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9700000027

第27章 《朱子語類》新詞研究(4)

按:“搏”,“相鬥、競爭”之義,如《荀子·富國》:“譬之是猶烏獲與焦僥搏也。”從《朱子語類》所舉文例的上下文義可見,“猜搏”就是通過猜謎的方式進行比賽。除此外,此詞此義主宋文獻中偶見,如《宏智禪師廣錄》卷五《州天童山覺和尚小參》:“明中呈伎倆,是人猜搏靴裏。動指頭,阿誰知有?還相委悉麽?”查考文獻,該詞宋後基本未見。

【穿紐】

貫通,連接。1見:

學者觀書,先須讀得正文,記得注解,成誦精熟。注中訓釋文意、事物、名義,發明經指,相穿紐處,一一認得,如自己做出來底一般,方能玩味反覆,向上有透處。(卷11,頁191)

除《朱子語類》外,另如宋衛湜《禮記集說》卷七五《玉藻》:“約者,謂以物穿紐,約結其帶。天子以下,其所紐約之物,並用組為之。”又明羅洪先《念菴文集》卷一七《告衡山白沙先生祠文》:“某自幼讀先生之書,考其所學,以虛為基本,以靜為門戸,以四方上下、往古來今穿紐湊合為匡郭。”又明陳獻章《陳白沙集》卷三《與林郡博》:“會此則天地我立,萬化我出,而宇宙在我矣。……往古來今,四方上下,都一齊穿紐,一齊收拾。隨時隨處,無不是這個充塞。”

按:“穿”有“貫通”義,《廣韻·線韻》:“穿,貫也。”《三國志》卷六二《胡綜傳》:“臣私度陛下,未垂明慰者,必以臣質,貫穿仁義之道,不行若此之事。”“紐”有“連接”義,如《荀子·正名》:“異形離心交喻,異物名實玄紐,貴賤不明,同異不别。”其中,“玄紐”謂相連結。《朱子語類》文例中“相穿紐處”,就是指注解中相互貫通連接之處。

【搭滯】

拘泥,死板。2見:

或問《詩》。曰:“《詩》幾年埋沒,被某取得出來,被公們看得恁地搭滯。看十年,仍舊死了那一部《詩》!今若有會讀書底人,看某《詩傳》,有不活絡處都塗了,方好。而今《詩傳》只堪減,不堪添。”胡泳。(卷80,頁2091)

燾錄云:“古人所謂心堅石穿,蓋未嘗有做不得底事。如公幾年讀書不長進時,皆緣公恁地,所以搭滯了。”(卷121,頁2934)

按:《字彙·手部》:“搭,附也。”“滯”,義即“拘泥、局限”,如《楚辭·漁父》:“聖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其中,“凝滯于物”就是指被外物所拘泥、所局限。《朱子語類》文例中言“被公們看得恁地搭滯”,是說當時讀書人完全依附于文本,顯得死板拘泥。此詞此義宋文獻中有見,如《禪林寶訓》卷第四:“然後用一錐一劄,脫其廉纖,攻其搭滯,驗其真假,定其虛實,而不守一方便,昧乎變通。”《近代漢語大詞典》釋為“拘泥,執著”,不夠確切。李敏辭釋“搭滯”為“呆板,不活絡”,見李敏辭博士論文《〈朱子語類〉的文獻學研究》,第89頁。未詳其說。查考文獻,此詞宋後基本未見。

【大爭】

差別大。2見:

“學者須要有廉隅牆壁,便可擔負得大事去。如子路世間病痛都沒了,親於其身為不善,直是不入,此大者立也。”問:“子路此箇病何以終在?”曰:“當時也須大段去做工夫來,只打疊不能得盡。冉求比子路大爭。”升卿。(卷13,頁240)

某舊日朋友亦看此處不透。與南軒說,他却改作“可以改而可以未改”者。此語與“在所當改者”大爭。子蒙。(卷22,頁512)

按:“爭”,有“差别、相差”義,如唐杜荀鶴《自遣》詩:“糲食粗衣隨分過,堆金積帛欲如何?百年身後一丘土,貧富高低爭幾多。”“爭幾多”,即“差别有多少呢”,也就是沒有差别。又宋張昪《滿江紅》詞:“便假饒百歲擬如何,從他老。知富貴,誰能保。知功業,何時了。算簞瓢金玉,所爭多少。”其中,“所爭多少”也就是“所差又有多少”。可見,《朱子語類》文例中“大爭”謂“大不同”。通過查考文獻,此詞此義主要見於《朱子語類》,宋前宋後似未見。

【遁悶】

謂逃避煩擾,排遣煩悶。1見:

南軒嘗言,遁悶工夫好做。振。(卷103,頁2605)

按:《說文·辵部》:“遁,遷也。一曰逃也。从辵,盾聲。”《廣雅·釋詁三》:“遁,避也。”《管子·法禁》:“卑身雜處隱行辟倚,側入迎遠,遁上而遁民者,聖王之禁也。”其中,“遁上”謂逃避在上位者。“悶”,義即“煩悶、煩擾”,《說文·心部》:“悶,懣也。”“遁悶”一詞源於“遯世無悶”之說,語出《易·乾卦·文言傳》:“不成乎名,遯世無悶。”孔穎達疏:“謂逃遯避世,雖逢無道,心無所悶。”又,“遯”與“遁”同,《玉篇·辵部》:“遁,退還也,隱也。遯,同遁。”“遯悶”亦寫作“遁悶”,謂逃避煩擾,排遣煩悶。此詞此義宋以後文獻中有見,如元王惲《秋澗集》卷四〇《蔬軒記》:“既不知食肉之多憂,余胡為之遯悶兮。咀嚼飢腸出奇策兮,不致蒼生有此色兮。”又明萬民英《星學大成》卷二七《星辰雜斷歌》:“亨通顯達逢生旺,遯悶迍危遇併衝。此是交相生死訣,吉凶消息在其中。”又明朱橚《普濟方》卷三六〇《論初生諸疾並治法》:“血不蔭心則神不守,神不守則呵欠遁悶,無他患也。”

【攻訶】

指責,斥責。1見:

若是它論學處是,則其他說話皆是,便攻訶古人今人,亦無有不是處;若是它訶詆得古人不是,便是它說得學亦不是。。(卷124,頁2976)

另如宋章如愚《群書考索别集》卷一二《史通》:“才長識短,挾已見以攻訶古人易,立史法以取信後世難。”又同卷:“夫知幾,貫穿史籍而著內外四十九篇,上窮王道,下浹人倫,議論攻訶,絲粟不貸。”又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卷二〇〇《經籍考二十七》:“非敢遠慕昔人,作指瑕糾謬之書,以詒攻訶之誚。”

按:“攻訶”乃同義複合,皆有“指責”義。《論語·先進》:“(冉求)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其中,“攻”義即“斥責、指責”。又,《廣韻·歌韻》:“訶,責也。”唐劉禹錫《遊桃源一百韻》詩:“言高未易信,猶復加訶責。”以上文例中所言“攻訶”,謂指責、斥責。

【輥去】

謂運轉,運行。1見:

陰陽有相對言者:如夫婦男女,東西南北是也;有錯綜言者,如晝夜,春夏秋冬,弦望晦朔,一箇間一箇輥去是也。季通云。(卷65,頁1603)

按:“輥”,有“轉動,運轉”義,宋戴侗《六書故·工事三》:“輥,轉之遠也。”文例中“一箇間一箇輥去”,是說晝夜的更替也好,季節的變化也罷,都是一個接一個地運行。“輥去”此義宋後有見,如明呂柟《涇野子內篇》卷一九《再過解州語》:“說知行如車之兩輪並進,予說若一輪壊了,就把一輪扯住,豈能行得?還是曉得車軌是知了,把車在上面輥去方是行。”又宋鮑雲龍《天原發微》卷二上《分二》,明鮑寧辨正:“觀之寒暑晝夜,都是一動一靜相間輥去,豈可謂靜者偏居而動者獨去來乎?”又明方以智《一貫問答》:“若能轉物,即同如來。以此合參,更見全體作用,一直輥去,自然不落兩邊。”

【喊噪】

喧鬧,喧嚷。1見:

傅景仁初解漳州,以支散衣絹不好,為軍人喊噪,不得已以錢貼支,始得無事,歲以為苦。僩。(卷106,頁2651)

按:《集韻·號韻》:“噪,《說文》:‘鳥群鳴也。从品在木上。’或從口。”可見,“噪”的本義指鳥蟲鳴叫,後詞義擴大,泛指喧鬧、吵鬧。文例中“為軍人喊噪”,就是說被軍人們所喧鬧、所吵鬧。此詞此義偶見於宋後文獻,如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卷一二《錦瑟》:“一夜方寢,聞內第喊噪。急起捉刀出,見炬火光天。”又,亦寫作“喊譟”,如明孫傳庭《白谷集》卷四《又行布政司查追喊譟軍人屯田并挐未獲譟軍檄》:“查陳隆化之門,即與三門口相對,此非本犯隨衆譟亂之確証乎?至吳錫方在喊譟之時,擒自鐘樓之前,是本院所目擊者。”

【杭唐】“杭唐”一詞,徐時儀《略論〈朱子語類〉在近代漢語研究上的價值》 一文中釋為“延緩,耽擱”。見《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第46頁。

遲慢,怠慢。1見:

讀《論語》,便徹頭徹尾理會《論語》;讀《孟子》,便徹頭徹尾理會《孟子》;其他書皆然。此等事,本不用問人,問人只是杭唐日子,不濟事。只須低著頭去做。僩。(卷132,頁3183)

按:“杭唐”為疊韻連綿詞,亦寫作“行唐”。其中,“杭”、“行”音同,《廣韻》中皆為胡郎切,匣母,唐韻。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證·釋詞》:“昭人言遲慢、彷徨或狡賴曰行唐。”《朱子語類》文例中“杭唐日子”,也就是指遲慢了,浪費了時間。《近代漢語大詞典》釋為“耗費,白耽誤”,此說較確。“行唐”一詞屢見於元雜劇,如元石君寶《諸宮調風月紫雲庭》第四折:“休得行唐,火速疾忙,見咱個舊日個恩官使長,與咱多多的準備重賞。”其中,“行唐”與“火速疾忙”詞義相對,“休得行唐”也就是不要遲慢,不要怠慢。又元宮天挺《嚴子陵垂釣七里灘》第一折:“鴻鵠志飛騰天一方,揀深山曠野潛藏。莫行唐,驀嶺登崗,拽着個鈍木斧、擊着條繫麻繩、攜着條舊擔杖。”

【活轉】

變化靈活。2見:

“必有事焉”,只消此一句,這事都了。下面“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恰似剩語。却被這三句撐拄夾持得不活轉,不自在。然活轉自在人,却因此三句而生。僩。(卷52,頁1268)

按:“轉”,謂變化、變動,如《商君書·立本》:“兵生於治而異,俗生於法而萬轉。”高亨注譯:“萬轉,萬變,指風俗多變化,有好有壞。”文例中“活轉”一詞,義即“變化靈活”。此詞此義在宋及以後文獻中有見,如宋陳淳《北溪大全集》卷四二《答陳伯澡再問太極》:“‘推之萬古’一節,是言圓物活轉不停,更無頭尾也。”元熊朋來《瑟譜》卷一:“內圖活轉,以宮字加所用律,則商角徴羽皆定。一宮三商五角八徴十羽,此大小間勾所由出。”

【激撓】

抑制,攪擾。1見:

韓魏公作相,溫公在言路,凡事頗不以魏公為然,魏公甚被他激撓。後來溫公作魏公祠堂記,却說得魏公事分明,見得魏公不可及處,溫公方心服他。必大。(卷106,頁2653)

按:“激”有“抑制、遏制”義,如《三國志》卷四四《蜀志·姜維傳》:“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貪厲濁,抑情自割也,直謂如是爲足,不在多求。”其中,“激貪厲濁”指的是抑制貪婪,勸勉凡俗。又,《說文·手部》:“撓,擾也。”《廣韻·巧韻》:“撓,撓亂。”如《左傳·成公十三年》:“撓亂我同盟,傾覆我國家。”《朱子語類》文例中所言韓魏公被溫公激撓一事,發生在宋治平中,韓魏公琦建議在陝西徵募鄉兵,即“刺陝西義勇”,溫公時任諫官,力加阻撓。《宋史》卷三三六《司馬光傳》:“詔刺陝西義勇二十萬,民情驚撓,而紀律疏略不可用。光抗言其非,持白韓琦。”又《宋史》卷三三八《蘇軾傳》:“軾曰:‘昔韓魏公刺陝西義勇,公為諫官,爭之甚力,韓公不樂,公亦不顧。’”可見,“魏公甚被他激撓”是說韓魏公在此事上被溫公言語所抑制,所攪擾,甚為不合。《近代漢語大詞典》釋為“攪纏,阻擾”,稍欠妥。此詞此義宋後有見,如元吳師道《禮部集》卷一〇《任人》:“所謂任者,非必予之以太甚之權也,專之以責其功,尊之以勵其節,予奪操縱使得稍盡其才,而微文細責不得以激撓之,亦可矣。”又清王闓運《湘軍志·湖南防守篇》:“姦民楊秀清利客豪資,說令求土民女為妾,又自至土家激撓之,因勸豪劫女,使相攻燒。”

【結殺】

結束,收束。3見:

又云:“公且仔細看他是許管仲,不是許管仲?聖人上面既說得管仲如此大了,後面却如何只恁地小結殺得?且如公做文字,上面說幾句重了,下面如何恁地輕去得?”卓。(卷44,頁1127)

只緣孟子不曾說到氣上,覺得此段話無結殺,故有後來荀揚許多議論出。廣。(卷59,頁1383)

“濮議”之爭,結殺在王陶擊韓公,蔣之奇論歐公。伊川代彭中丞奏議,似亦未為允當。其後無收殺,只以濮國主其祀。方子。(卷127,頁3045)

此詞此義宋文獻中屢見,如宋魏天應《論學繩尺·歐陽起鳴〈論評〉》:“鋪敘要豐贍,最怕文字直致無委曲。欲抑則先揚,欲揚則先抑,中間反覆,惟意所之。大概初入須是要寛緩,結殺處要得緊而又緊。”又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一:“近又添二殺,論事不報悶殺,臨了沒結殺。”又宋林希逸《莊子口義》卷六《外篇至樂》:“上面一截說了,却把箇至怪底結殺,此是其驚駭世俗處,莫把作實話看。”宋後沿用此義,例不贅。

按:《朱子語類》文例中言“聖人上面既說得管仲如此大了,後面却如何只恁地小結殺得”,是說既然孔子如此大許管仲之功,後面怎麽又這樣草草收束呢。這告诉我們,聖人如此做文字是有緣由的。其中,“結殺”即收尾、結束。關於聖人許管仲之言,載見于《論語·憲問》:“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又,“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袵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又,“結殺”乃同義複合,皆有“收束、了結”之義。《廣雅·釋詁四》:“結,終也。”如《淮南子》卷一〇《繆稱訓》:“故君子行思乎其所結。”漢高誘注:“結,要終也。”“殺”當“終止,收殺”講,如宋歐陽修《水穀夜行寄子美聖俞》詩:“譬如千里馬,已發不可殺。”“結殺”成詞,謂結束,收束。

【介狷】

耿介孤高。1見:

問:“原憲強制‘克伐怨欲’,使之不行,是去半路上做工夫,意思與告子相似。觀其辭所合得之粟,亦是此意。”曰:“憲是箇狷者。傳中說憲介狷處亦多。”廣。(卷44,頁1120)

按:“介”,義即“孤介、耿介”,如晉陶潛《戊申歲六月中遇火》詩:“總髮抱孤介,奄出四十年。”“狷”,謂“孤高自持”,《集韻·線韻》:“狷,有所不為也。”《國語》卷八《晉語二》:“小心狷介,不敢行也。”韋昭注:“狷者,守分有所不為也,言雖知當與申生俱去,恥不能事君而出,故不敢行也。”《朱子語類》文例中“憲介狷處亦多”,是說原憲耿介孤高。另參同卷四四賀孫錄:“若教子路冉求做原憲許多孤介處,也做不得。”參文義,“孤介”與前所言“介狷”義同。此詞此義在宋以後文獻中有見,如明祝允明《懐星堂集》卷一二《答張天賦秀才書》:“若政術勳華,循良剛鯁,博厚介狷,文藻髙逸,伎術等類不可枚數。”又明方孝孺《遜志齋集》卷六《公子對》:“子則羮藿被褐,坐擁簡冊,帷裂不聨,床敗闕足,介狷無失,困抱孤獨,寧不有思於彼乎?”

【看認】

辨認,辨識。1見:

學者須常存此心,漸將義理只管去灌溉。若卒乍未有進,即且把見成在底道理將去看認。認來認去,更莫放着,便只是自家底。賀孫。(卷9,頁153)

另如宋陳埴《木鍾集》卷一《論語》:“且就四字各看認得頭面定後,方看他相因處。”又《包龍圖判百家公案》卷五:“包公審了口詞,即令左右押葉孔回家取銀。復令再喚高尚靜到台,將銀看認,果然絲毫不差。”又《牡丹亭》第四十五出:“〔末做看認,驚哭介〕天呵,真個是老夫人和春香也。”又《紅樓夢補》第四十四回:“一時小姑子走近,向寶玉打了個稽首,細看認是芳官,想他向在怡紅院,一旦被王夫人怒逐,恨氣出家。”

按:“看認”乃同義複合,《朱子語類》文例中“把見成在底道理將去看認”,就是指把義理拿去和現成的道理相比看,相辨認。

【謾然】

徒然,白白地。1見:

曰:“聖人學《易》,於天地萬物之理,吉凶悔吝,進退存亡,皆見得盡,自然無差失。聖人說此數句,非是謾然且恁地說。聖人必是見得是如此,方如此說。”謙之。(卷34,頁884)

按:“謾”同“漫”,義即“徒然、白白地”,如唐杜審言《戲贈趙使君美人》詩:“羅敷獨向東方去,謾學他家作使君。”其中,“謾學”即徒學、白白地學。“謾然”此詞此義主要見於宋代詩文,如宋林希逸《竹溪鬳齋十一藁續集》卷三《遣興》詩:“此事謾然成諍論,且看古月照今人。”又宋戴復古《木蘭花慢》詞:“念着破春衫,當時送别,燈下裁縫。相思謾然自苦,算雲煙、過眼總成空。”又宋葉適《十先生奥論註》後集卷一四《五經論·總論》:“後世待經以為治,而其治未能出於經。其事宏大廣逺,非一人之故,一日之力,而儒者欲以簡易言之,此所以謾然而莫得其統也。”其中,“此所以謾然而莫得其統也”在葉適《水心別集》卷五《進卷·總義》中錄作:“其事宏大廣逺,非一人之故,一日之力,而儒者欲以一二而言之,此其所以漫然而莫得其紀者也。”可見,“謾然”即“漫然”。

【謾試】

隨意試試。1見:

是時雖稍勝,然高宗終畏之,欲和。因其使來,喜甚,遂遣使報之,欲和。兀術大喜,遂得還。是兀術不敢望和,自以為必死。其遣使也,蓋亦謾試此間耳。卓。(卷131,頁3142)

同类推荐
  • 丁玲全集(3)

    丁玲全集(3)

    全集是对丁玲一生文学创作的全面总结。收入她六十年间创作的小说、剧作、诗歌、散文、评论、杂感、讲话、回忆录、论文等四百三十万字,分成十二卷。第一、第二卷为长篇小说,第三卷为短篇小说,第四卷为短篇小说、诗歌、剧作,第五、第六卷为散文、随笔,第七、第八卷为散文、杂感,第九卷为序跋、评论,第十卷为回忆录,第十一卷为家信、日记,第十二卷为书信、年表。全集中相当数量的书信和日记都是经过四处搜寻,首次公开出版。
  • 宁夏文学精品丛书·散文卷

    宁夏文学精品丛书·散文卷

    本书渗透了作家们朴实、真诚的情感,散发着对真善美的智性思索和追求。
  • 成熟的蜕变

    成熟的蜕变

    人的爱有时是一种深不见底的偏执,一次不经意的邂逅,一个随遇而安的事物,都可能让你在大彻大悟中彻底沦陷。于是你想霸道的得到它,可耻的占有它的全部。这种贪恋是孤独的。因为它让你不顾一切;这种爱是可怕的,因为阴阳之妙,绝恋会唤醒你灵魂深处最隐秘的邪恶。那晚月色迷离。如水的月光泛着淡淡昏黄,那是种暧昧的温暖,陷阱的表象总是充满温柔,无法抵挡。
  • 鸟的光阴

    鸟的光阴

    系统描写鸟类生活习性的人文随笔。作者津渡历时9年,足迹遍布浙北,反复深入华东地区最大的候鸟迁徙地,重点考察了100余种鸟类的形态、声音、习性,以及鸟类的迁徙、营巢、觅食和繁衍,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全面展现了鸟类的生活环境、习性及现状。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3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3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本选集将我国现代散文定于“五四”现代文学的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上与西方的启蒙主义运动相当。回顾近一个世纪来我国散文的发展,大体上也与西方文学三、四百年间各种流派兴衰更迭的历史相当,确切些说,西方现代文学三、四百年间的历史发展被我们浓缩在一个世纪里有选择地加以介绍、传播和完成了。西方现代散文的前两大篇章,相当于“五四”至三十年代我国现代散文发展繁荣的个高潮期;台湾地区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散文创作可视为我国现代散文的第二个繁盛期,而八十年代后半叶开始,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在散文接受本世纪人类文化成果方面,海峡彼岸和此岸都已经或正在与世界同步。我国现代散文近二个世纪高高低低、坎坷不平的历程表明,把外来文化和文明成果作为发展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撞击,触媒可发酵的机制,几乎是一个必要的前提。鲁迅讲,“五四”时期的散文就在新兴的诗歌和小说之上;周作人讲,“五四”现代散文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明清小品的传统,一是英国小品的传播,是两者融合的产物。世界散文经典包括东方卷和西方卷。
热门推荐
  • 沧海

    沧海

    云沧海的出生,就是为了延续身为巫族命定天女的姐姐的性命,每年月晕之日,以体内三成血喂进姐姐口内,压制天女体内的作祟邪魔。而沧海因此,需长年住在阴冷的巫山之颠,以食香兰草延续生命,待生命力恢复旺盛时,又是献血时……周而往复,十五年过去。云家次女的血治百病之说风传天下,使之成为各族尽相争夺目标。世人对云沧海的掠夺,皆因可治百病的血液……
  • 我叫莉莉奥蕾特

    我叫莉莉奥蕾特

    史上最弱的恶魔诞生了!皇室最弱的恶魔小公主却要为自己的未来最艰难的命运奋斗,为了成为姐姐的左膀右臂,为了终结家族悲哀的命运,为了让自己的人民不再遭受苦难,和史上最弱的青梅竹马,在一个充满危险和混乱的世界苦苦挣扎!她到底能不能成为最强的恶魔,史上最弱真的能翻身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护主小鲜妻

    护主小鲜妻

    她是从小隐居在深山老林的少女----巫三三!他是H国让人闻风丧胆,权势滔天的主少----甄傲也!一次暗杀,他无意间落入了那片深山老林,却遇到了正在小溪边抓水蜈蚣当晚餐的她。所以,为了报恩,他将她从深山老林中带出。当所有人都不敢靠近他的时候,而她当着众人的面跳上了他的背,还大声宣扬道:“我救了你,你又救了我,我婆婆说做人要知恩图报,所以我决定以身相许嫁给你!”她的懵懂,她的古灵精怪,她的善良,她的所有都莫名的吸引着他!“你...不怕我吗?”他问道;“我不怕你,再说了,我为什么要怕你啊!你长的这么好看!我喜欢你都来不及!”而她笑答;然而......一件事情的真相被挖出!四年后,他依旧是他;而她已经忘了他,成为了H国最炙手可热的影后。
  • 幻殇世界

    幻殇世界

    一世重生,从地球来到大千世界,这里强者如云,不求睥睨天下,但愿不被俗尘羁绊,活的逍遥自在,拈花惹草,了事佛衣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黄石的孩子

    黄石的孩子

    乔治·霍格是一个成功的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当他找到想要的东西后,他又有能力将工作做得非常成功。他知道怎样献身于他一手创建的学校,而且他乐在其中。他仍然在我们中间,而我们从他身上学到的一切将会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 上将潘凤传

    上将潘凤传

    潘凤,东汉末年的传说人物,有关西吕布,关东潘凤这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