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51600000012

第12章 秦汉寒灾及其防救

寒灾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寒灾包括所有霜、雪、寒、冻等与降温有关的灾害。狭义的寒灾仅指除霜、雪以外的寒冻灾害。秦汉时期,对霜、雪、寒冻等降温引起的灾害,历史记载不少,这些灾害除了对农业生产造成破坏外,有时还直接对人民生活甚至生命造成威胁。秦汉时期共计有霜灾12次,雪灾20次,寒灾16次。

一、秦汉霜灾

秦没有霜灾记录,汉代有霜的记录我们只搜集到12条,共有11个年份,其中元帝永光元年一年两次霜灾。西汉(包括王莽、更始时期)有7次,东汉有5次。秦汉时期,最早的一次霜灾记录是西汉武帝元光四年(前131年),最后一次霜灾记录是东汉桓帝延熹九年(166年)。

秦汉历史上霜灾引起饥荒现象的记录有3个年份,都发生在西汉时期:元帝永光元年(前43年)三月,发生霜灾,小麦、桑树等农作物受害严重,基本绝收。到了九月份,再次发生霜灾。连续两次大霜灾的大面积暴发致使“天下大饥”,造成了全国性******。王莽地皇二年(21年)秋天的霜灾导致“关东大饥”,王莽地皇四年(23年)秋天的霜灾,造成“关东人相食”的极端恶劣的局面。

霜灾时空分布:霜灾在秦汉400多年的时间里共计发生12次,平均大约30多年有1次霜灾记录。

西汉王莽和东汉桓帝统治时期,霜灾发生相对较为频繁。王莽时期发生4次霜灾,桓帝时期发生3次霜灾,这两个时期的霜灾次数占到了总灾次的58%,是霜灾高发期。王莽时期的霜灾集中发生在公元14—23年这短短的10年间,且公元19—23年霜灾每隔一年就发生1次,可谓频繁。东汉桓帝末年,公元164、165、166年连续3年发生霜灾。另外,西汉元帝时期,也曾经一年之内春秋两季接连发生两次霜灾,且后果严重。可见,霜灾具有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发生的特征,而且,霜灾集中发生的时期,往往更容易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当然,秦汉时期的绝大部分时间是没有霜灾的,无霜灾期往往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如,从前221到前132年,90年内无霜灾记录;从前130到前44年,87年内无霜灾;从前42年到公元13年,55年内无霜灾;公元59—163年,105年内没有发生霜灾;公元167—220年,54年内没有霜灾。

霜灾以每年的三四月份和九月份为高发期。从季节上看,春、夏、秋三个季节是霜灾的发生期。霜灾的发生期正是农作物的生长期,对农业生产危害很大。

霜灾均没有具体发生地点的记载,只是有记作“关东”、“海濒”者,“关东”指的是函谷关以东地区。“海濒”地区应该是指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总体上来说,现有资料反映不出霜灾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二、秦汉雪灾

秦没有雪灾记录。两汉有雪灾记录20次,其中西汉16次,东汉4次,西汉雪灾记录明显多于东汉。最早的一次雪灾记录是文帝前元四年(前176年),“六月,大雨雪”。最后的一次雪灾记录是灵帝中平年间(184—189年),公孙瓒军队远征辽西,遇大雪,士兵“坠坑死者十五六”。据现有资料看,后果严重的雪灾主要发生在西汉武帝时期。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十二月,下了大雪,天气极冷,很多人被冻死。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春夏之交,天气寒冷,三月水结冰,四月下大雪,结果关东十余郡人相食。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天气非常寒冷,雪深五尺,野鸟野兽都被冻死了,家养的牛马等动物像刺猬一样蜷缩成一团,陕西关中地区受灾严重,“人民冻死者十有二三”。此外,当时降雪量之大,令人震惊。史料有平地积雪五尺厚的记录,也有积雪一丈深的记录。

雪灾在秦汉400多年的时间里共发生20次,平均大约20多年发生1次雪灾。大部分雪灾都发生在西汉,西汉雪灾次数是东汉雪灾次数的整整四倍。

雪灾高发期在西汉武帝和元帝、成帝时期,汉武帝在位54年中有6次雪灾,元成时期42年中共计有5次雪灾,累计雪灾次数达11次之多,占到了秦汉雪灾总次数的55%。汉武帝时期,前122年到前104年,19年间发生5次雪灾,尤其是在前115年、114年连年发生,间隔4年后又发生,又隔4年再发生。元帝、成帝时期的前43年、前37年、前35年、前29年、前21年是雪灾比较集中的发生期,22年间出现5次雪灾,属于雪灾高发期。此外,两汉之交也有1个雪灾高发期,公元15年、24年、26年是雪灾比较集中发生的几个年份。

雪灾连年发生的情况比较少见,只在汉武帝时期有过一个连续2年的发生期。

总计20次雪灾记录中有16次记载了较具体的时间,其中一月3次、三月4次、四月3次,六月、十一月、十二月各一次,冬季2次。可见,秦汉时期的雪灾主要发生在春夏之交的三、四月份和天气比较寒冷的冬春季节。

雪灾空间分布:秦汉时期,雪灾大多没有具体地点记录,20次雪灾中只有6次有地点记录。司隶2次,冀州、青州、徐州、凉州各1次。其他各州没有雪灾记录。

具体的记录是:关东记录有两次(关东即函谷关以东),匈奴(今蒙古、内蒙古地区),齐(今山东省),楚(国名,都城在今江苏省徐州市),番须(今陕西省陇县西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域(今新疆)。据此可以知道,秦汉时期发生过雪灾的地方有上述这些地区,但因雪灾地点的记录太少,不到总数的1/3,所以还不能断定,这些地区就是雪灾高发区域。不过,基本可以看出,雪灾主要发生在华北和西北地区,受灾最严重的地区相当于今天的河南、河北、山东、安徽以及江苏北部以及陕西关中地区。

三、秦汉寒灾

秦汉时期,共计有16次寒灾记录。秦1次,西汉6次,东汉9次。最早的一次寒灾记录是在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十月,最后一次寒灾记录是在献帝初平四年六月。秦汉时期较为严重的寒灾有:西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冬十月,刘邦率军攻打韩王信,进军至楼烦(楼烦,今山西省宁武神池一带),遇到天气极度寒冷,结果士兵们的手指被冻掉者有十分之二三。王莽天凤四年(17年)八月,王莽亲自率领百官到洛阳城南郊“铸作威斗”。铸造威斗的那天,“大寒,百官人马有冻死者”。桓帝延熹七年(164年)冬,“大寒,杀鸟兽,害鱼鳖,城旁竹柏之叶有伤枯者”。看来,突然的大幅度降温天气所造成的危害也是很严重的。

秦汉时期共计16次寒灾,平均大约20多年发生1次寒灾。东汉寒灾多于西汉。寒灾的年际分布整体上比较分散,16个寒灾年份分布在从前200年到公元193年长达400年的时间内,只有1个连续3年的连发期,其他的寒灾年份都是分散存在的。不过,寒灾的年际分布也是不均衡的,既有很长的无灾年时间区间,也有相对较集中的发灾阶段,如,公元17—26年十年的时间里出现4个寒灾年份,是寒灾比较集中的阶段;公元164年、165年、166年连续3年发生寒灾,可以说是寒灾的高发期;公元183年、193年发生寒灾。上述三个阶段共计24个年份,却存在着9个寒灾年份。所以,可以说,寒灾在一定时间阶段内集中发生的情况是明显的。

寒灾年内分布:寒灾的时间记录绝大多数比较具体,16次寒灾记录中有15次时间具体到季节。一月2次,十月2次,三月、四月、六月、八月各1次,二月、五月、七月、九月、十一月、十二月没有寒灾记录。另外,直接记作春季、夏季、冬季者各2次。可见,寒灾主要发生在春夏冬季节。

寒灾空间分布:寒灾大多没有具体地点记录,16次寒灾中只有7次有地点记录。司隶2次,冀州、青州、徐州、凉州、并州各1次。其他各州没有雪灾记录。具体地讲,下列地区发生过寒灾:楼烦(今山西省宁武神池一带),西汉京师(今陕西西安),滹沱河(在今河北省),番须(今陕西省陇县西北),北海、东莱、琅邪(均在今胶东半岛)。如果仅根据这些地点作出判断,则寒灾主要是出现在我国的北方。

四、秦汉寒灾成因

(一)现代寒灾成因观点

按照现在的科学观点,霜、雪、寒灾的形成都是由空气寒流引起的,霜、寒灾应该是干燥的空气寒流在没有遇到温暖湿润的气团的情况下,导致了大幅度降温,对植物动物乃至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危害的现象,雪灾是空气寒流作用于暖湿气团的结果。

总的来讲,霜、雪、寒灾的成因中,社会因素居于很次要的地位。不过,霜、雪、寒灾的形成有时候也与人类活动有一定的关系,比如,王莽曾经要铸造一个名叫“威斗”的东西,他自率百官,兴师动众地到京师洛阳城南的郊外,应该是去参加铸造“威斗”的开工典礼或是落成仪式,结果遭遇强大的寒流,现场就有人马冻死,酿成了一场悲剧。战争也曾经导致霜雪寒灾,比如,项羽的部队、刘邦的部队、赤眉军等,在征战途中都曾经遭遇过此类大灾,损失惨重。

(二)秦汉寒灾成因观念

汉代人对霜雪寒灾的认识往往秉持失政天谴观念,认为寒灾的发生是由君主“听之不聪”造成的。《汉书·五行志》这样解释:

传曰:“听之不聪,是谓不谋,厥咎急,厥罚恒寒,厥极贫。”……“听之不聪,是谓不谋”,言上偏听不聪,下情隔塞,则不能谋虑利害,失在严急,故其咎急也。盛冬日短,寒以杀物,政促迫,故其罚常寒也。寒则不生百谷,上下俱贫,故其极贫也。……刘歆以为大雨雪,及未当雨雪而雨雪,及大雨雹,陨霜杀叔草,皆常寒之罚也。

意思是说:君主偏听偏信,则导致下情不能上达,下情不能上达则君主就不了解下边的实际情况,于是制定的政策就很有可能不符合实际,可能会过于严急。古人认为“严政”就像寒冷的冬天,所以一旦国家行政过于严厉并因而危害人民的话,上天就会降霜雪寒灾以示惩戒。

五、秦汉寒灾防救

对于霜雪寒灾,秦汉出台应对措施比较少,有时候灾情非常严重,也不见有救灾措施出台。比如:元帝永光元年(前43年)的两次大霜灾,引发了全国性的******,也不见政府出台应对措施。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三月发生寒灾,四月发生雪灾,导致关东地区的十多个郡国“人相食”,也不见有救灾记载。这些应对措施主要有:罢免官员、省刑、顺时令等。

(一)罢免官员或予以降级

秦汉时期,人们认为霜雪寒灾的发生是由政府官员为政严急引起的,所以,当灾害发生后,往往会采取对某些官员实施降职免官来应对灾害。西汉元帝永光元年(前43年),“是岁夏寒,日青无光,恭、显及许、史皆言堪、猛用事之咎。……左迁堪为河东太守,猛槐里令”。王莽天凤三年(16年),“二月乙酉,地震,大雨雪,关东尤甚,深者一丈,竹柏或枯。大司空王邑上书言:‘视事八年,功业不效,司空之职尤独废顿,至乃有地震之变。愿乞骸骨’”。

(二)顺时

认为天气当暖反寒是由于部分官员不信阴阳理论,所言所行有违时令造成的。于是,成帝下诏要求公卿大夫行政务必顺应时令。成帝阳朔二年(前23年),“春,寒。诏曰:‘……今公卿大夫或不信阴阳,薄而小之,所奏请多违时政。传以不知,周行天下,而欲望阴阳和调,岂不谬哉!其务顺四时月令’”。

(三)省刑

省刑是当时各种灾害的主要应对措施之一。汉代认为审理并释放狱中在押囚犯可以消弭灾害。献帝初平四年(193年),“夏,大雨昼夜二十余日,漂没人庶,又风如冬时。帝使御史裴茂讯诏狱,原系者二百余人”。

同类推荐
  • 论曹操司马懿刘备诸葛亮的功过

    论曹操司马懿刘备诸葛亮的功过

    本文从各个方面论证三国时期曹操司马懿刘诸葛亮等人的功过是非.
  • 祸起萧常

    祸起萧常

    乱世之间总得有人主持正道!是哪个皇宫贵族,皇亲国戚?不!乱世之内必出枭雄,枭雄?地痞流氓一个居然自称枭雄!
  • 基辅1941

    基辅1941

    魂穿到1941年的基辅战役,作为一名营长,列夫必须要设法解救被德军围困在包围圈里的数十万苏联红军,波涛澎湃的卫国战争,正在缓缓开始……
  • 懒农

    懒农

    穿越回古代当个小地主,养养鸡、养养鸭,挖个水池当鱼塘,建个房子当猪场,喝茶、养鸟、斗蟋蟀......路人甲:你这的纸张真的是二十文一百张吗?掌柜:童叟无欺,二十文一百张,不信您数一下。说着,掌柜拿出一包厕纸让客户数了起来。...路人乙:你这儿那种好吃的面还有吗?掌柜:您说的是哪种?路人乙:就是那种用开手一烫就可以吃的,那味道比山珍海味还要棒!掌柜:那叫方便面......路人丙:掌柜的,给我来两包辣条!掌柜:...
  • 红楼之开国篇

    红楼之开国篇

    早穿了五十年,乱世已现,国朝将立,红楼开国四王八公十二侯,站个什么位呢?我将登基,加冕为皇!
热门推荐
  • 诸天万界永恒聊天群

    诸天万界永恒聊天群

    叶魄在末日来临后一个月捡到了一个所谓的诸天万界最强系统群天,叶魄:这个系统真不错,什么都有,能制造附属系统,还能开启系统商店,快来加入我的系统聊天群把。
  • 卡牌大师闯都市

    卡牌大师闯都市

    陈诺被英雄联盟卡牌大师系统附身,拥有了卡牌大师的技能和装备商店,从此陈诺一身坦克装备NB到了极点,在都市里横冲直撞,如鱼得水,泡校花,追MM,留下一段段玄幻般的传奇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极品神君在日本

    极品神君在日本

    李玄羽修炼万年,成为一代神君,却意外穿越时空回到万年以前的二十一世纪的日本。修为尽失的他,是再回巅峰,还是只做一个普通高中生?李玄羽觉得是该清算一下以前的账了。
  • 古神教父

    古神教父

    来到异世界的jun事爱好者日程满满。每天要喂食古神幼崽,锻炼超能力、制造工艺品赚钱、捏火枪大炮打妖怪、对了,还得讨好女上司……古神教父的QQ群:739762881,请一定要来坐坐!
  • 棺材铺下

    棺材铺下

    你见过天使与恶魔的子嗣吗你见过杀人的人类幼崽吗?我会带你走近他们他们并不是杀人的怪物而是领略人心的圣者
  • 在乌拉特草原等你

    在乌拉特草原等你

    陈星安,一名银行职员,因工作交流来到了美丽的边境城市乌拉特中旗,欧阳浩宇,美国哈佛大学法学硕士,为了写硕士论文恰巧也在这里……
  • 麦拉蒙的记史

    麦拉蒙的记史

    麦拉蒙的人类王国,少年西诺尔选择成为一名魔法师,但是谁也不知道他的来历,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 早安甜心

    早安甜心

    她,唐氏财阀大小姐。他,夜氏财阀大少爷。她与他分到了一个高中,腹黑帅气的他,又将与单纯可爱的她擦出怎样唯美的花火?
  • 我的一条龙之养成之路

    我的一条龙之养成之路

    杨青在放学时,遭遇了一场车祸......在医院醒来的他会遭遇更多什么离谱的事?别着急~打开书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