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4700000012

第12章 茶之幸运与厄运 (1)

/潘序祖/

“碧云引风推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这是卢仝咏茶的诗。不管茶的效果是不是这样。然经他这首诗一鼓吹,徒然多了许多论茶评茶的人,茶的价值,逐渐地高起来。无论如何,要算茶之幸运的。

做一个中国人,没有不饮茶的。所谓饮茶者殆四百兆,而知茶者,我们只晓得卢仝,这未免是茶的厄运了。

细玩卢仝这首诗,茶的价值,盖有七种,分析的说就是生理的,心理的,文学的,伦理的,艺术的,哲学的,和“美”的。喉吻润当然是生理的。破孤闷当然是心理的。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不用说是文学的。生平不平的事,因为饮茶而生的一阵汗,都向毛孔中发了出去,不再搅我之心神,又当然是伦理的。至于肌骨清,我们须得解释一下。肌骨清,是指脸上神气,飘然有神仙之概,温然有君子之风,中国相书称之为有骨气,外国人就要说他脸上有expression了。着是饱含艺术气味的面孔,所以我说他是艺术的。通仙灵当然是哲学,不单是哲学,而且还带一些玄学,灵学,催眠的意味,真是好的。至于第七碗。那便更神妙的不可言状。那“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我简直说无可说,只好说他“美”了!

我不是文学家,否则我定要送卢仝一个什么感觉派的雅号。但我却学两年医,自己又害过病的。所以又深深地觉得卢仝是个医生。他这首诗,好说人吃药一样,药之入口,一阵苦味,恐惧心将一切闲闷都散了,然后搜枯肠,由血管达于全身,药性发作,毛孔尽开,遍体透汗,顿然觉得肌骨轻松,人也软得很,懒洋洋睡下去,就预备入梦,便是通仙灵了。人已经睡着了,自然是“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是描写大病脱体,梦境甜美的。

我想,这个解释,也不觉得错。恐怕他是用茶来象征因病服药。可惜我不是文学家,否则又要送他一个象征派的雅号了。

不是文学家而送卢仝的雅号,是恐怕侮辱了卢仝。但是我始终的想着,送雅号是不用花钱的。卢仝也死了,送错了,或是侮辱了也不负什么责任,况且我还可以借卢仝二字的力,可以扶摇直上九万里。我虽没有送,仍是耿耿于心的。

以上两种解释,似乎也含了幸运厄运的意义在内的。不过这幸运和厄运还是茶的还是诗的,是有待于研究罢了。

最好的茶,自然是夏历三月的时候。茶叶店告诉我们什么雨前和明前。然而这是指时间,而忘却空间,所谓空间,不徒是指地点。譬如我们说明前狮峰。是可以代表茶的产地好,采叶的时间好。却不能指明采茶的方法好。

最好的采茶方法,据人言是由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入山去寻野茶,采之以细纸包起,纳于衣内两乳之间。归来则叶已干,或未干而略焙之,其味迥异寻常。而我听此言,并不想着饮茶的人,却细味茶的幸运。十五六岁小姑娘两乳之间是好的,温香柔滑,却被茶叶享受去了,可惜!

茶也有采来之后,以人脚揉之而晒干的,这是红茶。据说这种红茶,西洋人最嗜之,我听此言,也不想着西人饮茶时能沾我国人脚汗之余,却细味茶之厄运了。脚下的蹂躏,是一件不堪的事,茶叶当之,亦复可怜!

与茶发生最密切之关系者是水。茶味不佳,我们就抱怨水。固然有理,不过也有时是冤枉的,蒸馏水泡出的茶不见得比普通水好些。西湖的虎跑水,泡出来的茶,有时竟发出霉味。惠泉被人弄污了,茶味也就差了。一个百年的宜兴壶,普通水放进去,就有茶味。

我曾见过一个五十年的宜兴壶,据说水放进去,就会变成茶。我揭开壶盖仔细研究,只见里面有一层绿色的,像石上的青苔差不多,不过不如青苔那样有光泽罢了。

我又喝了那壶中的水,起初倒也不大注意,后来朋友说这是水变成的茶,接着又说他这壶是一宝贝,又说值几千几百两,外国人要买他不卖,外国人又难过得很。我满心的惊奇又喝了一口。觉得好象是茶。他于是又接着说了一阵怎样闭目凝神的细味,怎样预备水,多少时间,多少温度,又说三不饮,人多不饮,心乱不饮,醉饱不饮,说得真是天花乱坠,我又喝了一口,觉得简直是在喝茶,不在饮水了。

这或者就是茶的幸运。

我们六安是产茶之地。不知谁想出一个法子来,将茶和茎扎在一起,成一菊花的形状,这是预备人用盖碗泡茶用的。一个菊饼,泡一盖碗茶,分量既匀,茶叶又不至于浮在水面。第一次水是取叶之味,第二次是取茎之味。用意不可谓不善,不过却难为了茶!

他如将茶制为钩形,片形,砖形,都是取悦于目的。总要算茶之厄运。

再如老太太喝茶放西洋参。有火的人放菊花,麦冬。还有的放茉莉花,玫瑰花等等于茶叶中的,都是茶的仇敌,珠兰双薰重窨,更是茶之厄运。

仔细一想,茶之厄运还不止此,已泼出去的茶叶,竟有人拾取之而晒干,夹在茶叶中卖,这经两次蒸晒煎熬的茶叶,厄运当然可以想见!

这还不算厄运,最可恶的,便是煮五香茶叶蛋的人,茶叶到了他那个锅中,真是粉身碎骨,连渣滓都熬化了。我们知道,茶和盐是两不相容的,用盐水泡茶,茶叶都泡不开。如今硬把它俩放在一起,用文火熬着。使它们融和。正如诗人所唱的:

“唐突天下娇”了。岂不罪过!

以上所说,是茶的厄运,也就是茶叶所受的刑罚。这刑罚包含着生命刑,自由刑,财产刑的。类如“吃讲茶”“端茶送客”“茶舞会”“茶话会”等等,都是假借名义。有茶之名,而无茶之真实享用。茶之名义被侮辱了,茶之权利被剥夺了,社会如此,夫复何言。

我写到此处,便搁了笔,到一个朋友处去谈天。走进了便看一幅珂罗版制的邓石如的隶字联对。那联句是:“客去茶香留舌本,睡余书味在胸中。”

邓石如是我一个死去的同乡。他的字倒不引起我的赞美。联句却是好的,尤其是“客去茶香留舌。”

这真太好了。我说不出来。我想我们只能意会。这也算茶之幸运,有了这种好句来赞美它!

我坐了一刻,便到第二个朋友房中去。这位朋友是一个生物学家。他房中有一架显微镜。他还有大玻璃罩子,罩在显微镜上面的。这是我看惯了,一点也不稀奇。不过今晚令我稀奇的,便是那大玻璃罩,并没有罩显微镜,乃是罩在一个茶盅之上,盅小罩大,盅内是刚泡好的茶,热气喷满了玻璃罩。

我很稀奇的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他笑着说:“一会儿你自然知道的。”

他一手捏着表,那秒钟走动的不息。他一面看表,一面注意玻璃罩。

过了一刻,他叫我到他身边。他一手捏着罩顶,带笑着门口中说:“一、二、三。”

陡然将罩子一揭,那一阵阵茶香,真是令人欲醉。他一面闻,一面说:“闻啦!闻啦!”

过了一刻,他很满意的坐下来,问我说:“你喝么?”

我说:“你这样费心泡出来的这一小盅,我怎好分肥呢?”

他笑起来了。

“你以为茶泡出来,是喝的么!这就错了。我只要闻,不要喝,一喝,闻的意味就完全消失了!”

他仍在笑。

我联想着。

“这真是茶的幸运了!这一分精神上的安慰,到什么地方能求得着。茶若有知,定然会肯为这位生物学家执萁帚,荐枕席的。”

我真不敢再写下去了。我佩服卢仝,佩服邓石如,佩服这位生物学家!

谈茶

/吴秋山/

茶是木本的植物。它的叶是通年常绿而不脱落的,无论是草木横落的秋天,或者是风雪严寒的冬日,它也依然是那样,没有什么改变。它的茎是从泥土里散出地上,没有主副的分别,所以它是属于常绿灌木(EverGreensShrub)。每到秋天,便开着白色的花,花梗很短,夹生在叶腋之下,花冠分为五片,雄蕊很多,但雌蕊只有一个,子房分为三室,每室的里面,都含有两粒胚珠。花形很像白蔷薇,清丽可爱。花谢之后,便结成三角形的木质果实。这和别的水果不同,是不可以摘来生吃的。它的叶很像栀子,为椭圆形,边缘生有锯齿,尖端很是锋锐。味儿清芬,可以采来制干,烹作饮料,很能止渴生津,是一种卫生的饮品。

茶的产量很多,在我国江淮以南诸省都有出产,印度、日本等处也有移植,所以很是普遍。它的别名也不少,据陆羽《茶经》云:“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这都是指采取的早晚而言的。它的种类不一,制法也异,然大别可以分为红茶与绿茶两种。大概如印度的红茶,福建的武夷茶、安溪茶和安徽的祁门茶、普洱茶等,都是属于红茶。而浙江的龙井茶,与安徽的松萝茶等,则是属于绿茶。但这不过是颜色上的区别,其实味道各自不同,而各有其妙处。如果我们能够仔细的吟味,也未始不可各得其风趣哩。

我很喜欢喝茶,无论红茶也好,绿茶也好,几乎天天没有间断过。有时虽然并不觉得口渴,也要泡了一壶,放在书桌上,深深地玩味。这使我悦乐,仿佛什么疲劳、沉闷都消失在它的色、香与味里了。这样成为一种癖,而且这癖的历史,已是颇悠久的了。

记得从前我在故乡的时候,斋居清闲,窗明几净,每天,都喜欢饮茶取乐。尝以大如橘子的荆溪小壶,小似荔枝的雪白的若深瓯,成化宣德间的绿色皱痕的瓷碗,瓷盘,龙眼菰片或芒仔草骨编成的壶垫,和点铜锡罐,错落地陈列在茶几上,拣选武夷山岩单丛的奇种,或安溪的铁观音、水仙等茶叶。自起窑垆,取晒干了的蔗草与炭心,砌入垆里燃烧。再把盛满清泉的“玉丝锅”,放在垆上。等水开时,先把空壶涤热。然后装入茶叶,慢慢地把开水冲下,盖去壶口的沫,再倒水于壶盖上和小瓯里,轮转地洗好了瓷瓯之后,茶即注之,色如靺鞨,烟似轻岚,芳洌的味儿,隐隐的沁人心脾。在薄寒的夜里,或微雨的窗前,同两三昵友,徐徐共啜,并吃些蜜饯和清淡的茶食,随随便便谈些琐屑闲话,真是陶情惬意,这时什么尘氛俗虑,都付诸九霄云外了。前人诗云:“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这种情味,到了亲自尝到时,才深深地觉得它的妙处呢。

但近七八年来,独客海上,虽然还是日夕无间地饮着茶;然因事务的束缚,事实上少有从容玩味的机会,不过只是忙里偷闲领略一些趣味而已。而故乡的茶叶,在这儿也不是轻易可以得着,除了有时乡友带来一些之外,是很难尝到的。于是就便改饮绿茶,绿茶虽和福建茶不同,但也清淡可口,另有一种风味。不过不宜泡以小壶,注以小瓯。因为即泡即喝,则水气犹存,淡若无味。若稍停注,又嫌冷腥。如果茶叶过多,则又涩味尽出,终非所宜。所以泡绿茶,最好是用敞口盖瓯,先把茶叶放在瓯里,将水渍湿,候冷,然后以开水冲满之,则色、香、味尽出,有如玉乳琼浆,秋兰春雪,真教人醉倒了,张岱《兰雪茶》里云:

“煮禊泉,投以小罐,则香太浓郁。杂入茉莉,再三较量,用敞口瓷瓯淡放之。候其冷,以旋滚汤冲泻之,色如竹箨方解,绿粉初匀,又如山窗初曙,透纸黎光:取清妃白倾向素瓷,真如百茎素兰同雪涛并浓也。”

张氏所说,虽然是指日铸雪芽而言,但绿茶泡法,都应如是。

江南的茶馆,也是一种消闲涤虑的胜地,如果身无事牵,邀了一二知友,在茶馆里泡了一壶清茶,安闲地坐他几个钟头,随意啜茗谈天,也是悠然尘外的一种行乐法子。不过他们泡茶,常爱参加几朵代代花,或茉莉花、玫瑰花之类,实在未免“抹煞风景”。虽然花茶的味道较为馥郁,但已失却了喝茶的真意味了。田衡艺《煮泉小品》云:

“人有以梅花菊花茉莉花荐茶者,虽风韵可赏,亦损茶味,如有佳茶亦无事此。”

诚然,喝茶要在鉴赏其自然的妙味,故参花之茶,气不足贵耳。田氏又云:

“茶之团者片者,皆出于碾碨之末,既损真味,复加油垢,即非佳品,总不若今之芽茶也。盖天真者自胜耳。芽茶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可谓讲究绿茶的妙谛。

我前月游西子湖,友人柳君送我半斤翁家村的野茶,即是田氏之所谓生晒的芽茶。我带了回来,尝于晨昏闲暇之时喝之,味儿确比普通的龙井甘洌,别有风韵,寒斋清赏,乐趣盎然,真使我两腋风生了。

同类推荐
  • 对自己好点

    对自己好点

    生命犹如海洋,生活恰是轻舟,扬起思维的风帆,穿梭于人生的海洋。白帆迎接的是狂风和浪花,而思维碰撞出的是或幸福,或忧伤;或积极,或消沉……
  • 悉达多

    悉达多

    意气风发的青年悉达多厌倦了婆罗门生活,与好友戈文达踏上了寻找自我、寻找真理之路。他们聆听了乔达摩的教义,戈文达认为已经寻得真理,选择追随乔达摩,而悉达多则觉得自己关于人生、关于自我的疑惑并没有解开,所以再次踏上求索之路。他在城市中结识名妓卡马拉,想要到世俗中学习新的未知,却逐渐陷入情欲和名利的漩涡,直至对一切产生厌倦。于是他再次抛下世俗,决心结束自己的生命。在绝望的瞬间,他听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顿悟了自己追寻一生的到底是什么。
  • 中国电视知识分子论
  • 岁月苦吟:雪峰诗词选

    岁月苦吟:雪峰诗词选

    《岁月苦吟:雪峰诗词选》选录的是王雪峰所写诗词的一部分。所录诗词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古体诗,古体诗我基本上采用的是新韵,古体诗中包含了格律诗(近体诗)。第二部分是古体词,古体词也采用的是新韵,是依据《钦定词谱》和《白香词谱》填写的。第三部分是自由诗。
  • 爱上一座城(林徽因文集)

    爱上一座城(林徽因文集)

    《爱上一座城》是林徽因的建筑学论著,着重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特征。这些学术文章既科学严谨,又因清新优美的文字而别具风韵,读之,雕梁画柱间如入画境。
热门推荐
  • 武戮乾坤

    武戮乾坤

    武装大陆,武装机甲与武者得天地,孤儿叶凡,误吃圣果,逆势而起,从此展开其妖孽人生。武装机甲立于脚下,古武踏破苍穹,武装机甲与古武得结合,尽在武戮乾坤。
  • 专家诊治肥胖症(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专家诊治肥胖症(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这是一本关于如何正确医治肥胖症的书介绍了该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
  • 徽墨遗书

    徽墨遗书

    东方的天际泛起了鱼肚白,这是黎明划破天晨时所散发出的白色亮光,这时候的天朦朦胧胧的开始亮了。此时,风烟俱静,山雾迷蒙。……也正是从这天开始,我注定与常人不同。
  • 天道美人黑化警告

    天道美人黑化警告

    伏玥,堕落的神,万年前的罪人。因为被某个清冷美人盯上,她绑定了系统,开始快穿了……在追了无数个位面以后,终于,美人黑化变病娇,修长手指扯了扯黑色领带,他弯起樱红唇角,朝她逼近,“怎么不跑了?”“……”伏玥看了眼腕上的冰冷手铐,老老实实的没再作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裁决之主

    裁决之主

    穿越携带系统,强大无需理由。江立重生在这个武道至上,强者无数,种族争霸的世界。拥有系统,就拥有一切。“超级布欧血脉、直死之魔眼、先天灵宝---未来之翼、主神神格、黑洞陨灭炮、大陆震荡架、无上神通---苍穹之手.....”一切你想到的,你想不到的,统统存在。“没错,我就是最终的裁决之主。”---江立======新书,裁决之主,求收藏,求推荐。
  • 俠侣传奇

    俠侣传奇

    这是林辉荣一力作《乾坤传奇》之后,又一力拙作之长篇武侠小说《侠侣传奇》,说书中主人公小三子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从小失去了父亲的他,又因失去了母亲,被论落街头为乞儿,他为了寻找失踪的母亲,一路经历了生死,被人欺凌的他,几乎饿死街头,但上天垂怜他。他却祸不单行,被邪魔逼练盘根错节的百合神功,想看他是如何经脉尽断,痛苦断肠的死法,幸而跌下万丈深渊,冲破奇经八脉,从而让他练成怪异神功。初入江湖的他,弄清身世之后,发现自己是已死去的大魔头之子。更受到黑白两道不能容忍他的存在,但他却以一身凛然正气,高绝武功和仁者之心,赢得了江湖奇侠对他另眼相看。从而也赢得了少女芳心,在奇侠的相助下,杀了邪魔,平息了多年江湖恩仇,赢得了几位少女心甘情愿生死相依。
  • 邪王的贴身冷婢

    邪王的贴身冷婢

    上一世,她是博士生,整日埋头办公桌,猝死无人知。重活一世,上天安排她做一名王府丫鬟,那便安然处之,静观其变,然而,谁能告诉她,为何是贴身丫鬟!“你过来,你说你要如何替我分担?”夜深人静,某王爷盯着小丫鬟干瘪的身材幽幽的说道。某丫鬟急急道:“王爷,奴婢不是这个意思。”“哦,那你是何意?”某丫鬟急中生智,语不惊人死不休:“三个臭皮匠,顶的诸葛亮,王爷可以多寻觅能人异士为您出谋划策!”本以为做好分内之事便可,可是这样的王爷与传说中的不一样啊,十年朝夕相对,至此,丢了一颗心。若今生未曾相见,便不会心生爱恋,若今生未曾相伴,便不会彼此相欠,若今生未曾相误,便不会彼此相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虚灵圣岛之五行追踪

    虚灵圣岛之五行追踪

    三千年前,天下大乱,金木水火土五行守护神牺牲性命镇压凶兽,三千年后,虚灵弟子初晗初洛临危受命,下山寻找新的守护神,路经镇月山庄、枯木村、幻溪镇、幽冥玄火,圣域景城,他们会遇到有着什么故事的男女主角,又会如何抵御铃木鸢、长生桥、冰霜谷、烈焰宗、玄土宫带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