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71400000034

第34章

顺风堂是澳门一个很偏僻的小巷。

孙中山只身一人雇了一只小船渡海来到澳门。他弃舟登岸,走过一段崎岖不平的卵石上坡路,来到顺风堂4号。

柴门小院,牵牛花爬满墙头,小院里种满了各种花卉,一片蝶舞蜂喧的嗡嗡声。

孙中山十分感慨,推推门,竟然没锁。

他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过丝瓜棚下,叫着:“粹芬!”没有人应。

房门也没有上锁,孙中山推门而入。

他本想给陈粹芬一个惊喜,却不料屋子里没有人。但他猜想人一定不会走得太远,不然不会不锁门。

孙中山仔细地打量着陈粹芬的房间,只有一间屋,起居会客用餐是多位一体的。屋里有一张大红木床,还有一张小竹床,显然是她收养的女儿住的。

整洁而朴素的卧室里,墙上悬着一张孙中山的摄影肖像。

孙中山转了一圈,坐到了桌前等待。

桌上时钟滴答地响着。

忽然,孙中山发现了梳妆台下压着一张纸。

他抽出纸来,原来是陈粹芬留下的信:我知道你会来看我的,为了你这份情,我预先说一声谢谢了。你不要等我,我暂时离开了家,我虽见不到你,可你的一举一动都在我梦里,在我心中。如果不是我的病,我会有更多的幸福,可为了你,我忍痛斩断了我的情丝,我在你身边有过十几个年头的日日夜夜,我已经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了。见其字如闻其声,孙中山只觉得一阵阵悲从中来。看来,陈粹芬不是因为疏乎而忘记了锁门,而是故意留了门让他进来,让他能看到这封信。

难道你露一面都不行吗?

孙中山知道,陈粹芬怕的是自己旧情复萌,更怕孙中山不顾一切地再把她带走。

泪水顺着孙中山的脸颊淌下来。

他从怀里拿出一对碧玉耳环,正是当年陈粹芬出走时留给孙中山的,孙中山在最难的时候也没有送进当铺换钱。

他在手上把玩了一会儿耳环,把其中的一只挂在了梳妆台最醒目的地方。

他把另一枚又珍藏到怀中,还有陈粹芬的那封信。他茫然地在屋子里转了一会儿,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沓钱,压在妆奁盒底下。刚要走,又转回来,掏空了上衣、裤子所有的口袋,掏出了所有的钱,包括硬币,只留下了一枚有华盛顿头像的金币,那是宋庆龄7岁那年给他的,他把所有的钱都扔下后,才离开柴门小院,一副怅惘若失的表情。

出了门他惆怅地前后左右张望,希望能发现隐藏起来的陈粹芬,然而见不到她的影子。

天气酷热难当,树叶子都晒得打了卷儿,石头马路上没有几个行人。孙中山凄凄凉凉地来到渡口,想回翠亨村去。

孙中山找到了一个撑船的老头,说要去香山县的翠亨村。

老人说要半块光洋的摆渡钱。

“行。”孙中山跳上船,却想到兜里已经分文皆无,就商量道:“上了岸再给行吗?”

老人说:“不是我信不过你,吃过亏呀,这么远的路程,把人送过去了,你说没钱,我还能再把你运回来吗?”

孙中山忍不住笑了:“说得也是。”他又跳上了岸。

老汉说:“怎么,莫非让我说对了,你真的没有钱?”

孙中山老老实实地点点头,他从钱夹里倒是摸出那块金币,那是宋庆龄送给他的,小孩子的心意。他犹豫了片刻,终于又藏了起来。

老汉说:“可看不出你是个没钱的人。”他是看装束下结论。

孙中山一筹莫展地在海边走来走去。

这时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跑了来,奶声奶气地问孙中山:“你是孙文先生吗?”

说这话的时候,方才拒绝载他的船工打了一个愣,注意听着。

孙中山对小女孩说:“我是孙文,你怎么认识我?”

小女孩抿着小嘴一乐,说:“妈妈不让说。”

孙文问:“你妈妈是谁?”

小女孩说:“你别管了,你是不是没有过海的船钱了?”

孙中山更是惊奇,但立即醒悟了:“你叫孙仲英,对不对?你妈妈叫陈粹芬对不对?”

小女孩用反问表示了认同:“你怎么这么会猜呀?”

孙中山捧着孙仲英的小脸蛋,在脑门上亲了一下,说:“你知道你该叫我什么吗?”

孙仲英说:“妈妈说我再长大几年,她把我送回翠亨村去,让我归宗呢。”

孙中山大为感动:“走,我们去找你妈妈去。”

“她不在。”孙仲英说,“你找不着她的。”

孙中山长叹一口气。

小女孩把一块光洋举到老船工眼前:“老爷爷,这钱够吗?你摆渡他过海,行吗?”

老者对孙中山说:“我都听明白了,你就是大名鼎鼎的孙中山先生,我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快上船,不要说要船钱,你坐一回我的船,就是倒找给你一块大洋,我也乐呀。”

孙中山笑了:“方才叫你笑话了。”

“这没什么。”老者说,“没听古书上说吗?分文憋倒英雄汉呐,秦琼逼急了不也卖马吗?”

孙中山跳上船去,对孙仲英说:“再见,听妈妈的话。”

孙仲英举着那一块光洋,问:“这个,你不要了吗?”

孙中山伸手接过来,合在掌中,说:“谢谢你,谢谢你妈妈。”

小船划向大海远处了,孙中山依然伫立在船头,他想看见陈粹芬,望眼欲穿也无济于事。可他相信,陈粹芬就在他视角的盲区里,离他很近、很近,在凝视着他。

大海的波涛在单调地拍打着船舷。孙中山心中好不凄楚。

1912年8月,当上大总统3个月后的袁世凯派了程克、张日方两员特使专程到沪,接孙中山北上进京。

孙中山偕夫人卢慕贞、秘书宋霭龄和革命党人居正、魏宸组等人登上了平安号轮船。为北上的事,好多人认为凶多吉少,至少不能对袁世凯不加防范,但孙中山认为既已答应了,就不能失信于袁世凯。

就在轮船启锚前,尹维俊突然出现在孙中山的舱中,她一身学生装,人也去了不少豪气,变得儒雅秀气了。

孙中山说:“唉呀,你怎么来了?你姑姑呢?书念得怎么样?”

尹维俊只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没意思”,马上说她闯到船上来,不是来叙家常,而是要拼死阻止孙中山进北京的。她认为那是入虎狼之地。

孙中山和宋霭龄、居正都过来相劝,说袁世凯不会加害孙中山的,让她放心回去念书。

没想到尹维俊怒气冲冲地说:“你们谁管孙先生死活,你们谁把他的安危当过一回事?”说到这里她大哭了起来。

孙中山知道她是一片诚心,就好言相劝,总算托送行的人把她带下了船。

宋霭龄几次想说的话,又在舌边了,但她还是没有多嘴。她以一个女孩子特有的敏感,已觉察到尹维俊对孙中山的不同寻常的感情。那除了用刻骨铭心的爱情来解释,还能是什么呢?

孙中山是8月23日到达天津的,都督张金波、警道杨以德和交涉使王克敏,以及同盟会的张继一大批人到码头上迎接。下午3时,由袁世凯的代表教育总长范源濂、工商总长刘揆等专使陪同乘专车进京。

北京欢迎孙中山的隆重令他吃惊。

北京扎起了几座欢迎牌坊,军乐、礼炮、官民夹道的场面是空前的,就是孙中山乘坐的黄缎座位金漆朱轮的双马车,也是袁世凯特备的,据说这是从前摄政王载沣的专用代步工具。

孙中山的车驾是从正阳门入城的,连大清门也洞开了。

望着这旷世殊荣的盛大仪式,百姓在评论孙中山功劳盖天的同时,也说到了袁世凯的胸怀风度。

当天晚上,袁世凯接孙中山到总统府见面,此时的总统府是在铁狮子胡同了。袁世凯见孙中山进来,毕恭毕敬地脱帽行礼,他胸前的大总统勋章上的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十二章熠熠闪光。在碰杯敬酒时,袁世凯很诚恳地说:“先生肯惠然前来,殊为欣慰。刻下时事日非,边警迭至,世凯识薄解鲜,深望先生有以教我,以固邦基。世凯忝负国民负托、用敢代表四万万同胞,求赐宏论,以匡不逮。财政、外交甚为棘手,尤望先生不时匡助。”

孙中山立刻对袁世凯有了好感,看他那诚恳的低眉重目的表情,孙中山也感到很多人是误解了他,看起来,他绝无不忠于国民之意。

他们在第三次会晤时,袁世凯向孙中山请教了欧美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状况,他们也谈到了国内的蒙藏问题。孙中山一针见血地指出,“蒙藏离叛,****活佛实为祸首。若能广收人心,施以恩泽,一面以外交立国,倘徒以兵力从事蒙藏,人民愚昧无知,势必反激其外向。”袁世凯深表赞同。当时的****十三世正在发起“独立”运动,他的后台是前英印总督明托,叛军居然占了江孜、日喀则,又于6月攻占了江卡、理塘等地,包围了康定。袁世凯听了孙中山的话,派四川都督尹昌衡和云南都督蔡锷进兵平叛,才收复了失地。

孙中山说到要使中国富强,非大修铁路不可,孙中山说他在10年内要修20万公里铁路,问袁世凯,你10年工夫,可否练兵500万?袁世凯笑着允诺,并说这一来中国就没人敢欺侮了。

在他们第四次相见的西餐宴会上,袁世凯在席间祝酒时高呼“中山先生万岁”,孙中山在致完答词时也喊了“袁大总统万岁”。

孙中山彻底被袁世凯所征服了。孙中山想的是他的民生主义的全面实施,而袁世凯则想利用孙中山和革命党人的威望,顺利地在全国完成政治统一。应当说孙中山的北上进京,为袁世凯帮了大忙。此时孙中山并没有察觉。

短短一个多月的北京居留期间,孙中山与袁世凯竟有13次直接会谈的机会。有一次孙中山谈到耕者有其田时,他想一定会遭到袁世凯的反对,没想到袁世凯点头称是。孙中山事后问送他回住处的梁士诒,这是怎么回事。梁士诒说,袁世凯生长在北方,北方自耕农多,很少有南方那样的佃户,所以袁世凯以为早已耕者有其田了,这还有疑问吗?

孙中山放心了,此后带人走遍半个中国去实地勘察铁路,后又亲自到日本去考察,他真的以为到了彻底圆他民生主义之梦的时候了。

袁世凯对孙中山更是放心了。在孙中山遍游天下的时候,袁世凯对他的亲信段祺瑞、赵秉钧说:“孙中山倒是不管事了,他考察了那么多地方,看来真的要办铁路了。”

段祺瑞说:“孙中山是个好好先生。”这是他的真心话。

袁世凯说:“我原以为他让位给我是虚情假意呢,没想到他倒痛快。他来北京,我与他交谈13次,我看孙中山这人真是个不用防备的君子。”

袁世凯说的也是肺腑之言。

“黄兴呢?”段祺瑞说,“他是第二号有威信的革命党啊。”

袁世凯说:“也是个城府不深的人。我一接任总统,黄兴不是就宣布南北统一大功告竣了吗?他真的不想做官,要归隐林泉了呢。”

赵秉钧说:“宋教仁是个难缠的主儿。”

“是啊,”袁世凯说,“孙中山虽是他们新建的国民党的理事长,其实不管事,权在代理理事长宋教仁手中。他把许多国会议员都发展成了国民党员,他想得倒美,他想在议会选举获得胜利,把权抓过去。我一直在盯着他呢。”

段祺瑞也认为宋教仁不可不防,去年10月,他说回长沙去看望分别10年的老母亲,可他一路上也没闲着。从长沙到武汉,再到上海、杭州,所到之处发表演说,抨击时政,他以为眼下就是他们的真共和了,像模像样地竞选、拉选票。

袁世凯冷笑:“2月19日,宋教仁在国民党上海交通部的欢迎会上发表演说,指责我的政府是‘不良政府’,传说宋教仁要出来组阁呢。上海是国民党的大本营,已经成了他们策反政府的基地,不动手不行了。”

赵秉钧说:“我早进过言,非武力不足以震慑,不能手软。”

“不必大动干戈。”袁世凯说,“擒贼先擒王,让宋教仁尝尝我的厉害,再次第削平。”

段祺瑞相信袁世凯已有成谋在腹,他不便于戳穿就是了。

其实在他们这次谈话之前,袁世凯已对赵秉钧面授机宜了。

赵秉钧领了袁世凯的密令,连夜把亲信洪述祖叫到家里。这洪述祖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现在当着内务部秘书长。

赵秉钧对他说话不用拐弯,简明地说,宋教仁不除,国无宁日,看来是下手的时候了。

洪述祖问:“袁项城有手令吗?”

赵秉钧说:“我这个国务总理亲口发令还不管用吗?袁公倒是没有直接让我们谋杀宋教仁,不过恨宋的切齿之声可闻。干成了,准备领重赏吧,怎么样?上海有可靠的人吗?上次你提到的姓应的怎么样?”

“这人把握。”洪述祖说,他是宁波人,原是帮会里的人,据说,当过孙中山的卫队卫士,后来因为犯纪律被开除了。但陈其美赏识他,保了下来,现在当着江苏驻沪巡查总长。这是个有了金钱、美女可以杀他亲爹的人。

赵秉钧说:“好吧,你去办。要快。”

应桂馨是个浅白麻子,一脸烟容。他不会直接去当刺客,他一直在物色人。他有个嗜好,喜欢收藏古玩、字画,常与画贩子王阿发打交道。这一天,王阿发又拿了几张画来让他选,应桂馨知道这王阿发三教九流的人都交往,就想托他找杀手。

应桂馨看过几张山水、花卉,问王阿发:“还有真品吗?”

王阿发说:“这几张都是真品,石涛的这张,我可是花了大价钱才到手的。”

“是不是赝品,过一会儿我的朋友来了一看便知,你骗不过去的。”

王阿发说:“老主顾了,我能拿赝品骗你!”

应桂馨说:“很发财吧?”

“马马虎虎,”王阿发说,“糊口而已。”

应桂馨道:“有发财的机会你要不要?”

王阿发说:“钞票又不咬手,岂有不要之理?”

应桂馨把他叫到里屋,关上房门,问:“你有胆大心细、枪法好的可靠朋友吗?”

“这可没有。”王阿发想了想,又说,他想起一个,是国民党里一个高官的卫队士兵,好像在陈其美的卫队里的,他的枪法好,百步穿杨。

“你去找找他。”应桂馨说,“事成了,他1000块,你1000块,响当当的现大洋。”

“要刺杀什么人啊?”王阿发说。

“这个人。”应桂馨拿出了一张宋教仁的照片,后面有‘宋渔父'3个字。

“不认识。”王阿发说。

“把照片拿去,找到了人叫他带着,什么时候动手再等通知。”应桂馨说。

“人家若不干呢?”王阿发问。

“不干可以,可不准乱说。”应桂馨威胁说,若是泄露出去,第一个没命的就是他!

“知道了。”王阿发说。

王阿发物色的人叫邓文斌,是陈其美的部下。王阿发借故请他到四川北路一家上海餐馆吃饭。

画商王阿发与穿军装的邓文斌一边饮酒一边听音乐。

“喝,多喝几杯。”王阿发殷勤相劝。

邓文斌道:“你卖古画发财了吧?怎么舍得请我喝酒?”

“这年头,干什么都发财。”王阿发神秘地伸长脖子说,“干掉一个人,就能得千元赏金,又有官做。”

“杀人越货?缺德。”邓文斌说,“叫巡捕房抓去,一辈子完了,不花这造孽的钱。”

“胆小鬼。”王阿发说,“这事有来头,包管巡捕房里不抓你。”

“不行。”邓文斌说,“你白花一顿饭钱了,我枪法虽好,我是革命党人,不干这事。”

“好,好,不勉强。”王阿发只得作罢。

阴影正悄悄向宋教仁铺展开来,而此时热衷于在北京大大施展一番的宋教仁全然没有警觉。

1913年3月19日,宋教仁动身去北京的前夜,他在寓所里召集了一些国民党的干部开会,陈其美、于右任等都到会了。

宋教仁认为,他必须马上进京,因为袁世凯已于今天发布命令,规定4月8日举行民国国会开幕典礼,来电报要求议员到北京集合了,他准备明天动身。

于右任说:“我总觉得气氛有点不对,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你不是说你回长沙探母时,就发觉有人暗中跟踪你吗?”

宋教仁自负地说:“我们堂堂之阵,正正之旗,不怕明枪暗箭,民众自有公论。”

陈其美说:“外间都风传你将代表国民党组阁当总理,袁世凯能容下你这颗沙子吗?你小心一点是对的。”

宋教仁背仰在沙发里,哈哈大笑:“若是这样谨小慎微,只好因噎废食了,我谅他袁世凯也不敢那么卑劣。”

陈其美说:“你要小心,他们说不定会暗算你。”

宋教仁听罢,更是大笑不止:“笑话,向来只有我们革命党人暗杀别人,我不信他们也捡起我们的武器。”

于右任说:“小心总不为过呀。”

宋教仁乘坐的火车是第二天晚上10点从上海站发车,来送行的人很多。

黄兴、于右任、廖仲恺、陈其美等人簇拥着容光焕发的宋教仁步入沪宁站的候车室,旅客很多,拥拥挤挤,他们站到了一边。

廖仲恺看到了一个穿风衣的侏儒,没有行李,不大像旅客,这走走、那站站,眼睛不时地溜他们一眼。

廖仲恺扯了黄兴袖子一下,让他注意那个小矮人,说很可疑。

“是个扒手。”黄兴不介意地说,“小瘪三。”

廖仲恺警惕地四顾人群,说:“此次去北京,是一场政治决斗,你应慎重防卫。”又特意把两个警卫召到这边,亲自布置,要时刻防备万一。

两个警卫说:“我们会身不离理事长寸步的。”

“多虑!”宋教仁依旧谈笑风生,“我此行统一全局,调和南北,正正堂堂,何惧之有?国家大事,虽有危害,也在所不惜。”

车站的铃声响起来,他们都从椅子上起身,向剪票口走去。

开往北京的火车呼啸着进了站。

当他们走到剪票口时,宋教仁剪了票,回过头来向黄兴、廖仲恺等人挥手告别时,忽然那个穿风衣的侏儒拼命往前挤,他块头小,干脆从人们腿底下迅速钻过来,靠近了宋教仁。

说时迟那时快,侏儒躲在人群后,以左臂为支托,向宋教仁连开3枪,宋教仁立即倒地,候车室顿时大乱。

黄兴、廖仲恺等人扑过去扶宋教仁,宋教仁大叫:“我中枪了,抓刺客呀!”

宋教仁的卫士不知杀手在哪,忙乱地追赶几步,又踅回来。

侏儒武英士个子小趁慌乱之际扔了枪,混在旅客人流中溜出去了。

宋教仁被抬到了就近的上海铁路医院。

宋教仁伤势沉重地躺在病床上,医生忙着为他包扎,注射止血针。医生说:“出血太多,要立即手术,”并且回头叫,“护士长,准备血浆。”

护士长应声跑步而出。

宋教仁从昏厥中苏醒过来,目光在黄兴等人脸上扫视一遍,手抖动着,抓住黄兴的手,说:

“你替我,给袁世凯发一封电报……”廖仲恺说:“都到了这地步,你还相信袁世凯吗?你怎么不想想,谁会对你这么恨之入骨啊!”

黄兴不想让宋教仁太失望,对现实太悲观,便用鞋尖踢了廖仲恺一下。

黄兴望着宋教仁那一双渴望的眼睛,说:“你说吧,钝初,我一定会替你拍电报给袁世凯的。”

宋教仁点点头,喃喃地说:“开诚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权,只要国家有了一部确定不拔的宪法,我就是死了,也心甘情愿。”

黄兴说:“我这就去发。”

“等等。”宋教仁抓住黄兴的手不放,“克强,你我自反清以来,朝夕相处,没想到……他们真的向我下了毒手。我调和南北,为中国共和熬尽了心血,没想到世人不谅,这是我死不瞑目的。”

宋教仁环视一周,又拉住于右任的手,放到自己胸前,嘱托道:“我只有三件事拜托各位,一,所有我在南京、北京及东京寄存的书籍请帮我捐入南京图书馆;二,我本家寒,老母尚在,我死后,请克强和各位为我照料;三,各位不要以我为念而放弃责任。”

护士们推着手术车进来了,正要抬人,医生走近床头看了看垂危的宋教仁,摆了摆手。

年仅30岁的宋教仁已经带着永生的遗恨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黄兴和于右任的手仍然紧紧地攥在宋教仁手中。

黄兴满脸是泪,他发誓地大喊:“一定要查出凶手,大白于天下!我国民党哪怕什么事都不干,也要全力以赴,查出凶手!钝初不能这样不明不白地死!去,去找人啊!去找公共租界巡捕房,去找闸北警察局!”

廖仲恺、陈其美等人说:“我们马上去办。”

袁世凯很会贼喊捉贼,宋教仁遇刺的第二天,他从北京发来了慰问电,声称“众目昭彰之地,竟有凶人敢行暗杀,人心阴恶,法纪何在”,并且煞有介事地电饬江苏都督程德全“迅缉凶犯,穷纠主名,务得确凿,按法严办”。

更为奇怪的是,不久,在上海市面上流行一种说法,说刺客是陈其美主使,陈其美素与宋教仁不睦,是想取代宋教仁的国民党代理理事长一职而火拼的。

陈其美怒不可遏。他认为此案不破,一来对不起宋教仁,二来会引起国民党内部的猜疑、分化,他与黄兴做主,出一万银元的重赏捉拿元凶。

赏格一出,陈其美的部下邓文斌提供了重要线索,他把几天前画商王阿发拿了写有“宋渔父”字样照片雇他为杀手的事说了。

陈其美意外地惊喜不止,’宋渔父‘不是宋教仁的号吗?

抓到王阿发不难,王阿发很快地供出了应桂馨。

陈其美十分后悔,怎么用了这样一个人呢!黄兴问应桂馨是个什么样的人,陈其美说,过去底细不清,一细查才知道,他是清末上海青帮里的一个大流氓,捐过候补知县,帮他攻打过制造局,后又到咱们南京政府卫队里混过几天,因为行为不端让孙先生开除了。后来他伪装自己,又回陈其美这来了,当上了巡查长。

陈其美说这事他有责任。至少是用人失察。

黄兴说:“现在我们不谈责任了,不谈教训了,要谈,太多了。我们总是麻痹大意,钝初大祸临头的前几分钟,还不相信有人要拿他开刀呢。”他嘱咐几个知情的人,不要公开应桂馨的身份,否则谣言会更盛,陈其美的手下人杀宋教仁,不正好应了市井流言了吗?

陈其美说:“凶手的特征很明显,是个侏儒。”

黄兴说:“对了,那天在场的人都看见了,凶手是个仅有3尺多高的侏儒。我想,封锁了上海,不愁抓不到他,上海一共才能有几个侏儒!”

陈其美说:“我和于先生也是这么想的,好在这次巡捕房很配合。”

黄兴拍拍桌上的电报,说:“袁大总统也来了急电,不管真假,也在催办。”

陈其美说:“这可能是个诸葛亮哭周瑜的手腕。”

黄兴说:“那不管它,出水才看两腿泥呢。”

这时于右任跨进来说:“正凶武士英已经抓到了,他躲在租界石库门里。巡捕房说,他原是个兵痞,当过云南七十四标营管带,他说他杀宋教仁无人唆使,是为全国人民报仇。”

“胡扯!”黄兴说,“去大胆地抓那个应桂馨吧,一对质就真相大白了!”

陈其美匆匆离去。

应桂馨不在家,经审问家人,知道他常去迎春坊妓院,也常去赌坊,陈其美下令兵分几路去捉拿他。

黄兴的卫士长黄惠龙假扮嫖客先来到迎春坊探虚实。

在楼上妓女李桂玉的房间里,传出阵阵调笑声,应桂馨和一个少将军阶的人正与几个妓女在打茶围,床上支着大烟灯。

楼下,老鸨正在收一个嫖客的钱,这个嫖客的眼一直往楼上房间溜。老鸨说:“不行,你是穷无赖,兜里没有钞票,也想来寻欢作乐!”

嫖客央求地说:“下次补齐……”

“概不赊欠,”老鸨喝令,“把这个穷瘪三轰出去。”

其实这个“瘪三”正是黄惠龙所扮,他眼看要被推出去时,陈其美、于右任带着巡捕房的人一拥而入,后面押着两个人,没绑着的是做字画生意的王阿发,绑着的是侏儒武英士。

“瘪三”马上凑过去对陈其美附耳低语。

老鸨出来干涉:“哎,你们干什么?你们别断我财路啊!”

一个巡捕说:“我们执行公事。你再叫,先把你抓起来。”

老鸨吓得噤若寒蝉,不敢作声了。

一同来的陈其美问老鸨:“叫应桂馨的在哪个房间里?”

“应,应大人啊!”老鸨说,“在,在楼上左手第二间,在李桂玉房里。”

黄惠龙说:“跟我来!”早一个箭步上了楼,老鸨恍然,叫了一声:“天呐。”

巡捕们一拥而上。

当应桂馨警觉地推开怀里的妓女跳起来拔枪时,巡捕们已经把枪顶到了他脑门上。

妓女们吓得尖叫着夺门而逃。

应桂馨说:“我是堂堂的江苏巡查长,你们凭什么抓我?”

陈其美说:“凭你刺杀国会议员宋教仁!”他推出了王阿发,“没有人证,不会来抓你的。”

巡捕问:“是谁指使你干的?”

应桂馨企图狡赖:“这是血口喷人。”

这时另一伙巡捕拥了侏儒凶手武英士进来了,陪同的国民党人陈惠生说:“你睁眼看看,这是谁!”

一见了武英士,应桂馨傻了。

陈其美说:“你说不出主谋,就是你,马上处死你。”

应桂馨垂下了头:“是,是我一时糊涂。”

他死活不肯交代主使人,他也知道,如果保了洪述祖,就是保了赵秉钧,还可能保了袁世凯,他们感我之情,会想方设法来救我,一旦和盘托出,他们会落井下石,永无出头之日了。

但是他忘了保险柜里除了收藏的字画外,还有洪述祖的3封信,都是指令他除掉宋教仁的。

洪述祖几乎每封信的末尾都有附笔:“阅过即焚,切切”字样,可惜应桂馨舍不得烧,这是他将来留着邀功和敲诈的资本,他万万想不到被陈其美抄了去,成了他灭顶的罪证。

一场轩然大波席卷了全国,赵秉钧和袁世凯立刻成了过街老鼠,就是长80只嘴也无法剖白了。

同类推荐
  • 匹克威克外传(上)

    匹克威克外传(上)

    《匹克威克外传》是十九世纪英国最重要的作家狄更斯的成名作,是一部流浪汉小说体裁的作品,全书通过匹克威克及其三位朋友外出旅行途中的一系列遭遇,描写了当时英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该书是狄更斯最为重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自出版以来,一直受到各国读者的欢迎,无可争辩地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名作。
  • 玩钱

    玩钱

    本书是一部写民间融资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通过自身经历,叙述了一位民间金融从业者在激烈的融资市场中角逐的故事。本书是一部写民间融资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通过自身经历,叙述了一位民间金融从业者在激烈的融资市场中角逐的故事。
  • 活葬

    活葬

    一个患有怪病的人经常会突然陷入昏睡之中,样子与死尸毫无分别,而他最担心的事情就是被人当成死人埋葬。他整日幻想着被活埋后的可怕情形:棺椁内空间狭小、被潮湿的泥土味呛得无法呼吸、看不到一丝光亮、听不到任何声音,以及被腐蛆蠕虫一点点占领全身!于是,他尽心改造家族的墓地:设计出一种从坟墓内部可以打开大门的机关,将供应氧气和光线的装置安放在棺材中,储备足够的食物和饮用水……然而,这些花费了无数心力的防护措施,真的能拯救一个即将承受活埋之痛的人吗?
  • 张恨水小说典藏:巴山夜雨合集(套装共10册)

    张恨水小说典藏:巴山夜雨合集(套装共10册)

    《巴山夜雨》写于抗战胜利之后1946年开始连载,1948年底载完历时三年多,是张恨水“痛定思痛”之作。作者以冷峻理性的笔触,在控诉日寇的战争暴行的同时率先对民族心理进行探索,小说以主人公李南泉为轴心,向读者展现了一幅蜀东山村众生图。人物栩栩如生,语言幽默犀利,在小说的描写功力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 清流飞花:女法官办案纪实

    清流飞花:女法官办案纪实

    吴亚频专著的《清流飞花--女法官办案纪实》虽然记录的是基层法院的一些“小故事”,但映射的是中国司法逐步完善过程中的“大事件”;虽然记录的是个人办案的成长经历,但勾勒的是中国走向现代法治国家的轨迹。希望《清流飞花--女法官办案纪实》在让人看到一幅幅精彩的办案场景的同时,还能看到法官对法律的忠诚,对工作的热爱与无私奉献,这不仅是一部法官的个人印记,也是一部时代风云的写照,更是一部法制史的年轮记载。
热门推荐
  • 如烟柳絮淡淡风

    如烟柳絮淡淡风

    她,只是一个亡国公主,在国破家亡后,辗转于尘世之中,遇见的男子,谁才是她最后的归属?她到底是在有硝烟的战场身亡,还是在没有硝烟的战场没落?只是,这些她都无从选择,或者消亡对她而言也许是一种解脱,她只是想淡然地生活,却是那么遥不可及,到底性情温淡的她又该何去何从......一个说爱她的人,却是亡了她的家国的男人......一个总是霸道地呵护她的男人,却主宰不了她的幸福.........一个温柔体贴,给了她新生的男人,却又将她推入炼狱,她却拒绝不得.......
  • 再也不见长安

    再也不见长安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看的见太阳,却盼不到你的归期
  • 殇生弈.A

    殇生弈.A

    混乱的世界,诡异的事件,一个个惊天的谜团正期待一个真正的英雄去解开。全新玄幻大作,绝对不同以往,融合多种元素,恐怖、悬疑应有尽有,迷程带您领略不一样的神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是感觉让我们重逢

    是感觉让我们重逢

    是感觉让我们重逢,是感觉让我们再一次结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来自陌生星球的男人

    来自陌生星球的男人

    来自另一个星球拥有超能力的神秘王子与美女骄傲却又善良单纯的总裁林安悦,由相识到相知,两人多次在危难中相携相助,最终收获了至真至美的爱情。
  • 龙套君苟命录

    龙套君苟命录

    作为穿书界萌新,假大佬·真逗比·榆次在系统君、剧情和天道的压迫下在线苟命。别以为苟命就总是要卑微、凄凄惨惨戚戚!该横起来的咱绝对不能怂!看她把剧情搅得个天翻地覆!大不了死一死!不过——咱大女主能文能武、能屈能伸,一般该苟命的时候绝对不硬刚,所以,为了任务狂刷主角好感:为主角在凶险的成长历程中危险时挡刀、复仇时递刀、废柴时给秘籍、丧气时喂心灵鸡汤(身兼保镖、小弟、保姆、心理医生等数职)——以获取认可从而顺利取走世界之眼;还得如同直女·榆次所不耻的绿茶一般,表面上和主角是好朋友,背地里觊觎他们的宝贝;表面上与主角同生死、共患难,背地里暗戳戳地抢他们机缘,同他们争风头……同时,还要防止重要剧情走偏而被书中天道发现并绞杀……困难重重,小命难保。龙套也要活,天啊给我一条生路吧!——来自卑微大女主的日常祈祷穿书途中虽然麻烦多多,但见证各种爱恨情仇的同时,榆次也不忘和她亲爱的席桐君小朋友相爱相杀!准确地来说是萌新宿主一路单方面欺凌新手系统!至于本文男主,应该没有?当然也可能说不定哪天就从石头缝里蹦出来了!~( ̄▽ ̄~)~
  • 那一年的真情

    那一年的真情

    从笔尖流淌出的是真挚的情感,唤醒人们沉睡的心灵,也滋润人们回忆的泉涌。亲情、友情何不为人间长常情?不要留下过多遗憾,用真情换来生命价值,用认知打开心灵之窗。
  • 小武林外传

    小武林外传

    十八年前,武林第一人陈不凡闯入了四大宗派之一的观音门留下了一个麻烦,以至于观音门秘宝夜光杯下落不明,而陈不凡也无故失踪。十八年后陈不凡的后人以观音门身份“木观音”横空出世,企图找回失落的夜光杯,并摧毁武林其他不安定的因素,维护武林和平。只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随着“木观音”出世,原本平静数年的武林竟又开始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