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4700000044

第44章 茶禅闲话 (1)

/葛兆光/

古人以禅意入诗入画,尝有“诗禅”、“画禅”之称,似无“茶禅”之名,东瀛有“茶道”(Teaism)一词,其意乃“茶の道”,我这里杜撰个“茶禅”,并非立异争胜,只不过古时大德嗜茶者多,说公案,斗机锋,常常有个“茶”字在,故生老婆心入文字禅,也在“茶”与“禅”两边各拈一些子花絮,凑合成几则茶不茶、禅不禅的话头,在题内说几句题外的闲言语罢了。

一、文人吃茶

文人吃茶,比不得四川人泡茶馆,也比不得广东人吃早茶。蜀中茶馆烟雾蒸腾,茶博士吆喝声与茶客们聊天声沸反盈天,热闹自是热闹,却不静;粤乡茶楼气味浓郁,肉包子小烧麦甜点心外加肉粥皮蛋粥香气袭人,美味固然美味,却不清。更何况在香瓜子、花生米、唾沫星子、一氧化碳的左右夹攻下,茶成了配角,名曰吃茶,茶却成了点缀、借口、漱口水或清肠汤。而文人吃茶,却是真的吃茶,而文人吃茶中要紧的有两个大字:清、闲,这“清”、“闲”二字中便有个禅意在。

口舌之味通于道,这是一句老话。中国文人雅士素来看重一个“清”字,然而,若问什么唤作“清”,却颇有些子搅不清拎不清说不清,只能勉强借了禅宗六祖能大师的四个字,唤作“虚融淡泊”,若有人打破沙锅问什么又是“虚融淡泊”,便只能粗略地说,大凡举止散淡、性格恬淡、言语冲淡、色彩浅淡、音声闲淡及味道清淡皆可归入此类称作“清”,即老子所云“见素抱朴”,佛陀所云“澹泊宁静”,下一赞语则为“雅”,反之则唤作“浊”。如一身大红大紫花团锦簇披锦挂银,便是暴发的财佬而不是清贫的高士,甜腻秽浊满口胡柴,便是泼妇土鳖市井无赖而不是洁身自爱的君子,钻营入世情欲十足,则是穷酸腐儒小人之辈而算不得孤傲清高的智人,口嗜油腥荤膻如红烧肉涮羊肉烤乳猪之类,则只是久饥的老饕而不是入雅士之列的文人,下一字贬词,则唤作“俗”。

槛内之人如是,槛外之人亦如是,清人龚炜《巢林笔谈》卷一曾记有一寺庙“盆树充庭,诗画满壁,鼎樽盈案”,而寺中老僧“盛服而出,款曲之际夸示交游,侈陈朝贵”,便下了一句断语说“盖一俗僧也”,而《居士传》卷十九《王摩诘传》记唐代诗人王维“斋中无所有,惟药铛、茶臼、经案、绳床而已,则暗示他清雅之极无半分浊气,这雅俗之分正在其清浊之间,而这清浊之分则内在其心净与不净,外在其言行举止淡与不淡之间,这雅、清、淡正是六祖能大师所谓“虚融淡泊”,也正是神会和尚所谓“不起心,常无相清净”,习禅修道者不可不识这一“清”字,亦不可不辨那一个“浊”字。禅家多“吃茶”,正在于水乃天下至清之物,茶又为水中至清之味,文人追求清雅的人品与情趣,便不可不吃茶,欲入禅体道,便更不可不吃茶,吃好茶。所谓“好茶”,依清代梁章钜《归田琐记》卷七,并非在其香,而是在其清,“香而不清,则凡品也”,大概不是千儿八百一斤的“碧螺春”、“君山银针”,至少也得是清明时节头道摘来一叶一芽的“龙井”之类,而北方人惯啜的“香片儿”,过香而不清,南方人惯啜的“功夫茶”,过浓而不清,都难以入“清茗”之品而只能算解油腻助消化的涤肠之汤了。

得一“清”字,尚须一个“闲”字。若一杯清茗在手却忙不迭地灌将下肚,却又无半点雅致禅趣了。《巢林笔谈续编》卷下云:“炉香烟袅,引人神思欲远,趣从静领,自异粗浮。品茶亦然。

”故品茶又须有闲,闲则静,静则定,对清茗而遐思,啜茶汁而神清,于是心底渐生出一种悠然自乐的恬怡之情来,恰如宋人释德洪《山居》诗中所云:“深谷清泉白石,空斋棐几明窗,饭罢一瓯春露,梦成风雨翻汇”,吃茶闲暇之中,世间烦恼、人生苦乐、政坛风云乃至什么油盐酱醋柴米,都付之爪哇国去,剩在齿颊间心胸里的只是清幽淡雅的禅意,此般若更配以上佳的茶灶茶具,置身于静室幽篁之中,则更不沾半点浊俗之气,故明人张岱《陶庵梦忆》卷三云雪兰茶须禊泉水、敞口瓶,方能“色如竹箨方解,绿粉初匀”,如百茎素叶同雪涛并泻,而闵汶水茶更须千里惠泉,于明窗净几间取荆溪壶成宣窑瓷瓯,“方成绝妙”,而《遵生八笺》亦云茶寮应傍书斋,焚香饼,方可供“长日清淡,寒宵兀坐”,这自是深得三昧语。如此既清且闲的饮茶,又岂止在于“懈荤腥,涤齿颊”,直在茶中品出禅味来也!所以知堂老人《吃茶》说得最妙:“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这便是文人吃茶。反之,若粗茶大碗,喧喧闹闹,一阵鲸吸长虹,牛饮三江,便不入清品,更不消说有什么茶禅之趣,借妙玉的话说,这不是“解渴”,怕便是“饮驴”了。

二、和尚家风

《五灯会元》卷九资福如宝禅师条下载:“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饭后三碗茶。”

饭后饮茶,依清人《饭有十二合说》,自是“懈荤腥,涤齿颊,以通利肠胃”的良方。只是记得《红楼梦》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中说到黛玉到得贾府,“饭毕,各个有丫环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家教女以惜福养身,每饭后必过片时方吃茶,不伤脾胃,……接了茶,又有人捧过漱盂来,黛玉也漱了口,又盥手毕,然后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不由暗暗替和尚担了一份心思:这和尚饭毕便三碗茶,会不会“伤了脾胃”?想来和尚的碗,不是那成窑宣窑里小巧玲珑的盅子,不是文人用的上盖下托的盖碗,也不是妙玉斟茶酬宝黛两人的什么“点犀盉”、“瓠瓟斝”,只怕是粗憨的大海碗;和尚的茶,也不是那春露煎就的清明茶,也不是妙玉以冬雪泡就的老君眉,也不是《儒林外史》里林慎卿们用雨水煨的六安毛尖,只怕是比红毛法兰西绿茶还要厉害的老边梗子茶。

那三碗茶下肚,景阳岗是能过,但僧寮里吃的那三碗青菜两碗米饭,怕就灰飞烟灭无影无踪了,若连肠里隔年储下的陈板老油也洗下个三两二两去,茶毕静坐,肚中翻起波澜,腹间奏起鼓乐,一片翻江倒海,四周金花乱并,不知又如何定下心来打禅!一日读清人笔记《两般秋雨盦随笔》卷六,云和尚之言有“但愿鹅生四脚,鳖着两裙”、有“狗肉锅中还未烂,伽蓝更取一尊来”,有“混沌乾坤一壳包,也无皮骨也无毛,老僧带尔西天去,免在人间受一刀”,心下恍然有悟,原来和尚早有“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之传统,如此鹅蹼、鳖裙、狗肉、鸡蛋一通大嚼,岂不似鲁提辖山下归来?三碗茶下去,自是心清神定,正好坐禅,静默中细回味腹股间的馥郁浓香,齿颊间的茶叶清香,好不快活如涅槃上了极乐世界?后又阅仰山慧寂禅师语录,有偈语云:“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酽茶两三碗,意在镬头边”,方才彻底醒悟,原来“和尚家风”,并不持戒,又不坐禅,如此,又何惧什么三碗两盏酽茶!

三、赵州吃茶去

一人新到赵州禅院,赵州从谂问:“曾到此间么?”答:“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一僧,答曰:“不曾到。”师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为什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唤院主,院主应诺,师仍曰:“吃茶去!”

唤人“吃茶去”,古今大德猜议纷纷,只云玄机深奥,无迹可求,故后世禅师多照猫画虎,依葫芦刻瓢,像杨歧方会,一而云“更不再勘,且坐吃茶”,再而云“败将不斩,且坐吃茶”,三而云“拄杖不在,且坐吃茶”,全不顾赵州“吃茶去”本义,直是狗尾续貂,佛头着粪。今来妄解一番,也不知是得大意,还是画蛇添足,若是郢书燕说,也不枉揣摩一番的苦心。赵州吊诡,古今一词,偏偏此三字内更不曾捉迷藏,打哑谜,“吃茶去”便是“去吃茶”,并无多深意在,既不像清人抬起茶碗暗示送客,亦不像今人倒下茶来便是待客。

禅家讲三个字,唤作“平常心”,何谓“平常心”?即澹泊自然,困来即眠,饥来即食,不必百般须索,亦不必千番计较;禅家又讲两个字,唤作“自悟”,何谓“自悟”,即不假外力,不落理路,全凭自家感悟,忽地心华开发,打通一片新天地。惟是平常心,方能得清净心境,惟是有清净心境,方可自悟禅机,曾来此间与未来此间又有什么分别?偏偏要说“是”道“非”,岂不落了言筌理窟?有问必答,答必所问,如猎犬嗅味而至,钟磬应击而响,全不是自家底平常心,也不是自家底悟性,却像是被人牵着鼻子套上缰,若是这般迷执汉,自家心觅不见,自家事不知做,不唤你去吃茶又唤你去作么生?一碗清茶又不是饱肛之食,又不是泻腹之药亦无人给你斟,须自家拿碗,自家倒茶,自家张嘴,清且苦,苦且清,若在吃茶中体味出淡泊自然、自心是佛之意,岂不远胜于回头转脑四处投师东问西问?故赵州云:“吃茶去!”黄龙慧南《赵州吃茶》说得好:

相逢相问知来历,不拣亲疏便与茶。翻忆憧憧往来者,忙忙谁辩满瓯花。

既问来历,为何又不拣亲疏?既不拣亲疏,又何必问来历?答得出者,免去生死往来轮转周流,答不出者,且去一边坐下吃茶!

嗜茶者说

/韩作荣/

每年清明、谷雨前后,总有朋友寄一点儿新茶来,这一袋或一小桶从复苏的枝条上采摘的新芽,在我看来,几近于灵魂的渗透、生命的游移。第一杯新茶的品饮,我会舍弃终日不离手的紫砂壶,将通透明亮的磨花玻璃杯纳入少许青茗,在炉灶旁看水在壶底张开鱼眼、吐出蟹沫,继而冲泡。于是乎水气环绕氤氲,茗芽在水中舒展,那芽鲜嫩、肥硕,叶则微小,连缀在茶芽之旁,一芽一叶、一芽两叶,透出一团新意,而水,却在淡绿中带一点儿微黄,呈现在面前的,有如微缩的江南,所谓风在茶中、云在茶中、雨在茶中了。

一杯新茶会给我这被烟熏黄的四壁带来生气,带来新鲜的气息,让眼睛蓦然一亮。看芽叶顶着一颗颗水珠,所谓“雀舌含珠”,这昏暗的小屋似乎也传来鸟的啼鸣。

待30秒过后,舒放的茶会溢出其独有的清香,静静地品一口,一股热流像一条线一样深入胸腹,可香气仍留在唇齿之间。从茶芽的“环肥燕瘦”,会领略茶生于山前还是生于背阴的山后,细品茶的滋味,会知晓茶园四周栽植的是板栗树还是兰花,因为茶会吸纳花的香气。

新茶难觅,好茶无多。那大抵是因为中国的名茶为绿茶,且多为茶芽。茶树发芽时采摘,只能有几天的时间,所谓“早采三天是个宝,晚采三天便成草”了,芽是活物,并不等待采摘的手指。而一斤特级龙井含嫩芽3万余;一芽一叶,形如雀舌的碧螺春,一斤中含雀舌近7万。想于白毫萌生、嫩叶初展之际,凌晨夜露未碎时开始采摘,5名采茶女采一天,才能采摘出一斤龙井,难怪稀者为贵了。可茶芽细嫩,经不得浸泡,好茶第二泡最妙,第三杯还喝得,再泡第四杯水时则索然无味了。自然,好茶并非都是茶芽,中国的十大名茶中,“六安瓜片”均为瓜子形的嫩叶;“太平猴魁”则枝叶相连,于水中浸泡,有刀枪剑戟般的杀伐之态;而“铁观音”系粗老采,粗梗老叶半发酵后制成,仍为名茶,不过此类茶多为喝功夫茶所用。

对于饮茶,我虽为嗜茶者,在精于茶道者看来,尽管颇多挑剔,仍是个饮茶无道者。想来,本人对茶道也算略知一二,但实感茶道的形式过重,已不是品茶,而是和茶没有多少关连的一种仪式了;再则想讲究一番,也没有那个条件,所谓“茶文化”,也只能胡侃一番,让那茶便茶在文化里,和喝茶的嘴没有必然的联系。

古人称烹茶为煮泉,所谓水为茶之体,茶为水之魂,没有好水,那魂是不便附体的。烹茶以泉水为上,江水次之,井水为下,可城市中并非都有中泠泉、惠山泉、观音泉、虎跑泉、趵突泉这被茶客称道的五大名泉,所饮的地下水本属最次的烹茶之水,加之水污染,再美妙纯粹的灵魂也要附于病体之上,用这样的水泡茶,只能是一种遗憾了。烧水的壶以铜壶为最,在市场上也很难买到。泥炉大体可以自造,而烧水之柴,譬如广东的潮汕功夫茶,火必以橄榄核焚烧,让人哪里去找?水应为山坑石缝水,在马路上也是寻不来的。至于一套普通茶具也要大大小小百余件,人呼吸都不顺畅的小屋,买来这些茶具大抵也要塞在床底下,有这个必要吗?至于烫杯飞转成花,头冲水洗叶倒掉,二冲水沿泥壶的四周环入,不能直冲,以免冲破茶胆,倒茶对着杯子巡行至八分满谓“关公巡城”,直至点点滴滴最后滴下,谓之“韩信点兵”,这些似乎不难做到,但就我而言,也感到够啰唆的了。

同类推荐
  • 鲁迅杂文经典全集

    鲁迅杂文经典全集

    《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篇》、《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本书全面展示了中国文学大师鲁迅的杂文,让您可以充分领略大师的文学风采。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自然传说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自然传说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走不远的昨天

    走不远的昨天

    这是一套老三届著名作家回忆性质的怀旧经典丛书,参与的作家有肖复兴、张抗抗、叶辛、赵丽宏、毕淑敏等,范小青着重的描写了自己的生平以及创作生涯。
  • 流向远方的水

    流向远方的水

    本文收录了作者的一些散文随笔,简单的文字中透露出作者深刻的内涵以及对诗词的理解,对诗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一番。
  • 在世遗作

    在世遗作

    《在世遗作》是穆齐尔“在世时亲自出版”的“个人遗作”,其中包括了一些短小的叙事性作品,如《捕蝇纸》《换一种眼光看羊》等,这些叙事性作品同样也是随笔精神的体现,它们通过对细微、“渺小”的对象的观察,展示了作者对生活和心灵的微观世界所作的思考,这些微观世界是对大时代背景的映射,因此,它们的价值也许并不亚于具有更大关怀视野的作品。
热门推荐
  • 燃爱豪门:蓝少的燃情娇妻

    燃爱豪门:蓝少的燃情娇妻

    她如火般闷进他冰封已久的世界,带着灼热的气息燃烧他的措手不及。初遇,江暖夏救了车祸中的蓝傲风。从此她如雏菊般开进他的生命里,扎根在他的心里。一纸契约,她被迫嫁给了他。婚后的她一再刷新他的爆点,逐渐融化他冰冷的心。将原本冷却的爱情变得升温。殊不知,往日的恋人不负归来。看她如何守护那份爱情,如果痛到极致,你是否还会坚强。如果你不坚强,该如何握紧那份爱情。
  • 无悔走此生

    无悔走此生

    出生在豫西某县的李富贵,曾经有过幸福的家庭。可是因为一次家庭变故,他的人生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在商场中,不怕困难,拼搏进取,一步步走向成功。在成功之后,他投身家乡建设,他的人生也因此光彩夺目。
  • 我能编写奇遇

    我能编写奇遇

    姜晨穿越到了玄幻世界,成了一支世界本源显化的毛笔。在他的笔下,一个个天命之子相继诞生,消失于历史之中的神话时代再度降临。“被迫害的大派弟子跳崖逃生,却获得了古帝传承,这是合理的发展。”“由天才变为废材的少年偶然发现不知什么年代的戒指里藏着一位上古强者,这是一个符合逻辑的巧合。”“末法时代即将结束,被大人物掩盖的神话时代开始现出踪迹,这属于历史的必然。”从荒天帝独断万古,到无始大帝背对众生,再到炎帝异火焚天……一支笔——编写命运、重塑神话!
  • 最后的阴谋家

    最后的阴谋家

    本与世无争,一生愿望只求与心爱之人相守,却不想一场大火烧掉了他所有的希望。本想报仇,却不想,一个阴谋却悄然朝他拉开,而他,就像是一只待宰杀的羔羊。本以为于此,却不想,在他绝望之时,一双好心的大手在为他披荆斩棘。而接下来要做的,除了报仇,还是报仇。
  • 昭晰

    昭晰

    种田文,种田文,种田文!!!古代女人不容易,一步错便有可能万劫不复。穿越回去的更不容易!南朝宋初年为故事背景板。以身份特殊的忠武候嫡长女谢云晰为主线,展现各位男男女女在南北朝这个大时代中的跌宕起伏。皇朝更迭,宫廷政变,叛妻扼杀,南北攻伐,贵族风流,兄弟阋墙,母子反目,家族延续,笑面虎,白莲花,汝夫女吾养之,汝妻女吾养之……这些……都有!!文案无能!其实这是一个有狗血和天雷的轻松故事。毕竟这是种田文。
  • 灵师系统

    灵师系统

    穿越来到异世大陆,得到系统,踏上修炼旅途!
  • 嫡女谋生记

    嫡女谋生记

    从小生活在蜜罐中的五好青年林清浅,是长在红旗下的美人,长大后,为了报效祖国,她披荆斩棘努力加入军队为国效力。如此优秀的新时代女性,却一不留神被穿越大神开玩笑似的送到了古代,光荣地成为京城四品官员林府嫡系子孙中不受宠的软包子一个。穿越第一天,她就面临着三房要被长辈团灭的危险。林清浅面对林家一群狼,心有戚戚,救人难度系数有点高呀。虽说有难度,好在林清浅骨子里自强不息的骨气还有,好吧,别人指望不上,她只能自个上了......幸福生活靠自己不假,可是一路高歌之上,不请自来的王爷算怎么回事?还有,你老人家来了,为什么还顺了一群麻烦人物来给她添堵?
  • 天煞配孤星:物极必反反出妖

    天煞配孤星:物极必反反出妖

    被黑白无常乱点《鸳鸯谱》,她竟然无辜的被人关进了棺材里头——穿越了!还好还好,自家宠物飞来,世人认为是凤凰转世神女降临。还好还好,爹不疼娘不爱自由自在!还好还好,百年一遇的天才被自己遇上了,落水狗神马的手到擒来!什么叫他是天煞,我是孤星。我们要配成对,不然天打雷劈五雷轰顶!你以为你玩连连看啊!而且这听起来怎么这么像“婊子配狗,天长地久”啊……这个不好不好……“小鸡仔,你回来!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是去给那个混蛋通风报信去,顺便会会你那情郎!哼!又不是没有了,下次我再找一个给你啊,乖!”“说了多少遍了!老娘是凤凰!凤凰!还有,他们已经在外面了!”“……你还在这干什么!跑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李小飞修仙传

    李小飞修仙传

    李小飞命悬一线,却又奇妙的穿越到了异界;当地球宅男怪大叔与异界天真小萝莉相遇之后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更多精彩尽在本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