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5000000004

第4章 小产品赢得大市场的成功案例(1)

1

已有无数成功的案例表明,小产品能够赢得大市场,这些案例尽管内容差异很大,但都可以给我们以各种各样的启迪。

1.小木梳梳出大财富

1975年,17岁的四川青年谭传华因淘气玩雷管时炸伤了手,右手被从腕部截去。辍学后的他并没有深陷在懊悔中,而是把自己反锁在房里,用45天的时间抄了一本古医书《活人心法》,当他走出房门时,左手和原右手写的字已差不多一样了。不久,他被村上小学聘去,当了5年民办教师。

1980年暑假,谭传华被特邀参加四川开县教育先进工作者表彰会。会上,上级的工作表彰给了他一种成就感。但一个校长瞟了他一眼,跟旁人说:“一个人残脚断手,多难看,多可怜,要是我残了,自杀了事。”谭传华听到这番话,自尊受到了深深的伤害,一气之下弃职单干。那时,他心中有一个崇高的理想,那就是当一个画家。雨果和艾芜经受生活的磨炼的故事使他念念不忘,他决定像他们一样去经历人间沧桑,画出传世之作。在父亲的支持下,他带了50元钱,于1981年初冬时节,背上一个桶包一个画夹,开始了流浪打工生涯。

他的路线是西南、华南、华北、西北、华中……但他还没走出西南,便用光了钱,又当了手表,困在了昆明,三天三夜没吃一口热饭。他住不起旅馆,在一个墙角蹲下来,被一盆水淋得透心凉,冷得发抖的他钻进农家的稻草堆里,又被当作小偷抓起来,讯问了半天。他到昆明市民政局救济科和市政府接待室寻求帮助,但一无所获,饥寒交迫的他只好走进春城饭店,安心做一回叫花子。

当他看见吃饭的人起身离桌,正准备伸手抓盘中的剩菜时,那男人哼了一声,回头把剩下的酒泼在残鸡上。

自尊和果腹,谭传华选择了前者,空着肚子走出春城饭店,他在昆明火车站背着画夹瞎逛。

一个年轻人走拢来,问他:“你是画画的?”他点了点头。年轻人又说:“你给我画一张,画得像,我给你两元钱。”

谭传华得到了两元钱,他迫不及待地在近旁的面食店买了6个馒头,舀了一大碗温开水,肚子饱了,他哭了。出门在外,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第二天,他挣了3.5元,第三天,挣了5元。从此,他走一路画一路,挣得了生活费和住宿费,游历了武汉、上海、北京、乌鲁木齐、郑州……1983年3月,谭传华虽然身无分文回到开县岳溪镇,但他却得到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开阔了眼界,培养了一往无前的拼劲和韧劲。

这时,建筑业开始兴旺,谭传华果断地办起了预制场,因为是全镇第一家,他赚了钱。1989年,精神消费西风东渐,他丢了预制场,进县城开了一家花店,因为是全县首家,他又赚了钱。3年之后,鲜花店满城都是,他毅然放弃生意,进四川美术学院进修美术。

1992年下半年,从成都回来的谭传华受木雕大王张果喜的启发,招了10多个工人,在开县办起了黄杨木雕刻厂,手工作坊式的生产,质量不过关,销路不好,6万元血汗钱亏得片甲不留。

谭传华四处寻找商机。在深圳,他听到一个信息,说木梳有销路,回来后,他拜访了一位老制梳人,这位老人对他唱了一段古巴蜀歌谣:“文要拜相,武要拜侯,黄杨木梳尽了头。”

他暗暗惊喜,自己找到了一个发财的好项目,木梳消费虽然是最普通的日用消费,但正是它的普通性注定了使用的广泛性。中国有十二亿人口,只要有一亿人梳他的梳子,就够忙一辈子了。他从县城搬到了万州城区,要大干一番,他与万县市农科所协商,用废弃的猪圈改作厂房,挂出了三峡工艺品有限公司的招牌,组织了10多人,运用黄杨木开始了作坊式的梳子制作。

1993年4月,第一批三峡牌木梳生产出来了。谭传华派四个工人,每人挎一篮木梳到市区去卖。他和他们约定,谁卖了第一把都要打电话回来。他守在电话机房,一步也不离开,电话响了,他抓起来接是别人的,电话又响了,还是别人的……整整一天,他接了十多个电话,但没有一个是他的。天黑时,四个工人回来了,就卖了一把,两元钱。他想哭又不敢哭,因为手下人都在望着他。他说:“虽然只卖了一把,但只要有人买,就说明我们的梳子有销路。”第二天,卖了17元钱。他给工人打气也给自己打气:这是昨天的八倍多,有希望!这两天所卖的19元钱,细心的谭传华保存了下来,作了塑封,现保存在公司的档案中。

一个新兴的小企业,一种没有名气的小商品想占有市场实在是太难了。他坚信:没有攻不下的市场,只有攻不下的人。谭传华公司的推销员上门推销,经常被大商场的经理哄出大门。

倔强的谭传华走上了亲自推销的道路。他跑了成都、重庆、武汉、西安各大商场,吃尽了酸甜苦辣。

当他到一家商场推销时,那商场的业务员根本不屑于他这个老板,面对他的笑容,冲他大喊:“滚出去。”并关上了门。一边是企业等待产品销售出去后回笼资金,另一边是商场不予接收,那天,他和一个业务员站在办公室门外,徘徊了整整半个小时,但他始终没让盈在眼眶中的泪水掉下来。在成都一家商场,他去了5次,人家都不理睬,去第6次时,经理火了:

我跟你说了,我是不会买你的梳子的。谭传华也火了:“我只希望你把梳子摆上柜台,你不同意,我就再来十次、二十次、三十次,总之我要说服你,因为你的商场信誉好,我看重的就是这些,我的产品要是卖不动,三天后你不用通知我,你自己烧掉就行。”经理最后答应试一下--代销,三天销出了几十把,他又打电话叫公司再送500把。

尽管他做出了最大努力,但迎接他的还是这样一个结局:贷款32万元,账面收入不到3000元。

好在谭传华并没有趴下,多次深陷绝境的流浪生活让他永远坚强,他重新审视自己的厂子,认真进行市场分析,发现亏损的原因在于产品质量差,缺乏市场竞争力,而质量差的根源就在于技术和设备落后。

1994年上半年,谭传华在全国十几家同类企业都没有专用设备的情况下,投资30万元,进行了设备改造,生产出先生、小姐牌水磨黄杨木梳。7月,在‘94四川名优新产品博览会上,他的小木梳独树一帜,轰动了大市场,四天零售了9600元。成都一家进出口公司执意要货,当谭传华左手签完合同时,他泪花闪闪:“我的厂子活了,60多号人活了,我可以见江东父老了!”当年,企业产值就达65万元,谭传华终于走出了困境。

谭传华初获成功,但他并不满足,他要把这小小木梳做成全国知名品牌,因此他对产品的商标名并不满意。从某种意义上讲,“三峡”牌只有地理特征而没有消费内涵,要想使产品打出知名度,必须重新命名。100多年前,谭传华的曾祖父靠祖传的木匠手艺,小有家财,民国36年,到曾祖父去世时,已被他的祖父吸鸦片和赌博败光了。他的奶奶主动让保长把丈夫抓去当了壮丁,第二年,战死在长沙。谭传华的父亲改行作了裁缝,但在烫衣服时烫坏了衣服,被师傅一熨斗砸破了头,他发誓重操木匠旧业,重现祖上荣光。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在民间享有了较高声誉。谭传华想起这段家史,决定打出“谭木匠”品牌。1995年12月,他把产品商标更名为“谭木匠”并正式推向全国市场。但这时公司有企业创建时的库存梳子15万把,工人们建议趁品牌已经打响,夹在新产品中销出去。谭传华一锤定音:烧!他知道,眼前虽然烧掉了几十万块钱,但这一烧能浇铸一种信誉和品牌,它们将带给他不知多少个几十万!事实证明,他的眼光没有错,经过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正大综艺》等王牌栏目的广告炒作,谭木匠木梳迅速走红,产值每年都以3倍的速度递增。

1997年,谭传华干了一件大事情。那一年,谭木匠公司员工150人,残疾人占生产人员总数的63%,作为企业老总的谭传华,反复想到一个问题,全国生产木梳的厂家起点都低,谁走在前面,谁就可以领导这一行业,他想从设备、包装、材料处理、款式等全方位进行技改,做这一行的“领导者”.

但是,他缺乏足够的资金。创业阶段支持谭木匠公司的是一家信用联社,1997年谭木匠公司提出的贷款额度是150万元。按说公司的总资产是600万元,负债才190万元,且公司连续两年利税增加了几倍,四年来,无一笔超期贷款,贷这点款是没风险的,但这家银行当年的贷款额不仅没增加一分一厘,反而减少了20万元。

当时,谭木匠公司在西安、成都、重庆、武汉等大城市加强了广告宣传,同时在《经济半小时》、《正大综艺》插播广告,每年的广告费支出达1000多万元,当谭传华和信贷科长为增加几十万贷款费尽口舌时,该科长不但不为所动,反而说了一句:“你们少打点广告,不就节约了100多万元吗?”

谭传华陷入沉思之中,在企业和银行之间,银行好像有种优势,对企业居高临下,厂长、经理都围着银行转。银行也是企业,也是在做生意,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招聘银行?

谭传华含着热泪,写出了招聘启事,发出了“我们需要一个好银行”的呼唤。《招聘银行启事》于1997年8月20日刊登在《重庆商报》上,总编邱远勋写了《企业家需要银行家托起,谭木匠公司招聘银行》发在头版头条。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举迅速在全国激起了强烈反响,《经济日报》、《中华工商时报》、《中国乡镇企业报》等刊发消息评论,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与完善金融体制改革的讨论迅速在各大媒体掀起,陕西、山东等省电视台、广播电台都把目光投向了谭木匠公司。

谭木匠木梳梳出了一条爆炸性新闻,也给自己打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广告。谭传华又火了一把。

写招聘启事时,谭传华想到,虽然自己的启事登出去,帮厂长经理喊出了心声,但可能会得罪银行,自断财路,因此做了打几年艰苦“游击战”的准备。他没想到,金融界很快对此作出了反应。当天下午,一家新加坡公司设在重庆的分支机构即抛出“绣球”,邀请谭传华面谈,8月2日上午,重庆市建行薄行长责成万州区建行与谭木匠公司洽谈,与此同时,重庆一投资代理商也向公司转达了美洲银行及花旗银行的考察意向。

经过一个多月的交往接触,1997年9月16日,谭木匠公司正式在重庆市建行万州区分行开户。也就在这一年,“谭木匠”公司开发出牛角梳等20多个品种,形成了梳子系列。天然木梳经全国社会评价调查,被确认为中国公认名牌产品,谭传华本人被评为重庆市残疾人自强先进个人。

谭传华清醒地记得,一位美国记者做过一个社会调查,100年前登记注册的公司,存活至今的仅有几家,存活的原因只有一个--始终贯彻服务理念,凡是一开始就想赚钱的,早就不复存在了。因此,谭传华把“只有好人品,才有好产品”作为企业理念,把“市场靠凿,意志靠磨,关系靠梳,收获靠压”作为经营理念,他要创造一个永远的“谭木匠”品牌。

早在1997年,许多商家就要求谭木匠公司增加批发业务,但谭木匠未予采纳,令他们百思不解:批发是厂家快捷销售的渠道,谭传华怎么见钱不赚呢?在2001年3月13日湖南卫视《步步为赢》节目中,一位女选手面对特邀嘉宾谭传华的这一提问,说:“批发量虽大,但可能很快让假冒伪劣充斥于市,鱼目混珠,影响品牌。”谭传华频频点头。

谭传华说:三株、巨人爬上去快,但下来得也快。他对公司的发展坚持“爬坡”的速度。他要走的是一条名牌之路,“宁走慢,必走好。”

一直到1999年底,谭木匠公司采取的都是业务员走出去推销的办法,尽管销势很好,但由于是先发货,后收款,造成了不少呆账、死账。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重塑品牌形象,谭传华果断决定,弃掉原来流通不畅的销售网络,从2000年开始走专卖店道路,由于产品的知名度高,很快从万州开始,发展到南充、成都、重庆、武汉、西安等地。为了进一步突出品牌特色,公司一改所有专卖店的传统形象,请专业人员设计专卖店格局,实行布局、摆设、装潢、服务、场地规模五统一,使其拥有古色古香的外部形象和浓厚的文化内涵,以及高水平的服务。现在的专卖店,清一色的20到30平方米的店面,统一采用红木色为标准色,具有沉着古朴传统自然的特点,店内以古色古香的木料装饰出各种木工用具,墙上有谭传华的漫画形象,书有“好木沉香”、“我善治木”、“千年木梳,万年情缘”、“把木头做出味道来”的句子,尤其是“谭木匠”招牌几个字更具特色,“谭”字为汉隶书,“木”字为木工推刨和木工角尺的巧妙组合,“匠”字为象形字,可隐约看出在简陋的作坊间,一木匠正俯身在木凳上用力推木料的图案,在都市林立的店面中,它们独树一帜,格外引人注目。

谭木匠梳子成为厂家和经营者共同的财富。2000年,山西临汾市一男青年,在本市开了一个专卖店,然后在太原、北京各开一个,当年获利100万元。加盟者的信心进一步增强了谭传华扶持培养一批高水平专卖店,做百年老店的信心。

他一方面要求店主树立与公司同样的经营理念,另一方面告诫经营者,谭木匠只是区域名牌,不要以名牌自居,只有以优异的产品质量、优质的服务,才能撑起公司的形象,只有拥有铁杆消费群体,才能让专卖店成为百年老店,否则很快就会被市场大潮所吞没。

为了去粗存精,2000年暑期,他请大学生秘密查访各大城市专卖店的服务质量,五月,对服务水平不高的5家专卖店果断地予以清除。

2001年春节过后,谭木匠第三次搬家,把公司的销售部从万州迁到了重庆主城区,以谋求更大发展。

对于宣传,许多企业求之不得,甚至不惜重金,但谭传华却从1998年以后对媒体采取尽量回避的态度,他说他办企业,主张少一些浮躁和喋喋不休,多做实在事,不想张扬,只想靠美誉度换取公司的良好形象。这与麦当劳、肯德基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谭木匠”公司的魅力却又挡都挡不住,湖南卫视3月19日《步步为赢》、山东卫视3月19日《现代生活杂志、商务进行时》都对谭木匠公司予以了专题报道,电视台没要一分一厘。

如今,谭传华的梳子系列已发展到了300多个品种,专卖店遍及除西藏以外的全国所有省份的大中城市,一共90多家,员工人数超过200人,年产值已达数千万元。

2.“中国结”编出大市场

1955年,李平出生于上海,但她从小跟着外公外婆在浙江无锡月城桥村长大。李平的外婆是该村有名的巧手,常常用红头绳编成蝴蝶结和各种小动物给她,慢慢地,小李平对手工艺着了迷,这为她以后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2年,李平从河北师大毕业并留校任教,开始研究《中国科技史》。1989年,她被学校推选到中科院进修。在中科院的图书馆里,她从许多古籍中的古图谱上了解到中国结独特的编法,从此,要恢复流散的“中国结”编结艺术的梦想深深地埋在了李平的心中。

同类推荐
  • 总经理决胜市场要懂的188条锦囊妙计

    总经理决胜市场要懂的188条锦囊妙计

    《总经理决胜市场要懂的188条锦囊妙计》基于公司成长和发展成功的经典案例,全景式地论述私营公司做大做强的黄金法则,从公司的创立到发展、从市场到营销、从人才到管理、从危机处理到经营方略……全面系统、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公司决胜未来,创造长续发展可能的各个层面,解决了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诸多问题,为总经理提供了最有实战价值的指南,让公司永立不败之地。
  • 世界最伟大推销员乔·吉拉德的推销智慧

    世界最伟大推销员乔·吉拉德的推销智慧

    本书在讲述乔·吉拉德的人生历程的同时,着重介绍这位销售大师在销售过程中总结出的成功经验及方法、策略,并辅以销售实例,旨在帮助所有推销员有一个良好的学习途径,并不断提升自己的销售能力。
  •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本书主要用作国内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专科)教育的教材,同时,也可作为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资料和参考,或供管理人员自学使用。全书共十章,包括绪论、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人员招聘、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与开发、职业生涯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等。本教材充分体现应用实践导向,注重知识结构的全面性、编写体例的新颖性和内容素材的前沿性。
  • 大话晋商

    大话晋商

    本书全面地对山西商人进行了描画,包括其发迹的历程,繁华时的盛景以及经营、用人、生存等各方面的策略特点,内容包括:抓商机走边关借帆远航、善节用耐苦累创业艰难、天下财聚平遥满城票庄、开口岸洋商至晋商转衰等。
  • 组织复杂性管理

    组织复杂性管理

    本书试图从组织复杂性研究的一些最基础的问题入手,并逐步展开.提出用结构敏感性及行为逻辑通道分析的方式来解释复杂组织及复杂性形成机制,同时建立了专门化的解决方案,搭建起了解决组织复杂性的理论架构,涵盖了组织复杂性研究的最为基础的研究内容,包括界定了组织复杂性,给出了组织复杂的来源、形成机制及复杂组织的判断条件,构建了解决组织复杂性的基本方法等。本书主要适合于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从事专业的组织复杂性研究的学者参考与阅读,对于复杂性研究的入门研究者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热门推荐
  • 修真行之盗梦

    修真行之盗梦

    一个普通的山村少年梦想着走向大世界,经历总总入修真门派,奈何修道艰辛,在最低谷时,遇见挚爱之人,奈何天下情深不能相伴。神要阻止我们,必杀神,天要阻必踏天。这一切是否是真?真也好,假也罢。我心所向必是真。
  • 夜少的腹黑儿砸奇才娇妻

    夜少的腹黑儿砸奇才娇妻

    颜子遇穿越了?不不不,应该说:颜子遇回来了。——世人皆知厉王府有个呆瓜郡主,反应迟钝。殊不知,她只是少了两魂五魄。二十二世纪的颜子遇身体比不得正常人,因为她只有两魂五魄。后来颜子遇莫名其妙的死了,魂魄自然归位了。——且看呆瓜郡主……啊呸!颜萝郡主如何虐渣?虐着虐着,颜子遇在装13的路上越走越远……
  • 爆笑小皇妃之萌宠太后千千岁

    爆笑小皇妃之萌宠太后千千岁

    现代逗逼女,因为盗版闹钟穿越到“屎”朝的屎国,她因为无聊,上天的闹钟给她一部手机,然后她就发了财,成为了皇后“狼狼”她也是醉了……一部手机竟让她发家致富成为脸皮太后,把古代剧情,上演成了都市暧昧。。。
  • 凝日边缘

    凝日边缘

    一个30岁的青年江南旅游,遭遇惊天事件不断穿越时空,经过千锤百炼,浴火重生后勇者无敌……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九转逆天行

    九转逆天行

    武道之路,乃逆天而行。九转巅峰,可灭世改命,跨越虚空,自成世界。从未质疑父母死讯的少年,在一次变乱中失去记忆,却因此踏上通往武道巅峰的道路。
  • 无时间世界

    无时间世界

    折言从梦中苏醒发现他来到了另一个世界,但是他却没有任何记忆,一脸茫然的他在此时遇见了“小白”,只是白色影子的一个女孩子,她告诉了折言,她一直在等他苏醒过来。因为折言的苏醒,如同蝴蝶效应那般带动了一些相关与不相关的事情出现,而他自己也将陷入这些事情当中……不过,他目前首先要做的便是走出这里,然后适应这个“世界”!玄幻、异世界、治愈、黑暗、战争……无时间世界实力级别:属性、元素、天地、使者、侍从、天侍!每个级别可由1~10级区分强弱。ps:1、想了很久,不管怎样,这本写完再说其他的;2、欢迎大家来到无时间世界,这个世界还不完善,不过,我会将我所想到的尽全力构筑出来。
  • 天才人生

    天才人生

    哎,我的命好惨啊,我大好青年,竟然被个黑社会老大的女儿看上了?说她是黑社会的,她在我老妈面前偏偏装成一副乖乖女的样子,我的生活从此乱了
  • 妖脉修仙

    妖脉修仙

    一个身具上古妖脉的少年,在家族被灭之后,彻底的激发了血脉。混乱的修者世界,修妖者,修仙者,修魔者。在亿万修者之中他如何走出一条属于他自己的巅峰大道?什么?你说我变态?我不变态谁变态啊?天生我才必变态?什么?你说我不是人?老子本来就不是人,当然,我也不是妖!我是半人半妖的存在!你说我是人妖?恩,也可以这样理解!---------------------------(新人新书,求支持。QQ群:23296662)
  • 绿瓦丹青上

    绿瓦丹青上

    沅萝是一只水仙花精,因为一次意外,从修仙界穿越到现代社会。三年前,因缘际会,与A市聂家独子聂行之结婚,之后闪离,沅萝就此消失,带着肚子里的小种子。。。怀胎6月,诞下3颗蛋,因灵力不够,只孵化了一颗蛋,现代社会灵力稀薄,人类身上的福气值可以帮助沅罗修炼,为了孵化剩下的两颗蛋,沅萝从深山步入都市。。。三年后,她那总裁前夫将她堵在巷子里:”我们复婚,我可以帮助你修炼“沅萝:!!!怂的一批,内心疯狂吐槽,复婚是不可能的*某一天,沅萝出去上班,聂总在家陪着自己的小崽子沅盈小眼珠子一转,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爸爸,偷偷告诉你个秘密!你带我去买冰激凌吃好不好?”聂行之:“说来听听。”沅盈小手往后一背,颇像个小大人:“你不能告诉妈妈是我说的”聂总:“你说。”沅盈:“妈妈把弟弟妹妹藏起来了。”聂总:What?!!!正在上班的沅萝儿,莫名感觉后背发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