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7700000015

第15章 为信仰而活(1)

信仰是精神的劳动;动物是没有信仰的,野蛮人和原始人有的只是恐怖和疑惑。只有高尚的组织体,才能达到信仰。

——俄国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

信仰是灵魂给予心灵的馈赠

信仰是什么?有人说它是明灯,照耀人前行的方向;有人说它是理念,一种由抽象到具体,由具体到抽象的精神遐想;也有人说,信仰是一种无形的能量,它是灵魂给予心灵的馈赠,让每一个荒芜的心灵诞生春天的希望……

对此,深受世人尊敬的心灵导师约瑟夫·墨菲说过:“生命的法则就是信仰的法则,所谓信仰,简单地讲就是指你心头所想之事。”一个人心里、脑海里所想的一切,都会牵动他的每一个行动。

信仰包含着信仰者对美好理想的追求,而这种最纯粹的追求也会让人们创造出最有价值的人生。

这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

在一座孤岛上,一个灯塔守护人生活了将近40年。当还是一个毛头小伙子时,他就随着父亲来到了这个孤岛。白天父子两人出海捕鱼;晚上就燃起篝火,为过往的轮船引航。20年后,父亲死了,他就一个人在孤岛上守护着这座灯塔。一个狂风暴雨的夜里,一艘客轮在灯塔的指引下,安全地停泊在孤岛避风处的港湾。船长上岸后,万分感激地对守塔人说:“如果没有这座灯塔的指引,我这艘客船,还有满船的乘客,早就葬身海底了。作为感谢,我要带你离开这个地方,并且每月至少给你2500美元的薪水。”

守塔人笑着摇摇头。船长大惑不解:“难道你不想过安逸的生活吗?”守塔人平静地说:“想!但是这里就是我的岗位。10年前遭遇风暴的船长和你一样,答应给我3000美元的薪水。可是假如我当时答应他离开了这里,后来的那些船只,包括你的这艘,今天还能获救吗?”船长如梦初醒,激动而又惭愧地抱住了守塔人。

守塔人拥有高贵的信仰——那就是为每一艘经过的船只指引航向。其实,他指引的何止是船只,冥冥之中,他为无数人的心灵导航。他将自己信仰的能量传递给每一个接受过他帮助的人,从而让信仰的种子留在了这些人的心中。

人的一生,做什么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造福更多的人。将自己的善良和爱传播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受益,这种造福就是崇高的信仰。林语堂曾说:“信仰,即是教人行善的方式,温暖别人,自己也不会寒冷。”这就是信仰的最高境界。但是,要始终如一地坚守信仰并不容易,“路漫漫其修远兮”,坚守信仰,也需要顿悟。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有一个乞丐来找荣西禅师,哭诉道:“禅师,我的妻儿已多日粒米未进。我尽我的一切努力给他们温饱,可是始终无法办到。连日来的霜雪使我旧病复发,我现在实在是精疲力竭了,如果再这样下去,我的妻儿都会饿死。禅师,请您帮帮我们吧!”

荣西禅师听后颇为同情,但是他身边既无钱财,又无食物,如何帮助乞丐呢?不得已,荣西禅师拿出准备装饰佛像的金箔说:“把这些金箔拿去换钱应急吧!”荣西禅师的这个决定让弟子们都很惊讶,他们纷纷表示抗议:“师父!那些金箔是准备装饰佛像用的,您怎么能轻易送给别人?”

荣西禅师非常平和地对弟子们说:“也许你们无法理解,可是我是因为尊敬佛陀才这样做的。”弟子们一时无法领悟荣西禅师的深意,愤愤地说:“师父!您说是为了尊敬佛陀才这么做的,那么我们将佛像变卖以后用来布施,这种不重信仰的行为也是尊敬佛陀吗?”

荣西禅师不再辩解,只是说:“我重视信仰,我尊敬佛陀,即使下地狱,我也要为佛陀这么做!”弟子们仍然不服,还是嘀咕个没完。荣西禅师于是斥责道:“佛陀修道,割肉喂鹰、舍身饲虎,在所不惜,佛陀是怎么对待众生的?你们真的了解佛陀吗?”

荣西禅师的一番教诲恰好让人们理解了崇尚信仰的真义。信仰不是拘泥于形式,而是要探索出它最深刻的含义。如果像荣西禅师的弟子们一样只懂得表面的信仰,而不懂得真正的信仰正是要像佛陀一样普度众生,那么我们所坚守的信仰也就不能称之为信仰。

人们一旦拥有了信仰,就有了开拓未来的能量与立足世界的精神资本。当你身处浮躁、空虚与冷漠之中时,高贵的信仰可以成为慰藉你的精神食粮,这种正向的能量可以让你的身边环绕着同样积极的能量场。于是,这个能量场为你的心灵吸纳来真诚、美好与善良,生命因而为你展开真善美的画卷,为你的人生绘出一幅绝美的景象。

即使祈求上天也要保持尊严

学生盼名师、工作盼贵人、贫穷盼财神,现代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别人身上,无论是人也好,神仙也罢,人们要为自己能找各种依靠。社会上这种“盼救情结”越来越多,且不论他们所祈求的人或神是否有帮助他们摆脱困境的条件,单单就他们本身而言,这种没有尊严的祈求会让他们失去许多可以自己掌控的东西。

尊严是人类灵魂中最不可糟蹋的东西,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做什么,哪怕是祈求上天,也不可丢掉尊严。雅典人在祈雨时,祷告的语言也不忘保持着自己的尊严:“降雨吧,降雨吧,亲爱的宙斯,使雨降落到雅典人耕过的土地上,降落到平原上。”他们以这种简单而高贵的方式祈祷,而并非如一个乞丐般出现在祈祷的圣坛前。尊严,应该被看做是人类最重要的价值。一个人要活得有尊严,就要有自己的基本原则,这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违背的。

一年冬天,美国加州的一个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流亡者。长途的奔波使他们一个个满脸风尘,疲惫不堪。善良好客的当地人生火做饭,款待这群逃难者。镇长约翰给一批又一批的流亡者送去粥食,这些流亡者显然已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接到东西,个个狼吞虎咽,连一句感谢的话也来不及说。

但有一个年轻人例外,当约翰镇长把食物送到他面前时,这个骨瘦如柴、饥肠辘辘的年轻人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约翰镇长想,给一个流亡者一顿果腹的饭食,每一个善良的人都会这么做,于是便说:“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你来做。”

这个年轻人听了约翰镇长的话之后显得很失望,说:“先生,那我不能随便吃您的东西,我不能没有经过劳动便享受这些东西。”约翰镇长想了想又说:“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你帮忙。不过,等你吃过饭后,我才给你派活儿。”

“不,我现在就开始工作,等做完您交代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那个年轻人边说边站了起来。约翰镇长十分赞赏地望着这个年轻人,但他知道这个年轻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吃东西,又走了这么远的路,可是不给他做些活儿,他是不会吃下这些东西的。约翰镇长思忖片刻说:“小伙子,你愿意为我捶背吗?”那个年轻人便十分认真地给他捶背。捶了几分钟,约翰镇长便站起来说:“好了,小伙子,你捶得棒极了。”说完将食物递给年轻人,他这才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约翰镇长微笑地注视着那个年轻人说:“小伙子,我的庄园太需要人手了,如果你愿意留下来的话,那我就太高兴了。”

那个年轻人留了下来,并很快成为约翰镇长庄园里的一把好手。两年后,约翰镇长把自己的女儿詹妮许配给了他,并且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一无所有,可他将来一定会很富有,因为他有尊严!”

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将自己的一切都寄托在别人身上,欣然地接受别人赐予的恩典。他们不会像故事中的那个年轻人一样,凭借自己微薄的力量换取等价的东西,而是一味地祈求与索取,殊不知,这样的祈求已经等同于乞讨。

有尊严的人比那些放弃了尊严而只接受施舍的人更容易成功,因为前者会用自己的能力换取需要的一切,做人的价值与乐趣也因此得到体现。尊严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挺直脊梁,用行动捍卫自己的尊严。哪怕陷入谷底,需要他人的协助才能脱离困境,你也绝不能出卖自己的尊严,而应像故事中的年轻人那样,带着高贵的灵魂得到他人尊敬的目光。

把自己置于美好的心愿中

年轻时,人们怀揣着美好的心愿展开人生的画卷,希望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慢慢的,各种压力与挫折席卷而来,那些美好的心愿也一点一点消磨殆尽。人们觉得生活没有了希望,开始自暴自弃,自己首先放弃了自己。殊不知,当一个人因为没有了信念而选择放弃的时候,他其实离成功已经很近了。

有些人不计酬劳地投注时间和精力,为某一天达成心愿做各种准备。而一旦这种投入无法换回任何回报,他们就会放弃这些心愿。其实,实现心愿并非什么难事,你只需时刻将自己置于美好的心愿中,那么真正实现心愿的日子也就近在咫尺了。纵观世界上那些成功人士的生平经历,你就会发现,他们没有一个放弃曾有的梦想与心愿,而是时刻保持着美好的心愿,从而在高昂的斗志与坚定的信念中获得完成心愿的力量。

乔安妮·凯瑟琳·罗琳创作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屡屡进入世界各地畅销书排行榜,而她本人也因此成为目前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儿童文学家。她从小喜欢讲故事与写作,这个美丽的心愿也一直伴随着她的成长。但是,她创作“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整个过程却充满了艰难险阻:破碎的婚姻、三个月大的孩子、拮据的生活,每一样都让她心力交瘁。她找不到工作,只能靠微薄的失业救济金养活自己与女儿。即便如此,她仍丝毫没有放弃美好的心愿:小屋中没有暖气,她就推着婴儿车到附近一家咖啡馆边取暖边写作。

由于对达成心愿强烈的渴求,罗琳在曼彻斯特前往伦敦的火车旅途中获得了来自上天的回馈:一个瘦弱、戴着眼镜的黑发小巫师,一下子闯进了她的生命,使她萌生了创作《哈利·波特》的念头。虽然当时手中没有纸和笔,但她已经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小巫师形象。而她一直保持着的这个美好的心愿,最终让她获得了成功。

乔安妮·凯瑟琳·罗琳如果没有时刻记挂着自己的心愿,一定不会得到来自上天的回馈,让她达成自己的心愿。她把美好的心愿投注到生命之中,借由那富有灵性的信仰而获得了成就与财富。美好的心愿让她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也让她的心灵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

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渴望设计人生,如果你始终觉得自己的梦想太过于遥远,不妨每天这样告诉自己:“我离梦想很近。”“我的心愿早已经完成,此时只是让我的梦想更加丰富与完美。”例如,你想减肥,就时刻想象着自己已经拥有了完美的身材;你想练习长跑,就时刻想象着自己在公园中跑步。正因为你时刻将自己置于美好的心愿之中,你的内在会产生一种喜悦与轻松,因而你对待生活、对待梦想的态度也会截然不同。这种想象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让自己产生一种实现梦想的更强大的信念,而这股信念会为你带来获得成功最坚实的力量。

同类推荐
  • 成功的奥秘

    成功的奥秘

    成功和幸福是我们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幸福感很大一部分也是来自成功的喜悦和对成功的追逐,因此,成功是每个人都渴望的。但是,成功也不是唾手可得的,它只留给有准备的并且积极努力去奋斗的人!成功有很多秘密,追逐成功的你不可不知!
  • 非常口才

    非常口才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纵观古今中外,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人际交往的频繁和扩大,口才实际上已成为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条件。翻看古今中外的历史,口才的效应无与伦比。历史上,毛遂自荐,救赵于危;晏子使楚,不辱使命;墨翟陈辞,止楚攻宋。诸葛亮的“隆中对策”,是天下三足鼎立的策略基础,“舌战群儒”更是力挽狂澜的宏论雄辩,无不是靠着卓绝的口才取胜。当代社会,口才的效应同样突出,口才的应用无处不在。少年时代,孩子与家长沟通,在学校里谈笑自如,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欢,好的口才可以让自己脱颖而出、引人注目;长大后求职、面试、升迁、创业无不需要好口才的相助。
  • 心灵驿站

    心灵驿站

    生活的每一天,不要把自己折腾的很累,让美好的思絮乱成一团麻,应该给自己的心情放假,为自己寻找到一处供心灵休憩的驿站。
  • 博弈的智慧

    博弈的智慧

    博弈是人与人之间为了某些利益问题而展开的竞争与对抗。博弈源自生活,如果你细心地去观察,便会发现身边事事皆博弈,无论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琐事,还是恋爱、学习或者工作的经历,博弈都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如果你运用得当,便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因此,博弈也被人们认为是经久不衰的生存法则。
  • 借梯登天

    借梯登天

    本书阐述了“借梯”(包括借钱、借人、借名、借机、借势等)的各种方法,同时结合古今中外众多成功人士的“巧借”案例,为那些正在成功路上艰难跋涉的人们指明了一条捷径。
热门推荐
  • 大敌说

    大敌说

    我从来都不知道我是谁,我想知道,但我又不知道。我好像就是一团没有开头和结尾的思想。我渴望——
  • 微丝特姆

    微丝特姆

    还记得那年我们都变成了光吗?故事,就从那天开始!
  • 残酷与美好

    残酷与美好

    童话故事总是美好的,而现实美好和悲惨都有。
  • 阎连科作品:情感狱

    阎连科作品:情感狱

    中国首位卡夫卡文学奖获得者阎连科作品之长篇小说,阎连科最至情至性的作品。书稿真实地描绘了“瑶沟村人”的生存环境、生命意识和生存状态,写出了以“阎连科”为代表的几代人,身处困境中的痛苦与挣扎,并寄予了深切的哲学思考和忧患意识。“阎连科”从稚嫩到所谓“成熟”的成长过程,就仿佛是一场情感的炼狱,它体现出的是几代中国人不断升起又不断破灭的永不停止的梦,这梦可悲可笑,又可敬可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90后的互联网时代

    90后的互联网时代

    2013年,第一批90后从大学毕业。为了赚到更多的钱,学工科的4个毕业生转行做起了程序员。他们经历了13年的自媒体爆发,14年的020大战,15年的短视频,16年的知识付费,17年的共享经济,18年的直播风口,19年的互联网寒冬。有人赶上了风口成为了有钱人,有人从云端跌落成为了失败者。
  • 元始天尊济度血湖真经

    元始天尊济度血湖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腹黑三爷只要你

    腹黑三爷只要你

    [呆萌小公主X腹黑三少爷]他是A国首富家的三少爷,大家都尊敬他,他从小高智商,身为继承者,从小便禁欲高冷,大家都叫他三爷。她是A国国主的独女,被培养成三爷的未婚妻,他们,17岁订婚,18岁结婚。
  • 迷途少年:妖帝闯天

    迷途少年:妖帝闯天

    千年劫,一朝出,九星连,妖帝现--洛阳城韩家少爷,一座荒山,惊现满地的坟墓,拄着拐杖的驼背老者,还有那奇怪的黑色石头,当天空黑暗之际,九颗星辰连成一线!妖帝出现!捧着狐皮大衣的少女,嘴角勾起一丝温暖,喃喃道:“我叫叶苦果!”【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
  • 天际线之苍穹

    天际线之苍穹

    灾难降临,人类文明将何去何从,未来是一路平坦?还是荆棘遍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