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7100000045

第45章 迪贡德拉守卫战(3)

相比海军的撤退,陆军的撤退并没有那么小心谨慎。凌晨3点钟的时候,克莱尔将军率领的士兵开始向哈伯顿进发,但是没等后卫部队出发,费尔默斯将军就命令部队烧掉了独立堡上的房子。独立山上腾起的浓烟一下子吸引了英军的注意力,使他们意识到美军正在撤退。得知这一消息的菲利普上校大惊失色,一下子从床铺上跳起来,命令士兵全力追击逃兵。被意外暴露目标的后卫部队此刻也乱作一团,他们顾不得想太多就朝着树林里狂奔而去。敌军军营里响起了战鼓声,每个人都在大喊着:“美军逃跑了!美军逃跑了!”伯格因上校此刻正在睡梦中,连他也被营外的喧嚣声给吵醒了,他快步走出营外,手下人来报告说美军已经分兵三路从独立堡和迪贡德拉撤退了。伯格因将军一听,也顿时脸色突变,当即制定了新的作战计划,他命令里德塞尔将军前去支援弗利泽尔将军,同时还分派了其他部队去占领迪贡德拉和独立堡。到9点钟的时候,美军费尽心思建造的要塞和浮桥全部落入敌人手中。

当美军顺利摆脱英军的追击而逃离迪贡德拉的时候,大家都为平安脱逃而感到庆幸,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危险就在眼前。他们放松了警惕,有些人还开始享用从迪贡德拉带出的酒,借着醉意调侃他们替伯格因吹响了起床号。下午三点钟,运输大炮和伤病员的舰船到了斯基恩堡。但是还没等船上的士兵上岸,就听到了山下传来隆隆的炮火声。难道是敌军追上来了吗?没错,英军沿着美军逃脱的路线一路追赶了上来,沿途已经击沉了美军的两艘舰船。美军立刻拿起枪奋起抵抗,然而没过多久,又有三艘舰船被击沉了。此刻,英军指挥官率领的印第安士兵已经包抄了美军的后路,完全切断了他们撤退的路线。面临敌军的内外夹击,一路逃亡至此的美军顿时乱成了一锅粥。英军放火焚烧所有被占领的据点,顷刻之间,美军所有的战船、战略物资以及要塞都陷入熊熊大火之中。龙上校率领的部队奋力躲避敌人的追击,逃进了周边的树林里去,然而印第安人早已在树林里设下重重的埋伏,落入埋伏圈的美军后果可想而知。在交战了一个晚上之后,黎明时分,龙上校率领残部赶到了距离爱德华堡16英里的安妮堡。这是一个很小的据点,位于伍德溪与东溪之间。斯凯勒将军的部队也于次日赶到了爱德华堡,他带来了相当多的支援兵力。听了龙上校的汇报,他立即给他分配了一支小分队,并配备了子弹和物资,命令他驻守在该地。斯凯勒将军随后又带领部队朝独立堡方向赶去。

当天晚上,龙上校的侦察兵前来报告说,一大批英国兵正在靠近。这支部队由希尔上校率领,奉伯格因将军的命令前来追击美军的残余部队。龙上校率领部队埋伏在伍德溪上游的山崖上,而他们的下面就是敌军的必经之路。当希尔的部队从这里经过的时候,龙上校命令士兵们狠狠地朝他们开炮,同时他还指示另外一支小分队包抄了敌军的右路和后路。中了美军包围圈的敌军被打得抱头鼠窜,就在他们准备撤离的时候,另外一支印第安士兵抵达该处。得到增援的希尔上校又重拾了信心,向美军展开了反扑。印第安人一加入战斗,整场战争形势马上扭转过来。双方的战斗持续了将近4个小时,美军耗尽了所有的弹药,都没有将敌军打退。万般无奈之下,龙上校只好命令部队撤退,在交战的过程中,他们俘虏了几名英国士兵,其中一名还是上尉。

此刻克莱尔上校率领主力部队撤退到了距离迪贡德拉30英里远的卡斯顿。次日早上,正当美军吃早餐的时候,他们听到了远处传来的炮火声,同时侦察员前来报告说敌军已经追上了美军的后卫部队。负责指挥后卫部队的有三名上校:黑尔上校、华纳上校和弗朗西斯上校。此番到来的英军指挥官正是弗利泽尔将军,虽然他只有815名士兵,在人数上远远低于美军,但是凭借一腔战斗热情,星夜兼程,终于在后半夜追上了美军。美军同英军很快展开了较量。战斗刚刚打响,美军指挥官黑尔上校就率领部队前去保护部队后方,只剩下华纳上校和弗朗西斯同英军展开正面交锋。在交火的过程中,弗朗西斯上校不幸中弹身亡。此刻里德塞尔将军率领的德国雇佣兵也赶到了该地,受到全线压迫的美军只好放弃了战斗。在这次战斗中,美军死伤无数,另外有许多负伤的士兵躲到了周围的树林里去。听到炮火声的克莱尔立刻派两个民兵团前去救援。此时他得到情报,美军的所有要塞以及战略物资都被敌军焚毁了,伯格因的部队已经先他们一步到达了斯基恩堡。由于担心在安妮堡受到敌军的阻击,克莱尔当即改变了撤退路线。他打算取道左边的小路,将部队撤离到拉特兰,并命令士兵给华纳上校送信,让他随后也撤离到拉特兰去。寡不敌众的华纳上校在撤退之后,经过两天两夜才追上克莱尔的主力部队,此时他的部队只剩下90个人。黑尔上校的部队全军覆没,都成了英军的俘虏。12日,克莱尔抵达了爱德华堡,部队由于连日马不停蹄的行军,早已经疲惫不堪。这就是克莱尔将军神秘失踪的前因后果,也是让华盛顿忧心不已的原因。美军由于临时撤退损失了大量的军火弹药的物资,但是更严重的是,美军陷入了极度恐慌之中。无论是在奥尔巴尼前线还是在本土英格兰,英国人都在大肆宣扬着自己的胜利,而把美国人嘲笑成“懦夫”、“笨蛋”,美军仅存的士气也被英军嚣张的气焰给打消下去了。糟糕的是,奥尔巴尼的居民也失去了对美国大陆军的信任,他们惊慌失措地正在准备搬家。

北方局势告急的同时,东部战场却传来喜讯。负责指挥东征军的英军指挥官正是俘虏爱伦将军的普雷斯科特,这个人生性暴虐,傲慢无礼,曾对美国战俘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很多美国人都很痛恨他。他带领一支部队打算夺取由美军指挥官巴顿中校驻守的罗德岛。部队到达距离罗德岛以西4英里的村庄的时候,他命令士兵们在此驻扎下来。巴顿得知敌军到来的消息之后,根据侦察兵汇报的情况制定了一个夜袭的计划。他打算趁敌不备,将其一网打尽。夜深人静的时候,他率领着40名轻步兵搭乘两艘小船从沃里克河口出发,悄无声息地来到了敌军的大营。上岸之后,他们迅速地将哨卡站岗的哨兵俘虏,并飞快地冲进了普雷斯科特的大营。此时普雷斯科特还在酣睡中,听到脚步声赶紧起身拿刀,可是已经太迟了。巴顿一行用枪指着他的脑袋,胁迫他命令手下投降。他虽然不太情愿,但是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只好叫手下的人放下武器,乖乖地投降了。得手的巴顿并没有大声张扬,而是带着俘虏悄悄地返回了罗德岛。由于表现突出,大陆会议破格提升他为上校。华盛顿对这次的胜利喜出望外,他打算用普雷斯科特去交换李将军。华盛顿给豪将军写了一封信,提议用普雷斯科特以及5名黑森人交换李将军,并提醒豪将军这是符合双方达成的交换俘虏协议的原则的,希望他不要再次食言。然而此时豪将军还在海上,因此华盛顿并没有得到及时的回复。尽管如此,他命令士兵们对普雷斯科特严加看管,并且不允许他假释。

与此同时,华盛顿正忙着从皮克斯基尔向斯凯勒将军调配更多的武器弹药以及兵力。然而目前兵力是相当的紧张,除了尼克松将军的一个旅的兵力之外,再没有其他多余的兵力可供支配了。斯凯勒向华盛顿请求派出一名对敌军情况更加了解的指挥官前去协助他的工作,由此华盛顿想到了阿诺德。华盛顿对阿诺德的军事指挥能力深信不疑,而且他相信在东部战场上,阿诺德一定能够再创佳绩。然而他的军衔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如果他得到正常提拔的话,他的职位早就在克莱尔之上了。此时,斯凯勒将军已经下令士兵们在爱德华堡以西4英里的摩西溪开始修筑工事,为了阻止敌人,他还下令士兵们将砍伐的树木投到伍德溪里,以切断敌军的水路。沿途村庄里的牛马牲畜都被赶走了,以免被敌军抢去做交通运输工具。经过这一番的努力,他相信拖延敌军一两天的时间绝对没有问题,同时在这一两天内,他将所有的兵力从乔治堡调往爱德华堡,加强了这个要塞的驻防。华盛顿对他的这一战略部署感到十分满意,他回信称赞了斯凯勒将军的沉着冷静和临危不惧,并预言他一定能够将伯格因的部队打败。同时他写信给马萨诸塞州以及康涅狄格州的民兵指挥官,提醒他们要提高警惕,迪贡德拉堡的沦陷无疑为敌人打开了通往纽约州北部的大门,同时新罕布什尔州和马萨诸塞州也面临被攻陷的危险。他要求负责这几个省的指挥官要严密监视敌军的动向,做好随时应战的准备。斯凯勒将军对目前爱德华堡兵力匮乏的问题依然很焦虑,但是华盛顿写信安慰他说,根据侦察兵的汇报,他估计敌军的总人数应该不超过5000人。况且,东部各省的民兵已经做好了阻击伯格因的准备,爱德华堡的情况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糟糕。同时,他已经命令林肯将军率领马萨诸塞州的一支民兵连前去救援,林肯将军在东省很有名望,因此民兵连都愿意听从他的调遣。相信在近日之内,援军便可抵达爱德华堡。

这时,斯凯勒将军又向华盛顿提出了一个新的作战方式。他建议派遣一支分队埋伏在弗蒙特一带,在伯格因前进的时候压制其部队的后方或侧翼。这样一来,即使不能完全阻挡敌军前进,也会将其行军的进度大大的拖延。由于担心后方会受到美军的袭击,伯格因将不得不改变战略,将重要兵力放在后方而不是其他方向。随后,斯凯勒建议让林肯将军出任该地区守军的指挥官,此外,他还建议,一旦敌军对斯凯勒堡发动进攻,就立刻派阿诺德去担任该地的总指挥。后来的战事证明,敌人所有的进攻计划都在他预料之中,他提出的这些举措对扭转北方战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陆地上的战略部署已经基本布置停当,华盛顿现在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了沿海地区。7月23日,敌人的舰队开始行动。鉴赏部队由英国和黑森雇佣兵的36个营组成,其中包括轻步兵和投弹兵、一个强大的炮兵营、女王突击队,还有一个轻骑兵团,总兵力在1.5至1.8万人之间。目前敌舰的目的地究竟是哪里,华盛顿并不清楚。在敌舰出航之后,一名年轻的男子来到了帕特南将军的军营。他自称是从纽约逃出的战俘,他曾经答应帮助英军做事才得以释放。这次出于爱国心,他将豪将军写给伯格因将军的一封信交到了帕特南的手中。帕特南将军立刻将这封信转交给了华盛顿,这是一封豪将军的亲笔信,上面还盖有他的印章,他在信里说,他并不打算向哈德逊河上游进发,而是将部队开往波士顿。在他看来,只要拿下波士顿,就能和伯格因将军会合,然后一举将美军打败。他目前正在向南部进发,并对此次的进攻计划志在必得。华盛顿立刻看出这封信是伪造的,因为种种迹象均表明豪将军已经将主力部队朝东开进了。这封信能够轻而易举地落入他们的手中,显然是英军的诱敌之策,企图迷惑美军,而他们真正的进攻目标仍然是北河,由此华盛顿判断,此行敌人的目的地将会是费城。随后,华盛顿立刻率领部队越过哈德逊向费城挺进。他的心中充满了焦虑,由于每一步行动计划都是一个未知数,他所能做的只是根据现有的情报去推测敌军的行动计划,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31日,华盛顿得到情报说敌军的228艘舰船已经到达了特拉华角。得到这个消息,华盛顿命令帕特南将军率领两个旅的兵力立即渡河,协助斯凯勒将军一同对抗伯格因的兵力。同时,为了保证费城的后防安全,他将司令部转移到了距离费城6英里远的德国镇。次日,又有消息传来说,敌舰已经驶离了特拉华角,向东开去。敌人的举动让华盛顿有点摸不着头脑,搞不清楚敌人究竟想要干什么。他的心中充满了焦虑,只得下令让苏利文将军率领部队重新返回皮克斯基尔去。尽管敌舰朝着东边方向开去,但是根据华盛顿的判断,敌军进攻东部的可能性却不大,他们的目标很有可能是海兰兹。于是,他写信给乔治·克林顿,任命他为海兰兹的总指挥官。乔治·克林顿最近刚刚被大陆会议任命为纽约州的州长,他是第一个被大陆会议任命的州长,同时兼任纽约州的民兵总指挥官。他欣然接受了华盛顿交给他的任务,立即带上人马奔赴蒙哥马利堡。华盛顿同时写信给杜姆布尔州长,催促他立即向海兰兹增派兵马。

之前华盛顿已经写信催促在费城的盖茨将军让他密切监视敌舰的行动,然而盖茨正忙于筹划自己的前途,根本无暇顾及华盛顿的命令。原来,自从圣·克莱尔上校率领士兵神秘失踪之后,就有谣传说迪贡德拉的失守完全要归咎于斯凯勒将军,克莱尔正是听从了他的命令才撤军的。在北方战区中,斯凯勒将军一直是盖茨政治前途上的一块巨石,多次的政治斗争,均围绕二人在北方战区中权力斗争而展开。如果哪天斯凯勒将军因为这些谣言而落马,才正中了盖茨的心意了。国难当头,他完全不顾及国家的利益,而是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收集情报和侮辱诽谤斯凯勒将军的事情上。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迪贡德拉堡失守的内幕,以前的一些旧的负面消息也被重新翻了出来。面对外界的风言风语,特别是大陆会议表现出了对他极大的不信任,这让斯凯勒将军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他写信给大陆会议,请求委员会对迪贡德拉的失守进行彻底的调查,以洗刷自己的冤情。在此情形下,大陆会议于8月1日传唤斯凯勒和克莱尔到费城,让他们详细陈述北方战区的不幸事件。尽管新英格兰的代表竭力为他辩护,但是大陆会议还是做出了撤销斯凯勒为北方军区总司令的职务的决定,并催促华盛顿立刻提名一名合适的人选来代替斯凯勒将军的职位。次日,华盛顿收到了来自东部各州的代表如塞缪尔和约翰·亚当斯的举荐信,他们纷纷推荐由盖茨接任斯凯勒的职务。在他们看来,再也没有谁比盖茨更能够胜任北方军区的防务工作了。

然而华盛顿婉言谢绝了这些举荐,谁真正有资格担任北方军区的总司令官,他在心中自有打算。他非常了解北方的情况,这个地区的形势非常的微妙,稍有差池,就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如果他擅自任命盖茨,很有可能出现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他对斯凯勒将军的离任感到非常痛心,在他看来,除了斯凯勒将军,他再也找不到第二位能够跟他心心相映、配合默契的指挥官了。为了减轻大陆会议对斯凯勒的偏见,华盛顿提笔写了一封长信,在信中他用诚恳的语言和确凿的证据详细客观地陈述了迪贡德拉失守的前因后果,他认为此时美军不应该将重点继续放在迪贡德拉,而是应当考虑如何应对将来的战役。迪贡德拉的失守有多方面的原因,如果把过错完全归咎在指挥官身上,是不公正同时也是不客观的。就在当天,大陆会议将战略物资配给委员会的指挥官的人事也做了变动,新上任的指挥官是康涅狄格州的约瑟夫·杜姆布尔上校,这时负责物资配给的就有了两名指挥官,一名负责物资采购,一名负责物资发放。这两名指挥官直接向大陆会议负责,大陆会议对他们拥有直接任免权。

同类推荐
  • 赫鲁晓夫全传

    赫鲁晓夫全传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尼基塔·赫鲁晓夫是一位在联合国大会上敲鞋子的苏联领导人,事实上,他也是20世纪最复杂、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他谴责斯大林,释放数以百万计受害者,并为他们平反昭雪。他努力减缓冷战紧张气氛的笨拙尝试引发了柏林与古巴两次危机。作为斯大林之后头十年的苏联统治者,赫鲁晓夫给他的国家和整个世界打上了其自身矛盾的深刻印记。此外,他的一生和从政经历为我们勾勒了苏联时代的整体画卷:革命、内战、饥荒、集体化、工业化、恐怖政治、世界大战、冷战、斯大林时代、后斯大林时代。
  • 丰臣秀吉(四)

    丰臣秀吉(四)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

    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

    本书是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回忆录合集。本书由苏联著名陀学研究专家多利宁编辑,是研究、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基础、最直接的资料。回忆录呈现了多面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理解其人其作颇有助益。
  • 中国古代高僧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高僧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历史上的许多高僧大德之所以能受人尊敬,并不是因为他们拥有良田千顷,华屋万间,而是在于他们的甘于淡泊,他们不贪安逸,不务奢华,只是在淡泊之中,使僧格不断地升华、滋长。《中国古代高僧传》这本书中讲述了大约10位高僧的故事,主要介绍了“法显、鸠摩罗什、真谛、智顗”等等高僧的故事。
  • 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大仲马

    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大仲马

    大仲马,(AlexandreDumasl802~1870),法国19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法国人,1803年出生。其祖父是候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亚历山大·仲马屡建奇功,当上共和政府将军。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他饱尝种族歧视,心中受到创伤。家庭出身和经历使大仲马形成了反对不平、追求正义的叛逆性格。他出生在一个将军的家庭,父母早丧,生活贫困。青年时代,他做过公证人事务所的见习,当过奥尔良公爵的抄写员,参加过1830年的七月革命,当过炮兵连的副连长。
热门推荐
  • 血性征途

    血性征途

    屌丝任力不靠天不靠地不靠走关系!拒绝女领导、收拾大恶霸、不认高官爹……只为伸张正义,一路走来,拨云揭雾,迈过一场场局中局,屌丝的巅峰征途。
  • 墨上人翩翩

    墨上人翩翩

    任翩翩爱上的是冷墨谦却又不是冷墨谦,在爱与不能爱的两难境地,冷墨谦又何尝不痛苦。可是假冒的冷墨谦心里有一个等了千年的爱人,面对重新爱上的女人和等了千年的女人,冷墨谦和任翩翩之间的情仇该如何了结?
  • 七夕之恋爱

    七夕之恋爱

    在七月七那一天,七夕节,他们相遇了……从此展开了一场……
  • 龙兴慈记

    龙兴慈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吾传人响当当

    太吾传人响当当

    乾坤浩浩黑白乱,天地昭昭正邪分。妖女祸世舞苍穹,一日夫妻百日恩。(本书灵感来源于,怕上火爆王老菊的《太吾绘卷》游戏视频新小说《艾泽拉斯变形大师》欢迎各位观看。
  • 道寻九密

    道寻九密

    道的存在,不是单单进行领悟修炼,不是操控万千法力毁天灭地。天道四九,漏去其一,众人追寻的是那缥缈的其一,都是为了超脱在上,不死不灭!法术、道术、仙术、神力,一层又一层的阶梯,让这宇宙生灵为其疯狂,九密是否存留,神这无上的地位,能否到达?且一一道来!
  • 麒元院

    麒元院

    一场不好的历险,新同学菲尔,被带走的妹妹,原先的生活被打破,为了找回妹妹他们来到麒元院,进入各个星球完成任务…
  • 莫名其妙的高中生活开始了

    莫名其妙的高中生活开始了

    只因为父母偶然听到的消息,只身一人的考来著名森兰高校的顾昔,不得不寄住在姑姑家里。:‘’等等,有什么搞错了?!"所以,莫名其妙的高中生活开始了。。。
  • 他似阳光般温暖

    他似阳光般温暖

    祖灵第一次看到他的时候,惊讶于他眼睛的奇特。因为她透过他眸子中转瞬即逝的深蓝色当中,看到了他毫无防备的本体,即使当时她以为是自己眼花。他靠近自己的时候,她闻到了从未有过的,清凉的,亲切的味道,让这炎炎夏日,渐渐有了一丝凉意。她始终沉闷的心情,因他而欣悦。他家里种了好多薄荷,和他身上的味道很像。后来祖灵才知道,他身上的味道,才是他的味道,与薄荷无关。
  • 楼台近水

    楼台近水

    为什么爱上我?——因为那天我什么都看见了。……那你呢,为什么会选择我?——因为那天你什么都看见了。……纠缠不清的两人相爱相杀,从起初的针锋相对,到中间的相处融洽,再到最后的芳心暗许。中间发生了很多故事,有生活细碎,有恩怨情仇。平淡亦有,跌宕亦有,轻松舒畅,开怀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