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7100000024

第24章 突发自然灾害事件(3)

美国联邦政府的自然灾害管理政策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联邦机构,按一定的具体计划来实施的。协助有关机构制定自然灾害管理计划和开展减灾活动的联邦政策有很多。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即灾前减灾计划类与灾后救灾计划类。在第一类计划中,包括由农舍管理局负责的“流域保护与防洪贷款计划”;由土壤保持局负责的“资源保护与发展”、“流域保护与防洪”等计划;由联邦保险管理局负责的“全国洪水保险计划”以及由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负责的“州防灾拨款”、“地震与台风应急计划”、“紧急管理服务计划”等。各种自然灾害的预测、警报计划则分别由美国地质调查局、国家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暴雨预报中心、雷达信息与警报网、国家台风中心等机构负责实施;第二类计划则主要包括由农舍管理局负责的紧急贷款计划;由农业稳产与保持局负责的紧急保护措施;由陆军部办公室负责的防洪工程、防洪与救灾活动、堤防紧急保护等计划。此外还有由公共卫生局负责的紧急医疗计划,由住房保护与抵押信贷部负责的灾民抵押保险,由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负责的灾害援助与紧急管理服务计划,由国防电力管理局负责的电力应急计划以及由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负责的农作物保险计划等。

(3)美国自然灾害救助、恢复与重建。在美国,当发生自然灾害后,首先由所在州进行自我救援。联邦政府只是“当灾难的后果超出州和地方的处理能力之外时,提供补充性的帮助”。当州提出援助请求后,FEMA在当地的事务局会评估当地损失,向总统提出建议报告,总统据此决定是否发出救援命令。命令一旦发出,政府机制将会通过FEMA进入紧急状态,一系列应对机制将会运转起来。比如联邦政府将承担灾害所在地建筑、公共设施损失的75%的费用。对于个人受害者,政府会通过地震保险、风灾保险、洪水保险等进行。对于那些无力上保险的人员则提供个人援助,如对于无家可归者提供18个月的临时住宿,同时给予12500美元的补助,确保其能够自救。

美国自然灾害发生时联邦政府的反应

专业队伍 损失评估、应急通讯、医疗救助及支持、城市搜救、紧急恢复电力和社区关系

设备供给 移动厨房、饮水净化设备、可携带卫生间和淋浴设备、帐篷

设施 灾害现场办公室、动员中心和灾害恢复重建中心

美国自然灾害发生后的政府援助内容

紧急救助 恢复和重建

最初应急资源,包括食物、水和应急发电机 提供修正或重建受损房屋和恢复私人财产的贷款和赠款

清理残骸、开放重要交通要道、为人们提供临时食宿 为采取结构性和非结构性减灾措施、修整和重建公路和公共建筑提供贷款

为确定和实施减灾机会提供技术援助,以降低未来损失

其他援助,包括灾害心理咨询、减轻税收、提供法律服务和就业机会

2.日本自然灾害事件应对的机制

(1)日本的中央防灾会议。中央防灾会议是日本最高的防灾决策机构,主席由内阁总理大臣(首相)担任,全体大臣均为成员。中央防灾会议的任务是:制定和推动实施基本防灾计划,草拟地震防灾计划;制定和推动实施大灾紧急措施计划;根据内阁总理大臣和(或)防灾担当大臣的要求,商讨有关防灾的重要事项,如防灾基本方针、防灾对策、宣布灾害紧急状态等;向内阁总理大臣和防灾担当大臣就有关防灾的重要事项提出建议。成立中央防灾会议的目的是推进综合防灾措施。在日本许多政府部门都设有负责危机管理的处室。一旦发生紧急事态,一般都要根据内阁会议决议成立对策本部;如果是比较重大的问题或事态,还要由首相亲任本部长,坐镇指挥。在这一危机管理体系中,政府还根据不同的危机类别,启动不同的危机管理部门。

以首相为会长的中央防灾会议负责应对全国的自然灾害,其成员除首相和负责防灾的国土交通大臣之外,还有其他内阁成员以及公共机构的负责人等。

日本中央防灾会议的组织图

(2)日本防灾计划及自然灾害应急对策。日本的防灾计划包括防灾基础计划、防灾业务计划、区域防灾计划等方面。日本各重要灾害区也有专门防救灾预案,救灾预案详细说明了救灾组织体系,如紧急运输以及重要应急物资的储备数量、地点和救灾援助点的设置。

日本的防灾计划主要有三种:

第一,防灾基本计划。包括各种防灾计划的基本活动,这些活动是国家防灾对策的基本防灾层面,防灾基本计划是中央防灾会议根据《灾害对策基本法》第34条制定国家的总的计划,是国家最高层次的计划。

第二,防灾业务计划。这是指定的行政机构和指定的公共单位根据防灾基本计划编制的计划。

第三,地区防灾计划。这是都道府县和市的防灾会议根据防灾基本计划和地方具体情况制定的计划。

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之后,日本对防灾基本计划做了全面的修订。计划表明中央政府、公共单位和地方政府在实施防灾对策中的责任。为了方便参照对策,计划根据灾种阐述了灾害对策顺序,如预防、应急反应、恢复和重建对策等。

日本防治自然灾害的基本计划结构

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日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必须立即收集破坏的情况和规模等灾情信息,对其进行分析,并告知有关人员和机构。自然灾害应急对策的具体内容包括:提供有关避难的建议和指示,组织灭火,灾民救助,确保紧急运输以及公共设施的应急恢复等。在发生自然灾害的市町村和都道府县,必须设立自然灾害对策本部,并调动所有人力、物力实施灾害应急对策。当大规模灾害发生时,中央政府可按具体情况设立非常灾害对策总部,由防灾担当大臣为总部长,或设立紧急灾害对策本部,由内阁总理大臣为本部长,以推进自然灾害对策的实施。

(3)日本自然灾害发生后的救助、恢复与重建。灾害发生后,在国家层面,各省、厅的局长级官员立即到首相官邸集合。利用有关机构获得的信息和防卫厅或警察厅从直升机拍摄的灾区破坏影响,用早期评估系统(Early

Evaluation

System,EES)即可了解具体灾情。在对灾情信息做出进一步分析后,立即向首相报告,这样就可以及时地做出基本决策。当灾害规模超出地方政府反应能力时,警察厅、消防厅或海上保安厅可给予广泛的灾害应急援助,根据都道府县知事的请求,可派自卫队参与应急救援活动。中央政府还可以派遣政府调查团到灾害现场并在那里建立现场对策本部,以获得更详细的信息,便于及时采取对策。

一方面,各司其职。得益于健全的自然灾害应对机制,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很短时间内,各级政府、机构就能迅速做出反应,分工合作,投入抗灾和救灾工作。日本自卫队很快派出救援队伍赶赴受灾现场。自卫队在救灾初期的主要任务是检查现场、救助遇难者和看护伤员,之后慢慢转向运输救援物资、供水、发放食物和安排灾民洗澡等。在水、气和食物恢复供应之后,自卫队的主要工作就是将当地政府提供的盒饭发放给避难所里的灾民以及那些煤气管道尚未修复不能开火的居民。

日本全国都设有很多避难场所,如各地的学校、公园、体育馆等,并储备有食品、饮用水等物资,这些地方的职员平时还接受训练,预备在人们来避难时充当组织指挥者。一旦发生灾害,在他们的指导下,人们就能在这些地方得到临时庇护。

除自卫队外,抗灾救灾的主力军还有各都道府县警察总部设立的大范围紧急救援队,日本各市町村的消防总部、消防团和灾害紧急消防救援队,全国共有2210支救援队,人数约为3.1万人。

另一方面,恢复基础。除政府部门外,日本电力、煤气、自来水公司、通信、交通等基础部门都有各自的防灾机制。发生灾害时,它们不仅会自主抗灾,还能在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下统一行动。比如,在2007年7月16日中部地震中,由于煤气管道遭到严重破坏,柏崎市共有3.4万户居民的煤气供给被迫中断。社团法人日本煤气协会在地震发生后,马上成立对策本部,当天夜里派出8名调查先遣队员进入震区。两天后,该协会以新潟县和关东地区为中心,从全国的煤气系统抽调1024名技术人员组成支援部队,迅速派到现场。由于柏崎市的特殊地形给管道修复工作带来困难,日本煤气协会随即又从拥有特殊机器装备的大阪煤气公司、东邦煤气公司和西部煤气公司抽调100人组成第二批支援部队。同时,作为临时应急措施,发放了20台移动煤气炉和4300台盒式炉。经过努力,到8月12日,受到管道破坏影响的家庭中90.3%恢复了煤气供应。其余部分到8月27日也全部修好,日本煤气协会的对策本部也在当天解散。

三、我国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应对

(一)我国自然灾害事件应对的法制

自然灾害管理被纳入国家和地方各级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在自然灾害的法制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我国先后颁布和实施了与减灾有关的法律法规30余部,这些法律的颁布实施,提升了应对自然灾害的工作力度,增强了自然灾害管理的法制化水平。与此同时,各地正在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抓紧制定完善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我国自然灾害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1.我国自然灾害应对法制建设的成就

(1)针对不同种类自然灾害分别立法。我国针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立法,采取了针对不同的自然灾害,分别立法的方法。我国当前应对自然灾害的法律,针对洪水灾害的主要有《防洪法》、《防汛条例》、《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指导纲要》和《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针对气象灾害的《气象法》和《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针对地震灾害的《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地震灾情速报规定》、《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和《地震灾情上报暂行规定》;针对森林草原火灾的《森林防火条例》、《草原防火条例》和《森林法实施条例》;针对生物灾害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法》、《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动植物检疫法》、《植物检疫条例》以及《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

(2)应对自然灾害的立法内容较为广泛。在管理体制上,体现出自然灾害应对中各级政府之间以及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在应对原则上,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抗救相结合的原则。针对不同种类的自然灾害,相应立法要求制定防治规划,并对负责制定规划的机构、规划的内容以及规划的实施与监督加以明确规定。在灾前防范上,国家重视监测网点、台站的建设、管理,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明确了建设、管理的责任,确保了建设、管理的资金渠道。在防灾专用工程建设以及可能遭受灾害袭击的工程建设,要求相关部门制定技术标准,工程建设的主管部门、实施部门要严格遵守,加强监督。在公民防灾意识培养上,各级政府有责任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防灾意识,提高公民的防灾知识和能力。在灾害应急上,强调各负其责,协调有序。针对不同自然灾害,进入紧急期的决定、宣布、解除、延长等的职权归属,法律、法规、部门规章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在灾害救助上,注重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开展工作。在灾后的救灾、恢复与重建上,对主体、原则、物资保障以及各部门的职责都予以明确的规定。

(3)大量的地方性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是应对自然灾害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个地方,从本行政区域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许多自然灾害应急方面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例如《重庆市自然灾害处置办法》、《山西省<防震减灾法>实施细则》、《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梅雨洪涝等自然灾害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启动自治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Ⅰ级响应工作方案的通知》、《贵州省自然灾害救助款物管理办法》、《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海省重大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的通知》等,这些都是我国应对自然灾害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国自然灾害应对法制建设中的不足

(1)政府角色定位不准。一直以来,由于法治观念的缺失,政府的角色都被设定为管理者而非服务者,自然灾害应急法律就更多地表现为管理法,法制建设强调的是对行政权力行使的保障和对行政效率的促进,忽视对行政相对人的重视。比如就行政程序来说,按照现代法治观念,权力的行使必须遵循法定程序,不按照法定程序行使的权力是非法的权力。这就要求法律对权力的行使设以严格的、科学的程序。但从我国自然灾害的法制建设的现状来看,对权力的程序规范还相当欠缺,程序观念淡薄。如在灾害应急期,有权机关对物资、设备实行征用,大都可以直接实施,对实施该项紧急措施遵循哪些程序,针对各类自然灾害的应急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大都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在对行政相对人权利的救济上,自然灾害相关法律同样是欠缺的。如对行政征用、调用来的物资、设备,大都简单地规定事后应当及时归还,不能归还的给予适当补偿或做其他处理。事中补偿被排斥在立法之外,事后因物资设备的减损,行政相对人也不能得到补偿。因此看出,我国自然灾害法制建设,不论实体上还是程序上过多强调应急行政的效率性,忽视对权力的制约和权利的保障;强调权力行使的效率,忽视行政相对人的正当诉求;应急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配置不平衡,过分倾向于行政主体方。

(2)立法内容上,所涵盖的领域不全面,立法体系不系统。比如,关于气象灾害就只有《气象法》有较简单的规定,像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省份影响较大的台风灾害等还没有专门的法律。另外,在防灾减灾方面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不少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如《防震减灾法》、《防洪法》、《气象法》、《森林防火条例》、《草原防火条例》等,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应对地震、水灾、森林草原火灾、生物灾害等方面的法律制度,但这些都是单灾种防灾法,并不是统一处置灾害的基本法。

(3)技术层面上,法制建设总体还比较粗糙。表现在一些急需建立的防灾减灾法律制度尚未通过法律、行政法规建立起来。在现行的自然灾害应急法律体系中,有的是由部门规范性文件确立的,其规范性不够强,效力不够高。有的法律、行政法规中,对政府可以采取的应急措施规定得不够具体。同时,有些法律可操作性不强,规范用语不严格,针对不同自然灾害的应急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之间的用语极不统一等,类似的问题还很多。

同类推荐
  • 清代官德丛谈

    清代官德丛谈

    本书是一本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的书。作者通过对清代官场众生相的真实描绘,深刻揭示了封建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从传统政治文明中发掘出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的珍贵历史遗产,充分反映了普通老百姓对清明政治的冀求与向往。既有很好的学术性,又有很强的现实性。全书语言生动形象,叙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文省事丰,是史学大众化的一个有益尝试。
  • 监督制度创新

    监督制度创新

    《中国国家高级公务员市场经济课程培训能力的开发与研究系列教材:监督制度创新》深入阐述了监督制度创新与政治体制改革、完善权力运行机制和廉政文化建设互为因果的内在联系;监督制度创新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要求,而后者是前者的政治保证;监督制度创新是完善权力运行机制的关键,而后者是前者的主要目标;监督制度创新是廉政文化建设的结晶,而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同时,提出了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领域逐步铲除腐败的基本途径。
  • 历史大搏杀

    历史大搏杀

    这是一本诠释中国帝王集团政权博弈的大作。作者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审视中国两千年的帝制发展,揭示了隐潜在历史表象之下的潜规则,即围绕着帝王,外戚、太监、士人官僚集团以及其他势力为了争权或合纵或连横,乃至兵戎相见的残酷血腥。作者这样说过:“研究中国帝王史,上要看政权操控者即不同的统治集团,下要看基层组织,同时更要看到历史大势的变迁,这才是研究历史的初衷,这样才能有所收获。”读过《历史大搏杀》,你会惊奇地说:“原来故事中还有故事!历史可以见证未来!”黑格尔认为,中国文明是静止的,停滞的,是没有历史的。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和:和平共处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和:和平共处

    丛书通过故事、诗文和格言等形式,全面地展示了人类永不磨灭的美德:诚实、孝敬、负责、自律、敬业、勇敢……这些故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被人们用来警醒世人、提升自己,用做道德上对与错的标准;同时通过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又使其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新精神、新风貌,从而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美德。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丛书还在每一篇故事后面给出了“故事感悟”,旨在令故事更加结合现代社会,结合我们自身的道德发展,以帮助读者获得更加全面的道德认知,并因此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
  •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民族主义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民族主义

    本书对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民族主义进行了深入研究,内容包括: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历史渊源,诱发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的主要因素,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对社会的影响等。对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的研究可以为探讨俄罗斯独特的历史发展道路提供新的切入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也可以为解析现阶段俄罗斯政府的内政外交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热门推荐
  • 从绝地求生开始称霸

    从绝地求生开始称霸

    睁开双眼,牧野发现自己困在了一片陌生的地方,这里正进行着一种名为绝地求生的比赛。为了逃出生天,牧野必须战胜一个又一个的强者,成为那绝境之王!
  • 醉指乾坤错

    醉指乾坤错

    本想把酒当歌,无奈被命运蹉跎。上天赐予了你能力,同时也赋予了你责任。一层层的阴谋,哪怕是骨肉至亲,也因为权力而同室操戈。这里没有魔法,却有兽人。这里有绝世武功,这里也有一滴红颜泪。希望大家能够坚持的看下去,喜欢西风的这本新书。不会让大家失望,兽人也能练葵花。
  • 听风说你在彼岸花开处

    听风说你在彼岸花开处

    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一天人们载歌载舞纪念着创造这个世界的女神,一切看似风平浪静而美好的生活将因一个女娃娃打破……
  • 你这游戏开挂了

    你这游戏开挂了

    林晚晚和温雨一起开始了玩VR游戏《末世》,结果游戏炸了…玩家:我有一句话不知当不当讲,我要退服策划:……
  • 生魔传

    生魔传

    善生与恶,光生与暗,仙生与魔,众生芸芸,皆信仙灭魔,一扫地道童却逆天诛仙,毁尽天下人。
  • 稚憬

    稚憬

    这是一个小姑娘的成长史;年少欢喜,兜兜转转,从始至终;没有太多的跌宕起伏,只有平静生活中出现的一个个小事件,汇集成一本流光溢彩的事件簿~记录着在岁月留下的印记,熠熠生辉。
  • 古沙大陆

    古沙大陆

    古老的古沙大陆,只有一个主宰,人们都叫他化王。在他的统治阶段,古沙大陆所有人,饱受欺凌和剥削。也引起了无数人的反抗,但是到最后,都被化王派兵镇压,久而久之,人们也习惯了他那惨无人道的统治,甚至很多人被同化。终于有一天,天降异象。八星环绕,中间一颗明亮的星星,照射在古沙大陆极北之地,一个婴儿也是随之出生,十八年后,古沙大陆掀起了血雨腥风。
  • 逆天大宝真无敌

    逆天大宝真无敌

    古武少年陈大宝,贱入都市,演绎无敌!各路美女揽在怀,装逼打脸治不服……宝哥名言:“你有妹妹没?漂亮不?”想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那还不快来看《逆天大宝真无敌》,宝哥教你怎么没驾照也能当老司机……
  • 我在仙界闹翻天

    我在仙界闹翻天

    偏执,疯狂,自闭的人会做出什么事情来谁也无从知晓。因为莫件事就被送去精神病院的他万万想不到,噩梦才刚刚开始……
  • 愿你安然若晨曦

    愿你安然若晨曦

    如果爱对了人,就像是两条相交的线,就算有一天会各奔东西,但起码在某一瞬间紧紧牵扯过;如果爱错了,就像是两条平行的线,无论双方再怎么努力,也会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