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7300000003

第3章 企业的定位烦恼(1)

海信只应该是电视品牌

海信 IBM 联想 容声 科龙 品牌 定位

没有牺牲就没有企业战略。对眼下正日益陷入战略混乱的海信科龙来说,尤其需要明白牺牲正是企业战略的精华所在。换句话说,你不做什么甚至比你做什么更重要,因为人们总是容易受到诱惑而偏离正确的轨道,或因为难以放弃手里所有的东西而抱着错误不放。

海信科龙的家电业务涉及海信冰箱、海信空调、科龙空调、容声冰箱等。很显然,这其中有一个各个品牌如何定位的问题。海信董事长周厚健曾坦承这个问题“不可能说清楚”,并认为“现在仓促定位,可能给未来带来更大的麻烦”。

为什么周厚健会觉得定位这么难呢?因为他没有弄明白定位是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地位。如果看到人们的心智,定位就变得相当简单了,以至于是显而易见的了。别看它简单,由于它契合人们的认知,在市场上却是威力巨大,成为品牌制胜的法宝,定位正是因此而具有战略层面的意义。

那么,在人们的心智中,海信、容声、科龙这三个品牌分别代表什么呢?海信,是电视;容声,是冰箱;科龙,是空调。消费者的心智才是营销的主战场,而消费者的认知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然而很多营销者总是想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消费者,这是造成无数营销资金白白浪费的最大原因之一。我们看看海信对自己旗下的三个品牌所作的“定位”是如何一厢情愿:海信空调主推变频;科龙空调主推双高效;海信冰箱也重在变频产品,容声冰箱继续其保鲜定位,主推原生态,主打高品质、时尚牌。

这根本是与消费者的心智过不去。海信想把它的空调、冰箱与“变频”挂上钩,问题是海信已经被人们看作是电视品牌,它的变频技术再好,也不会被人们看作是空调专家、冰箱专家。而科龙和容声的区隔声明也是建立在技术上而不是心智上,它们在企业内部看也许是合理的,但到了市场上却显得那么无力,有那么多竞争对手也在嚷嚷着“更高效、更保鲜”,消费者听谁的呢?

海信迫切需要聚焦经营,在平板电视上继续发力,将其在国产平板电视领域销量第一的优势扩大,随着CRT彩电最终被淘汰,海信就有可能成为未来平板时代的全球新霸主。与这个目标相比,海信冰箱、海信空调、海信洗衣机的销售都是次要的,至于手机业务,海信应该向联想学习,将其尽早出售为好。海信冰箱和海信空调应退出市场,将全部业务分别注入容声冰箱和科龙空调,将其独到的“矢量变频”技术融入容声和科龙,容声的冰箱专家形象和科龙的空调专家形象就会大大丰满,同时不仅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变得简单明了,研发、销售等企业运营活动也会随之而简单、高效,少了许多无谓的复杂性。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

竞争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认为,战略就是定位,就是一系列以定位为核心的运营配称活动。简单地说,海信的战略配称就是聚焦于彩电业务,全力以赴打造其平板大王的地位;空调和冰箱业务有点特别,因为科龙是企业名,而且还是上市公司,容声寄身于科龙名下,有被压抑的倾向,而科龙也由于旗下的冰箱业务太盛,使科龙即使专注于空调业务,涵义仍然不那么清晰,总让人感到这是家冰箱公司,可以说这两个名字互相干扰,不利于品牌打造,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像摩托罗拉那样,把科龙分拆成两个上市公司,一个是容声冰箱,一个是科龙空调。无论怎么做,这种分拆都可以赚足人们的眼球,不仅能创造更高的股票价值,还能让专业化的品牌形象无需花几千万的广告费就深入人心。

不能不提的是,让容声冰箱独立上市,对科龙员工将是一个巨大的激励力量。在科龙内部有一句话:“谁让容声品牌受到损害,谁就是科龙的罪人。”实际上,从心智地位上讲,容声冰箱具有像格力在空调业那样的潜力。冰箱业务也是海信最有把握问鼎世界冠军的王牌。海信入主科龙后,认识到容声“拥有一批忠诚度极高的用户以及良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没有将之放弃,这是明智的,但这远远不够,海信必须进行大智大勇的战略配称,放弃其海信冰箱,以便集中资源“擦亮容声”。

博弈论上有所谓“优势策略”,就是指采用它要比采用其他策略能使自己获得更好的结果,而不论对手采用什么策略。海信为此将拥有三家上市公司、三个强大的专家品牌,这足以为它打下成就“百年企业”梦想的坚实基础,还有比这更好的策略吗?

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下,如何处理海信科龙与惠而浦的合资项目就很清楚了:上策是砍掉洗衣机项目,专注于在冰箱方面合作,自主品牌当然是容声。中策是洗衣机与冰箱都做,冰箱用容声的名字,洗衣机则另起一个名字,并且将海信现有的不值一提的波轮洗衣机业务停掉了事,只聚焦于滚筒洗衣机。至于下策,当然是按照原来的计划主推海信洗衣机,让海信成为一个大杂烩品牌。

IBM的品牌价值排名全球第3,相当强大,可这个名字给人的印象是大型机、大公司,而不是一台小机器。虽然IBM第一个推出商用PC,并曾多年位居世界PC霸主地位,但最终还是被专业的PC品牌康柏和戴尔拉下宝座,不得不将其PC业务出售。这也就给了中国的联想登上世界舞台表演的机会,可是联想的英文名字Lenovo是它全球化的障碍,里斯说:“对于欧美人来说,Lenovo听起来就像意大利甜点的名字。”他建议联想改名为ThinkPad,并聚焦在笔记本产品上。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改名太花钱,还会使联想在Lenovo这个名字上投下的巨资化为泡影。真是外行话!对于这样的大公司来说,改名肯定会有投入,但公关报道完全可以在一夜之间让新名字比旧名字更响亮、更闻名。况且你在推广旧名字上也要花钱,用同样的钱来打造一个更好听、更有前途的新名字不是更好吗?

但柳传志、杨元庆们会接受里斯的建议吗?难啊!敝帚自珍,人们总是会对自己曾经拥有的东西充满感情,以至于对明摆的道理视而不见。品牌延伸因此一直是最受企业欢迎的品牌策略,直到事情无法收拾时,又会有许多人把原因归结于别的方方面面。当然这对那些掌握定位理论的有识之士却是一件好事,相比对手,他们能够以简单清晰、容易被顾客理解的战略,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起强有力的定位,塑造出卓越的品牌。你愿意做前者还是做后者呢?

初元的品牌定位错了?

初元 脑白金 保健品 品类 品牌定位

从2008年开始,以OTC为主业的江中制药展开了初元和古优两个侧翼,拉开了进入保健品行业的架势,于是电视上就有了这么一则广告:看病人跟过节送礼不一样,可得讲究。有的要愈合伤口,有的要补充营养,初元,专为病人设计,高营养,易吸收。看病人,送初元!这则广告颇有几分“病人不收礼,收礼就收初元”的味道。

初元一踏入市场就以电视为主阵地,进行多频次的广告轰炸。初元锁定了病人这个消费群体,并以他们身边的相关人群作为广告游说的对象,以礼品为诉求点进行温情劝说,描绘着初元清晰的品牌定位。虽然没有跳出“礼品”的圈子,但初元试图将竞争对手推向“过节礼品”一边,而将自己描述为“看病人”的礼品,这种做法颇有开创蓝海的意思。

初元的品牌定位真的能帮助江中制药从OTC主业中找到扩张的突破口吗?初元真的会成为保健品行业又一个销售增长的爆破点,引领一个新的保健品品类吗?

跳出同类竞争,独领风骚

艾·里斯如此描述定位理论:产品同质化严重,各个品牌陷入混战之中,对于企业来说,救命稻草不是在产品上下工夫,而是在消费者的头脑中做文章。

保健品不能像药品那样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质量也无法直接感知,其销售力来自于消费者头脑中的想象和心理预期,因此,一些保健品能在市场上取得成功,与其正确的定位密切相关。

初元的定位,对“高营养、易吸收”的功能性利益进行深化,聚焦“病人”消费群体,就是对这种定位思路的一种延续。事实上,相当一部分保健品都在强调“我是最好的保健品”,可遗憾的是,保健品的保健效果大多为“悄无声息”,再加上藏秘派油茶等保健品企业的欺瞒做法,无不加深了消费者的疑虑。当消费者越来越冷静,甚至对此类保健品退避三舍的时候,初元的做法无疑是在体无完肤的保健品市场上重建消费者的信心。

而另一种做法则是以脑白金为代表,既然保健品作为一种有形产品进行诉求遇到了障碍,那就另外开创一个平台。老年人生活水平提高之后,他们注重身体健康,可受制于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年轻人在“出则悌,入则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文化环境的熏陶下,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孝心而迷茫时,脑白金突然跳出来说“送礼就送脑白金”,于是年轻人认可,老年人的心理也得以平衡。

脑白金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它是“最好的保健品”,而是它跳出了与同类产品竞争的层面,开创了“礼品”保健品品类。此后脑白金的“正职”是“礼品”,“兼职”才是“保健品”。连定位大师艾·里斯都盛赞这种“品类第一,品牌第二”的做法。

要么聚焦市场,要么重组市场

定位的立足点是在消费者头脑中抢占一个优势位置,其外在的表现则是明确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上的位置和地位。众多竞争者在市场细分再细分的红海中拼杀得筋疲力尽了,于是纷纷将目光转向蓝海,以开创属于自己的新天地。产品没办法或者没必要“洗心革面”,那么对产品、品牌重新进行定位就是通往蓝海的一条捷径。问题是,“病人礼品”概念能帮助初元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蓝海吗?

“病人礼品”在市场上是一个空白,但初元能否填补这个空白呢?我们不妨看一看医院旁边的商店,这里有各种果篮和鲜花,也有牛奶等营养品。而且鲜花和果篮并不一定就比牛奶等营养品卖得差,虽然人们会认为营养品对病人要更实用一些,但礼品除了实用之外,更有祝福的含义,因此,营养品不一定是送礼人心目中最理想的选择。这样看来,初元的这次聚焦很可能扑了一个空。

既然品牌定位聚焦市场可能受阻,其作用还能在哪里体现出来呢?答曰:重组市场。定位做的是消费者头脑里的工作,如果能够颠覆消费者固有的认识,或者引导消费者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组合头脑中的知识网络,而自己的品牌能够在消费者新的知识网络中占据一个优势位置,便可大功告成。

当年百事可乐走投无路,请求可口可乐收购无望时,作出了“新一代选择”的定位,并把可乐的口味调得更甜一些,瓶装的容量更大一些,聘请当红明星作代言,以支撑其战略层面的定位策略。

百事可乐的成功难道不是由于其聚焦年轻人吗?不尽然!其高明之处,在于它引导消费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理解百事可乐。如果消费者认同自己是“年轻一代”的选择,同时也就接受了百事可乐的潜台词:竞争对手是“老一代”的选择。这就等于也给竞争对手做了定位,改变了消费者原有的“饮料=可乐=可口可乐”的知识网络。

初元虽然试图将竞争对手定位为“节日礼品”,以便自己在“病人礼品”市场上独占鳌头,但中国消费者对礼品区隔的认知程度相当低。由于“病人礼品”并不比“节日礼品”的定位占有多少优势,消费者何必往自己的脑子里塞进一个新概念,而且把这个新概念作为一个品类的代名词呢?

洞察消费者,引发正面的品牌联想

竞争的实质是不同的品牌符号在消费者头脑中进行角逐。杜纳·柯耐普在《品牌智慧》中对品牌的定义是:带给消费者情感和功能方面的利益,并使他们对该品牌产生独特的看法。要想通过定位为品牌塑造加分,企业就应该在强化产品功能利益的同时,营造消费者的情感利益和丰富的品牌联想。

在一家化妆品专卖店里,营业员很热情地给女顾客介绍某品牌的爽肤水:“您用这个吧,这是专门为26~30岁的女士设计的,防衰老效果特好。左边那款是25岁以下的女孩子用的,只能补水和美白。右边那款是30岁以上的女士用的,主要是为了防止生皱纹。我觉得这款最适合您。”女顾客被吓跑了,营业员虽然把她正确地归到了这款爽肤水的细分消费群体里,可她一点也不认为这是一次个性化的导购服务,因为她会在心里问自己:“我看起来真的有那么老吗?”

不妨想象一下,当病人收到了“病人礼品”初元,他们会怎么想呢?他会想:你把我归类到“病人”群体里了,其实我只是有一点小毛病,不值得大惊小怪。初元的品牌定位所引发的品牌联想很可能产生负面效果。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企业一方面要洞察消费者,一方面要了解竞争者,以此为基础,给品牌精确定位,才可以避开竞争对手的挤压,网罗更多的消费者,跳入市场蓝海。可这一跳要找到关键的着力点—产品的功能性利益和品牌的情感化联想,若非如此,那就等于“拽着自己的头发脱离地球”,只能是一厢情愿的事!

熊猫手机的四大「硬伤」

熊猫手机 阿尔卡特 并购 波导 TCL 品牌

2004年3月5日,香港股市甫一开盘,南京熊猫H股就突然发力,上行猛攻,全天涨幅2.9%,以2.625港元收盘。歇盘两日后,3月8日,南京熊猫集团A股股价却连连下挫,与此呼应的是,闻风而动的H股也应声而下,且跌幅较600775更为惨烈。

一切皆因并购而起。早在2004年3月初,熊猫并购阿尔卡特的消息便开始在坊间频传。市场对并购的看法显然莫衷一是。事起之初,不少人认为,熊猫与阿尔卡特的联姻堪称是TCL与汤姆逊携手的绝版再现,但股市的急转直下分明表示了资本市场对这起并购的普遍不看好。

分析人士认为,并购牵起的金额太大,若全资购进,至少要25亿元,这对熊猫来说几乎是天文数字。另外,市场对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普遍信心不足,阿尔卡特2003年1~10月在中国同比下滑30%,销售量仅27.44万台,在30家手机厂商中位列26,是当年5家业绩下滑企业之一,在2003年6~9月三个月的时间内,就只上市了一款外置摄像头的非主流手机,市场后劲明显缺乏。

言辞隐约之外,也饱含着市场对熊猫手机的置疑。无可否认,熊猫手机在业内“暴发户”的色彩太为浓厚,但熊猫手机踉跄的脚步总让人不免提心吊胆。从两度“标王”的豪赌到人事巨变的喧哗,从球队冠名风波到影帝梁朝伟的造势,从中科健的收购卷入到此次阿尔卡特的并购风潮,熊猫手机似乎有点命运多舛。

同类推荐
  • CEO谈管理

    CEO谈管理

    《CEO谈管理》作者以自己二十年私企高管的亲身经历,向大家讲述了奋斗在私企一线的职业人士所经历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决策内幕以及其中的玄机。作者将那些每天发生在管理者身边的平凡“琐事”提炼成一个个具体的管理问题,并且将作者自己的感悟与读者共享,为大家遇到的职场中的管理问题提供解决之道,以此帮助管理者规避职业风险,提高分析判断能力。本书共分为6章40节,根据事件的共性进行分类。书中所叙案例,大多发生在民营企业,是作者从业20年中,以人力资源经理、总经理助理、董事长助理、副总经理和执行总裁等中高层管理者身份亲身经历和处置的一些实例。
  • 自动营销

    自动营销

    在过去二十几年的高速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机会多、市场竞争层面低等原因,中国市场产生了大量“一夜暴富、一夜成名”式的企业。这些企业往往都是在某个点上创新突破,就成功了。这给太多的中国企业、营销人带来一个很不良的影响:浮躁,工于投机,过于追求技术、技巧,不能安下心来做真正的营销。因此,中国企业的市场营销,表现为过分重视广告、促销、销售技术、推销方法等。其实,这都是在营销的基本战术层面做文章,没有深入真正的战术、策略与战略层面,因此无法形成营销的最高境界——自动营销。
  • 走出电商困局

    走出电商困局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涉足零售、电商和投资行业的感想、体会与分享。作为中国连锁零售业及电子商务领域的领军人物,历经现代连锁零售业的蓬勃发展,从跨国巨头到内资民营企业,从开创天猫时代到引领当当成功上市,从电商行业到投资行业,其中作为实践者作者有很多的感悟、收获和体验与电商业者分享。过去十几年,借助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的强劲势头与个人消费的时代红利,中国零售及电子商务行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消费力上升,中产阶层快速形成,庞大的市场规模吸引着来自全球的商家,自此我们进入一个商业、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年代。
  • 人力资源经理案头工作手册

    人力资源经理案头工作手册

    本书是一本全面、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用书,以10篇72章的篇幅系统和透彻地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和方法,提供给读者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制度、模板、流程、表格。内容涉及人员招聘、培训、职务分析、绩效考核、薪酬管理、人员心理管理、职工档案管理、合同管理以及与管理相关的劳动法规等方面。本书为人力资源工作者提供了专业的建议和有益的帮助,是人力资源工作者的必备案头手册。同时文字通俗易懂,方法简单易行,非专业人士也可以轻松看懂,拿来即用。
  • 中国企业的病根子

    中国企业的病根子

    一部对中国企业之病寻根溯源之书, 一部对传统文化重新解析之书。 在该书中,作者以犀利的笔锋,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糟粕对中国企业的不良影响,逐一描述了现代中国企业中的怪现状,对这些怪现状进行了全面尖锐的批判,解析了这些现象的成因,深入描述分析了我国现代企业的成长环境,并指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切合实际的现代企业发展之道。同时,也带给中国现代企业和企业家们些许警惕,些许思考。
热门推荐
  • 融变轮回

    融变轮回

    这是一块充满变幻的大陆,魔兽被抓做宠物来战斗,人类同样被魔兽抓做宠物来厮杀!物竞天择,强者生存,为了生存邹想强大!不同的物种融合,变幻莫测的融合,变异的能力,是强还是弱,是被融合还是主导融合!让辣蜜带给你们无限的奇迹…………!!!
  • 神弃法神

    神弃法神

    神弃大陆上那是一个非和平年代,魔法少年恶墨偶得秘籍恶魔法,另类的魔法之路使他经历无数困难,但是他凭借这一股信念为了追求自己那懵懂的自由,势必要在这块土地上创下一片祥和。一路千辛万苦,笑料百出,催人泪下,激战无数,虽然这里有阴谋,有残忍的混蛋,所以恶墨的成长历程相当精彩。
  • 青春的疼痛

    青春的疼痛

    三年前的爱恨纠结,三年后的真相迷茫,一起走过的路,一起有过的疯狂岁月,至此终年。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人的爱
  • 书立方4-弟子规

    书立方4-弟子规

    《书立方·第4辑:弟子规》内容简介:“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传统国学一直强调对子女的教育培养问题。为人处世,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固然好,但若时运不济,那就退而独善其身,耕读传家吧!
  • 余生共把伞

    余生共把伞

    在那场朦胧的烟雨中,他送了一把伞给他挡去冰冷的雨水,也温暖了她冰冷孤寂的心,从那以后,她便追逐着他,在她的眼中他就是温暖的火,是照亮人心的太阳,只是,突然有一天她得知他不再温暖她,她怎会让这样的事发生呢?且看她如何擒夫!
  • 易青春

    易青春

    在这世界,寻找花季,蓦然回首,我们的青春不容易
  • 诸天神话之主

    诸天神话之主

    重生三国,手下兵强马壮,正准备攻伐天下之时,诸天降临了。王轩表示很难办,因为自家地盘上面连通着山海经世界,无数怪兽要跑过来撒欢。关中大地更是与聊斋世界建立了联系,十万阴兵横行中原!诸天降临,神话复苏,唯有迎难而上,扫灭群雄,逆推诸天。统御三千界,神话吾称尊!(云梦书友群:946393534)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命运兑换商店

    命运兑换商店

    地球文明发展偏离了正常的轨迹,地底文明遭受到严重影响。为了尽快平衡世界系统,赵明授命在人界收集人类命运数据,供地空界做系统分析。为了更方便收集数据资料,赵明设计了一个命运兑换系统,并且开了一个兑换商店。人间界的人生百态,各种人性,在兑换命运的过程中,显露无疑。
  • 灵龙战舞曲

    灵龙战舞曲

    奏响剑与魔法之歌,舞动龙与精灵之曲。剑指苍穹,龙腾四野,法御玄冥,魔动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