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79900000090

第90章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履霜,坚冰至

【原典】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易经·坤》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易经·系辞》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易经·否》

【释义】

《坤》卦初六爻,脚下既已踩霜,坚冰必不远。

《象传》说:脚下已经踩到霜了,坚冰必不在远,阴气开始凝聚,顺其自然发展下去,必至于结成坚冰。

《易经·系辞》上说:君子在安逸时不能忘记危险,在生存时不要忘记灭亡,太平时不要忘记****,因而能够让自身平安而国家也能够保全。

《否》卦九五爻说:警戒覆亡,贵族王公如存此心则吉利。国家的命运就好像系在柔弱的苞草、桑枝上一样。

《象辞》说:贵族王公安不忘危则吉利。因为像其人忧国忧君,才德正当其位。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一生平安的最好选择。为人处世一定要有预见性,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凡事要早做打算,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之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而无所适从。

人生总有不顺之时,这是任何人也无法避免的。但是,只要能够早做准备,一切都会化险为夷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得意时要想到失意,在晴天时也要带着雨伞,在运气丰盛时更要想到倒霉的事情,这样做才能保证一生顺达。

其实,好事情往往孕育了“坏”的种子,今日的成功可能就是明天的失败。正如老子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所以,我们在看待事情时,目光要放长远一些。做到高瞻远瞩,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放眼于未来,这样才能做到事事顺利,吉祥一生。

【事典】

故事一:范蠡辞官归隐

范蠡侍奉越王勾践,辛勤劳苦,尽心尽力,为勾践深谋远虑二十多年,最终灭了吴国,洗雪了会稽之辱,得以向北渡过淮水,兵临齐国和晋国之下。由此号令中原各国,勾践因此而称霸,范蠡号称“上将军”。

返回越国后,范蠡认为在盛名之下,难以长居久安。而且勾践的为人是可以跟他同患难,却很难跟他同安乐,于是写信告别勾践说:“我听说君主有忧,臣子就应劳苦分忧;君主受辱,臣子就应死难。从前君王在会稽山遭受耻辱,我之所以不死,是为了复仇的大业。现在已经洗雪了耻辱,我请求惩罚我在会稽山使君王受辱的事情。”

勾践说:“我要你和我共同分享和拥有越国。要不然,我就要惩罚你。”范蠡说:“君王根据法令行事,臣子依从志趣行事。”于是他就私自和家仆乘船飘海而去,最终也没有返回越国。

范蠡来到齐国后,改名换姓,在海边耕作,辛勤劳苦,努力生产。齐国人听说他很贤能,请他做丞相。范蠡慨叹道:“做平民百姓就积聚千金,当官就达到卿相的地位,这是平民百姓所能达到的顶点了。长久地享受尊名,不祥。”于是便归还了相印,散发所有的家财给朋友和乡亲,携带家眷又悄悄地离去,来到陶地定居。

范蠡离开越国后,在齐国给大夫文种送去书信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可以和越王共患难,但不可以共欢乐。你为什么不选择离去呢?”

文种看过书信候,托病不再上朝。有人进谗言说文种将要作乱,越王于是赐给文种一把宝剑,说:“你教给了我七种讨伐吴国的计谋,我只用了其中的三种就打败了吴国,还有四种在你那里,你替我到先王那里试用这些计谋吧。”文种被迫自杀。

故事二:郭子仪的忧患意识

唐朝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的事迹已被人们所熟知,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功盖当世的大将为人处世却极其小心谨慎,与他在千军万马中叱咤风云、指挥若定的风格全然不同。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郭子仪晋封汾阳郡王,住进了位于长安金碧辉煌的王府。令人不解的是,王府每天总是门户大开,任人出入,不闻不问,与别处官宅门禁森严的情况判然有别。每当有客人来访,郭子仪无所忌讳地请他们进入内室,并且命姬妾侍候。

郭子仪笑着说:“你们根本不知道我的用意所在,我的马有500匹,我的部属、仆人吃公家粮食的有1000人。现在我可以说是位极人臣,受尽恩宠了。但是,谁又能保证没有人正在暗中的算计我们呢?如果我修筑高墙,关闭门户,和朝廷内外不相往来,假如有人和我结下怨仇,诬陷我怀有二心,我就是有百口也莫能辩。现在我大开府门,无所隐私,不使流言飞语有滋生的余地,就是有人想用谗言诋毁我,也找不到任何的借口。”

几个儿子听了这一席话,对父亲的深谋远虑表示佩服。

郭子仪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身居要职60年,虽然在宦海几经沉浮,但总算保全了自己和子孙,八十多岁的时候寿终正寝,给几十年的戎马生涯画上了一个完美句号,这不能不归功于他的深谋远虑。再高明的人也要承认事物总有看不透的一面。事实上,世事诡谲,风云变幻,非常人所能预料到,所以古人主张立身唯谨,避嫌疑,远祸端,凡事预留退路,才能真正的居安思危,这样才能在人生这片海洋中自由地遨游。

故事三:李沆的担忧

宋真宗时,李沆做宰相,王旦任参知政事。当时正值西北边境战事吃紧。王旦长叹:“唉!我们这些人,什么时候才能天下太平,优游无事啊!”李沆说:“稍有忧虑辛苦,才可让人警惕。假使哪天四方都平安无事,而朝廷里也未必不会有事啊。”后来,宋与契丹讲和,王旦问李沆:“何如?”李沆说:

“议和当然是好事。但一旦边疆无事,恐怕皇上又会渐渐生出许多奢侈之心。”王旦不以为然,李沆则每天收集一些水旱灾害、强盗、乱贼以及忤逆不孝的事禀奏皇上,让皇上每天都抑郁不乐。

王旦认为不应拿这些琐碎的小事去烦扰皇上。李沆则说:“皇上年少,应让他多知道一些各方面的艰难,树立忧患意识。不然,他血气方刚,不是成天迷恋美女娱乐、斗狗跑马,就是大兴土木,征召军队,建祠立庙。而这些正是你日后参政的忧虑啊!”

李沆死后,宋真宗看到与契丹讲和,西夏也对宋称臣,果然在泰山封岱祠,在汾水建宗庙,大肆营造宫殿,搜集研究已废弃了的典籍,没有闲暇之日。

王旦看到王钦若、丁谓等奸臣的所作所为,想进言劝谏,而自己却已经陷进去了;想离开朝廷,而念及皇上对他的厚爱,不便辞官。此时,王旦才真正认识到李沆的先见之明,感叹道:“李文靖实在是一位圣人啊!”“履霜,坚冰至”,一个是前因,一个是后果。所以,人生要时刻警醒,在做每一件事之前,都要有一种警惕、戒惧的心理,要重视事物的结果。如果事情有好的结果,就要努力地去做;如果明知没有什么好的结局,就应该慎重或者推延,这样就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牺牲和浪费。

故事四:朱棣居安思危

明成祖朱棣当上皇帝后,简直是个事无巨细而都过问的人,事情管得过多了,总显得有些应接不暇。但他认为,皇位得来不易,应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事事都应过问,唯恐有失误而带来不好的后果。

为了天下这一“大器”,朱棣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处处克己,以求天下之治。他把大臣送上的《大学正心章讲义》反复读了多遍,特别欣赏其中“静心寡欲”的道理,认为做皇帝的尤其不能有所好乐,应该尽量做到心静。

由于每天上朝时忙于政事,往往来不及静思,退朝后则容易放松自己,朱棣便经常默坐冥想,以管束自己的欲心。于是,他将欲心与天下联系在一起:“为人君,但于宫室、车马、服饰、玩好无所增加,则天下自然无事。”一想到天下,他顿时警觉起来,克己之心便占了上风。

一次,朱棣派宦官去山西办差,但事后很快感到后悔,立即下令停办。外国使臣朝贡玉碗,他拒而不受,让礼部赐钞遣还。对于这类府库中又已有的东西,尽量的限制,免得人们察其所好,争相进献,而于国事无益。

朱棣在生活也很俭朴,有时候上朝穿的内衣都破旧了,甚至衣袖外露,补补后继续穿,侍臣看到后常赞颂其“圣德”。他这样做,主要是给臣属们看的,他怕宫中太过奢侈,百姓就会生怨而致使天下不稳。朱棣居安思危,励精图治,使他在位时期的经济有所发展,为日后的“仁宣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人生在世,唯有善于居安思危的人,才能够把事情做得更好。

【易经心解】

“高瞻远瞩,居安思危”,这是智者的态度,也是用变化的观点分析态势得出的结果。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忧患能使人很快的成熟起来,使人很快的聪明起来,从而取得丰富的经验。

常言道:“未雨绸缪贵在早。”古语说:“愚者谙于成事,智者察于未萌。”我们要见微知著,深谋远虑,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早做打算,把不好的事情消灭在萌芽状态,或者把它引向好的方向发展,这样才不至于陷入突然出现的状态而不安。

在夏天就为冬天做好准备。这是聪明的做法,而且也是比较容易去做的。走运时要做好倒霉的准备,饱带干粮,晴带雨伞。人生有高潮就有低谷,有得意时就有失意时,当我们处于顺境时,千万不要过于张狂。

所有事情都存在着正反两个方面,既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阳极生阴,阴极出阳,在一定条件下事物都会向自己的反面转化,因此,在安逸的时候要想到将会出现的危险,成功时也要想到失败。

一个人、一个民族,甚至是一个国家,如果都能时刻留有一种危机感,那么这个人、这个国家就不会被时代所抛弃,就会永远的处在发展的前列。

同类推荐
  • 庄子诠言

    庄子诠言

    本书分为“庄子总论”、“道与德”、“天与人”、“物与我”、“群与己”、“神与形”和“结论”等七章,论述了庄子关于个人自力与外在关联的哲学思辨。
  • 孟子说处世

    孟子说处世

    孟子,被后人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书是《孔子说为人》的姊妹篇,作者通过对孟子思想的潜心修炼,联系现实,采撷了一些对人生具有指导意义和警惕句进行哲理性阐述,富含诸多的自我修炼的法门和为人处世的智慧。本书作者在阐述先哲慧语时,谨慎而又随性所致文中哲理性语言读之如醍醐灌顶,古今中外故事巧妙穿插,让你读来恍若与密友窃窃私语,与挚友亲切交谈,于随意中获益匪浅。
  • 庄子的智慧

    庄子的智慧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与老子合称老庄。谈起道家,最难懂的当然是这个道字。道并不是我可以客观加以界定的对象,而是包含一切客观与主观之物的整体。整体是唯一的,我们身在其中,又怎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我们看待任何事物,只要走出自我中心的狭隘范围,那么随着观点的提升与扩大,眼界与心胸也将不同凡响。如果抵达道的境界,亦即可以从道的角度来观察万物,则将觉悟一切都很好。
  • 南怀瑾选集:第十二卷(典藏版)

    南怀瑾选集:第十二卷(典藏版)

    《南怀瑾选集》典藏版第十二卷:1.《南怀瑾讲演录》一书,汇集了南怀瑾先生2004年以来在上海、海南等地所作的五次演讲。其内容既涵盖了对文明走向和文化教育的深刻体察,也对当下新兴媒体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2.《南怀瑾与彼得·圣吉》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先生,1947年出生于芝加哥,现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资深讲师,长期致力于有关学习与变革的研究。2003年至2006年间,彼得·圣吉及其团队曾四次拜访南怀瑾先生,共同探讨参禅修持、生命认知等人生问题。一问一答间尽显东西两位智者通融的人生态度,也显示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文化融合的必然趋势。3.《答问青壮年参禅者》一书是南怀瑾先生于2005年专门针对青年出家僧众有关研习佛法的讲演。其内容包括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研习和体悟佛法的正确途径、佛法实证的精髓等多方面内容。4.《人生的起点和终站》一书是南先生于2006年回答其学友胡松年先生关于生死问题的记录。全书超越了宗教思想的限制,以更为广泛的生命变化历程,结合最新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相关成果,使读者了解了如何建立正确的生死观。
  • 读哲学

    读哲学

    本书是解读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经典力作,内容涵盖中外著名哲学大师的传世力作,所传达的哲学思想和指导意义可谓是最权威、最丰富的。书中以国内外众多哲学家的著作为主,深入分析人性、生活、事业、社会等几方面的意义与精神,本书虽讲哲学,但并不枯燥乏味,书中语言生动质朴,逻辑性极强,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其中的理论指导意义是通俗易懂,很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的。本书可谓是集众家哲学理论为一身,读者每天阅读一篇,久而久之必能获益匪浅。
热门推荐
  • 蝾螈之路1丧钟

    蝾螈之路1丧钟

    “上帝之手”,可以赋予人类蝾螈般重生之力。为了制霸未来,神秘组织内部分裂,神级科学家领袖被激进派杀死。极品富二代许浩然,一个人类基因跨越秘笈的活容器。在身份未明的女神辅佐下,一步步解开父亲的死亡之谜,打碎激进分子的惊天阴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二战那些事

    二战那些事

    本书力争完整重现二战全过程,详细解读前因后果,解开历史迷雾,还原真相,为读者呈现出不同的二战历史。
  • 冬日暖阳

    冬日暖阳

    《冬日暖阳》,以男主人翁燕伟键和女主人翁冬月儿的情感为主线,描写了一个发生在川北之隅的一个曲折而令人震动,巧合而令人困扰,沮丧而令人愉悦,缺陷而令人完美,忧伤而令人坚持的平凡的爱情故事。《冬日暖阳》虽然是一部以情爱故事为主线的小说,却和我们的生活不乏紧密和联系,它描述的是改革开放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中,从农村到城市的底层人的生活,这些人,除了少数发迹者外,大都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小说对生活在都市中的农民群体作了细致的描写,虽然没有直接触动时代背景下底层人的命运乖舛和生活苦难,却巧妙的通过主人翁们的生活状态、曲折命运、复杂情感把不同时代下人类命运和苦难衔接了起来。
  • 审判剑神

    审判剑神

    其名曰审判,其型似轩辕,其质似七星,无剑鞘,有剑魂,原为虚空中一强者随身佩剑,后战斗中剑鞘遗失,在战亡之际以己之魂伺剑,遂斩敌。在虚空中飘荡万年落入某大陆,几经辗转,被嘉文四世赠予盖伦,其后随盖伦南征北战,一路封神,名为暴风。千万年之后,神界大乱,众神消失;仙界大变,九族共同攻打人族。人族疆域损失惨重,靠着神器方可停战。再过万年后,神界某处,一把神剑撕破虚空,发出万丈光芒,照亮大地,如彗星般向下破空而去,击破神仙两界屏障,消失不见,正是盖伦封神佩剑——审判。
  • 我家王妃超凶的

    我家王妃超凶的

    王爷,既然我们同是天涯被绿人,不如搭个伙,一起大干一场吧!
  • 阿泽塔莉亚战记

    阿泽塔莉亚战记

    当岁月流逝,女孩站在众神巅峰的山脚下,独自走在布满曼陀罗的小路上,迤逦开两道斑驳的血痕,前眺是漫无边际的荆棘,后望却是漫入云端的孤崖。作者的自我幻想小说,别吐槽,别介意开了个群:124054713有兴趣的可以进来看看哦
  • 做任务者的那些日子

    做任务者的那些日子

    被车撞死的云生开启了快穿之路(快穿,无男主的那种)
  • 地狱三途河

    地狱三途河

    《地狱三途河》虽然只是一片的白雾,却隐约感觉到有什么东西躲在暗处,正虎视耽耽的看着他们。《美人》:一缕幽魂缓缓自浴缸站起,被切割开的腕动脉仍汩汩流血,她低声恫吓:“还我婴儿来。”《冥戒》:他,甘愿与挚爱举行冥婚。她,为所爱不惜妄下毒咒。谁能如愿?《噬愛》:一桩匪夷所思的凶杀案,一只抢手的新款名牌包,牵扯出错综复杂的爱恨情仇,揭露人性中最赤裸、最不堪的贪嗔痴!
  • 我爱你我的竹马王子

    我爱你我的竹马王子

    (虽然书名不怎么吸引,可是内容会很精彩的,求支持求收藏,求评论,求打分。)他和她是青梅竹马,他,对任何事都是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除了她!她有点天真,她很善良,是那种傻傻的天真、傻傻的善良,对任何人都很好。可是时间会改变一切,渐渐的她对他的好,变成了另外一种好,另外一种不同于他人的好。在校园里,他曾经帮她挡住一块从楼上掉下来的玻璃,玻璃砸到他身上碎成无数片,有几片划到了她,她吓坏了。他冷着眸,找到了那“罪魁祸首”。他曾经用了一个暑假,来帮她补习,他只希望她能和他考进一所学校。他只希望她能和他永远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