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23400000061

第61章 现代人眼中的古代——介绍郭沫若著《十批判书》

约莫十年前,冯友兰先生提出“释古”作为我们研究古代文化的态度。他说的“释古”,是对向来的“尊古”“信古”和近代的“疑古”而言,教我们不要一味的盲信,也不要一味的猜疑,教我们客观的解释古代。但这是现代人在解释,无论怎样客观,总不能脱离现代人的立场。即如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的分期,就根据了种种政治经济社会的变化,而不像从前的学者只是就哲学谈哲学,就文化谈文化。这就是现代人的一种立场。现代知识的发展,让我们知道文化是和政治经济社会分不开的,若将文化孤立起来讨论,那就不能认清它的面目。但是只求认清文化的面目,而不去估量它的社会作用,只以解释为满足,而不去批判它对人民的价值,这还只是知识阶级的立场,不是人民的立场。

有些人看到了这一点,努力的试验着转换立场来认识古代,评价古代。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战就是这样开始的。这大概是二十五年前的事了。但是这个试验并不容易,先得对古代的纪录有一番辨析和整理工夫,然后下手,才能有些把握,才不至于曲解,不至于公式化。而对人民的立场,也得多少经过些实际生活的体验,才能把握得住;若是只凭空想,也只是公式化。所以从迷信古代,怀疑古代到批判古代,中间是得有解释古代这一步工作才成。这一步工作,让我们熟悉古代文化,一点一滴的将它安排在整个社会里来看。我们现在知道若是一下子就企图将整个古代文化放在整个社会机构里来看,那是不免于生吞活剥的。

说到立场,有人也许疑心是主观的偏见而不是客观的态度,至少也会妨碍客观的态度。其实并不这样。我们讨论现实,讨论历史,总有一个立场,不过往往是不自觉的。立场大概可别为传统的和现代的;或此或彼,总得取一个立场,才有话可说。就是听人家说话,读人家文章,或疑或信,也总有一个立场。立场其实就是生活的态度;谁生活着总有一个对于生活的态度,自觉的或不自觉的。对古代文化的客观态度,也就是要设身处地理解古人的立场,体会古人的生活态度。盲信古代是将自己一代的愿望投影在古代,这是传统的立场。猜疑古代是将自己一代的经验投影在古代,这倒是现代的立场。但是这两者都不免强古人就我,将自己的生活态度,当作古人的生活态度,都不免主观的偏见。客观的解释古代,的确是进了一步。理解了古代的生活态度,这才能亲切的做那批判的工作。

中国社会史论战结束的时候,郭沫若先生写成了他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这是转换立场来研究中国古代的第一部系统的著作,不但“博得了很多的读者”,也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抗战以来的许多新史学家,似乎多少都曾受到这部书的启示。

但是郭先生在《十批判书》里,首先就批判这部书,批判他自己。他说:

我首先要谴责自己。我在一九三○年发表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那一本书,虽然博得了很多的读者,实在是太草率,太性急了。其中有好些未成熟的或甚至错误的判断,一直到现在还留下相当深刻的影响。有的朋友还沿用着我的错误的征引,而又引到另一错误的判断,因此关于古代的面貌,引起了许多新的混乱。

我们相信这是他的诚实的自白。

但是他又说:

关于秦以前的古代社会的研究,我前后费了将近十五年的工夫,现在是能达到了能够作自我批判的时候,也就是说能够作出比较可以安心的序说的时候。

我们也相信这是他的诚实的自白。在《后记》里又说:

秦汉以前的材料,差不多我彻底剿翻了。考古学上的,文献学上的,文字学,音韵学,因明学,就我所能涉猎的范围内,我都作了尽我可能的准备和耕耘。

有了上段说的“将近十五年的工夫”和这儿说的“准备和耕耘”,才能写下这一部《十批判书》。

最重要的,自然还是他的态度。《后记》里也说得明白:

批评古人,我想一定要同法官断狱一样,须得十分周详,然后才不致冤曲。法官是依据法律来判决是非曲直的,我呢是依据道理。道理是什么呢?便是以人民为本位的这种思想,合乎这种道理的便是善,反之便是恶。我之所以比较推崇孔子和孟轲,也因为他们的思想在各家中是比较富于人民本位的色彩的。

这“人民本位”的思想,加上郭先生的工夫,再加上给了他“精神上的启蒙”的辩证唯物论,就是这一部《十批判书》之所以成为这一部《十批判书》。

十篇批判,差不多都是对于古代文化的新解释和新评价,差不多都是郭先生的独见。这些解释和评价的新处,《后记》中都已指出。郭先生所再三致意的有两件事:一是他说周代是奴隶社会而不是新意义的封建社会。二是他说“在公家腐败,私门前进的时代,孔子是扶助私门而墨子是袒护公家的”。他“所见到的孔子是由奴隶社会变为封建社会的那个上行阶段中的前驱者”,而墨子“纯全是一位宗教家,而且是站在王公大人立场的人”。这两层新史学家都持着相反的意见,郭先生赞同新史学家的立场或态度,却遗憾在这两点上彼此不能相同。我们对于两造是非很不容易判定。但是仔细读了郭先生的引证和解释,觉得他也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

在后一件上,他似乎是恢复了孔子的传统地位。但这是经过批判了的,站在人民的立场上重新估定的,孔子的价值,跟从前的盲信不能相提并论。

联带着周代是奴隶社会的意见,郭先生并且恢复了传统的井田制。他说“施行井田的用意”,“一是作为榨取奴隶劳力的工作单位,另一是作为赏赐奴隶管理者的报酬单位”。他说:

井田制的破坏,是由于私田的产生,而私田的产生,则由于奴隶的剩馀劳动之尽量榨取。这项劳动便是在井田制的母胎中破坏了井田制的原动力!这里用着辩证唯物论,但我们不觉得是公式化。

他以为《春秋》宣公十五年“初税亩”三个字“确是新旧两个时代的分水岭”,“因为在这时才正式的承认了土地的私有”。

“这的确是井田制的死刑宣布,继起的庄园制的汤饼会。”

传统之所以为传统,有如海格尔所说“凡存在的总是有道理的”。我们得研究那些道理,那些存在的理由,一味的破坏传统是不公道的。郭先生在新的立场上批判的承认了一些传统,虽然他所依据的是新的道理,但是传统的继续存在,却多少能够帮助他的批判,让人们起信。因为人们原就信惯了这些传统,现在意义虽然变了,信起来总比较崭新的理论容易些。郭先生不但批判的承认了一些传统,还阐明了一些,找补了一些。前者如“吕不韦与秦王政”,阐明“秦始皇与吕不韦,无论在思想上同政见上,完全是立于两绝端”。“吕不韦是代表着新兴阶层的进步观念,而企图把社会的发展往前推进一步的人,秦始皇则相反,他是站在奴隶主的立场,而要把社会扭转。”这里虽然给予了新评价,但秦始皇的暴君身分和他对吕不韦找冲突,是传统里有的。

后者如儒家八派,稷下黄老学派,以及前期法家,都是传统里已经失掉的一些连环,郭先生将它们找补起来,让我们认清楚古代文化的全貌,而他的批判也就有了更充实的根据。特别是稷下黄老学派,他是无意中在《管子》书里发现了宋钅开、尹文的遗著,因而“此重要学派重见天日,上承孔、墨,旁逮孟、庄,下及荀、韩,均可得其联锁”。他又“从《墨经》上下篇看出了墨家辩者有两派的不同”:“上篇盈坚白,别同异”,“下篇离坚白,合同异”。“这个发现在《庄子》以后是为前人所从未道过的”。对于名家辩者的一些“观念游戏”或“诡辞”,他认为必然有它们的社会属性。如惠施的“山渊平,天地比”,“是晓示人民无须与王长者争衡”,高低原只是相对的。又如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可以演绎为“暴人非人”,那么杀暴人非杀人,暴政就有了借口。

郭先生的学力,给他的批判提供了充实的根据,他的革命生活,亡命生活和抗战生活,使他亲切的把握住人民的立场。他说“现在还没有达到可以下结论的时候,自然有时也不免要用辩论的笔调”。他的辩论的笔调,给读者启示不少。

他“要写得容易懂”,他写得确是比较容易懂;特别是加上那带着他的私人情感的《后记》,让人们更容易懂。我推荐给关心中国文化的人们,请他们都读一读这一部《十批判书》。

《大公报》,1947年。

同类推荐
  • 雨夜短文

    雨夜短文

    本书是余秋雨散文新作,篇幅短小,意境至美。其中包含两个部分内容:“万里入心”,是有感于人生路上遇到的一些人或事,记录并生发出一些感触,进而展现出一种人生哲理和生活态度。这些内容对于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来说,无疑是人生规划中的航标灯塔。“文史寻魂”是对千年文脉的点穴式提领。用极其精炼的语言勾勒出中国古代文学(诗经、庄子、史记、唐诗、宋词、元曲、戏剧、小说)的脉络,同时对相关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相当量级的文人进行评介。文末开列余秋雨特选唐宋诗词必诵篇目。
  • 吊脚楼上的湘西

    吊脚楼上的湘西

    小镇与乡村,民风与民俗,爱情与亲情,自然与风情构成了这本散文集最基本的元素,作者用如丝般细腻的笔触,如雾般飘逸的情怀,一点点地感触着岁月里的温馨和感动。淳朴的人物,浓郁的风情,温暖而祥和。文字表述或朴实自然,或梦幻迷离,或浓郁深刻。
  • 学生阅读经典:丁玲散文

    学生阅读经典:丁玲散文

    本书收录了丁玲的《五月》、《河西途中》、《冀村之夜》、《马辉》、《风雨中忆萧红》、《十八个》、《我的自传》等多篇散文。
  • 思想的子弹

    思想的子弹

    这是一群活跃的、极具影响力的90后作者。“青春的荣耀90后先锋作家二十佳作品精选”这套书精选其中的20位集中推出,全面展现他们的文学才能。同时,这套书还是90后读者文学爱好者的写作样本。《思想的子弹》为其中一册,是90后代表作家张文胜的作品集。《思想的子弹》是作者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发出的最有利的呐喊。体现出青年一代作者中少有的对世事、社会、人类的关注。
  • 在历史的下降线行走

    在历史的下降线行走

    历史有时候前进,有时则会退后,有上升,则有下降。细碎处的故事,空白处的讲述,才能真正反映历史的原貌。这本书,充斥了这样的故事和讲述。诸如“当牛记者碰到强人的时候”、“戴大头巾状如印度兵的中国士兵”、“懂兵法的和会打仗的”、“对毒与赌的另一种期待”……都是重大历史事件中被正史省略的故事,但正是这些正史瞧不上的鸡零狗碎一样的故事,让你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感受到它的血与肉,并带你看到纷扰世界中另一番景致。
热门推荐
  • 山至数

    山至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青本草

    天青本草

    一夕家变,太医之女,沦为梨园戏子。她说,“虽然我唱的是丑角,但是卸了妆以后,也不是那么丑的。”他说,“是啊,你要是长的美貌如仙,怎么不让你唱花旦呢?”那一年,她是默默无闻的花脸小丑。那一年,他是金尊玉贵的不羁少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将她脸上的油彩冲刷殆尽,露出少女本来的面目,她遇到名动天下的青年霸主,那人语声含笑,他说,“我叫颜初,你呢?”青衣戏子,绝世霸主,一段清新唯美的江湖之恋,水墨流白,天青本草。
  • 气焰传说

    气焰传说

    创世者制造出气焰大陆,觉得无聊双手一挥。人就出现在大陆之上。但是这样的人太过单纯没有善恶之分,创世者又制造出恶与善。创世者离开后善念与恶念囤积,渐渐产生了意识。它们觉得人没有必要存在于这个大陆之上。开始猎杀人族。。。。
  • 升仙变

    升仙变

    灵界数年前,人杰地灵,山灵水秀,正道大昌,人才齐出,邪魔之流退避三舍。然而幽幽数年过后,方今之世,正道退避四分,邪魔之流高手辈出,猖獗六分。林辰,曾经是一个从地球无意之间来到灵界,而且被认为是一个不能够修炼的废物。是注定平平凡凡的过完一生?还是纵横灵界,击退邪魔之流,睥睨万仙!一个浩大的仙侠世界,光暗陆离,神秘无穷,它,到底隐藏着一个什么样的秘密?
  • 光锥

    光锥

    这只是一本披着玄幻外皮的书,论其骨肉,或许定位科幻更加合适。其实厘清它的类型貌似没有必要,因为你一旦打开它读下去,便会认为它是一部文不对题的作品。在狭义相对论中,光锥(英文:Lightcone)是闵可夫斯基时空下能够与一个单一事件通过光速存在因果联系的所有点的集合,并且它具有洛伦兹不变性。扩展到广义相对论中,光锥可以定义为一个事件的因果未来和因果过去的边界,并包含了这个时空中的因果结构信息。【摘自维基百科】
  • 兽武星穹

    兽武星穹

    何谓天才?世上从来不乏资质过人之辈,可这当中,能够真正立于强者巅峰的,又有几人?天才?废柴?某种意义上,二者也仅仅是一线之隔!源星少年叶青羽自小资质过人,却因为遭天妒的超凡潜力,在关键的兽魂开启时,被一记怒雷劈成了彻头彻尾的废物。可是,在人们对这个曾经拥有着天才光环,而今却落魄成纸级兽武士的少年百般嘲笑时,却没有人想过,这个少年会另辟蹊径再度崛起,将一个又一个强者踩在脚下,成就一段震撼星穹的巅峰神话。“我是废柴的话……那些败在我手下的天才,又算是什么东西?”兽武士等级划分:纸,并,普,人,地,天,强,凶,狂,神。====================================================本书已签约,请大家放心大胆地收藏推荐。
  • 唐僧师徒来现代

    唐僧师徒来现代

    取经回来的路上被黑龙偷袭,斗破了天,出现五光神雷,唐僧师徒和黑龙都被劈到现代,开启在现代的逗比生活
  • 我就是美的无人能及

    我就是美的无人能及

    叶卿叶家大小姐,近200的智商,确带着个5岁的娃混着娱乐圈影后回归,A爆全场叶安:“妈咪,那个影帝叔叔蛮帅,可以当我爸爸。”当下就被敲了个爆栗子顾深:“小混蛋,老子就是你爸爸。”随后对着旁边高冷的叶卿一脸掐媚道:“小卿卿,孩子都有了,回家跟咱爸妈吃个饭呗。”女主外冷内热,还有点沙雕。男主看似高冷,其实傲娇。
  • 等你陆过

    等你陆过

    五岁认识你,十五岁爱上你,十七岁在一起,二十六岁分别……“我不会爱你很久,如果我能活到一百岁,我会爱你八十五年”“不用再等了,他不会回来了”“他现在过得很好,你别去打扰他了”“他心里那个人,自始至终都不是你”“啧啧,你们真恶心”
  • 奉旨成婚,抱紧我的小奶狗

    奉旨成婚,抱紧我的小奶狗

    奉父母成婚的婚姻会幸福吗?女主是唯一的继承人,那又能怎样,还不是照样被按在地板上摩擦,欲戴王冠,需先承其重。深爱女主的丈夫会爱到最后吗?女主能抱住自己的小奶狗吗?(备注:作者表示也不是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