我生平最怕蛇,要是我的辰辰喜欢毒蛇,没事在家里放上一条,我肯定会提早去见上帝。

这位副总继续说:“我曾多次想过要改变他这个怪癖,可是怎么做都没用。我脾气算好的,可是这孩子好几次把我气得够呛。比如上周我带他去爬山,爬到一半他说要找蘑菇,我告诉他这座山上没有蘑菇,可是孩子不信,一定要寻找蘑菇。我陪着他在山前山后足足找了三个多小时,累得我差点没命,都没找到他所谓的蘑菇。最后,他确信这个山上没有蘑菇,才肯和我下山。”

我插嘴道:“你有问过他为什么要寻找蘑菇吗?”

副总点点头,说:“问过,他说他就想知道这个山上有没有蘑菇。你说这是什么理由啊,就因为这个原因,我和他爬了几小时的山,到现在我都觉得腿很酸。”

我又问:“那毒蛇呢?孩子喜欢玩毒蛇?”

副总摇摇头:“那倒不是,他其实很怕蛇,但又喜欢研究它。他喜欢毒蛇和蘑菇已经有四五年历史了。当初我见他喜欢看动物世界里的蛇,就给他买了个非常逼真的玩具,那蛇头还会动,可孩子根本不敢玩。但每次去动物园,他尽管害怕,也一定要去看毒蛇。要是电视里有毒蛇的节目,他绝对不让我们换台。”

老公安慰他说:“只要孩子不在家里养毒蛇,喜欢研究也没什么关系,万一以后成为动物学家也说不定。”

副总笑笑说:“我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

后来副总的司机来了,我们结束了这次聊天。回去的路上,老公感叹说:“要是辰辰有这种怪癖,估计我也会如此了。”

我没有说话,心里一直想着这件事,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我脑海里出现一个不爱说话、性情古怪的孩子形象。

不久后,我终于有机会见到了这个孩子。由于和老公合作的原因,这位副总邀请我们到他家里做客。

因为之前听说过那孩子的事,我特地买了一条玩具蛇,老公不解地看着我:“人家不是说那孩子只喜欢看,没胆量玩吗?”

我见到那孩子的时候,孩子很有礼貌地向我问好,除了稍微有点内向,看不出和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我把玩具蛇拿了出来,打算送给他,孩子立刻躲到妈妈身后,流露出恐惧的神情。

副总尴尬地笑笑,提醒我孩子只是喜欢看。

老公也有些不好意思,替我圆场。男人的生意我不太感兴趣,就陪着孩子妈妈聊天,孩子妈妈的担忧和副总一模一样。我提出是否可以单独和孩子相处一会儿,孩子妈妈很爽快地答应了我。

孩子妈妈一走,我指指玩具蛇问:“我听你爸爸说你很喜欢看毒蛇,为什么不喜欢阿姨这个礼物呢?是不是不喜欢阿姨?”

孩子连忙摇摇头,我问他那是为什么。孩子小声说:“这蛇是条毒蛇。”

我没告诉他玩具蛇既没有毒也不会咬人,我故意带着一种崇拜的语气,惊喜地看着他:“你好厉害啊,你怎么知道这是一条毒蛇呢?”

也许是我夸奖了他,孩子的脸因为激动而微微泛红,他指指蛇头说:“因为它的头是三角形的。”

然后孩子跟我讲了很多关于蛇的知识,什么样的蛇是有毒的,什么样的蛇是没有毒的,最大的蛇叫蟒蛇,它可以一口把人吞进肚中,它还能把人缠死……我静静地听着孩子讲,发现他对蛇还真有了解,难怪他爸爸说已经研究四五年了。最后这孩子对我说:“阿姨,你看见有毒的蛇一定要避开,不然你会死的。”

我心中微微一动,继续问他蘑菇的事。

孩子有些不好意思地告诉我:“以前我看过电视,说有的蘑菇有毒,吃了会死人的,我告诉爸爸不能吃蘑菇,可是爸爸说我们吃的都是没毒的,他笑话我胆子太小。”

听到这里,我大概明白孩子为什么这么执着地研究毒蛇和蘑菇了,可我怕猜错了孩子的心思,还是选择问他。

孩子天真地说:“我想认识所有有毒的蛇,这样我就可以告诉身边的人看见这样的蛇要躲开。我也想认识毒蘑菇长什么样,这样如果我看见的话,就可以告诉大家不要去吃了。”

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孩子啊!他自己害怕毒蛇,可是唯恐毒蛇伤害了身边的人,所以努力克服恐惧研究了几年毒蛇,还要忍受爸爸妈妈的不理解。

“那你为什么不告诉爸爸妈妈呢?”我心疼地问。

孩子的神情有些黯然:“爸爸妈妈从来没有问过我,他们见我喜欢研究毒蛇和蘑菇,就不断地阻止我,他们说这是怪癖。”

事后,我将孩子的话转告了副总,他非常自责,说:“在公司里,我会耐心地听取员工的心声,在社交上,我会耐心地倾听朋友的烦恼,唯独对自己的孩子,只是以自己的思维判断孩子的行为不合常理,却从来没有去探索过不合理的行为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动因。”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很多令人费解的事。大部分父母都是以自己的思维判断孩子的行为,然后勒令孩子改正,变得和其他孩子一样。这往往会在无意中曲解了孩子的用意,伤了孩子的心,甚至压抑了一种珍贵的品格。很多时候我们只要多一点耐心,多问一句,也许就会理解孩子的行为了。

2.天桥上的乞丐

社会是多样的,人也是多样的,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就会有是非和欺骗。对于我们而言,有些事并不需要让孩子太早地接触到。

2010年,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我妈很想去看看,所以国庆的时候,我们带着辰辰和双方老人,浩浩荡荡地去了上海。

有一天晚上,我妈想到处逛逛,我和老公带着辰辰陪她,回来的时候在天桥上遇到一个乞丐。那个乞丐看起来四十多岁的模样,手脚健全,当他把手伸到我面前的时候,我妈嘀咕了一句:“年纪比我轻得多,手脚也健全,怎么不找个工作养活自己呢!”

不等我们反应过来,辰辰已经从口袋里掏出五十元放进了对方的盆里。那个乞丐一愣,有些迟疑地看了我一眼,也许怕孩子做不了主,我们这些大人反悔不愿意给这么多。我妈确实有这个意思,嘴巴动了动想说话,我忙拦住了她,笑着向那个乞丐点了点头。对方见我首肯,连连鞠躬,又对着辰辰说了好几句谢谢,辰辰无比开心。

回到酒店,我妈就开始责怪我:“你也真是的,那人年纪估计比你大不了多少,这样的年纪就该自食其力,偏要出来乞讨。如果是个上了年纪的人,那我没话说,或者你给个五块十块的也就是了。我看他就不是真正的乞丐,你竟然还由着辰辰给了五十,你应该告诉他,这是骗人的。免得这些人利用了孩子的同情心,孩子以后老被人骗。”

老太太的想法不无道理。可现在的很多情况是,家长一方面过度给孩子灌输辨别教育,一方面又感慨孩子自私没有爱心。曾经有个朋友对我说,以前只要看见乞丐,他就一定会给人家一点钱,可是后来渐渐地不给了,因为他听很多人说现在的乞丐都是假的,甚至还有集团操作,每个人一天要乞讨多少是有指标的。他觉得自己的同情心被利用了,给了才是傻瓜。后来再看见乞丐,他也开始漠然地走开,心慢慢地变硬了。现在孩子看见乞丐,也和他一样,立刻躲开,看见孩子这样的时候,他心里挺难受的。

在这里我想谈谈我的心得,希望能给家长朋友们一点启示。

当时,我看见那个乞丐的时候,第一反应也是太年轻了,为何不找个工作呢?可是我毕竟不是他,无法了解他的真实处境,每个人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总有他的理由。而辰辰主动献出了他的爱心,这钱是他自己的零花钱,花完了我们不会多给他,也不会因为他做了好事而额外奖励他,否则他献出来的就是爸爸妈妈的爱心,而不是他自己的爱心了。如果我们告诉他献爱心要看对方的年纪和真实情况,这对还未成年的辰辰而言,显然是超出他的理解范围的。即使他接受了我们的观点,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他不会再像现在这么积极地献出爱心,他会想:这个人的年纪达到了我献爱心的标准了吗?他到底是真的还是骗人的呢?如果我献了爱心,但他是骗人的怎么办呢?

其实就现在社会而言,孩子一点都不缺少这种教育。平时长辈们经常会说些这样的例子,报纸上、网络上、电视上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新闻。我们经常觉得这个世界上骗子实在太多了,人也越来越冷漠了。这两者是相对的,就是因为骗子多了,大家慢慢地开始冷漠了。所以对于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往往也是以怀疑的眼光去看待,往往使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不到帮助,从而发出社会冷漠的感慨。

所以,家长根本不用担心在这方面对孩子教育得不够。相反,社会对孩子这方面的教育已经过度了,家长要做的不是再加一把劲,加强孩子的防骗意识,而是尽量保护孩子纯真的心灵,呵护他的这颗赤子之心。

我和老公一直很重视对辰辰这方面的培养。看见路边流浪的小猫小狗,我们会引导辰辰买一些食物给它们;碰到学校组织捐款的时候,我们支持他把压岁钱和零花钱捐出来。

作为父母,我们希望辰辰能够对每一个希望得到帮助的人献出他的爱心,我们也希望每一个被帮助的人是真正需要别人帮助的,没有那么多欺骗。可毕竟社会是多样的,人也是多样的,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就会有是非和欺骗,有些事并不需要让孩子太早地接触到,比如社会的阴暗面。

记得有一次,我们在看一期节目的时候,辰辰突然说了一句:“妈妈,这些都是骗人的。”

我惊讶地问他为什么,他说大人们和网络上不都这么说的吗?由此可见,孩子根本不缺少这些教育,家长要做的是积极地让他看到阳光温馨的一面,以免孩子变得冷漠、多疑。

曾经有一位同事向我抱怨,她孩子所在的班级里,一个月组织了三次捐款,第一次她很积极地让孩子捐款,可是次数多了,她就觉得烦了。捐少了,孩子面子上不好看,显得缺乏爱心,捐多了,她心里也不舒服。虽说学校也没硬性规定一定要捐或者要捐多少,可是人家的孩子都捐了,自己的孩子不捐,他怎么面对老师和同学啊?于是,这位朋友感慨道:天天给别人捐,怎么就没人给我捐呢?我笑着说:如果你真的需要捐款,我第一个捐给你。

我想很多家长都有过类似的矛盾,我认为献出一点小小的钱财,使孩子拥有一颗同情心,这是非常值得的。如果家长这样想,也许就会平和得多。就像天桥上那个乞丐,即使他是骗人的,于我们和孩子而言,只是尽了一点自己的义务,最多就是被骗了一次同情心,如果我们冷漠地走开,也许失去的是孩子的同情心,而这种高贵的品格,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我把这种想法告诉周围的妈妈,其中有一位妈妈担心地问我:“被骗点钱我倒无所谓,也不差这点钱,可一直向孩子展示好的一面,孩子太有同情心就容易受骗,这就是个大问题了。”

我想,这才是我们真正担忧的事。关于这点,我们在家很早就交流过,我们希望辰辰有同情心,但是绝对不希望孩子受到伤害,所以一直秉持一个原则:有些事不应该让孩子过早接触,但是关于自我保护意识,一定得尽早树立,只要不危及自身安危的,一定要积极帮助别人。比如:有人向辰辰问路,如果知道就应该告诉别人怎么走,但是,如果对方要求带路,就应该联系爸爸妈妈,或者请对方让周围的大人帮忙;如果家里突然有人敲门,不能立刻开门,一定要先问清楚对方是谁,想找家里哪个人,然后打电话给爸爸妈妈;如果有陌生人送东西给他吃,爸爸妈妈不在场的话,绝对不能吃;不能一个人跑到偏僻的地方去玩。只要把后果告诉孩子,其实孩子完全能处理这些事。但是要注意一点,我们只把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告诉孩子,并且让孩子知道,这是为了自我保护,而不是为孩子制造一种恐怖气氛,觉得除了爸爸妈妈以外,其他人全部都是坏人。

同类推荐
  • 卡尔·威特的教育

    卡尔·威特的教育

    本书详细地讲述了老威特的教子过程,记载了小卡尔的成长历程,以及老威特的教子心得和全能教育法。老威特早期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由天赋和遗传决定的,而是由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决定的;对于儿童的教育,必须与儿童智力曙光的出现同时开始;尽可能早、尽可能多、尽可能正确地开发孩子的智力,这样孩子就能成为天才。
  • 妈妈这样教,孩子口才好

    妈妈这样教,孩子口才好

    有些孩子在课堂上从来不主动发言,甚至老师点名的时候会内心慌张,说话语无伦次。这些孩子日常生活中也是只愿意成为“听众”,而不愿意成为“说者”。这种不善于表达、不懂得说话的孩子,必定会影响到孩子的生活、学习、交际等方面。因此,如何培养孩子拥有良好的口才,在孩提时代家长最应该值得关注本书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以理论加生动的事例的方式为各位家长详细描述了如何提高孩子的口才,如何在生活中让孩子熟练运用口才的能力和技巧,让孩子从先就系统地培养和锻炼出一幅好口才!
  • 边宠边吼育英才

    边宠边吼育英才

    谦卑地向广大读者和家长朋友讲述作者的教养理念:边宠边吼育英才,在作者看来,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而边宠边吼育英才更是种智慧,这里的“宠”其实就是换一种方式爱孩子,而这里的“吼”就是换一种方式管教孩子,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需要爱,更需要管教,爱和管教的统一才能成就孩子的未来,一本带领千万父母走出爱与管教困惑的读本!
  • 管孩子不如懂孩子:心理咨询师的育儿笔记

    管孩子不如懂孩子:心理咨询师的育儿笔记

    徐徐老师继《我减掉了五十斤:心理咨询师亲身实践的心理减肥法》之后,第两本分享式女性成长著作。围绕亲子关系主题,用清晰的条理、生动的表述,剖析了自己在亲子关系、家庭教育方面的亲身经历和个人感悟——如何重新审视家长与孩子的定位关系;如何通过自我管理、自我疗愈,与孩子建立起正确有益的教养和互动模式;如何理解孩子,用切实有效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爱和支持,并学会接受爱和付出爱;如何经营健康的亲子关系,让父母和孩子相互滋养、共同成长,成为最好的自己,享受美好的人生。
  • 好父母要有好心态

    好父母要有好心态

    从来到世界上的那一刻起,孩子是一张白纸,而父母则是设计师,是画师。孩子能否成为一幅赏心悦目的美丽图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怎样看待自己的孩子和采用怎样的行为模式与教育方式。但很遗憾的是,有权威调查证明:70%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存在教育不当的问题,100%的父母曾经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也就是说,很多父母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充当着孩子成长中的阻碍者。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黄泉快穿:孟婆的打工日志

    黄泉快穿:孟婆的打工日志

    二十一世纪科技发达,连地府也犹如人间一样繁荣昌盛。孟婆表示我很欣慰,毕竟一千年前都只能看着人间的日子饱饱眼福,现在都可以体验了【星星眼】可惜乐极生悲,孟婆一半夜去澡堂,看光了黑无常,没过几天被黑无常逼着又不小心看光了阎王。如果非要孟婆形容一下此刻的心情那一定是呵!呵!呵!呵!阎王让孟婆赎罪,就是去人间完成自己布置的惩罚。姐妹之情毁与情√
  • 奇迹女神系列之寻找四季公主

    奇迹女神系列之寻找四季公主

    四季公主的碎片散落在四季的气息里,梦琪和彩莲会如何寻找她呢?
  • 最强武皇

    最强武皇

    小混混白羽巧遇神棍老和尚,偶然习得神界流传的上古奇功,专修灵魂的《大愿心经》,似乎冥冥中自有安排,白羽穿越到了以修炼为主流的神州大陆,成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废物少爷,然而在白羽得知了神州大陆上还存在着一种叫做“战魂”的另类灵魂之后,身怀专修灵魂的绝世奇功的白羽,开始了一段彪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话终将来临

    神话终将来临

    少年轻笑着抬起双手捏了捏,艾米莉娅鼓起的包子脸,说道“你不许死,我就不会死”。——纵使,天空终将消逝光明……
  • 神耳天眼

    神耳天眼

    一个贫穷农村出来的大学毕业生,不顾人生地不熟,跑到自己心中女神所在的城市里工作!在众人看来,这纯属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知天高地厚或者痴人说梦!但是在一个神奇的晚上,穷大学生获得异能,从此,他得到美女、金钱就很容易,最后也得到了爱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芙蓉花开

    芙蓉花开

    她,出生异相,天降暴雨。泥墙倒塌,压倒了牛棚。导致她家的老黄牛和自家5只能下蛋的老母鸡暴毙。那几乎是她们家除了房子以外全部的家产了。。。。。。。神婆断言,此女生来命毒,克害六亲,有命无运,累及爹娘!连生两个女娃,第三胎不但又是个女娃,并且还是个败家精。这让陈老汉不由懊恼连连。于是,出生刚刚三天的她被用一块破布包裹着扔在县城城隍庙门口。从此,进进出出三年孤儿院!从此,她三次被领养,三次改名换姓。江南江北,更换门庭,终于落地生根!命运等待她的是波澜壮阔,凄美痴绝,惊异传奇的一生!!!
  • 龙生九子

    龙生九子

    皇家子弟,号称“天潢贵胄”。本书主要介绍了十位皇子,如权倾一时的睿亲王多尔衮,叱咤风云、勇猛善战的豫亲王多铎,蒙冤入狱的皇太极之子肃亲王豪格,身陷争储风波、忽立忽废的理亲王胤初,主持洋务外交的恭亲王奕诉等。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中,我们可以了解波澜壮阔的清代历史,看到惊心动魄的权力斗争,为骨肉相残到如此地步而惊叹不已,感慨原来生在皇家有这么多的无奈和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