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5000000006

第6章 那个时代的人物(2)

直到写这篇悼念文章之前,我才知道,刘尊棋同志在过去40多年中,受尽人间折磨,从劳改到劳改,从监狱到监狱,最后,感谢党的伟大,冤案终于平反。长期而残酷的折磨,使他身患重病,妻离子散,但是,没有能摧毁他的意志,没有能破坏他的理想,没有能使他丧失智慧,没有能使他放弃追求。他真正当得起“百折不挠、坚苦卓绝”这八个字。在他最后的岁月中,终于遇到了一个宽松开放的时期,做成了几件有利于人民的工作。这是他的幸运,也是国家的幸运。他是一位有世界眼光的新闻记者,一位知识广博的文化人,一位足智多谋的事业家,一位不平凡的平凡人。中国的知识界将永远为失去了这样一位不平凡的平凡人而哀悼!

胡愈之引导一代青年

今年(1996)是胡愈之先生诞辰100周年。这100年间,中国历史充满着变乱和苦难。在20世纪的20年代,中国的青年们面对国家危亡而心情愤激。可是,中国往何处去?青年们在思想上找不到出路,万分苦闷。愈老是引导当时青年们走出思想苦闷的一位影响极大的思想家。我是当时受到愈老启发的青年之一。

一、高瞻远瞩

那时候,愈老在《东方杂志》《世界知识》等刊物上发表一系列关于世界时事的评论文章,使当时的青年们知道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他高瞻远瞩,从世界看中国,不是从中国看中国,指出中国在当时世界中的地位和中国问题的关键所在。青年们原来也知道一些世界情况,但是知识是零碎的,认识是模糊的,不能联系实际看到大局的动向。愈老的文章有如一服清醒剂,唤醒了青年们,把他们的零碎知识联系起来,成为观察世界形势的综合理解。青年们从此恍然大悟,初次看到了自己的立脚点和奋斗的道路。

30年代初期,我和同辈青年们读到了愈老的《莫斯科印象记》。这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可是它的影响之大,无与伦比。读过这本小册子的青年们都有触电一般的感觉,在可望而不可即的社会主义理想中,看到了具体的现实。当时作为社会主义革命中心的莫斯科,在愈老的笔下,放射出了希望的曙光。这本小册子在许多新思想读物中独放异彩,使一代青年产生强烈的心向往之的情绪。

二、“爱斯不难读”

当时,许多青年自学“世界语”(Esperanto“爱斯不难读”)。我也是热心自学的一个。世界语原来是和平主义的语言技能。读了愈老的《莫斯科印象记》才知道,它还是革命的武器。当时苏联提倡世界语,愈老就是利用世界语在莫斯科进行活动的。许多人自学世界语,是受了愈老《莫斯科印象记》的影响。后来,苏联放弃了世界语,可是愈老在“文化大革命”之后仍旧提倡世界语。愈老认为,世界语作为一种国际辅助语,有多方面的作用,不因为英语的流行而失去意义。

三、“手头字”

1935年,上海文化界自动推行“手头字”。发起人中有蔡元培、郭沫若、陶行知、巴金、老舍、叶籁士、愈老等200多人,而愈老是积极分子。缘起说:“我们日常有许多便当的字,手头上大家都这么写,可是书本上并不这么印,识一个字须得认两种以上的形体,何等不便。”当时有《论语》《太白》《世界知识》《译文》等十多种刊物自动使用300个“手头字”。这些刊物,有的是愈老所主持,有的是愈老所赞助。

愈老曾经提倡“写别字”,有人批评他走极端。其实,“写别字”对初学文字的人来说,是不可避免的;初学文字的人实际是依靠“写别字”才能写信、写条子的。“写别字”就是“同音假借”。“同音假借”的结果是产生“音节文字”。日本的“假名”就是这样产生的,它使日文青出于蓝。

20世纪20年代,山西和陕西某些钱庄,在总店和分店之间的通信中,用“同音假借”书写本地土话,成为保密的通信方法,自己人一看便知,外地人难于看懂。这是“同音假借”的一种实际应用。80年代张毕雷先生设计一套“直音汉字”,这就是同音假借的“音节汉字”,对统一“直音”用字和统一音译外国人名地名有实际作用。

四、“大众语”

在“五四”白话文运动之后,愈老等在30年代又提倡“大众语”运动。“大众语”运动,在消极方面是反对当时的“文言复兴”,在积极方面是提高白话文的水平。当时有一批国粹主义者再次提倡“尊孔读经”,这引起新文化运动者的反击。同时,白话文本身出现了不健康现象,变成半文半白的“语录体”或者“新文言”,不符合文体口语化的要求,违背了文学革命的宗旨。什么是“大众语”呢?陈望道先生说,大众语是“大众说得出、听得懂、写得顺手、看得明白”的书面语。愈老说,大众语是“代表大众意识的语言”。前者说明大众语的正确形式,后者说明大众语的正确内容。“大众语”运动把“五四”白话文运动推向新高潮。

五、文字改革

1955年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愈老担任副主任,领导具体工作。作为1955年举行全国文字改革会议的前奏,愈老开始大规模试行“汉字横排”,便利在汉字中书写阿拉伯数字和数学公式。在《光明日报》试行成功以后,第二年推广到全国的报纸、杂志、教科书和一般书籍。愈老在《光明日报》上写社论说:“习惯是可以改变的。”这句话是多么重要!“五四”以来提倡的汉字横排,到此基本实现。

1956年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是在愈老的具体领导下进行的。这个方案简化了515个汉字和54个偏旁。愈老对这些简化字和偏旁一个个作了仔细的推敲。1964年类推成为《简化字总表》,使三分之一的通用汉字得到简化。愈老认为,汉字简化是汉字的前进运动,是大众的需要,尤其是小学生的需要。作为现代汉字的法定规范。40年来已经在12亿人民中广泛通用,并由联合国正式采用。它使汉字向便学便用前进了一小步。

在1958年公布《汉语拼音方案》之前,拼音究竟作为辅助工具还是作为辅助文字,在政策上还没有确定。方案公布时候才确定是辅助工具而不是辅助文字。愈老对拼音的作用有全面的和长远的看法。他认为,拼音对中国的现代化有深远的作用,是当时三项文改工作(简化、推普、拼音)中的主要工作。在拼音草案发表之后,愈老让我负责编辑《汉语拼音词汇》,不仅作为拼写“字”的规范,更重要的是作为拼写“词”的规范。愈老请当时在上海养病的有名学者傅东华先生用通信方法帮我收集词条。这是愈老重视处于困境的傅先生的才华,同时重视《汉语拼音词汇》的意义。这件事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批判愈老的一个题目。但是我认为愈老这样做符合中国传统道德,有利于发展文化,是正确的,值得钦佩。

六、冲破中世纪的黑暗

在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之后,愈老给1979年高等院校文改教材协作会议送去书面发言。他说:“在西方,冲破中世纪的黑暗时代,首先是从文字改革开始的,这就是打破教会僧院所垄断的旧文字,创造和群众口头语相结合的民族新文字。这才产生了启蒙运动,产生了资本主义的产业革命。在中国,不可能有例外。”这句话有深刻的含义。它指出了语文发展跟社会发展的关系。这个历史发展的观点,是愈老许多创造性的重要见解之一,值得历史学者和语文工作者加以研究。

愈老的崇高学问几乎全部是自学得来。他的自学能力之强,悟性之高,透视之深,使人惊异,是青年们的楷模!1955年全国文改会议之后,文改会要把我从上海调来,我说我对语言学是外行,调来改行不适合。愈老说:“这是全新的工作,大家都是外行。”我于是服从调遣,终于改行。愈老常常在晚上来我家讨论文改问题和文化问题。我能在愈老的领导下工作,得到他的思想启发和人格感染,是莫大的幸运。

张志公:实用语法学家

我和张志公先生成为往来频繁的亲密朋友,因为我们长期一同住在一个大院里,这个大院叫做公主第。

1955年底,我被调来北京,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办公处和住处都在北京沙滩景山东街的公主第。这里是解放前的北京大学,清朝末年的京师大学堂。沙滩的红楼是后来添造的。“五四”运动的许多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地名早期叫马神庙,现在改称沙滩后街。公主第原来是一座规模宏大的驸马王府。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一个单位用不了这许多房屋,跟另一个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共同使用。当时全国大中小学的所有教科书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

志公先生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跟我随时往来,非常方便,甚至一天往来几次。我有什么工作上的问题,就去找他,同他商量。有时有朋友来找我,在我的办公室和家里都找不到,就到志公先生的办公室和家里去找,一定找到。

我们一同看到公主第大院的一派宫廷景象,绿树成荫,花香鸟语。春天,白色和紫色的丁香花处处盛开。大院中心有一个荷花池,每年开放复瓣荷花。池中有一个白石头的方柱子,顶上是斜放着的圆盘形日晷,旁边刻着“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字样。这是京师大学堂和北京大学遗留下来的文物。

我们也一同看到公主第大院在一次一次政治运动中不断遭到难以相信的破坏,成为很像一个无人管理的低级难民收容所的样子。终于,浩劫过去,否极泰来,把红漆大门拆掉,把大门外的两个石狮子搬走,封建意味一扫而空,改成一组一组矮矮的新式办公楼和宿舍。

我每次想起志公先生,不能不同时想起公主第大院的沧桑变化,因为从我的办公室到他的办公室必须经过这一带使人回想清朝覆亡和“五四”运动的花园式庭院。现在,志公先生的宝眷还住在公主第的新造宿舍里,我已经离开公主第内清朝末年建筑的破烂不堪的住宅,迁移到名称古怪的后拐棒胡同。

20世纪50年代,振兴教育,朝气蓬勃,一方面提倡普通话、简化字、汉语拼音;一方面改革现代汉语教育,重视语法和修辞。这时候,掀起一个语法学的百家争鸣,语法学的文章如天女散花,缤纷落地,现代汉语的语法研究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但是,中学的语法教科书,不能众说并立,旁征博引,需要有一个简单明了、说法一致、而且容易为青年们所理解的语法体系。这是一件艰难而重大的学术综合工作。在志公先生主持之下,折中于各家学说之间,写成一个兼收并蓄、汇集众长、适合中学教学用的语法体系。他和他的同事们出色地完成了这一工作,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赞赏。

志公先生学识渊博,著作很多。他治学谨严,著作切于实用。例如他跟田小琳女士合著的《现代汉语》,就是一部极好的适合大学一年级用的教科书。语文界对他的理论结合实际的学风,钦佩之至。

志公先生长期以来热心文字改革,不仅观点跟文改会的同道们共鸣,而且在许多工作中跟文改会的同道们协作进行。他最后担任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的会长,就是他众望所归的证明。他几次对我说,他被邀到国外讲学,人家希望他多讲一些语法学,可是他想尽办法多讲中国的文字改革。他的学术思想是向前看的,不是向后看的。他同意我们提出的“厚今而不薄古”的观点。这跟中国语文学界的传统思想有许多不同之处。

志公先生比我小几岁,可是他一早就拿起拐棍,留了胡子,而且胡子渐渐有些花白的影子,人家称他张老。他笑笑、点点头。我呢,年纪比他痴长几岁,可是不拿拐棍,不留胡子。每次一同开会,他总是笑着介绍说,我是他的老弟。我也就称他为老兄。许多人信以为真,引起哄堂大笑!这是我们常在一起开会的趣事。

现在,我还是常常遇到问题就拿起电话跟他老兄商量。可是,在想电话号码的时候,我忽然记起了老兄已经登上了“八宝山”,而老弟还停留在“后拐棒”。真是,“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我们一辈的人属于语法学上所说的过去时态了。可是中国语文和语文研究应当永远属于未来时态。

魏建功:台湾普及“国语”的开创者

魏建功先生是我的师辈。他是我心目中最值得崇敬的学者和语文改革家。不仅我如此崇敬他,我的许多同辈也如此崇敬他,因为他是一位始终坚持“五四”精神的大学者。

1955年10月,我来北京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会议之后我被调来文改会工作。建功先生是文改会的委员,从此我有机会常常向他请教。

我第一次拜见他的时候,我对他说,我一早就读过他的文章和专著,我是他的一个未及门弟子;我对语言文字是外行,我的一点语言文字知识主要是从他的书里得来的,可是学得一知半解,实在惭愧。

他说:“不要客气,我也读过你的文章,我们彼此学习,不分师生。”他如此谦虚,使我更加感到自己的渺小。

全国文改会议之后,文改会立即进行汉字简化工作。建功先生对传统俗字非常熟悉,因此他提出的意见特别受人尊重。他对《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的每一个简化字都细细斟酌。他的负责精神,使人肃然起敬。

他和我都是中央推广普通话委员会的委员。在推普方面我更要向他请教。关于推普,他最有发言权,因为他是“国语”运动的老前辈,又是台湾推广“国语”的创办人。谁的经验也没有他丰富。

他曾告诉我,台湾在日本统治下原来以日语为行政和教育语言,光复后不能继续使用日语,台湾变成语言的空白区,推广“国语”成为当时的首要工作。台湾人民学习“国语”非常努力,当局推行“国语”非常认真,上下同心同力是成功的保证。

当时我想,大陆人民不像台湾那样急于需要共同语,大陆地方当局也不像台湾那样重视共同语,我们面对的推普困难,不是来自地区太大,而是来自惯性太强。我把我的想法告诉建功先生,他同意我的想法。

50年代的文改工作,以制订汉语拼音方案为重点。建功先生和我都是拼音方案委员会的委员。他对拼音方案的制订工作极为重视。他不反对当时领导要我们重新研究民族形式方案,但是在决定采用拉丁字母之后,他积极支持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方案起草的时候,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基欺希”用“哥科喝”来兼差,另一种是“基欺希”用“知蚩诗”来兼差。两种意见难以调和,工作不能快速前进。我问建功先生,这怎么办?他说,他不偏向于哪一方,这件事不必着急,要深入思考,找到一种使双方都能满意的折中方案。后来,产生了“基欺希”用独立字母的折中方案,也是更好的方案。

建功先生主持《新华字典》的编辑工作,编辑原则在当时的字典中是最新颖的,一直由他亲自指导。《新华字典》在拼音方案公布之后立即采用拼音字母注音,并且在使用方法上合乎学术要求,这对方案的推行有重大影响。在多年中,《新华字典》这本印数巨大的小书,是唯一可以用来作为礼品赠送外国元首的出版物。“文化大革命”中,造反派反对《汉语拼音方案》,《新华字典》几乎被迫放弃拼音注音,在建功先生力争之下终于保持了使用拼音。

我和建功先生见面,三句不离本行,总是谈文改。他对文改有长期经验,他的意见最为宝贵。他认为文改是建设新中国的重要工作,需要积极进行。但是,文改极难,性急不得,只有锲而不舍才能有所进展。他的意见是多么重要!

人们一早就对我说,建功先生在共产党初建时候就参加过,他是革命历史最久的语言学家。我没有问过他这件事,我从他的言行中看到一个真正的革命家的品格。

同类推荐
  • 纨绔世子妃2公子谋

    纨绔世子妃2公子谋

    一幅画卷铺开,新旧政权更替,江山帝业交割。百年繁华背后,兵戟暗战,波澜流潋,绮丽软红,皎皎儿女情,纷纷上演。少年公子风姿秀逸,芳华女儿初露风华。皇权压迫,如云罗天网,处处机关,重重算计。她斗智、斗勇、斗强、斗狠、在天网下伪装逼真,入木三分。他斗谋、斗略、斗才、斗计、在暗潮中翻云覆雨,扭转乾坤。谜底揭开,原来是她为爱启动凤凰劫,倾尽十五年记忆重生,只为换他生死相许。拔开云雾,原来他爱了她十年不止,愿倾覆天下,倾他性命,换她生生世世情。情丝曼曼,红豆殷殷,三千繁华落定,深情不悔,尽在公子谋!
  • 岁月无声

    岁月无声

    在一个边远的西部小城,马卫国、四化、铁头三个高中生正享受着成长的快乐与烦恼。青春年少的他们肆无忌惮地挥霍着过剩的精力,流行音乐、武侠小说是那个年代留在他们脑海中最深的记忆。一个叫杨朵朵的北京女孩的到来改变了一切,马卫国沉迷于她的天使般的美丽公主般的高傲大都市赋予她的时尚和见多识广。他跟踪杨朵朵却被发现了,从而得以进入白雪公主的闺房,就像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一样成为朋友,并开始接受音乐的启蒙……
  • 一个大学生的偷车生涯:马贼

    一个大学生的偷车生涯:马贼

    "自古以来,“马贼”有二:一是骑马的悍匪,二是盗马的小偷。今天大部分人都只能算骑车,而有的人却把车骑出了灵魂和生命,那时他胯下的就不再是车,而是马。这种人也不再叫骑车人,而是骑手。“马贼”骆必达是个外表平凡的大学生,更是违背时代规律的人:他把学校里那些没人要的旧自行车“偷”出来卖给二手车贩子,让它们继续驰骋。他在暗中坚持着一个人的事业,和人类的喜新厌旧、不负责任斗争,同时折射出贪婪、爱欲、忠贞、理想、青春和激情的人生百态。校园变成了江湖,马贼变成了侠客,旧自行车成为宝藏,富家子弟却是幕后黑手。他的生活看似平静普通,却发生着惊心动魄的故事。
  • 爱情的开关

    爱情的开关

    如果爱一个人,是愿意让她独自活在天堂,还是愿意她陪伴自己陷在地狱?如果恨一个人,是愿意让她碎成齑粉,还是愿意她生不如死?从小随母亲改嫁到周家的小萌,与周家独子周衍照成为兄妹。这对“兄妹”互生爱慕之心。当两人决心为爱远走的时候,周衍照的父亲意外出了车祸,而这场车祸竟然是小萌的母亲蓄意的……周衍照接手父亲的“生意”,成为黑道老大,人称“十哥”。周衍照开始蓄意折磨小萌,让她眼睁睁看着他与别的女人恋爱、订婚;小萌则选择了一条与母亲相同的路,她暗中联络警方,成为线人。这段压抑而无望的爱情,最终在南阅黑道大洗牌的时刻爆发了……最偏执的爱情,最疯狂的情感,最浪漫的思念,最婉丽的结局。
  • 仙剑问情5

    仙剑问情5

    冰冻罗浮,无边浩劫。纵然身为刍狗,遭此耻辱,也要誓死逆天!张醒言、上清宫联合四渎龙族、人界妖灵,浩荡杀奔南海!在那里,他们将遇到强大百倍的仇敌。巨猿神将无支祁、熔岩凶妖火焰蛛母、天界凤凰神女绚,无一不是傲视六界的威绝妖神。张醒言和伙伴们能完成几乎不可能的复仇愿望吗?神秘的南海埋葬了无数英雄的雄心。而追随张醒言的鬼王宵朚,似乎在南海深处的烛幽鬼方,察觉出本已永恒忘却的身份。南海鏖战正酣,讨伐恶龙的大战如火如荼。原本雄心万丈为所欲为的南海恶侯孟章,竟发现自己被张醒言的各族联军逼到了绝路。
热门推荐
  • 浮梦爱

    浮梦爱

    豪门继女情定才情老师,霸道总裁分爱,情归何处,家族风云再起
  • 穿越之禁咒法师

    穿越之禁咒法师

    离奇的穿越经历,一块从小就随身佩戴的玉佩,死里逃生的他发现眼前的世界突然变了,而且自己似乎变的很厉害。禁咒很难施放吗?我怎么不觉得呢?变成了传说中的禁咒法师的瞳翼忍,为了揭开这一切背后的谜底,开始了自己波澜壮阔的异界生活!
  • 凉城旧事

    凉城旧事

    少年站在浮桥上,夕阳的余辉斜斜的照在少年脸庞,被拉长的身影落在涛涛江水上,哗啦啦的流水声荡漾耳边。“萧,我好想你!”少年喃喃自语。那些曾经,真的回不去了吗?
  • 挂匾

    挂匾

    穿越历史的雾霭,秦长城两侧,萧关古道旁,奔走的是犬戎、西羌、义渠、乌氏、鲜卑、匈奴、党项、蒙古、回回的民众,不同的行装,不同的语言,上演着一幕幕历史的活剧。
  • 英雄联盟之至高神座

    英雄联盟之至高神座

    叶华带着英雄联盟助手到了符文大陆,开始了奇幻之旅。我来过,我征服。----叶华
  • 第17号执行者

    第17号执行者

    自收到通知的那天起,湛宁就成了第17号执行者。他有两件东西,一是黑色封面笔记本,一是陈腐破旧的红皮词典。自此,湛宁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湛宁双眼通红,看向前方:别惹我!我可是第17号执行者!XX:嗯?然后呢?湛宁:然后,求求你们回家吧,别在地球作了,好不?【我真的好想歇一会儿啊,呜呜呜~】本文只有男主,没有女主,谨慎入坑。
  •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之翻译药水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之翻译药水

    本书是自编的,没有抄袭!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 重生之农门地主婆

    重生之农门地主婆

    刚重生的时候,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成为一个视钱财为粪土的高洁人士,但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到最后,还是一个爱财如命的小女人。罢了,爱钱不是错,没钱才是罪。她决定,自己要做一个爱钱的小地主婆,带着自己从泥巴地里捡来的童养夫,努力赚钱,走上天天吃猪肉,穿新衣的好日...
  • 汉武帝北击匈奴

    汉武帝北击匈奴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月恋传说

    月恋传说

    在她没有喝孟婆汤转世的那一刻起,一切就都注定了。注定了她一意孤行最终带来的可怕结局,注定了她的未卜先知,注定了她一辈子的痛苦,注定了她的命运将定格在花一样的十八岁。她叫刘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