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35800000008

第8章 《便宜十六策》(8)

见面后萨耶才发现,原来路华德就是常到他们店里贩布的小商贩。萨耶开门见山地说:“我们想请你到我们公司来,坦率地讲,是想请你做我们的总经理。”事情来得太突然,路华德要求给他三天考虑的时间。“可以,不过请你保证,不能再接受其他公司的邀请。”萨耶严肃地说。处事果断、考虑周全的萨耶再一次证明了他的精明。果然,路华德的才能也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若不是有言在先,路华德完全可能被其他公司拉走。不过幸运的是,捷足先登的萨耶最终还是得到了这个布贩子。

路华德当上总经理后,为报知遇之恩,天天忘我地工作,做出了惊人的业绩。十年之中,萨耶·吕贝克公司营业额竟增加了六百多倍,创造了零售业的奇迹。

智慧金言

求贤若渴的萨耶,在对决定聘请的人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仅仅从一次销售活动的表现,就能决定请他来出任重要的总经理职务,确实体现出萨耶的非凡胆识。事实证明,萨耶用人的标准简单而实用,唯才是举,其他方面都可以放到次要的位置。这正是萨耶取得成功最主要的因素。

便宜八、策考黜

题解

管理的基本目标,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可以有多种手段,比如奖励、处罚等。但需注意的是:若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奖励与处罚就会形同虚设。因此,用人的关键之处,在于建立起健全的考核体系。

原文

考①黜②之政,谓迁③善黜恶。明主在上,心昭于天,察知善恶,广及四海,不敢遗小国之臣④,下及庶人,进用贤良,退去贪懦,明良上下,企及国理,众贤雨集,此所以劝善黜

恶,陈之休咎⑤。故考黜之政,务知人之所苦。其苦有五:或有小吏因公为私,乘权作奸,左手执戈,右手治生;内侵于官,外采于民。此所苦一也。或有过重罚轻,法令不均,无罪被辜,以致灭身;或有重罪得宽,扶强抑弱,加以严刑,枉责其情。此所苦二也。或有纵罪恶之吏,害告诉之人,断绝语辞,蔽藏其情,掠劫亡命,其枉不常。此所苦三也。或有长吏数易守宰⑥,兼佐为政,阿私⑦所亲,枉克所恨,逼切为行,偏颇不承法制,更因赋敛,傍课采利⑧,送故待新,夤缘⑨徵发,诈伪储备,以成家产。此所苦四也。或有县官慕功,赏罚之际,利人之事,买卖之费,多所裁量,专其价数,民失其职。此所苦五也。凡此五事,民之五害。有如此者,不可不黜;无此五者,不可不迁。故《书》云:“三载考绩,黜陟幽明。”

注释

①考:考察。

②黜:废黜,贬退。

③迁:晋升或调动官职,这里专指擢升。

④不敢遗小国之臣:不能遗漏基层官员。小国之臣:小官吏

⑤休咎:吉凶,善恶。

⑥数易守宰:多次改任官职。

⑦阿私:偏私。

⑧傍课采利:借征税之机获取私利。课,赋税,征税。采利,获利。

⑨夤缘:攀附着往上升。

徵发:向百姓征调财物等。

《书》:这里指《尚书》。

译文

所谓考黜,就是要擢升贤良,罢黜奸邪。明君居高临下,心内洞察秋毫,明辨善恶,在广袤的国土上施政,不遗漏偏远地区的小吏乃至普通百姓,选用贤良,罢黜贪腐,理清上下关系,使国家井然有序,贤士良才聚集在朝廷周围,这就达到惩恶扬善、兴吉抑凶的效果。

对官吏进行考黜,要了解百姓之苦。百姓之苦有五:一是小吏假公济私,滥用职权,将百姓生死玩弄于股掌之间,对内侵吞公家财产,对外搜刮民脂民膏。二是徇私枉法,或重罪轻罚,冤枉好人,滥杀无辜;或重刑轻判,扶强压弱,刑讯逼供,歪曲实情。三是官官相护,迫害告发之人,销毁证据,隐瞒实情,杀人灭口,使冤案不能伸张。四是有些小吏侍奉数任官员,协助上司处理公务,借机徇私舞弊,公报私仇,执法犯法,借征收税赋之机,搜刮百姓;借官员更替之际,打着充实储备的幌子,向百姓征调财物,据为己有,为己积蓄大量不义之财。五是有的县官贪慕功名和权势,按上司的利益进行赏罚,干预民间买卖交易,随意定价,使百姓失去生计。

此百姓之五苦,就是百姓之五害,凡有此五种行为者,要坚决罢黜;相反,无此五种行为者,应予迁升。正如《尚书》所说:“官员任职三年后,要对其功绩进行考核,决定是擢升还是罢黜。”

活学活用之一

考黜之政,谓迁善黜恶。

激励手段往往是一把双刃剑。公平合理,就会提升激励对象和旁人的积极性;反之,则会使更多的人失去干劲。事关个人长远利益的职务升迁、任免更是如此。更何况各级官员的任免,直接关系到全局的成败,所以任免必须有实绩为依据,做到升降有凭证。

身为帝王,应该把对官吏的考核视为重中之重,对臣民了然于胸,任用贤良,罢黜奸邪,像诸葛亮说的那样:“明主在上,心昭于天,察知善恶,广及四海,不敢遗小国之臣,下及庶人。”然后“进用贤良,退去贪懦”,保持各级官吏在整体上德才兼备,国泰民安的政治局面就可以实现了。

魏国之良臣郑浑

一个人做出成绩后,自然希望得到升迁,否则积极性就会逐渐丧失。善于用人的古代君王深谙此道,设置了井然有序的官职等级,为人才发展开辟了顺畅的通道。

据《三国志·郑浑传》记载,河南开封人郑浑,原是书香门第出身,曹操听说他忠实厚道,就把他招来,封他为掾令,不久又升为下蔡长、邵陵令。

当时那个兵荒马乱的年月,社会动荡不安。种地畜牧对于百姓来说很不稳定。于是,百姓们更喜欢捕鱼、狩猎这种无需太长时间便能得到食物的生活方式。

可是长时间下来,便导致了许多地方的良田变成荒地。而捕鱼狩猎也不能保证百姓的日常生活,许多人连自己都无法养活,就更别提小孩子了。有些地方,孩子一生下来就被抛弃,导致这里的人口开始锐减。

郑浑所管辖的地区,这种情况就十分严重。于是在到任之后,他立刻强行收缴了辖地百姓捕鱼和打猎的工具,以强制征收一定赋税的形式迫使老百姓开始耕田种稻,栽桑养蚕。他同时还组织百姓开辟荒地,并对抛弃子女者课以重刑。虽然百姓刚开始不愿意,可 迫于县令的威严,怕因此降罪,于是们只好从命。过了些时间后,百姓的生活逐渐丰足,这时众人才感觉到郑浑的确是在为民谋福祉。为了感激郑浑的恩德,当地百姓生养了子女后取名时多以郑为字。

曹操得知后,经过调查,发现郑浑确是勤政爱民的好官。当时,为了加强自己的实力,曹操相当重视农业发展和百姓的安居乐业,并把鼓励农桑、增加人口等行为作为选拔地方官员的一条重要标准。见郑浑完全符合这一标准,于是他便立刻提拔郑浑为丞相掾属,不久又升为左冯翊。曹操征讨汉中时,郑浑又被任命为京兆尹。

京兆的百姓都是从各地新聚居到一起的移民。为了让他们稳定的生活,让他们不再流离,郑浑到任后制定了一系列针对移民的法律,让人多的和人少的家庭为伍,温和善良的人家与孤寡老人为邻,富裕的与贫贱的人家混杂而居;督促百姓勤于耕作,让他们明白法令,同时对奸邪作恶、危害乡邻的人严加惩处。从此,百姓都安心务农,盗贼再没出现。大军进入汉中时,郑浑辖地输送的军粮是最多的。后来他又动员百姓到汉中种地,动员去的百姓无一个逃亡。

因为他的功绩卓著,很快再次得到了曹操的嘉奖,升级为丞相掾。魏文帝即位后,郑浑又被提升为侍御史、驸马都尉。不久调任阳平、沛郡两地任太守。

在阳平、沛郡两地,郑浑再次显示出了他出色的治理能力。由于这里地势较低,他便在萧县和相县交界的地方开塘筑坝,围建稻田。起初当地人都千分很不适应这种方法。郑浑解释道:“这里地势低湿,适宜灌溉,从长远看能够在种稻和养鱼上取得利益,这是使百姓富足最根本的方法。”果然,这一措施实施之后,该地连年获得大丰收,赋税收入比往年翻倍,百姓收益,就把他的功迹刻在石碑上颂扬他,还把修建的塘堰叫做郑陂。

之后他到任的每个地区,差不多都能够获得很大的起色,魏明帝听说了郑浑的这些政迹,下诏表彰他,并通告全国,不久将他提升为大将。

智慧金言

魏国在三国鼎立中一直处于优势地位,它的强大与魏国领导者善于用人是分不开的。从曹操到后来的文帝、明帝,都视人才为国宝,并且十分善于驾驭、使用人才。郑浑的才能,在任职过程中不断释放出来,魏国的统帅们洞若观火,给予了及时的褒奖,为让这种人才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还一次次为他提供更大的舞台。尤其应该引起注意的是:郑浑的才能集中在整顿国民经济上,魏国的执政者对郑浑的提拔升迁,从未偏离他的专长,这说明考核的根本目的还是知人善任。

“统一”的用人之道

与政府官员需要考核一样,各种各样的组织,只要涉及人事任免,考核同样不可或缺。

“统一企业”现在共有十几家事业部,包括饲料部、面粉部、畜产部、食品部等。为做到高效运作如此巨大的企业,总经理高清愿在管理上可是很费了好大一番功夫。

针对“统一企业”多元化的特点,高清愿在管理上合理分权,实行事业部制,自己从烦杂的事务管理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去考虑公司长远的战略规划。

不过分权之后,对人才的选择和管理就显得万分重要。高清愿认为:人事的失败等于事业的失败。他始终对人事的要求都非常严格,连每一位新招聘的工人,都要经过他亲自面试。他认为,这样可以避免人事部门发生疏忽,也须于发现人才。在“统一企业”内部,人员升迁有严格的制度规定,并要经过“主管评审会”来把关,想以人情关系得到好职位是根本走不通的。公司的每一个职员,只要有足够的能力,都有得到提拔重用的机会。

“统一”对管理人员的选拔,主要参考两个标准:才能和个人品德。其中前者为辅,后者为主。高清愿说:“工人进厂的要求只是勤快肯干即可,但职员以上的人才就必须注意到他的品德。”因为他认为主管的榜样作用是无穷的。只有管理人员自身品德超过用人标准,他所领导的属下才能做到人品合格。

智慧金言

“统一企业”对人才的选拔有三个方面的优势:首先,公司高层重视,总经理高清愿在权力下放的情况下,人事把关的权力一直紧握不放;其次,在标准上很好地把握了两个基本点,即德和才,兼具这两方面优点之人方可担当大任;最后,在选拔机制上有一套科学的方法,以“主管评审会”的形式进行公开选拔,避免了靠人际关系暗箱操作,并且集思广益也防止对人才的误判。有这三个优势,“统一”便可以建构一支由精兵强将组成的能征善战的队伍,在市场上取得巨大成功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活学活用之二

故考黜之政,务知人之所苦……凡此五事,民之五害,有如此者,不可不黜,无此五者,不可不迁。

身为上司,对下属有监督考察的责任,若下属有失误,上司视而不见,危害必然会进一步扩大。或许,出于本意上司并未放弃监督,可在精通弄虚作假的下属面前,认清一个人很难。诸葛亮在“考黜篇”为我们列举了五种作奸犯科的官吏,意在告诉我们,识别不合格的官吏是有章可循的。其方法,就是要熟悉那些害群之马的常见表现,以此作为对照,只要是害群之马们,就难逃法眼。

诸葛亮的大失误

诸葛亮被人誉为中国智慧的象征,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功夫为后世敬仰。不过,人无完人,手拿鹅毛扇的孔明先生毕竟不是神。既然不是神,那他自然也有不少出错的时候。例如在用人之上便是如此。

蜀国大将李严与诸葛亮同为辅命大臣。李严年轻时,在刘表手下担任过一些郡县级的官职,表现出了非常优秀的才能。后来投靠刘备,也备受刘备器重,为蜀国立下了不少的功勋。公元222年,刘备病危,在托孤时,让李严作为副手协助诸葛亮一起辅佐刘阿斗。

刘备识才用才的本领也很高,但遗憾的是临死之前却没有看到李严的阴暗面。原来,尽管李严聪明能干,但为人比较贪婪,尤其是在被任命为顾命大臣之后,这一劣根越发膨胀,开始不断追逐名利。他甚至还劝说诸葛亮接受九锡,晋爵称王。

这当然是想借诸葛亮之手提高自己官爵的阴谋。当然,诸葛亮是婉言谢绝,并告诫他不要看重名利,要以国事为重。

令人遗憾的,诸葛亮的苦口婆心无法遏制李严的贪欲,他反而开始变本加厉阳奉阴违。诸葛亮一来觉得李严也是顾命大臣,不便责罚;二来此时正在忙于南征北战,也没就来过多地管教他,只求有朝一日他可以幡然悔悟。

公元231年春,诸葛亮亲率大军第四次出祁山进攻魏国的陇西,命李严留守汉中并负责筹运军粮。这场战役,诸葛亮精心准备了两年,针对前三次北伐时蜀军暴露出来的缺处,事先拟定了周密的计划,到前线后又写信给李严详细说明了这次战役的策略。当时,诸葛亮对敌我双方分析后定下三种应对方案:“其一,若战况顺利,蜀军就割断魏国陇西与关中之间的联系,切断陇西魏军的退路,并伺机歼灭。此为上策;其二,若敌我实力相当,蜀军便在陇西作持久战,等待良机。此为中策;其三,若战况不利,比如粮草供应不继,蜀军即退驻黄土川水一带,此为下策。”不过据诸葛亮估计,此次出征胜算颇大,而且让李严督运粮草,他也颇感放心。

然而,正是令诸葛亮放心的粮草,在战役中出现了问题。不过虽然如此,如果蜀军采取原定的下策,倒也并非没有胜算,因为此时魏军的粮草供应也开始紧张,如可以下去,那此次北伐将会改写历史。

这时,一个令诸葛亮做梦也想不到的情况发生:由于未及时筹集到粮草,害怕承担责任的李严竟然写信给诸葛亮,假传皇上的命令,要求诸葛亮退兵。诸葛亮撤军后,他又欺骗后主刘禅说:“此次退兵是为了诱敌出击,以便决战。”当诸葛亮撤回蜀国后,厚颜无耻的李严还假装吃惊地说:“我给前线供应的军粮很充足啊,大军怎么会撤回呢?”企图用这种毫无公信力的谎言掩盖自己的过错,并妄图把错失战机的罪名加到诸葛亮头上。在与诸葛亮对质时,他明白自己难以自圆其谎,甚至想杀掉一两个督运粮草的官员来替自己顶罪。

眼见自己辛苦策划的北伐由于李严而毁于一旦,愤怒无比的诸葛亮马上率众臣向刘禅上表,历数李严所犯的罪过,建议惩办李严。李严被罢免了所有的官职,流放到了梓潼郡。虽然李严得到了惩罚,但战机却错失是再也不会回来的。

实际上,对于李严的变化,诸葛亮应该早有所察觉,可是很明显他显然低估了李严。正是由于没有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才使准备达两年之久的北伐计划毁于一旦。

智慧金言

对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一定要睁大双眸,时刻注意,防止因使用不当或其腐化变质而给自己带来巨大损失。

三言两语识庸才

日本名古屋商工会议所主席土川元夫对人有非凡的判断力,他能透过观察人的言谈举止来获取对方的才能、性格和品德方面的信息。

有一次,名古屋商工会议所急需一名管理分部主任。他的老朋友——名铁百货公司社长长尾芳郎听说后,便把自己的一位朋友推荐给他。土川元夫和这个人见面后,交谈了不到二十分钟,就婉言拒绝了这个人。

同类推荐
  • 随机应变的口才艺术

    随机应变的口才艺术

    本书借助实例向读者展示随机应变口才艺术的魅力,从中学会各种应急口才的技巧。
  • 生活感悟

    生活感悟

    本套《现代名言妙语全集》分第一部分“名言集”,含有:《人生名言》、《生活名言》、《情感名言》、《理想名言》、《品质名言》、《文化名言》、《哲理名言》、《知识名言》;第二部分“格言集”,含有:《人生格言》、《生活格言》、《情感格言》、《理想格言》、《品质格言》、《文化格言》、《哲理格言》、《知识格言》;第三部分“警言集”,含有:《社会警言》、《政治警言》、《管理警言》;第四部分“赠言集”等。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全身心投入工作

    全身心投入工作

    本书向你讲述了如何更好地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投入当然不是一点点,而是你的全部精力、心思与智慧;投入也不等于一味“苦干”,它还需要与灵敏、机巧、效率为伴;投入也并非仅仅为了付出,而是为了“产出”。只有产出大于投入,你的投入才愈发有价值..“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个人如果不能全身心投入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去,而只是企盼好运从天而降,那么,在他年老回首往事的时候,他就会为今生的碌碌无为而悔恨。一个人无论身居何处,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首先全身心投入其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求得不断地进步。这不仅是工作的准则,也是人生的准则。那些在人生中取得过成就的人,一定在某一特定领域全身心投入过。
  • 习惯决定一切

    习惯决定一切

    古今中外,大凡是走向成功的各界人士,之所以能站在成功的巅峰,是因为他们都拥有良好的习惯,而良好的习惯不仅赋予了他们健康的体魄,而且赋予了他们积极进取的心理状态。这使他们在面临困难与挫折或是陷入绝境与失败时,迅速战胜一切,主宰命运走向成功。可见,一个人的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本书对多种习惯与成功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所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习惯不是人的天性,不同的环境导致人类养成不同的习惯,养成了一个好习惯,离成功就近了一步。关于如何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本书也做了不同程序的说明。
  • 感悟一生的故事青春故事

    感悟一生的故事青春故事

    这套《感悟一生的故事》经过精心筛选,分别从不同角度,用故事记录了人生历程中的绝美演绎。本套丛书共27本,包括成长故事、励志故事、哲理故事、推理故事、感恩故事、心态故事、青春故事、智慧故事等,每册书选编了最有价值的文章。
热门推荐
  • 重生异界变成花

    重生异界变成花

    王化重生成花,一不留神,就在古怪的星球上生长了无数年。如果有可能的话,他还希望将花朵开满整个宇宙,气孔一吐,就是整挂银河。不过在此之前,先要拼命活下来。......
  • 海之华章

    海之华章

    轻魔法历史书卷,暗夜精灵的史诗,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垂青。诸神湮灭,世界历经千年没有魔法秩序的真空期,失去主导秩序的大陆动荡而平静,有崛起有衰落,但沉寂的不会永远沉寂,它生命体一般自身觉醒着,当它的能量冲破封印的一刻,恰恰遭遇诸神、修罗、魔族和深渊的黑暗逐渐返回这个世界,各势力积攒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边缘。卑微者的双眼,不经意穿过了千载历史的洪流,隐约窥视到史前魔法文明的波澜与浩瀚,探寻之旅将注定不会平凡。让我们记载这段遍布烽烟的历史。
  • 漫威世界的天启

    漫威世界的天启

    一个穿越到漫威世界的幸运儿,成为天启的他会在这里有怎样的欢乐故事呢,敬请期待。QQ群号:1035452293,欢迎大家吐槽聊天。
  • 八门星宿

    八门星宿

    整日颓废的徐来被生活压迫的喘不过气,有一日他只不过在梦里许了一个愿望,却没料想后面发生的种种一切,超乎了他的想象·······
  • 渔火之光

    渔火之光

    渔火,渔火。无尽大海中的一缕微光。微光虽小,但也能指引渔船奋力前行。我叫渔火,是这苍茫世间的一粒凡尘。在这天道变质了的世界中,我又该何去何从。天道宠儿?先天道胎?既然天道变质,我当替天行道。今日,于此,我斩下先天道胎,以铭己志。我就是渔火!我心虽小,犹能广纳万物;我力虽微,犹能护佑苍生;我光虽弱,犹能普照大地。
  • 灰飞

    灰飞

    天雾星早已远离了星联的荣光,资源的枯竭让遥远的星空更加遥远。这里留下来的,只是残喘的人们和文明的余晖。克莱因无疑是个天才,当他得到灰烬3号的时候,他认为他将拥有整个世界。但是残酷的现实让他一次又一次面对痛苦和无奈。他终于明白,靠上天的馈赐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一颗强大的心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终极全能王”,克莱因将迎接世界上最困难的挑战,赢来自己重生的机会。
  • 十二笑

    十二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终祷

    终祷

    当红作家宋承颜因爱人出车祸患上精神病,坚信爱人没死,精神病院医生陈稷明知是不可能的事,却依旧坚定不移地爱上宋承颜,你为他发狂疯癫,我为你万死不辞,原来真的能有一个人,能爱另一个人那么炙热...
  • 你的余生不缺暖阳

    你的余生不缺暖阳

    他故意招惹她,她毫无防备的喜欢了他,但是,这一切还是一场阴谋……最后的他又何曾不喜欢她呢,却也没资格再拥抱她,只能愿她的余生不缺暖阳。殊不知她的暖阳一直都是他……
  • 何故轮回

    何故轮回

    人生有常,生死无常。老人们常说,生而为人是不能选择自己的亲人的,所以朋友和恋人便是自己此生选择的亲人。彼岸花开,奈何桥畔,轮回路远谁相伴,望乡台前泪浸衫。“你为何入轮回?”“只求来生可与君相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族的原罪,众生的哭诉,天地的回归。东方的神奇与西方的魔幻,人间的争雄,谁能长立天地之间?黎民的悲嚎,何人去听?又有何人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