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6300000007

第7章 (三国) (3)

第二卷(三国) (3)

卑钵罗树南有窣堵波。迦腻色迦王之所建也。迦腻色迦王以如来涅盘之后第四百年。君临膺运统赡部洲。不信罪福轻毁佛法。畋游草泽遇见白兔。王亲奔逐至此忽灭。见有牧牛小竖于林树间作小窣堵波。其高三尺。王曰。汝何所为。牧竖对曰。昔释迦佛圣智悬记。当有国王于此胜地建窣堵波。吾身舍利多聚其内。大王圣德宿殖名符昔记。神功胜福允属斯辰。故我今者先相警发。说此语已忽然不现。王闻是说嘉庆增怀。自负其名大圣先记。因发正信深敬佛法。周小窣堵波更建石窣堵波。欲以功力弥覆其上。随其数量恒出三尺。若是增高踰四百尺。基趾所峙周一里半。层基五级高一百五十尺。方乃得覆小窣堵波。王因嘉庆。

复于其上更起二十五层金铜相轮。即以如来舍利一斛而置其中。式修供养。营建纔讫见小窣堵波。在大基东南隅下傍出其半。王心不平便即掷弃遂住窣堵波第二级下石基中。半现。复于本处更出小窣堵波。王乃退而叹曰。嗟夫人事易迷神功难掩。灵圣所扶愤怒何及。惭惧既已谢咎而归。其二窣堵波今犹现在。有婴疾病欲祈康愈者。涂香散华至诚归命多蒙瘳差。大窣堵波东面石陛南镂作二窣堵波。一高三尺。一高五尺。规摹形状如大窣堵波。又作两躯佛像。一高四尺。一高六尺。拟菩提树下加趺坐像。日光照烛金色晃曜。阴影渐移石文青绀。闻诸耆旧曰。数百年前。石基之隙有金色蚁。大者如指。小者如麦。同类相从啮其石壁。文若雕镂厕以金沙。作为此像今犹现在。

大窣堵波石陛南面有画佛像。高一丈六尺。自胸已上分现两身。从胸已下合为一体。闻诸先志曰。初有贫士佣力自济。得一金钱愿造佛像。至窣堵波所谓画工曰。我今欲图如来妙相。有一金钱酬功尚少。宿心忧负迫于贫乏。时彼画工鉴其至诚。无云价直许为成功。复有一人事同前迹。持一金钱求画佛像。画工是时受二人钱求妙丹青共画一像。二人同日俱来礼敬。画工乃同指一像示彼二人。而谓之曰。此是汝所作之佛像也。二人相视若有所怀。画工心知其疑也。谓二人曰。何思虑之久乎。凡所受物毫厘不亏。斯言不谬像必神变。言声未静像现灵异。分身交影光相照着。二人悦服心信欢喜。。

大窣堵波西南百余步有白石佛像。高一丈八尺。北面而立。多有灵相数放光明。时有人见像出夜行旋绕大窣堵波。近有群贼欲入行盗。像出迎贼贼党怖退。像归本处住立如故。群盗因此改过自新。游行邑里具告远近。大窣堵波左右小窣堵波鱼鳞百数。佛像庄严务穷工思。殊香异音时有闻听。灵仙圣贤或见旋绕。此窣堵波者。如来悬记。七烧七立佛法方尽。先贤记曰。成坏已三。初至此国适遭大火。当见营构尚未成功。

大窣堵波西有故伽蓝。迦腻色迦王之所建也。重阁累榭层台洞户。旌召高僧式昭景福。虽则圯毁尚曰奇工。僧徒减少并学小乘。自建伽蓝异人间出。诸作论师用证圣果。清风尚扇至德无泯。第三重阁有波栗湿缚(唐言胁)尊者室久已倾顿尚立旌表。初尊者之为梵志师也。年垂八十舍家染衣。城中少年更诮之曰。愚夫朽老一何浅智。夫出家者有二业焉。一则习定。二乃诵经。而今衰耄无所进取。滥迹清流徒知饱食。时胁尊者闻诸讥议。因谢时人而自誓曰。我若不通三藏理不断三界欲。得六神通具八解脱。终不以胁而至于席。自尔之后唯日不足。经行宴坐住立思惟。昼则研习理教。夜乃静虑凝神。绵历三岁学通三藏。断三界欲得三明智。明人敬仰。因号胁尊者焉。

胁尊者室东有故房。世亲菩萨于此制阿毘达磨俱舍论。人而敬之封以记焉。

世亲室南五十余步第二重阁。末笯曷刺他(唐言如意)论师于此制毘婆沙论。论师以佛涅盘之后一千年中利见也。少好学有才辩。声问遐被法俗归心。时室罗伐悉底国毘讫罗摩阿迭多王(唐言超日)威风远洽臣诸印度。日以五亿金钱周给贫窭孤独。主藏臣惧国用乏匮也。乃讽谏曰。大王威被殊俗泽及昆虫请增五亿金钱以赈四力匮乏。府库既空更税有土。重敛不已怨声载扬。则君上有周给之恩。臣下被不恭之责。王曰。聚有余给不足。非茍为身侈靡国用。遂加五亿惠诸贫乏。其后畋游逐豕失踪。有寻知迹者。赏一亿金钱。如意论师。一使人剃发。辄赐一亿金钱。其国史臣依即书记。王耻见高心常怏怏。欲众辱如意论师。乃招集异学德业高深者百人。而下令曰。

欲收视听游诸真境。异道纷杂归心靡措。今考优劣专精遵奉。洎乎集论。重下令曰。外道论师并英俊也。沙门法众宜善宗义。胜则崇敬佛法。负则诛戮僧徒。于是如意诘诸外道。九十九人已退飞矣。下席一人视之蔑如也。因而剧谈论及火烟。王与外道咸諠言曰。如意论师辞义有失。夫先烟而后及火。此事理之常也。如意虽欲释难无听览者。耻见众辱齰断其舌。乃书诫告门人世亲曰。党援之众无竞大义。群迷之中无辩正论。言毕而死。居未久超日王失国。兴王膺运表式英贤。世亲菩萨欲雪前耻。来白王曰。大王以圣德君临。为含识主命。先师如意学穷玄奥。前王宿憾众挫高名。我承导诱欲复先怨。其王知如意哲人也。美世亲雅操焉。乃召诸外道与如意论者。世亲重述先旨。外道谢屈而退。

迦腻色迦王伽蓝东北行五十余里。渡大河。至布色羯逻伐底城。周十四五里。居人殷盛闾阎洞连。城西门外有一天祠。天像威严灵异相继。

城东有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即过去四佛说法之处。先古圣贤自中印度。降神导物。斯地寔多。即伐苏蜜呾罗(唐言世友。旧曰和须蜜多讹也)论师于此制众事分阿毘达磨论。

城北四五里有故伽蓝。庭宇荒凉僧徒寡少。然皆遵习小乘法教。即达磨呾逻多(唐言法救。旧曰达磨多罗讹也)论师。于此制杂阿毘达磨论。

伽蓝侧有窣堵波。高数百尺。无忧王之所建也。雕木文石颇异人工。是释迦佛昔为国王。修菩萨行。从众生欲。惠施不倦。丧身若遗。于此国土千生为王。即斯胜地。千生舍眼。

舍眼东不远有二石窣堵波。各高百余尺。右则梵王所立。左乃天帝所建。以妙珍宝而莹饰之。如来寂灭宝变为石。基虽倾陷尚曰崇高。

梵释窣堵波西北行五十余里有窣堵波。是释迦如来。于此化鬼子母令不害人。故此国俗祭以求嗣。

化鬼子母北行五十余里有窣堵波。是商莫迦菩萨(旧曰映摩菩萨讹也)恭行鞠养侍盲父母。于此采果遇王游猎毒矢误中。至诚感灵天帝传药。德动明圣寻即复稣。

商莫迦菩萨被害东南行二百余里至跋虏沙城。城北有窣堵波。是苏达拏太子(唐言善牙)以父王大象施婆罗门。蒙谴被摈顾谢国人。既出廓门于此告别。其侧伽蓝五十余。僧并小乘学也。昔伊湿伐逻(唐言自在)论师于此制阿毘达磨明灯论。

跋虏沙城东门外有一伽蓝。僧徒五十余人。并大乘学也。有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立。昔苏达拏太子摈在弹多落迦山(旧曰坛特山讹也)婆罗门乞其男女于此鬻卖。

跋虏沙城东北二十余里至弹多落迦山。岭上有窣堵波。无忧王所建。苏达拏太子于此栖隐。其侧不远有窣堵波。太子于此以男女施婆罗门。婆罗门捶其男女流血染地。今诸草木犹带绛色。岩间石室太子及妃习定之处。谷中林树垂条若帷。并是太子昔所游止。其侧不远有一石庐。即古仙人之所居也。

仙庐西北行百余里。越一小山至大山。山南有伽蓝。僧徒尟少。并学大乘。其侧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昔独角仙人所居之处。仙人为淫女诱乱退失神通。淫女乃驾其肩而还城邑。

跋虏沙城东北五十余里至崇山。山有青石大自在天妇像。毘摩天女也。闻诸土俗曰。此天像者自然有也。灵异既多祈祷亦众。印度诸国求福请愿。贵贱毕萃远近咸会。其有愿见天神形者。至诚无贰。绝食七日。或有得见。求愿多遂。山下有大自在天祠。涂灰外道式修祠祀。

毘摩天祠东南行百五十里至乌铎迦汉荼城。周二十余里。南临信度河。居人富乐宝货盈积。诸方珍异多集于此。

乌铎迦汉荼城西北行二十余里至婆罗睹逻邑。是制声明论波尔尼仙本生处也。遂古之初文字繁广。时经劫坏世界空虚。长寿诸天降灵道俗。由是之故文籍生焉。自时厥后其源泛滥。梵王天帝作则随时。异道诸仙各制文字。人相祖述竞习所传。学者虚功难用详究。人寿百岁之时有波尔尼仙。生知博物愍时浇薄。欲削浮伪删定繁猥。游方问道遇自在天。遂申述作之志。自在天曰。盛矣哉。吾当佑汝。仙人受教而退。于是研精覃思采摭群言。作为字书备有千颂。颂三十二言矣。究极今古总括文言。封以进上。王甚珍异。下令国中普使传习。有诵通利赏千金钱。所以师资传授盛行当世。故此邑中诸婆罗门。硕学高才博物强识。

婆罗睹逻邑中有窣堵波。罗汉化波尔尼仙后进之处。如来去世垂五百年。有大阿罗汉。自迦湿弥罗国游化至此。乃见梵志捶训稚童。时阿罗汉谓梵志曰。何苦此儿。梵志曰。令学声明论业不时进。阿罗汉逌尔而笑。老梵志曰。夫沙门者慈悲为情愍伤物类。仁今所笑愿闻其说。阿罗汉曰。谈不容易恐致深疑。汝颇尝闻。波尔尼仙制声明论垂训于世乎。婆罗门曰。此邑之子。后进仰德像设犹在。阿罗汉曰。今汝此子即是彼仙。犹以强识翫习世典。唯谈异论不究真理。神智唐捐流转未息。尚乘余善为汝爱子。然则世典文辞徒疲功绩。岂若如来圣教福智冥滋。曩者南海之滨有一枯树。五百蝙蝠于中穴居。有诸商侣止此树下。时属风寒人皆饥冻。

聚积樵苏蕴火其下。烟焰渐炽枯树遂然。时商侣有一贾客。夜分已后诵阿毘达磨藏。彼诸蝙蝠虽为火困。爱好法音忍而不去。于此命终随业受生。俱得人身舍家修学。乘闻法声聪明利智。并证圣果。为世福田。近迦腻色迦王与胁尊者。招集五百贤圣。于迦湿弥罗国作毘婆沙论。斯并枯树之中五百蝙蝠也。余虽不肖是其一数。斯则优劣良异飞伏县殊。仁今爱子可许出家。出家功德言不能述。时阿罗汉说此语已。示神通事。因忽不现。婆罗门深生敬异。叹善久之。具告邻里。遂放其子出家修学。因即回信崇重三宝。乡人从化于今弥笃。从乌铎迦汉荼城北踰山涉川。行六百余里至乌仗那国。(唐言苑。昔轮王之苑囿也。旧云乌场。或曰乌茶皆讹北印度境)。

同类推荐
  • 尚书

    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最早的一部历史典籍,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为我们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 传世藏书-仪礼(上)

    传世藏书-仪礼(上)

    《传世藏书》所选各书均以传世善本、或公认最好的通行本为底本,汲取一切可借鉴的古籍整理成果认真校勘,使其具有极重要的文献价值和极高的收藏价值。历时六年,由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出版,是重振华夏藏书风气、让中华文化永久传递的壮举,是倡导国人大兴读书之风气、振兴祖国公益文化事业的壮举。
  • 中华家训2

    中华家训2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古文观止下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古文观止下

    《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二人编选评注的,最初刊行于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是一部优秀的古文读物。“观止”,取叹为观止之意。《古文观止》的选文,上起周代下讫明末,共二百二十二篇。所选文章注意题材和文体风格的多样性,不仅有史传、论说文,还有见闻札记、山水游记、杂文小品和其他应用文,大体上反映出我国古代文章绚丽多姿的面貌。除此之外,还编选了少量历代传诵的著名的骈文和韵文。文章在编排上,以时代为序,眉目清楚,做到了蒙童读来不高,学人读来不低,很像家喻户晓的《唐诗三百首》,故与《唐诗三百首》一道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学通俗读物的双璧。
  • 庄子(杂篇一)

    庄子(杂篇一)

    道家以无为治天下,无为就是以天下之心为心,不执迷自己的主张。中庸就是包容天下各种不同的见解,以天下共同的方向为方向。无为与中庸,其实质就是崇尚自然,奉行天地之道,自然自在。作者以普通人的视角,以章句分析的形式,重新解读了无为,解读了中庸,解读了自然,解读了生命的真谛、道家丰富超然的精神世界。
热门推荐
  • 胡猫猫和李兔兔

    胡猫猫和李兔兔

    整个“酷男生·靓女生”系列,以及作者汤素兰写的所有关于男生女生的儿童小说,有些内容是按照小学生的生活来写的,有些则不是。为了更加了解小学生的真实生活,作者经常和小学生接触,还特意收集同学们自己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把它们当作素材,写成小说。在写作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对于儿童教育与成长的思考,书中的主人公虽然不是十全十美的孩子,但他们健康,阳光,聪明能干,勇于行动,作者希望读过这些书的孩子们能从他们的身上感受到榜样的力量。《胡猫猫和李兔兔》为该系列丛书之一。《胡猫猫和李兔兔》讲述了两个长得一摸一样的水瓶座女生的故事……
  • 江少,滚远些!

    江少,滚远些!

    被家人设计欠下巨债,我不得不当她的替身。我一直封闭着我的心,不许自己自作多情,可他的若隐若离,让我渐渐沉沦。谁知,他是世上最冷静的人,拥有着融化不了石头般坚硬的心……我的飞蛾扑火的痴恋,义无反顾的付出,最后,我不过是他的一枚棋子罢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恒溪茶舍

    恒溪茶舍

    我名唤长溪,住在忘川河边,千百年来我去过很多地方,我却忘了很多,只记得自己的名字,还有自己要等一个人,等一个叫恒的人,我不记得他的样子,只记得他叫恒,我想要是等到了他,我一定能一眼就认出他。千百年来路过我这的人很多,我也听说了很多行行色色的故事......
  • 娘娘是武帝

    娘娘是武帝

    苏晚晚魂穿成不起眼的小宫女,带着武学外挂,遇到头顶反派光环的七皇子,第一个想法是弄死他,第二个想法是远离他。临渊上辈子杀兄弑父,夺得帝位,却敌不过天命,登基五年因天生残脉暴毙于朝堂之上,这辈子他对皇位兴致缺缺,对苏晚晚志在必得,拜师苏晚晚,可以长命百岁,心动啊
  • 冷帝妖孽:独宠腹黑妃

    冷帝妖孽:独宠腹黑妃

    她-----a国第一杀手代号“绝影”,被自己男友背叛,一朝穿越。却不曾想过自己本就是这个异界的人······他------闻名遐迩的冷王,却爱上了曾是傻包的女人;可他不知道,若是一旦爱上一个人,便沉迷于此,无法自拔······【简介写得不好,以后再改】
  • 我的师傅叫孙悟空

    我的师傅叫孙悟空

    想当年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名号谁不认识,跟着唐僧西天取经最终成佛,他的徒弟董非田自然也有他当年的风范,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在他徒弟的世界里会发生多少有趣的事呢,一起来看看吧。
  • 课外雅致生活-人鱼之恋,跳水

    课外雅致生活-人鱼之恋,跳水

    跳水活动最初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中海、红海一带的船工和渔民中盛行,17世纪发展为具有固定支撑的悬崖跳水。当时被德国人誉为“花样跳水之父”的J.C.古茨穆特斯,在他1759~1839年所写的《游泳艺术》教科书中就描述了哈雷盐场工人的跳水技术。随后,德国体操教育家O.克鲁克于1853~1870年又出版了《游泳和跳水技术》一书,罗列了上百种跳水姿势,使跳水运动在德国得到进一步发展。
  • 邪咒

    邪咒

    人间和地狱就像两条平行线,可闻不可及。不过世间无绝对,当有了外物相助,阴阳就有了连接的可能。比如天生狗眼,纯阴体质,道家法眼等等。故事,从李慕艾参与三月三上巳节开始,那一天,阴灵过路,妖女勾郎,咒魂出世。
  • 那些对你的喜欢

    那些对你的喜欢

    又是一个夏天,又一次遇见了你。只增不减的喜欢,该怎么向你诉说。【七分甜小宠文】
  • Ninepercent之明天

    Ninepercent之明天

    世间难题千万,我唯有一事不解。明明说良药苦口,为何,偏偏你,这么甜。——宁城《星夜集》【佛系作者不定期更新/不喜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