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94200000026

第26章 茶与文化(4)

欧阳修与范仲淹、蔡襄、梅尧臣、苏轼、黄庭坚一样都是品茶高手。精通茶道的欧阳修与梅尧臣私交甚好,两人常互相切磋诗文,也一起共品新茶,并交流尝茶心得。欧阳修作《尝新茶呈圣俞》,诗云:“建安三千五百里,京师三月尝新茶。年穷腊尽春欲动,蛰雷未起驱龙蛇。夜间击鼓满山谷,千人助叫声喊呀。万木寒凝睡不醒,唯有此树先萌发。”这是一首建安龙凤团茶的赞美诗,诗中凸出了一个“新”字,从建安到汴京(开封)相隔三千五百里,却在三月能尝到新茶,可见采摘之早。诗中又云:“泉甘器洁天色好,坐中拣择客亦嘉。”欧阳修认为品茶须是茶新、水甘、器洁,再加上天朗、客嘉,此“五美”俱全,方可达到“真物有真赏”的境界。《尝新茶呈圣俞次韵再拜》诗云:“……亲烹屡酌不知厌,自谓此乐真无涯。”梅尧臣在唱和诗中评其对茶品的鉴赏力时云:“欧阳翰林最识别,品第高下无欹斜。”

欧阳修还有《和原父杨州六题——时会堂二首》,咏赞的是扬州茶。其一:“积雪犹封蒙顶树,惊雷未发建溪春。中州地暖萌芽早,入贡宜先百物新。”其二:“忆昔尝修守臣职,先春自探两旗开。谁知自首来辞禁,得与金挛赐一杯。”时会堂乃古时制造贡茶的场所。诗中显示扬州亦曾采制过贡茶,而且时间要早于蒙顶和建溪两地。欧阳修还曾亲自前往看察过春茶的萌发情况。

世事无常惟茶最好

“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这是欧阳修晚年诗作,借咏茶来感叹世情之崎岖多变,当看尽人世沧桑之后,惟独对茶的喜好未曾稍减。熙宁3年(1070年),欧阳修知蔡州,更号六一居士。何谓“六一居士”呢?欧阳修在《六一居士传》中虚拟了一段对话: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藏书一万卷、集古录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加上老翁一人,正是名符其实的“六一居士”。

欧阳修25岁出仕,至65岁致仕,在仕途前后41年,除两年居丧外,在朝21年,贬谪外放12次,凡18年。他的仕途可谓屡起屡仆,但他的操守始终如一,毫不动摇。宋史欧阳修本传:“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欧阳修以其完美的人格与品德操守,赢得当时及后代人的肯定。

张岱

张岱(公元1597—1679年),明末清初散文家,出身官宦世家,而无意仕途;关心社会,对人间世态,洞悉入微。为文题材广泛多样,笔调清新率真;明茶理,识茶趣,为品茶鉴水的能手。明亡后,避迹山居,展现文人高贵的气节,一生以读书著述为乐,为晚明小品文大家。

中国文学的发展有如“长江后浪推前浪”般的不断往前推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体裁,将中国文学推到登峰造极的境界。明代初期,文坛上弥漫着拟古之风,先后出现“前七子”“后七子”,主张“文必秦汉,诗必汉唐”,然其诗歌成就并不如唐宋。明代晚期在学术界产生了反抗传统、追求个性自由的哲学思想,在文学上则形成一股对拟古主义的反对风潮,相继出现主张“独抒性灵,不拘俗套”的公安派与“幽深孤峭,奇理别趣”的竟陵派。明末新兴的散文是公安、竟陵文学运动的产物,其题材多样,形式自由,谈情说理、信笔直书,毫无滞碍,其中有幽默也有讽刺。而张岱更是晚明散文家的代表,其诗文,初学公安、竟陵,进而融合二体,汲长弃短,诙谐幽默,生动活泼,在明代的小品文作家中,堪称第一。

避迹如山林自为墓志铭

张岱,字宗子,一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性好山水,早年曾漫游苏、浙、鲁、皖等省,他的生平可从他《自为墓志铭》中知其梗概:“……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师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回首三十年前,真如隔世。好著书,其所成者有石匮书、张氏家谱、义列传、琅环文集、明易、大易用、史阙、四书遇、梦忆、说铃、昌谷解、快园古道、古囊十集、西湖梦寻、一卷冰雪文行世。生于万历丁酉八月二十五日卯时。明年,年跻七十有五,死与葬,其日月尚不知也。故不书。”

文中张岱叙述自己前半生生活优裕,喜好锦衣玉食,纵情声色犬马之中,是个十足的“纨绔子弟”;然而当明朝亡国后,身历国破家亡之痛的他,性情大变,表现出中国文人的高尚品格与民族气节。他避居山林,箪食瓢饮,虽屡遭断炊之苦,却仍甘之如饴。他不忧生畏死,看透世事无常,他事先为自己看墓地,作墓志,在安排好后事之后,仍继续读书著书。张岱一生的著作很多(如其《自为墓志铭》中所述),然流传至今的,只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环文集》及《石匮书后集》几种。其中《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为张岱的代表作品,书中蕴含其对故国之思,文字清新率真、描绘生动,是明末小品文的佳作,书中对西湖等地的民情风俗多有记载,有助于明末社会之研究,深具史料价值。

张岱平素兴趣广博,对世态观察入微,文章题材俯拾即是,描述山水景致、社会生活等无所不写;传记、序跋、像赞、碑铭等各种体裁,在他的笔下,都写得诙谐百出,情趣盎然。其中《西湖七月半》一文,为其中之佳作: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类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胜,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枭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避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拂如撼,如魔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颖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妙妓至,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扑人,清梦甚惬。”

张岱运用鲜活的文字,将百姓的生活情调与西湖的湖光月色,作了生动地描写,文中更将游客赏月的心态,大致分为五类,足见其观察力之敏锐,笔调戏谑诙谐,让人会心一笑。张岱不仅是一位散文家,更是一位精于茶艺鉴赏的行家,他自谓“茶淫橘虐”,可见其对茶之痴,在《陶庵梦忆》一书中,对茶事、茶理、茶人有颇多记载。

鉴识茶水味无出其右者

明代时期,品茶已成时尚,而茶品也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各地茶馆林立,成为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对爱茶的张岱而言,上茶馆似乎也是他生活中的一种休闲。崇祯年间,有家名为“露兄”的茶馆,店名乃取自米芾“茶甘露有兄”句,因其“泉实玉带,茶实兰雪,汤以旋煮,无老汤,器以时涤,无秽器。其火候、汤候,亦时有天合之者”,故深得张岱喜爱。

张岱是位识茶辨水的能手,《陶庵梦忆》记载他拜访老茶人闵汶水的经过,过程十分有趣:一次他慕名前往拜访一位煎茶高手闵汶水,正好闵老外出,他静心等待,闵老回来后,知道有人来访,才招呼一下,就借故离开,想测试张岱的诚意,张岱虽几经等待,非但未打退堂鼓,反而更下定决心非喝到闵老煮的茶不可。闵老回来时,见客人还在,知道来者是个有心人。于是才开始煮茶招待他,闵老“自起当炉,茶旋煮,速如风雨”的娴熟技巧,让张岱惊叹不已。之后闵老将张岱引至一室,室内“明窗净几,荆溪壶、成宣窑瓷瓯十余种,皆精绝。灯下视茶色,与瓷瓯无别而香气逼人。”着实让张岱大开眼界,不禁问闵老:“此茶何产?”闵老想考考他说:“阆苑茶也。”然张岱觉得有异,说:“莫绐余,是阆苑制法,而味不似?”闵老暗笑并反问:“何地所产?”张岱又喝了一口说:“何其似罗出甚也。”闵老啧啧称奇。张岱又问:“水何水?”闵老说:“惠泉。”张岱又说:“莫绐余,惠泉走千里,水劳而圭角不动,何也?”闵老知道眼前这位是个品茶高手,遂不敢再欺骗他,过了一会儿,就持一壶斟满的茶给张岱品尝,张岱说:“香朴烈,味甚浑厚,此春茶耶!向瀹者的是秋采。”闵汶水对于张岱神之又神的辨茶功力,不禁赞叹道:“余年七十,精赏鉴者无客比。”于是和张岱结成好友。(《陶庵梦忆·闵老子茶》)

名噪一时的禊泉,乃绍兴名泉之一,禊泉曾一度被掩没,后因张岱的发现才又重显威名,《陶庵梦忆》记:“甲寅夏,过斑竹庵,取水啜之,粼粼有圭角,异之,走看其色,如秋月霜空,苍天为自,又如轻岚出岫,缭松迷石,淡淡欲散,余仓卒见井口有字画,用帚刷之,禊泉字出,书法大似右军,益异之。试茶,茶香发,新汲少有石腥,宿三日,气方尽,辨禊泉者,无他法,取水入口,第挢舌舐腭,过颊即空,若无水可咽者,是为禊泉。”文中提到张岱无意间发现禊泉,同时点出禊泉水质的特点;更以其专业的品茶知识,说明辨识禊泉的诀窍。(《陶庵梦忆·禊泉》)

除了品茶鉴水之外,张岱还改良家乡的“日铸茶”,研制出一种新茶,张岱名之为“兰雪茶”。《兰雪茶》中提到兰雪茶的研制过程:“……募歙人入日铸。杓法、掏法、挪法、撒法、扇法、炒法、焙法、藏法,一如松萝。他泉瀹之,香气不出,煮禊泉,投以小罐,则香太浓郁,杂入茉莉,再三较量,用敞口瓷瓯淡放之,候其冷,以旋滚汤冲泻之,色如竹择方解,绿粉初匀,又如山窗初曙,透纸黎光,取清妃白,倾向素瓷,真如茎素兰同雪涛并泻也,雪芽得其色矣。未得其气,余戏呼之兰雪。”四五年之后,兰雪茶在茶市中风行一时。(《陶庵梦忆·雪兰茶》)

若非家国变茶界献其功

以上所述,张岱不仅嗜茶,而且识茶,从饮茶到品茶、评茶,无一不精。他一生兴趣广泛,对各类事物多所涉猎,堪称为博物学家,他爱茶成痴,尝谓:“余尝见一出好戏,恨不得法锦包裹,传之不朽,尝比之天上一夜好月,与得火候一杯好茶,方可供一刻受用,其实珍惜之不尽也。”(《彭天锡串戏》)把观看到一出好戏,犹如观赏一轮好月、啜饮一杯好茶般令人愉悦的心情表露无遗。若非因身遭家国之变,而改变其人生态度,相信以其读书研究的精神及对茶学的了解,必能为我国的茶学文化留下更多的宝贵资料。

郑板桥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这是郑板桥“难得糊涂”的人生哲学。这段话充分传达出郑板桥落拓不羁的豁达性格,也是民间流传最广,最为人熟知的一段话。郑板桥将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在他的诗书画中做了完整的呈现。

维持家计扬州卖画

郑板桥生于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字克柔,自号板桥道人,江苏兴化人,是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自幼颖悟,资质过人,父亲郑之本是位安贫乐道的私塾老师,郑板桥自小接受父亲启蒙。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19岁的郑板桥参加县学考试,考中了秀才。然而“秀才”只是读书人最起码的头衔,在地方上虽风光,但对实质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帮助。

23岁的郑板桥在父亲的安排下,娶了同乡的徐氏为妻,次年女儿出世,使原本贫困的生活,更加拮据,为维持家计,于是到扬州卖字画。扬州风景怡人,歌舞升平,是当时最繁华的都市,常有富商巨贾出入其间,是个卖字画的好地方。郑板桥的书画,如清张维屏在《松轩随笔》评道:“板桥大令有三绝:曰画,曰书,曰诗。三绝之中有三真:曰真气,曰真意,曰真趣。”然而尽管风格独特,别具一格,但是由于郑板桥当时名气不大,因此卖价不高。不过他却在此地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他与金农、罗聘、李方膺、汪士慎、高翔、黄慎、李鱆等人,豪放不羁、野逸畸形,且皆以善画而流寓扬州,遂被称为“扬州八怪”。

同类推荐
  • 花鼓戏

    花鼓戏

    《花鼓戏》主要内容分为走进花鼓戏、瑰丽的艺术、花鼓戏的种类等。花鼓戏是湖南、湖北、安徽、广东各地的花鼓戏、采茶戏、灯戏和杨花柳等剧种的统称。主要曲调来源于民间小调,如花腔、打锣腔、川调、口子调、筒子腔等。
  • 绘画艺术(下)

    绘画艺术(下)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美国文化管窥

    美国文化管窥

    本书是院级教研立项“美国文化研究”的结项成果,包括对待美国文化的心态与做法,感受得州的自然与文化,印度人说英语对我们的启迪等内容。
  • 诗性的飞翔与心灵的冒险

    诗性的飞翔与心灵的冒险

    本书系国内实力派青年文学评论家张宗刚博士的评论自选集。书中所收文字及所评对象,显示了作者诸体兼擅的能力和评论多面手的风采。全书好处说好,坏处说坏,高屋建瓴,激浊扬清,既具美文路数,亦富思辨色彩,整体上堪称剑与歌的合鸣。
  • 文苑奇葩:历史文人那些事儿

    文苑奇葩:历史文人那些事儿

    顽主是一种文化,在世俗人眼里,他们是不务正业的形象代言人,不过他们却未必不学无术。历朝历代,顽主可谓层出不穷,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 ,均有佼佼者脱颖而出,甚而至于在某一门类大放异彩,成为大师级人物。只是很多时候,顽主们的所作所为对社会大环境所不相容,与身份地位大相径庭而惹人非议。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思考,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指责上天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赋予他们的过失呢?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他们在某一个领域做出的贡献,或者成绩。
热门推荐
  • 堕落冰女

    堕落冰女

    任性让她失去了母亲,失去的家园。可她却要完成母亲临死前的嘱托,必须战斗下去
  • 黑芯铅笔给我站住

    黑芯铅笔给我站住

    她对他一见钟情,再见倾心。好吧,现实中接近不了,游戏里百般骚扰,总算是让他记住自己,恋上自己。怎么突然就那么多阴谋围绕了?大人的事情为什么都要孩子来解决?好吧,都过了18岁已经不算孩子了!随他进入一个不同的世界,且看黑芯铅笔如何如鱼得水应对自如~这是一个小清新变成大腹黑的悲催史~~
  • 华殿

    华殿

    谁敢说这世上只有绝对只有命定,不过那时间那地点谁遇上谁谁救赎谁。哪有什么因果循环什么缘分交织,只是岁月无边红尘苍茫只把你看进心里。恶魔之躯属实可天使之心谁有,谁一路磕磕绊绊跌跌撞撞,错了的情或挽回或执着或沉寂,错了的人再回不来或归了原位。她信自己那身份本就是一种不可逆的命,却不知有人肯为她换了命灭了天。谁想解脱谁最后没了谁,千年不遇的大雪落下又融化一切成虚无。世界一个笼叠一个笼,拼了命逃了几个还能逃多少。他想等大红铺满然后说我只要你。“我在。”“这就够了。”
  • 双丝千中结

    双丝千中结

    作为丞相的女儿,苏兰惜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被迫变为男子,还要女承父业。不仅要上朝堂与群臣斗志,还要入东宫与太子斗勇。顾子佩挑了挑眉对她说道:“同为男子,苏大人怕什么呢?”苏兰惜内心崩溃:“这根本就不是男女的问题啊。”
  • 冥王绝宠之丑妃倾城

    冥王绝宠之丑妃倾城

    一凤鸣,天下惊——这是一个涅槃重生的相府弃女与扮猪吃虎的傲娇王爷之间相爱相杀,互宠互撩,共同携手谱写盛世繁华的故事。军医圣手苏倾城穿越了,然而——破庙,尼姑,丑颜女——这是一个完全违背穿越定律的穿越……残废,暴虐,吸食人血——这是一个很悲哀的选择……当丑颜碰上残废,当天煞孤星遇上杀破狼,且看他究竟是魔高一尺,还是道高一丈!小剧场:某女皱眉:“不应该啊,试了这么多方法了,你这腿没理由还不好的啊!”手下银针用力一刺,又问:“还没感觉吗?”某男“咝”的一声,冒着冷汗咬牙切齿:“三月之期已过,赌约已见输赢,你可愿认输?”某女心虚的后退,摸摸脸上薄薄的面具硬着头皮说:“那又怎样!想我堂堂七尺……不对,六尺多男儿,怎可为了区区五千两白银而卖身!况且,此事若是传扬出去,冥王殿下您也面上无光吧!”某男邪魅的坏笑,“你可知我冥王府后院为何至今空无一人?”某女怯怯的抬起头:“为何?”某男低头,声音极致魅惑,轻飘飘的,一字一句的:“因为本王,好——男——色!”一对一宠文,女强男更强,坑品保证,欢迎各位入坑!令:推荐完结文《穿越之古墓逃妃》,欢迎大家移步一观。
  • 王妃是雇佣兵

    王妃是雇佣兵

    一朝穿越,她变成了侯府的傻子大小姐,虽然爹疼娘爱,还有一对可爱的弟妹,但是有些人就是让她不爽。本以为遇到一个好欺负的废物夫君,没想到却跟她一样的扮猪吃虎。看夫妻二人如何报仇
  • 穿越之逆世狂女

    穿越之逆世狂女

    她是21世纪头号特工雪狐,她是玄天大陆有名的废材小姐,当她变成她,看她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笑傲这天下。
  • 恶魔少爷吃定霸道丫头

    恶魔少爷吃定霸道丫头

    玩世不恭的少爷却偏偏对一个不起眼的丫头手足无措
  • 再启荣耀

    再启荣耀

    拥有重生记忆的他再次走进熟悉的校园,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心情,这一次他能否重新走上荣耀之巅呢?
  • 啸旨

    啸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