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38300000010

第10章 关于启功的札记辑录(3)

毛泽东是中国现当代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也是无论如何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存在,在新中国,几乎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毛泽东的影响,即使是如今一些青少年可能都已经不知道毛泽东是何方神圣了,但是仍然在毛泽东的影子中成长,因为毛泽东的诗词名句与他的语录名言已经化入了中国人的日常口语中,成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比如,“只争朝夕”、“为人民服务”、“风景这边独好”等等,这是因为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往往都对毛主席诗词与语录熟悉到能背诵的地步,当然我也未能免俗,而天天读、天天讲的结果,就势必半强制地使之深入人心。后来我读《金刚经》,见到经文中鼓励信徒诵读,即使只是念诵都能得到保佑,何况书写,于是从传播学角度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毛泽东被神化时,从上到下的狂热出版“红宝书”、言必称引语录、最高指示是符合宗教传播规律的。毛泽东作为1949年到1976年中国的最高领导,其影响绝对不只限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毛泽东的思想、毛泽东的理论与毛泽东的价值观深入到了各行各业、各个角落。我一向认为,要研究中国问题必须首先研究毛泽东,懂得了毛泽东,便懂得了当代中国大半。

启功先生在著书立说时,有自己的立场与观点,他的思想体系还是相当传统或正统的,看不出新中国成立后的“洗澡”与洗脑等政治学习对他、的影响,如在《诗文声律论稿》中不随流俗,竟然不举毛泽东诗词为例,以至于中华书局有关的负责人以此为由予以拖延,后来启功赠以书作方得疏通,然而,书稿中仍然未举毛诗毛词为例。在书法方法,启功也从未言及毛泽东的书法。这种态度意味深长。对比一下,王力的《诗词格律》也是由中华书局1977年出版的,与《诗文声律论稿》是同一时期的图书,而王力的书中最主要的例证全是毛泽东诗词。谈古诗词格律而不以毛泽东作品为典范,在当时是不同寻常的,这已不是简单的学术问题,而是认识或思想问题。

从五六十年代开始,毛泽东被神化,在书画界,以毛泽东诗词为主题或为内容的书画印作品,成为时尚。《西泠艺丛》杂志在刚创刊时,以整本的篇幅集中发表的是国内各地名家以毛泽东诗词为题的书法与印章。傅抱石、陆俨少等画家更是大力创作毛泽东诗词的诗意图。这构成了中国六十七年代书画的时代主题。一时间,凡是书法,几乎都以毛泽东诗词为内容,因为保险。另外,一代人普遍认为毛泽东的诗词在艺术性上也确实是有很高审美价值的。

就我所见,启功似乎更喜欢书写自己的诗词或古人书论。评论包括批评固然是态度,不评论不批评其实也是态度——在特殊的社会时代环境里,有时最大限度的勇气可能就是不附和,也就是老子所谓“勇于不敢”。启功是有骨气与原则的学者,是在五六七十年代的狂热潮流中冷静而内心保持自己的看法的不合作者,这一点是非常难得而可贵的。

八股文的再发现

启功先生的学术成就之一,是对八股文的研究。专论《说八股》1991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发表,迅即得到张中行、金克木等学界名宿响应,相继写出了《说八股补微》、《八股新论》,并由中华书局结集出版单行本《说八股》(1994年第1版)。

在北京师范大学启功的寓所,老先生指着墙边的书架对我说:这一书架全是八股的书,现在被外层的书和杂物挡在里面看不到了。可见启功是着意收集过八股方面的资料的,《儒林外史》马二先生之流的选本当有不少。

我从1984年开始从事报纸工作,新闻学常识有个概念“党八股”,尤其是评论类文章,往往就非得八股不可,因此,完全是从工作需要出发,我在80年代便对“党八股”的祖宗八股文感兴趣,虽然所见不多,然而却认真揣摩过,在撰写一些所谓正式文字时颇受益处。必须说明一点,近些年已经根本没有八股高手,所谓党八股,哪里够得上八股文的边儿?

康有为梁启超是新闻史的重要人物,记不得是从哪本书上看来的,康有为被称为“康圣人”,其实是因为擅八股文,时人誉为“八股圣人”,而他自己删掉了“八股”二字,便成了“圣人”,后人不知来龙去脉,便糊里糊涂地也跟着叫起了“康圣人”。才高见嫉乃世之常情,据说殿试时主考官不想让康出头,私下串通将考卷最优者贬置末等,发榜后方知被贬者为梁启超——康有为的弟子也,可见主考官不是没眼光。

话回到正题。八股文作为“出土”文物重新受到关注后,辽宁教育出版社又约张中行先生出了一本《闲话八股文》,我这里用的是“出”字而非“写”字,因为除了《开场白》,其余文字都是由刘德水先生代笔的,在《开场白》中,张中行讲了自己在80年代曾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们讲八股,并印了讲义《八股文示例》,又提到事后才知道还有专家在谈八股,其中北京有启功、王凯符,上海有邓云乡。

八股文在清末以前是常识,凡识字的基本都知道,而在“文革”后成了近乎失传的绝学。中国的学术界从事著述有个局限,便是不注重同时代研究成果与资料的收集,我就遇到不止一次,自己的观点或材料被人抄去或引用,在同一研究领域、同一题目,发表有明显的先后之分,竟然后不知先,这就是中国文化学术的现状。不得不指出的是,启功先生的学术论文,似乎也存在着这样的不足。以《说八股》为例,没有引述或言及同时代任何其他学者在这一题目上的研究。这当然不是为了掠美,而可能是确实不知道。毕竟八股文这样的大名头古董,人人都得以想到重新研究一番,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若以社会科学特别是中国古典研究的规范来衡量,用《南史》

“陶弘景传”的话是“一事不知以为深耻”,肯定不是什么值得效法的优点。

客观地讲,在“文革”后,邓云乡对八股文的研究,论篇幅是最长的,论时间是最早的,在当代八股文学术研究领域,是不可不提的。

周作人《看云集》有一篇《论八股文》,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提倡重新认识并研究八股文的最重要的文献之一,振聋发聩地指出八股文是研究理解中国传统文学乃至文化的关键,是中国文学的结晶,集中了骈散诸体文章的精华,因此如何重视都不为过,端的是真知灼见。知堂老人甚至建议在大学中文系将八股文列为必修课,可惜至今仍只是空谈。

在这篇写于1930年的文字中,有一句“吴稚晖公说过,中国有土八股,有洋八股,有党八股,”(见开明出版社《看云集》)这是一条重要的语源学资料,可见毛泽东1942年在延安发表的名篇《反对党八股》,所用的“党八股”一词是出于国民党元老那里。类似这种词汇语源对比,我曾经整理过若干,其中透出的信息颇为发人深省。

启功的专长与成就排序

启功有个自我评价:中文教学第一,画第二,字第三。

黄苗子先生是启功的至交,、因为上个世纪50年代在人民美术出版社编《法书要录》而领教了启功先生书学功力,所以,多次为文予以揄扬。他曾在文章里写到:“启先生自幼喜欢绘画,他的国画功力深厚,由于学问修养深,下笔自然高绝。早年作山水,晚年爱画朱竹窠石。但因害怕像写字一样因此得名,又背上一身画债,所以深自韬晦,不欲人知。”(见浙江文艺出版社《黄苗子艺术随笔》)这是同行过来人的体己之言。

在中国历史上,书画不分家,而画尤其是启功先生所喜欢的一路细密文人画,所需时间精力要远较同尺寸的书法作品为多。在中国,自古书画家就做不到完全市场化,不可能只卖不送,而面向求索不得不应酬时,能以书法打发,就肯定不会用画打发。这种情况很普遍,一些画家也往往会以题字或书法来应酬,原因就在于比较省时省力省心。

同时兼擅书画的名家,几乎都宁愿向书法倾斜。启功先生是这样,王学仲先生以及同样得享大名的刘炳森先生都是如此——后两位甚至是科班美院出身,书法只是自修,而阴差阳错,世人多知其书名,而不知其专业实际上首先是国画。启功也曾遭遇出书难

美术类图书尤其是个人作品集,从80年代迄今,都主要是自费出版,只有少数极幸运的作者能得到不但不交钱、甚至还能拿到稿费或版税的优遇。

启功先生去世后,出版了一批图书,显然,这些大都是本版书,也就是不需自费或赞助。事实上,在启功先生最后几年,已经不再为出书而犯难——但是,必须指出,这种好光景老先生没享受几年。

我之为文与著书,总是喜欢拉杂、四不像,在新闻传播专业著作里会讲到书画,而在美术类书与茶学书里又会谈到新闻传播。有人告诉我,在我2002年出版的《中国媒介前沿》提到了启功先生,内容就是针对出版界的不正之风,原文如下:

“启功老先生的《论书绝句百首》,在国内出版的题跋中对出版社表示感谢,不经意地写道‘只收工本之费’,呜呼,启老以八十一岁高龄,书法泰斗之尊,所出之书,竟需要自己赞助工本之费,这可以说是中国出版业的耻辱!”

这可能是国内最早揭露美术图书出版潜规则的文字,也是对启功先生的作

品出版情况的一条客观记录。《论书绝句百首》后来不止一家出版社印过,已经成为书法专业图书中的名著,换句说话,作为一本书,内容质量以及市场都是上乘的,因此,当初对这样一部书稿、启功这样一位作者,仍然提出要收工本费的出版社工作人员,要么是打了眼,要么就是黑了心。想来当事人该还在,事情过去也才十来年,回想一下,问心有愧否?

古人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有很多诗文感慨,其中有两首小诗,不知启功先生曾经书写过没有: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待到凌云始道高。”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不识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前倨而后恭,人情之常也,想来启功先生一生见过不少这种场面吧?

同类推荐
  • 赫鲁晓夫全传

    赫鲁晓夫全传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尼基塔·赫鲁晓夫是一位在联合国大会上敲鞋子的苏联领导人,事实上,他也是20世纪最复杂、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他谴责斯大林,释放数以百万计受害者,并为他们平反昭雪。他努力减缓冷战紧张气氛的笨拙尝试引发了柏林与古巴两次危机。作为斯大林之后头十年的苏联统治者,赫鲁晓夫给他的国家和整个世界打上了其自身矛盾的深刻印记。此外,他的一生和从政经历为我们勾勒了苏联时代的整体画卷:革命、内战、饥荒、集体化、工业化、恐怖政治、世界大战、冷战、斯大林时代、后斯大林时代。
  • 松下幸之助全传

    松下幸之助全传

    松下幸之助是“经营之神”!他是“日本式管理之父”!他是重振日本精神的著名企业家!他以富有人情味的管理赢得了合作伙伴和员工的交口称赞!松下幸之助全传》从一个平民的角度,向读者深度剖析一个最真实的松下幸之助。作者从回忆松下幸之助的童年开始,讲述了他如何从学徒成长为世界级企业家的完整过程。
  • 松下用人之道

    松下用人之道

    组织固然重要,但相比之下,健全的硬体组织则更重要。有实力者兴起,无实力者消没,所以人也需要有真才实学,才能拥有实力。这是自由主义的好处,它能促使人们不断充实自己,培养实力。如果没有经营产品的实力,或不称职,就不得不败下阵来。那么公司要经营得当,应采取什么样的做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本书,一起阅读吧!
  • 智多星华西列夫斯基

    智多星华西列夫斯基

    本套作品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最具有代表性的名人,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探知他们的人生追求,感悟他们的思想力量,会使我们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生的关键,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生命更有意义。伟大人物的成长也具有其平凡性。正如日本著名歌人吉田兼好所说:“天下所有伟大人物,起初都是很幼稚且有严重缺点的,但他们遵守规则,重视规律,不自以为是,因此才成为名家并进而获得人们的崇敬。”所以,名人成长也具有其非凡之处,这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
  • 永恒的青春

    永恒的青春

    黄勇是空军部队一名普通的战士党员,为抢救一名不幸溺水的地方大学生献出了年仅22岁的宝贵生命,全书编为阳光英雄赞、黄勇故事两部分。
热门推荐
  • 离枫修仙传

    离枫修仙传

    村野小子误入仙途,平凡的生活,孕育着不平凡的人生。
  • 攻略女生!!(世界因爱而动)

    攻略女生!!(世界因爱而动)

    一个17岁的高中男生他只喜欢PSP和电脑上的虚拟恋爱女主角,在他的攻略贴吧里有一个人发给了他这样一封短信‘你的确很会攻略虚拟女生,但是你能够在2年内攻略掉100个真真的女生嘛,如果觉得行那么就接受我的挑战吧’男生接受了挑战,而后他才知道挑战他的是掌管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
  • 伪坚强装糊涂

    伪坚强装糊涂

    她本是一方之主,却在一次行动中,见证了她的死亡!从此,她退出江湖,销声匿迹。倒是没有想到,一次意外,收获了爱情!苏疏雨,高三在读生,已经是一个名气很大的当红小花。
  • 刘邦

    刘邦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他的成功曾经让很多人感到匪夷所思。一位地方小混混,居然在秦末大乱的天下中,与诸英豪争强斗胜。他打败了有史以来强悍勇猛的对手项羽。一个每战必败、攻无有克的软脚虾,凭什么打败蛟龙称王?时至今日,仍然使我们好奇:他是怎么变成“弱势大赢家”的?刘邦万事不如人,但是他独能用人。他知道自己文不如萧何,武不如韩信,韬略不如张良,阴谋不如陈平,但他却能将这些能人掌控于手中。而且刘邦用人,并不是轻易相信,而是建立在对手下深刻的观察的基础上的,看上去庸庸碌碌,实际上洞若观火,大智若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第一暴徒

    第一暴徒

    地球危矣。穿越大军袭击地球,借体重生,隐于暗处,兴起腥风血雨。
  • 绯色幻梦

    绯色幻梦

    沉浸在梦中的美好,构想在梦中的精彩,那现实是否能一样不负等待?我们从过去走来,带着上一代的遗存和退却的色彩,拿起画笔犹豫着要重填怎样的颜色,与其期待一个云端的梦,不如缔造一个可控的未来。
  • 假戏真做boss宠妻无度

    假戏真做boss宠妻无度

    (新文:《第一暖婚,冷少第99次宠婚》)她,人前是风光无限的大影后,人后却是令人心惊胆战的特工。他,人前是衣冠楚楚的总裁,人后却逼着自己的小妻子喊“老公”【欲知后事如何请点进文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网游之暗黑裁决

    网游之暗黑裁决

    邹寒是一块闷石头,同时又是一位玩刺客的高手。本来他生活的一直平平淡淡,他也喜欢平淡。但有一位叫做湘灵的美女却突然闯入的他的生活,使他的生活变得不再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