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5300000015

第15章 面朝苦海也有春暖花开 (2)

但是这个问题一次又一次地被提出来,看来人们对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关心的。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佛陀对他的弟子说:“拿一支小蜡烛来,我会让你们知道佛死了到什么地方去。”

弟子急忙拿来了蜡烛,佛陀说:“把蜡烛点亮,然后拿过来靠近我,让我看看蜡烛的光。”

弟子把蜡烛拿到佛陀面前,用手遮掩着,生怕风把蜡烛吹灭了。

但是,佛陀却训斥他的弟子说:“为什么要遮掩呢?该灭的自然会灭,遮掩是没有用的。就像死,同样也是不可避免的。”

于是就吹灭了蜡烛,说:“有谁知道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了?它的火焰到什么地方去了?”弟子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说不上来。

佛陀接着说:“佛死就如蜡烛熄灭,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了,佛死了就到什么地方去了。和火焰熄灭是一样的道理,佛陀死了,他就消灭了。他是整体的一部分,他和整体共存亡。火焰是个性,个性存在于整体之中,火焰熄灭了,个性就消失了,但是整体依然存在。不要关心佛死后去了哪里了,他去了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成佛。等到你们顿悟的时候,你们就不会再问这样的问题了。”

不论是人的死亡还是佛的死亡,都如灯灭一般,但即使灯灭了,也并非什么都没有了。曾经的光依然在闪烁,蜡烛的意义在于其燃烧的过程。生生死死,且由他去,不要执著于如何永生,也不要总惦记着人究竟如何做才能在死后上达四方乐土,这都是虚无缥缈、无踪可觅的乌有,最好趁生命还在之时,呼吸之间多做善事,认真修行。

面对死亡,要有如落叶归根的自然;面对死亡,要有如空山圆月的明净。缠绕心灵的那条生死线,只有自己才能解得开。

莲心禅韵:

生死有序

有位富人请仙崖禅师为他的家族写几句祝语,仙崖禅师满口答应,提笔在纸上写道:“祖死、父死、子死、孙死。”

富人勃然大怒:“我请你来是写祝语,你怎么写得都是丧气话呢?”

禅师说:“这正是祝福的话啊!假如你的儿子在你之前死,你难道不会伤心吗?假如你的孙子在儿子之前走,那你和你的儿子都要伤心!只有你家的人按照我所写的顺序一代一代死去,才是真正的家族兴旺啊!”

人死如灯灭:这是一种只知道有形的肉体,不知道无形的觉性的断灭见,即指人死之后不复再生的邪见,属于邪见中之极恶者。

内心清净,幸福常在

佛教传说中,佛陀出生即能行走,每走一步,脚下便涌现出朵朵金莲。莲花在佛教中有其特殊的意义,“佛祖慈悲怀,莲花朵朵开”,莲花以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深受文人雅客的喜爱,同时也因其清净圣洁的形象为佛教信徒所尊崇。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朵圣洁的莲花,因此,每个人也都有佛心。只待有心人自己除去杂草,播下慈悲与智慧的种子,把握住佛缘,就有机会开悟,从而永远脱离世间的痛苦,得到永恒的快乐。

圣严法师非常重视“心净”,常说“心净则国土净”,他认为佛教的净土不只在“他方的佛国”、“婆娑世界的天国净土”、“理想的北俱芦洲”,更在于“我们内心的净土”。法师自喻为“风雪中的行脚僧”,风雪中跋涉,就必须面对俗世的无穷纷扰‘但沐风浴雪的法师,却总是保持着内心的坦然与清净,像那皑皑白雪,不染纤尘。由此可见“心净”的力量,境由心生,福由心造。

有位信徒问无德禅师说:“同样一颗心,为什么心量有大小的分别呢?”

禅师并未直接作答,告诉信徒说:“请你将眼睛闭起来,默造一座城垣。”

于是信徒闭目冥思,心中构想了一座城垣。

信徒说:“城垣造完了。”

禅师说:“请你再闭眼默造一根毫毛。”

信徒又照样在心中造了一根毫毛。

信徒说:“毫毛造完了。”

禅师问:“当你造城垣时,是否只用你一个人的心去造?还是借用别人的心共同去造呢?”

信徒回答:“只用我一个人的心去造。”

禅师问:“当你造毫毛时,是否用你全部的心去造?还是只用了一部分的心去造呢?”

信徒回答:“用全部的心去造。”

于是禅师就对信徒开示:“你造一座大的城垣,只用一个心;造一根小的毫毛,还是用一个心,可见你的心是能大能小啊!”

其实人的心何止能大能小,亦可净可浊,由此既能生快乐,又能生烦恼。人生的痛苦和悲哀都是来源于自己的心。一个人心中若太过执著,自然会迷失在欲望的从林中,分辨不出正确的方向;只有心如水般清澈,如月光般轻盈,如莲花般纯净,才能拥有快乐的心境,拥有单纯的幸福。

既然人生的痛苦大多来自于人的内心,那么,为何人的心总是不能保持一种平衡稳定的状态,而注定要为尘事所扰呢?圣严法师认为,人的不自量力的追求和抗拒、不知满足的伸展和征服、傲慢、怨尤以及疑惧,是造成内心失衡的主要原因。心中有太多这般外物的负累而不能主动将其放下,自然步履维艰。很多时候,环境是人力所不能改变的,就像是人不能与自然规律相抗衡,但是内心的法则却由自己规定。

在圣严法师眼中,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不因环境所困,红尘闹市中也能安放自己的一张书桌;不为外物所动,乱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衣。拥有快乐的心情,就会远离痛苦、悲哀,保持内心的清净,就会摆脱欲望烦恼的纠缠。只要将心的容量放大,点滴的痛苦与之相比,就如肉眼看不到的尘埃,内心的力量都可以将之净化。

一位禅学大师有一个老是爱抱怨的弟子。有一天,大师派这个弟子去集市买了一袋盐。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他抓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然后喝一口。

“味道如何?”大师问道。

“咸得发苦。”弟子皱着眉头答道。

随后,大师又带着弟子来到湖边,吩咐他把剩下的盐撒进湖里,然后说道:“再尝尝湖水。”

弟子弯腰捧起湖水尝了尝。

大师问道:“什么味道?”

“纯净甜美。”弟子答道。

“尝到咸味了吗?”大师又问。

“没有。”弟子答道。

大师点了点头,微笑着对弟子说道:“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

这真是一则智慧故事,感悟了其中妙处的众生,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

有人说,人生像是一个苦瓜,即使在圣水中浸泡,在圣殿中供养,放入口中,苦味依然不减,这是人生苦的本质;其实人生更像是一杯白水,放入蜂蜜就是甜的,放入盐粒就是咸的,放入茶叶有些苦涩,放入咖啡就有醇香。心是苦的,人生便如苦海无边;心是甜的,人生处处都是曼妙风景。

纷乱的俗世,总有些不尽人意之处,有权的将权力为已所用,有钱的花天酒地纵情挥霍,有色的卖弄青春不知老之将至。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法生则种种心生”,既然境由心造,何不在自己的内心掘一座莲池,青莲开则净土在;亦可造一座花园,满园玫瑰芬芳之时,于己赏心悦目,送人则手有余香。

莲心禅韵:

净土:佛、菩萨等圣人所居住的无病、无恼、无苦的国土,是由佛的功德所成的世界,也可能是佛的愿力所成的世界,分为法身土、报身土、化身土、凡圣同居土四个等级,又可分为唯心净土、他方净土、天国净土、人间净土四类。

北俱芦洲:为佛教传说中四大部洲之一。在佛教传说中,修得正果的神佛之中,有很多原是道家中人,却被如来招募而去,如元始天尊门下“玉虚十二门人”中的普贤真人,文殊广法天尊和慈航道人,均投奔如来而去,分别成为后来的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和观音菩萨。道家三清心灰意冷,与如来达成协议,将天下九洲岛和天界重新划分为四洲,分别为东胜神洲、南儋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各占领地,互不干扰。

动静沉浮皆乐趣

人生的两端,是生与死,中间几十年或平静如水,或刀光剑影,漫长的博弈中,终有得有失,有苦有乐。棋盘的两端,一人举棋不定,大汗淋漓,一人镇定自若,气定神闲。人生的博弈中,也有两个这样的自我,一时徘徊不前,一时纵马驰骋。徘徊的自我总是希望能走一条平坦的阳光大道,没有坎坷,没有沟壑,放眼望去,成功与幸福的果实就在不远处的树枝上微笑;意气风发的自我不在乎脚下的路如何,只在乎这条路通往的远方有怎样的风景。

人执着于远方,是因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现实生活中,常常有人因迷信这句话而犯错:因为太过熟悉或者太过于想当然,所以尚未出发,便以为自己已经抵达,拒绝再次上路,因此只能承受自己强加给自己的枯燥,而失去了得到惊喜的机会。

有位孤独者倚靠着一棵树上晒太阳,他衣衫褴褛,神情委靡,不时有气无力地打着哈欠。

一位僧人由此经过,好奇地问道:“年轻人,如此好的阳光,如此难得的季节,你不去做你该做的事,懒懒散散地晒太阳,岂不辜负了大好时光?”

“唉!”孤独者叹了一口气说,“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我自己的躯壳外,我一无所有。我又何必去费心费力地做什么事呢?每天晒晒我的躯壳,就是我要做的所有的事了。”

“你没有家?”

“没有。与其承担家庭的负累,不如干脆没有。”孤独者说。

“你没有你的所爱?”

“没有,与其爱过之后便是恨,不如干脆不去爱。”

“你没有朋友?”

“没有。与其得到还会失去,不如干脆没有朋友。”

“你不想去赚钱?”

“不想。千金得来还复去,何必劳心费神动躯体?”

“噢。”僧人若有所思,“看来我得赶快帮你找根绳子。”

“找绳子干吗?”孤独者好奇地问。

“帮你自缢。”

“自缢?你叫我死?”孤独者惊诧道。

“对。人有生就有死,与其生了还会死去,不如干脆就不出生。你的存在,本身就是多余的,自缢而死,不是正合你的逻辑吗?”

孤独者无言以对。

“兰生幽谷,不为无人佩戴而不芬芳;月挂中天,不因暂满还缺而不自圆;桃李灼灼,不因秋节将至而不开花;江水奔腾,不以一去不返而拒东流。更何况是人呢?”僧人说完,拂袖而去。

这位自以为洞悉了人生一切奥秘的孤独者不过是一个痴人,他虽然看似洒脱,无忧无虑,但对僧人的话却无言以对,足以说明他内心的空虚与迷茫,这般萎靡困顿的人根本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人生、真正的解脱、真正的快乐。

孤独者用“想当然”来勾画人生,却将人生想象成了一片浮云,风来即散。实际上,人生是一个过程,动静沉浮皆是乐趣,人生永远是今天,是转瞬即逝的现在。圣严法师正是从这种体悟中总结出了人生的价值所在:生命的过程和生命的展现就是人生的价值,前者是时间的长流,后者是空间的舞台。所有人,都在这个时空汇合的焦点谱写着自己的生命乐章。人生的意义也有两点,一是负责任,二是尽责任。责任是本分事,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一切众生,都应承担。很多人活了一辈子,到头来却依旧浑浑噩噩,不曾付出努力,虽不觉痛苦也不曾快乐;有些人,几十年只等收获却不耕耘,甚至仍觉得自己一辈子都不过是在受苦;还有些人,终其一生为他人奔波,从不考虑自己的辛劳而只想到此事对他人的好处,虽一生辛苦却每天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微笑。只有这第三种人,才是真正的圣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沉浮动静皆人生,体悟每种境遇,认真对待每一天的生活,保持着生命的自觉与自省,即使过程之中生命的责任与普度世人的重担令人疲惫,即使这条蜿蜒回环的小路上偶尔会有荆棘,也一定能到达那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还有茂密的竹林、清澈的水潭,青山焕发、鸟儿欢唱,袅袅的钟磬声时隐时现,杂念顿去,心中将豁然开朗,体验到无上空灵。

莲心禅韵:

修佛

从前有个信徒一心向佛,有一天他听说深山之中有一座古刹,那里的住持方丈是一位慈悲而且智慧的老禅师,于是千里迢迢前来请教。

禅师见到这个风尘仆仆的信徒,开口问道:“你来做什么?”

信徒说:“我来修佛。”

禅师回答说:“佛没坏,不用修。先修你自己!”

佛性:佛教术语,又作如来性、觉性。即佛陀之本性,或指成佛的可能性、因性、种子、佛之菩提之本来性质。据《北本涅槃经卷七》记载,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凡夫以烦恼覆而无显,若断烦恼即显佛性。

同类推荐
  • 一念间:星云说喻

    一念间:星云说喻

    本书是《舍得的艺术》、《定不在境》、《宽容的价值》三本书的合集。主要讲述了星云大师所主张的对待他人与环境的态度。要懂得取舍,舍得放下,与人方便于己方便。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调解人世的悲欢离合。读来令人受益匪浅。
  • 星云日记3:不负西来意

    星云日记3:不负西来意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中的第三册。收录星云大师1990年1月1日至2月28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全书分为“片叶片金”、“不负西来意”、“受得起也给得起”、“万事如意”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集中心力,在事业中修行”、“成他人欢喜,成就自己”、“气要和,性要缓,春来草自青”、“内心安定,何处惹尘埃”……集本焕长老一声法语精华!《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珍藏版)》(作者净因)是“佛学大师禅来禅去系列”之一。
  •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能原谅的人。——证严法师真善美,是人类的福音,也是你的福音。用一个什么样的姿态,活在这个世上,许多人可能都没有仔细想过吧,看看这本书。 如何活得快乐,如何活得幸福,如何活得有尊严,如何活得心安理得,上人证严法师都和你娓娓道来。这本书教你另一种生活方式:散钱得钱,散福得福,给人快乐自己快乐。
  • 弘一法师开释人生

    弘一法师开释人生

    弘一(1880年-1942年),俗名李叔同,幼年时名文涛,又名广侯,字叔同;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别号息霜,又称晚晴老人。生于天津河东,祖籍山西洪桐,明初迁到天津,因其生母本为浙江平湖农家女,故后来李叔同奉母命南迁上海,每每自言浙江平湖人,以纪念其先母。精通绘画、音乐、戏剧、书法、篆刻和诗词,为中国近代著名书法家、教育家、画家,重兴南山律宗第11代祖师,为著名的佛教僧侣。本书摘录弘一法师的言论和处世经典,结合佛家开化众生的智慧故事,于大师的谆谆教诲之中,于珠玑智语的佛家文字之中,戡破现世的迷网,在大师“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的悠扬偈语抚慰下,为自己开拓一片心灵的净土,去感悟人生的甘味。
热门推荐
  • 太子爷的小世子

    太子爷的小世子

    【根苗正红小世子vs假正经的太子爷】【女扮男装#扮猪吃虎】别名:邪医毒妃听说宣武侯府的小世子许成钰是个草包还天天缠着太子爷,臭“男”人可真是不要脸。林世子:明明是你们太子缠着我,气死本世子了!被缠着的太子爷:瞎说,本太子没有!而且小世子什么都不会还长得奇丑无比众人:谁说小世子什么都不会的,明明是文武双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啊,谁说小世子什么都不会的!!
  • 终焉的君王

    终焉的君王

    黑色风衣上镶着祖玛尖牙,紧紧包裹着充斥毁灭气息的身躯。那万年不变的冷厉脸上,一双邪异的瞳俯视苍生。被众生所畏惧的存在——终焉的君王他的降临意味着永夜的到来,伴随终焉的号角吹响,又一个世界将陷入毁灭……
  • 华严经题法界观门颂注

    华严经题法界观门颂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这个师姐有问题

    这个师姐有问题

    “师傅不好啦!!出事啦!”“放肆!为师我好得很!”“对对对,师傅教训的是…可是大师姐卖的罐子全是空的,别人找上门啦!”“???”
  • 西洋哲学简史

    西洋哲学简史

    作者结合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背景因素,深入浅出介绍了西方2500年哲学史,分析其起源、发展与意义,并将东西方哲学史上关键节点人物进行比较,使读者既学习了西方哲学,同时对中国传统哲学有所了解。
  • 女总裁的全职保镖

    女总裁的全职保镖

    身怀绝技的楚天,原本以为下山之后会大显身手,没想到却沦落在酒吧做小保安……直到某天深夜,楚天救下一个意乱情迷的美女总裁,而且还成为了总裁的全职保镖兼临时男友!!从这一刻起,楚天便正式开启了一段牛逼闪闪的都市旅程。且看,一个绝世的世外高手,如此纵横都市,肆意花丛,一步步走上人生的巅峰!!!
  • 冤家就是要宠你上天

    冤家就是要宠你上天

    南菲是南氏集团的千金,但是因为没有接受父母留学或者嫁给周氏公子周青岩的安排,而被驱逐出南家。开始了养活自己,自给自足的生活,冤家路窄,为了生存她还是进入了周氏企业,也开始了他和周岩的冤家对抗的日子。她叫南菲,是这所名牌大学的迎接毕业生。她毕业也意味着失去了经济来源,她的父母都是商人,这座城市鼎鼎有名的南氏地产就是她家的。她从娇生惯养,是父母手中的宝,让很多人羡慕的生活,父母对他更是千依百顺,但是没想到快要毕业的时候,父母忽然间给了她两条路作为选择。
  • 我要做女王

    我要做女王

    一份遗嘱,让乔逸和苏墨锦这两条平行线有了交集,一年的时光,到底是谁搅动了谁的一池静水……
  • 刺激战场是信仰

    刺激战场是信仰

    2018年的,不知道几月几日一款名为刺激战场的游戏火爆了全球,世界各地都在曾经在刺激战场的杀人当中。
  • EXO之命中注定遇到你

    EXO之命中注定遇到你

    一句话为未来定下计划,所有事情都安排的如此完美,当她遇到他们,真的是命中注定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