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39600000013

第13章 士人风骨(2)

风声鹤唳的文字狱导致很多冤案的出现。有人跟别人结下仇怨,就诬告对方藏有禁书,或者写的东西犯忌。仅这一条,就足以下狱!思想控制如此严密,当时很多文人都不敢出书。郑板桥曾刊刻一部诗集,千叮万嘱说以后不准再刻它。有的人刻完书就把雕版砸烂,防止有人添加敏感字眼拿来对付后代子孙。有些书未必是禁书,大家却不敢看,害怕里面有敏感内容。看都不敢,遑论收藏!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有位朝鲜使臣记载:京师有位诗人送他一幅画,上面写着“石湖渔隐图”。这听起来挺诗情画意,大臣翁方纲[6]却在旁边警告说,千万不许再提,盛世安得有隐?天下太平,你要当隐士,可见别有隐情,是不是对当朝不满?

在那种氛围下,大家都不敢随便说话,互相欺瞒以求自卫。这些禁忌在大清律例里找不到一丝痕迹,却像无边无际的海洋裹挟着一切,连皇子都要自我压抑。乾隆没登基以前,虽贵为皇子也不敢随便议论本朝和明朝的历史。对于满汉之别,清朝出的很多书都在这个问题上语焉不详。国学大师钱穆说他年少时听老师讲皇帝是满洲人,我们是汉人,竟然大吃一惊,因为他以前读的书里根本就不敢碰触这个禁忌。

康乾盛世是满清最强势之时,为何这种时候文字狱反倒登峰造极?一般认为政府缺乏自信才会搞文字狱,难道当时清政府对自己没有信心吗?王汎森认为,禁忌措施有时候取决于政府有没有能力去执行,而不是政府有没有自信。正因为天下太平,国力昌盛,政府才更有能力去实施罗织文网的浩大工程。

(主讲梁文道)

《群经通论》

经学并非一方净土

周予同(1898-1981),浙江瑞安人,经学史专家。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曾任复旦大学教授、《辞海》副主编。著有《经学和经学史》《孔子、孔圣和朱熹》等。

读“六经”不能只看表面文字。

今天有人叫嚷着复苏国学,比较大众化的是提倡读经。很多小孩跟以前上私塾一样,被家长送去某些机构读经。问题是,你读的是什么经呢?

关于什么经该读,什么经不该读,哪些经为真,哪些经为伪,在经学领域曾经充满争议。今天有必要重温经学史著作,比如周予同先生的《经今古文学》。这是一篇很重要的文章,最近收录于《群经通论》一书。周予同先生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学史家之一,师承钱玄同。编校者朱维铮[7]先生拿手本行也是经学史研究,师承周予同先生。

用历史的眼光去看传统经学,我们会发现原来有很多纠结。经学始于西汉初年,西汉末年出现今文学与古文学之争[8],一直持续到东汉末年,有200多年之久。1925年,周予同先生首创“经今古文学”一词,指明经学是一部争论史。

关于“六经”[9]的排序,今古文学家差异很大。古文学家依“六经”产生年代的早晚排列,今文学家则按内容程度的深浅排列。古文学家认为《易经》的八卦是伏羲画的,因此位列“六经”之首。与古文学家《易》《书》《诗》《礼》《乐》《春秋》的次序不同,今文学家的排序颇有教育家排列课程的意味。他们视《诗》《书》《礼》《乐》为普通教育或初级教育的课程,因此列在前;《易》《春秋》是孔子哲学、社会学及政治学的思想所在,乃专门教育或高级教育的课程,因此列在后。

两派对“六经”的排列不同,源于对孔子的看法有异。古文学家认为“六经皆史”,孔子只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将前代史料加以整理,传授给后人而已。在他们眼里,孔子是史学家。他们并不是蔑视孔子,因为民族的存亡与历史紧密相联,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而不灭,乃因有详密而不绝的史籍在传承。而古代史籍的继往开来者,首推孔子。

今文学家则视孔子为“素王”,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他们认为“六经”大部分乃孔子所作,里面固然有前代的史料,但那只是孔子“托古改制”的工具。孔子看重的不是文字事实,而是微言大义。因此,读“六经”不能只看表面文字。

《群经通论》还收录了一篇重要文章,很有时代意义。《〈春秋〉与〈春秋〉学》一文写于抗战时期,开篇写道:“中国儒教的经典里有两部怪书:一部是《周易》,一部是《春秋》。”周予同先生认为,《易经》内容五花八门,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曾大于《春秋》,后来沦为少数人研究的“史料”,而《春秋》至今仍被很多人利用。

周予同先生说:“近年来,有些莫名其妙的’儒教徒‘想建立’新的道统‘,他们硬将孔子套上了一套时装,要孔子一方面接受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衣钵,一方面做现代政论家和他们自己的先遣队。这不仅蒙蔽了孔子的真相,而且涂改了中国的古史。”

这种思想的来源就是《春秋》:“日本帝国主义者一面拿着犀利的现代武器,由中国的东北屠杀过来;一面又捧着发霉的古代经典,说这在提倡东洋文化,这在施行’王道‘。所谓’王道‘的来源是什么呢?又不是在《春秋》这部怪书里吗?同时,受日本帝国主义者所卵翼的汉奸们,如’伪满‘,如’冀东‘[10],他们所施行的奴化政策中的’读经‘是在读什么经呢?不也是以《春秋》大义为主吗?孔子的《春秋》竟成为汉奸们的理论,这真是使人有点’感慨系之‘了!”

为什么呢?《春秋》是喜欢讲“托古改制”的今文学家最喜欢的一部经典。他们试图阐发《春秋》里面的微言大义,将古代的东西加以改造,成为以古制今的权威依据。

(主讲梁文道)

《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

天才的责任就是做自己

瑞·蒙克(RayMonk,1957-),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哲学教授,主要研究数学哲学、分析哲学史。著有HowtoReadWittgenstein(2005年),另著有哲学家罗素、物理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J.RobertOppenheimer)传记。

“天才”是一种要为之拼争的东西,需要你努力去发现,而这本身就是一种责任。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海德格尔[11],在总结亚里士多德的生平时说:他出生,他工作,他死去。

我们关注一位哲学家往往只关注其思想,其他似乎不重要。然而有些哲学家的生平格外引人瞩目,比如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12]。他与海德格尔并称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宗师之一,有关他的传记、小说、影视等将近一万种。这些东西足以装满一座小图书馆,可以称为“维特根斯坦学”。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出生于奥地利维特根斯坦家族[13]。这是奥匈帝国时期最富有的家族之一,至今仍是名门望族。这个犹太家族极力将自己同化成日耳曼人,某些家族成员甚至有反犹倾向。这个家族酷爱艺术,跟很多大艺术家来往,出过很多了不起的人物。

19岁的维特根斯坦跑到英国念新兴的航空工程,后来背弃家庭的冀望,转而研究哲学。1911年10月18日,他跑到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拜访罗素[14],想搞清楚自己有无哲学天赋。听过几星期数理逻辑课后,他征询罗素的意见,却得到模棱两可的答复。1912年,他将手稿拿给罗素看,终于得到肯定。罗素一开始是他的导师,后来亦师亦友,甚至变成他的学生。后来罗素评价说,他“也许是我所知道的传统观念里的天才的最完美范例,激情、深刻、强烈和强势”。

一战期间,维特根斯坦作为志愿兵加入奥地利军队,后来当过战俘。战争结束后,他跑去小学教书,在农村待着,远离剑桥那种高等的学术文化氛围。像他这样的人物,任何国家都会像国宝一样捧着,不让他离开最尊贵的大学教席。然而二战期间,他曾放下剑桥大学的教学工作,跑去医院当药房勤务工和实验室制药技师。他放弃继承的财产,过着俭朴甚至穷困的生活,靠工作乃至体力劳动来养活自己。

这样的故事是不是很吸引人?在维特根斯坦诸多传记之中,有一本独一无二。自1991年出版至今,英国哲学教授瑞·蒙克的《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一直是对此人生平最翔实、最深刻的解读。好的哲学家传记不多,好的译作更少。有一本书叫《维特根斯坦谈话录:1949-1951》,是维特根斯坦晚年与鲍斯玛[15]的谈话录。

这是相当重要的文献,可以一窥晚年维特根斯坦的思路。然而中译本的翻译问题不胜枚举,例如将得克萨斯州大学(UniversityofTexas)译作“坦萨斯大学”,将温室(greenhouse)直接译成“绿房子”。

译者有时对原文理解有误,例如有一次在山顶赏月,维特根斯坦说,如果只有月亮,将无法阅读和写作。听起来他似乎很喜欢阅读和写作,但事实上他不太喜欢阅读。原来这句话译错了,维特根斯坦原意是说,如果只有月亮就好了,那就不用阅读和写作了。

与之相反,单看《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的书名,就已经译得比谁都好了。英文标题为LudwigWittgenstein:TheDutyofGenius,副标题直译是“天才的责任”。大家都知道维特根斯坦是天才,这本书是讲天才对社会负有某种责任吗?不是。中文版译作“天才之为责任”,译得太漂亮了!我们一般理解“天才”是天生有某种才华,但本书重点是谈“天才”是一种要为之拼争的东西,需要你努力去发现,而这本身就是一种责任。

八九岁时,维特根斯坦第一次哲学思考的问题是:“撒谎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为什么要说实话?”当时他未找到满意的答案,只好下结论说:在那种情况下,撒谎没任何错。他早年温良恭俭,是个听话、顺从的孩子,有时会牺牲真相。他的学习成绩不太出色,当时没人觉得他是天才。

少年维特根斯坦与成年维特根斯坦判若两人,后者非常尖锐,绝不妥协,实话实说,经常暴怒。1913年,他在挪威闭门思考哲学问题时,罗素写信说看不懂他写的东西,想请他再解释一下。老师摆出一副虚心请教的模样,他却回信说:“我请求你自己思考这些事情;我无法忍受重写甚至第一遍时我也是怀着极度厌恶写出的文字解释。”

他曾经帮姐姐设计房子,锁匠问道:“工程师先生,一毫米对你真的这么要紧吗?”他没等锁匠说完就吼道:“是的!”与少年时期容忍不诚实相反,成年维特根斯坦身上有令人既钦佩又敬畏之处——不留情面的诚实。因此,很多人怕他,却又膜拜他。瑞·蒙克指出,维特根斯坦性格的转变源于一个信念,即危机的根源是他自己。他的一生仿佛是一场与自己本性的战斗,他一直在努力做真实的自己。

当有人说G.E.摩尔[16]孩子般的单纯值得赞扬时,维特根斯坦提出异议:“因为你谈的单纯不是一个人为之拼争的单纯,而是出自天然的免于诱惑。”他要的不是一种天然的单纯,而是要你努力与自己拼斗,不断认识和雕琢自己,然后成为你自己。率真、诚实乃至天才,都是他拼争来的。

维特根斯坦参战,并不纯粹因为爱国,主要是为了自己。他是为了直面死亡,在终极考验面前看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然后改进自己。他不像罗素是公共知识分子,能对很多社会事务做出明晰判断,因为他觉得最重要的问题是“我是谁”“我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维特根斯坦早年深受魏宁格[17]的影响。在《性与性格》这本极度贬斥女性的书里,魏宁格提到男人与天才之责任的关系。魏宁格认为,天才是最高的道德,因此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男人具有天才的潜能,必须找到真实的、更高的自我,而通向自我发现的一种途径是爱:“在爱中,男人只爱他自己。爱的不是他的经验自我,不是软弱和粗俗,不是他外表显出的挫败和卑微;而是爱他想要成为的一切,爱他应该成为的一切,爱他的最真和最深的清晰本性-免于一切必然性的束缚和尘世的败污。”

魏宁格认为,男人应该爱的不是女人,而是他自己的灵魂。男人摆脱与女人的性关系,只是肉体生活的灭绝,取而代之的将是精神生活的完全发展。魏宁格提倡的是柏拉图式的爱,认为任何其他所谓的爱都属于感官王国。性的吸引随身体的接近而增加,爱则在爱人缺席时最强。

这些有点胡扯的话影响了维特根斯坦一生的人生态度。他一辈子都在追求苦行僧似的精神修炼,喜欢精神之爱。他是同性恋者,并非没有肉欲,但他鄙视肉欲,甚至感到愧疚。

贯穿维特根斯坦一生的两大主题,一是逻辑,一是罪。经过奋力挣扎的一生,他临终前托人转告朋友们:“告诉他们我过了极好的一生。”(TellthemI’vehadawonderfullife.)或许是因为,这位天才已尽到“对自己的责任”。

(主讲梁文道)

《维特根斯坦的侄子》

不戴面具的求真者

托马斯·伯恩哈德(ThomasBernhard,1931-1989),奥地利作家,出生于荷兰,母亲未婚先孕生下他。高中辍学后,曾在食品店当学徒。年轻时就患有严重的肺病,在绝望中开始阅读和写作,涉猎诗、小说、散文等,一生获得诸多文学奖项。著有《严寒》《精神错乱》《历代大师》等。

他太讨人厌,因为他太要求真实。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个性和声名引得很多人围绕他进行二次创作,比如奥地利大作家托马斯·伯恩哈德。伯恩哈德是德语文坛最富争议的作家之一,是一个讨人厌的家伙。他固执、冷酷、尖锐,毫不留情地批判一切,可是他非常喜欢维特根斯坦,在作品中常常提及。

《维特根斯坦的侄子》由三篇小说构成,其中《维特根斯坦的侄子——一场友谊》带有浓厚的自传色彩,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维特根斯坦的侄子保尔正是伯恩哈德的好友。保尔·维特根斯坦是一个非常睿智的天才,对音乐拥有无与伦比的鉴赏力。年轻时他喜欢赛车,有点玩世不恭。他一生中常常处于疯癫状态,频繁出入精神病院。1967年,患有肺痨的伯恩哈德在一家肺病专科医院接受治疗,恰巧保尔住进了附近一家精神病院。两所医院位于同一座山上,两人的病房仅隔200多米远。

小说《维特根斯坦的侄子——一场友谊》几无情节可言,行文却带有强烈的伯恩哈德特色。其中一个特色是不分段,可能让有些人读起来不耐烦,并且啰里啰唆,刚提到一个话题,转而又开始谈其他,然后再回过头来接续前话。可是很奇怪,这种写作风格让我想起另一位大作家萨缪尔·贝克特[18]。贝克特的语言奉行极简主义,简约得不能再简约。两人一个多言一个寡语,表现出来的气质却极为相似。他们洞察事物的眼神如此犀利,笔锋尖锐而深刻,展现出人世间的种种荒诞。

伯恩哈德写作的另一个特点是喜欢用黑体字强调某些东西。比如为了说明精神病对保尔来说是一种常态,他写道:“保尔在孩童时期,体内就埋伏下所谓精神病的种子,一种从未精确界定的疾病。甚至可以说他就是作为一个精神有毛病的婴儿出生到这个世上的,一开始就患有了那种后来控制、左右了保尔一生的所谓精神疾病。直到他去世这种精神疾患一直伴随着他,成为他生命中自然而然的事情,如同其他人不为这种病所折磨度过一生一样。他的所谓精神病的治疗过程,充分证明了医生和医学的无能为力,令人极其沮丧。”

同类推荐
  • 为自己画月亮

    为自己画月亮

    诗样的华章如夏花一般绽放在生命的旅途中,就让它成为我们青春进军的助推剂,成为一个年轻人可以盛放心事的晾晒场,使人们平凡的人生充满不平凡的履历和财富。
  • 蒙田随笔全集上卷(英文版)

    蒙田随笔全集上卷(英文版)

    《蒙田随笔全集》共107章,100余万字,于1580—1588年分三卷先后在法国出版。此后,该书再没有绝版过。《蒙田随笔全集》卷帙浩繁,旁征博引,文采斐然,娓娓动人,与培根的《人生论》和帕斯卡尔的《思想录》(已经收录于“最经典英语文库”),并称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之作。从此,随笔(essay)作为一种文体确立下来。《蒙田随笔全集》创作的背景正是法国内战期间,宗教战争的残酷深深刺痛蒙田的心,家国离乱的悲哀与痛楚,贯穿随笔创作的过程中。然而,思想者的身份使他在创作中尽量保持一种理性和深沉,他将愤懑之情化作清新激扬的文字,通过谈自己而谈人类、谈世界,侃侃而谈中,引导人们去体会文字间蕴含的人生真谛。
  • 人间有味

    人间有味

    在汪曾祺的文字里,生活是很有意思,有滋有味的。在他的笔下,简单的一茶一饭,一人一事,都洋溢着情趣。汪曾祺先生说自己是很爱逛菜市场的。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人间有味》前两辑尽写吃食,譬如:《昆明的吃食》中,写到过桥米线·汽锅鸡,干巴菌、牛肝菌、青头菌,护国路白汤羊肉,玉溪街蒸菜,葱油饼、锅贴、片儿汤,火腿月饼、酥皮包子,玉麦粑粑,洋芋粑粑,摩登粑粑;《五味》中说到山西人能吃醋,辽宁人爱酸菜白肉火锅,北京人吃羊肉酸菜汤下杂面,福建人、广西人爱吃酸,南方爱吃甜,四川人口味偏爱麻辣等让人不由在心中勾画起一张美食地图;《故乡的食物》中,写到炒米和焦屑,淌着红油的鸭蛋,咸菜慈姑汤,各种河鲜、野味和田间地头的野菜;《食道旧寻》中写老舍先生的好客、沈从文经常吃米线,陶重华、吴宓、张宗和、孙凤竹、崔芝兰、沈有鼎、吴征镒诸先生在牛肉面馆的定期聚会;写冰西瓜的技巧,写豆腐的各种做法……让人不由觉得垂涎三尺,美味藏在街巷和普通人的厨房里。后两辑写亲情、友情、街巷之情和乡情,充满着浓浓的回忆。那种淡泊、洒脱、释然的心境透过纸被,直抵人心深处。
  • 记忆辛笛

    记忆辛笛

    本书为纪念我国现代文学史“九叶诗派”领军人王辛笛仙逝一周年而出版,全书分“怀念篇”和“友情篇”。辑入诗人的亲人、好友及我国著名诗人、学者、评论家在诗人生前及逝后撰写的各类文章。
  • 你要好好的

    你要好好的

    2019年苑子文全新个人作品集重磅上市,每一篇故事都能让你找到自己,冯唐、桐华诚意推荐;图书附录20个苑子文亲答疑问,希望这些回答可以帮你找到前行的力量。我们好像总是在不满,在遗憾,在后悔,在做错决定后才知道自己错了。可是别太难过,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人,不可能在人生的考场上把每一道题都选对,与其对往事耿耿于怀,不如为明天多做一些改变,抛弃世俗的眼光,做自己人生的掌舵人。你要相信,你也拥有爱与被爱的能力,可以给予陌生人善意与光明。你要相信,短暂的失败是为了迎接新的起点,没有人总是一帆风顺。你要相信,你最珍贵,总有人连你的缺点都觉得可爱迷人。我们自卑,我们胆怯,我们勇敢,我们蜕变。亲爱的,你要好好的,岁月还长,别太失望。
热门推荐
  • 孝子三部曲之一:孝缘遗梦

    孝子三部曲之一:孝缘遗梦

    孝廉公的姑姑秋姑与汪县丞乱搞关系,使被称为二十四孝之一的“姜诗孝亲,涌泉跃鲤,一门三孝,安安送米”的孝廉姜家蒙上了阴影;引出人们围绕真孝还是假孝的生与死,血与火的斗争,还有对“孝”的拷问!小说以谐戏的笔调刻画了几组男女人物群像,使你能读到一部全新好看的小说。
  •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超越自我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超越自我

    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谋求独立完成整个活动,而不是聆听教诲和听取指导。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这个生态化空间里,只是一个绝对的引导者、指导者和旁观者。
  • 穿成总裁文里的炮灰路人甲

    穿成总裁文里的炮灰路人甲

    秦楚楚一觉醒来才发觉,自己生活在一本古早风的总裁文里,而她是一个炮灰路人甲,连名字也不配拥有的人。女主经历了被骂,被打,被流产,带球跑,虐文女主所有的配菜都尝过后,完美解决。而男主则是这本书里面自带光环的男人,所有没结婚的女人都爱他,喜欢他,嫉妒女主,去跟女主作对。而她秦楚楚这个路人甲,最后疯了常驻医院。秦楚楚握紧拳头,今天也是为了不成为路人甲而奋斗的一天呢!
  • 王妃我不稀罕

    王妃我不稀罕

    一朝穿越,竟穿进了花轿里,直接嫁人了。虽说是王妃,却是不受宠,好你个王爷,你不宠我,我想办法要你宠。满以为自己是他的最爱,到都来什么都不是。带着你的种我创业去,兜兜转转再见面,我们还能再续前缘吗??夫君,看我如何玩死你!想玩我?太嫩了点!
  • 西游毁三观之唐僧来了

    西游毁三观之唐僧来了

    唐僧来了。这一个消息在四大部洲散开后,各路妖魔纷纷关门闭户,男妖精也不吃人了,女妖精也开始装傻白甜,因为唐僧来了。各路神佛也叫苦不迭,下令自己的坐骑童子都收敛点,因为唐僧来了。妖怪们互相通气:宁可大闹天宫被关押五百年,也不要招惹唐僧。这是一个外卖小哥穿越成唐僧,西行的故事。本书有着全新的妖魔设定,奇葩的唐僧功法和气死敌人不偿命的法宝获取方式。
  • 斗胜武境

    斗胜武境

    拿我试药?哼,我要十倍奉还!我要这武境世界天翻地覆!
  • 纨绔小姐逆战天下

    纨绔小姐逆战天下

    她是名流杀手,一朝穿越,注定了风雪前程,与他执手天下."美人,一生有你相陪足矣。'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许可/强制/复议/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许可/强制/复议/诉讼)法

    本书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合集成册。以大开本,大字体的形式出版。是合适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方便查询的案头工具书。
  • 断捻轮回

    断捻轮回

    执掌天地之生死,傲视宇内之幻主。几渡轮回,袖手天下。笑看沧州,溯源亘古。怎能忘那年邻水相伴,执手泪眼······
  • 先宠后爱,霸道校草爱上我

    先宠后爱,霸道校草爱上我

    夏若曦以中考优异的成绩进了浩阳贵族高中,本以为自己的高中生活会一帆风顺,然而,她第一天上学就惹上了浩阳第一大校草风大少爷风氏集团,国内第一的顶尖企业,她被罚去他家当半年的女仆,在这过程中,她受尽了他的折磨,但他却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正当她受不了女仆生活的时候,他却说:“夏若曦,我喜欢上你了”“给我一个你喜欢我的理由”“单单为你,心有独钟”她对他从讨厌变为喜欢,他们在发展,而欧阳清羽也因为一次意外对顾雪妍立下了誓约“你若不离不弃,我定生死相依”青春只有一次,那就必须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