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66700000034

第34章 心灵手巧(2)

父亲李德林猛地愁眉一展,有些惊喜地问他说:“是啊,这是个典故,可我们却都记不得它的出处了,你读到过么?”

李百药回答:“我在读《春秋》时,记得其中有一句话,叫‘禹阝子藉稻’,当时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后来,我又读了西晋一个叫杜预的大学者写的书,书名叫《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在注解这句话时说:‘在琅邪’。我猜你们今日说的可能就是这个典故吧?”

众人一听,恍然大悟,无不点头称是,然后高兴地称赞他说:“好个李百药,我们这么多人都没有你一个孩子记得准确,真和你的父亲当年一样,也是个‘神童’啊!”

李百药长大后,以才华出众,很受隋文帝器重,被选入朝中做官。在为官期间,他根据父亲李德林所作《齐史》旧稿和其他有关资料,重新写了一部《齐史》,名曰《北齐书》,文笔生动,很有特色,被后人列为《二十四史》之一。

卢庄道过目成诵

卢庄道,范阳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的父亲卢颜章博览群书,才华出众,由好友高士廉推荐,被唐太宗任命为武强县令。他的母亲能诗善文,也是当时小有名气的才女。

卢庄道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自幼便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加之他天资聪敏,勤奋刻苦,到六七岁时,便读了不少诗文和经书。他在学习中还有个特点,就是善于背书。不管是诗歌,还是经书,只要读过,便非背诵下来不可,而且渐渐摸索出背书的技巧。许多诗文,只是经他看过一遍,便能背诵下来。他深受父母的喜爱和乡亲们的称赞。

不幸的是,在他刚刚十岁的时候,父母便相继去世了,他只得靠父亲的好朋友高士廉资助过活。高士廉是唐太宗皇后长孙氏的舅舅,不但很有学问,而且喜欢有才学的人。他见卢庄道聪明过人,很是喜欢。为了使卢庄道将来成为治国人才,自卢庄道父母去世后,他特地为卢庄道请了个老师,专门辅导。对此,卢庄道很感激,学习也越发刻苦勤奋。

有一天,卢庄道去高士廉家中请安,高士廉心中非常高兴,把他叫到书房,询问他近来的学习情况。恰在这时,有一位客人前来拜访,并送来一篇新写的文章,请高士廉评点。

不一会儿,客人告辞,高士廉热情相送。就在这段时间内,卢庄道把高士廉放在桌子上的那篇文章看了一遍,当高士廉送走客人回到书房,卢庄道已把客人送来的那篇文章看完,放回了原处。

高士廉从桌上拿起那篇文章对卢庄道说:“你看看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

卢庄道接过只看了一眼,就对高士廉笑着说:“伯父,我不用看了,因为这篇文章实为小侄之作,未想到竟被那人抄袭了去。”

高士廉听了,立即拉下脸来,很生气地对卢庄道责备说:“你小小年纪,怎敢当面撒谎?这明明是别人刚刚送来的文章,如何倒成了你的作品?”

卢庄道并未害怕,依然笑着说:“伯父不必生气,我说此文是我所作,自有道理,您如不信,我可当场给您背出来。”

卢庄道说罢,便背起了那篇文章。高士廉半信半疑地拿起那篇文章,一边听其背诵,一边仔细对照,竟一字不差。高士廉正在惊奇,又听卢庄道说:“伯父,因为此文确实是我写的,还可倒背出来。”

卢庄道说着,又流利地把那篇文章倒背了一遍。高士廉经过仔细对照,仍一字不差,不由得喜怒交加地说:“这样看来,此文定是贤侄所作了;不想那人竟如此戏弄老夫,待我立即令人将他追回,看他有何话说!”

卢庄道见高士廉真的动怒了,又赶紧起身跪在地上阻拦说:“伯父且慢,万万不可这样做。”

高士廉再次吃惊地说:“又是为何?”

卢庄道继续道:“请伯父恕小侄不敬,那文章实非侄儿所作,只是刚才趁你送客之时,我看了一遍罢了。之所以谎称我的作品,是因为我早就听说伯父向以博闻强记、观书过目成诵有名,心中羡慕得很,今日也让伯父检验一下我的记忆力如何,并无他意。”

高士廉不相信他有这样的记忆力,便顺手在桌上又拿过一篇文章,让他默读一遍,然后又让他正背一遍,再倒背一遍,仍然一字不差。

高士廉见此,乐得眉开眼笑,不禁连连称赞说:“好好,实在是好,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看来伯父我没有白疼你啊!”

当时,卢庄道只有十二岁。

高士廉年轻时体貌俊美,才识超凡,广涉经史,有过目不忘之能。他和卢庄道的父亲卢彦章志同道合,结为生死之交。早在卢彦章去世前,他就发现卢庄道聪明好学,才智非凡。故在卢彦章去世后,他毅然承担了对卢庄道的教育和抚养义务,相信卢庄道将来定能成为治国良才。

高士廉发现卢庄道有过目成诵之能,且还可倒背如流,心中异常高兴。后来又看过卢庄道近期写的几篇文章,感到每篇都立意新颖,行文流畅,气势雄浑,词句生辉,更是欢喜无比。

当时,高士廉已官至宰相。因此,在他发现卢庄道的才华后,第二天便利用早朝的机会,向唐太宗做了举荐。唐太宗对于过目不忘之说,是完全相信的。因为在他身边,有这种才华的文臣武将就不是少数。但对于经书典籍只看一遍,就能倒背如流的,只是在一些史书的记载中看到过。因此,当他听了高士廉的汇报后,大为震惊,立即传旨,令高士廉将卢庄道带上殿来,他要亲自测试。

卢庄道来到大殿,并不惊惧,对太宗皇帝的亲自测试,都能回答得体,应对如流。太宗龙颜大喜,对其大加称赞,并给予了重赏,将其留在宫中继续深造。两年后,太宗破格任命他为长安县县尉,使其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县尉,在唐朝是县令的属官,主管审判囚犯、追捕盗贼、维护社会治安等项工作。长安县是京都所在地,在天子脚下做事,责任更是重大。卢庄道年龄虽小,办事却十分认真。他一到任,便仔细审查了每个囚徒的档案材料,对其所犯罪行、主要证据及其定罪情况一一了解。然后,对照《贞观律》(唐朝所定刑法,计500条,共12卷)一一复查。在复查中,对根据囚徒犯罪情节定性量刑不妥的,他写成报告,建议县令及时纠正。县令对卢庄道提出的建议,又一一进行审核,结果没有一条不准确的。由是,县令对卢庄道的才华也深深佩服。

一年后的一天,唐太宗以视察监狱为名,来考察卢庄道的政绩。当时,县令不明其中缘故,慌了手脚。他感到,卢庄道虽然才华出众,但毕竟是个孩子,万一惊慌失措,说走了嘴,或者应付不了皇帝的提问,自己作为一县之主,就要受到牵连。于是,他便找了一个年龄大一点的、对情况熟悉一些的狱吏,代替卢庄道陪同皇帝视察。卢庄道知道后,虽然一肚子不高兴,但县令已经决定了,他也无可奈何。

县令自以为做法聪明,可他却没有想到卢庄道是皇上特意派来的县尉。所以,当太宗来到监狱后,见陪他视察的没有卢庄道,便责问县令。县令见露了马脚,顿时吓得面如土色,冷汗淋淋,赶紧又把卢庄道找来。

卢庄道倒也宽宏大度,他知道县令担不起欺君的罪名,又念县令平时对自己的敬重,便编造了个姗姗来迟的理由,请求太宗恕罪,才使县令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卢庄道在陪同太宗视察中,对太宗提出的问题,都对答如流,准确无误。甚至太宗随便点出一个囚徒来询问时,卢庄道对其姓名、年龄、籍贯,及其所犯罪行、量刑情况等,不用思考,就能及时流利地回答出来。

太宗视察完毕,要县令汇报卢庄道平时的学习和工作情况,县令便将卢庄道写的一些材料和盘托出,让太宗观看。

唐太宗见卢庄道对所分管工作了如指掌,对平时的工作认真负责,政绩如此突出,很是满意。于是当场口谕,将卢庄道晋升为监察御史,调回朝廷,全面负责中央御史台的工作。

杨惠之苦练成绝技

杨惠之,是唐朝末年著名的泥塑大师。在他十五岁那年,曾以泥塑绝技,把“金殿”改为“佛殿”,救了一位大臣全家人的性命。

这是怎么回事呢?

杨惠之出生在江苏太湖的一个普通平民家庭。他小的时候,聪明伶俐,喜欢读书,而且对父母所教内容一学就会。但是,当他长到五六岁时,才到入私塾上学的年龄,父亲就去世了,杨惠之上学的愿望也就成了泡影。母亲是个农家妇女,只好以替别人纺线和洗衣服维持家中生活。

有一天,杨惠之出去玩耍,来到太湖边上,见有许多孩子用泥堆长龙,觉得好玩,便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不久,杨惠之也学会了堆长龙,并且因为心灵手巧,比谁堆得都好看。又过了一段时间,杨惠之感到用泥堆长龙太单调,就用泥捏起人和动物来。开始,他捏出的人和动物,只有形状,没有表情,他就继续琢磨思考,并且把湖泥拿回家去捏。有一次,母亲帮人家干完活回家,看了看小惠之捏的小泥人,突然高兴地说:“好,你捏的这个小泥人会笑了!”

小惠之听了,也高兴地问道:“真的吗?看出笑来了?”

母亲说:“是真的,你站远一点看看!”

小惠之站起身来,走到母亲站着的地方一看,那泥人的确有笑模样,他高兴得蹦了起来,大声喊道:“我会捏笑着的泥人了!”

小泥人的笑模样,给他增添了巨大的信心,他下决心要捏出各种表情的泥人,捏出各种不同动作的动物。

有一天,他想捏两个打架的泥人,由于需要泥人举手抬腿,他捏到太阳下山也没有成功,便闷闷不乐地回屋睡觉去了,刚睡下一会儿,他突然想到了放风筝,大受启发。于是,他一把抓起衣服,就跑了出去。他一边走一边穿衣,找来细木棍和草秆,扎成两个人打架的姿势,在木棍和草秆的外面再用泥裹住,果然成功了。随后,他又用这种办法,捏出了各种形态的泥人。他拿着这些泥人到集市上去卖,每次都被一抢而空。从此,小惠之的名字也随泥人被传开了。

杨惠之十四岁那年,他去苏州卖泥人的消息,被阊门外寒山寺的住持听到了,便把他邀到寺中,请他用面为寺内捏几尊佛像。结果,他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捏成了三尊不同形态的佛像,很受称赞。从此,每当他来到寒山寺,都要被住持请到寺中品茶、下棋。

有一天,杨惠之正在和寒山寺的住持下棋,突然有一位官样打扮的人,五十岁上下,面带愁容,心急火燎地进入禅房,见到住持,失声痛哭道:“兄长一定要设法救我全家性命啊!”

随后,那人就把家中变故对住持说了一遍。

来人名叫陈有天,在朝为官。年初,陈有天因父亲病逝,请假回乡处理丧事。待丧事处理完毕,陈有天见母亲因父亲去世终日悲伤不止,心中很是不安。为了让母亲高兴,他便命人在后花园中建了一座房子,里面装饰得富丽堂皇,像宫中的金殿一样。谁料不久,此事竟被他的仇人、奸臣李天奉知道了,便向皇帝奏了一本,说陈有天在家中私建金殿,图谋不轨,罪当不赦。皇帝大怒,立即派钦差大臣去实地察看,如果有此事,就将其全家押入京师问斩。

噩讯传来,陈有天吓得魂不附体,心想:自己把房子建得好一些,完全是一片孝心,没想到竟招来杀身之祸,连年迈的母亲也要跟着自己受刑,岂不是更大的不孝?为此,他痛不欲生,因寺内住持和他是至交,才来求救。

住持听后,也惊得面如土色。未等住持开口,杨惠之大怒说:“真是岂有此理!请陈大人不必着急,咱在钦差到来之前,捏上几尊佛像放进去,不就成佛堂了么?”

一句话提醒了住持,不由得拍手叫好说:“好主意!”

然后,他又把杨惠之介绍给陈有天说:“一时着急,忘了给你介绍,这位公子叫杨惠之,年龄虽小,但身怀泥塑绝技,看来能救你一家性命的,全在他了。”

陈有天听后,纳头便拜。

随后,杨惠之便和住持一起,来到陈有天家中,用面捏起佛像来。经过七天七夜的努力,他捏完大小佛像二十四尊,于是,“金殿”变成了“佛堂”。

但是过了一夜,第二天到佛堂一看,由于佛像是面捏的,一夜之间,就被老鼠咬得乱七八糟,完全失去了原来的面貌。陈有天一见,绝望地捶胸顿足说:“难道上苍真要灭我陈氏一家吗?”

住持也是唉声叹气,手足无措。

杨惠之见状,急忙劝道:“陈大人和师父不必如此,我重捏就是了,虽然离钦差到来的时间不长了,我加把劲,还是可以提前完成的!”

接着,杨惠之便重捏了起来,为了防止老鼠再咬,他改用湖泥做原料。五天之后,十八尊罗汉栩栩如生地被搬进了房内,“佛堂”又变成了“罗汉堂”。

陈有天家的一场灭顶之灾,就这样混过去了。直到唐朝灭亡后,“金殿”变“佛堂”的故事,才随着杨惠之的绝技被广泛传播开来。

萧颖士强记复棋局

萧颖士,字茂挺,出生于公元717年,兰陵(今山东枣庄)人。在仕途上,18岁为进士,补秘书正字,后被劾免,从事教育事业,号萧夫子;后为扬州功曹参军,以高才博字名扬天下。在文学方面,萧颖士是唐代著名散文家,工古文辞,语言朴实,与李华齐名。

萧颖士出生在一个世代官宦的文人家庭,是南北朝时梁朝鄱阳王萧恢的七世孙。他的父亲萧旻,能诗善文,对萧颖士的学习和成长有深刻的影响。

萧颖士生性聪慧,两岁开始读书识字,一遍即会;三岁学读经书,一览就成诵;到四岁,开始写文章,人们因而称他为神童。

同类推荐
  • 强力提升青少年记忆力

    强力提升青少年记忆力

    本书指出了许多提升青少年记忆力的途径,并介绍大量记忆训练方法,如驾驭记忆规律、开发右脑、思维训练、速读训练等。此外,在每小节之后都设计了作为知识拓展的板块——记忆学堂,在这里向你展示记忆的奥妙。本书实用、操作性强。请随我们走进本书,相信它一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帮你大幅度提升记忆力,盛开人生成功的第一步。
  • 教你30招,天天工作好心情

    教你30招,天天工作好心情

    你是否在职场中也常常遇到这些不如意:本来平起平坐的同事忽然成了你的上级,不经意间听到同事在说自己的坏话,忙活了很久的case被上司毙掉……这些小事都有可能引起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职场坏情绪。如果任由这些负面情绪在心里郁积、生根,到一定程度便会影响你的工作进度、与同事间的关系,甚至会酿成心理疾病。本书提出了30个应对职场坏情绪的高招。也许书中的人都和你一样,曾被职场坏情绪折磨得一筹莫展,但通过这些妙招疏导,及时意识到了坏情绪的存在,并以积极的心态对坏情绪进行控制,从此告别了职场坏情绪,天天工作好心情。看了这本书,你也一样可以做到!
  • 曾仕强说人际关系

    曾仕强说人际关系

    国学大师、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仕强教授于2018年11月11日19时54分在台湾安详辞世,享年84岁。为了纪念国学大师曾仕强教授,我们特推出了曾仕强经典语录及系列国学经典珍藏版图书。中国人有自己独特的人际关系经营策略。同他人相处前需要先学会同自己相处,“行有不为,反求诸己”。在社会大环境下用心做好自己,顺时须谨慎、逆境懂忍耐。由小及大,用心经营,是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仕强教授在本书中主要从七个层面对我们日常人际关系中的规律与技巧进行了阐述,并详细解析了家庭、职场、企业、社会等特定环境下该如何经营好人际关系。曾教授认为,中西方的人际关系存在很大的差别,中国人应该学会用中国式的人际经营方式。
  • 不完美也可以很美好

    不完美也可以很美好

    这个世界总会留给我们一些缺憾:没有安全感,想要存在感,颜值不够高,运气不够好,无端被误解,工作太糟心……以至于我们时刻都在与不完美拼命对抗着。其实,我们注定不会完美,但我们依然可以用优雅、有趣的方式让自己拥有美好人生。我们还未拥有的,不是我们不配,而是我们值得拥有更好的。我们经历的事情,终归会有一个美好结局,如果不够好,那只是还未迎来结局。不必苛求多么完美,只要我们让心情明媚起来,活出自己的真性情,就能成为一个美好的人。
  • 给大忙人看的心灵减压书

    给大忙人看的心灵减压书

    本书是给大忙人看的心灵减压书,内容包括:关于心灵、关于爱情、关于人生、关于简单、关于自然、关于孤独和挫折、关于亲情和友情、关于健康等。
热门推荐
  • 仙帝

    仙帝

    他放荡不羁,他英俊潇洒,他傲视天下,被人称之为天帝,一代仙界霸主,却遭到爱徒和西方魔人设计,以致悔恨终生,临死之前发下誓言:千年轮回,千年战,千年因果终来报……
  • 穿越从幸子小姐开始

    穿越从幸子小姐开始

    星海遨游,不止的旅行,直到最后又是怎么样的结局呢
  • 乱世欺天

    乱世欺天

    苏启走过了洪荒,经过了蛮荒,看古荒的崛起,睹玄荒的没落,将自己葬于始元之初,以待补全残缺天命,去争那飘渺的证道成仙
  • 仙的开始新的起源

    仙的开始新的起源

    传闻,世间皆有真仙,自后,人人向往那求仙之路
  • 鲸鱼不能住在城市

    鲸鱼不能住在城市

    每个人都有或者应该有一次飞蛾扑火般的爱情,可是,如果鲸鱼注定不能住在城市里,你愿意,放弃寻找可以停靠的树,选择追随它去往未知的海域吗?.......
  • 若水无悔

    若水无悔

    他说:若水三千,只取一瓢他说:一见便倾心的女子他转眼娶了将军府的大小姐他寻了几日,在叠山上给了她一个家
  • 花家学院

    花家学院

    这是一个学院,不一样的学院,我有教无类,你可能不是人,但我是真的狗!
  • 民国先生

    民国先生

    《先生》一书以十集大型纪录片《先生》为基础,结合《新周刊》的“先生”专题文章,以十位先生的个性经历为经,中国社会变革为纬,将其莫不传奇的性格性情、命运经历、学术作为,以及他们的善良、无奈、焦虑和欢喜,在点滴中渐次呈现,充分反映了先生们贴近群伦又卓尔不群的独特全貌,让读者走近他们,走进那个时代,感受他们,了解他们,了解那个时代,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风骨,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传承。也亦为现今中国教育,立镜一面,呼喊十声。
  • 战龙灵

    战龙灵

    在这个充满灵力的世界,一名少年从天才到废物,从废物到天才,经历无数困难,终于站在世界巅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