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12700000063

第63章 杜甫(7)

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承接上联的慨叹,转入对诸葛亮功绩的追述。“三顾频烦”显刘备的礼贤下士;“天下计”见诸葛亮的雄才伟略。即他在《隆中对》中设计的据荆州、益州,内修政理,外结孙吴,待机伐魏,统一天下的大计。而“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呕心沥血,尽忠蜀国,鞠躬尽瘁的精神。

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人在唏嘘追怀之后,生发感想:像这样一位忠心报国的人竟大业未成就死掉了,以致使后代仁人志士感到惋惜、伤心流泪。杜甫早有“致君尧舜上”的匡世之心,但报国无门,故在诸葛亮祠堂前倍感痛惜。宋朝抗金英雄宗泽,临死时也背诵此二句,可见千载英雄所见略同!

全诗语句肃穆,沉郁而悲壮,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惋惜之情。心酸鼻语,实乃千古绝唱!

南邻

杜甫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1]。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2]。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3]。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4]。

【注释】

[1]乌角巾:头巾的一种,乌黑色,为平民所戴。芋栗:芋头和栗子,平民的主食。[2]阶除:台阶。[3]受:接受、容纳。[4]柴门:用树枝做成的门。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近邻人家的情景诗。距杜甫浣花草堂以南、小河的对面住着一位锦里先生(以地名作人名),故诗题名为《南邻》。杜甫对他有所了解和结识,后来又接受他的邀请进屋造访,故而写下这首《南邻》诗。说它是诗吧,却又是画,是用两幅画面组成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上半篇是一幅山庄随访图。到锦里先生家里做客,诗人看到迎接他的主人是位头戴乌角巾的平民打扮;进门的园子里种了不少芋头,树上的栗子也成熟了。说“未全贫”,是说他的家境并不富裕。可是从主人和全家的愉快表情中,知道他是个安贫乐道的谦谦君子,满足于眼前这种朴素无华的田园生活。进了屋,孩子们笑语相迎,原来这家子时常有人来往,连儿童们都很好客。正在台阶上啄食的雀鸟看到人来也不惊飞,因为平时就没有人去惊扰和伤害它们。这气氛是多么的和谐、宁静!在这幅绝妙的写意画中,连主人耿介诚恳的性格都表现了出来。下半篇是一幅江村送别图。“白沙”、“翠竹”显示了明净无尘,在新月的照映下意境特别清幽。这就是主人家的外景。由于是江村,所以河港纵横,树枝做的木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涨了秋水也不过四五尺深。“野航”是乡间摆渡的小船,能够承载两三个人过河,恰好适应这里的需要。在暮色的掩映中,客人杜甫在主人锦里先生的“相送”之下,登上了这“野航”回家。殷殷之情难以言表。可以想见,杜甫来时也是这野航摆渡的。为了不冲淡主题,所以诗中毫无交代。

从“儿童喜”到“月色新”,可以看出主人是殷勤接待,客人是竟日淹留。中间“具鸡黍”、“话桑麻”这类事情,都略而不写。这是诗人的剪裁,犹如画家的选景一样巧妙。

客至

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开[1]。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2]。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3]。

【注释】

[1]缘客扫:因为客人的到来而打扫干净。****:茅草屋门。[2]盘飧(sūn):盘中之熟食,指菜肴。兼味:菜肴品类多。旧醅(pēi):原来的没有过滤的浊酒。[3]肯与:如果愿意。邻翁:田父野老。呼取:呼唤。余杯:剩余之酒。

【鉴赏】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春天草堂初成之时。据诗原注:“喜崔明府相过。”明府为唐时的县令,崔明府何人,无考定。诗人初到成都,草堂四周无亲无故,花径不扫,****常关,时与田父野老相往还。今有崔县令来访,诗人自然十分高兴。

首联“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写草堂四周之景及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草堂四周,春水荡漾,群鸥翩飞,境闲景幽。一个“皆”字展现了川西平原因都江堰自流灌溉,四周稻田蓄满春水的情景。“群鸥”写鸥鸟之多,在古人笔下鸥鸟常作为水边隐士的伴侣。“日日来”显示草堂之清幽闲静,无人打搅,只有群鸥来访。客人正是在这春光明媚之日,到草堂来访诗人。

颔联“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开。”正写客至。由上联的“鸥来”兴起,引来“客至”。诗人以与客谈话的口吻表白:庭中院落里长满花草的小路还没有因为客来而打扫过,言外之意是过去少有人来,自己也不轻易迎客。今天,一向紧闭的家门才特地为“君”(崔明府)打开,欢迎你的到来。表明了诗人对客人的敬重和深情厚谊。

颈联“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正写殷勤待客。诗人仍以自谦自歉的口吻边劝酒边对客人说:“草堂离市街远,买东西不便,盘中的菜肴简单,品类少;因为家贫,买不起好酒,只有用家酿的陈酒来招待你了!”家常话语,人间真情,既表现了杜甫生活的困窘,又表现了主客之间亲密、真诚相待的情谊。

尾联“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诗人笔锋陡转,以征询客人意见之口吻,如果愿与邻翁饮酒,立刻就请他们过来陪你喝酒。在文字上是峰回路转,在意境上是别开生面。诗人居草堂常与农民交,情谊笃厚。他有诗云:“田父要皆去,邻家问不违。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寒食》)还有诗云:“步履随春风,村村自花柳。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从中可看出诗人的平民意识和人文精神。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诗人以门前景、家常话、朋友谊、邻舍情交融在一起,编织成了一幅颇富农家情趣的“春酒宴客”图,极富人性美和人情味。

绝句漫兴九首(选三)[1]

杜甫

其一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2]。

【注释】

[1]这组绝句写在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次年,即代宗上元二年(761)。漫兴者,兴之所至随手写出之意也。不求写尽写全,也不是同一时间写成。从九首诗的内容看,实为由春至夏相继成章,亦有次第可循。[2]造次:匆忙、仓促。丁宁:同“叮咛”,再三嘱咐,反复交代。

【鉴赏】

杜甫寓居的成都草堂周围的景色很秀丽,他在那儿的生活也比较安定。然而,饱尝乱离之苦的杜甫并未忘记国难未除、故园难归。尽管眼前繁花似锦,家园的愁思还时时萦绕在心头。故“客愁”二字是九首漫兴绝句的纲领,全部都是围绕这个纲领来抒发自己客居成都时对国难家恨的愁思,属情景诗的范畴。

本诗即围绕客居之愁来写杜甫“恼春”的心绪。首句概括地说明眼下作者正沉浸在客居之愁思中而不能自拔。“不醒”二字刻画出这种沉醉迷惘的心理状态。然而春色却不通人情。次句把“春色”描绘成一个“无赖”,它硬要莽莽撞撞地闯进江亭,闯进诗人的眼帘。春光本来是令人惬意的,但在浸入“客愁”的作者心目中却成了干扰他“愁思”的无赖之徒。三、四句写这个“无赖”就在作者的眼前急匆匆地催遣百花开放,又令莺语频啭,似乎是故意作弄家国愁思绵绵中的游子们。

作者善于用反衬的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之中深化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加强诗的艺术效果。本诗中恼春烦春的情景,就与他在《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境相近。只不过《春望》写在乱中,愁思激切;本诗写在暂安时,客居惆怅。这种“乐景中写哀愁”的手法,产生了“哀愁感倍生”的艺术效果。故诗中见花开春风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嫩柳则嫌其过于叮咛。这种表现手法充分描绘出了作者当时的真情实感,因而也就能深深地打动读者的心。

其三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1]。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释】

[1]茅斋:杜甫给草堂书房取的名字。

【鉴赏】

本诗以烦乱的心绪描写燕子飞入“茅斋”扰人的情景。

上联说那扰人的燕子早就知道我这草堂书斋非常低矮狭窄,是它们筑巢育雏的理想之地,所以频繁地从江上到屋内、又从屋内到江上飞来飞去。这自然要引起主人的烦恼。光飞出飞进就引起主人烦恼吗?下联就具体描绘燕子在屋内的活动,点明引起烦恼的两个缘由:一是筑巢衔泥时之漏嘴,泥点掉下来弄脏了主人的琴与书;二是为了迅速地追捕和接近飞虫时不时地撞到了主人的身体。

全诗以明白如话的口语,对“燕子扰人”作了细腻生动的刻画,给人以亲切逼真的实感;而且通过这实感,使人联想到这低小的草堂书斋,由于江燕的侵扰使主人也难以容身了。从而表达出诗人草堂长期闲居,心境诸多烦恼的情态。客愁无绪,借燕子引出“禽鸟亦若欺人”的表现手法,颇具匠心。全诗极富韵味。

其七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1]。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2]。

【注释】

[1]糁(sǎn):散落。毡:毡毯,用以铺地。点:点缀、点染。[2]雉(zhì)子:小野鸡。凫雏:小水鸭。

【鉴赏】

这是一首明快的,描写初夏风情的状景诗。前两句写静景,后两句状活物。景物相间相融,各得其妙。

诗中为我们绘制了一幅美妙明快的初夏风景图:漫天飞舞的杨花撒落在乡间小路上,好像给小路铺上了薄薄的一层白毡;平静的溪水中一片片青绿的荷叶点染其间,好像层叠在水面上的圆圆青钱。掉转目光仔细一看:一只只小野鸡隐伏在竹丛笋根旁边,真不易被人发现;岸边沙滩上一群小水鸭亲昵地偎依在母鸭身边安然入眠。诗中“糁径”二字形容杨花纷纷散落于地面,语词精练而富有形象感。“点”、“叠”二字把荷叶在溪水中的状态描绘得十分生动传神。后两句在美妙明快中微寓萧瑟静寂之感。四句诗一句一景,亦是一句一画,皆可各自独立;而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了画面宏阔的初夏郊野自然景观图。细细品味,则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间时对初夏风光的流连欣赏,闲静心情中微寓客居异乡的萧寂之感。写法上针脚细密,前后照应;对仗工整,互相映衬,于散漫中浑成一体。且刻画细腻逼真,语言通俗生动,意境清新隽永,充满着深挚醇厚的生活情趣,不愧为名家风范。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1]。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2]。

【注释】

[1]潜:秘密的、悄悄的、偷偷的。润:浸润、滋润。

[2]锦官城:指成都。

【鉴赏】这是杜甫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首联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足以唤起人们对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人格化,说它知道时令节气,懂得满足万物的客观需要。不是吗?春天是万物萌发、蓬勃生长的季节,正需要雨水,雨就应时而下了,实在是太好了!

颔联承首联进一步表现“雨”的“好”。春雨一般都是伴随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的。然而也有例外的狂风暴雨甚至夹杂风雪的“倒春寒”,这种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是“好雨”。所以,仅是“当春发生”的、“知时节”的雨,还不足以表明其“好”。只有伴随着和风的细雨,才使这个“好”字得到了落实,才会令人欣喜。全联用拟人化的手法,表明今夜的春雨是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白天下来,并且下得声势很大,甚至雷鸣电闪,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首联和颔联写在室内听到的情况,第三联写在庭外看的情况。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天晴,那“润物”就很不彻底,“好事”就没有做到底。由于好雨是细无声地润物,诗人听不真切,生怕它停了,所以出门去看。若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放眼四望,小路因为黑云沉重而看不清了,江面也烟雾茫茫,只有那船上的灯火忽明忽暗还看得见一点光明。

尾联诗人驰骋想象,如果“好雨”下上一夜,万物都得到足够的水分滋长繁荣起来了,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不信,你等到天亮的时候出去看看吧!整个成都市到处是花的海洋,一片“红湿”,那一朵朵、一枝枝,红艳艳、沉甸甸的,多美多壮观呀!而田里的禾苗,山上的树木,一切的一切,都可以想象得到。

人们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本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人们喜爱的春雨,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现了杜甫的,也是一切“好雨”的高尚人格。喜“好雨”就是喜“好人”。题目中的“喜”字在诗里虽没有再现,但“喜”意贯穿全诗,其表现手法确实高妙。

同类推荐
  • 把心放在世界最温暖的角落

    把心放在世界最温暖的角落

    属于每个人成长中的瑰丽岁月、迷茫和感动。治愈系暖文,具有疗伤效果的文字,划破冷冬的阴霾,带来灿烂的春日暖阳。
  • 生命的呐喊

    生命的呐喊

    一部山野女子的奋斗史,一个女人的传奇人生,一部小人物在大时代的奋斗史。2010年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美国中文报刊争相选载,国内数家报刊火热连载,北京电台将其制成有声读文,全文连播。
  • 朱光潜经典作品选集

    朱光潜经典作品选集

    《谈美》和《谈美书简》是朱光潜两本最为经典的美学入门书,语言通俗易懂,本书将这两部作品合为一辑。《谈美》是朱光潜早年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阐释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谈美书简》是朱光潜晚年的心血之作,探讨了西方美学思想。《西方美学史》是美学泰斗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西方美学专著,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谈修养》是朱光潜对自己人生经验和智慧的总结,也是作为过来人的他与青年的亲切谈心。本书针对青年人普遍面对的人生困惑,进行了分析和解答。全书由二十多篇文章组成,话题都是与青年人密切相关的,如立志、心理、伦理观、学问、读书、交友、性爱、恋爱结婚,等等。
  • 关公崇拜溯源(上下)

    关公崇拜溯源(上下)

    本书即秉此宗旨,取法乎上。文学研究过去涉及这一课题,主要是从三国戏曲小说故事分析人物形象,或者是以民间叙事角度,从传说入手探其流变。这当然都是必要的,但也只能反映出近现代关羽传说的形态,而不能体现出历史的传承和曲折。作为一个长期的,影响广泛的“活”信仰,关羽的形象从来没有封闭凝固在文字或传说中,而是不断发展变化。如何将各个不同时代的关羽形象,恰如其分地放置在具体生成的背景之中,凸现其变化的因果联系,以及与同时代其他宗教、社会、民俗、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互动影响,然后又如何展现在文学艺术之中,才是更富于挑战性的课题。
  • 欧游杂记(经典悦读)

    欧游杂记(经典悦读)

    1931年8月,朱自清留学英国进修语言学和英国文学,其间漫游欧洲五国,写下数篇游记,后结集为《欧游杂记》一书,由开明书店于1934年出版。其中收录游记10篇和附录《西行通讯》,记录了作者1931年在威尼斯、佛罗伦萨、罗马、柏林、巴黎等地的游踪和见闻。这些文章以记述景物为主,但在写景时“也费了一些心在文字上”,构思精巧,动静结合;同时又寓情于景,自然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欧洲的自然风光、历史人文、生活民俗等,堪称游记散文的典范。本书以开明书店1934年版本为底本,保留时代特色,保证作品的原汁原味。
热门推荐
  • 霸道校草:天使校花

    霸道校草:天使校花

    她的家族势力不可小觑,可以说是无人能及。她也是家里的宠儿!在家里可以说是要风就是雨!家里人把她保护的太好了,外界没有人知道她长什么样子!她有平民身份进入圣灵学院。他是世界十大家族之首的少爷,人们都说他冷酷无情,没有人能融化他那颗冰凉的心。他也是圣灵学院的三大校草之首。
  • 我是狐狸不羡仙

    我是狐狸不羡仙

    她是一只被兔子养大的狐狸,当系统绑定她试图讲道理时:小狐狸:“兔兔姐姐说了,不能……”系统:...(__)ノ|
  • 踏地平天

    踏地平天

    轮回尽头话仙路,天断纪元不回头。万载古丘,向天三问,自十八道天墓之后,我在天坑生有三百日,只为钓今世因果,葬古往纪元。道载万古八十帝,众生淹没尘灰中。亘古未有,不代表不曾有,我以自身战场争渡……跨过岁月纪元,在彼岸尽头,吐了口痰而已。也许我会死去,但必须重铸轮回。我欠她一世因果,希望她能安息……我需要时间。不长,我就是用扫帚扫尽这些诸天葬星而已。每个纪元的开端都是一种阴谋,十二万九千年六百年后,断层必现,若是天道自斩,就是太古湮灭的时间。我名太初,这是我的落幕。天道,你只是不实天的一道烙印,你再自斩试试,信不信我杀道成生,将你剁了……真正的天地,早已天绝地通,你曾去过,昙花一现。
  • 大将军李牧

    大将军李牧

    少年勇武,白马金羁,从武灵王军驰骋西北征战匈奴,从士卒直到大将军,生平未尝失败于疆场,其战争指挥艺术炉火纯青,尤精骑兵大兵团作战,长途奔袭,彪悍灵动,北疆威震匈奴,击走奸诈燕国,数败强秦,并与秦灭国大军相持。平原君的器重赏识,两朝明君的临终嘱托,生死相依的军营兄弟,鱼水之情的赵国边民,奸诈弄权的朝中大臣,风雨飘摇的赵国局势,龌龊的末代赵王与奸佞朝臣,终致雄杰悲歌。
  • 我们这一代该如何面对婚姻

    我们这一代该如何面对婚姻

    我写这本书的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三姐解决她的当前的婚姻状况,但后来发现,不光是我姐需要改善婚姻状况,有太多的年轻夫妻需要改善。我们这一代人正值结婚年龄,有的刚结婚几年,有的刚结婚,有的准备结婚,有的正在热恋,然而我们这一代在面对婚姻时有太多的不和谐,在不和谐面前又有多少人选择了逃避。所以我希望写一点东西能够改变现在这个社会的婚姻现状,我只希望那些相爱的人笑着走进结婚登记处,然后幸幸福福的过日子,而不是吵吵闹闹、冷冷清清的混日子,闹着走进离婚登记处。
  • 神豪从签到开始

    神豪从签到开始

    在人生逆境之中获得神豪签到系统。签到就有奖励!“签到成功!获得奖励初级智能豪宅一套!”“签到成功!获得奖励夏威夷小岛庄园!”“签到成功!获得奖励阿尔卑斯山脉城堡一处!”......从签到开始,赵枫发现自己生活越来越多姿多彩!从此我的生活中不止豪车豪宅!还有星辰大海!读者群号:749421309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

    我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

    《我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是我10年作品的精选。其中,有两个关键的“题眼”,一曰“奋斗”,二曰“咖啡”,“奋斗”是姿态是精神是途径,“咖啡”是结果是目标是一种悠然的氛围。
  • 音乐之最

    音乐之最

    本书由98篇短文组成,介绍了许多情趣盎然的音乐知识和意味深长的音乐史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