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38300000013

第13章 启功最容易被误解的六个问题

批评家与表扬家:关于作者的立场与视角

从1957年反右运动、特别是“文革”以后,文艺批评敢言直言的风气为之一变,在改革开放后,随着艺术市场的形成,艺术批评更是整体蜕变为艺术表扬,在美术界,除了个人恩怨与团伙帮派的斗争会有剑拔弩张的批评(其实只是大批判)以外,一般情况下在报刊与图书中,顶着美术批评的名义的已经基本上全是美术表扬了。中国没有了美术批评家,只剩下了形同广告文案的美术表扬家,这是一大怪现状,也是一大悲剧。

美术批评家应当站在学术立场,跳出利害关系,不靠所写的文字从被批评者手里换取报酬,也不用所写的文字报复打击以泄私愤,对所批评的人或作品完全是出自独立的见解与观点。这样的美术批评,无论是赞美还是贬斥,都不失公允、客观、理性、超然,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良知与良心。不盲从,不附和,不应酬,说真话,说自己的话,这是我从事美术批评的原则。古诗有云“调与时人殊”,这其实并不是有心标新立异,而是本来的正格即当如此,只是社会风气污染严重,反而使清者显得与众不同。我本人与启功的关系,只是一个学者或美术报刊出版人、编辑与学界前辈与书法名家的关系,我不是启功的学生或弟子,也谈不上是忘年交,不是启功的崇拜者与追随者,只是他的欣赏者与学习研究者。我认为自己的立场是公正客观的——而在启功生前生后,凡是写到他的文章或图书,几乎全是一边倒,以至于我在动笔评论启功时,不由要考虑是否会因为没有一边倒、而是有保留地欣赏而引起误会。古训有云:“千夫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中国现在缺少的正是谔谔之士,余虽不敏,天性未能从俗,正所谓无欲则刚,我之于启功先生,无恩无怨,只就学问论学问、就艺术论艺术,所以还是一吐为快,怎么想的就怎么写,不必像某些启功的学生或弟子那样在公开场合永远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的评论可能多有谬误,但是却表里如一,不当之处还望方家指教。如果有人觉得不正确,尽管批判。

“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虽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日陋。身与名,一齐臭。”这是启功先生六十六岁时撰写的墓志铭,在报刊与图书中传播甚广,成为当代达观名士的一段佳话。人们都欣赏这种自嘲的冷幽默,但是绝大多数人没有领会,按照古今中外的传统,一个人的墓志铭要么是自我总结,要么是自我评价,总之都要与生平相符,不会完全是玩笑。启功也不例外,在墓志铭中固然有自谦与自损之处,但更多的则是客观写实,倘若我们句句当成真心话来看,因为全篇不仅没有笑意,简直字字是泪!然而,世人还是更愿意曲解或误读这篇墓志铭,这是社会风气使然,因为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沦入喜剧小品的时代,远离了悲剧,远离了严肃的思考。

启功是个传奇性人物,而古往今来凡是传奇人物,都会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身世与经历。对于启功,公众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他的学问、他的书画、他的鉴定以及他的师友、他的为人处世,无不津津乐道,可以说,从80年代开始至今,在书画文物圈与京城文化界、教育界,特别是在北京师范大学,启功是个很多人都喜欢谈的话题。启功其人、其学、其艺,为人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谈资。这一点,可从他去世后涌现出的大批回忆、传记性的图书与文章反映出来。

启功不同寻常的身世,跨越了袁世凯、北洋军阀、蒋介石、日本占领直至新中国成立、反右、“文革”到改革开放等错综复杂、变化剧烈的各个历史时期,历尽沧桑,旁人如果没有相应的历史背景知识以及对他的经历的了解,就很难看得清楚、说得明白。因此,启功在成名后,也即80年代以后,其实是个最多被人误解的人,他的名气太大,对他的误解也就最多。。概括起来,启功最容易被人误解的,有六个问题:

误解一:启功是失学青少年,靠自学成才

“中学生,副教授。”这六个字成了启功的标准照,以中学生而进入大学执教,这是传奇经历。“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极难极高的考试门槛把百分之九十几的考生拒之千里之外,自学成为全国性的潮流,在这种背景下,启功就成了不上大学同样可以成为大学教授(事业有成)的样板之一。

但是,一般人想不到的是,要成才,是不可能完全靠自学的。启功只是没上大学而已,他并非自学,他的老师都是极一时之选,学画能拜在吴镜汀、齐白石门下,可见不是一般城市里的贫苦孩童。进而言之,在1949年以前,从皇室开始,权贵富豪的子弟大都不肯入学校读书,而是聘请私人教师,末代皇帝溥仪就是例子。与启功同是书画鉴定家的徐邦达,也没上过学校,而是在家里跟名师学。

青少年能够请到或拜到名师,无疑与个人天赋与才能关系不大,主要靠的是家庭背景。启功是典型的八旗子弟(此处没有贬义),虽然家道败落了,但是祖荫尚在,准确地说,他的祖父结交的官员与文人,在社会上还有很高地位与影响。

启功以中学生学历到大学教书,完全是陈垣慧眼识才。陈垣之特别青睐启功,在才学之外,还有回报故人的因素。皇城根下的子弟,与外地的平民百姓子弟,在这点上是无法相比的。陈寅恪、钱锺书都是出自名门,在这点上何其相似。

误解二:启功主要是书法家

启功的专业是大学中文专业教师,他过去最向往的是当画家,他与书法的关系,只是他作为书法家的名气最大,其实,他更多的是书法学者。作为书法家,启功自己反复讲过,天性并不善书,虽然后来发愤学书,然而其造诣与成就,可能自己也并不满意。社会上常有人推崇启功是书法大师,正如外行传媒把季羡林冠以国学大师的头衔,这是善意的赞许,但不是科学的评价。盛名之下,启功字体甚至成为电脑中字库中的一种字体,由专业公司开发设计出来。当代书法家中,此前得到这一待遇的是舒同,舒体很早就成为电脑里预设的几种美术字之一,广泛应用。不过,由于技术门槛的不断降低,字体开发也像Dv一样,只要有资金、有卖点,谁都可以把自己的字体设计成电脑字体,影视娱乐界明星就有这样做的,而且还成为炒作的题材。

中国的书画家,“文革”以前还是有标准、有门槛的,因此名下无虚士。而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文化浩劫造成的书画传统的沦丧,造就了很多徒有虚名的书画家,而人们只认头衔与名气,根本不懂书画,这本身更是社会上的普遍现象。所以,最有名的书画家,不乏其实根本没多少水平的俗手与低手,而随着年龄与名望的积累,在书画界的地位与名气渐渐地变为既成事实,可以倚老卖老,似乎越老越值钱。这种畸形现象,已经让书画界有识之士为之郁闷久矣,以至于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即有以退出书法家协会相抗议的书法家,如吴丈蜀。

对启功先生一生的成就进行全面评价,恐怕还是他的墓志铭更为符合事实:教书育人是他最大的成就所在。在书法领域,启功的贡献在于书法理论与书法教育,他所主编的几种书法教材,与其他教材相比,要更简洁而扎实。

误解三:启功牌匾写得好

北京师范大学校园,是世界上启功题写的牌匾最密集的地方,不大的校园里不知有多少学院、研究所乃至一般高校内都有的附属设施都挂着启功的牌匾。北京师范大学有史以来不乏大师泰斗,论学问与成就,坦率地说,启功并不是名列前茅的。就是在书法的学养与艺术成就方面,也还有不止一位名家。但是,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却很少能见到其他著名学者与教授的题匾,到处都是启功的字。

启功的书法娟秀,宜小不宜大。即使是写擘窠大字,启功所用的也是蝇头小楷笔法,因此,一旦放大,骨力便显出软、松、懈,与中国传统牌匾榜书所崇尚的厚、重、黑,完全不沾边。启功先生一度提倡书法使用简化字,而且也一再用简化字题写校名等牌匾,这在响应政府语言文字政策上固然是积极模范,然而,书法与简化字本身似乎很难兼容。在启功亲笔题写的牌匾中,又以使用简化字的最为不和谐。

在书法文化常识不普及与书法审美标准杂乱无序时,这样的牌匾当然不比大量的官员题写的牌匾更差,不过,如果以之为最值得敬仰或效法的书法典范,则实实会误导正处在学习阶段的青少年。市面上很多启功题写的牌匾,只说明启功的书法家名气大,慕名求匾的多,并不意味着启功善于写匾,甚至不意味着启功的书法好。

我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园里所见到的启功题写的牌匾,就都不算精彩,甚至可以说,在艺术水平上很一般。同一人所题的牌匾如此高密度,一方面反映启功先生德高望重、校内各部门都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之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如今社会风气的过于一边倒,不避雷同,而且没有严格的标准衡量取舍。极而言之,这一现象从侧面折射出当今中国社会的文化艺术趣味荒漠化,人云亦云,没有分寸感,一窝蜂直到臭了街。

以启功先生对书法的精研造诣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洞悉,当然该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写的牌匾在本校太多并不合适,然而或者是关系太熟、无法推脱,还是题写了。

误解四:启功是国学大师

国学是个相当宽泛的概念,以经史子集为核心,在专业上大概涵盖高校中的中文、历史、哲学、美术、音乐、戏剧、中医、农学、园林等领域。国学以小学、经学为主体,诗文为辅翼,余项则为须尾枝节。所以,自民国以来有国学这一说法之后,世所公认的国学大师王国维、章太炎,都是以小学、经学立基,而又兼及诗文。

所谓大师,必须是同时代同领域最杰出者,还得能与前辈大师比肩而立不遑多让。大师是跨越时代的,每个大师都是永远耸立在人类知识文化的王国里的高峰。

在这个意义上,进入21世纪,中国可以说是没有国学大师的。因为只是在同时代出类拔萃而无法与前人相提并论,则不免有五十步笑百步之议。启功无愧国学学者或国学专家甚至国学权威的称号,但是,国学大师这一顶桂冠,对他恐怕还是太沉了些。

启功先生毕生所从事学术研究,几乎都有其他学者的同题著作,在开创性与独创性上,可以说并没有迈越群伦之处。

启功先生在国学意义上最主要的学术成果,大概就是收在《汉语现象论丛》里诸篇,其中包括《汉语声律论稿》。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事实是,在汉语言文字学界,启功先生的这些文章或著作,一直是少有反响的,也少有人引用或评论,倒是在汉语言文字专业领域之外的书画界,有若干评论与引证。这种情况启功先生自己在书中都明确写出来了。

学术评价是极专业的事情,尤其是高层次的学术成果,真正有资格评价的也许只有不多的几位专家。显然,启功先生不能被认为是有巨大影响与成就的语言文字学家。相比之下,在中文系的语言文字专业,与启功在治学领域有着重合之处的王力先生,在词汇学、诗歌格律学等领域都有专著,影响无远弗届,学界公认,非徒虚名。

误解五:启功先生命运多舛实际上,启功称得上是少有的福将,从民国到去世,除了曾被打成右派以外,几乎没有经历任何磨难。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启功先生多次自称是靠抄写大字报练的书法,号称大字报体,而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能够长期抄写大字报,显然就不是运动的打击对象或目标。他也曾面临过抄家的危险,大兵压境,他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可是居然侥幸逃过一劫,只是被阶段性查封而已,没有遭受大的损失。

启功先生后来被借调到中华书局,标点《清史稿》,所以,当我向他请教陈垣先生当年是否通读过二十四史时,启功先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通读二十四史也是很平常的事的意思,轻描淡写。中华书局的借调,在启功一生中是极为关键的转折点,他后来的《诗文声律论稿》与《启功丛稿》能够在中华书局出版,奠定了他的学术声誉,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他晚年功成名就的最主要决定因素。

在举国焚书坑儒、停课闹革命、知识越多越反动的环境中,连钱锺书这等超级读书种子都落到只能在河南、湖北乡下干校天天啃一部《辞海》的地步,而启功却可以从事整理正史的工作,这在全国的知识分子中也是极个别的幸运例外。启功先生到了晚年更是众望所归,先是国务院文物鉴定小组组长,后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声名天下闻,中央文史馆馆长、西泠印社社长等极有地位的荣誉职务也都一一被兼任。固然是启功先生才学实至名归,但也折射出来国已无人的严酷现状。

误解六:启功先生笑口常开是好好先生

启功先生人缘好,也喜欢开玩笑,平日多是笑眯眯的,不过,他是外圆内方,在性格上有刚的一面。

徐邦达与启功先生是书画鉴定的老同事、老朋友,徐邦达2001年在北京荣宝斋举办书画展,启功先生特意冒雪乘车前往,可见二人关系;2003年徐邦达艺术馆在海宁开幕,现场展示并朗诵了启功特意创作书写的贺词,我当时在场,事后启功先生对我说起那首词的内容与所指,我才明白其中不光是祝贺。

原先一度有过“启功不打假”的美谈,而且在很多场合启功先生说过“凡是写得好的就不是我写的”之类的趣谈,但是在最后的岁月老先生却打起了官司,对拍卖行里有人公然造他的假牟取暴利拍案而起。其实,启功先生的前后言行,并不对立矛盾,不打假时,是因为启功先生认为某些搞字画的人混不上饭吃,仿临他的字蒙几个钱花,他认为怪可怜见的,都不容易,所以一笑置之。后来打官司,则是因为世风曰下,人心不古,造假已经不止于是为了谋生,而是要发大财,若再容忍,就是纵容犯罪!对于弱者可以同情谅解,所谓“大人不计小人过,无君子不养小人”,而对贪得无厌的强盗,则“是可忍孰不可忍”。启功先生是很有原则的。

同类推荐
  • 当代思想史的失踪者:顾准评传

    当代思想史的失踪者:顾准评传

    本书把顾准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是怎样从革命和战争年代中走过来的,又是怎样在林彪、“四人帮”专制统治下捱度过来的,他的思想又是怎样形成的,把他一生坎坷的经历真实地记录了下来。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军事家(下)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军事家(下)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乔布斯传

    乔布斯传

    苹果教父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年轻人热血创业的偶像。震撼世界的新潮科技之先锋人物。
  • 超越百年的人生智慧:周有光自述

    超越百年的人生智慧:周有光自述

    本书是当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的自述文集。包括“百岁口述传记”、“记忆的碎片”、“回顾语言学界往事”、“我和语文现代化”等几部分,自述性质的序言、后记、谈话等也都一一辑录,酌情编入。本书系周有光先生自述文章在海内外的第一次系统结集。
  • 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下)

    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异界头衔王

    异界头衔王

    他满面风霜,骑马而来,一头银发。“报上你的姓名,陌生人!”“在你面前的是圣丹特捍卫者、大陆守望者的后裔、血魔猎人、克利茲屠夫、银发骑士、魔物杀手、被诅咒的不死者......”“等等,我记不住那么多......”“呃......那你就说,乔克.罗宾来访!”头衔越多,实力越强,故事由此开始。
  • 夜已清裳:花断南墙

    夜已清裳:花断南墙

    有没有想过,拥有一段最纯真的爱情!有没有想过,在那最美好的年纪可以遇到最美好的人!是否还记得,曾经幻想过牵着爱人的手漫步在阳光灿烂的海边,坐在山巅等待升起的朝阳!是否还记得,曾经刻苦铭心的爱情誓言!用一个故事,讲述一段爱情,用一张画,描绘一幅纯真,用一首歌,演绎一曲浪漫。人生就如同一列火车,总要到达不同的站台,接下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事!生命中的每个人,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去回忆,因为那是回不去的曾经,匆匆岁月,匆匆那年!当夜已清裳,花断南墙。
  • 念忧殿

    念忧殿

    你知道念忧殿吗?那里的主人可以满足你的愿望,但是你得和她交换,她以前身边还有的男子,十分俊美可不知现在为什么不见了……
  • 胖妞的超级系统

    胖妞的超级系统

    遇上废柴系统的人生怎么才能翻起浪?!“系统,告诉我!怎么才能瘦下来!”“抱歉,权限不够……”“系统,怎么才能成为世界首富!”“抱歉,权限不够……”“系统,怎么才能追上校草!”“抱歉,权限不够……”……通通权限不够的系统,要你何用?!莫名其妙得了个系统,女主以为自己从此走上开挂的道路,最后才发现这其中还隐藏了惊人的秘密……看女主如何一路攀爬,浇灌出朵朵友情的花朵,最后收获完美的爱情。
  • 斗罗大陆之剑圣传说

    斗罗大陆之剑圣传说

    张意,华夏第一剑客,一生执着于剑上,三岁练剑,十岁出师,十五岁就已闻名中华,二十岁就无人可以一战。独孤求败,希能有人与其一战!意锋,一个普通但不平凡的学生,热爱机械,枪支,善于改造与创造,平时喜欢看小说,犹其是唐家三少之著《斗罗大陆》让其流连忘返,向往着斗罗大陆中无所畏惧的冒险,希望能够成为其中一员,亲身经历一次所谓的疯狂。在一场大雨中,两个不同的灵魂在命运的安排下,发生了未知的交错,也成就了一段在斗罗大陆上新的传说。不喜不喷,和谐上分谢谢大家支持!
  • 求生圣道

    求生圣道

    十年混战后,大唐与金厥休战。一个来自远方的少年,出现在大唐的边疆,被迫来到长安。人间只是表象,真正的世界从未显露……他说:我只想活着。
  • 修真中的妖孽

    修真中的妖孽

    修真路漫漫美女长为伴,身材傲满,性格冷酷的吸血鬼女皇,亦或是......这一次我定要踏入那无上之境!他乃绝世天骄,却因嗜血,装帅,导致于被群殴。这次他重铸肉身又能否抵达那无上之境呢?让我们跟随枫林去看看那无上之境的光景吧......
  • 刘蕺山集

    刘蕺山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崛起遮天

    崛起遮天

    我来,定与帝齐辉!——牧天。诸界穿梭,各方势力纠缠,为己身,为世界,诸圣争渡!
  • 拾镯记

    拾镯记

    午夜了,小翠还在浴缸里泡着,一心等着李生来洗鸳鸯浴,从十一点他惯常回家的时刻开始泡的,皮都泡出褶子来了。水已冷了,和水一起冷的也许还有别的什么吧?身体在水中折射的角度,让小翠觉得那是与己无关的一副身躯。腹部显然是肥沃的,肥沃的只是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