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09600000031

第31章 明代(1)

明代是一个学派峰起、思想活跃、人才辈出的时代,如“明代四才子”等一大批丈人俊杰,都在中国文化的长廊中留下了灿烂的一笔。伴随着他们的人生,也留下了许多饶有风趣的传说。

施耐庵传说

施耐庵雕像像施耐庵(约1296—1370),名子安,一说名耳,字耐庵,元末明初杰出的小说家,生平事迹不详,所著《水浒传》反映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是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著书赠女

施耐庵一生都很穷,没有什么家产。有一年,他的女儿要出嫁了,可是他办不起嫁妆,于是就把一部书稿送给女儿,并且对女儿说:“孩子,为父一生穷困,不能给你置办嫁妆,只有这部稿子送给你。要是将来生活贫困,就把它拿到书坊去卖吧。”

不料他的女儿后来的确生活艰难、难以为继。就其把书稿拿到书坊去卖。书坊老板看完稿子,暗暗惊叹这是一部好书,就想把它骗来,于是就对施耐庵之女说:

“大嫂,我们老板不在家,你这部稿子我也看不出好是不好,做不了主。你先放在这里,等我们老板回来看了再说吧。”施耐庵的女儿不知是计,便把稿子放在书坊里。

过了三天,她又去打听。这时老板已经把稿子全部抄去,便对她说:“大嫂,你这部稿子我全部看过了,没啥希奇,别人早已写过了。这…部我们不打算再要了。”当下就把稿子退给了她。

日子过不下去,书稿又卖不掉,施耐庵的女儿很是伤心,埋怨父亲不该哄骗她,便一路哭回娘家去。施耐庵见了忙问缘故。女儿气冲冲地说:“都是您骗我!”

这一来,施耐庵越发不知从何说起,连忙说:“孩子,到底什么事,你给为父说清楚了再责备我!别说为父不曾欺骗过你,别说是自家女儿,就是三岁孩童也不曾骗过啊!”女儿听父亲这么一说,便把卖书稿的情形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施耐庵一听,知道女儿受了书坊老板的骗,心里也很生气,却哈哈大笑道:“孩子,你上了书坊老板的当了。这部书稿是我在江阴做的,名叫《水浒》。书坊老板一定是见它是部好书,就先把它抄去了,再把稿子退给你。”女儿知道自己受了骗又错怪了父亲,一时悔恨,哭得更加伤心了。施耐庵连忙安慰她说:“孩子,别难过,为父自有法子对付他。我那部稿子只写了三十六天罡星,才六十回,还算不得一部完整的书。现在既然被他骗去了,那我就再写六十回,把七十二地煞星也写进去,写成一部完整的书,他骗去的稿子就毫无用处了。”

女儿听了父亲的话,转悲为喜。施耐庵也真的又写了六十回,编成了一百二十回的《水浒传》。

一言心语

“真金不怕火炼”。施耐庵以“真金”继续唤发出光芒。

使书坊老板欺骗剽窃的诡计彻底粉碎。并且在这件事的促动下更加地充实了书的内涵,使书的价值大大提高。

高明传说

高明(1305—1359)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温州瑞安人,元末戏曲作家。至正进士,曾经担任过处州录事、福建行部事等职。他著有南戏《琵琶记》等,诗文集《柔克斋集》,也有清代辑本。

高明与三杯亭

高明年轻的时候,离开家乡,外出求师,跟义乌一位名叫黄绍的老师学习。那时私塾的一般学生总是把经书读得滚瓜烂熟,唯独高明很少读经书,却喜欢与民间艺人交往。因此,曾遭到一些同窗的歧视,学习还未期满,他就告辞回乡了。

高明走后,黄绍老师走到高明的书房,偶然在壁柜里发现一部《琵琶记》的草稿,看手迹是高明写的。黄老师开始只不过随手一翻,但不觉就被那引人入胜的人物形象和感人的故事情节吸引住了。他摇晃着脑袋,一气看下去,越看越觉得放不下手。特别是当他看到《琵琶记》的主人公赵五娘“糟糠自咽”、“祝发买葬”、“代尝汤药”等章折时,被赵五娘那自我牺牲、舍己为人的可贵精神和她那善良、勤劳、坚韧的美德所感动,不觉中吟诵着《琵琶记》中赵五娘的唱段,不觉中眼泪已滴到稿子上。

黄老师擦去两颊的泪痕以后,立即叫书童准备好酒肴和笔砚,火速追赶高明。

师童两人气喘吁吁地追到义乌城时,忽然乌云密布,一阵狂风过后,雨点像瓢泼那样地直泻下来。书童见此情景劝说道:“老师,还是歇一歇,待雨停了再追吧!”

“不可,如果歇一歇脚,恐怕就追不上高明了。下雨可以撑起伞走嘛!”黄老师说完,紧握雨伞踉踉跄跄地只顾往前追。当师童二人追到离义乌城十里的长亭时,凑巧高明也在这亭里避雨。他一见黄老师浑身这副湿淋淋的模样,不禁大吃一惊,连忙上前作揖施礼说:“老师,今日冒雨赶来,有何要事吩咐?”

黄老师还了礼,神采奕奕地直言说:“老夫在壁柜里看到你写的《琵琶记》,真是出手不凡。我老夫教书教到两鬓生霜,从未碰到像你这样有才华的学生。所以,老夫今日冒雨赶来,一则特向你请教,二则略备酒肴,前来饯行。”

高明被这突如其来的赞扬感动得热泪盈眶,但又感到有点不好意思。他连忙站起来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说:“老师过奖了,还要请老师多多斧正呢?”

黄老师一边还礼,一边亲切地招呼高明坐在亭子中的石凳上,并叫书童把带来的酒肴摆在石桌上,兴奋地说:“高生,我们好好坐下来谈论谈论《=琵琶记》吧!”

黄老师边讲边为高明斟满一杯酒,也给自己斟了一杯。

高明对黄老师的盛情,十分感激,他躬一身说:“老师,你满头银发,冒雨赶了十多里路,这叫晚生怎么承当得了!”

“能追到你,痛痛快快地喝两杯,畅谈一番,也心里愉快!我过去看了不少前人的名著,总感到那些文人所写的曲词,不及你写的《琵琶记》那样有生气,那样打动人心。”

高明听了黄老师的夸奖,脸上感到火辣辣的,他低下头思索了一会儿,谦虚地说:“晚牛并无什么好谈,只是牢记陆游告诫他幼子的两句话:‘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我不过仿照陆游的话,跳出书本的圈子,多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注意把老百姓的苦乐呼声写入作品而已。”

黄老师听了频频点头,举起酒杯钦佩地说:“来,为你写《琵琶记》能跳出一般文人的俗套而干杯!”

师生两人干了一杯酒以后,谈得更酣畅了。黄老师又为高明斟满一杯酒,捋着生霜的两鬓说:“你的《琵琶记》中,不仅用精雕细琢的笔法刻画出蔡伯喈、赵五娘等人物的鲜明个性,而且语言生动流畅,在音律上运用了众多的曲谱,不论是曲和词都符合人物的身份特点,对此有何诀窍?”

高明连忙欠身说:“晚生并无诀窍,只是多交了几个民间艺人的朋友,虚心拜他们为师,在《琵琶记》的三百零三段唱词中,他们帮助我搜集了二百三十个曲调。我每写好一折,总把草稿念给他们听听,或请他们试唱,帮助琢磨文字,直到琅琅上口为止。”

“我教书教到胡须都白了,还未见过像你这样写文章的!”黄老师抹抹胡须,满意地望着这个英姿勃勃的年轻人,又一次高举酒杯说,“来,为你的《琵琶记》的成就,再干一杯!”

师生两人越谈越有劲,可是时间已经不早,高明还要上船赶路。最后,黄老师又为高明斟满第三杯酒,祝愿说:“愿你在文学上早有建树,干杯!”师生连干了三杯酒以后,黄老师叫书童打开笔砚,用高明那雄健的篆书,在亭子的墙壁上写了“三杯亭”三个大字,用以纪念这次有意义的饯行。以后,人们就运用了这个亭名。

临别时,黄老师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送高明到了江边。

江水滚滚,船老大不断地催促高明上船,可是黄老师还是紧紧地握住高明的手,相对无言,两眼含着泪花。终于分手了,黄老师还踮着脚,凝望着远去的帆影渐渐消失了,才迈着蹒跚的步子慢慢地回家去了。这个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一言心语

书本的知识对于创作固然重要。但好的作品还需要独辟蹊径、不落俗套。更需要关注现实生活。正如陆游所言的“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刘基的传说

刘基像刘基(131l—1375),字伯温,浙江青田人,明初时的大臣、文学家。元末进士,朱元璋起兵后被征聘为谋臣,协助朱元璋统一天下,并参预议定明初的典章制度,官至御史中丞,封为诚意伯。他擅诗文,著有《诚意伯文集》、《郁离子》。

通宵达旦写奏章

传说刘伯温为人平易近人,而且关心百姓疾苦,时常便服简装出行,察访民情。一次,他来到了江南一带,通过处州,决定到青田看看。来到陈山埠,已是中午时分,他肚里饿得慌,想搞点吃的。见山下有户人家吃黄橙橙的饼,刘伯温向他要了一只,打舌尖一尝,顿觉干涩涩,苦连连的。刘伯温确实难以下咽,便问道:“这是什么饼?”那人说道:“糠皮掺玉米做的。这年头能吃到这样的饼,还算不错哩!”刘伯温深深叹了一口气,放下那个饼,非常伤心地走了。

刘伯温来到锦水。只见到处高峰插云,不少贫苦农民在高山上砌石开田,弄得汗流浃背。他问道:“大家不是说‘青田丽水滩连滩,锦水滩头栽牡丹’吗?”农民们摇摇头说,客官有所不知,且听我道来:

瓯江江水绿油油。

从来田字不出头。

种田儿郎没有米,

一年到头眼泪流。

刘伯温听了叹了一口气说:“想不到这里会这样苦!”来到洪府前,心想这里是当初南宋洪妃的故居,生活一定不错吧!刘伯温转过一个山弯,只见一群衣衫褴褛的姑娘在摘苦菜。刘伯温好奇地问道:“你们摘苦菜做什么?”

姑娘答道:“当饭吃。”

另一个姑娘道:“皇妃娘娘好风光,穷人难喝薄粥汤。三餐苦菜算不错,哪有皇家怜穷郎?”

刘伯温听了深深地叹口气道:“原来你们也这么苦呵!”

刘伯温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好容易爬上水南岭,坐在岭头凉亭乘凉,只见几个衙役押着一个农民走过去,刘伯温问旁边的一个农民:“这个人犯了什么罪?”那个农民答道:

三年大旱三年灾,

十成只收一成粮;

缸无粒米难完税,

衙役提人苦难当。

百闻不如一见,原来青田百姓苦到这步田地。他在岭头里面的村子里就写起表呈文章,启奏皇上,请求给青田百姓减免租税。他写呀写呀,一直从深夜写到天亮。

开头写到:“青田,青田,迭石成田;山无粮,水无粮,税粮减半再减半。”

刘伯温决定不回青田,火速赶回京城为民请命。

回到京城后,刘伯温为办妥大事,五更时分,提早上朝。这时金殿还是冷清清的没个人影。他将奏章展开放在御案上。五更三点,景阳钟响,龙凤鼓鸣,朱元璋升殿了。他看着御案上压着奏章,自言自语道:“哪来的东西?”不觉好奇地读下去:

“青田,青田,迭石成田;山无粮,水无粮,税粮减半再减半。”

当朱元璋读到“再减半”时,只见刘伯温从容地跨出一步,面对群臣道:“万岁降旨,青田税粮减半再减半!”紧接着俯首金阶奏道:“谢我主圣恩浩荡,泽及黎民,大明江山像松柏长青。”

朱元璋到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刘伯温做的好戏,可“君无戏言”,只好顺势减掉青田的税粮。

刘伯温为民请命,体贴百姓的事迹感人深切,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他通宵达旦写奏章的村子,取名为“章旦”。刘伯温从此更受人民爱戴。

一言心语

人生最有意义也最能闪现光彩的就是为别人多做一点好事。刘伯温体察民情、关爱百姓、上奏减税。正是感人深切的一道美丽光环。

解缙的传说

解缙(1369—1415),字大绅,江西吉水人,明代文学家,洪武进士,永乐初,任翰林学士,主持纂修《永乐大典》,颇受重视,后因犯上而入狱,最终被活埋雪中而死。著有《文毅集》、《春雨杂述》等。他才高智广,出口成章。文人学士都十分钦佩他。

妙对得妻

解缙从小喜欢吟诗作对,十几岁时他的名声就比较大了。在他附近住着一个告老还乡的李尚书,听说解缙很有才气,非常不服,心想一个做豆腐人家的儿子,还能出口成章,吟诗作对。

过年的时候,李尚书派家人去叫解缙,解缙一听,面带愠色地对李尚书派来的家人说:“新年新岁的,我一不欠钱粮,二不欠官银,他凭什么叫我去?如若真有诚意,该用大红帖子来请,否则我是不去的。”李尚书的家人没有办法,只好回报李尚书。

家人走后不久,真的又拿着大红帖来请了,解缙这才跟着去了。解缙走到李尚书的家门前,等候在那里的人连忙把门关上,只开了旁边的一个小门,要解缙从小门进去。解缙见状,淡淡一笑,站着没动。这时,李尚书在门内大声说道:“小子无才嫌地狭。”解缙应道:“大鹏展翅恨天低。”李尚书听了一惊,这孩子口气不小,忙命大开中门,迎接解缙进去。

李尚书见解缙身穿绿袄,就说:“井里蛤蟆穿绿袄。”

解缙见李尚书穿的是红袍,就答道:“锅中螃蟹着红袍。”

李尚书一听,暗想,这小东西果然厉害,我把他比做活的,他却把我比成死的。李尚书又用手往上一指,说道:“天当棋盘星当子,谁人敢下?”意思是你好大胆,敢在这里胡闹。解缙一昕,神态自若地应道:“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敢弹?”意思是,别看你是做官的,你敢弹我一指头?

同类推荐
  • 安倍晋三传

    安倍晋三传

    日本的政治家都爱给自己找一个“座右铭”,安倍晋三也有一句:“初心不可忘”。什么才算是安倍晋三的“初心”?有人追溯到他当选日本政府首相以前的政治理念,有人追溯到他在给父亲安倍晋太郎外务大臣当秘书时受到的影响,有人追溯到他在大学时代学到的知识,有人追溯到外祖父岸信介对他的影响,甚至有人追溯到在他父亲安倍晋太郎结婚之前就已去世的祖父安倍宽留给他的政治DNA……虽说众说纷纭,实际上都在强调同一个问题。那就是:要想找到安倍晋三的“初心”,就不能只将眼光盯在安倍晋三今天的言行上,还有必要看看安倍晋三的人生经历,过去的豪言壮语,以及了解安倍晋三的家族历史。
  • 王传福的创新智慧

    王传福的创新智慧

    王传福作为新近崛起的中国首富,以独特的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方式获得了巴菲特的青睐。半自动化代替自动化,规避专利,无一不体现了他的这独特的创新方式。本书以案例加启示的体例深入挖掘王传福独特的创新方式,力图再现王传福及比亚迪的成长与辉煌,对读者具有巨大的借鉴价值。
  • 楚霸王项羽传

    楚霸王项羽传

    当项羽登上中国历史舞台的时候,他不但立即成为这一出戏的主角,而且还是一个光芒四射的主角。他用自己的真情实意来表演着他自己,他是那样的投入,为了演好他自己,他舍弃了他的家族,他的权力,他的财富,以至于他的帝国。在中国历史上,我们在他以前找不到这么真诚地表现自己的人物,在他以后,也一直没有出现这样的人。
  • 胡雪岩全传

    胡雪岩全传

    胡雪岩的人生事业,因为介入政治集团而起,也因为自己所在集团的不得势而迅速衰落。这也正是封建官商所受到的历史局限所在。也正因为如此,后人对胡雪岩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胡雪岩所在的年代是封建社会,没有民主集中制,也没有合理的政策保护商人的利益。正因为“当官”的说了算,故此商要和官拉上关系,再加上自己的“智”,才会让生意有保障,才有可能实现赚取利润这一从商的基本原则。胡雪岩和官拉上关系,必须给官一些“糖衣炮弹”,阅读此书,应从正面吸取营养,学其精华,去其糟粕。
  • 乔·吉拉德:世界最伟大推销员的致胜秘诀

    乔·吉拉德:世界最伟大推销员的致胜秘诀

    本书主要介绍了3个闻名世界的最伟大的推销员:世界顶级售车大师——乔·吉拉德、世界级的保险推销之神——原一平以及世界一流售房、训练大师——汤姆·霍普金斯。《乔·吉拉德》除了简短介绍了他们的身世之外,还详细介绍了他们在推销过程中不断累积下来的宝贵经验。
热门推荐
  • 月下救赎者

    月下救赎者

    天才男主,全程高能,一波三折的案件,震撼人心的推理,化身救赎者的男主,既对被害者救赎,也是对施害者的救赎。
  • 龙王传说之万界穿越

    龙王传说之万界穿越

    系统穿越,洪荒传承,神仙双修,一代天骄注定将从微末中崛起,穿越诸天万界,掌控整个多元宇宙。
  • 于我真欣

    于我真欣

    沈真因公司的倒闭沦为街头酒吧的驻场歌手,替身演员甄欣因得罪导演面临失业的风险,就在两人面临人生的最低谷是彼此的出现能否迎来不一样的人生。
  • 可不可以借一生说话

    可不可以借一生说话

    “可不可以借一生说话?”“啊,什么?”“你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我…”
  • 酷炫富豪系统

    酷炫富豪系统

    大家好我叫白小飞。白,是白菜的白。我是个高中生。
  • 末世之卡牌风暴

    末世之卡牌风暴

    末世来临,天空降落了无数的卡牌,落地皆化为了恐怖的嗜血怪物。魔兽,虫族,亡灵……濒临末世!人类可获得卡牌,化为武器,与之搏斗,然而更恐怖的不是怪物,而是人心!
  • 你亮了我的眼

    你亮了我的眼

    婚外情,不是非要婚姻不幸,不是非要一个结局,也不是非要成为喜剧或者悲剧。婚外情,有时并不是背叛,而是需要一个自我。
  • 我就是大哥

    我就是大哥

    起点第五组签约作品!书友请加群1612552描写了一个混黑道的学生当了老大后,又重新回到校园的故事,在学校内,他被小混混欺负,与老师发生关系,发生了许多事情,这一切会怎么继续!且关注本书!!!
  • 逆天命

    逆天命

    他开创了黑帮势力的先河,越狱到老挝、经历逐鹿大战,在金三角掀起一番风云,2010年起,本·拉登,泰国前总理,所有终端恐怖分子,为何在老挝惊起全球风云?林影为何自立一国?承受那传说之秘带来的巨大利益,以及全球的通缉追杀!遗失的文明?诡异药物控制?特种部队?程式控制?一个始终帷幄算计的男子,如何战战战屹立颠峰!
  • 晨夕风露

    晨夕风露

    化学系女生白露闲暇时间写的小说拍成了电视剧,成了小编剧。导演看中了她在表演方面的天赋,请她拍了她人生中的第一部戏。“你说,你为什么不喜欢我?这么久了你都不曾动心过吗?”墨然和叹了口气,眼眸中无奈与宠溺,“你还小,我……”本身因怕说错话而不太爱说话的白露在这部戏中结识了圈中“老戏骨”墨然和,两人成为至交兄妹,白露也学会了如何去向证明自己,并由此进入娱乐圈的大门。在后来的日子里她遇到了人生的Mr.Right——当红男明星、歌手,宁宸风。大众以为站在他身边的一定是位国际女星时却意外爆出他将与在娱乐圈刚起步的白露参加爱情综艺节目marryme。原以为对自己的好只是逢场作戏的白露发现自己真心喜欢上了宁宸风,失落过后却得知这一切的相遇早就是某人安排好的…-----晨露夫妇的虐狗日常------“你先坐着等我一下啊,我去拿剧本。下午还有两个广告要拍,刚刚张导打电话来说......”白露才刚一转身,还未站稳,忽地手腕被人轻轻一拉,再回神已坐在宁宸风腿上被他圈入怀中。“宁太太,我知道你很忙,”宁宸风柔情似水的目光里带着无奈和不容抗拒的坚决,“但辛苦归辛苦,什么时候跟我去领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