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1900000004

第4章 储秀宫幻影(1)

上午7点45分。李明唐晚上又做了那个同样的梦。他决定重游故宫,揭开梦里的秘密。故宫博物院早上八点半才开门,神武门前已有不少游客在焦急地等待。施瓦茨教授不时看着腕上的手表,对李明唐表示自己的不满道:“博士,我们花着霍夫曼先生的美元,不是专程浏览故宫的吧?”

李明唐听了施瓦茨的抱怨平静地回道:“施瓦茨教授,故宫是寻找不死之花的起点,是打开所有秘密的第一把钥匙。我再次向您郑重请求,必要时请不要打断我的思路。要不多久,我保证给您一个满意的回答。”

听了李明唐的反驳,施瓦茨无奈地耸了耸肩。

八点半神武门厚重的大门准时打开,焦急等待的游客纷纷拥入。过顺贞门,钦安殿前便是御花园。李明唐走在前面,施瓦茨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身后十几步外的一位游客已引起他的注意。他凭借敏锐的直觉,早就注意到这个来历不明的记者在波音747从巴尔的摩-华盛顿国际机场起飞的那一刻,已如鬼影般贴上了他们。思维一向严谨的施瓦茨不相信这仅仅是个巧合。

穿过御花园往西便是储秀宫。后面的游人暂时还没涌过来,院内宽敞幽静,两棵苍劲的古柏相望耸立,大殿台基下东西两侧是一对戏珠铜龙和一对纯铜梅花鹿。咸丰六年(1856年),当年的懿嫔在这里生下同治皇帝,五十岁大寿的生日又从长春宫回到储秀宫,就是在这个不起眼的宫室中统治了中国半个多世纪。李明唐默默立在这处单檐歇山顶,面阔只有五间的古建筑前,微闭双目,意识渐觉恍惚,身体也如羽毛般轻轻飘起,悠悠地飞入装饰豪华的储秀宫内。在这里,他更加清晰地看到了那个脸色苍白,阴森冷酷的老太婆。但他仍未找到打开那个秘密的钥匙。

立在不远处的施瓦茨迷惑不解望着禅定般的李明唐,不知他搞得什么名堂。李明唐从梦游中回到现实,对一脸困惑的施瓦茨说:“我们打个赌,我现在就向你描述宫内的装饰和摆设,如果是我错了,以后的行程全由您安排。”

施瓦茨教授对这个建议颇感兴趣,一连回答了三个“yes”。他从霍夫曼那里对李明唐最近两年的行踪已了如指掌,李明唐这两年很少回国,更没有机会来故宫闲逛,而更早的时候他一直在美国求学,就算他有超强的记忆力,也不可能将999间古建筑的细微差异全印在脑子里。如果李明唐做到了,只能说明看不见的上帝在暗暗帮助他。

李明唐一边回忆着梦中的情景,一边缓慢地叙述着:“我们面前这扇门为楠木雕万字锦底裙板隔扇门,窗饰万字团寿纹步步锦支摘窗。进到室内,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明间正中摆一张地屏宝座,上面是5扇紫檀嵌着寿字镜心的屏风,屏风上方面悬着一扇刻有‘大圆宝镜’的金字匾。东西两侧都是花梨木的玻璃隔扇,不过一扇是雕竹纹,另一侧是雕玉兰,分别将东西次间与明间隔开。再往里走,梢间以花梨木透雕缠枝葡萄纹落地罩相隔;继续往前走,是一道花梨木边框内镶大玻璃的隔扇,后面是避风隔,转一道屏风出去,是丽景轩……”李明唐没有描述丽景轩。丽景轩是后殿,慈禧太后的寝室,那里只有贴身的宫女才有资格进去。

施瓦茨教授被李明唐学术味十足的叙述打蒙了,就算是国内长大的门外汉,对这些专业性极强的描述也会摸不着头脑。施瓦茨教授摇摇头,生硬地引用了一句中国话说:“博士,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一溜。”

两人迈过高高的门槛进入殿内,正面的明间正中果然是宝座,后面是五扇相连的紫红色屏风,上面的梁上挂着黑底金字的匾额,东西两侧的隔扇上也果然雕浮着栩栩如生的竹与兰。李明唐细细观察,那玉兰和竹的位置与他描述得正相反,雕竹纹的摆在东边,玉兰却立在右边。李明唐望着屏扇喃喃道:“错了,错了,一定是工作人员搞错了。”

施瓦茨教授对这个小小的差错并不介意,他开始相信李明唐,相信这个古老森严的皇家宫殿里一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储秀宫后殿是丽景轩。丽景轩面阔5间,单檐硬山顶,东西配殿分别为凤光室、猗兰馆。慈禧就是在这里生下大清王朝的第九代皇帝①。

李明唐刚踏上后殿的泛着绿苔的青砖地,突然感到心跳骤然加快,眼前又出现电影镜头般的幻觉。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5月11日),农历四月十二,辰正。

丽景轩回廊下朝外走着两位身穿湖绿色旗袍,扎着麻花辫的宫女,一个手里端着银盆,一个捧着金边描漆托盘,上面摆着青花瓷盅。按紫禁城里的规矩,皇太后起床多时,晨妆已毕。紧接着又见一位清秀的宫女捧着一只同样的漆盘沿回廊另一端走来,漆盘上盛着一只银质的水烟具。

丽景轩正房,宝座上半卧着面容憔悴,体态虚弱的西宫皇太后。身边立着一位亭亭玉立,眉清目秀的宫女。一位年轻英俊的佩刀侍卫上前磕头请安毕,低眉面地,垂手恭立。宫里的规矩,臣子与下人绝对不可直视主子。清宫资料记载,丽明轩除了太监,任何男人不许入内。可见侍卫在太后眼中的位置绝不一般。这时除了老太婆身边的宫女,所有的太监、宫女全部退到殿外。

待最后一位太监退出丽景轩正房,太后微微抬起身子,望着下面的侍卫道:“奉国将军,你也该看出来,哀家的身子骨是越来越差。”

年轻侍卫忙俯首回道:“老佛爷龙体只是一时欠安,如今已是初夏,阳气上升,老佛爷定会一天比一天吉祥。”

太后裂开已有些塌陷的嘴巴笑了笑,那笑比哭还难看,说道:“文博不过是开慰哀家罢了,自己的身子自家还不清楚?到了这个岁数,怕是……难得好起来喽。”

年轻侍卫跨前半步,仍垂首回道:“老佛爷多虑了,我们还盼着您万岁,万万岁呢。”

太后欠起身子,叹口气道:“哀家不是怕追寻先帝,我是担心……如今的皇上性情懦弱,胸无大志,担不起治国理政的大任。若不是早该回后宫颐养天年的哀家硬撑着,那些手握兵权的汉人早就反了。唉——,大清三百多年的江山改姓易帜事小,只怕黎民百姓又要陷入战乱兵燹之中。”

年轻的侍卫一言不发,垂首倾听。

太后紧盯着侍卫道:“文博,哀家知你一向忠心耿耿,今日就交你办一件差事。做成了,不只是哀家为先皇留下的大清社稷多操几日心血,救天下百姓于水火之中,也可避免叶赫那拉氏横招飞来之祸。吕后,武皇的前车之鉴还不够多吗?哀家的心思……奉国将军该明白吧?”

侍卫依然低着头,按着腰间的宝剑道:“老佛爷的话文博明白,为大清国的复兴,也为黎明百姓安居乐业,太后……您只管吩咐,文博定万死不辞!”

太后颌首笑道:“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太后略一停顿,对座下静立的宫女道:“蓝樱啊,你不用侍候我了,去下面与奉国将军一同立着,我有话要对你们讲。”

良久,侍卫躬身退出。

幻觉渐渐淡去,李明唐如梦初醒,眼前太阳高照,游人纷嚷,施瓦茨教授见李明唐缓过神来,上前提醒道:“博士,还往下参观吗?”

李明唐想了想回道:“不用了。走,去西华门!”

西华门处于故宫西南角,现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绝大部分是清代档案。虽然同处故宫,这里却清冷了许多,大厅里鸦雀无声,人迹稀少。档案馆的查阅有严格的制度,必须出示个人身份证、工作证,还要有单位查阅用途的证明信。必要的证件李明唐并不担心,在机场高速上许总交给他的公文包中一应俱全,预备的空白介绍信也与工作证一一对应,并加盖了红色的印章。

李明唐在僻静的地方将介绍信填写完毕,随后来到保管利用科。接待室的工作人员是一位中年女士,草草看过李明唐的身份证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工作证,便将介绍信胡乱丢弃在一边。李明唐的查阅范围十分明确——1908年上半年的《太后起居注》。办毕手续,李明唐与施瓦茨一同进入胶片档案阅览室,阅览室内十分安静,除了他与施瓦茨教授,唯有一个戴着老式花镜的老者专注地查阅文献。

等了许久,工作人员调来微缩胶片,李明唐装入微缩阅读机。胶片微缩技术很好,屏幕上出现清晰的文字。按规定馆藏资料严禁复印、拍照,这个规定对他们却形同虚设。施瓦茨教授那付特制的眼镜其实就是一架摄像机,并具有无线发射功能,高能量电池与高密度储存芯片分别嵌在眼架中,在安装了无线屏敝和电磁探测的特殊环境下也能自如工作。

李明唐在查阅卷宗时,一个叫纳兰文博的侍卫引起他的注意,从文字间判断,他应该是慈禧太后的御前侍卫,农历四月十二他的名字还在起居注中出现,但过后突然从起居注中消失了,查阅以后所有的记录,直到清庭最后一位皇帝溥仪被赶出紫禁城,这个名字再也没有被提起。李明唐又去检索这一时期的官员任命档案,仍是一无所获。李明唐回忆起梦中所见,一条原本掩在迷雾中的小路渐渐显现出来——纳兰文博很可能受慈禧太后之命离京寻找不死之花!李明唐激动地再次反复查阅卷宗,他要找到个宫女,那次秘密召见的唯一见证人。紫禁城中的宫女成千上万,这些地位卑微的年轻女子绝大多数被历史湮没,唯有一位侍女因贴身伺候着一位掌握着中国命运的女人而鸿爪雪泥。

李明唐两眼一刻不离屏幕,嘴里喃喃自语道:“赫佳蓝樱,赫佳蓝樱……你会去了哪里?”

施瓦茨毕教授竟不是在中国土生土长,难以吃透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他不会理解李明唐这句简单的句式中省略了好几层含义,自以为是地纠正李明唐说:“博士,已过去整整一个世纪,就算那个宫女活到一百岁,也不可能留在世上。”

施瓦茨教授的高见让李明唐哭笑不得,一时又无法向他解释明白。正起身打算归还胶片,进来一位身材高挑、瓜子脸的年轻女子,上身套一件巧克力色的长袖无领衫,下面是水洗牛仔裤,清秀端庄的鼻梁上架一副浅茶色窄边近视镜,肩上斜背着一个双肩包,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位在读的女研究生。女子从阅览室古色古香的方格门进来,环顾四周后径直朝李明唐这边走来。李明唐无意中望了女子一眼,心脏突然加速,感觉那双清澈明亮的眼睛似曾相识,可怎么又想不起在哪见过。

年轻女子亭亭而立,微笑着解释道:“十分抱歉,我需要查一份资料,但登记室告诉我已有人借去。我想,一定是在两位老师这里吧?”

李明唐惊愕地睁大了眼睛。这里的馆藏档案共有74个全宗,1000多万件,海量的档案用浩瀚形容也不为过。而半天之内竟有两人借阅同一份档案,这样的机率应该比小行星撞击地球还低。

年青女子落落大方向李明唐伸出右手,自我介绍道:“姬豫,中科院地理所在读博士,植物地理学专业。”

李明唐也鬼差神使般伸出右手,两人的手掌接触的一瞬间,仿佛有电流传过来,激活了大脑深处某个细胞,不由地产生一种亲切感,似兄妹,又似恋人。李明唐不由地心跳加快,脸色微红,忙松开手回道:“李……李明唐,昨日才回国,美国马里兰大学任职,专业是远古植物研究。”

姬豫略显兴奋地说:“植物地理学与远古植物研究还是一家人呢,李老师又来自世界著名学府,造诣自然不浅,今日定要向学长讨教了。”

李明唐也忍不住笑了,回道:“哪里哪里,还是互相学习,共同探讨吧。”

被冷落一旁的施瓦茨教授警惕地观察着这位不速之客,似乎要从那双净如晴空的眼睛里探出谎言。姬豫很快察觉到这个碧发蓝眼睛的外国人不大友好的眼神,大度地向他伸出手说:“您好,欢迎来到北京。”

李明唐忙介绍道:“威廉·施瓦茨教授,任职德国洛廷根大学,地理学家。告诉你,施瓦茨教授是中国通,普通话讲得比我这个南方人还地道呢。”

施瓦茨教授礼貌地与姬豫握过手,颇为绅士地回道:“谢谢,对姬女士的欢迎本人不胜感激。”接着,又以诙谐的口气说:“按您们中国话讲——能在这里见到您也是缘分。打个比方吧,植物学与地理学结合孕育出年轻的植物地理学,看来,我们还是一家人呢。”

施瓦茨在笑话中故意卖出一个破绽,目的就是要试探姬豫的身份。姬豫果然反驳道:“施瓦茨教授只讲对一半。植物地理学并不年轻。在中国,植物地理的概念公元前六世纪就有了,《诗经》里面多处提到“山”与“隰”②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对“枢”③和“榆”这两种性质非常相近的榆科乔木,当时已观察到它们分布的环境不同:一种长在山地,一种分布在平原。公元前五世纪的《管子·地员》一书就叙述到山地植物的垂直分布现象以及山阴与阳坡的差异,记载了随地形变化的植物分布,列举了从水中到陆地依次更替的12种植物。在西方,古希腊学者泰奥弗拉斯托在公元前334~前332年随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印度,把他沿途观察到的草原、荒漠和热带森林的植被变化记述在《植被历史》和《关于植被的论文》两书中。”

姬豫引经据典,当仁不让的严谨学风令李明唐刮目相看。施瓦茨教授话峰突转,指着卷宗问道:“不知姬女士打算从这份档案里寻找什么?讲出来,也许我可以告诉你。”

姬豫听了欣喜地回道:“那就谢谢两位老师了。——我在研究植物群落的形成时听到一个古老的传说,据说有一种神奇的植物,可以治疗百病,让人健康长寿。1908年春天,身患重病的慈禧太后曾派人寻找传说中的神草。我打算查阅那个时段的《太后起居注》,求证那个传说是否存在……教授,您在档案中是否看到相关的记载?”

李明唐再次拉长了下巴,细细打量姬豫。面前这位清秀的女博士表情认真,仍未完全脱去女生的单纯与稚气,他一时拿不定主意,不知该不该告诉她实情。旋瓦茨教授也是一脸的困惑,猜不透这位年轻女博士水有多深。沉寂片刻,施瓦茨教授以攻为守回道:“明显的证据嘛,档案中根本查不到,但蛛丝马迹还是有一些。我有个小小的建议……姬女士不妨将档案翻阅一遍,然后……我们可以交换意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许我们可以得到更全面的结论。”

涉世未深的女博士似乎没有察觉到老辣的施瓦茨教授一箭双雕,爽快地应道:“如果不会因此耽误两位老师的时间,姬豫乐意遵命。”

姬豫不客气地在阅读机前坐下,为了不打扰她阅读,施瓦茨礼貌地起身去休息室吸烟,李明唐来到花格子窗前,随意地浏览着窗外的景色。太阳已升上中天,将对面配殿的轮廓映在院子的花砖地上。李明唐不停地看腕上的表,这时早已过了中午,不知下班前姬豫能否将档案看完,就算是勉强从头翻一遍,也是走马观花,不大可能从日复一日的流水账中捕捉到有用的线索。

一个小时后,姬豫已将两大本卷宗的微缩胶片浏览完毕。李明唐暗自摇头,这种阅读速度简直就是扫描。施瓦茨教授显然也不相信姬豫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档案真正看完,略带嘲讽道:“姬女士,您也许发现了重要线索?”

姬豫微微偏着头,含笑回道:“教授,这不公平。凡事总有个先来后到吧?您们先看到档案,自然该您先发表高见。”

同类推荐
  • 茅山道士传

    茅山道士传

    我叫潘斌,一生的命运坎坷离奇。直到遇见了我的师傅,准确的来说是我的爷爷。他是一位茅山道士,从小教我画符,可谁曾想我对那玩意儿丝毫不感兴趣。直到我亲身经历了一件鬼事后,才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
  • 诡事档案

    诡事档案

    我叫方知白,是个怪人,同时也是民间鬼事的传人。鬼事传人,只收钱,不收命,行走阴阳路,穿越生死门。一切,都要从那个不平凡的日子说起……
  • 藏地之谜

    藏地之谜

    西藏,许多人魂牵梦绕之地,风景最苍凉与优美之地。西藏,中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域,全球公认最多神秘事件的地域,也是全球禁地最多的地方。无论在百度还是谷歌的搜索中,列为西藏十大神秘事件的有:红雪之谜,野人之谜,巫师之谜,虹化之谜,珠峰旗云,象雄之谜,《格萨尔王传》,古格之谜,伏藏之谜,香巴拉之谜。没有人知道这些秘密什么时候开始,将来什么时间才能结束。曾经就连希特勒在战败时也念念不忘的地方,许多地理地质科学家最为感叹的地方,这里除了众多令人不解的神秘事件外还有许多专家学者也无法解释的日常事迹。如果有谜,那一定被解开的时候,佛说:一切起因,因有果,果有缘。当然,袁诺说:这是一个来了让人还想来的地方。
  • 我当捉鬼人的那些年

    我当捉鬼人的那些年

    我是一个天生阴阳眼的人,机缘之下踏入修道之路,数年的沉睡,让我成为了阴气冲天的阳人,变成了鬼眼中的香饽饽,一个一个接踵而来的女鬼想上我……超级捉鬼英雄
  • 小道士下山传奇

    小道士下山传奇

    创作唐代历史灵异,生于福建,1982.11.27出生。生于农村,初中,现代农业单位。
热门推荐
  • 网游之文明争锋

    网游之文明争锋

    游戏世界大杂烩,包含武侠争霸宫斗和一些奇怪的东西,是不是看腻了汉文明的游戏的世界,这次游牧文明,铁骑纵横。
  • 透明的灵魂

    透明的灵魂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快乐的寻找

    快乐的寻找

    想寻回快乐,忘记俗世的烦脑,让自己开心一点,人生充满智慧。过的很有意义。我觉得如果一个人经历了很多事情后,忽然觉得,豁然开朗了。与其每天把时间浪费在一些没有用的事情上。不如,找一种高雅的。具有抒怀的。那种方式。让自己生活的更加美好。像风雨过后的彩虹一般亮丽!人生总是在得失之中兜兜转转。曾经的我,因为得到或者是失去。得到的时候很开心,失去的时候就很痛苦。未免显得很俗气。但是后来,明白了。每当想到有很多银子一样的时间?让我丢失在往事中。内心觉得泪如雨下。就是心里面好像哭的很厉害,但面部确实很平静。人生短短几十载,特别的短暂。当我们在喜怒哀乐中盘旋的时候,早就被生活折磨的体无完肤。你无限失意的时候,也许会泪落成河。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感到其实这也没什么?如果不经历一些心酸苦难,又怎么去成长?如果不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又怎么去更深的感悟人生?当一个人迷茫的时候是不会感到快乐的。只有这个人,他觉得。在颓废的时候忽然看到了希望,好像在沙漠中找到水一样。其实每个人都是很平凡的。但是每个人他都会在人生的旅途中,撰写属于自己的那段经历。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故故事的都不一样。就像一个手巧的女人在那里绣花一样。
  • 放念随记

    放念随记

    随心而起,生活所念,或偶有所感,或陈年旧记
  • 浑浑噩噩的高修大佬

    浑浑噩噩的高修大佬

    所谓无形中的装逼最为致命,辞也了然,被天雷劈过之后没成仙,居然成了一个婴儿,父母为了躲避追杀,带着她改名换姓。使用“性行术”一家决心要低调做人,低调做事。在门派入学测试中,最不起眼的她,反而成了最瞩目的人。
  • 神影御天

    神影御天

    绝世纨绔?还是绝世强者?废材凌影到底得到的传承是什么?无人得知,更没人知道那到底是什么,因为属于他们的时代早已过去几千亿年,历史上更是对其记载少之又少!在天才的尸体上,坐拥美女,魔戮天下!一切只为自己的信念。—————————————————————————本书人物等级设定:气武境,灵尊境,真尊境,天尊境,武尊境,尊王境,帝者境(帝者分三大境界:大帝境,天帝境,圣帝境)武帝境。【后续还有。。。】
  • 穿越之武侠世界纵横

    穿越之武侠世界纵横

    失业又失恋的于宽一觉醒来穿越到武侠世界,在这里,他要重新了解一切并寻找回去的方法结果发现自己不仅要勤练武功,还要理清原来这具身体混乱的男女关系魔教大小姐拼命粘上来,天生薄情的于宽要怎么办?而于宽与那位名门正派的季小姐又会发生什么?
  • 独宠娇妻闪婚娇妻太难追

    独宠娇妻闪婚娇妻太难追

    初一甩了渣男,独自一人在酒吧喝闷酒,都说酒后误事,初一误入酒吧隔间,和正在谈合同的现任年轻总统白烨发生关系,酒醒过后,初一快速逃离现场,就这样白烨便开始了霸道而搞笑的追妻之路。(初来乍到,请各位读者们多多关照!(つ``ˉ?ˉ)つ``么么哒!)
  • 锦上添

    锦上添

    当名动江湖的妖女,藏身到了京城权贵的家里,原本以为从此可以高举白莲花大旗不倒,过上寄人篱下的完美生活。他人欺我,忍了;他人辱我,认了。谁让我拿的是娇弱无力的白莲花剧本?可是这世上为何总有人跟她这朵小白莲过不去?如花美男,包藏祸心;翩翩公子,腹黑无情。动我的钱,定我的亲,竟然还想要我的命?如今之计,也只有晓之以剑动之以刀了。一朝锋芒出,妖魔鬼怪皆退散!
  • 拨动时空

    拨动时空

    《拨动时空》一书是以身心灵类型的科幻小说形式为载体,描写的是一位中国当代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与生活的过程中,努力求道与悟道的一段段神奇而梦幻般的奇异旅程。作者在描述故事的过程中将佛家的色空不二观、道家的天人合一观、以及基督的博爱创世观融为一体,并运用了当代量子力学的科学思想以及“一的法则”之智慧,讲述了当代艺术家王麒闻和灵性扬升大师风一那亦真亦幻、玄妙入神的悟道、解惑之历程。此小说为读者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有关心灵净化与提升的一个史诗般的奇幻视野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