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5700000006

第6章 千万别伤了孩子的心(2)

如果父母总是责备孩子,那么任何孩子都会产生反抗的心理。正如能力法则所确定的那样,若给孩子以反复的刺激,就会使孩子逐渐形成“反抗”的能力。例如,常用烈性药物,细菌就会迅速产生抗药性,不久这种药就会对细菌完全不起作用。同样,对孩子越是一味地责备,其反抗心理就越强,最终父母还是以屈服于孩子而告终。

有人对日本著名教育家铃木镇一说:“请教给我好的责备方法。”铃木说:“我没有那种好方法。”又有人说:“现在孩子不听话,难道不责备就算好吗?”铃木认为即使不听话,也不能责备,只能真心实意地、正确地培养孩子的能力。

责备当然也是从爱孩子的角度出发的,父母为了责备往往采用令人可怕的脸色、声音或表情动作,会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经常责备孩子的父母不妨用摄像机把它录下来,自己亲眼看一看。会有何种感觉呢?大概心情是不舒畅的吧。

如果孩子感到恐惧可怕,即使怎样责备和说教他也都听不进去。尽管有时孩子停止做坏事,那也是因为他讨厌再次经受以前那种可怕的体验,而并不是他懂得了“这件事不能做”的道理。

父母责备孩子时,多多少少会感情冲动,气血上升,这样就会缺乏冷静的头脑和客观的判断力。对于父母来说,首要的是要以宽大的胸怀和极大的热忱去培养孩子的能力。

孩子有许多幻想,其中隐藏着实现的可能性。为实现孩子发展的可能性,父母对孩子绝不能指责。指责会打消孩子向往的欲望,会剥夺孩子发展的可能性。

温馨提示父母对孩子的成长不应加以种种限制,而应该给他们开辟向更高能力发展的可能的道路。

有的父母听到孩子唱歌调子拿不准时,就说:“你的调子怎么拿不准呀?”孩子听了这番话该怎么想呢?也许他会认为:“我连音都发不准,还能唱好歌吗?”

事实上,这样的话在家庭或学校里是能经常听到的:

“像你这样的笨蛋,什么也搞不成!”

“仅这点儿成绩,你还想当医生,真是自不量力,白日做梦!”

有许多家长和老师满不在乎地对孩子进行责备,甚至想通过刺激疗法使孩子面对现实,但孩子却不懂得这种意图。

家长对孩子说的话,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影响,有些孩子受到父母的指责后就等于断定了自己未来的命运,从此缺乏自信心和上进心。

对孩子不指责是促进孩子发展的可能性的最起码条件。

如果父母认为孩子的错误非责备不可,也要遵循下面的原则:

不要伤害孩子的人格父母必须肯定孩子的人格,采取适当的叱责方式。或许有些父母会认为,孩子的性格尚未成熟,但实际上,孩子有他自己的感觉与立场。父母如果不能认清这一点的话,自然无法使孩子心服口服。

告诉孩子受责备的原因父母必须让孩子了解为什么会遭到责备,而如果充分说明之后,孩子即可反省改过的话,父母就不要严加追究。因为父母一意孤行,往往会伤及孩子,而造成不利的效果。

教会孩子避免重蹈覆辙责备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一味地责备,并没有真正的收益,所以父母应将自己的想法与做法告诉孩子,而且不加勉强地让孩子自行判断及决定取舍。

5.不要看低孩子的能力

一位妈妈说:“以前,我们总觉得孩子还小,有些话无法理解,长大了就自然会懂的,因此,也没有把他当成人那样来看待。其实,孩子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他什么都懂,而我们总拿他当小孩,他也不和我们说他自己的事,于是,代沟越来越深,现在想跟孩子聊聊总是无从下手。”

作为父母,我们常常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认为孩子只有到了某个年龄,才能做某事,否则的话,他就不能做某事。其实,父母们往往小看了孩子的能力。有的时候,有些事孩子明明可以做得很好,父母们却人为地推迟孩子学习本领的时间。而且最为关键的是,父母的这种做法往往会使孩子失去自信,减弱了孩子的进取心。

比如一个3岁的孩子,如果帮助父母收拾桌子,当他手中拿起一个盘子时,妈妈如果很快地说:“不要动它,你会把它打碎的。”这样虽然可以保存好那个盘子,但是,父母的举动却在孩子心里投下阴影,推迟了他的某种能力的发展。

父母们习惯于这样向孩子说话,比如:“你怎么又把房间搞得这么乱”,“你总是把衣服穿反”,“你就不能老老实实地待一会儿吗?”

这类话都向孩子显示出他们是多么无能,多么缺乏经验,从而使孩子慢慢失去信心,失去锻炼自己的自觉性。

所以,父母不应该总是看低孩子的能力。很多事情,只要不是太复杂、太困难,都应该放手让孩子去做。而对孩子由于经验不足而产生的幼稚行为,父母应能包容,并进行开导纠正,而不是打骂和压制。

温馨提示父母千万不要对孩子的不成熟想法泼冷水或是讽刺和嘲笑,这样会使孩子不愿和父母交流。

另外,当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时,父母一定要认真倾听,要用理解的心去接纳他们,这表示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说得不完整,父母可以补充;孩子说得有偏差,父母可以纠正。

比如:“妈妈的意见和你不一样,我觉得……更好,你觉得呢?”

或者“妈妈认为……你再仔细考虑考虑,总结一下再下结论。”

孩子总是希望得到夸奖,父母向自己请教,这就是对他能力的最大肯定,所以每一个孩子都会心甘情愿地接受父母提供的指导。

陶行知先生说:“人人都说孩子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其实孩子像大人一样,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往往觉得自己已经是成人了,这就更需要父母耐心地教导,并给予正确的示范。因此,父母应注意相信自己的孩子,不要对孩子存有偏见。

6.不要急于纠正孩子的出格想法

父母都喜欢自己的孩子在家听话,在外不标新立异。当孩子的意见与大家不合时,他们就担心“这样会让大家讨厌的”。这实际上就是强迫孩子顺从大家的意见,不利于孩子的自我发展和独立创新意识的形成。

特别是孩子提出出格的想法或者反对父母的意见时,父母不应轻易地责备孩子不听话。如果孩子的意见是错误的,应该耐心地说明、解释,这样,才能使孩子成为一个有主见、有创造性的人。

温馨提示当孩子提出反对意见时,即使不正确,父母也要先肯定其态度,然后再纠正他的意见中的偏差。

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古国,封建意识在人们的头脑中还存在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喜欢儿女听话,百依百顺,容不得孩子的反对意见,更容不得孩子的反驳。而现在时代已经变了,再要求儿女们百依百顺是很难做到的,而且也不正确。孩子有不同的意见并不一定就是什么了不起的错误,更不是对大人的不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本来就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并不是只有一种方法才能做。

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也就是这个道理。

孩子能够提出自己的意见,具有很强的自主意识,是十分有益的。孩子自我意识一强,就会有不少人认为这是坏事。因此,提出独自不同意见的孩子,就会被指责为“别扭的人”、“出格的人”等。例如,大人总是对于不喜欢父母给买的玩具、不照父母要求去做的孩子说“你尽给我找别扭”,对反驳父母的孩子也有不少父母责怪说“脾气古怪”。有时父母即使认为这种做法不妥,当孩子与朋友的意见不一致时,也会因担心而教育孩子说:“只有你一个人提反对意见,这样会遭到大家讨厌的。”如果父母采取不认可孩子的自主主张的态度,就会妨害孩子的自我发展,其结果就有可能培养出大家向右自己也跟着向右的随波逐流的孩子。

在法国,只能与别人说相同意见的人,不但不被视为一个成熟的人,反而被视为傻瓜。所以在法国的家庭中,无论孩子的意见如何幼稚,父母都认真倾听。有时父母还故意提出不同意见与子女进行议论。虽然有国情的不同,但这种教育方法是值得学习的。在这种意义上讲,孩子反驳父母的意见,并不是过分的,甚至是可喜的。父母的想法也需要转变,如果孩子的想法不对,父母可以认真地听了之后加以纠正。父母有了这种态度,就能培养孩子具有自主主张的创造性的头脑。

家庭亲子沟通中,之所以造成孩子不听话、父母说了白说的现象,原因多数在父母身上。一些父母始终放不下家长的架子,很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孩子的情绪。他们每当与孩子交流沟通时,脸难看,话难听,很难和谐地达到沟通的目的。其实,孩子们不是不听父母的话,而是希望能听到理解自己、信任自己的话。

同类推荐
  • “穷”养的男孩有出息

    “穷”养的男孩有出息

    “穷”养,就是用传统粗放式教育手段塑造男孩的韧性、责任感和坚强意志。男孩将来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理应从小穷着养。经过磨砺的男孩,才能远离骄娇二气,具备男子汉的品质,长大之后有所作为。“穷”养的男孩,步入社会后更容易适应环境、承受逆境,具备独立支配金钱的能力。望子成龙不能等,现在就应当“穷”养男孩,为儿子将来有出息打下基础。今天对男孩“狠心”,明天才能对男孩“放心”。
  • 左手爱孩子右手立规矩

    左手爱孩子右手立规矩

    本书融思想、智慧、创新于一体,向我们讲述了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方法与原则。本书通过阐述爱和规矩的关系以及重要性,改变了千万家庭中国式传统教子观念和模式,纠正了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种种误区,是家长和老师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同时,书中列举了诸多具体可行的方法和策略,为父母解决管教孩子的难题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其思想独特,视角新颖。家长如何给孩子立规矩,孩子不按着规矩去做怎么办,孩子不喜欢被规矩所缚怎么办,怎样让孩子学会将规矩变成习惯,怎样让孩子从规矩中感受父母博大的爱和良苦用心……本书都会告诉你答案。
  • 读懂孩子的心:幼儿常见问题心里解析

    读懂孩子的心:幼儿常见问题心里解析

    本书是特别为期盼孩子成长、成功的家长准备的。不同于市面上同类型书籍是,本书摒弃了生涩、枯燥的教条,运用“孩子事例”、“心理分析”以及“专家支招”等生动活泼的方式,让年轻的父母们能够轻松地全面掌握孩子的心理,从而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地帮助孩子纠正不良心理,建立完美性格。
  • 懒妈妈的另类育儿懒招

    懒妈妈的另类育儿懒招

    《懒妈妈的另类育儿“懒”招》包括:新生宝宝,确实需要你小心又谨慎;3-6个月,“依呀依呀”超可爱;6-12个月,会识别,能模仿,要说话;12-24个月,几个需要自己来的“第一次”;24-36个月,为入托做准备。
  • 不要做指挥孩子的家长

    不要做指挥孩子的家长

    今天,面对迅速变化、竞争激烈的社会,应当怎样做父母?已成了许多家长心存的最大困惑,一方面为了子女的成长父母们操碎了心,费尽了心思;但另一方面,却是孩子不服管教、反抗、叛逆和家长的希望背道而驰。但此时很少有家长认真地想过,我们的教育方法是否恰当?我们的教育观念是否正确?当前,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就是: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过高,导致了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往往会采取高压限制,过度指挥,强权专制等偏激的方法,这已成了今天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通病。解决和克服这种命令指挥型的家教弊端已是当务之急。
热门推荐
  • 天域神典

    天域神典

    他的生活本应无忧无虑,然而,天意弄人,使得他变得平淡无奇,就连追求她的资格都没有,不过,他不甘心,为了心中的女孩和他未知的家仇,他披荆斩棘,生活在生死的边缘,努力变强,只为拥她在怀中。
  • 房地产商

    房地产商

    本文以曾经发生在清代旧上海滩上真实人物,人称地皮大王的欧司·爱哈同为原型,全景式的展现旧中国最大、最热的房地产市场的风云和商战,里面有昨天、今天和未来的影子,有你我他的切身感受,这就是一切,民以房子为本,老百姓安身立命之所,而这就是本作品的宗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以深沉热烈的情怀关注你我他身边的事儿,说出些您的真心话、想要倾诉的话,而这就是从古到今关于房子那点事儿。房地产商,官商博弈,房价,圈地,情场风云,炒房客,海派文化,一切好看的元素都会呈现,故事只会越来越精彩...
  • 流浪狗传奇

    流浪狗传奇

    本书是一部针对广大青少年读者的读物,主要讲述一只被人抛弃的流浪狗奇奇如何从弱小一步步走向强大,如何战胜自我,进而战胜强敌,永远做人类忠实朋友的故事,具有一定的励志作用,本书具有较高的阅读价值与收藏价值。
  • tfboys之混入异世界

    tfboys之混入异世界

    女主唐昕,是从异世界来的公主,来到了地球认识了当红组合tfboys的队长王俊凯,后来因为她的养父出了车祸,才把真相告诉是唐昕。唐昕会做出什么反应?尽请期待吧。
  • 恐龙甜心

    恐龙甜心

    [花雨授权]?毛躁的黑发;过头的刘海;宽大的黑袍;轻幽的声音。她?她!到底是人是鬼!她是人!还是他的未婚妻!不会吧!让他娶个丑女做妻子?为了下半生的幸福,他只好努力改造她。没想到,她居然……没想到,他对她……
  • 英雄联盟之机甲时代

    英雄联盟之机甲时代

    历史从来不会记住失败者,为了一个莫名的国家荣誉,战队沦为弃子,为了保全队友,方雨凉毅然决定舍弃自己的荣耀,成为一个名义上的背叛者!但是,属于自己的东西,没有人能够轻而易举的夺走!最强之名,终将降临!
  • 受益一生的法律常识

    受益一生的法律常识

    这套《受益一生的法律常识》,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人们眼中抽象而枯燥的法律条文解释给读者,使广大读者在遇到法律问题时能快速、经济、便捷地找到解决办法;在面对各种性质的利益纷争及侵权行为时,能够有理有据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本书所涉法律门类广泛,我们尽量采用通俗的语言,以生活中人们经常听到、看到或亲身经历的事件为切入点,采取问答的形式对具体的法律问题进行解析。在向读者解答法律问题时,我们严格遵循着以现行法的规定为依据的原则,做到言必有据,对涉及相关法律问题的法律条文,在解说时全文引出;对法律问题或法律条文所涉及的法律专业术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予以解说。
  • 男神在身边

    男神在身边

    周宁被迫放弃一段感情后与神经外科天才医生方志诚成为邻居。方志诚对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周宁完全没有抵抗力。周宁对方志诚的一双长腿想入非非。方志诚,方志诚……她的男神,她的盖世英雄。
  • 他来自殷商

    他来自殷商

    他来自殷商,曾跟帝辛一起谈天论地。他行悟道秘术,神农崖下圣人传承。他叫宋璟,一位殷商末年古炼气士。一次闭关,宋璟醒来却发现来到了数千年后……如今世间早已无炼气士传说,人类世界科技鼎盛。宋璟开始追查上古辛秘,寻找自己为何转眼千年。谁知……
  • 赖皮桃花劫

    赖皮桃花劫

    在别人的眼中,孟小欣是一个善良率直的好女孩。却不想有天妹妹孟小莉在回家的路上撞死一个女生,女生沐云惜是季氏集团季鸿轩的未婚妻,孟小欣代替妹妹承担了责任,被季鸿轩折磨,并且与他签下契约。季鸿轩,季氏集团的总裁,一直在对孟小欣进行身体与心理上的折磨。在两人的相处中,季鸿轩渐渐的对孟小欣改变了态度,在她有难时他总是奋不顾身,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去保护她。见到孟小欣与别的男人在一起时,他会吃醋。。孟小欣在知道季鸿轩离开的原因之后,明白他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儿子,深深的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和无奈。两个人冰释前嫌,更加懂得了珍惜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