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71400000015

第15章

空气中散布着硝烟气息,炮台下面的灌木丛中丢弃着敌人的尸体,敌人的反扑又一次被打退下去。

孙中山等人利用炮战间歇时间召集会议,大家边吃饭边谈。

黄明堂认为,山上大炮虽然多,能发射的没有几门,炮弹又不充足,枪也只有七八十支,他担心难以持久,他的意思,孙先生应该马上回河内去,筹款购买军火是第一位的。军火到,他们就可以大举进攻了。

孙中山说:“叫胡汉民下去吧。我已经十多年没扬眉吐气地踏上祖国的土地了,我现在脚踏镇南关的山坡,真舍不得下去。别人下去也一样。”

胡汉民反对,调动总机关的人,联络工作,非孙中山不行。他不只是一个战士。

黄兴也瓮声瓮气地说:“如果孙中山只是一个兵,我未见得要你,你都41岁了,你老了一点。”

孙中山这才不说什么了。

这时尹氏姑侄押着一个打柴的女人上来,尹锐志说:“抓住一个清兵的奸细。”

那包头帕的女人说:“老总,我可不是奸细呀,是他们逼我来送信的。”

黄兴问:“什么信,拿来!”

女樵夫从腰带里拿出一封信来,交到黄兴手上,黄兴看过又递给了孙中山。原来是陆荣廷写来的求和信。

孙中山看过,说:“陆荣廷损兵折将,4个炮台丢失了3个,支持不住了。”

黄兴说:“会不会是缓兵之计?”

胡汉民说:“他本来就是同盟会员,也许是出于真心,不妨去谈谈。”

黄兴道:“他这人醉心名利,不知杀害了多少同盟会的兄弟,我看不会是真心。”

孙中山说:“做两种打算,谈可以谈,不能放松警惕。”

这时马湘带一个民夫打扮的人上来了,黄兴马上起立:“总机关来人了。”

孙中山也迎了过去。

来人原来是黄扶庸,女扮男装,她一面擦汗一面报信说:“不好了,大宗的粮食、枪支、弹药全叫法国军队扣了,扣在了文登,我们去交涉,他们根本不理我们。”

孙中山的脸色骤变,拳头握得紧紧的。

黄兴对黄明堂说:“这情况不要对弟兄们说,我们会有办法的。不要影响士气。”

孙中山断然决定,自己马上下山,回河内,如果枪械运不上来,义军必然受挫。他转身叫:“黄都督!”

黄明堂应声立正站在孙中山面前。

孙中山注视他好一会儿,替他正了正风纪扣,然后说:“你给我坚守5天,5天,能办到吗?”

黄明堂说:“少一天,我黄明堂提头来见。”

“好,”孙中山的大手重重地在他肩头上压了压,仿佛要试试他的承受力,“5天后,物资一到,马上进取龙州。我走后,立即与陆荣廷谈判。”

“是!”黄明堂再次敬礼。

孙中山下山了,心里却是个未知数,他害怕又一次功败垂成。

果然,厄运正等待着他。

孙中山回到河内,立即去拜访一位法国银行家,希望贷款购买军火,对方坚持要等义军攻下龙州后才肯给钱。这当然是托词。

孙中山一连几个昼夜没有睡觉,四处奔波。

黄明堂和他的勇士们没有食言,不但坚守了镇南关炮台5天,而且在弹尽援绝的条件下又死守了两天,到了12月9日,清将龙济光、丁槐几路援军到达镇南关,寡不敌众,黄明堂知道孙中山的总部已无力回天时,才带部下退过边境,在越南的燕子山暂时落脚。

孙中山对起义机关的人说,义军占领并坚守3个炮台7天之久,大大地震撼了满清朝廷,这是了不起的胜利。

但他的心里却感到别扭,情绪低落,他又不愿意自己把消极情绪传染给别人,就假称患了重感冒,一个人躲在屋子里,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好像在思索什么。

门外,尹维俊在泥炉子上煮汤药。

马湘坐在门槛上,不是在警卫,而是专司挡驾之责。

胡汉民轻轻走来,手里拿着一沓文件。

马湘摆了摆手,不让他进去。

胡汉民说:“他心情还是不好?”

马湘点点头,说:“他什么人都不见。他说,他静静地一个人呆几天就都过去了。”

胡汉民叹口气,走到尹维俊跟前,盘腿坐地,马湘也凑过来。

尹维俊扇着炉火问:“你们都怕孙先生吗?”

胡汉民一时不知怎么回答:“你……这是什么意思?”

“你只回答,怕不怕吧?”

马湘说:“我看都怕。”

“那为什么有不怕的呢?”尹维俊问。

“谁不怕?”胡汉民问。

“不是有人公布他的几大罪状,要把他从总理的位置上赶下去吗?”她说。

“这,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说清的。”胡汉民说,“好人怕他,是因为他出以公心,能看破你的私心。坏人反对他,也是怕他,因为他的眼里揉不下沙子。”

“我懂了。”尹维俊说。

这时,一个带着从人、西装笔挺的中年人走来了,胡汉民站起身:“你是……”

来人摘去了墨镜,胡汉民高兴了:“是你呀,耀如,早盼你了。”

宋嘉树说:“一接到你的信,我就买船票,赶上台风误了几天船期。”

胡汉民小声叮嘱:“你不能说是我写信召你来的。”

“我知道。”宋嘉树说,“他在吗?我进去看看孙先生。”

马湘说:“哎,不行,我得去问问先生,他什么人都不见。”

胡汉民说:“你放宋先生进去吧。若是孙先生为此发了脾气,我承担。”

马湘只好放行。

几个人注视着宋嘉树推门走了进去,随即听到了孙中山爽朗的笑声:“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10级台风啊!”这是宋嘉树的回答,接着二人又是一阵大笑,随后是孙中山向外吩咐:

“上茶,上最好的,西湖龙井!”

尹维俊吐吐舌头:“宋先生和孙先生最对脾气了,几天没听到孙先生的笑声了,真抵得上灵丹妙药了!”

姑姑捅了她一下,“快进去吧,唠叨什么!”

孙中山与老友谈笑风生的情景让尹维俊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尹维俊进来时说:“先生,没有西湖龙井,只有花茶末子。”

孙中山问:“我的龙井呢?是不是都叫你们偷着喝了?”

“真小气。”尹维俊说,“几个月了,我从没见你有过什么西湖龙井,茶叶末子还是叫我们省着点泡呢。”

“揭我老底呀!”孙中山开心地笑起来。

宋嘉树从皮箱里拿出一个精致的茶叶桶说:“泡上吧,西湖龙井在这里。”

孙中山说:“我说的就是泡他的西湖龙井啊!”

几个人又笑。

尹维俊出去后,孙中山问:“你又一次跑河内来干什么来了?”

宋嘉树煞有介事地说:“我在上海家中闷坐,忽然心血来潮,觉得你心里怪闷的,你这时候一定想我了,我就立刻买票。”

话是用玩笑的口吻说出来的,其中的相知默契的程度让孙中山感动,他说:“你一来,真像一阵台风,把我的病全吹跑了。”他夸张地用力拍了拍胸膛,问:“有什么新闻?说说。”

宋嘉树说:“黄兴没写信告诉你吗?前几天陶成章去找他,向他提了个建议,那真叫拍案惊奇。”

孙中山问:“什么建议?”

宋嘉树说:“他提了个新口号,叫‘中央革命’。”

“难道要到紫禁城去发动宫廷政变吗?”孙中山不屑地问。

宋嘉树说,远比那要精彩!陶成章主张网罗一批天下美女送到北京天桥八大胡同的妓院里去,吸引、诱惑那些皇室贵胄、王公大臣去嫖妓,席间投毒,把他们一网打尽,革命不就大功告成了吗?

孙中山听得抚掌大笑,笑出了泪水。笑过之后,他的脸色又慢慢变得冷峻起来,他说:“可怜,可悲,我真不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形容他了。”

宋嘉树说:“刘师复被捕,你知道吗?”

孙中山问:“他不是在香港《东方日报》工作吗?我知道他成立了一个支那暗杀集团,我半年前特地召他,当面告诉他,我不赞成用暗杀手段。”

宋嘉树说:“他在广州仓边街租了一间房子,试验炸药性能,准备行刺水师提督李准,行刺没成,倒把自己手指头炸掉了,事泄入了狱。”

孙中山说:“你去找郑彼岸,他在广州地面有办法,尽快把刘师复保释出来。我很痛心,他们想通过暗杀博得一点胜利的安慰,这其实是与我们的大目标相悖的。”

宋嘉树说:“听说汪精卫也在组织暗杀团,他是最听你话的人,你没有制止他?”

孙中山叹道:“革命不顺利,起义连连受挫,我们的一些同志悲观丧气,希望拼了命与敌人决一死战,暗杀看上去英勇悲壮,其实是绝望的表现。”

“你这么说他们,恐怕不服人。”宋嘉树说。

“是啊,”孙中山说,“党内有不少人对舍身去暗杀敌人的同志,那是视为大英雄的,所以我的话常常打折扣。”

停了一下,孙中山说:“不说这些了,孩子们都常有信吗?”

“都很好,老二庆龄最近在一次讲演会上得了一个一等奖。”他从皮箱里拿出一张照片,说:“你看,这是她在领奖台上。”

照片上的宋庆龄穿着白色的连衣裙,戴着巴黎大沿女宾帽,双手从女校长手中接过奖状。

“真出息。”孙中山说,“她演讲的内容是什么呀?”

宋嘉树不无骄矜地说:“都是受你的传染、熏陶,她快成业余革命家了,她演讲的标题是《孙中山必能推倒满清》。”

孙中山惊喜地说:“是吗?她一个小孩子,能说出什么来?”

宋嘉树说:“我把每期的《民报》和《东方日报》都寄给她们了。”

孙中山说:“这就是你熏陶的了,我就叨不上光了。”

宋嘉树说:“不一样。我在孩子们眼里,只不过是个不错的爸爸,她们绝不会崇拜我。你就不一样了,你太神圣了。上个月我去美国看她们,我无意中叫了一句你的外号,我说孙大炮现在日子不好过,内外交困。庆龄马上不高兴了,她说,有别人叫他孙大炮的,没有你叫的。如果这个世界上,连你都不跟他一条心了,他可就走上绝路了。你听,这像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说的话吗?”

孙中山发自内心地说:“日后,她必定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将来,我把她交给你了。”宋嘉树半开玩笑地说,“我追随你半生,一无所成,说不定我的女儿能有作为,可以出人头地呢。”他把照片送到孙中山手上,说:“你留着吧。”

“我不好夺人之爱呀,还是你这个爸爸留着吧。”孙中山说。

“你看看背面。”宋嘉树说,“叫我好嫉妒啊!”

孙中山翻到照片背面,有一行娟秀的小字:送给我演说的主人公。

孙中山乐了,夹起照片,说:“走,我们到海上去钓鱼。”

“你是在病中啊。”宋嘉树说着,又拿出了不少药。

“这些药都不对症,”孙中山说,“其实我什么病也没有,只是心里郁闷,借机会好好地想一想,我是经得起失败的人,可也不愿意一次次地失败下去呀!”

宋嘉树说:“好吧,我们到海边去。”

武装斗争屡战屡败,使孙中山的处境日益困难,日本、越南、港英当局都先后应清政府的请求,禁止孙中山入境。为了长足发展,孙中山想把国内一切计划委托黄兴、胡汉民办理,开始他专任筹款的世界漫游。

这是他几天来认真思索后的决定,宋嘉树在海上举着鱼竿听了他的计划后表示赞同。

孙中山的鱼线抛入海中,却从不认真去听铃响,脚浸在温柔的海水里走来走去,打着手势陈述他的种种观点,讲得最多的是三民主义。

竿梢的铃铛响个不住,连鱼竿都被上钩的鱼拖到深水去了,孙中山还在滔滔不绝地说。

“咬钩了!”宋嘉树惊叫一声,一把没抓住,鱼竿打着漩往深水处跑。

宋嘉树扑到海中,连衣服也没脱,一阵快游,终于抓住了钓竿,用手一提,根本提不动,海面上海水翻腾,鱼看来真大,竖起的尾巴像支黑铁锚。

孙中山也下水了。两个人用尽平生气力,忽而急忽而缓,总算把鱼弄上来,是一条幼鲨,少说有30斤。

孙中山望着甩尾抖鳍的凶鲨说:“先钓上来鲨鱼,主何吉凶?”

“大吉呀!”宋嘉树说,“南洋人有个习惯,把制伏鲨鱼的人视为英雄,你没见他们把鲨鱼牙齿串起来挂在颈上,表示自己是男子汉吗?这是预示你能制服人间鲨的征兆。”

孙中山高兴地笑起来。

接着,在煮鱼汤的时候,孙中山指着在灌木丛里拣拾干柴的尹维俊说:“你回上海,把她带去念书,学费还是你出。”

宋嘉树说:“这丫头挺聪明,她对你有一种特殊感情。去年过圣诞,我请她们姑侄俩到家去过平安夜,我要认她为干女儿,她说,她是孙中山的女儿。看来我不够格。”

孙中山笑了,爱怜地说:“她是我亲手接生的孩子,她来找我是来报恩。她哪样都好,就一样,不爱念书。”

“大侠嘛!”宋嘉树笑了起来。

孙中山又一次来到被称为大苹果的纽约。为了节省每一分钱,他不肯住进像样的饭店,他找了唐人街上一家华人开的洗衣店,在低矮潮湿的地下室里安放了一张床位,不用付钱。

这是1909年的11月,纽约外面的温度已经降到零下10度了,地下室里没有烤火设备。孙中山看一会儿书,总要把手在嘴上哈一下,站起来走动一会儿,不然脚冻得像猫咬一样难受。

傍晚,孙中山拿出一个干面包来啃吃,门外一些人在打听:“孙先生住哪里?”

一个女人答:“就在洗衣房中。”

当一大群华侨进来时,见孙中山正坐在地铺上啃面包,边啃边看书。

一个老者问:“你是孙中山先生吗?”

孙中山忙起来:“我是。你们是来开会的吧?老先生贵姓?快请坐。”

“让我们坐地下吗?”那个老者说,“孙先生,我们在海外,也都知道你的大名,你是让满清王公大臣闻风丧胆的人,到我们这里,却住在又黑又潮的洗衣房里,叫我们怎么过意得去?”

一个年轻人说,老先生姓龙,是洪门的老大,他说,我们华侨再穷,也凑得出钱来为先生租一间像样的旅馆啊。

孙中山向众人鞠了一躬,说:“我谢谢大家一片心了,我孙中山领了。这么多年来,我孙中山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国内发动起义,所有的钱,都是靠华侨捐助的,没有成功,我心里有愧,如今,有一块落脚之地就够了,怎敢奢糜浪费?”

人们陆续席地而坐。龙姓老者说:“孙先生的为人,让我们放心,我们出再多的力也应该。”

这时,门外又进来一个半老女人,正是当年卖蚝油云吞面的黄二嫂,她一见了孙中山,立刻叫了起来:“是你?孙先生!你还欠我一碗云吞钱呢。”

众人全乐了。

“你好,黄二嫂,”孙中山说,“昨天我还打听你呢,我真馋你的蚝油云吞了,到老地方去找你,早不见了。”

有人说,黄二嫂如今发了,开上潮州菜馆了。

黄二嫂问:“孙先生,你那革命成功了吗?”

孙中山说:“惭愧,革命尚未成功,我辈尚待努力。”

黄二嫂说:“我买的革命债券还压在箱子底下呢!我还等着兑现呢。”

孙中山说:“将来一定会兑现的。”

龙先生说:“孙先生,我们洪门想请你写一块匾,你给芝加哥的梅先生写的‘天下为公'

太提气了。”

孙中山说:“好啊,拿纸笔来。”

纸笔老者早带来了,当即在地上铺开。孙中山想了想,跪在地上写下“华侨是革命之母”

7个大字。

在场的华侨们不禁肃然起敬,一个个坐不住了,全站了起来,个个眼含热泪,向孙中山鞠躬。

龙先生道:“有先生这句话,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值了,我们一定当先生的后盾。”

由于孙中山的个人声誉,使华侨们乐于资助他,包括资助他所从事、倡导的革命。短短几个月,他在芝加哥、纽约等几个华侨集中的城市里很快发展了一大批同盟会会员,捐款也陆续多起来。

这一天是1909年的11月12日,孙中山并没有看日历,洪门那位姓龙的老者又来找他了,而且说有事相商,非要到菜馆去说。

孙中山知道老人是要请一次客,他不好拂人家的好意,就随他来到了唐人街上生意最火爆的珠江大酒楼。

洪门老者把孙中山请到上座,拿了一笔钱说:“这是捐款,”又拿了另一大笔,说:“这是售革命债券所得,两项加起来共8210元,请先生点一点。”

孙中山说:“不必了。”

龙先生叹口气:“先生四海漂泊,吃干面包、喝凉水,跟人磨嘴皮子,像出家人化缘一样,你当革命家很不容易呀,你没灰过心吗?”

“也有灰心的时候。”孙中山说。他讲述了一桩在芝加哥的遭遇,他去拜访一家洗衣店老板,没等进门,那个老板气势汹汹地堵在门口,指着他的鼻子说:“你不要进来,我不听你的大炮,你要进来,我用熨斗掷你。”孙中山称他们有误解,他有眼泪只能往肚子里流,谁让他选择了这条路呢?

龙先生问:“你从前是干什么的?官逼民反,你一定是吃不上饭才造反的吧?”

孙中山笑笑说:“我是在香港念了西医学院,回广州挂牌行医的医生。”

龙先生大为惊讶:“医生不得了呀,收入不少啊。”

“是啊,”孙中山说,“如果为了我自己一家人,我满可以过着上等人的日子,可我自己穷了不说,连我的哥哥也把一个6 000亩地的大农场捐给我了,破产了。”

“你是一个苦行僧啊。”龙姓老者感叹地说,“你最终会得到好报的。”

孙中山说:“借你的吉言了。”

龙先生拍了拍手,饭馆掌柜的立刻叫人陆续搬上一桌山珍海味来,又上来一个大寿桃。

孙中山一惊:“这是干什么?”

龙先生道:“今天是十月初六,你忘了是什么日子了吗?”

孙中山怔了一下,马上惶惑地说:“我的生日?龙老先生怎么会知道我的生日?连我自己也没想起来呀!”

“那你就别管了。”龙先生说,“今天是我们几个人凑份子,给你在他乡过个生日。”

孙中山感动得热泪涔涔,他说:“我感谢你们的心意,革命还没有成功,在我一分一厘地花着华侨同胞血汗钱的时候,我怎么敢破费过生日?等将来吧,将来革命成功了,就天天都是生日了。”

一席话说得龙老先生也是满眼热泪。

纽约虽然是滴水成冰的严冬,槟榔屿却仍处在酷热之中。

篝火升腾,广袤的天空如墨染的一样。

汪精卫和他的伙伴林君复、喻培伦、黄复生围坐在篝火前,地上摆着几个酒瓶子、酒碗。

汪精卫弹着吉它,曲调压抑、苍凉悲壮,那是一首古曲,他们临时填上了易水送别的旧词。几个人唱着唱着,个个泪眼迷离,一派苍凉悲壮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远远的一个娇小的身影走来,她是陈璧君,已比从前丰满,更加苗条可爱,像个大姑娘了。

陈璧君不想打扰他们,悄悄倚在一株椰子树后,看着他们饮酒、唱歌。

汪精卫放下吉它,狂饮一口,说:“我们像不像当代的荆轲、高渐离?”

喻培伦说:“我们这次破釜沉舟去北京,那至少是九死一生,本来具有悲壮色彩。”

黄复生说:“大丈夫一生一世,终究是个死,我们去轰轰烈烈地死,也没白活一回。”

“我最崇拜谭嗣同,引颈就戮,大义凛然。”汪精卫说,“不像康有为、梁启超,苟且偷生。”

喻培伦说:“今天是最后一顿畅饮,到了北京要行刺,办大事,就不能多喝了。”

汪精卫说:“你们尽可以一醉方休。”

一直闷头在为大家烤肉的林君复说:“这事若让孙先生知道了,必遭申饬。”

汪精卫说:“他的方法正确吗?七八次起义,哪一次成功了?连满清政府的毫毛也没碰倒,他老先生现在又怎么样了?众叛亲离,章太炎、陶成章又立起了自己的山头,刘师培、程家柽戴上了大清的顶戴花翎,四分五裂,出路在哪里?你们说,出路在哪里?”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海滨回荡着,与海涛声汇合在一起……喻培伦说:“好在我们都是孑然一身,了无牵挂的人,一死何憾,我连给父母的遗书都写好了。”

汪精卫说:“我连遗书都无须写。”因为他没有父母在世。

“不对吧?”林君复道,“那个小天仙一样的女孩子,你能放得下她吗?”

一丝愁绪飘上了汪精卫的脸庞。他叹了一声,说:“我跟她,始终是不即不离……”

林君复说:“她差不多一天给你写一封情书吧?这小女子太热、太烈了,若换个人,早叫她那火山熔岩般的爱情高温融化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汪精卫说,“我所以不能对她许诺什么,那是因为我知道我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何必害她那样一个纯真如水的女孩子?”

喻培伦道:“汪兄真是君子呀!”

在树后的陈璧君听到此处,悄悄走开了,不知是感动还是悲悼,她一边走一边擦拭泪水。

同类推荐
  • 四月爱未央

    四月爱未央

    华静言事业有成,聪慧美貌,一路走来都是眼高于顶。直至遇见周承锴,本以为终于遇到命中注定的锦绣良缘,可是,没想到周承锴迫于家庭要求与孔氏千金订婚,苦心挣扎的结果,使她最后咬着牙,掩着痛,独自看他飞离自己的世界。伤痛之余,华静言毅然放弃了这段感情,没想到却因此结识孔氏大家长——周承锴新婚妻子的父亲易仁。两人彼此吸引,又百般克制。在她以为一切结束、尘埃落定的时候,却不知道真正的命运纠葛才刚刚开始,孔氏家族的内部斗争使静言陷入爱情旋涡……
  • 都柏林人

    都柏林人

    一个男孩,暗恋邻家女孩,却不知如何开口,饱受煎熬;一个女孩,她找到了理想的另一半,渴望拥有新生活,却缺乏改变现状的勇气;一个男人,眼看已经三十多岁,却一事无成,整日面对乏味的工作和鸡飞狗跳的家庭;15个故事,15种深深的孤独。从少年、青年、壮年直至暮年,这本书照见了人生各阶段无处安放的孤独。无论你是谁、多少岁、在哪里,你能从中找到自己。
  • 狐变(卫斯理珍藏版)

    狐变(卫斯理珍藏版)

    古老大屋中,存放着只有细菌般大小的狐狸标本,还有半吋大的小死人!卫斯理忍不住强烈好奇心,偷入大屋,惊然发现狐狸标本不见了!大屋主人不明所以,坚称从来没有此诡异东西,是不是卫斯理脑神经出现问题?还是大屋内秘密隐藏着什么?明朝有一件宝物──聚宝盘,只要将金子放内,就会变出许多金子来,能使人富可敌国。流失多年的宝物已成碎片,怪杰科学家得手后从事极度神秘的研究,卫斯理决意寻根究底,差点给暴躁的科学家乱枪打死!世上是否真的有此宝物存在?聚宝盘究竟有什么玄机?
  • 幸福就像躲猫猫

    幸福就像躲猫猫

    李东文,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重生之名流巨星

    重生之名流巨星

    演员杜云修混迹娱乐圈多年,天赋演技,却还是星途黯淡。一次意外机会,让他可以重新开始。为实现年少梦想,他重回娱乐圈。应聘国内一流娱乐公司,过关斩将;成为国内人气新人,步步为营。看似星途坦荡,却因为卷入公司派系斗争惨遭雪藏。他和金牌经纪人封锦联手反击,绝境翻身。斩获*新人奖、出演国际大片,又遭遇负面新闻、票房惨淡……而这几年的娱乐圈注定不太平,ESE公司高层决裂、皇冠娱乐董事易主、影后林萱踢爆未婚先孕、歌王裴清掀起粉丝骂战……在重重激流中,云修能否如愿以偿,问鼎影帝?但即便经历种种,他从未想过放弃心中最初的心愿。毕竟,这世上,唯有梦想与爱,不可辜负。
热门推荐
  • 君子有匪缘思无邪

    君子有匪缘思无邪

    有种缘,是早就安排好的情,有种孽,是注定逃不掉的劫,有种爱,可以为彼此放下功与名,看淡生与死。他与她的爱是最纯粹情,用他无言的爱,相伴她最无声的情。故事讲述了九维世界五大家族的成败传奇,也同时见证他和她不凡的历程……
  • 未来世界:你好!奇葩王子殿下

    未来世界:你好!奇葩王子殿下

    什么?我竟然穿越了?!可是根据小说里的情节,我不是应该穿越到古代,成为哪家的大小姐吗?为什么我穿越到了未来?!而且还掉在了一个宇宙级美男的怀里!!!可是未来世界的人怎么都有那么高的颜值啊?还有没有天理啊?!不过未来世界竟然有那么多好玩的东西:机器人、美白药丸、迷你相机……啊哈,未来世界,我来啦!
  • 原来爱也可以强强联手

    原来爱也可以强强联手

    在爱的道路上,不止有霸道总裁和小白,还有可以强强联手的王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西藏夏日的故事

    西藏夏日的故事

    夏日的拉萨,阴凉与烈阳,现实与欲望,人来人往,了无痕迹
  • 反爱

    反爱

    父亲原本以为自己爱儿子,最终才发现儿子是爱自己的。
  • 举头三尺无青天

    举头三尺无青天

    神话,都市,爱情,幻想,这世界,举头三尺,立见人心。
  • 天行健1

    天行健1

    这是一部波澜壮阔的虚构史书,作者架构了一个战争时代。战争的惨烈、勇士的无畏、情节的万变都牵动人心。武侯率领的帝国军攻下了共和军的最后一座……
  • 超维巫师

    超维巫师

    能跨越维度的古神之手、一夜之间毁灭的帝国、毫无规律移动的星辰、永无止境的海域、突如其来的邪恶种族、复活的尸者国度、堕落为魔的人类......这一切似乎都在预示着有一个超凡的存在正把这个世界引导向崩坏的边缘。获得四维碎片的巫师少年意外窥探到了关于世界、神祇、文明的残酷真相。是被神关注?还是被神遗弃?谁是猎人,谁又是猎物?古神们肆无忌惮操纵着画中的虫子,但他们又怎么确认自己不是别人画中的虫子呢?笼罩在所有人头顶的阴霾之色,都来自一副超越维度的调色盘。
  • 道尽天行

    道尽天行

    不期夜尽待天明,何时道尽踏天行。第三禁区,故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