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65300000044

第44章 其实只恋长安某(3)

她恍然如梦地站在他家平房前的院子里,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萧寻一言不发地从厨房拿了碗来,从煤炉子上的瓦罐里倒出一碗褐色液体,递到孙菀面前,“喝了它,感冒很快就会好了。”

孙菀对他的话深信不疑,接过碗喝了一大口,谁知那药苦得她恨不得长对翅膀飞出去。萧寻看着她皱成一团的小脸,似有些内疚,内疚家里连一点甜的东西都找不出来。孙菀见他这样,心里酸酸软软的,便强忍着那苦,大口大口地把药汁全灌了下去。

见她把药喝完,萧寻用方言冲里屋叫了一句什么。一个穿着背心、短裤,瘦骨嶙峋的老人应声而出。老人友好地冲孙菀笑笑,笑容里有些腼腆。他用土话问过萧寻后,从炉子旁找出一个尖尖的碎碗碴,一手抓住孙菀的胳膊,大力捋了几下,另一手飞快地用碎碗碴在她胳膊上一扎,一线黑血霎时流了出来。

孙菀惊叫了一声,惶然看着萧寻。

萧寻微微一笑说:“好了,没事了。”

他话音刚落,孙菀就觉得鼻子骤然通气了。她抬手掩住唇,简直不敢相信这两天发生的事情。

“我继父是这里的中医,一般的病他都能看。”

听萧寻这样说,孙菀连忙朝他继父点头致意。这时,她才发现他家院子里晒着各类中草药。

“要是不嫌弃,今天就先在这里住下,等明天病好后,我送你回西安。”萧寻说得笃定,显是对继父的医术很自信。

孙菀哪里会嫌弃,道了谢后又问:“怎么没看到你妈妈。”

萧寻眼中有一闪而过的沉重,“她——身体不舒服,在里屋躺着,我带你去看看她。”

孙菀跟着萧寻走到里屋,好半天才适应里屋幽暗的光线,倒是躺在床上的人先发话道 :“寻寻,这位是。”

说的居然是普通话。

孙菀不待萧寻开口,走上前自我介绍,“阿姨,我是萧师兄的学妹。”

她这才看清萧寻妈妈的脸极苍白清瘦,瘦得几乎可以看见皮下嶙峋的骨,但不难从这张脸上看出她年轻时姣好的容颜,原来萧寻是像妈妈的。

萧寻的妈妈慈爱地看了她一会儿,“你这个小学妹真可爱。”

说着,她撑着从床上起身,“寻寻,去地里割点新鲜蒜苗,我给你学妹做臊子面吃。”

孙菀见她身体状况堪忧,连忙推拒,“阿姨,不用麻烦——不如,让我下厨,给你们做顿北京打卤面吧。”

萧寻妈妈正想说点什么,萧寻上前按住她,“你好好睡午觉,我去做。”

他话还没说完,门外传来一个女孩子尖尖的声音,“萧寻——萧寻——吃石榴了。”

孙菀循声看去,就见一个扎着马尾的高个子女生走了进来,她见到孙菀,愣了下,随即坏笑着指了指萧寻,“萧寻啊萧寻,速度真快啊,堂嫂都给我带回来了。”

萧寻眼帘一垂,压低声音说:“萧雅,别乱说,孙菀是我们A大同学。”

“啊?”那个叫萧雅的女孩走到孙菀面前,“你是A大的。”

孙菀点点头,一头雾水地看着她和萧寻。

萧寻从萧雅拎着的竹篮里拿出一个石榴递给孙菀,“这是我堂妹萧雅,也是学新闻的,和你一届。”

他像是想起什么,又补充了一句,“说起来你应该感谢她,如果上次不是她病了,我就不会代她听课,也就没机会顺便帮你画题了。”

同类推荐
  • 战争版:前驱

    战争版:前驱

    一九一一年,武昌新军起义的枪声,结束了“大清”皇朝二百六十八年的封建专制。当人们正高举义旗,欢呼共和的时候,那些在清室荫庇下显赫一时的总督抚台们,一个个摇身一变,站到十八颗圆星的白色义旗下来,于是又都成了革命的元勋。只不过把“大清”的字样改做了“民国”,在先皇御赐的长袍马褂上,新添了一枚铜钱大的证章。这一次的革命火焰很快就烟消云散了;钻营投机的政客和拥兵割据的封建军阀们,用满是鲜血的屠刀,把人民推入了一次更深重的灾难中。
  • 常家庄园:空谷回音(下)

    常家庄园:空谷回音(下)

    在山西榆次车辋村有一户闻名三晋的外贸世家、文化世家、教育世家——常家。常家是从吕梁山区逃荒到榆次车辋村的外来户。在晋中谷地的车辋村,常家从一贫如洗到富甲一方,这其中发生了多少扣人心弦的故事;而从家族全盛到衰败,又有过多少动人心魄的往事……
  • 李国文小说精选

    李国文小说精选

    本书是《“从头越”名家小说精品文库丛书》之一,收录了李国文《危楼记事之一》、《月食》、《临街的窗》、《电梯谋杀案》等二十年来获奖篇章或虽未获奖却同样厚重或最有独特风味的作品,这一篇篇洋益时代气息,饱含生活情理的精神产品,又正是我国历史新时期怎样解放运动的印记,改革开放进程的画卷。
  • 上市

    上市

    从北京的上地,到中国证监会,两地直线距离不足16公里,李明和他的公司,走过这16公里的物理距离,却足足用了3年,乃至更长时间。为上市,李明步步为营,小心翼翼,抢占先机,机关算尽,铺设陷阱。一边无数次地做着发财梦,一边提心吊胆地讨生活,既蠢蠢欲动,又瞻前顾后。无数中小企业家以为上市可以一夜暴富,腰缠万贯,然而,巨大利益背后的风险又有着怎样的爱恩情仇,勾心斗角,步步算计,血雨腥风……
  • 几幅画和道听途说的故事

    几幅画和道听途说的故事

    这是一篇寓言。假如你的另一半突然有一天不再说话,生活会变成什么样?那个时候,北京还没有遭受水淹,小说预言了久旱之后城市遭受暴雨的可怕灾难,“露过吊桥的时候,洪水咆哮着几乎要扑上来,水中有一辆汽车打着滚却怎样也钻不出桥洞。多年淤下的垃圾堵住了河道。有哭喊声和呼救声从河的上游隐隐传来。”“街上到处都是熄火的车,趴在那儿像一头头僵死怪物,拦住路,拦住水,使本来就设施不完善的排水系统更家操蛋,街上的水位不断上涨,人们对这些车从来没有这样愤怒。”
热门推荐
  • 徐兮兮的那些事情

    徐兮兮的那些事情

    大二女学生徐兮兮得知自己的朋友都脱单后,回忆起了自己的高中校园时代。
  • 谁是你的前世今生

    谁是你的前世今生

    今生的我还在读,前世诀别的一纸书;手握传世的信物,而你此刻身在何处;可你转世的脸谱,究竟轮回在哪一户……
  • 重生花开彼岸

    重生花开彼岸

    方寻重生了,重拾曾经那些温暖的遗憾,再带着一群矫情逼一起吃上三菜一汤。打打麻将,摸摸鱼,对了,还有那个可爱单纯的女孩儿。这是一个矫情的故事,这是一个温暖如春的大时代,也是一个压力山大的年华,而我们却想要活得人模狗样。(重生温馨治愈系,日常,爱情,商业都有)
  • 我的大学这么过

    我的大学这么过

    “寒窗十载”曾经是古人的成才标准,窗外是否真的冰雪交加我们不得而知,但十年的夜以继日、悬梁刺股却是货真价实、毫无懈怠的。但这要是搁在80、90一代身上,那也就是个义务教育外加不幸留级一年的时间,你还别嫌多,这也就是打个基础,扫扫盲啥的。那依你说,得多少年才行啊?十二年起,还不打折,假如少了那称谓就变了,古代叫神童,我们现在叫superman(超人)。十二年你也别嫌长,顶多也就是一个“顺产过程”,不服气你可以比比人家范进同学,那是模范,能把考试当做毕生事业来追求的人,在悠悠历史中也并不少见!记得在高中毕业时就有同学感叹到:“十二年,恍如隔日!”另一人一听此语,便若有所思:“是啊!十二年,媳妇都熬成婆了,小鬼子都打跑1.5回了,还隔日,你再给我隔一看看。”……
  • 晏浪记

    晏浪记

    你方唱罢我登台,粉墨登场的总是胜利者。对于历史这位美眉,我们都是远方的看客。
  • 佩离殇

    佩离殇

    你看,青山之巅谁在翘首,他剑拔山河,拈花不语,舞墨清风,霸占天下,始终是失了她。你看,天下之物被谁而倾,她,醉笑陪君三千场,从不诉离殇。
  • CEO逆转不专情

    CEO逆转不专情

    王子和公主的幸福,只是在童话里,并不适合我。厌倦吗?我放手,只因为没有执着的理由。顾烯,一个我唯一爱过的男人,也是一个给了我天堂又摧毁了的男人。恨吗?太累,我宁可让你从未来过我的生命。当时光逆转,让他们可以重新开始。忘记过去一切的巫予心是否会重新爱上曾经伤她至深的未婚夫?断层,还是暖心,他们再次相连的契约。
  • 修炼全人类

    修炼全人类

    地球至今存在60多亿年的岁月,人类发现了许多文明古迹时间跨度非常之久,远超人类的进化史。2016年,一群考古学家打开了埋葬在昆仑深处的一座神殿。古老的传说,地球被掩盖的文明,热血而又激情的岁月,衍化到巅峰的全人类修炼时代。普通人一拳揍死恐龙,强者一脚能踹死陆地神仙。“叶师兄,史前地球好恐怖,我要回现代……”
  • 给阅读留一份纪念:一位学人的读与思

    给阅读留一份纪念:一位学人的读与思

    本书是一位学人的阅读之旅,也是一个读者的心路历程,书中收录文章有:《像人一样活着——读张中行想到胡风》、《萧乾是如何沦为右派的?》、《胡乔木的另一面——给杨绛先生补白》等。
  • 水泽

    水泽

    修仙的路孤独坎坷,带着妻子的仇恨,被妻子留下的海洋宝宝送到了修仙大陆,有没有机会横跨星空去复仇?有没有机会带着那个女孩登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