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4700000014

第14章 寒夜客来茶当酒 (1)

/王春瑜/

“柴米油盐酱醋茶”

明朝浙江余姚有位王德章先生,曾口占一诗曰:“柴米油盐酱醋茶,七般都在别人家。我也一些忧不得,且锄明月种梅花。”这就是至今仍在民众口语中流传的“开门七件事”。“开门七件事”的说法,至迟在宋朝,已经出现在人们的口语中。当时的说法是:“早晨起来七般事。油盐酱豉姜椒茶”,或“柴米油盐酒酱醋茶”,成了“八件事”。但从元代直至明代,“开门七件事”的叫法及内容,终于定型,也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沿袭至清、民国而至今日,并无变化。这充分表明,茶在国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就势必影响到人们的交谊。

宋人杜小山的《寒夜》诗谓:“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这也可以看出清茶一杯,确实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好友在一起饮茶聊天,自是赏心乐事,而品茶、作诗,甚至联句,更是盛情难忘。大书法家颜真卿曾与几位好友在如水的月光下,一边饮茶,一边联句。他有《月夜啜茶联句》诗记其事曰:“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陆士修)。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荐)。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崔万)。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源(真卿)。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昼)。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士修)。”

北宋唐庚的《斗茶记》谓:

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某闽人,其所齋宜尤高,而又次之,然大较皆精绝……吾闻茶不问团,要之贵新,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千里致水,真伪固不可知,就令识真,已非活水……今吾提瓶支龙塘,无数十步,此水宜茶,昔人以为不减清远峡。……罪戾之余,上宽不诛,得与诸公从容谈笑于此,汲泉煮茗,取一时之适,虽在田野,孰与烹数千里之泉,浇七年之赐茗也哉!

唐庚字子西,中进士,为宗子博士,终承议郎。他曾经为贡举事栽了大跟头,连累他的哥哥唐伯虎(字长孺,初名瞻)也坐了一年多大牢,并被拷打得遍体鳞伤。这场官司久久不能定案,后遇大赦得以释放。因此,痛定思痛,唐庚觉得虽罢官为民,能与好友在一起品茶,不啻是如天之福了。

当然,在古代,饮茶毕竟属富裕阶层——所谓有闲阶级生活的一部分。对于胼手胝足、衣食不周的广大贫民来说,是很少有人能饮到好茶的。即使饮的自制土茶、锅巴茶、焦米茶、竹叶茶之类,也不会有繁文缛节。而对官场、富豪者、名士来说,情形自然大不一样。《世说新语》记载说:“任瞻字育长,少时有令名,自过江失志。既下饮,问人云:‘此为茶为茗?’觉人有怪色,乃自申明云:‘向问饮为热为冷耳!’”可见任瞻连茶就是茗都不懂,也不知道茶皆热饮,尤其在正式场合——如宴饮之类。因此,他的这番话,都是煞风景的,难免别人皱眉了。

饮茶讲究儒雅、君子之风。倘如牛饮,或对小点心狂啖,或对夹有精致食品的特色茶猛喝,则有悖茶道、有损交谊。元代大画家倪云林为此甚至与人绝交。据载,云林素好饮茶,在无锡著名的“天下第二泉”惠山,用核桃松子肉,和真粉成小块如石状,置茶中,名曰“清泉白石茶”。有个叫赵行恕的先生,是宋朝宗室,但显然属于“金盆狗矢”之类,无文化修养。他仰慕云林的大名,前去拜访。坐定,云林让童子上茶,行恕觉得味道不错,便“连啖如常”,云林顿时不悦,说:“我因为你是王孙,所以拿出好茶,你却一点儿不知道此茶的特殊风味,真是个俗物嘛!”从此与他断绝往来。

也许是先民太重视茶谊、茶德,以致被异化,出现了神话故事。南朝宋刘敬叔著《异苑》,谓:剡县陈务的妻子,年轻时与两个儿子居家守寡。一家人好饮茶茗。因为宅中有个古坟,每次饮茶就先祭祀它。两个儿子很不高兴地说:“古坟知道什么,不是白费心意吗?”他俩想掘掉这座坟,母亲苦苦劝阻才未掘。当天夜里,她梦见一个人说:“我住在这个坟里已经三百余年了,你的两个孩子常想毁掉它,全靠你保护,又给我好茶喝,我虽然是九泉之下的朽骨,怎能忘记报答你的恩情?”到天亮时,在庭院中获得铜钱十万,似乎埋在地下很久了,但穿的绳子却是新的。母亲将此事告诉两个儿子,他俩很惭愧。从此以后,他们给古坟祭奠供茶更勤了。

与这个故事类似的,还有《广陵耆老传》的一则记载:晋元帝时,有个老太太,每天清早独自提一茶器的茶,到市上去卖。市上的人抢着买,可是自早到晚她的茶器里的茶却不曾减少。她卖茶所得的钱,全散给路旁孤老和贫穷的讨饭人。有人感到奇怪,州里的法官把她关进监狱。到夜里,这位老太太却拿着卖茶的茶器,从监狱的窗中飞出去了。

这两则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妇女,她俩的共同特点是善良,堪称是中国茶文化史上真善美的化身。

“应缘我是别茶人”

茶与社会生活关系是如此密切,它成为馈赠亲友的礼品,也就是意料中的事。在历代诗文中,谢赠茶的文字,简直俯拾即是。

李白有《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并冠以长序,文谓:

余闻荆州玉泉寺近清溪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其水边,处处有茗草罗生,枝叶如碧玉。唯玉泉真公,常采而饮之,年八十余岁,颜色如桃花……余游金陵,见宗僧中孚,示余茶数十片,拳然重叠,其状如手,号为仙人掌茶,盖新出乎玉泉之山。旷古未观,因持之见遗,兼赠诗,要余答之,遂有此作。后之高僧大隐,知仙人掌茶,发乎中孚禅子及青莲居士李白也。

从此诗可知,李白对李中孚和尚赠他稀见的茶是多么重视。“仙人掌茶”的定名,正是出于李白的大手笔。

茶固然可一人慢呷,但论情趣,恐怕总不如与友人共品,而烹友人所赠之茶,更有一番情义在。白居易的《谢李六郎中寄蜀茶诗》谓: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千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是中国茶史上的名篇。诗谓: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轻。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显然,卢仝是深知茶中三昧的。

大诗人苏东坡游无锡惠山,钱道人烹小龙团茶招待他,东坡感念不已。写下《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诗:“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孙登无遇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既有赠茶,必有讨茶。古人讲究朋友之间有通财之谊,包括“肥马轻裘与共”,况茶乎!在古今嗜茶者中,最让人感慨的,是晚明昆山文人顾僧孺。在临终前,仍念念不忘向他的好友张大复(1554—1630)讨梅花和茶。写下《乞梅茶帖》的绝笔。其帖云:

病寒发热,思嗅腊梅花,意甚切,敢移之高斋。更得秋茗啜之尤佳。此二事,兄必许我,不令寂寞也。雨雪不止,将无上之后把臂耶?

张大复回忆说,此帖写于正月五日。待他因事从娄东归来,看到此帖,顾僧孺已于先一天死去。而“此帖字画遒劲,不类病时作

同类推荐
  • 翡冷翠的一夜

    翡冷翠的一夜

    徐志摩为新月派诗人的领军人物,写作上汲取拜伦、雪莱、济慈等浪漫派的意象及手法,词采工丽、想象瑰奇,是我国现代诗坛的一颗耀眼的明星,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和《云游》等集。本书所选各篇以蒋复璁、梁实秋主编的《徐志摩全集》(台湾版)为底本,原书得到徐志摩前妻张幼仪女士及生前好友的鼎力相助,文字资料由徐志摩与张幼仪的独生子徐积锴先生向美国各大学图书馆中搜求,意在“保存文献,传诸久远”。
  • 蒙田随笔全集上卷(英文版)

    蒙田随笔全集上卷(英文版)

    《蒙田随笔全集》共107章,100余万字,于1580—1588年分三卷先后在法国出版。此后,该书再没有绝版过。《蒙田随笔全集》卷帙浩繁,旁征博引,文采斐然,娓娓动人,与培根的《人生论》和帕斯卡尔的《思想录》(已经收录于“最经典英语文库”),并称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之作。从此,随笔(essay)作为一种文体确立下来。《蒙田随笔全集》创作的背景正是法国内战期间,宗教战争的残酷深深刺痛蒙田的心,家国离乱的悲哀与痛楚,贯穿随笔创作的过程中。然而,思想者的身份使他在创作中尽量保持一种理性和深沉,他将愤懑之情化作清新激扬的文字,通过谈自己而谈人类、谈世界,侃侃而谈中,引导人们去体会文字间蕴含的人生真谛。
  • 落叶拾记(罗良伟诗选)

    落叶拾记(罗良伟诗选)

    这是一个诗人退隐的年代,我说过在一个诗歌缺失的年代,在一片诗人缺席的大地上诗意地栖居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谎言。我不想成为一个诗人,甚至从未明白过一个真正的诗人应该是什么样。即使这样,《落叶拾记》还是脱稿付印了,不无矛盾。
  • 诗经里的植物

    诗经里的植物

    认识《诗经》里的植物,能够让人不经意间想象出中华文明曾经生成的场所:心里的一爱一恨、容颜里的一擦一笑、山风里的一呼一吸、雪雨中的一飘一落,虽然已经相隔两千多年,伴随这样的心路历程,让我对生活于其中的家乡土地、山、河流,比所看的,要更为厚重,更为缥缈,更为神秘。因此,在这种亲切感里,爱的心也更真实一些。
  • 总是宋词最关情

    总是宋词最关情

    《阅读中国——总是宋词最关情》这本书,采用了词中有故事、故事中有词的写法,向热爱宋词的朋友吐露一段段或简单、或凄美、或沧桑……的故事,带着读者朋友一起在宋词的情感世界里去放松、去畅想、去漫步。
热门推荐
  • 少爷的迷糊宠萌妻

    少爷的迷糊宠萌妻

    父母的一场联合婚姻,把两个人的命运齿轮紧密地扣在一起。林漠南,徐小倪的腹黑哥哥,林氏集团嫡孙继承者。唯独腻宠她一人,完虐暴揍前男友,打脸白莲花,看他女人不爽?打。徐小倪哭丧着投诉:“哥,今天彭舒雨带着她男朋友到我面前秀了一波恩爱,还笑我连一个初吻都送不出去,是个老处女!只见林漠南那红红的嘴唇蜻蜓点水似的快速碰了一下后面无表情地望着她,徐小倪则惊恐地望着他。
  • 某科研的恋爱日常

    某科研的恋爱日常

    日常文无主线想到哪写到哪纪知十五岁的时候突然就对邻居家的哥哥,日久生情了。但边言优秀的仿佛和她不是一个世界。“只是让你跑一下胶,你是怎么跑出这种波浪形的?”边言看着纪知叹息。“我……我也不知道啊……”她低着头不敢看他。边言本可以站在云端俯瞰众生,但他亲手将自己的光环褪下,走到纪知面前。“你看,现在我是不是和你在一个世界了?”青梅竹马双向暗恋科研大佬智商爆表博士生男主×天生迷糊青梅竹马咸鱼女主
  • 一品神婿

    一品神婿

    曾经的桂市名门望族沈家独子。沈家与白家百年世交,定有娃娃亲。性格低调,为人正直,不爱言语,护短,对敌人心狠手辣。
  • 成仙狂人

    成仙狂人

    一段无奈的仙侠修真,一段奇异的异世见闻。屠仙灭魔只是为了活下去和守护那些想守护的人,也只是为了回到这个蔚蓝的星球。
  • 半随流水半随尘

    半随流水半随尘

    一个从不被看好的废柴,一段洋洋洒洒的青春,一种说不清楚的情感,管他青眼,白眼,冷眼,无数种看不清楚的神情。我只要睡,睡,睡,睡他个天昏地暗,无奈懒虫,废柴,总得要活着,要在这时代生存,于是废柴从良,一段啼笑皆非,略带心酸的历程就会随之而来,只能说过程很艰巨,大哥很心酸,结果是不是美好的呢?管他呢,只要做一个不辜负自己的懒虫,忙里偷闲,偷得浮生半日闲
  • 娜丽娅时代

    娜丽娅时代

    一个普通的女生娜丽娅莫名其妙地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星球,到处都是一片荒芜寂静,没有人烟的样子,她该怎么样存活下去了?还不容易才被人救了回来,却马上被毁了容,对于一个年轻靓丽的女生,这样的打击下,她又该怎么样生存下去了?好不容易上了学,可是在学校却有还几个英俊潇洒的仪表不凡的帅哥天天骚扰她,面对这么多美男子的骚扰,她又该怎么样对付了?身边还有御姐萝莉大叔正太,还有紧张的学业必须尽快完成,让她身心疲惫,她要怎么渡过了?还要踏上一次寻宝的旅程,恶魔和杀手都虎视眈眈,她能够坚持到最后吗?~小说中随时都有神秘人物登场,有兴趣的读者快来寻找吧!
  • 爱在草原上

    爱在草原上

    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中一个真实的故事,又游离于这个故事。一位35岁、普普通通的蒙古族牧民妇女,在无情的大火面前瞬间做出生死抉择——先救邻居家的两个孩子!当她再冲进火海抢救自己儿子时,大火已吞噬了一切。她还是一次次往火海里闯,被烧成重伤并致重度毁容。这位伟大的英雄母亲感动了草原、感动了中国,获得“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见义勇为模范”荣誉称号。荣誉背后,是她的心酸、悲伤和痛苦,当然,还有如期而至的幸福,更有民族团结的大爱之歌……
  • 楹联丛话全编

    楹联丛话全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走进我心底

    走进我心底

    2018年,陈筱筱从老家的高中转学来到这个名为滨江市第四中学的高中。
  • 魔塔封神

    魔塔封神

    ““公主请自重,我也是一个有着小矜持的人。”“呦呵,那昨天谁死皮赖脸的爬到我床上?”“昨天晚上太冷,太夫说了,我是阳光型的。”“这就是你抱着我睡一晚上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