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39600000023

第23章 植物看得见你(3)

这个段子从哪儿来的?《植物看得见你》(WhataPlantKnows)。作者丹尼尔·查莫维茨是位植物学家,也是很有名的科普作家,现任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曼纳植物科学中心主任。他的大部分作品都能在ScientificAmerican(《科学美国人》)杂志上看到。这本书是ScientificAmerican特别帮他出版的文章结集,探讨的主题是植物的感官。

植物的感官是个大题目。记得我上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老师讲到动植物的区别时说,动物会动,植物不会动。当时我就觉得奇怪,我说老师不对啊,植物怎么不会动呢,植物不会动的话,怎么从豆子发芽变成幼苗,然后长成树开花呢?它难道不是一直在动吗?只是动得很慢而已。跟老师辩论到最后,老师烦透了,叫我出去罚站。OK,所以我没当成植物学家。

除了所谓的会动不会动,动植物还有一个重要区别是感官,比如会不会痛。你要是拿刀砍树,树会痛吗?如果它会痛,那真是很麻烦的事。如果植物真的能感知这个世界,人类的整个生活将会改变,我们跟植物的关系将彻底被改变。

几十年前有一些书让很多人觉得非常震撼,比如《植物的秘密生命》(TheSecretLifeofPlants,1973年),今天仍有很多人在看。作者彼得·汤京士[10]、克里斯多福·柏德[11]声称要揭示植物与人类在生理、情感、灵性上的相互牵连,比如植物是怎么样欣赏音乐的。据说植物对巴赫、莫扎特的音乐有特别正面的回应,对摇滚乐就感觉很不爽,听到印度灵性音乐之后又长好了。

丹尼尔·查莫维茨引述一位植物生理学教授的说法,认为《植物的秘密生命》的问题在于全书几乎没有适当的、确切的证据就得出古怪的结论,并且结论太玄乎了,玄乎的程度有点像最近几年很多人谈论的《水知道答案》,什么给水看一些开心的字眼,给水听好听的音乐,它就是健康的水,给水听愤怒的摇滚乐,它就脏浊了。这种书竟然卖得非常火!

达尔文当年觉得植物没听觉,后来有一个叫桃乐茜·雷塔莱克[12]的美国人写了一本《音乐与植物之声》(TheSoundofMusicandPlants),虽然遭到主流科学界的鄙弃,却大受一般读者欢迎。这本书唯一能让我们学到的就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政治文化氛围,即强调回归心灵,人与自然一体。当时一群美国嬉皮士去印度找大师,学佛又学印度教,学了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东西回来。雷塔莱克受这种潮流的影响,同时又受到一本书的影响,书名叫《祈祷对植物的影响》(ThePowerofPrayeronPlants,1959年)。我的天哪!

丹尼尔·查莫维茨认为,植物有某种程度的视觉、触觉甚至嗅觉,但没有听觉,因为植物是固定的,没必要像动物一样靠听声音来决定自己往哪个方向逃亡或躲避。所谓植物有触觉,是不是意味着拿刀砍它,它会痛呢?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丹尼尔·查莫维茨说,我们需要了解所谓植物的触觉其实就是一连串的电信号反应。捕蝇草是最多人研究的对象,它的两根细毛受到压力时会产生电信号,然后启动捕食昆虫的陷阱。

植物知道有没有人碰它,知道枝丫是不是在随风摇摆,也能区分冷热,但不知道疼痛。植物的确会有某种机械反应,会有电信号反应,但没有我们所说的神经。尽管有些很新锐的科学家试图说明植物具有某种神经网络,但大部分学者认为那不叫神经网络。植物没有大脑,所以你不要怕。你摸植物时,它不会痛,不会痒,也不会舒服。

(主讲梁文道)

Plant Lives:Borderline Beings in Indian Traditions

吃植物是不是杀生

埃里森·班克斯·芬得莱(Ellison Banks Findly),耶鲁大学印度教与佛教博士,美国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宗教学教授。著有Nur Jahan:Empress of Mughal India等。

造物主为什么要创造世界,因为他要吃这个世界,世界是他给自己的一个祭献。

植物没有痛觉,大家再怎么爱惜生命也可以放心地吃。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是你不吃肉也不吃植物,难道就靠自己光合作用吗?别开玩笑,对一些国家的人来讲,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他们太过爱惜生命,或者说对生命的看法太特别,以至于为植物到底能不能吃这个问题进行了很复杂的思考。

印度有全世界最多的素食人口,12亿人口里接近40%吃素,并且其中两三亿人是全素,连蛋奶制品都不吃。为什么印度会有这么发达的素食文化?因为自四五千年前开始,印度就有一种观念叫Ahimsa,翻译成中文叫不杀生、无伤或者不害。

Plant Lives: Borderline Beings in Indian Traditions(《植物生命:印度传统中的底线生存》)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但我相信没几个人有兴趣全部看完。如果你耐着性子读,会学到许多很古怪的东西。作者Ellison Banks Findly是美国三一学院教授,一位从女性主义角度研究佛教问题的专家。她讨论了一般人谈印度哲学史时常常忽视的问题——植物的地位问题。

为什么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知道佛教传入汉地以后发展出大乘佛教,要求教徒尽量吃素。为什么不吃肉呢?因为动物被认为是有情众生之一,吃动物等于是在伤害生命,是不好的。如果有轮回转世的话,你现在吃的这头猪、牛、羊,说不定就是你去世的亲戚旧友。南传佛教里有一部很重要的戒律是《波罗提木叉》(国内有人译为《比库巴蒂摩卡》),里面就有很多关于植物的思考,比如你该不该砍一些树来修理房子,似乎早期佛教连植物都不太想伤害。EllisonBanksFindly引述一些学者的考察,发现早期佛教对植物持非常谨慎的态度,而到了后期就比较放松。早期佛教的很多戒律是针对出家人的,后来孔雀王朝的阿育王[13]大兴佛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修习佛法,很难再要求大家那么严谨地对待植物,因此就放宽了。为什么植物也是生命?印度除了Ahimsa的观念之外,还有一个重要观念是Karma(业)。印度各大宗教流派基本上都认同Karma的存在。决定一个生物叫不叫生物,首先是看它会不会轮回。从佛教的角度讲,六道也好,五道也罢,植物皆不在其中。但是对于耆那教来讲,植物也会轮回。也就是说,人有可能转世变成植物,或者植物慢慢进阶转世为人。这样的话,问题就来了:假如植物也是有情众生,我们还能吃植物吗?印度最高种姓阶层婆罗门几千年来都吃素,假如告诉他们植物也有生命,连植物也不能吃,他们还能活吗?这就涉及该书所讲的borderlinebeings(底线的生存)问题。人必须吃东西才能活,如果连植物都不吃的话,人就活不下去了。所以人没办法必须吃植物,只不过须吃得谨慎一点。

当然,你再怎么谨慎,也还是在杀生。怎么办呢?印度教有一个传统说法是:造物主为什么要创造世界,因为他要吃这个世界,世界是他给自己的一个祭献。同样,我们人平常吃食物,也是以食物来祭献自己。杀生是一种必要的祭献,但是对于被杀害的生命,我们要有很多讲究和规矩。印度教对待植物就有很多讲究,耆那教在素食方面就更加讲究了。印度几千年前的文化传统影响至今。

(主讲梁文道)

[1]奥托三世(OttoⅢ,Kaiser,980-1002),德国萨克森王朝的统治者之一,3岁继承德意志王国王位,16岁被教皇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不同于罗马帝国,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奥托三世醉心于恢复罗马帝国的辉煌,两次进军意大利,1001年因罗马人反抗而撤离。

[2]敌基督(antichrist)假冒基督来否定《圣经》教义,破坏基督教徒与上帝的关系,传播伪基督教条。

[3]阿兹特克人(Aztec),墨西哥人数最多的一支印第安人。1325年建立特诺奇蒂特兰城(今墨西哥城),14至15世纪盛极一时,1521年阿兹特克帝国被西班牙所灭。阿兹特克文明与印加文明、玛雅文明并称中南美洲三大文明,制定的“太阳历”和“月亮历”每52年重合。

[4]葛瑞姆·汉卡克(GrahamHancock,1950-),英国记者、作家,曾任《经济学人》杂志驻东非记者。著有《上帝的指纹》《失落的约柜》《超自然》等多部考古历史类畅销书。

[5]达妮埃尔·爱尔维优-雷杰(DanièleHervieu-Léger,1947-),巴黎政治学院社会学与人文科学博士,曾任法国宗教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宗教与社会科学档案》杂志主编等职。

[6]麻原彰晃(1955-),原名松本智津夫。生于日本熊本县一户贫困家庭,因患有先天性白内障,一目完全失明,另一目视力极差。1984年创立奥姆真理教,1990年组建“真理党”竞选众议院失利。1995年策划实施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造成13人死亡,约6300余人受伤。2004年被东京地方法院一审判处死刑,2006年被日本最高法院判定维持原判,至今未被执行死刑。

[7]天门教(Heaven‘sGate),又称“天堂之门教”,创立于20世纪70年代,杂糅基督教教义与UFO传言,相信海尔-波普彗星后面有UFO能将他们带往天国,在此之前要净化精神和摆脱肉身,以便在天国获得新生。1997年3月26日,美国警方发现39具服毒自杀的天门教徒尸体,其中包括66岁的教主马歇尔·阿普尔怀特(MarshallApplewhite,1931-1997)。据调查,这是一起集体自杀事件。

[8]寒武纪大爆发(CambrianExplosion),是指古生代的第一个纪寒武纪爆发式的生物演化事件。在寒武纪开始后的短短数百万年里大量多细胞生物出现,现存几乎所有生物的祖先均可追溯至此时期,地球进入生物大繁荣的阶段。

[9]摩根·斯普尔洛克(MorganSpurlock,1970-),美国纪录片导演,2004年执导并主演的《超码的我》(SuperSizeMe)获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提名,2008年执导第二部纪录片《奥萨姆·本·拉登在哪里?》。

[10]彼得·汤京士(PeterTompkins,1919-2007),二战期间曾在意大利担任战地记者、美军情报人员,著有《植物的秘密生命》(TheSecretLifeofNature)、《土壤的秘密》(SecretsoftheSoil,与克里斯多福·柏德合著)等。

[11]克里斯多福·柏德(ChristopherBird,1928-1996),美国记者、作家,著有TheDiviningHand:The500-Year-OldMysteryofDowsing等。

[12]桃乐茜·雷塔莱克(DorothyL.Retallack),在美国科罗拉多女子学院主修音乐时,为了完成植物学课程的实验任务,放音乐给植物听以观察音乐对植物的影响,1973年出版《音乐与植物之声》。

[13]阿育王(Asoka,?-前232),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早年是杀戮无数的暴君,后来皈依佛教并大力宣扬佛法,成为佛教护法名王。

同类推荐
  • 我的灰黄时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的灰黄时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从回忆的细致程度,细至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和感情的真挚,念兹在兹、历历如昨,都可以看得出来。尤其年少失怙、寄人篱下、流转奔波……这些特殊经历更是造成了贯穿一生的影响,值得每一个敏感的心灵细细体味。
  • 罗密欧与朱丽叶(英文版)

    罗密欧与朱丽叶(英文版)

    莎士比亚一生的创作可分为四个时期。从26岁至30岁这一时期是其创作的第一个时期,这一时期,莎士比亚的写作以模仿古罗马喜剧和悲剧为主,是习作时期。当时的英国流行塞内加悲剧,即“血的悲剧”,莎士比亚写过这种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翁第二个创作时期的精品,表明他已掌握了创作艺术,文笔流畅,臻于成熟。这一时期的作品大都欢乐向上,富有诗意。1601年,莎士比亚创作了《哈姆雷特》(本辑已收录),开始了他创作的第三个时期。在整整八年时间里,莎翁洞悉了世间所有邪恶,以至他近乎悲观到绝望的程度,因此,这一时期创作的喜剧也是悲苦的。最后一个时期莎翁采用了新的创作形式——悲喜剧或传奇剧。他的悲喜剧宁静、庄重、趣味幽雅,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暴风雨》。《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是悲剧,但其结局却完全符合莎翁时期的喜剧标准。罗密欧和朱丽叶一见倾心,但却因封建世仇,恋爱受到阻挠,导致二人早逝。最终,双方家长鉴于世仇铸成的悲剧而言归于好。作品反映了人文主义者的爱情理想与封建恶习、封建压迫之间的冲突。在创作手法上,莎翁以抒情的笔调,用日光、月光、星光等象征光明的意象,来形容青春和爱情的美好,谱写了一首赞美青春和爱情的颂歌。作品中,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月夜阳台上对话的场景,已成为经典。一对相爱的青年虽然死了,但美好的事物和真正的爱情是不朽的,在付出代价之后,封建偏见是可以被克服的。
  • 王阳明的六次突围

    王阳明的六次突围

    一部视角独特的阳明心学入门读物,继《万历十五年》、《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之后又一明史随笔佳作。本书选取王阳明一生中最重要的六个时刻:身陷诏狱、龙场悟道、赣南剿匪、智擒宁王、狙击皇帝、天泉证道,通过对当时复杂局势的深入解读,以及王阳明心路历程的细腻剖析,阐述了阳明心学的精髓和发展历程。
  • 徐志摩文集.3

    徐志摩文集.3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收录了徐志摩经典力作,分为散文、书信和诗歌三部分。
  • 云起在他乡

    云起在他乡

    《云起在他乡》收录了谁持彩练当空舞、心恋、往事并不如烟、假如一个人,在冬夜、五月的繁花、秘密、狗眼、梦中梦、那一朵山花的烂漫、紫色睡莲、散文、秋之况味、龙年踏雪、光阴似弦、随笔四则——四季物语、苍耳、沙漏——时间的旅行等文章。
热门推荐
  • 致最任性可爱的你

    致最任性可爱的你

    安然,原先是一个在工厂打工的单身妈妈,但是惨遭男人背叛后,反倒自己遭雷劈,却获得现代化能力。从此告别平淡堪忧的生活,以后谁敢欺我,必定十倍百倍奉还。也遇到了别人眼中的霸道富帅,于是与众不同的人生开始启程了,
  • 再苦再累也要笑一笑全集

    再苦再累也要笑一笑全集

    若没有苦难,我们会骄傲;没有挫折,成功不再有喜悦;没有沧桑,我们不会有同隋心。因此,不要幻想生活总是那么圆满,生活的四季不可能只有春天。每个人的一生都注定要经历沟沟坎坎。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只要心中的信念没有萎缩。你的人生旅途就不会中断。艰难险阻是人生对你另一种形式的馈赠,坑坑洼洼也是对你意志的磨练和考验——大海如果缺少了巨浪的汹涌,就会失去其雄壮;沙漠如果缺少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其壮观;如果维纳斯没有断臂,那么就不会因为残缺美而闻名天下。生活如果都是两点一线般地顺利。就会如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味。只有酸甜苦辣成五昧俱全才是生活的全部,只有悲喜哀痛七情六欲全部经历才算是完整的人生……
  • 换爸爸的小孩

    换爸爸的小孩

    如果世界上可以选择改变一种事物,你会选择什么?当肉肉的小芒星出现在小小马的面前时,他毫不犹豫的说“换爸爸!”
  • 苦行差求而不得

    苦行差求而不得

    手脚冰凉的人,不招疼惜。“我自己疼自己便好”,女子捂着暖炉无所谓地说道,人生在世十八载,她遇过太多悲欢离合,流月鬼胎,命中注定孤独终老,所以从不强求。直到遇见他,一见如故,再见倾心……“哈哈哈哈哈……我怎会喜欢你?!”“你若有心,便看看我罢……”“是我不知廉耻,打扰了……”?女子冰凉的手握着发带,泪如断线,落入青丝不见……
  • 应启行

    应启行

    总是隔层纱,看不明白。你认为好的,或许别人认为一文不值。
  • 我是大世界主宰

    我是大世界主宰

    宇宙真空,大世界林立。夹层为盾,战士为矛,世界之间互为攻伐!世界之主的阴谋,宇宙黑暗的残酷。一切等待发现!作者Q19869178
  • 假装机甲

    假装机甲

    一场至关重要的机甲比赛在即,身为“战·武”战队主力的齐姗却在比赛前经历了齐云飞的无情,欧小小和钱昭的双重背叛,她是否能够承受住打击?面对赛后人生她又该何去何从?一个普通的假期后,石柯女友忽然主动切断与石柯的联系,似人间蒸发般无从联系。在寻找的过程中石柯捡到了一个“尸体”至此开启了他跌宕起伏哭笑不得的人生模式。
  • 夜深鬼故事

    夜深鬼故事

    鬼....听到这个字,是不是身体有些冰冷。半夜独自己一人睡觉时,是否感觉到、身旁躺着另一个人吗?夜晚照镜子,居然看到镜子有个模糊的影子吗?每次在睡觉时前,梳头发、是不是总会发现一根很长的头发,但每次都会感觉奇怪、因为自己的头发没有那么长。深夜一人在街上走路时,是不是会发觉一阵一阵风,吹过身体、身体随着冰冷,抖动。半夜里熟睡的时候,是不是总会听见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有的时候,还会听见一些怪声。比如有人在用手挠墙、卡兹、卡兹的声音。还会听见,有人在屋里来回走动。“刷、刷”脚步声响起。这一切不是你的幻觉,有着你不知道东西存在。那就是、鬼....
  • 侦探夏唯希

    侦探夏唯希

    一位聪明侦探,‘一位活跃女孩她之间会有什么反应呢?
  • 我可以下载一切

    我可以下载一切

    郑重警告:这是一篇欢乐的沙雕文,吃饭、开车、上厕所请勿观看!!!无论是穿越,还是系统,秦澈都是拒绝的。因为秦澈明明可以通过开挖掘机就走上人生巅峰的。“我可以当怂包,也可以当死要钱的,就是绝对不能当英雄。”“英雄那是人干的事情吗?”“好不容易穿越一次,当什么英雄,好好游戏人间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