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93900000027

第27章 整治江苏,国共合作(1)

导淮入海

1932年7月,陈果夫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导淮委员会副委员长。为什么蒋介石要将长期从事党务的陈果夫调去负责水利工程呢?这并非蒋用人不当,乱点鸳鸯谱,实际上,陈果夫对水利问题一直十分注意,并多有研究。

还在幼年的时候,陈果夫家乡常遭水灾,每当这种时候,陈果夫总爱到湖州驿西桥和管驿河头去看那汪洋恣肆的大水。有一次,他亲眼看到一只逃难的小船刚出桥头,便被大水卷走了,顷刻之间在附近沉没,船上4人死于非命。这可怕的水,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陈果夫的妹夫沈百先考入河海工程学校,每次见面,陈果夫总是不厌其烦地询问沈在学校所学的有关水利工程方面的问题,从工程设计,施工到工程预算等大小问题,都问得十分仔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沈百先毕业后,先后在太湖流域水利工程处、华北子牙河、上海浚浦局、广东韩江等水利工程处工作。这期间,陈果夫对水利的兴趣更加浓厚,常常与沈百先一起讨论有关水利工程的问题,学习到一些水利工程的知识,并由于沈百先的关系,先后认识了许多水利专家,与他们结成很好的朋友。

1929年初,沈百先任职于导淮委员会后,陈果夫对治理淮河关注起来,他阅读了许多有关淮河历史与现状、地理与水文方面的书籍,并时常向沈百先请教有关治淮工程的问题。有时,沈百先遇有重大问题要报告蒋介石,便请陈果夫代为转呈。陈果夫在转呈报告时,常要和蒋介石谈及有关导淮的工程情况,谈话中,既表现出他对导淮工程的热心,同时,也显露出他对水利工程的熟悉和研究有素。有一次,陈果夫在代沈百先转呈报告后,还向蒋介石提出了一些有关导淮方面的政策建议。蒋介石听了,一时没有回答,沉吟半晌,突然说:“你去帮我办这件事,好不好?”陈果夫吃了一惊,平时虽说对导淮工程十分关注,但从来也没有想到要自己去指挥这一重大工程,他实在没有思想准备,便说:“我是外行。”想以此作为推词,他说的也是实话,他毕竟是搞政治的,过去在学校也从没学过工程技术。但蒋介石坚持说:“你知道注意这件事,而且所建议的并不是外行话,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国共产党在重庆同国民党进行的为期45天的和平谈判。谈判从1945年8月29日开始,至10月10日结束。通过谈判,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图为:在赫尔利的陪同下,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飞抵重庆。所以这件事,就是你去办吧!”陈果夫深知蒋介石的脾气,他坚持的主张是很难改变的,也就不好再拒绝了。他静下来一想,觉得自己从小就对水利发生兴趣,多年来这个兴趣一直没有减弱,幼年时见到的那一幕大水卷走小船的悲剧还常闪现在他脑际,现在具体指挥治淮这一大型导水工程,正可施展自己的抱负,造福于淮水两岸的人民,因此,也就十分坦然地接受了这一任命。

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向东流经安徽、江苏两省,原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但从1128年后,黄河多次决口,夺淮入海,其所挟带大量泥沙,淤高了淮河河床,使中游河槽变成半地上河,下游入海出路被淤塞,整个水系被打乱,每遇汛期,不能畅通泄水,以致破堤决口,泛滥成灾。千里淮河两岸,“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成为洪、涝、旱灾俱全的重灾区,“数千百万之全淮民众,无日不沦于饥馑,无刻不泣对洪波,此淮之导,所以不容稍缓也”。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决定治理淮河,在建设委员会下设立了整理导淮图案委员会。该委员会成立后,主要任务是搜罗关于导淮计划、图表及各方面的建议,并进行整理,分类,并印成《导淮图案报告》一书,为导淮工程作准备。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整理导淮图案委员会顺利完成了各项任务。1929年1月,国民党中央正式成立导淮委员会,蒋介石为了表示他对导淮工程的重视,亲自担任委员长,具体工作由副委员长负责,特派委员20人,并聘请德国汉诺威工程大学方修斯教授为顾问工程师,同时广泛征集专门人才,进行导淮的前期准备工作。从1929到1931年,导淮委员会集中了全国一些优秀的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对淮河入江人海各路河线进行了实地勘查、测量,广泛调查、搜集各方面资料,进行反复论证、研究,并根据研究成果,拟定了整个导淮工程的总体计划,呈奉国民政府核准后再予实施。

导淮工程计划确定了江海分疏原则,即整治淮河入江入海的水道,使之便于航运、防洪、发电等,据概算,整个工程需经费2亿元。由于蒋介石正和各军阀混战,军费开支都十分困难,哪来如此巨款去搞导淮工程呢?所以在此期间,导淮工程始终是纸上谈兵,不能付诸实际。

1932年7月,陈果夫正式就任导淮委员会副委员长,主持导淮具体工作。10月,国民政府公布《修正导淮委员会组织法》,赋予导淮委员会在淮河流域内对公私土地清丈、登记、征用、整理等处理全权。陈果夫鉴于工程浩大,费用过巨,筹款不易,便决定先借用庚款,到时还本付息及自筹资金等办法,并采取分期施工的形式。为此,陈果夫与水利专家一起制定了两年施工及整理土地的第一期工程方案,即建造三河活动坝、邵伯船闸,淮阴船闸等一系列船闸,进行三河坝上下切滩,对淮阴闸上下、张福河上下进行疏浚整理,使淮河人江水道得以整治,然后再进行导淮入海的工程,计划工程费用1380万元。

工程计划经国民政府通过后,陈果夫便急忙筹钱,他亲自到中英庚款会要钱,并派专人进行催促,使庚款会不得不立即开会研究。该会的主要董事是上海英商商会会长马歇尔,他见陈果夫急着要钱,慢条斯理地说:“你们为什么这样急,不能拖些时日吗?”陈果夫说:“导淮工程倡了六七十年之久,现在才做,不能算急了。”马歇尔说:“你们钱都没有准备好,就做起来,太冒险了。”陈果夫正色说:“钱在你们庚款会很多,我不怕没钱,只希望你们赶快通过我们的提案。不然我们的工程停顿,那将是你们的责任。”马歇尔不敢再拖延,于是,庚款会很快开会研究,通过了提案,并如数拨了款子。

陈果夫得到钱后,便将这笔款项用于张福河道疏浚工程中。经过一个夏季的奋战,终于很好地完成了这项工程。工程完工后,陈果夫有意邀请马歇尔及庚款会董事们前来参观,他们参观后,都对工程质量表示满意。陈果夫即抓住机会,趁热打铁,向董事们提出第二项工程费用,董事们当场拍板拨款。于是,这笔钱很快投入邵伯、淮阴、刘老闸三大船闸的建造。

待这三大船闸工程完成一半的时候,陈果夫如法炮制,像上次一样,邀请马歇尔等庚款会董事们前往参观,待他们参观后,兴致很高的时候,又和他们订立了另一工程费用的合约。这笔费用下达后,陈果夫即开始了杨庄、周门、刘老闸三大活动坝及高邮湖通运河间的小船闸等的修建。

正当导淮入江的工程热火朝天进行的时候,陈果夫于1933年10月被任命为江苏省政府主席,这对他的导淮工程无疑增添了很多方便,他正是考虑到对导淮有好处,才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命。陈果夫主持苏政后,即利用他的行政权力,让江苏省主动承担了导淮工程中一系列重要的子工程,如疏浚六塘河,兴建里下河通海各港水闸,将淮阴、邵伯间所有的护岸改为块石修建等。特别是承担了导淮人海的工程,本来这一工程是要等导淮入江工程完成后,再根据资金筹备情况选择适当时候进行,陈果夫认为这样太慢了,不能让导淮工程尽快完成而发挥它的作用。根据江苏省的经济状况,完全可以承担这一工程,另外,他还提出了发行公债以筹集资金的办法。国民党中央批准了陈果夫的请求,决定发行公债2000万元,用于导淮入海工程,这一工程由江苏省具体承担。

毛泽东总是一脸的从容,一副领袖的气质。1934年11月1日,导淮入海工程举行开工典礼,陈果夫兴致勃勃地参加了典礼,他亲自拿起铁锹,破土奠基。这一工程是开挖一条长176公里、底宽35米、两堤相距250米的一条运河,取名“中山河”,淮河水将从这条河疏导人海。

中山河工程主要是征调民工参加建设,每年1月至3月、11月至12月是农闲时间,大批农民被征调来做工,征工最多时达24万人,整个工地人山人海,雄伟壮观。沿线专员、县长、区乡、保甲长都卷入这无休无止的征调民工之中。在征工中,不管农民具体情况,只要是劳动力,均要上工地,而且在工地上,劳动强度大、劳动保险全无、所用工具基本上是牛车、独轮车、挑畚,人力戽水车等,再加生活艰苦,无医少药,因此,工地上死伤事件时常发生。就连陈果夫自己也说:“其辛苦劳瘁,非身经其事者听可得知。”但陈果夫不顾人民死活,强征硬派,待遇菲薄,只要劳动效率,不管安全保险,这就闹得广大人民怨声载道。整个导淮工地上,洒满江淮人民的斑斑血泪。

1937年4月,中山河工程完成,至此,整个导淮工程大部分竣工,对此,陈果夫充满成功的喜悦。5月初,他不顾身体衰弱,在导淮委员会总工程师李仪祉和江苏省建设厅厅长沈百先的陪同下,前往中山河视察。他们兴致勃勃地沿河岸大堤步行,此时,中山河已经通水,河面波光粼粼,一直伸向远方,两岸是雄伟的长堤,一望无际。看到这一切,陈果夫十分欣慰,步行半个小时仍不感觉累。看完中山河后,他又饶有兴致地登上直升飞机,察看了整个导淮工程已告完成的部分。他从飞机上看到这一带与前几年相比已大不相同,田畴平整、河网如带、树木葱郁、房舍俨然。这一切都令陈果夫高兴万分,他觉得自己干成了一件大事,很快便可以向蒋介石交差,他在国民党中的地位将会更高,其他派系的人物将会对他侧目而视。想到这里,他差点笑出声来。

视察完毕后,淮阴等6县联合举行欢迎会。陈果夫在会上发表即兴演说,强调导淮之完工,证明人力之伟大,更证明有志竞成、事在人为之至理,并希望各地更进一步群策群力,继续建设,完成导准工程所有建设任务,彻底治理淮河,不使洪灾、涝灾、旱灾再出现于江淮大地。当晚,陈果夫久久不能人睡,他抚今思昔,感慨万千,便起床来,写下了一道导淮入海歌:

淮河!淮河!利我江北乎?害我江北乎?

全在我江北人能力如何。

我有能力,水为我用;

我无能力,我为水用。

我善用我力,淮水为我操纵。

导淮入海,要将西水导入东海中。

大水不为我害,大水不为我害。

大旱亦收灌溉之功。

大家齐用力,为了大家安乐与年丰!

大家多用力,为了永久安乐与年丰。

治淮的初步成功,对陈果夫的确是很大的鼓舞,他决心再接再励,继续完成尚未完成的其他工程,以达到彻底根治淮水的目的。1937年先后开工的工程有:兴建周门活动坝、兴建刘涧浅水坝、兴建中运河涵洞、开挖里运河浅段、疏浚皖淮浅段等,但后来均因抗日战争的爆发而相继停工,所有运到工地的钢料,水泥,涵管、石块等,均损失殆尽。

1938年,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进攻和国民党军事上的败退,整个淮河流域全部沦陷,导淮业务,陷于停顿。在此情况下,导淮委员会便随国民政府西迁重庆。为了避免在导淮委员会服务的专业水利人才逃离星散,陈果夫向蒋介石建议,仍然保存导淮委员会的机构设置,为了保证这些人有事做,将四川省内的一些水利工程交与导淮委员会承办,如綦江工程、乌江工程、赤水河工程等。这样,导淮委员会在实施这些工程中,保存、培养了一大批水利建设人才。

陈果夫在主持导淮委员会工作期间,积累了很多治水的经验,他在一些文章中进行了总结,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治水必须达到综合利用的目的。陈果夫认为,治水是花费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工程,不能为治水而治水,必须使水利能综合利用,即治水后,不但使之能防洪防涝,而且要达到航运、发电、灌溉、水土保持等综合利用的目的。他说:“为国家长治久安计,每一河道应有详密计划,务使自上游至下游之水,均能尽其利。在山地高原之河道,如何建蓄水库及发电厂,利用水之冲击力,使水力电源,能协助工矿业之开发。如何兴建灌溉渠道及水闸等,利用水之渗透力,促进农田之生产。又如何改善渠化河道,利用水之浮载力,使航运畅通,以协助交通之发达。……自夏禹以来,中国治水,均以排洪水为能事,今则洪水泛滥,不应看得太重,而着重利用水之三种能力,以建国家,若三者同时建设,则洪水自然可以免除。”他多次强调:“一定要懂得水的三种力量,第一是渗透力,第二是冲击力,第三是浮载力,这三种力量都能尽量利用,使它发挥到最大的效用,才算是水利。”

第二,治水必须上、下游兼治。陈果夫反对治水非先治下游不可的意见,他说:“我在最初担任导淮工作时,就反对那种治水非先治下游的成见,后来我经过湘西、黔东及四川各地,又做过綦江蒲河流域的工程而后,更觉得治水非上下兼治不可,形成我对于治水的一个主张。水与旱相反而实相成,上游患旱,就因为下游患水,反之亦然。所以上游的水能积蓄起来,则上游也不致患旱,下游亦不会成灾,双方都有利益。”

第三,水利兵工化。陈果夫认为水利是规模巨大的工程,常需众多人力物力,因此,除临时征调民工外,需要有一支常年工作的水利队伍,他建议可以实行水利兵工化,将现有的军队拿出10万人改编成水利工兵,“每师增置技监1人,每旅增置技正1人,每团增置技士1人,每营增置技佐1人。均各叙以师长、旅长、团长、营长相等之军职,协同指挥”。认为照此办理,可以革命之精神,作非常之建设,能保持常年有人管水利,也能较快地完成一些艰巨的水利任务。

陈果夫上述有关水利的主张,应该说是有一定见地的。

有人在前方冲锋陷阵,有人却在暗地出卖战友。图为:1929年元旦阅兵典礼。新官上任

1933年5月,陈果夫辞去监察院副院长职务。10月,蒋介石任命他为江苏省政府主席。当了多年的京官,现在一下子去当地方官,似乎多有降职之嫌,但陈果夫此时还很高兴。其一,他认为“省主席是独当一面的职务,中国一省,其幅员每等于欧洲一国乃至数国,故省主席的职务相当繁重”。其二,江苏省是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所在地,其地位更在一般行省之上。其三,他正担任导淮委员会副委员长,率领10多万水利大军进行导淮工程,而导淮工地主要在江苏,担任江苏省主席,将会给他的导淮工程带来诸多方便。所以,陈果夫倒是十分乐意到江苏省任职。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宦官传

    中国古代宦官传

    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先秦和西汉时期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则全为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又称寺人、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宫中专用宦官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制度。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特有产物。历史上多次发生宦官专权、干预朝政,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有重要影响。《中国古代宦官传》本书讲述了“秦朝宦官赵高、东汉宦官张让、唐代宦官李辅国”等等一些宦官的故事。
  • 一生家国:李光耀传奇

    一生家国:李光耀传奇

    李光耀是中国人所熟知的名人,不仅仅因为他是华人,还因为他是世界瞩目的政治领袖。但中国人对李光耀的了解但仅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他领导的新加坡为什么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他在其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理念形成有什么样的背景,是什么影响了他的人生?他的治国理念对我们中国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深层次的意义?书中将用客观生动的笔触一一揭示。
  • 浴血功臣录: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秘事追叙

    浴血功臣录: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秘事追叙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乱世中的“英雄”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为统治者开辟了新的王朝。开国功臣的人生在被封侯拜相后到达了鼎盛。皇帝赋予了功臣权力,同样也是皇帝,终结了功臣的性命。开国功臣大都经历了“两重天”的人生考验。建国前他们被统治者视为左膀右臂,珍爱有加,建国后他们被统治者视为心头大患,欲除之而后快。“可与他同患难,难与他共欢乐”这句话道出了两千多年来开国皇帝的共同心态。开国功臣在功高震主的忧患下,或者如韩信般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或者如李靖般高风亮节,功成身退。他们都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只求苟全性命,安敢复望富贵?当我们回眸历史时,应当知道和记住这一群叱咤风云的开国功臣的真实命运与结局。
  • 明月为君侣:蒋光慈的情感历程

    明月为君侣:蒋光慈的情感历程

    本书主要叙述了蒋光慈与不同成长背景、性格特色迥异的三位女性的感情纠葛。蒋光慈一生以宽厚仁爱的胸怀成全包容女性,然而最终还是因革命的爱情而染疾于女性,最后在事业、情感、生活的多重窘迫中,贫病交加,凄惨早逝。
  • 出轨的盛唐:武后

    出轨的盛唐:武后

    一本书讲透中国古代女人的权力心术,生动诠释古代女性与权力惊撼媾和的宫闱心计:色媚、隐忍、阴毒、怀柔、狠厉、绝情……解密武则天最隐忍、最狠厉、最孤绝又最辉煌的一生,再现盛世大唐最阴暗、最情色、最血腥的权力争斗;一本精彩诠释中国古代女人只有在床上先征服男人才能在权力场上征服天下的最经典教材,生动描写了武后的从容镇静,老成练达,虽然难以洗涤其残忍毒狠之罪,却是人人敬佩。她做皇后28年,皇太后7年,后以本人名义做皇帝15年,兹后唐朝其他15个皇帝也全是她的孙辈和后裔。所以,纵是武则天的头衔一改再改,她仍是唐朝的祖先和国母。以一个篡位而颠倒朝代的人物,又在太庙里千秋享配。
热门推荐
  • 假婚真爱:霍少宠不停

    假婚真爱:霍少宠不停

    未婚夫为了利益和自己妹妹暗度陈仓,婚礼上惨遭抛弃成了且被倒打一耙成了人人喊打的小三,正在绝望之时,那个人出现了,像是一道光,照亮前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给女神打工的日子

    给女神打工的日子

    经典版:曾经,有一份坑神的工作摆在我面前,我没有拒绝,等到我上班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女神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她说三个字:“我拒绝。”如果非要在这份心意上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至少别让我免费打工啊!真·简介版:作为一个淘宝客服,实际上是快递员的杨奇在工作中不仅要应付各种难缠的客户,下班后还要伺候美艳的老板娘。最要人命的还是每次送货都在异世界,这日子还怎么过啊!
  • 我的亚瑟王

    我的亚瑟王

    本人的第一本小说,有兴趣就看看把。综漫同人先是凯尔特神话亚瑟线——然后Fate——之后待定本人刚开始写的可能很差,不喜可以直接从第二卷开始看。
  • 从杀手开始

    从杀手开始

    我似一个木得感情的撒嗖。却总是在不经意间收获友情、爱情、亲情……这该死的感情,我用我的方式去守护。
  • 边改边闯

    边改边闯

    我穿越到了我的小说里面,然后在回来,然后在穿越。
  •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是著名的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被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的“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相传古时候,在古阿拉伯的海岛上,有一个萨桑王国,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嫉妒,因王后行为不端,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日晨即杀掉,以示报复。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用讲述故事方法吸引国王,每夜讲到最精彩处,天刚好亮了,使国王爱不忍杀,允她下一夜继续讲。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动,与她白首偕老。会是些什么样感动人的故事呢?
  • 人间花开花落

    人间花开花落

    表妹的面基对象是自己的前男友?姜墨懵了,这是什么情况?自从这次遇见,他们之间的孽缘就再次开启了。酒吧、联谊、实习,到处都有他的身影。
  • 世几

    世几

    不管轮回几世,何种身份,我都会去遇见你。
  • 仙路断绝后

    仙路断绝后

    广袤的大陆,壮阔的深海。历史车轮滚滚而过,唯有仙可以超脱这俗世的牵绊,但是仙路已断。千年前,最后一位仙李天羽建立了仙朝大唐,天羽仙皇飞升之后,世间再无成仙路。大陆与深海陷入了俗世的轮回,少年秦正,从血海中来,又走回血海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