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06900000007

第7章 兵不血刃——化学武器(2)

在此以后,交战双方利用毒气钢瓶攻击的战斗共进行了约200次。其中最大的一次是德国人于1915年10月在法国兰斯地区对法军的攻击,总共施放了2.5万个钢瓶共550吨氯气。从每吨毒剂造成的伤亡人数来看,除了伊珀尔的首次攻击外,最有效的要算1916年在多贝尔多高原上奥匈军队对意大利人的攻击:100吨的氯气和光气混合物造成6000人伤亡,其中死亡人数高达5000人。

毒剂吹放钢瓶由于只适用于阵地战,而且对气象条件的依赖性很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它已被其他的化学武器系统所取代。

三、斯托克斯式迫击炮

在毒剂吹放钢瓶广泛使用的同时,英国人设计出一种口径和发射速度都特别适用于化学战的武器,这就是4英寸的斯托克斯式迫击炮。1915年它首次用于芦斯战斗中。每枚迫击炮弹装有3~4千克毒剂,射速为每分钟20发,射程达1000米。斯托克斯迫击炮是专门为发射化学炮弹所设计的第一个武器。

迫击炮由于射速快、弹道弯曲、易于打击山后或建筑物后面的目标,因此化学迫击炮弹在当前军事大国的化学武库中仍拥有一席之地。

四、李文斯投射器

为了在1~2千米范围内突然造成很高的毒剂浓度,英军上尉李文斯在1916~1917年发明了一种毒剂投射器,后来称为李文斯投射器。这种武器比毒剂钢瓶有明显的优越性。它对气象条件的依赖性小,它不是从钢瓶里向敌军阵地施放毒气,而是把整个一排排的钢瓶投掷到敌军阵地,并在其上方爆炸。因此化学兵不再是去埋置千百个钢瓶,而是去埋置大量用汽油筒或长管子临时改制成的粗糙的大口径迫击炮。然后插上推进剂药包,接着装进配好击发引信和少量炸药的钢瓶。当时间一到,全部炮弹即可同时发射。1917年4月,它第一次被大规模用于阿拉斯战役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武器得到改进,能携带15千克毒剂的标准李文斯投射器的鼓形弹投入了生产。在一段时间内,德国人还没有什么武器与之相匹敌。德国人的250毫米重型迫击炮虽能发射较大的炮弹(装有24千克毒剂),但它们过于笨重,难以大规模使用。后来德国人也仿制了李文斯投射器,并投入使用。

李文斯投射器的主要缺点是,掩埋炮弹需要较长的时间和繁重的劳动,因此,它只适于阵地战。但是,李文斯所确定的设计原则至今仍然是重要的:即武器的价值就在于同时地、突然地、并相当准确地向广阔的目标区发射大量的化学弹。李文斯投射器的继承者就是多管火箭发射器。

五、化学炸弹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些国家曾对化学炸弹进行过初步研究。1915年初,英国人曾在英国和法国的试验场试验了氢氰酸炸弹。英国远征军司令把化学炸弹看做是自己报复性化学战能力的一部分。美国陆军化学战务署则宣称,它在1818年已设计出用于实战的化学炸弹。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并没有使用化学炸弹,因为当时一些可用的武器都还不够完善。当时弹药的负荷较小,又只有芥子气是唯一勉强适用的化学战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化学炸弹作进一步研究的同时,航空兵器也在迅速发展着。飞机的载重量增加了,如果从空中使用化学武器的话,它们就有可能被用来袭击大型目标。20年代初期,在美国军方对国会的证词中就包含有这样一幅恐怖的图画:用一个不大的机群投下装有200吨光气的炸弹就足以杀死100平方英里面积上的每一个人。如果说当时这种说法有些夸大其词,那么在剧毒的神经性毒剂出现以后,就不足为奇了。例如神经性毒剂沙林的吸入毒性比光气的要大60倍以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毒剂炸弹是当时交战国化学武库中的主要武器。美国把50千克的芥子气炸弹看作是它的主要报复性化学武器,当美国参战时,它大约拥有2.4万枚芥子气炸弹,而到战争结束时,则已超过100万枚。德国的化学战剂总产量的一半装进了化学炸弹,主要是250千克级的化学炸弹。开始装的是光气和芥子气,后来装的是神经性毒剂塔崩。战争结束时,在德国的英美占区发现了近50万枚的这种炸弹。

虽然第二次大战中没有使用化学武器,然而在一些局部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包括化学炸弹)的战例时有发生。

1941年10月,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在宜昌争夺战中,日军大量使用了化学武器。10月8~10日,日军共发射二苯氰胂毒剂炮弹1500余发、芥子气和路易民气混合毒剂炮弹1000余发。

10月10日15时,日军还以36架飞机向宜昌市郊的中国军民投掷毒剂炸弹300余枚,中国军民中有1600人中毒,其中600人死亡。一位前苏联权威人士总结毒剂在中日战争中的作用时说:

“在中国作战的日本军队炮兵的编制中,有25%的化学炮弹,而在其贮存的航空弹药中,有30%是化学炸弹。在好几次战斗中,中国军队伤亡总数的10%以上是由化学武器造成的。”

六、航空布洒器

航空布洒器是安装在飞机机翼下面的具有不同容量的流线型金属容器。根据飞机的升力和布洒器的容量不同,一架飞机可携带2或4个布洒器。装填的毒剂多半为能引起皮肤糜烂或全身中毒的持久性液态毒剂(如芥子气、VX毒剂等)。

航空布洒器有其独特的优点,例如在适当的气象条件下能把大量的毒剂均匀地布洒在敌人阵地上,大量杀伤敌人和污染武器装备,而且不会出现炸弹爆炸时所引起的毒剂分解。其成本较化学炸弹低廉,毒剂装填量也比化学炸弹多。

但用航空布洒器只能低空布洒,高空布洒效果很差,只有少量毒剂能到达地面。为了适用于高速飞机和改善布洒质量,前苏军发明了具有时间控制装置的“活动布洒器”,即自动一次使用布洒器。这种布洒器挂在机舱内,需要使用时,像炸弹一样掷下,布洒出毒剂。自动一次布洒器滑翔时,利用本身制动设备,使速度降低,因而在布洒毒剂时,能得到体积较大的分散液滴。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美军就装备了M10型与M20型两种飞机布洒器,以后又发展了多种飞机布洒器。1942年,美国飞机布洒器的贮备最初约为1500具,到1945年已达到11.3万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就有应用飞机布洒器布洒毒剂的例子,1936年初,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意大利军队用飞机布洒器向埃塞俄比亚军民大量布洒芥子气。意军以9架、15架和18架飞机组成的机群连续向大面积地区布洒芥子气的“死雨”,使埃塞俄比亚的许多士兵、妇女、儿童、牲畜、河流、湖泊和牧场均被“死雨”侵透,化学战伤亡人员大量增加。到1936年3月,几个救护队每天治疗的人数都在百人以上。

七、多管化学火箭弹

多管化学火箭弹由多管火箭炮发射的化学火箭弹,它是根据李文斯投射器的原理发展起来的。它具有很强的机动性,可以打完了就跑。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多管火箭炮已经完全取代李文斯投射器。

前苏军最先认识到多管火箭炮是使用化学战剂的最理想的武器系统。早在20世纪50年代,它的第一个型号的多管火箭炮(6M——13型火箭炮)就装备了化学火箭弹。前苏军先后有7种型号的多管火箭炮装备了11种化学火箭弹。俄军主要装备三种型号的火箭炮:即6M——21型火箭炮、6M——14型火箭炮、6M——27型火箭炮。这三种火箭炮都装备有化学火箭弹。1964年装备的自行122毫米40管6M——21型火箭炮是俄军进攻性化学战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每个摩步师和坦克师各有一个6M——21型火箭炮营,每营拥有18门火箭炮,在20秒钟内可发射720枚化学火箭弹,向目标投掷出3000多千克神经性毒剂,可在相当大的地域上突然造成足够的杀伤浓度。

美国曾研制过8种型号的化学火箭弹,但真正大量生产的只有两种(M55型沙林火箭弹及M55型WX火箭弹)。由于这两种化学火箭弹的贮存时间太长,许多已经渗漏,而且其发射系统(M91型化学火箭炮)只能发射化学火箭弹,不能发射常规火箭弹,不符合多用途的原则。所以美军已将这两种化学火箭弹及其发射系统全部淘汰。

1983年美军开始装备一种先进的多管火箭炮,它是北约国家通用的武器系统。这一系统的研制特别注意了多用途的原则。它除了装备双用途子母战斗部、反坦克子母战斗部和末端制导反坦克子母战斗部外,还将装备二元中等挥发度毒剂化学战斗部。这种化学战斗部于90年代初期投产。

八、化学导弹

对于远距离的纵深目标,化学导弹比化学炸弹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因为它不存在飞行员被击落的危险,而且对敌纵深的重要目标(如机场、交通枢纽、核设施、港口及重要的指挥中心)构成了极大的化学威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向同盟国发射导弹袭击时,曾在伦敦造成了极大的恐慌,担心德国可能会使用化学导弹。但由于当时火箭的有效负荷太小,难以在目标上空造成足够的毒剂杀伤浓度,因此当时德国并没有装备化学导弹。

随着塔崩、沙林等剧毒性神经毒剂的出现及导弹技术的迅速发展,化学导弹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前苏联就首先开始了化学导弹的研制工作,它想把神经性毒剂导弹发展成可以与美国小型核武器相抗衡的武器系统。在远距离的化学袭击能力上,美国远远落后于前苏联。为了缩小差距,美国在其二元化学武器计划中加强了导弹二元化学弹头的研制,在美军列入当时计划的近20种二元化学弹药中,导弹化学弹头就占5种。

群“魔”狂舞——各种化学毒剂

于化学武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大显身手,所以在战争结束后,各国都大力开展化学武器的研究和发展工作,特别是新毒剂的寻找工作。经过数十年的工作,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化学武器已经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形成了作用多样、威力巨大的毒剂品种。在20世纪的后50年,化学武器也仍处在持续发展之中,毒剂品种与武器种类越来越多,毒剂毒性越来越高,化学武器效能越来越大。

一、化学毒剂的分类

按不同的目的,化学毒剂有多种分类方法,它们各有优越性。如按毒剂对人畜的伤害作用分类,有利于针对性地进行急救、防护和消毒。按毒剂是否造成人员死亡,以及杀伤作用的类型或产生伤害作用的快慢等战术作用分类,可便于判断敌方化学袭击的企图、遭袭击后可能出现的伤亡情况、对战斗力的影响和防护需要持续的时间,从而便于定下决心、采取有效的作战行动和防护措施。以下是两种常见的对化学毒剂的分类方法。

1.按战术作用分类

按毒剂产生毒效的快慢,可以将毒剂分为速效性毒剂和缓效性毒剂两类。前者中毒后很快就出现中毒症状,使对方迅速致死或暂时失能而丧失战斗力。如沙林,梭曼,维埃克斯,氢氰酸等;而后者中毒后,其毒害症状通常要在1小时或数小时后(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才出现。如芥子气、路易氏剂、光气等。

按毒剂伤害作用的程度,可以将毒剂分为非致死性毒剂和致死性毒剂。前者除非在极高的浓度下才会造成人员死亡,一般不会造成人员伤亡,但能够引起躯体或神经失能,从而导致活动能力或战斗力的暂时丧失或降低。

按杀伤作用持续时间,可以将毒剂分为暂时性毒剂和持久性毒剂。前者通常被分散成雾或烟状,主要用来使空气染毒,其杀伤作用持续时间很短,一般情况下不超过1小时,如沙林、氢氰酸、光气等。后者使用后通常呈液滴状和微粉状,主要使地面、物体、水源染毒,部分也可造成气雾状使空气染毒,其杀伤作用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在几昼夜以上。如维埃克斯、芥子气、路易氏剂等。

2.按毒害作用分类

按照毒剂的毒害作用,可以将毒剂分为以下几类。

(1)神经性毒剂:是现今毒性最强的一类毒剂,因人员中毒后迅速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而得名。主要代表物有沙林、塔崩、梭曼和维埃克斯等。

(2)糜烂性毒剂:又称起泡剂,是一类接触后能引起皮肤、眼、呼吸道等局部损伤,吸收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反应的毒剂。主要代表物有芥子气和路易氏剂等。

(3)全身中毒性毒剂:经呼吸道吸入后,能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破坏细胞呼吸功能,导致组织缺氧的一类毒剂。高浓度吸入可导致呼吸中枢麻痹,死亡极快。主要代表物有氢氰酸、氯化氰等。

(4)窒息性毒剂:又称肺刺激剂,主要损伤呼吸系统,引起急性中毒性肺水肿,导致缺氧和窒息。主要代表物有光气、双光气等。

(5)失能性毒剂:可以引起思维、情感和运动机能障碍,使人员暂时丧失战斗能力的毒剂。代表物有毕兹。

(6)刺激剂:接触后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引起眼痛、流泪、喷嚏和胸痛的一类毒剂。主要代表物有苯氯乙酮、亚当氏剂、西埃斯和西阿尔。

此外,美军在侵越战争中还曾大量使用了在农业上用来清除田间杂草的“除莠剂”、“枯叶剂”和“土壤不孕剂”等来毁坏农作物和森林,军事上被称为“植物杀伤剂”。军事使用的目的是毁灭对方生活基础、暴露对方目标和限制游击队的行动。人员和鸟类吸入、误食或皮肤大量接触,也会引起中毒。

二、神经性毒剂

神经性毒剂是破坏人的神经系统正常传导功能的一类毒剂,由于已装备的神经性毒剂基本都是有机磷化学物质,所以又被称为“含磷毒剂”。它们是在研究农用杀虫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代表物有塔崩、沙林、梭曼和维埃克斯等。

这类毒剂对脑、膈肌和血液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能造成乙酰胆碱在体内过量蓄积,从而引起中枢和外周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严重紊乱。因其毒性强、作用快,能通过皮肤、黏膜、胃肠道及肺等途径吸收引起全身中毒,加上其性质稳定、生产容易、使用性能良好,因此被称为“现代毒剂之王”,是目前外军装备的主要化学毒剂。

同类推荐
  • 走进科学·科技新潮

    走进科学·科技新潮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走上河岸的鸭嘴兽

    走上河岸的鸭嘴兽

    本书是科普童话集。本书是一部妙趣横生的科普读物,也是一部关于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百科全书。该书通过讲述一个个科普故事,让居住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的孩子们重新认识自生活环境,也让他们感受到森林中的动植物在一年四季中五彩缤纷的生活,深入地探寻大自然的无穷奥秘,体验春的快乐,夏的蓬勃,秋的多彩,冬的忧伤。
  • 自然界之谜(自然瞭望书坊)

    自然界之谜(自然瞭望书坊)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大自然美丽而神奇,无论是广阔的天空,还是浩瀚的海洋,无论是遥远的地球两极,还足近在身边熟悉的土地,总有那么一些现代科学努力探索却又无法清楚解释的未知事物和神秘现象。这些扑朔迷离的谜团既令人惊奇,又引人深思,勾起人们探索的兴致。
  • 名人传

    名人传

    这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为三位举世闻名的文学艺术大师谱写的英雄史诗:一位是身患残疾,孤独贫困,从未享受欢乐,却创造了欢乐奉献给全世界的作曲家贝多芬;第二位是生于忧患,受尽磨难,给人类留下不朽艺术品的雕塑绘画大师米开朗琪罗;第三位是不肯安于富贵,愿为天下黎民献身的俄罗斯小说家托尔斯泰。本书着重描写了他们凭着坚强的毅力,勇于承受磨难,勇于挑战困难,终于攀登上生命巅峰的人生历程。
  • 求知文库-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求知文库-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本书主要介绍了当今世界上各种新材料的概况和主要的应用,内容为大放异彩的超导材料、看不见的高速公路、如梦如幻的功能晶体等。
热门推荐
  • 顾盼君安

    顾盼君安

    两人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某女也是从小污到大,可怜某男,还得去陪着某女一起污,心想∶无奈阿!片段一∶某女四岁、某男七岁时,某女兴奋的跑过来问∶亲亲,阿姨说你身上有两个蛋,可是我只看到了一个脸蛋,另一个呢?(睁大眼睛舔手指状)某男∶……妈!片段二∶某女八岁、某男十一岁时,某女撅着小pp跟某男说∶亲亲,你的嘴巴好漂亮,我能吃一口嘛?某男说∶可以,不过我先。然后一把揪过某女吻了上去……亲们,第一次写作,不好看别喷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得意人生

    得意人生

    本书tj,新稿修改中,准备再开一本书,准备重新发,信心兄弟们的支持了。
  • 从遮天开始起源文界

    从遮天开始起源文界

    穿越后叶曦本来只是当一个安静的文抄公,奈何有一天,他发现他有一个叫叶凡的同学,之后的一切告诉他这里就是遮天世界,他该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本书永不收费,希望各位道友多给一点耐心)
  • 重生从史莱姆开始

    重生从史莱姆开始

    叠最厚的甲,挨最毒的打。抗性点满,痛觉无效。网游触发史诗级彩蛋,结果带着一身顶级buff穿越到了史莱姆身上?火免毒免幸运值max史莱姆大爷!收了神通吧! 书友群:866643213
  • 灵魂投射

    灵魂投射

    因为伤心所以离开,离开后才发现失去了很多美好。我漂流浩瀚宇宙,驻足万千世界,经历灭世大战,只为回到我的家乡。遗失的,难道终将一去不复回?
  • 圣翰新界

    圣翰新界

    在这个世界有个家喻户晓的传说,每隔1000年会有个名叫亚特兰蒂斯的城市出现在这个世上,有幸进入这座城市的人便可以拥有改变这个世界的一次机会,人们称做这种人为‘天选之人’。
  • 三无勇者搞事中

    三无勇者搞事中

    莫名其妙被召唤到异世界?!莫名其妙想要控制我的思想?!既然如此,那就别怪我搞事了!搞事!搞事!搞事!疯狂搞事!核平!核平!核平!世界核平!披荆斩棘闯出一片天地,天高海阔过上幸福生活!当隋宇回过神来的时候愕然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当大家提到自己的时候,都不禁发出同样的感叹:“不愧是隋宇大人啊!”对此,隋宇忍不住扪心自问:“我他喵的到底又做了啥?!”
  • 比利和好朋友一起撒过的谎

    比利和好朋友一起撒过的谎

    对小朋友而言,撒谎有几个原因,其中最常见的,是想免遭麻烦。父母需要让孩子知道:最终,说实话要比撒谎明智得多。比利和好朋友安冬一路打打闹闹去学校,还跑去买了糖果,最后迟到了。关于迟到的原因,他们对老师撒了谎。但谎话总是会被戳破的,当警察来学校调查一起抢劫案时,比利和安冬的谎言被揭穿了。他俩会有麻烦吗?父母老师还会再次信任他俩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