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4800000017

第17章 新疆时间(1)

墩麻扎村禁地

一、高岸上的墓

从村子里往上看,墩麻扎仿佛在天上,插满麻扎的树枝戳进云里,系满树枝的布条飘进云里。墩麻扎上空经常打雷,天一阴,天就塌在墩麻扎上,望上去云堆挨着墓堆。云堆里埋着吓人的雷。墓堆里埋着不认识的人。遇到大洪水,高岸被河水冲塌一块,隔几年有一具陌生尸骨掉下来,骨头散落在河里。村里人把它收拾起来,原拿到高岸上埋了。

几百年前——几百年呢?他们的祖先来到这个山沟时,高岸上的墓就堆在那里,成堆的盘羊头堆在那里。沟里有一片被人耕种过又荒芜的土地,有废弃的房子、敞开的积着厚厚羊粪的圈、被杂草覆盖的路,似乎在这里生活的人,全死了,埋在高处。

村庄的名字记住了人们最初看见它时的样子:墩麻扎——高岸上的墓。

人们收拾废弃的破房子,挖通淤堵的水渠,在冰凉的炉灶中燃起火,这个山沟里已经荒芜的断了炊烟的生活,又被另一些来历不明的人续接上。

从那时起,高岸上的墩麻扎成了村里人的禁地。他们把别人的祖先当神灵供奉,接着埋在墩麻扎里那些人的生活往下过。那些人把地留下,水和空气留下,羊圈和山坡的青草留下,只占一块光秃秃的河岸高地。那是神灵呆的地方,村里人不轻易上去。

几百年过去,墩麻扎依旧保持着人们最早看见它时的样子,只有风和河水,改变着这个地方,带走一些沙土,又带来一些。所以墩麻扎还这么高。

在到达这个村庄之前,他们的祖先在哪生活,从哪来的,没人记得,不知道了。村里人自己的麻扎在高岸西边的斜坡上,隔着一片矮草黄土,比墩麻扎低。过多少年才能和墩麻扎连在一起。

二、老水磨

托乎尼亚孜当了二十年村长。托乎尼亚孜说,我要是没啥麻达的话,村长就一直当下去了。这个村长嘛,别人也当不了。

为啥?

因为村长不是一般人能当的。我当了二十年村长,大家都认为我就是当村长的人。他们每次都选我当村长,习惯了嘛。还有乡上县上的领导,也习惯我当村长了,到村里来,村办公室不去,小车直接开到我的院子里。我也不习惯干别的了,我已经干了二十年村长,不当村长的话,我干啥去。

村里老人说,结杏子嘛,还要指望老杏树。我们村里上百年的老杏树,每棵都结多多的杏子,树越老杏子的味道越好。小杏树不行,年轻娃娃嘛,没经验,花开得好得很,果子结不好。

新农村建设把我们的老房子全拆了。当时村里好多人不愿拆老房子,其实我也不愿拆,老房子有感情了。但我是村长,要先听上面的话。我就带头盖了砖房子。然后,我去说服那些不愿拆的老户。我说,我这个老村长都住到砖房子了,你们还要在土房子住吗?

我说,政府花钱给我们盖砖房,一是让我们的村子变得好看,新农村嘛,要有新样子。二是抗震。我们的土房子地一震就塌了,好多人家的房子住了几十年上百年,已经成危房了,地震会塌死人。

他们对砖这个东西不熟悉。用砖垒房基可以,垒到房顶不放心。土块是自己打的,砖不是,买来的。村民狡辩说,地震了砖房也会塌,砖比土块硬,砖砸人比土块疼,砖房塌了更危险。砖能砸死人。土块不会。

我们墩麻扎的人,要是不想干一个事情,歪理由多得很。

村里的水磨前两年才不转了。我当村长的第三年,就想在村里开一个电动面粉厂,好多老人不愿意,说我们吃了多少代水磨磨的面,机器磨的面有铁味道,吃了对身体不好。

其实,机器磨的面又白又细,打馕、做拉条子,都好得很。水磨磨的面,粗得很,有时候还有石头,村里好多人的牙,被崩掉过。

后来因为水沟里的水少了,转不动磨,新磨房才建起来,又白又细的面才磨出来。水磨房却一直留着,就在村口的干水沟上,你们进村时肯定看到了。我们村的旧东西,谁都不动。那些老人,还等着沟里来水,再磨一麻袋的水磨面,打馕吃呢。

刚没水的时候,他们都怀疑是我把水停了。因为我一直想建电磨房,就想了一个停水的办法,让水磨转不动了。村里这一沟水,从山上下来的,上面有个水闸,给每个村子分水,那个地方只有我村长上去,村里人不知道水咋样到了村里,因为水一直不断地流到村里,谁也不操心水的事。渐渐的没水了,人们才着急了,都来找村长,找村长有啥用,山上没水了,找山的麻达去嘛。

三、屋顶上的佛窟

墩麻扎还有一个名字:库里阿塔麻扎。阿塔是老爷的意思,库里是一种巫术。相传最早到村里传教的阿塔会一种神奇巫术,用指头一指,眼睛一翻,人就会死掉。

传说来这个山沟传教的是两兄弟,一人进了一个村子。哥哥靠“库里”征服了墩麻扎村,弟弟有何才能不知道,只是他去的村子叫了他的名字:沙卡提卡。

从墩麻扎村的沟里,沿一条窄窄的驴车路,走到沟口,拐一个人字形锐角,就进入另一条河沟里的沙卡提卡村。人走的话,就不这样走了,直接爬上河岸,再下一个河岸,很快到了。两个村子其实就“牙长一截截路”,被一个窄窄的高岸隔着。它们是兄弟村。沙卡提卡是一个小队,归墩麻扎村管。

县文物局的吐儿逊江带我们去看这个小村庄的佛窟。看守佛窟的是他的亲戚,叫再乃甫。再乃甫的丈夫好多年前生病死了,她带着三个孩子生活。家里有一百五十头山羊,六头牛,一匹马,两亩地杏园。两个女儿留在家帮她干活,儿子在县城上高中,寄住在吐儿逊江家。

我们刚在院子的大炕上坐下,再乃甫就进到羊圈牵了一只小山羊出来,我让吐儿逊江赶紧去挡住,因为再乃甫要给我们宰羊吃了。

再乃甫是县文管所任命的文物看管员,职责是看护自己家屋顶山壁上那个里面啥都没有的佛窟。县文管所每年给她二百七十元工资,有时候文管所的经费紧张,没钱了,年底所里的人过来,给她带两块砖茶、两包方块塘,好的时候还有一壶清油,也算一年的报酬了。只要所里来人,她都会宰一只羊,好好招待一顿。

从再乃甫家门口望上去,山壁顶上的佛窟是一个不大的黑洞。下雨的时候佛窟上面经常有雷声,还有石头滚下来。再乃甫说,她还是姑娘的时候,上去过一次。是从村子后面,先上到高岸上,再从上面往下走,坡陡得很,那时候里面有被砸烂的佛像,墙上还有一些壁画。后来,听上去过的人说,里面啥都没有了。再乃甫也有三十年没上去过,只是每天有意无意朝佛窟望一眼。这是她的工作。

要是白天有人上去,我能看清楚。我看见佛窟那里有人,站在房顶喊几声,人就跑了。再乃甫说。

不过,他们要晚上上去,我也不知道。我晚上要睡觉呢。

沙卡提卡村有两股泉水,分别从村南村北的山上流下来,汇到村边的河里,平常时河里一点点水,刚够浇地和人畜饮用。发洪水的时候就麻达了。村里的二百多亩地,在大前年的一场洪水中不见了,河沟里的石头滩变宽几十米。沙卡提卡以前是个富裕村子,一人五亩地,每家房前屋后都有两三亩的杏园子,河滩上有十几亩麦子,随便种点什么都够吃了。自从洪水冲走二百多亩地,村里的土地重新分配了一次,每人剩下三亩地,种不好口粮就紧张了。

四、五百岁的杏树

再乃甫的叔叔莫里亚孜是村里年龄最大的人之一,今年七十六岁。还有一个比他大十岁的老头,叫吐里亚孜。

莫里亚孜说,那个吐里亚孜年龄比我大,但我长得比他老。我三十岁的时候,长得就像五十岁的人。我五十岁的时候,长得像七十岁。现在我七十多岁了,不知道我长成啥了,没有人老成我这个样子。我多少年没照镜子,我的眼睛花掉了,看不清别人也看不清自己。听说那个吐里亚孜也不行了,他的耳朵坏掉了。

沙卡提卡村最老的两个老头,一个眼睛花了,看不清了。一个耳朵聋了,听不清了。他们各住在村庄两头,莫里亚孜住沟南,地在南沟种,羊往南梁放。吐里亚孜住沟北头,麦子在北沟里长,山羊在北坡上牧。两个老头,好像一个把一个忘记了。在吐里亚孜耳朵里,这个莫里亚孜好多年没声音了。在莫里亚孜眼睛里,那个吐里亚孜多少年没影子了。可是村庄一百年的事都在他们俩的脑子里。

莫里亚孜说,他爸爸叫达吾提,爷爷叫曲勒克。曲勒克的意思是皮靴子。再往上,爷爷的爸爸叫啥就不知道了。三代以上的事,我们都记不清,不记了。人死了嘛,名字就被胡达拿走了。听说胡达在天上不是按人的名字,而是按人的好坏认人。就像我们把好杏子捡到一边,坏杏子拣到一边。我们家的杏树,我也只知道它长了三百年了。这是我爷爷曲勒克传给我爸爸这吾提的。我们也照这个数字往下传,传上三代,再加一百年。也就是说,等我死了,再乃甫就可以说,这些杏树有四百年了。现在还不行。我还没死,我活在这些杏树的三百年里。我死了杏树就进入四百岁了,那是再乃甫和她的巴郎子活的日子。等他们活得把我的名字忘掉的时候,这些杏树就五百岁了。

沙卡提卡村的麦子七月初熟,杏子也这个时候熟,人们忙着割麦子,起早贪黑,麦子割完杏子熟落一地。再乃甫家的杏子从来没卖过钱,来客人了随便吃,随便摘了拿走。树上结的东西,又不是自己身上长出来的。落在地上没坏的拣起来晒成杏干。这些老杏树,从几百年前结杏子开始,就没管过,不用浇水、施肥,不用修枝,啥都不用管,就是杏子熟了,动手摘。不想摘没工夫摘就不摘,让它熟落了,蹲在地上拾。

五、孤独的红山

两个村子间的河岸高地上,孤独地竖起一座红山。圆锥的金字塔形。单一的红,和周围的灰土色高岸决然对立。

传说红山原是村里人的麦垛,他们丰收的麦子高高垛在那里。村民衣食无忧。传教的“阿塔”说,你们不信胡大,胡大会惩罚你们。说着手指一指,麦垛立马变成红色土堆。

还传说村里人和传教者在这里打仗,战斗非常激烈,人的血把山染红了。在这一带,关于宗教战争的传说很多。当时的库车、拜城被伊斯兰军队攻破后,克孜尔、库木吐拉等主要佛窟都遭到毁灭性破坏,大量僧人被杀,或归顺改信伊斯兰教。大的战争结束后,偏僻山沟的抵抗还在继续。这种抵抗和对佛教的坚守可能一直没有结束。县文物局的吐尔逊江告诉我,在刚解放的时候,拜城县还发现有信仰佛教的维吾尔老人,秘密地在家里供着佛像。这多么让人不可思议。

墩麻扎村孤独地坐落在河谷里,隐秘而偏僻。从高岸上过都不容易看见。在过去的千百年里,墩麻扎不被发现地独自存在着,这个村庄的人们,一直把最古老的东西携带到今天。

在公元前的漫长世纪里,当地人信仰着万物有灵的萨满教。后来,佛僧托钵捧经来到这里,不知道他们用多么长久的时间接受了佛教,村里建起佛寺,河岸凿出佛窟。但萨满教的影子一直弥留在人们的生活里。佛陪伴了他们一千多年。后来伊斯兰教的军队来到这里,强迫村民改变了信仰,但佛的影子还在。

第一次看墩麻扎上的残留建筑,我以为是一座佛寺,西墙壁上一人高的圆拱壁龛,显然是供佛像的地方。拜城文物局的吐儿逊江说,这是一座清真寺。早期的清真寺仿照佛寺建筑,或者直接将佛寺改作清真寺。这或许是一种传教策略,那些被迫改变信仰的人们,走进熟悉的寺院,里面的佛不在了,以前塑着佛像的壁龛上,挂着一方白布。人们对着白布和布后面不让人看见的圣物祈祷叩拜。村民信仰了伊斯兰教,但萨满教和佛教的东西依旧没丢,被毁的佛像,以一种隐秘的形式存在下来。据学者研究,维吾尔麻扎的凸字形的结构,就是佛像形象。当地老人喜欢剃光头,也是僧人传统的遗留。而插在麻扎上的树枝和系在树枝上的布条,则是萨满教的东西。那些树枝像一根根无线电天线,接收着宇宙中的灵。

从古老的萨满教到佛教到伊斯兰教,宗教像一个个尊贵客人,留住在村里。就像他们不轻易丢掉旧东西,那些属于古代的,也一样属于现在将来。时间在这里迷失方向,几千年的岁月都没有走开,拥挤在这个隐秘河谷的小村庄里。

六、古老的心灵

天晴时,墩麻扎全部暴露在阳光里,没有一丝阴影。村庄和麦地静静围绕。墩麻扎上有一座土围起来的大墓,西筑有门楼,墓旁堆放的巨大盘羊头,羊角表皮已风化爆裂,形状依旧完整,内质依旧坚硬,盘羊头依旧堆成几百年前村里人到来时的样子。除了风,没有人动过它们。风也吹不动它们。对面一个土建筑遗址,样子很像佛寺的清真寺。

村里人有灾病了,自己或家人到麻扎上去祈祷。家里有喜事了,做一锅抓饭,请穷人来麻扎上吃。不生孩子的女人,到墩麻扎析祷一回,也能生孩子。旁边村子的人,有了病灾也到墩麻扎,驴车拴到麻扎下,人走上去,麻扎前安安静静跪一阵,在麻扎的树枝上系一根布条,然后离去。

其余时候墩麻扎高高地空在那里,它下面的村庄,已经变得那么陌生。

新农村建设把墩麻扎村的老房子都拆了,几乎一间没剩下。新盖的砖房齐头齐脑,排列在路边,像一队乐呵呵的傻子。以后几十年上百年,墩麻扎村就是这副样子了。不光墩麻扎,许多新农村千篇一律地都变成这样。不再有高矮错落的土房子、破旧的留下岁月痕迹的斑驳土墙、油漆脱落露出木纹裂缝的笨重木门。新中国以来那些跟新有关的运动,都在不遗余力地消灭旧东西。最后剩下的旧农村,这一次算是被彻底消灭干净了。像墩麻扎这样的村庄,已经是文物了。

同类推荐
  • 丝路寻梦

    丝路寻梦

    《丝路春讯》共“分经济传递”、“文化探访”、“心灵絮语”三辑。在“经济传递”中,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搏击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大潮中,并千方百计为国聚财的税务战士的群体形象;“文化探访”则在读者面前挂起了一幅幅迷人“的山水画”、“风情画”、“人物画”,它运用翔实的史料、生动而饶有趣味的笔触,将丝绸之路上的名胜古迹、民间传说、名人高手刻画得如诗如画,令人陶醉;“在心灵絮语”中,作者张革文用极其抒情的笔调,描述了在他身边发生的亲情和友情。作者尽管已在城市工作多年,仍念念不忘《小屋边的那棵沙枣树》,因为它曾在仲夏“里撑开一片绿荫”,使作者“苦读的时光才会有绿色的梦想。”
  • 欧洲之旅

    欧洲之旅

    《欧洲之旅》介绍了威尼斯、罗马、瑞士、荷兰、柏林等。
  • 乘着火车游西藏

    乘着火车游西藏

    从未到过西藏的人,提起那片热土,脑海中常常会根据传说浮现这样一串的景象:谌蓝的天空,幽绿的湖水,五色的玛尼堆,虔诚的朝拜者,深居简出的喇嘛僧人,载歌载舞的雪顿盛会,一望天际、天地相接的荒原大地,高高耸立、人迹罕至的圣水神山……其实,这些只是西藏风光极少的一部分而已,还有数不胜数的秀丽景观、民俗风情和宗教圣地,不身临其境是无法想象的。曾几何时,西藏之行因交通不便,山高路远,而让很多游客望而却步。
  • 全球最美的地方精华特辑.走遍美国

    全球最美的地方精华特辑.走遍美国

    本书通过一篇篇文字和大量的图片介绍,详尽勾勒出美国的历史、地理、人文各色风貌,带领读者走遍美国的自然美景、繁华都市。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该书以文化散文笔触记述西藏见闻、复原文化旧貌、自身感官体会为主,以此来讲述和剖析西藏这片土地和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该书不同于以往的游记类书籍,单纯从视觉感官上以“记流水账”的形式,来直观讲述西藏的风景以及自身的经历。作者更多想要表达的是以一种文化人的视角来感触西藏,探寻藏文化的精神内核和藏族人民的文化生活。除却迷人的风光、神秘的宗教和古建筑遗址,还有藏族同胞的精神文化和藏文化的独特与伟大。
热门推荐
  • 其实没那么喜欢你

    其实没那么喜欢你

    我甘愿做配角,瞒着所有人爱你,我携满天星辰赠与你,仍觉满天星辰不及你。
  • 星宿玄武

    星宿玄武

    舞乾坤,弄清风,破星宿,镇邪魔,天地鉴,这是个群雄争霸的时代,弱死强生。玄武乃水之神名,星宿乃天之主宰,练就玄武神功是达到修炼的最高境界于神并肩。一个无知的少年,竟然传承了家族魔武双修超级技能,开启了一个属于他的时代。天上星宿何止万千,是不是有属于你的那颗。兄弟姐们们来见证一个少年的艰难历程。
  • 宠冠三界:妖孽神君赖上门

    宠冠三界:妖孽神君赖上门

    想她身为碧离宫大掌司,纵横天界八千年,一次凡间落难,竟被迫嫁给一只小蛇妖。嫁都嫁了,谁知这天蛇王来闹闹,那天鬼太子来吵吵,再加个滇匀天君时不时搅局,硬是要把好好的一株红杏,强拉到墙外去。孽缘啊孽缘,如败开的桃花,落满一江春水。难怪师父说,八千年她有一大劫,敢情是桃花劫?读者群:68716211
  • 我想我是真的爱你

    我想我是真的爱你

    上海,以国际大都市的姿态,傲然的矗立于世界东方,世界潮流与商业活动交织在一起,像一张密不透气的网,网住了每一个生活在这块寸金寸土的人。秦风,一名杂志作者,为了暗恋的人,毅然踏上前往上海的火车。叶希,一名外资公司经理,大学毕业就离开家乡,前往上海做一个逐梦人。何萧轩,一名富二代,张狂不羁却粗中有细,顶级设计师,为摆脱父亲的控制而来到奥美工作,却喜欢上了叶希。看这三人如何命运沉浮,在这个大上海怎么上演属于他们之间的精彩人生。
  • 黑眼王者

    黑眼王者

    在混沌深处,有一圣极无上位面,位面由两块大陆组成分别是天舞大陆和魔尊大陆..…………。本书就是从天舞大陆开始的,主角在其十二岁觉醒灵窍之时,被发现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极品灵窍,主角的强者争霸由此开始………………。
  • 我与你三个阶梯的距离

    我与你三个阶梯的距离

    在放弃自己最爱的事业后,陈晓机场雪邂逅“国民暖男”伯仲,一见钟情,为追随伯仲,陈晓雪毅然决然报名参加选秀节目,只想能够离他更近一点。选秀节目又遇“毒舌导师”代新宇的“刁难”,不断克服困难的陈晓雪历经艰难,终于出道,等待她的却是更加严酷的考验……在这一路过关斩将的过程中,陈晓雪、伯仲、代新宇三人被绑在一起五年的绯闻生涯。而这件事情的女主角却在代新宇宣布退居幕后、伯仲否认绯闻的那一天与代新宇领证结婚。就在陈晓雪与代新宇举办婚礼的第二天,代新宇出国,伯仲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心意。一个被束缚思想,被束缚行动的人能否冲破自己的枷锁,究竟能否挽回真爱?代新宇是否能及时回归护住自己的婚姻?陈晓雪最终会选择初衷还是眼下呢?
  • 王俊凯之繁花流年

    王俊凯之繁花流年

    那年他是舞台上光芒万丈的偶像,她是他的一个平凡普通的小粉丝。他前途无量光芒万丈,她却只想不忘初心默默守护。偶然的机会,两条永远不会相交的平行线却正在慢慢靠近……一次相遇,命运的齿轮开始了转动。如果再见不能红着眼……“纵使我赏遍繁花流年,却还是爱你……。”——王俊凯『鹿小媛原创作品,禁止以一切方式转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影帝总是贪恋我的美貌

    影帝总是贪恋我的美貌

    上一世,乔沅曦错信口蜜腹剑的蛇蝎姐妹,爆肥变丑,受尽欺辱,最后被害身亡。死前她才得知重男轻女的父母根本就是拐走自己的人贩子!这一世,乔沅曦重回颜值爆表的少女时期,不仅完成夙愿成功复仇各路人渣,成为爆红艺人,而且找到爱她如命的亲生父母,还招惹了一位权势泼天的神秘影帝!而且,这个男人居然觊觎自己的美貌很久了?!“裴先生,请您注意自己的身份!”乔沅曦红着耳尖义正言辞的看向越靠越近的裴影帝。“我的身份不是你老公?”面对清贵儒雅的绝代贵公子的猛烈攻势,这谁顶得住?
  • 宠溺:腹黑总裁的小娇妻

    宠溺:腹黑总裁的小娇妻

    在重生前,她对她所谓未婚夫和收养的妹妹有多好,重生之后只会变本加厉的对他们“更好”。然而一切的阴谋诡计还没来得及展开,就被有钱而且还是官二代又有权的锦程集团掌权者秦言破坏掉了。就在凌萱然恨得牙痒痒的时候,秦言却默默的为她铺好路,让她去好好的去让姓洛的怎么倒霉怎么来。深情的人不是靠嘴上说的,而是靠着行动做的,于是奉行着这句话的秦言对着凌萱然怎么宠怎么来。凌萱然一脸崩溃:“秦言!我上厕所你也要进来跟着么!”秦言清咳一声,眼神飘忽:“儿子还等着你去陪他呢,我就是来看看你什么时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