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4700000046

第46章 一杯茶 (1)

/苏童/

以前从未想到茶会与我结缘,从未想到一杯绿茶会在我的生活中显示如此重要的意味。

小时候家境清贫,母亲每次去茶叶店买茶,买回的都是一包包廉价的茶末,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以为喝茶时就是要鼓起腮帮吹一吹杯中的那层碎末的,以为茶的颜色天生就是黄色的。对于茶的所有认识概括起来只有一句话:茶是一种黄色的有微苦味的水。

喝也无妨,不喝也无妨,这么浑浑噩噩地喝了许多年的茶,有一天来了一位朋友到我处作客,坐下来就说,新茶上市了,你这儿有什么好茶?我想当然地从抽屉里取出一袋茶叶,指着标签上的价格说,这是好茶。没想到朋友喝了我的茶后面露尴尬之色。我失望地说,这茶还不算好?朋友说,应该是好茶的,不过,你是不是把茶跟樟脑放在一起了?我记不得那包茶叶是否真与樟脑同处一屉了,但朋友端着茶杯欲饮又止的表情使我感到很内疚也很难忘,我多年来形成的饮茶观一下子被粉碎了。我第一次认识到这个嗜茶者的常识:茶是有好坏之别的。

朋友中有许多热爱品茗集茶的,其中又有江苏茶、安徽茶、龙井茶等各派之分。我以前听他们对自己钟爱的茶大肆赞美时,常常不知所云,但后来身不由己地受了影响。某一个安静的春夜,捧住一杯新沏的春茶,突然对于茶的美妙有了一种醍醐灌顶式的顿悟,茶的无可比拟的绿色,茶的无可比拟的香气,果然就在手边,果然就在嘴里。从此便放不下手中的一杯清茗。

喝茶之事从来不是为了发幽幽思古之情,喝茶是自我款待的最简捷最容易的方式。喝一杯好茶,领略茶中的绿色和香气,浮躁蠢动的心有时便奇异地安静下来,细细品味了竟然怀疑这是大自然馈赠我们的绿色仙药,它使我们在纷乱紧张的现实中松弛了许多,就因为注水泡茶的一个动作,就因为举起茶杯时的一种期待,就因为杯中的那点绿色,那缕香气。

喝茶之事似乎也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有时透过玻璃凝望水中那些绿色的芽尖,你可以轻易地获得对水泥墙钢条窗外的山野自然的想象,想象万树萌芽,想象雨露云雾,想象日出月落时的大片大片的绿色世界。在人们日益狭窄的生活空间里,这样的精神漫游或许也算一种享受了。

我后来再也没让我的茶叶染上樟脑味,许多朋友告诉我保存茶叶的方法,或入铁罐,或入冰箱,或者用牛皮纸封贮。我每年春天都在家里为那些新摘的茶叶寻找它们的居所。它们的居所马虎不得,因为所有的绿色所有的香气都是应该悉心保护的。

茶盲

/阎连科/

对于北方人来说,喝茶其实是一种奢侈,黄土寡薄,哪里生养得起那些娇贵的茶呢。儿时的乡村,谁家的罐中藏些茶叶,那个家境一定是有些殷实,一定是有人在外边的某个城市工作。茶叶,也是某一类家庭的象征。而那些藏有茶叶的家庭,也是不喝茶的。之所以藏着,是因为左邻右舍谁家的孩娃饭吃多了,有了积食,据说可以泡些茶叶水以当药用,消化食积。

可想,在北方,在北方的乡村,茶叶的尊贵。

我是在当了兵后,才喝上了人生第一杯泡了茶叶的开水,微苦,微涩,并没有感到它有多么的爽口,但那是指导员特意给我泡的,为了让我好好为党工作,树立正确的入党观,人生观,愿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才撮了几枝放在一个玻璃杯中。因此,我更加体会到了茶叶于我意义的深刻、沉重,仿佛一个病人药锅中的人参。后来,提了干后,宣传科的办公室里总是放有茶叶,科长和干事们上班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先给自己泡一杯茶水,肃穆地和军帽并列放在桌角。自觉公家的茶叶、公家的开水,别人都喝,我不喝是显摆的吃亏,且你是党的机关干部,不喝茶叶水也显然是故意与众不同,也就渐渐喝了;加之那时白天上班,晚上要习作小说,人家说喝浓茶可以驱赶瞌睡,一试,果然,也就或多或少,有了浅浅的茶瘾。生活着不喝茶水,仿佛吃了一碗干饭没有喝汤一样。不过,茶的好坏,品质优劣,对我一概构不成什么伤害、遗憾和失落。说起来,也算断断续续喝了二十年的茶了,红茶和绿茶之别,大多是泡在水里之后,我也才能分辨出来。

这样的茶准,其实正如一生走路的人,永远无法分清软鞋底儿与硬鞋底儿谁更适合行程一样。软的底儿,柔脚却易于磨损;硬的呢,刺却坚实。当然,因为改革开放,鞋已经有了柔而坚实的鞋底,可茶,少见有人红绿各半地泡饮,如果真有,那也一定是如我这样的北方茶盲。说到茶盲,对我来说名副其实,和我自己总说自己半生没有写出一篇好小说一样实事求是。喝过碧螺春,忘了是什么味道;喝过龙井,也记不起它是什么滋味。总之,分辨不出它们二老的差异,也分辨不出它们与一般常茶的高下。有次一位中将,打开自己装机密文件的保险柜,取出一桶茶来,给我泡了一杯,说小阎,你尝尝这茶。并让我把泡茶的第一道水适时倒了,又续上第二道水适时之后,彼此品着。他问:“好吗?”我咂咂嘴道:“好。”又从杯中衔出一枝直竖蓬勃的绿叶在嘴里细嚼了许久,像刚刚镶上金牙的人不断地用舌头去舔那金牙一样。因为这个有些故意的动作,中将还说我对茶叶有些内行。可从中将的办公室里出来,同行的人问我,刚才中将给我泡了什么茶?我说喝不出来。又问,好吗?我说,说不上来。

还有一次,一个记者挚交,在过春节前,给我送了一桶茶叶,说是台湾的什么名贵,250克,需840元钱。当时打开看了,发白,有层绒毛,样子的确与众不同。待他走后,我想把它卖了,半价也行,正好寄回老家让母亲或姐姐们过年。所以只要有朋友到我家里,我便拿出那桶茶叶推销,他们都说那茶确是好茶,愿要,不愿出钱。末了,我就只好将那桶名贵自己喝掉了,发现那桶茶叶的味道的确特别,每一口都有喝了金水银汤之感。

喝过功夫茶,觉得费时费劲;喝过各种毛尖,觉得大同小异;喝过发霉变质的茶叶,觉得要比白水有味。所以,我就觉得那些发现喝绿茶宜于读诗、喝红茶适宜读小说,喝碧螺春适合读杜牧的清词丽句,而喝白毫、紫笋适合读读古文的人,实在明白人生,活出了诗意。而像我这样爱喝茶的糊涂茶盲,真真是白白活了一场。茶盲又要每天喝茶,每天喝茶又对茶道一无所知。对名贵喝不出味道,对霉茶、常茶,觉得总比没有茶好,这样的人,和混在兔群中的羊有什么差别。

明天我又要回老家办事,还是捎二斤茶叶放在母亲专门储茶的那个瓦罐里吧。母亲说,村里谁家孩娃有了积食不化,甚或谁家小伙子找对象要和姑娘见面,常去她那儿讨要茶叶,因为她有一个儿子工作在外。

禅味与茶味

/柳存仁/

十余年前,跟住在日本京都的友人黄君实先生一起去参观那里的南禅寺,是一处著名的古迹。除了肃寂的庙宇之外,据说那儿做的豆腐最有名,庙的周围有不少的饭馆都是靠它招徕客人的。我们实在也不知道哪一家制的最隽,就随便在一处“坐地”(《水浒传》里的名词)了。吃的豆腐是温温的,微有一些麻油之类,质地滑润,单吃这个是不足以裹腹的;这且不言。据说这里的豆腐有禅味,最早是什么高僧传下来的秘方云云,当然禅味到什么程度我们俗客很难领会。倒是君实这一位画家,他说的话我还记得。许多人都知道,京都的一个特点是它有数以百计的大大小小的佛寺。有人说,就是在那边住上一年也随喜不完。君实却特别注意各处丛林多悲风的高树上边的枝杈。他说:“这些树枝的姿态你如果细看,没有一株一枝是相同的。”他大概预备长住在那里画树枝了。树枝是画不尽的,但是他还要诚恳地画下去。他那句话,倒似乎有点儿近禅。

一般来说,豆腐的味道很平淡,它应该是很近于隐逸的人们喜爱的食品,不过它不一定有禅味。若要说禅,我以为东方人大家“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喝茶,其或近之。

提起饮茶,有些人以为日本人是有他可以艳称的茶道的:这从相当于中国的南宋以来的时代开始,直到如今,大概也是事实。日本僧侣的种茶,喝茶,甚至开宗立户,蔚成大国,沿袭衍变而成今日茶道的许多流派,当然要溯源于9世纪初,中国晚唐时来华的最澄、空海师徒们从中国把茶种和茶石臼带回本国去种植的时候。虽然在这以前,他们不是不曾知道茶,或不曾喝过茶。至于有斗茶的习尚,有茶会的组织,以及上流社会的竞相用中国瓷器的器皿,和15世纪中叶以后村田珠光这位奈良的和尚怎样尽量地把贵族、武士们享乐性的饮茶变成合理的平民化的聚会,和提倡使用日本本土的瓷器又开了他们陶瓷工业振兴的机缘,我们对于邻国的文化历史上的这些事情,不能够不知道一点,但茶道之兴,自然还是始于吾华,这一点我们却不能数典忘祖。唐时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云:“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里用的“茶道”一词,不就是很好的说明么?

陆鸿渐就是陆羽,这位《茶经》的作者,他的名和字相应,是《易经》的典故,这个不用说了。《新唐书》卷196《隐逸传》有他的小传,《全唐文》卷433也有《陆文学自传》,近年我还看到有人把《茶经》作了译注的本子,读者们当可参看。我不曾详细研究过喝茶的历史。简单地说,8世纪末陆羽时代大家喝的茶,采到叶子后先要蒸,蒸后捣磨成饼,样子就像是茶砖。喝的时候先得切下一块来,俗人还加上香料和其他配合的葱、姜、枣子、橘皮等东西同煮。这样的茶,大概就是卢仝说的“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一类的物事,我们今天已经喝不到了。因为宋代以后,喝茶的方法进步了,末茶兴起,碾茶的技术很有成就。采茶的人收割后先把茶叶榨挤蒸压,然后把它研成粉末。

喝时,把末茶放在茶碗里,用沸水点冲后,碗里出现了泡沫,又用茶筅(用老竹筋制的小刷子)去搅拌,等它和匀了,慢慢地喝。旧小说里常看见的“点茶”,指的大概就是喝这种茶时点冲的动作。北宋时的人像蔡襄、宋徽宗等作的《茶录》、《大观茶论》这一类的书,在许多细节方面和《茶经》颇有出入,因为所叙说的对象不同了。南宋初曾经两次入华的日本荣西禅师,在他国内号称“茶祖”,他当时在明州(宁波)、临安所见到的禅寺里饮茶的情况,大约就成了后来日本茶道在制作和应用方面的一些常规。荣西和朱熹是同时代的人。他的《吃茶养生记》曾说:“茶也,养生之仙药也,延龄之妙术也”;比荣西约迟两百多年的村田珠光,提倡喝茶,据说也是因为喝茶可以止坐禅时发生的疲劳。这正像是陆羽《茶经》里的《七之事》引《神农食经》所云“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的引申了。茶道之行,和禅寺和禅僧们的生活行事有关,这在茶的历史上记载很多,是不用怀疑的。可是,茶道里什么地方看得到有禅呢?

同类推荐
  • 诗歌:悠久诗歌大国

    诗歌:悠久诗歌大国

    本书介绍了秦汉、六朝、唐代、宋代、明清的诗歌。 本套作品根据中华文化形态的结构模式,共分为10套,每套冠以具有丰富内涵的套书名。再以归类细分的形式或约定俗成的说法,每套分为10册,每册冠以别具深意的主标题书名和明确直观的副标题书名。每套自成体系,每册相互补充,横向开拓,纵向深入,全景式反映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博大规模,凝聚性体现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厚重精深,可以说是全面展现中华文化的大博览。因此,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 世界突然安静

    世界突然安静

    这是一本诗歌选集,是“蜀籁”诗丛第四辑之一种。收录了作者2014年以来创作的诗歌作品150余首,全书分为辑一,风吹过木棉,辑二,时光暗淡,辑三,万物寂静,辑四,麦浪。是作者一年多来创作的精品,内容有对现实生活描摹刻画,有对理想的追求憧憬,也有对生活的深刻反思。这些作品意象独特,艺术感染力强,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 梦醒记

    梦醒记

    这是一本用梦境编织而成的成人寓言集。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文字,带领你进入她多姿多彩的梦境。读完全书你会发现自己开始变得满心欢喜,思维更加澄澈,心态更加祥和,这是文字的魅力,更是思想的力量。就像有一道光,驱赶走了所有的黑暗和心头那些挥之不去和不可言说的压抑与委屈。
  •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家喻户晓的回忆性散文集,比较完整地记录了他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脉络,在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的人物的同时,将这些回忆融入理性的思考中,读来温馨而又受益匪浅。虽然《朝花夕拾》不只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读起来兴趣盎然,而且随着年岁的增加,我们总能从中读出不同的味道来,这就是鲁迅作品的魅力所在。
  • 寄岁月书(徐大学作品集)

    寄岁月书(徐大学作品集)

    从小爱诗,也写诗,有感而为,以写为快。不过写后多一扔了之。随着年龄渐老,近年有了时间,游历也较集中,生活也更丰富,情感火花不时闪现,于是记录现在,回忆以往,写下了许多。因不刻意仿古,五七言、四八句(不敢称律)诗及所谓词,许多不合平仄韵律(这类诗有人戏称为“新古体”鄙以为很贴切);因学不来不用标点、不顾行句、表达极为含蓄的高超技艺,所写自由诗又不够新潮。总之古式不够古,新式不够新,在诗界难以入流。然而自信事真情切,通俗易懂,仍结为集子,便于自己保存的同时,还奢望寻觅知音,给那些传统读者及少儿带去点情趣。
热门推荐
  • 傲剑亘古

    傲剑亘古

    一剑破亘古。一镜逆生死。一琴吟风雷。一镯聚万物。亘古之上,霸气肆虐,风寒雷怒。混沌之中亡魂女修罗,却是自己心爱之人。从此后,屠尽苍生犹不足,踏遍白骨入九泉。待到白发换青丝时,已是天外天!
  • exo异能狼仔畜养成

    exo异能狼仔畜养成

    话说这篇文章雷点忒多,怕雷这出门右拐。人物很多,怕乱的出门左拐。EXO的十二位成员的异能是根据他们在第一张专辑《MAMA》里的异能出现的,如果对他们的异能不是很了解的,请自行查阅百度,完了以后大家可以自由评论。我需要你们的指点。这里叶子,欢迎勾搭~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九十年代美好生活

    九十年代美好生活

    姜瑾意外重生回到中考失利的十七岁。这一年,弟弟还没有网瘾,还不是不良青年。爸爸还没挣到大钱,外面也还没遇见小三。妈妈也还很年轻精神,没有因为抑郁症变成神经质。最幸运的是她也还没嫁给上辈子的老公。她现在的目标一,留级重读初三;目标二,弄死小三。还有鼓励亲妈有事业心,顺便把未来的不良少年修理的金光闪闪。可是,那个邻居学霸为什么老往我边上凑。要知道上辈子,他只是自己仰望的存在啊?
  • 仙界帝师

    仙界帝师

    九天之上,他是仙帝尊师,修真之界奉他为神,千年前,仙、妖、魔、鬼四界爆发混战,无数强者陨落,而他却遭人算计,不得不转世重生。荆天明先天九阳之体,幸得怪人师傅真传,踏入了那纷乱多彩的修真世界!他入妖域、平魔界、闯鬼城,只为曾经那一句誓言,活在当世,必将风动天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盛世长歌曲

    盛世长歌曲

    临阳城内,众人皆知司徒丞相长子司徒轩夫妇二人战死沙场,下属冒死从沙场上带回司徒轩独女司徒末。对外,司徒末是汤药不离身的弱小姐,对爷爷,司徒末是擅长阴谋与权术的谋士。在江湖中,司徒末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小魔女。本以为能安然的度过一生,谁知一夕之间家门被屠。再睁眼,发誓一定要手刃仇人。殊不知,这发生的一切都落在了银国太子欧阳祁眼里。欧阳祁:“司徒末,现在你没有钱没有权没有人,你只有和我合作才能报仇。”司徒末:“我一人足矣。”欧阳祁:“司徒末,做我的谋士,两年之内帮我夺得皇位,我可以给你人给你权给你钱。”司徒末:“我想想”欧阳祁:“我可以给你时间考虑,但你大哥的伤势可等不了(挑眉)”司徒末:“你什么意思,你是说我大哥还活着,怎么可能????”欧阳祁:“和我合作,我帮你治疗你大哥,让你们兄妹团聚,还能帮你复仇”司徒末:“好,我可以和你合作,但是等我们双方目的达成,你不能不放人,要立字据为证”欧阳祁:“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先拐到手再说)”师兄们:“不可以啊,小师妹,他就是一只狐狸”时势造英雄,且看这乱世之中的少年郎们如何谱一曲盛世长歌。
  • 叶已睡花未眠

    叶已睡花未眠

    因为种种原因而离开原先公司的常敏,机缘巧合之下进了高校给一位据说是个“工作狂”的年轻教授鲍春来做助理。因此认识了教授的一群性格各异的研究生学生。也与其中一名男学生孔玉舟产生了感情纠葛。但对于常敏来说,姐弟恋却让她有些不能接受。随着工作的进展,常敏那个年轻有为的上司决定开一家自己的公司,常敏不得不应付学校事务和公司事务。结果在处理公司事务的时候,遇到前男友吴枫……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绿野仙踪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绿野仙踪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三思弈红尘

    三思弈红尘

    弈思沧海定三先,侠出红尘磨一剑。我派用剑,向来以弈为心,小可弈剑,大可弈天下。娱乐版:加入隐藏的超强门派,本应该是按套路走上怼天怼地,江山美人尽归我手的人生巅峰。然而……打不赢大师姐就不允许闯江湖,也太过分了吧!严肃版:年少纵酒朝天阙,踏舟观雪舞青锋。斩尽人间不平事,笑问贼子可敢尔?老来结庐炊烟渺,蓬莱观棋弈烂柯。一醉江湖十来春,大梦初醒小烛明。儒言佛语道长声,焉得杯酒释红尘。客问饮者谪仙否,笑指三尺剑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