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51600000019

第19章 秦汉时令失序思想

古人每月都有固定的祭祀、生产、生活甚至国家军政大事等活动的安排,认为必须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行事,将“顺时”作为行事的准则,认为“不顺时”是引发灾异的原因之一。

一、时令失序思想的起源

时令失序思想最早出现于何时已不太清楚,系统反映这一观念的最早典籍可能是《逸周书》,《逸周书》原有《月令》一篇,今已亡佚。从《礼记》月令的内容看,《逸周书》的《月令篇》当包含时令失序会引发灾异的内容。如果这一推测成立,则时令失序思想可能形成于西周时期。春秋时期,有一些言论就已经透露出逆时生灾的观念。《左传·昭公七年》载,士文伯解释日食发生的原因时说:“不善政之谓也。国无政,不用善,则自取谪于日月之灾,故政不可不慎也。务三而已,一曰择人,二曰因民,三曰从时。”子大叔也对赵简子说要建立“礼”制,“为政事、庸力、行务,以从四时”。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管子》清楚地表达了逆时生灾和顺时立政的思想:“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刑德者四时之合也,刑德合于时则生福,诡则生祸。……春凋、秋荣、冬雷、夏有霜雪,此皆气之贼也。刑德易节失次,则贼气速至,贼气速至,则国多灾殃,是故圣王务时而寄政焉。”时令失序思想引进了阴阳五行观念,将一年四季的变化阴阳五行化,并将政令的性质也阴阳五行化,强调四时政令变化与自然的四时阴阳五行变化相合。例如:刑与德这两个概念。德为阳,为生;刑为阴,为杀。春夏万物生长、繁荣,为阳气上升并达到顶点,因此君主要顺应自然,行德政,促进作物生长,改善人民生活;秋冬阴气上升并达到极点,万物肃杀枯死,君主则修刑政,收割作物,处罚罪人。因此,《管子》说:“德始于春,长于夏,刑始于秋,流于冬。刑德不失,四时如一;刑德离乡,时乃逆行,作事不成,必有大殃。”

二、时令失序思想的两种形式

先秦两汉时令失序思想的表现有两种形式:一是季令失序思想,一是月令失序思想。

(一)季令失序思想

周代国家按五行之德安排行政和经济活动应当是一个事实。古人尊奉五行之德,法天地阴阳而行事,现在看来,当然有机械之处,但从按季节行事,特别是作为一个农业国家来说,这是农业丰收的基本保证,同时也符合人类自身的发展规律。古代宣扬德教,除了祭祀天地之外,重要的一点就是统一政令,所谓政令也就是按季节或“月令”行事。《国语·周语中》记载:

定王使单襄公聘于宋。遂假道于陈,以聘于楚。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候不在疆,司空不视涂,泽不陂,川不梁,野有庾积,场功未毕,道无列树,垦田若艺……单子归,告王曰:“陈侯不有大咎,国必亡。……先王之教曰:‘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节解而备藏,陨霜而冬裘具,清风至而修城郭宫室。’故《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其时儆曰:“收而场功,待而畚梮,营室之中,土功其始,火之初见,期于司里。’此先王所以不用财贿,而广施德于天下者也。今陈国火朝觌矣,而道路若塞,野场若弃,泽不陂障,川无舟梁,是废先王之教也。

“施德”一词,韦昭注:“谓因时警戒,谨盖藏,成筑功也。”单襄公在宋国看到“道路若塞,野场若弃,泽不陂障,川无舟梁”之类的情况,认为这是违背了《夏令》的规定,违背了先王“广施于天下”的“德”政,是废先王之教。从以上这段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先王之德教,是十分具体的生产、生活的安排。《逸周书·大聚》也记载了所谓德教:

乡立巫医、具百药以备疾灾;畜百草以备五味。立勤人以职孤,立正长以顺幼,立职丧以恤死,立大葬以正同;立君子以修礼乐,立小人以教用兵,立乡射以习和容,春猎耕耘以习迁行,教茅与树艺,比长立职,与田畴皆通,立祭祀与岁谷登下厚薄,此谓德教。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上古之德政,是顺应四时,祭祀天地神灵,安排人口婚配生育和农业生产的一个传统。《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中则提出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德,分别对应五方(东、南、中、西、北)、五季(春、夏、季夏、秋、冬),这是古代君主施行德政的哲学基础。

(二)月令失序思想

月令失序思想在《礼记·月令》篇中有明显的体现。《礼记·月令》将一年分为四季、十二月,每月都固定地安排了相应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如果违反这些规定就会导致灾害发生。现将其片断摘录列表如下:

年代当行政令及违反月令产生的灾害.

孟春之月

正月“王命布农事,命田舍东郊,皆修封疆,审端经术。善相丘陵阪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以教道民,必躬亲之。田事既饬,先定准直,农乃不惑。”“孟春行夏令,则雨水不时,草木蚤落,国时有恐。行秋令****其大疫,风暴雨总至,藜莠蓬蒿并兴。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雪霜大挚,首种不入。”

仲春之月

二月“是月也,耕者少舍。乃修阖扇,寝庙毕备。毋作大事,以妨农之事。”“仲春行秋令,则其国大水,寒气总至,寇戎来征。行冬令,则阳气不胜,麦乃不熟,民多相掠。行夏令,则国乃大旱,暖气早来,虫螟为害。”

季春之月

三月“是月也,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毕出,萌者尽达。不可以内。天子布德行惠,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绝,开府库,出币帛,周天下。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季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国有大恐。行夏令,****多疾疫,时雨不降,山林不收。行秋令,则天多沉阴,淫雨蚤降,兵革并起。”

孟夏之月

四月“是月也,以立夏。先立夏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夏,盛德在火。’天子乃齐。立夏之日,天子亲师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于南郊。还反,行赏,封诸侯,庆赐遂行,无不欣说。乃命乐师,习合礼乐。命太尉,赞桀俊,遂贤良,举长大,行爵出禄,必当其位。”“孟夏行秋令,则苦雨数来,五谷不滋,四鄙入保。行冬令,则草木蚤枯,后乃大水,败其城郭。行春令,则蝗虫为灾,暴风来格,秀草不实。”

仲夏之月

五月“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齐戒,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嗜欲,定心气。百官静事毋刑,以定晏阴之所成。”“仲夏行冬令,则雹冻伤谷,道路不通,暴兵来至;行春令,则五谷晚熟,百螣时起,其国乃饥。行秋令,则草木零落,果实早成,民殃于疫。”

季夏之月

六月“是月也,树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斩伐。不可以兴土功,不可以合诸侯,不可以起兵动众,毋举大事,以摇养气,毋发令而待,以妨神农之事也。水潦盛昌,神农将持功,举大事则有天殃。是月也,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雉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季夏行春令,则谷实鲜落,国多风欬,民乃迁徙。行秋令则丘隰水潦,禾稼不熟,乃多女灾。行冬令,则风寒不时,鹰隼蚤鸷,四鄙入保。”

孟秋之月

七月“是月也,命有司修法制,缮囹圄,具桎梏,禁止奸,慎罪邪,务搏执。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决狱讼,必端平。戮有罪,严断刑。天地始肃,不可以赢。”“孟秋行冬令,则阴气大胜,介虫败谷,戎兵乃来。行春令,则其国乃旱,阳气复还,五谷无实。行夏令,则国多火灾,寒热不节,民多虐疾。”

仲秋之月

八月“是月也,可以筑城郭,建都邑,穿窦窖,修囷仓。乃命有司,趣民收敛,务畜菜,多积聚。乃劝种麦,毋或失时;其有失时,行罪无疑。”“仲秋行春令,则秋雨不降,草木生荣,国乃有恐。行夏令,则其国乃旱,蛰虫不藏,五谷复生。行冬令,则风灾数起,收雷先行,草木蚤死。”

季秋之月

九月“是月也,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蛰虫咸俯在内,皆堇其户。乃趣狱刑,毋留有罪。收禄秩之不当,供养之不宜者。是月也,天子乃以犬尝稻,先荐寝庙。”“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嚏。行冬令,则国多盗贼,边境不宁,土地分裂。行春令则暖风来至,民气解惰,师兴不居。”

孟冬之月

十月“是月也,命工师效功,陈祭器,按度程。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孟冬行春令,则冻闭不密,地气上泄,民多流亡。行夏令,则国多暴风,方冬不寒,蛰虫复出。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

仲冬之月

十一月“是月也,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君子齐戒,居必掩身。身欲宁,去声色,禁耆欲。安形性,事欲静,以待阴阳之所定。芸始生,荔挺出,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日短至,则伐木,取竹箭。是月也,可以罢官之无事,去器之无用者,涂阙廷门闾,筑囹圄,此以助天地之闭藏也。”“仲冬行夏令,则其国乃旱,氛雾冥冥,雷乃发声。行秋令,则天时雨汁,瓜瓠不成,国有大兵。行春令,则蝗虫为败,水泉咸竭,民多疥疠。”

季冬之月

十二月“数将几终,岁且更始。专而农民,毋有所使。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论时令,以待来岁之宜。”“季冬行秋令,则白露早降,介虫为妖,四鄙入保;行春令,则胎夭多伤,国多固疾,命之曰逆;行夏令则水潦败国,时雪不降,冰冻消释。”

《礼记·月令》大约成文于战国时期,与其同时出现,反映同一时令失序思想的是《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编写的一部著作,该书内容分为十二部分,称为十二纪,每一纪为一月,首先载明当月政令及违反政令引发的灾异,然后据此发表议论。这是一种“以传注经”的体例,与春秋三传体例相仿,这也说明《月令》在战国时期已经成“经”,是人们普遍遵守的社会规范。

通过比较可以知道,上述不同著作中对时令失序产生灾害的论述有许多共同之处,也存在许多矛盾。总的来看,季令失序与月令失序只是表述形式有所区别,本质上是一样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淮南子·时则训》还提出六合的说法,六合即:“孟春与孟秋为合,仲春与仲秋为合,季春与季秋为合,孟夏与孟冬为合,仲夏与仲冬为合,季夏与季冬为合。”这是说,上述12个月份存在着对应关系,如果某一月不按月令行事,则必然招致灾害,但发灾时间是与其相合的月份,也就是在半年之后。因此,“正月失政,七月凉风不至。二月失政,八月雷不藏。三月失政,九月不下霜。四月失政,十月不冻。五月失政,十一月蛰虫冬出其乡。六月失政,十二月草木不脱。(不脱,叶槁着树,不零落也。)七月失政,正月大寒不解。(大寒不解,冻也,不发声也。)八月失政,二月雷不发。九月失政,三月春风不济。(济,止也。)十月失政,四月草木不实。(实,长也。)十一月失政,五月下雹霜。十二月失政,六月五谷疾狂。(疾狂,不华而实也。)”

《淮南子》一书中的各种时令观可能是对社会不同学派的总结,这些观点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我们还不得其详,但也足以证明,灾害的时令失序思想在汉代是广为流行的,这些不同观点最多只是这一思想内部的分歧。

三、时令失序思想在汉代的信仰和普及

汉代君臣笃信“顺阴阳四时”之道,他们认为灾害产生多是由于不顺四时月令造成的。西汉宣帝时大臣魏相说:“《易》曰:‘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四时不忒;圣王以顺动,故刑罚清而民服。’……明王谨于尊天,慎于养人,故立羲和之官以乘四时,节授民事。君动静以道,奉顺阴阳,则日月光明,风雨时节,寒暑调和。三者得叙,则灾害不生,五谷熟,丝麻遂,草木茂,鸟兽蕃,民不夭疾,衣食有余。”成帝阳朔二年春,天气异常寒冷。他认为这是大臣不顺阴阳的结果,下诏说:“昔在帝尧立羲、和之官,命以四时之事,令不失其序。故《书》云‘黎民于蕃时雍’,明以阴阳为本也。今公卿大夫或不信阴阳,薄而小之,所奏请多违时政。传以不知,周行天下,而欲望阴阳和调,岂不谬哉!其务顺四时月令。”哀帝时,李寻也上书称当时灾异出现与不顺阴阳有关。他说:

间者,春三月治大狱,时贼阴立逆,恐岁小收;季夏举兵法,时寒气应,恐后有霜雹之灾;秋月行封爵,其月土湿奥,恐后有雷雹之变。夫以喜怒赏罚,而不顾时禁,虽有尧、舜之心,犹不能致和。……《书》曰:“敬授民时。”故古之王者,尊天地,重阴阳,敬四时,严月令。顺之以善政,则和气可立致,犹枹鼓之相应也。今朝廷忽于时月之令,诸侍中、尚书近臣宜皆令通知月令之意,设群下请事;若陛下出令有谬于时者,当知争之,以顺时气。

东汉章帝建初七年,大臣韦彪因“盛夏多寒”而上疏说:“臣闻政化之本,必顺阴阳。伏见立夏以来,当暑而寒,殆以刑罚刻急,郡国不奉时令之所致也。农人急于务而苛吏夺其时,赋发充常调而贪吏割其财,此其巨患也。”

汉代时令思想不仅深入人心,而且演化为社会规范。其表现在时令的制度化、礼仪化和节日化、风俗化两个方面。

(一)时令制度化、礼仪化

在春生秋杀观念的影响下,汉代顺时行政已经成为定制,春天劝“种树”、赈贫民,秋天“养老施粥”是常见的帝王诏令。汉平帝元始五年(5年),国家还专门颁布了《四时月令五十条》1992年12月在甘肃敦煌甜水井发掘汉代悬泉遗址,发现大量简帛文书为主的文物,其中有墙壁题书一篇《使者和中所督察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壁书文首是太皇太后颁布《五十条》的诏令,次为和中致郡太守要求执行《五十条》的命令,要求全国各地认真遵守。《后汉书·礼仪志》以一年十二月为顺序,记载了两汉时期按月令行事的制度。如:立春之日,“制诏三公:方春东作,敬始慎微,动作从之。罪非殊死,且勿案验,皆须麦秋。退贪残,进柔良,下当用者,如故事。”“日夏至,禁举大火,止炭鼓铸,消石冶皆绝止。至立秋,如故事。是日浚井改水,日冬至。钻燧改火云。”“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餔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

(二)时令节日化、风俗化

汉代顺时行政在成为国家礼仪制度的影响下,还演化为社会节日风俗,如三月的上巳节、八月的“老人节”、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两“至”(夏至、冬至)等均成为汉代重要节日,并形成了相应的风俗。如上巳这一天,“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洁。”“仲夏之月……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从这些节日风俗看,有的具有明显的辟邪去灾的色彩。由此可见,顺时行事成为汉代上至国家机关,下至平民百姓都普遍遵守的社会规范,古代的月令观念在汉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四、对时令思想的评价

对于“月令观”,汉初的太史公司马谈说:“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他进一步解释说:“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史记集解》引张晏曰“八位,八卦位也。十二度,十二次也。二十四节,就中气也。各有禁忌,谓日月也。”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这段话对月令观念的评论是恰如其分、相当公允的,他不赞同古代月令中那样死板的规定,但是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国家,按季节安排农事活动却是必要的。

这种古老的月令传统,在汉代民间则演化成月日禁忌习俗。东汉时王充对这类习俗提出了批评,他说:“世俗既信岁时,而又信日。举事若病、死、患,大则谓之犯岁、月,小则谓之不避日禁。岁、月之传既用,日禁之书亦行。世俗之人,委心信之;辩论之士,亦不能定。是以世人举事,不考于心而合于日;不参于义而致于时。”《论衡·讥日篇》。他批评世人做事不从情理上考虑该不该做,而只是盲目地选择历书上吉利的日子。

总而言之,时令失序会产生灾异的观念有古老的渊源,可能是违背农时造成农业灾害延伸扩展的结果,其内核是基本合理的。但是经过阴阳五行系统的演绎,形成了各种繁文缛节的规定,有很多并不合理,因此,对于时令失序思想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一方面,春种夏耘、秋收冬藏是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月令中安排春天播种、冬天修粮仓之类的活动是符合农事规律的,如果不这样做,肯定会妨碍农业生产,给农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古代生产力并不发达,一年农业歉收就可能造成饥荒。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月令有正确的一面。但是,月令观认为,违反月令会引发自然灾害则大都是不科学的。如《淮南子·时则训》认为夏季行春令会产生地震,现在看来这是不大可能的,因为地震的发生是地球内部活动的结果,和人们的地表行为关系不大,和人们的政治行为更是毫无关联。时令失序思想将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扩大到人类的政治行为,这是不科学的,这和失德天谴思想有类似的地方。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失德天谴思想重点在行为的实质,而时令失序思想重点在行为的顺序。

同类推荐
  • 帝王无双

    帝王无双

    江山要有!美人要有!庙堂我最高!江湖我最大!基友成群,平乱治国。风流天子,帝王无双。
  • 风吹叶

    风吹叶

    我叫慕枫,作为一个重度宅男的梦想是拥有一个可爱的妹妹,以及一个温柔美丽的未婚妻。这一切在自己来到这个莫名其妙的世界时都全部实现了。是安于现状的幸福?还是寻找回到原先的世界的道路?这一切都随着一张令状而随之改变。
  • 红楼公子如翡

    红楼公子如翡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天地有灵秀之气,人生而遇之为人杰,物生而逢之则有灵。公子林翡。生而逢时,存而应天。时局风云诡秘,则翻云覆雨尽在手。当此一生,且掌风云,且震天下。此番一生,必万古流芳!(ps:背景为架空历史,请勿细究,谢谢)
  • 重塑原始时代

    重塑原始时代

    意外穿越的陈栋竟然到了远古时代,这里的人们仍旧还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连自然行成的火源都还没出现。陈栋的到来带着这里的人快速的走向文明,不仅让周边的小部落归附,更是让海外的人类臣服。陈栋哑然就成了地球村的村长。
  • 朕之江山美好如画

    朕之江山美好如画

    穿越成皇,大地在我脚下,国计掌於手中,哪个敢多说话?……顽石刻,存汗青,传颂我如何叱咤……
热门推荐
  • 秦葵倾阳

    秦葵倾阳

    在爱情事业双打击之下,秦香旎急急忙忙回国。她本来想的是既然爱情保不住了,那就拼命挽回事业。可天意难违,不是她的从来都不是她的,属于她终究是她的。某天秦香旎刚上车,坐在驾驶室的那位就问:“刚刚跟你聊天的是谁?”“你不记得他了?”秦香旎手往车外指,“他跟你一个老师,你忘了?”………..“……..,我记得他以前………”秦香旎一直说一直说,都没有注意到旁边的某人那脸都已经黑成锅底状了。……………….“看来你从一开始都没有把我放在心上。”“你什么意思?”抽什么风?“当时为什么没认出我?”秦香旎怔了一下,而后噗嗤一声笑了。还以为要谈什么重要的事情,结果只是某人吃飞醋了。不过还好,某人特别好哄。
  • 易道天书

    易道天书

    买半打啤酒居然送了本修行的天书?这不叫运气,而叫命运!从买酒的那天起,毕业不久的青年杨林森,便从此踏上了追逐远方的道路。可是,远方有什么呢?事业?金钱?美女?权力?不!这些绝不会成为他的目标,因为它们只不过是迈向远方时,沿途连绵不绝的风景罢了……如果你在找一个幽默、感动、励志、热血,还充满了人生感悟的故事……没错,请点开它,让我们一同进入那真实而奇幻的世界吧!
  • 放开那根金手指

    放开那根金手指

    【魔鬼断金文·原著党慎入】帮助萧炎找到斗气失踪的缘由,收获【药】卡;让唐三坠崖不死,挽救唐门,收获【唐】卡;替宋书航拒绝了黄山真君的入群邀请,收获【群】卡…作为断金师,庄小白只想大声说:放开那根金手指,让我来!
  • 重生成季少的心尖宠

    重生成季少的心尖宠

    [超甜宠文]上一世,众人皆知,宋烟爱季轩入骨,结果被自己丈夫被残害…一朝重生,宋烟第一件事就是当众悔婚,不仅如此,还跟季轩亲弟弟当天订了婚。宋烟重生以后认为自己简直是人生赢家,收获一枚小奶狗男朋友,什么都不愁…然而结婚后,才发现!什么小奶狗,全是骗人的,明明是一只大狼狗!!结婚当晚宋烟:“季宸!腿好酸…”季宸:“一会就好了,一会就好了…”一小时后宋烟:“季宸…腿酸”季宸:“一会就好了,一会…”一会复一会,一会何其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妖孽帝灵师

    妖孽帝灵师

    一场并不公平的交易,一次犹豫不决的选择,使她来到了这个大陆——九重天阙带着天生救世主的使命和无数人垂涎的帝灵晶体称霸大陆,驯灵化兽,扬名神界,惩治魔族......她的命运从此刻开始转变!【妖孽+狗屎运+风华绝代=叶落逐】本文一对一,美男多多,感情线颇少但有甜无虐
  • 鹿晗之宠你一生

    鹿晗之宠你一生

    10年前的我们,天真烂漫,10年后,我们都变了,你变得陌生,无情,你变得让我心如死灰,你不是我爱的那个鹿晗了,不是那个疼我的鹿晗,为什么?你会变成这样?
  • 天雨灵斗

    天雨灵斗

    天羽大陆,人们以修炼为生,强者可以上天入地,一个来自异界的少年,当武当绝学与灵力相碰撞,会发出怎样的火花?
  • 中国大谋略家的故事

    中国大谋略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尚云大陆

    尚云大陆

    在另一个尚云大陆上,有着一类实力极强的人,他们凭借着自身的天赋、血脉的传承等等,能够觉醒出一种武*——灵剑。在欧亚大陆上他们是被别人所尊敬,他们有特殊的职称——灵剑师。灵剑是由灵气所组成,灵气越多灵剑维持的时间就越长,发挥的威力越大,反之灵气越少维持的时间就短,伤害就越低,直至最后灵气耗尽不能维持灵剑的形态。灵剑也是分等级的,分别为“D、C、B、S、SS”每个等级都有高低,例如“B-、B、B+”。灵剑的等级越高,修炼的速度就越快。当然修炼的速度也可以通过丹药,灵器来提升。每一个灵剑师都有以一抵十的站斗力,而高级灵剑师以一抵百而立于不败之地。当一位灵剑师的灵剑破碎时也就意味着他的生命走到了终点。灵剑师修炼的境界分别为“一品,二品,三品,四品……九品,大宗师”。每一柄灵剑都有自己的属性例如“火系,光系,暗系,风系,水系,雷系,亡灵系,治愈系八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