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23400000041

第41章 灵魂工程师(译文)

一九四四年十月九日的美国《时代周刊》上有莫斯科通讯员赫赛一篇电讯,叙述本年苏联的写作和出版情形,现在译在这里。

俄国文字还在参战。虽在胜利的前夕,俄国还是写一个字得当一件武器用;每个句子都得帮助打倒希特拉,帮助建设一个共产党的俄国,使像这回的战争不会再有。

高尔基说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名句。在俄国作战时,这句话非常真确。俄国作家从来没有过这么多的读众,这么快的影响,这么大的责任。勃利斯特来曾说近代俄国作品是“世界的良心”,也许说得过分;但这些作品确是俄国的良心无疑。

美国人要估量这些作品的价值,用平常的种种文学批评标准是不够的,要紧的是战事。像一个作家说的“没有文学批评总比没有胜利好些”。唯一合式的试验是看作家们完成了他们的目的没有。照作家协会的主席说,他们第一个目的是“叙述战争的真相”,第二是“探求苏联人的心魂”。

国营印刷事业苏联有无数印刷厂,最重要的是国营印刷厂组合。这个组合在莫斯科与列宁格勒有七个厂,在十六个共和国里各有一个厂。

这个组合是一个宏大而自给的工业,印刷小说、诗集、译本、小册子、传单以及政治、音乐、艺术、科学、农业的书。

这个组合统制着墨印和彩印事业。莫斯科的模范印刷所有二千个工人,列宁格勒的印刷厂每年出品相当于战前的二亿四千万页书。像这样大的印刷厂,这个组合里共有十四所。还有书店、书摊、珍本书店三千多所,遍布俄国各处。这个组合对于作家们是一个势力,因为不经国营印刷厂的经理签字,不能出书。

读众这儿对于读物的需求确是非常之大,将来国营各印刷厂也许还不能满足这种需求。政府一贯的举行着“消除文盲”运动,收效极巨;一般人对于文学的胃口之大,在美国是难以想象的。

公开市场里买书极难,所有初版重版书四分之三直接送到各图书馆,供众阅览。大批军事政治领袖、作家、医生、科学家、工程师,按月得到新书预告;这些人有权力标出自己所要的书,他们每月能够买到一千卢布的书。选剩买剩的才到公开市场,几点钟也就卖光了。一本小说平均十个卢布,按官价合美金二元。

需求既然如此之大,差不多每本印出的书都能风行成为畅销书。所以各国营印刷厂决定每一版书印若干本,差不多可以随意。决定的根据不在可以销多少本,而在书的重要与有用的程度。

斯大林批评作家将书付印之前,必须经过自我批评和外人批评,这对于他的天才是个很好的试验。他首先得跟国营印刷厂的编辑讨论他的作品,那编辑或赞成或不赞成。其次便是将作品全部或一部读给朋友们听,他们常会不客气的批评。又常常发表几章在杂志上,也可让人批评。还可在作家协会开会时站起来读几段,听人家的讨论。

这部书稿然后送到党中央委员会所属的中央文化印刷事业管理处。这机关事实上指导着一切文化的与意识形态的写作。斯大林说道:“印刷的文字是共产党最锐利,最有力的武器。”书籍经过审查,再送回印刷厂,编辑签了字,才付印。

这个程序有时还得加一项目。斯大林对于文学的兴趣是很浓的。夜半后,作家也许得到他的电话,他祝贺作家的书,有时还精到的建议。有个女作家安那·安东诺夫斯卡耶写了一本小说,叫做《伟大的摩拉威》,是关于斯大林的出生地乔治亚的,这书稿让印刷厂搁置下来;后来斯大林打电话给她,向她说书写得很好,并且补充了一些关于乔治亚的材料,这才付印。

战时真象俄国作家说真话吗?前晚上我听到康士坦丁·西蒙诺夫公开表示苏维埃作家对于真象的态度。西蒙诺夫二十九岁,得名极盛,是诗人、小说家、创作家、电影剧本作家、新闻记者、小册子作家。他说:“流行的意见说人在战争中写作关于那战争的小说或书,总不能充分客观。”这种意见也对,也不对。

无疑的,在这战时,作家要写德国人,总只当他们是烧毁我们家屋杀戮我们亲丁的敌人。在大的更永久的意义里,这样办有时也许是不客观的。但这种不客观却与真象并不冲突。

德国人没有烧我们的城市吗?没有杀我们的妇孺吗?没有绞死我们的人枪毙我们的人吗?在这战时,作家想写这些,只写这些,难道不对吗?

写苏维埃军队和俄国人民时,道理也一样。在这战时,爱国的作家总看到人民的坚忍、英勇、不怕死,而情动于中,也是十分自然的。人民心里不用说还有别种感情,如想家,临危而惧,还有身体疲劳,颓丧的思想;爱国的作家却不大愿意留心这些。

憎恨的日子估量现行俄国文学的价值,还得记住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每个俄国作家都参加真正意义的战争。俄国作家曾经出入战争,我们“作家战事会议”的论客,我们“战事新闻处”的战士,甚至我们大部分的战事通讯员(莫斯科的通讯员当然在内),是远不如的。这些俄国作家不仅是通讯员,还有诗人,最温柔的抒情诗的作者,历史家——诸色人等。

从一九一四年那些可怕的逆转的月份,直到莫斯科打了胜仗这一段儿,在苏维埃写作上留下极深的印记。在那些月份里,作家们浑身勇气,满腔决心,这种勇气与决心到底将希特拉打了回去,也发展了他们筋力的、严刻的、神秘的、多用形容词的作风。这种作风,他们在这些好转的得胜的日子里还运用着。那些坏日子就是西蒙诺夫写“等着我”——一个兵对他的妻的话——的时候。

等着我,坚决的等着,就是他们都说我死了;千万也别绝望,别相信。只等着我。

最重要的,那些日子是产生憎恨的日子。像作家协会的尼古拉·梯克汉诺夫说的:“对于德国人的憎恨在这残酷的战争进行中成长——这是一种严重的憎恨,无分别的憎恨,还在鼓动红军和苏维埃人民向前进的憎恨。”一九四三年六月二十三日,密凯尔·修罗科夫在报上发表过一篇可怕的小说,叫做《憎恨的学校》,是憎恨宣传的最高峰。在这故事里,伊利亚·爱伦堡成了一个大声疾呼的天才。俄国人民还感到那种憎恨,他们更怕英美人对于德国人会心软。作家们也还感到这憎恨,并且还表现这憎恨。

有了这些情形才有了那种文学作风,用一个俄国字,就叫做“阿激他”作风,就是激动人民使他们做去。

作家们照我的意见,有一个人超出这种情形,隔开这些情形。他是密凯尔·修罗科夫,最近于俄国伟大传统中的天才人物。这位《静静的顿河》和《翻起的泥土》的著者,老住在他的本乡维孙斯卡耶村里写作。他不到莫斯科来花费作家们的大量版税,而收获种种荣誉。他不肯做作家协会会长,因为他太忙——写作。他不顾检查制度,只照他所见以为真象的写作。现在他正在修改他的新作小说,《他为他们的国家而战》。修罗科夫用间接的方法造成他的英勇的效果。铺张或重复爱国的套语,他觉得是不必要的。我看他写的士兵似乎是真象。他说:“战时一个人有多少需要呢?比平常不容易死些,有休息,睡得好,吃得够,有家信,有闲工夫找朋友们抽抽烟;有了这些,一个士兵的幸福就很快的成熟了。”

另一个地位高的散文作家是阿里舍·托尔斯泰。他无疑的是一个出色的作家,并且是一个精美的风格家。但所写的多半是相当远的过去时代,他不曾将自己和这回战争打成一片。现在少数青年作家有些不喜欢他,因为他的浮夸和气派;他是有点儿怪,例如将稿纸放在一张齐胸高,斜面像演讲桌的桌子上,站着写作。

最精美的诗人似乎是巴夫尔·安达科斯基,他新近完成一篇诗叫做《儿子》。这是古代的伤痛的作风——好像一个诗人曾经为了吟哦悼战场死士的歌并呼吁复仇而跟着军队前进,好像是他写下了这篇诗。安达科斯基自己的儿子是个为国而死的战士,《儿子》是为他作的。

这三位以下的作家们,看来就都差不多。他们是些“阿激他”的作家,——是些记者艺人。其中最好的一个,是康士坦丁·西蒙诺夫,也是最典型的一个。最有发展的似乎是波利斯·加巴托夫,打破记录的畅销书《不屈服的人》的著者,他很显然受了汉明威的翻译和郭果尔的影响。

将来至于俄国文学的将来,前晚上我听到佛斯夫洛德·维斯耐夫斯基提出的一些清楚的步骤。他是一个出色的剧作家,海军军官,写的东西多半关于波罗的海和列宁格勒的防卫。他是Snamya杂志的编辑,代表那杂志说话,推而广之,也代表所有俄国作家说话。他说俄国的战后写作要:一、从党员、士兵、水手、官员、工人,搜集关于这回战争的真象;二、光大俄国英勇的传统;三、发扬斯拉夫主义;德国这敌人已经两次侵略俄国,得注意教他再不会分开斯拉夫人;四、记住德国人的兽行,如他们在立第斯和梅丹奈克所做的;五、充分表现人的荣誉、良心,灵魂;六、唤起俄国人新的创造的努力,鼓舞他们将在战争中所表现的英勇精神移到和平时代的事业上;七、尽量研究英美,他们在战争中的助力是不会忘记的。

他说:“我们要老实说,说得清楚,有锐利的词锋,盼望我们的英美同仁也用同样的语言,同样的精神对我们说话。”

同类推荐
  • 读诗记

    读诗记

    本书著名诗人西渡作为诗人来评论其他诗人的作品,相比其他专业批评家而言,更熟悉现代诗的技巧和技艺,知道其运用的规则,显出其诗歌评论的独到新颖之处。此外,作者作为诗人,其在诗歌评论上也显露出足够的诗意,全书文字流畅,语言考究,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和文学价值。
  • 世事如书,我只爱你这一句

    世事如书,我只爱你这一句

    朱生豪:“醒来觉得甚是爱你。”张爱玲:“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林徽因:“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钱钟书:“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十几年,从未后悔娶她;也从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沈从文说:“我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央视朗读者盛赞,温暖了一个世纪的民国爱情故事。20对民国才子佳人的缱绻情书,有梁思成与林徽因的“门当户对四月天”,有林语堂与廖翠凤的“焚证报卿缠绵意”,有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离悲成欢有绝期”,也有胡兰成与张爱玲的“终成饭粘萎尘泥”,一字字,一句句,令人心生暖意,不禁想回到那个年代,去同他们一起谈天说地,抑或静下心来给心上人,写一封暖暖的情书。关于民国美好的爱情故事,是印刻在我们记忆里的传奇,我们不断回忆,不断打磨,把思念书写成文字,把故事打磨成璞玉。最终,裁成四月的天。
  • 中国精神读本

    中国精神读本

    从晚清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改革开放,中华儿女历经一轮史无前例的精神涅槃。铁与血的磨砺不仅铸炼了筋骨,也奠定了国人奋进不屈的精神底色,成为当代中国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的伟大源泉。本书精选一百多年来的华文传世名篇,为读者展现出这部波澜壮阔的中国精神进化史:一度“万马齐喑究可哀”的中国,是如何“换了人间”,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又是如何众志成城,踏上有着光明未来的社会主义道路!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准风月谈——鲁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准风月谈——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用情点击

    用情点击

    本书以“点击广州时政,刻录广州映像”为主线,精选了作者近十几年来在报刊、网络上发表的新闻报道、评论、纪实作品,从高校教育工作者和新闻工作者的双层视角,记录和评述了广州在高等教育、政治建设等各方面的表现。
热门推荐
  • 陌上心理

    陌上心理

    《陌上心理》不同于其他心理学书籍,不讲理论,只说案例和精准的分析。每日一文,带你阅懂人性动机,改变性格天命。
  • 盛世暖夏之最美不过遇见你

    盛世暖夏之最美不过遇见你

    十二岁她失去双亲,住进了青梅竹马的宋梓延家,本以为是命中注定。谁知却陷入一场巨大的阴谋。而他,傅家唯一的少爷却指名点姓要娶她为妻,她厌恶这场婚姻,可是却渐渐沦陷在他的温柔体贴之中,日益沉睡在这温柔乡。
  • 西方的魔影

    西方的魔影

    在卡特福尔思大陆上,骄傲繁荣的群国屹立着,人民都生活在和平之中。在和平的末年,大陆西海岸,成群的魔影正在聚合。王国之间出现了纷争,魔影也已经袭来。龙从阴影中成群涌出,大陆陷入战争中,龙的烈焰燃烧在草原上。在这慌乱的战争年代,尼奥森·萨尔加诺是反抗军的一名士兵,他希望结束这场混乱;利卡·宾多斯是还未遭受侵袭的落日国度的王子,面临着将要来临的挑战;奥修特·吉恩赫斯是已遭侵袭的天风国的将军,他意识到自己必须挺身而出,拯救王国;达克福·诺拉克斯是一名没落皇室家族的成员,他承担着驱走黑暗的使命,却沦落于地牢中。这些战争漩涡的挣扎者,看不清自己命运的方向。他们中将诞生一位征服者,领导卡特福尔思的人民奋起反抗。但这几位谁将走到最后,谁将领军击败大敌,谁将成为霸主?西方的魔影仍然在肆虐着,魔龙的阴影笼罩在人们心中。
  • 夜色倾颜

    夜色倾颜

    传说中的异灵阁女魔头洛倾颜杀人如麻,却长着绝世美颜,媚骨天成,却在第二次与他见面之时就被坑走了异灵阁三成收入,原以为他觊觎自己的火凤,却不想他从来觊觎的只有她这个人。
  • 中国人的吃

    中国人的吃

    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他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本书作者从个性化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进行了剖析,力图透过饮食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作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休闲读物。
  • 都市掌控仙器

    都市掌控仙器

    【火热连载】重生一世,掌控仙器!见过灵药量产吗?见过仙丹量产吗?见过仙器量产吗?见过用仙器分手吗?见过用仙器约会吗?周宁说:“女人都喜欢大场面,没有浪漫你得制造浪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超级大魔导师

    超级大魔导师

    一个充满幻想的少年,穿越到魔法世界。当他以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天才时,却发现身处的世界妖孽成群。而他唯一要做的事,尽可能在小时候给这群妖孽留下成长的阴影。后来,他发现自己已经把妖孽们远远的甩在身后。
  • 始祖神魔

    始祖神魔

    只因世人对她的恐惧之心,她被关在了守卫最森严的精神病院里,在怨恨中陨落在同僚的手中。再度睁开眼,重生异界成了年僅12岁的草包公主。看着家园被破坏,父母被围攻,一抹嗜血浮现眼里,双瞳逐渐化为血红....绝美容颜,人格分裂,神秘血统,强大契约兽,热血修炼,以上为本文概括。
  • 妾本嚣张

    妾本嚣张

    医武双绝的沈嫣穿越到莫名惨死的女子身上,并且遇到重重陷阱,暗处那一双危险的眼睛是谁?梦中的神秘男子又是谁?自己到底是什么身份?冷若冰霜的战神王爷,温柔如水的知音殿下,热情可爱的纯情少年……害死自己的人到底是否在他们中间?谁温柔谁腹黑?当残酷真相揭开的时候,这份爱是否让人心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