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8400000091

第91章 作家在时代压力下的写作 (7)

老舍喜欢用讽刺的笔调写东西,《骆驼祥子》算是比较克制的了,没有《二马》、《老张的哲学》那样幽默得有点油滑。写祥子的时候就没有用讽刺的手法,但他还是禁不住要挖苦一番,这在小说里主要见于写革命者阮明的形象。但这在30年代不成问题,解放后可是不够恭敬。幽默的笔法带来了麻烦,推测起来,这也是老舍为什么要删掉整个二十四章的原因。小说有两个地方涉及革命者的形象,一是十二章,另外就是最后二十四章,修改本把涉及革命者的地方都删除了。在老舍笔下,阮明是一个品行不端,以革命来讨口饭吃的人物。就像前清末年的时候有人吃洋教,现在有人吃革命。这种看法似乎是当年城市中产阶级的眼光,写在小说里本不是什么问题。那位阮明读书的时候功课就不好,得了不及格,怪罪正直的曹先生报复他,就到党部告发,害得曹先生被拘捕。后来祥子为了糊口,又卖了以游行为职业的阮明。这一切都是在喜剧的气氛下叙述出来的,看看老舍怎样写阮明被抓去杀头的情形:

阮明是个小矮个,倒捆着手,在车上坐着,象个害病的小猴子;低着头,背后插着二尺多长的白招子。人声就象海潮般的前浪催着后浪,大家都撇着点嘴批评,都有些失望:就是这么个小猴子呀!就这么稀松没劲呀!低着头,脸煞白,就这么一声不响呀!有的人想起主意,要逗他一逗:“哥儿们,给他喊个好儿呀!”紧跟着,四面八方全喊了“好!”象给戏台上的坤伶喝彩似的,轻蔑的,恶意的,讨人嫌的,喊着。……大家越看越没劲,也越舍不得走开;万一他忽然说出句:“再过二十年又是一条好汉呢?”万一他要向酒店索要两壶白干,一碟酱肉呢?老舍:《骆驼祥子》。见《老舍文集》第三卷,第223~224页。

老舍的笔法使我们想起了鲁迅写阿Q。可是,阿Q毕竟是辛亥年间的事,这位阮明分明就是30年代的人;阿Q是个乡间的人物,这位阮明读过大学,组织游行,宣传社会主义。他的死法居然有点像阿Q,真是不可思议。这样的笔法不合时宜是肯定的,而且也不能明讲出删除的原因,只好委诸“枝冗的叙述”。老舍没有正面谈过他的删改,在1954年的后记里有暗示性的解释。他说:

在书里,虽然我同情劳苦人民,敬爱他们的好品质,我可是没有给他们找到出路;他们痛苦地活着,委屈地死去。这是因为我只看见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的一面,而没有看到革命的光明,不认识革命的真理。当时的图书审查制度的厉害,也使我不得不小心,不敢说穷人应该造反。老舍:《〈骆驼祥子〉后记》,见《骆驼祥子》,第21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印刷本。

人生的出路从来就不是小说能够指明的,一个作家不认识革命的真理也算不了什么过错。重要的是老舍在这里表明了一个顺从的姿态,一个愿意承认自己不够高明的姿态。他删改小说就是一个实际的行动。删改使得他的小说避免了在新时代新社会的尴尬,如果说中国的书写传统一直存在避讳的做法,从前是避皇上的名讳,现在则要避革命讳。可是,他的避讳却伤害了他的艺术。

意识形态是一种权力话语,它对作家的压力既是非字面的,也是字面的。所谓非字面是指它的势力。因为它挟持的是政治力量,不表示顺从的或者没有机会表示顺从的人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已经领教了它的力量。所谓字面的,是指它是一个陈述,一个关于世界、人类历史和人类社会究竟所以然的陈述,它提供了一个理解这个世界的模式和路径。因此,这样的模式和路径落实到文学中来自然就形成了一套“政治正确”的标准,这个标准给出了什么虚构故事是允许的,什么虚构故事是不允许的;什么文学形象是应该如此这般的,什么文学形象是不应该如此这般的。通过这套“政治正确”的标准,意识形态控制了文学的每一个细微要素:故事、情节、人物、冲突、意象等等。作家在这套“政治正确”标准下写作。旧作所以要修改,就是因为它们违背了新时代的“政治正确”的标准,意识形态有足够的力量使得作家改写自己的旧作,通过作家自己的手把旧作修改成符合“政治正确”的标准。

现在我们已经很清楚了,意识形态化的社会理论和文学的专业诉求并不是同一件事。引用曹禺的话说就是,“创作对我来说很怪,满脑袋都是马列主义概念,怎么脑袋就是转动不起来呢?”田木相、刘一军编着:《苦闷的灵魂——曹禺访谈录》,第25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以为有一种正确的世界观提供给作家正确地分析和理解社会,就具备了写出伟大作品的前提,这种看法固然是个人的幼稚,然而20世纪中期的中国文坛,意识形态的概念和文学趣味之间已经形成了相互纠缠的关系。意识形态概念挟持它的话语霸权肆无忌惮地闯入文学的领地,作家无论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受到它深刻的影响。有的作家相信它对文学的魅力,早期如茅盾,后期如柳青,可是仔细分析他们的创作依然可以看到两者的裂痕,故事和技巧并不能弥合两者的裂痕。这道裂痕的存在说明了它们的蜜月终有结束的一天。意识形态的权力光环也吸引了一些作家,如郭沫若,每一次时局的变化都引起他诗集篇目和诗句的变化。有的作家虽然言不由衷但也是无可奈何,他们只能顺从,删改旧作,表示自己跟得上时代,如曹禺和老舍。许多50年代之后的作家则是小心翼翼地讨生活,尽量在不违背大框框的前提下,表现一点自己的独特之处。总的说来,20世纪中叶中国文坛意识形态的权力话语对作家的写作构成了强大的压力,导致了写作的各式各样的变形。意识形态同文学趣味的纠缠,伤害了作家的人格,降低了写作的水准。

同类推荐
  • 柔情似水

    柔情似水

    柔情似水是廖建岚和廖锦屏两位诗人联袂而写的白话诗集,本诗集作品量虽然不大,但诗的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深远,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艺术形象。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和抒发感情,表达了诗人复杂多变的思想感情。
  • 落红

    落红

    本书收入短篇小说、纪实文学、随笔等文学作品十余篇:《不如归去》、《失衡的记忆》、《产科病房》、《暮雨》等。
  • 宁夏地名与古代诗词

    宁夏地名与古代诗词

    除了边塞诗人之外,诗坛巨擘李白、杜甫、白居易也留下了不少内容涉及宁夏的名篇,这些诗篇中关于宁夏的具体描写对今天了解古代的宁夏情况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 心随万物转

    心随万物转

    改变针对同一题材密集叙述的手法,多视角、多层次、多色彩地呈现自然之美,因情生文,率意以言,思想与理性之光闪烁文字之上。
  •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悲剧集

    《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是莎士比亚悲剧作品中最著名的四部,史称“四大悲剧”。主要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理想的破灭,人文主义理想和现实社会恶势之间的矛盾构成戏剧冲突。剧中塑造了一批具有人文主义理想的人物,描写他们与恶势力进行的悲剧斗争、毁灭及其道义力量。“四大悲剧”完成於莎翁戏剧创作发展的中心时期,至此达到了卓越艺术成就的高峰。
热门推荐
  • 登天为帝

    登天为帝

    玄玄大世界,一个仙家纵横的世界。肉身,通玄,洞神,还虚,合道,修炼的五个境界。叶云,一个世俗国家的小小贵族,无权无势,却踏上仙途。门派的斗争,修者的残杀,时空的秘密,各种爱恨情仇,一一呈现。威力绝伦的法术,绚丽的法宝,无数的丹药,凶恶的天魔地魔、各种妖兽,奇妙洞府奇迹,尽在其中。手掌造化,造天立极,步步惊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王俊凯:爆宠呆萌小娇妻

    王俊凯:爆宠呆萌小娇妻

    “王俊凯!我警告你!你一辈子只能爱我一个人!”“开玩笑,我当然只爱你一个人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暗魂令

    暗魂令

    魂令出,四海起,弱肉强食,强者才是王道,为爱甘心化身为魔,屠仇杀恨孤苦少年为了生存不断突破极限,最终傲立世间,俯视万物
  • 异能界的魔法战争

    异能界的魔法战争

    叶天是一个富家大少,然而当他失去身份跌入谷底时,跟一个樱色头发的女孩相遇了。“跟我签订契约吧!不然你真的会死的!”女孩这样的警告让叶天签订了。故事也从这里开始了。九大异界,关羽、孙悟空、亚瑟王、北欧神话、毁天灭地十神器……
  • 穿书后女配懒癌犯了

    穿书后女配懒癌犯了

    白墨:女配就一定要喜欢男主吗?我偏不,哎,那个小哥哥邪气挺重啊,过来我渡化你~卫楼冥:邪气重,也是因为你,别跑……
  • 傲世灭天

    傲世灭天

    这里是融合的世界,灵魂与身体的融合!!魔法不在,剑士不现,傲气长存天地!!伊辰重生而来,本是天赋异禀,奈何无法修炼!更有大陆之主圣殿将灾星之名冠于身上……天才与废物之间,且看伊辰如何在重生的世界中,傲啸天下,达到颠峰之能!!本书等级境界全新设定:星侍、月灵、怒师、狂宗、霸尊、凌王、绝帝、界皇、傲圣。
  • 快穿之系统爱上我

    快穿之系统爱上我

    他(皓)时而冷酷,时而温柔,无时无刻在改变。他(涵)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懵懵懂懂。他(涵)问他:你对我忽冷忽热,你不怕失去我吗?他(皓)答他:我只为你冷,我只对你热。涵涵,你只能是我的,我当然不怕。说完便低下头……“唔…唔”“我爱你”
  • 乡村志·土地之痒

    乡村志·土地之痒

    《乡村志·土地之痒》是《乡村志》列的一部,描写的是当中国农村的土题。作品过贺家湾村民在改开放三十年中,所经历的对土从衣食之源的“命根子”,到食之无味、弃之可的“肋”,再到欲割掉但又不那么容易割去的“尾巴”的三种不的化,和他们在土的奋斗,以及对历史的追溯,折出改开放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中国农村土迁的历史和个多纪以来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对改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化历程以及其对农民心灵的震荡,了形象的描绘。全书融时的云幻和农民日常生活于一体,既注重时的宏观化对农民微观生活的影响,由注重微观生活对宏观界的折;在对现实生活真实映的时,对影响人们行为的俗习惯(节日典)、宗信仰、神话传等民间文化也进行了深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