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85900000062

第62章 当代史(1)

世界当代史是指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的这段世界历史,作为世界通史的一部分,它也是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一段历史。

德黑兰会议后,反法西斯同盟军接连获胜:1944年初,前苏联军队开进西乌克兰、西白俄罗斯;六七月间,苏军已推进至波兰,逼近德国。另一方面,1944年6月,美英联军在法国发动了诺曼底登陆。反法西斯同盟的两面夹击,使得希特勒的第三帝国离彻底崩溃为期不远,只有日本法西斯的军队还在远东和西太平洋地区负隅顽抗。

1944年7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再次举行美、英、苏三国首脑会议,就战后的世界格局,特别是如何处置德国等问题,进行讨论和安排。

进入当代社会后,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两大主题。发展需要和平,和平推动发展。

世界和平,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生活水平提高,已经成为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灾难的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世界当代史的中心内容就是各国政府和人民争取世界和平与各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斗争。

在和平与发展中,一些问题不断出现,也不断被人们解决,矛盾着的世界展现给我们的是当代纷繁复杂的历史事实。

纽伦堡审判发生在什么时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德国纽伦堡举行的国际战争犯罪审判——纽伦堡审判,开始于1945年11月20日,到1946年10月1日结束。

1945年7月至8月,苏美英三国首脑齐聚柏林,签署了《波茨坦会议议定书》,其中包括设立军事法庭审判战犯的条款。8月8日,苏美英法四国在伦敦正式缔结了关于控诉和惩处主要战犯的协定,通过了国际军事法庭宪章。

设立国际军事法庭的建议曾在同盟国之间引起激烈的争论,但最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罗伯特·杰克逊认为必须举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审判。他尖锐地指出:“如果你们认为在战胜者未经审判的情况下可以任意处死一个人的话,那么,法庭和审判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人们将对法律丧失信仰和尊重,因为法庭建立的目的原本就是要让人服罪。”他最终胜利了,历史上第一个国际法庭由此诞生了。

纽伦堡审判一共经过216次开庭,于1946年10月1日结束。法庭对24名被告中的22人作了宣判:12人绞刑,3人无期徒刑,2人20年徒刑,1人15年徒刑,1人10年徒刑,3人被宣判无罪。德国政治领袖集团、秘密警察和保安勤务处、党卫队被宣判为犯罪组织。此后所举行的12轮审判广义上也可以纳入纽伦堡审判的范畴。

它们全部由美国文职法官主持,起诉的主要是为第三帝国提供战争资源的人。用法律让罪人服罪、以理性巩固和平或许更为有效,更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对德国来说,纽伦堡审判是那段黑暗历史的结束,也是同过去的纳粹划清界线的开始。纽伦堡审判虽然清算了纳粹体制,惩治了部分战犯,达到了暂时的目的。但纽伦堡法庭使战争成为非法,为审判侵略战争提供一个国际法庭的理想目标引起了不休的争论。纽伦堡审判是国际法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为人类留下了一套处理战争问题的行为准则。

马歇尔计划是由谁提出的·

马歇尔计划,正式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西欧被战争破坏的国家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因其由时任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提出而得名。

二战使欧洲绝大多数大城市遭到了严重破坏,特别是工业生产损失惨重,1946年到1947年欧洲西北部遭遇罕见的寒冬,更是雪上加霜。恢复生产、解决人民生活问题都需要耗费大量财力,而此时大多数陷入战争的国家的国库已被消耗殆尽了。

重建计划最初是在一个由欧洲各个国家共同参加的会议上提出,美国担心苏联利用该计划得到恢复和发展,因此故意提出许多苏联无法接受的苛刻条款,最终使苏联和东欧各国被排除在援助范围之外。

但要把计划变成现实,既需要各个参与国家的同意,又需要得到美国国会的批准。

因此,十六个参与国家代表齐聚巴黎开会商讨。美国在极力倡导自由贸易原则的同时,又要求欧洲各国团结起来,一同反对共产主义。1948年至1952年是欧洲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工业生产增长了35%,农业生产实际上已经超过战前的水平。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

后来,因美国介入韩战,军费日益增加,所以,试图延续马歇尔计划的努力都未能成功。而一直对该计划持反对意见的共和党在1950年的国会选举中获得了更多的席位,保守的反对派也开始抬头,马歇尔计划在1951年宣告结束,但美国对欧洲国家的援助却始终没有停止过。

马歇尔计划使西欧国家从战后初期的财政拮据和物资紧缺的局面中摆脱出来,减少了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稳定了西欧政局。该计划还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同时东欧国家拒绝参与该计划,被认为是宣告战后欧洲分裂的重要的征兆之一。

朝鲜战争如何助日本腾飞?

日本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了严重破坏,直到1950年6月爆发的朝鲜战争才给日本带来了转机,战争期间日本成为美军的军事基地和物资供应地,给日本经济的腾飞带来了机遇。

战争爆发后,日本成了美国的军需物资供应基地和军械修理厂,因此得到了大量的“特需”收入,这些“特需”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经济。而日本大部分的财政资金和银行信贷也集中投入到与战争有密切关系的电力、造船、钢铁、金属机械等部门,这些企业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引进美国的技术和资本,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

朝鲜战争还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日本出口贸易的增加。1952年,日本“特需收入”

达到8.2亿美元,占全年外汇收入的一半以上。“特需订货”和出口增加使日本的商业得以迅速恢复。日本近1500亿日元的积压商品顷刻间被抢购一空,随着外贸的增长,日本的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工矿业生产在1950年10月已达到战前水平。农业生产1952年已达战前水平的111.2%,国民生产总值1951年达152亿美元,为战前水平的119.4%。

朝鲜战争给日本带来的政治影响也使其经济间接受益,为后来日本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1年9月,旧金山对日媾和条约签署,次年生效,二战后长达6年之久的公开占领状态结束,日本获得了主权独立。在日本成为美军侵朝战争的基地期间,国内“逆流”快速发展,不仅日本军队——“国民自卫队”借助美国的力量再度复活,日本政府还实行了一系列所谓“逆向”政策,着手重建国家垄断资本体制这一日本民族经济的基础。

可以说50年代前半期的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美国侵朝战争基础上的,因此,朝鲜战争的局势一度成为日本经济的“晴雨表”。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盟主”是谁?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因为此体系是按照美国制定的原则,实现美国经济霸权的体制,因此美国就是该体系下的“盟主”。

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和关税总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以黄金为基础,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则同美元挂钩,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构成这一体系的两大支柱是:美元可以兑换黄金和各国实行可调节的钉住汇率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是维持这一体系正常运转的中心机构,具有提供国际信贷、监督国际汇率、协调国际货币关系的三大职能。

1971年第七次美元危机爆发,美国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被停止。1973年3月,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马克的现象开始在西欧出现。3月16日,欧洲共同市场9国在巴黎举行会议并达成协议,法国、联邦德国等国家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彼此之间实行固定汇率。至此,两大支撑国际货币体系的支柱完全垮台。这也宣告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作为重要的国际组织仍得以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

在战后很长一段时期里,“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实推动了国际贸易空前发展和全球经济的越来越相互依存。它暂时结束了货币金融领域里的混乱局面,保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而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有利于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为国际间融资创造了良好环境;有利于金融业和国际金融市场发展,为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但“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缺陷。其以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资产,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

“麦卡锡主义”在反对什么?

“麦卡锡主义”是以约瑟夫·麦卡锡的名字命名的,是1950到1954年间美国国内反共、反民主逆流的典型代表,从1950年初的泛滥,到1954年年底彻底失败的五年时间里,它恶意诽谤、肆意迫害共产党和民主进步人士,对美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战后的美国在与前苏联对抗的同时,在国内清除所谓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打击进步势力。在“麦卡锡主义”最猖獗的时期,美国国务院、重要的国防工厂、国防部、美国之音等重要部门都遭到了麦卡锡非美活动调查小组委员会的调查。仅在1953年一年的时间里,麦卡锡委员会就开展了大大小小的600多次“调查”活动,还举行了17场电视实况转播的公开听证会。麦卡锡主义在迫害和逼走知名人士的同时,还严重地影响了美国的民主自由形象。随着时间的推移,麦卡锡的活动逐渐激起公众的反对。

在欧洲,人们更是将麦卡锡比作希特勒。

1953年7月,麦卡锡的助手马修斯公开撰文指责美国耶稣教会中“受到了共产党的严重渗透”。教会随即向白宫提出抗议,艾森豪威尔马上通过电台向全国广播,谴责马修斯“不负责任的攻击”,并迫使麦卡锡解除了马修斯的职务。这一行动被普遍视为是艾森豪威尔政府向麦卡锡及其主义“摊牌”的标志。1954年12月2日,在全国一片声讨声中,美国国会参议院以67票对22票通过决议,谴责麦卡锡“违反参议院传统”的行为,从而结束了“麦卡锡主义时代”。麦卡锡也在1957年5月2日,因饮酒过量引发肝炎和神经炎去世。

“麦卡锡主义”盛行的那段时期,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政治最黑暗的时期,而“麦卡锡主义”及麦卡锡本人在当今美国也成为“政治迫害”的代名词及代表人物。

美国的“原子弹之父”是谁?

美国的“原子弹之父”是物理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犹太人,曼哈顿计划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他的研究范围很广,从天文、宇宙射线、原子核、量子电动力学到基本粒子,为美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904年奥本海默出生于美国纽约的一个家境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天才型的奥本海默,三年读完大学,1925年以荣誉学生的身份从哈佛大学毕业;之后到英国剑桥大学攻读理论物理,加入着名的卡文迪许实验室;1926年,转到德国哥廷根大学,次年以量子力学论文获德国格丁根大学博士学位。随后的两年他在瑞士的苏黎世和荷兰的莱登作更深入的研究。1929年夏天,奥本海默归国,不幸感染了肺结核,不得不在新墨西哥州洛塞勒摩斯镇附近的一个农场中养病。病愈后他开始在柏克莱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

1942年,奥本海默进入一个物理学家团体,参与评估制造原子弹的可能性。美国“曼哈顿计划”的主持者戈罗夫斯将军很欣赏他的思想和才华,不顾部分官员的反对,任命奥本海默为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主任。27个月之后,这些专家在他们昵称为“奥匹”的奥本海默的领导下,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弹。对于成为美国“原子弹之父”的奥本海默来说,这是一种莫大的骄傲,但同时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1947年,奥本海默担任普林斯顿大学AdvancedStudy研究院院长。身为国家原子能委员会主席的他提醒美国不要陷入与苏联的军备竞赛,并且反对进行氢弹试验。

这时他的敌人乘机发难,控告他对美国不忠诚。1954年美国宣布奥本海默为政治不安全人物,成为当时反赤色恐怖运动最着名的牺牲者。但与此同时,“原子弹之父”所发出的声明也更加响亮,更加具有号召力。

1967年,奥本海默去世,时年62岁,虽然他没有得到过诺贝尔奖,但成就绝不亚于诺贝尔奖得主中的任何一位。

柏林墙的东西两边是什么?

柏林墙是1961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在自己领土上建立的,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它的东边是东德(含东德的首都东柏林),由前苏联占领;西边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或西德),由美、英、法占领。

德国在二战结束之后被分成四区。1949年,前苏联占领区包括东柏林在内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东德或民主德国),定都东柏林;而美英法占领区则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首都设在波恩。最初柏林市民是能在各区之间自由活动的,但随着冷战愈演愈烈,为了防止东德人逃到西德,造成东德工人严重缺少,1952年开始关闭东西柏林的边界。

1949年到1961年大约有250万东德人冒着被东德边防军射杀的危险逃入西柏林。

东德政府人民议院1961年8月12日通过法令修建柏林墙。于是军队在8月12~13日夜间修筑了柏林墙。其目的是阻止东德居民包括熟练技工流入西德。原本是铁蒺藜围成的路障,后改筑成了两米高、顶上拉着带刺铁丝网的混凝土墙,并在沿线的观察塔楼和交叉路口上设置警卫。

1970年,东德政府把柏林墙加高到3米,到1980年时,柏林墙总长达到了1369千米。1989年下半年,东欧发生剧变。在向德国西部移民浪潮的冲击下,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将存在28年零3个月的柏林墙推倒。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加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国统一完成。东西柏林的桥梁、道路、铁道在围墙倒塌后马上接连在一起。

柏林墙的建立,是德国历史上难以抹去的一道伤疤;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柏林墙的倒塌标志着德国的统一,同时推动了前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

同类推荐
  • 野史杂谈司马迁列传

    野史杂谈司马迁列传

    写写司马迁的故事,看清一个时代的历史。这里有热血、有谋略、有智勇相搏。
  • 环球东宋帝国

    环球东宋帝国

    穿越小说,商业小说,海上贸易,社会制度变革,大航海等等一个持久的帝国其实力不仅仅表现在军事上,也表现在经济文化上。
  • 大汉昭烈帝

    大汉昭烈帝

    新书《近战霸王》上线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感激不尽
  • 晚明江山

    晚明江山

    在一个皇帝窝在后宫里不再上朝的奇葩朝代里。没有人知道在大陆的另一端,欧洲人正在破浪扬帆,探索新大陆;也没有人关注在极北之地,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正在磨刀霍霍,觊觎大明的万里江山;当然也无人关注远在一小岛,丰臣秀吉正在统一日本,企图侵占大明王朝。时间依然流逝,大明朝街市依然繁荣太平,普通百姓热衷于谈谐、听曲、游玩、博弈、收藏古玩等等。如此危机四伏的大明朝,现在且看我晚明江山如何叱咤风云,打造一个民富国强的新世纪。
  • 三国之献帝无双

    三国之献帝无双

    一不小心,穿越成了汉献帝!面对破碎的山河,岌岌可危的大汉皇权,被人视作大汉最窝囊皇帝的刘协终于发了狠!斗曹操、收豪杰!练新军,平天下!以无敌之姿,横扫三国!成就史上最强大汉皇帝!……刘协:哎哟喂,别顾天下了,各位大哥,先帮我找一下大乔小乔啊!老曹帮我建的孔雀台还剩着位置呢!
热门推荐
  • 轮回之劫数

    轮回之劫数

    日月星辰交替轮换,荒古至今很多事情,很多秘密都别时间埋葬。世间种种是红尘炼心,还是随波逐流,何时才能真正醒来。跟随我一起去探索这未知的世界。
  • 王者荣耀之荣耀王者回归

    王者荣耀之荣耀王者回归

    十多年前,江东名门乔氏诞生了一对双生女婴。家族认为双胞胎是不吉利的,因此小乔被送往稷下长大。当她被接回家中时,人人都嘲笑她的天真,同情心,以及不切实际的乐观——直到他们被她强大的法力震慑。长辈们担忧暴露家族的秘密,将她放逐到海边乡下。不久,奇怪的疾病开始流行。恐慌的人群向封锁城镇的士兵发起冲击,最后演变成暴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圣灵之绊

    圣灵之绊

    在她受尽荣耀的前半生里,她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与一个骷髅踏上旅程。背负着与荣耀同等的责任行走大陆之时,总有个小小的身影紧随其后,悄悄的在她心里占据了一席之地。“西薇薇,我能完整的叫出你的名字了。”他一字一字对她认真的说道。
  • 唱见,我有个恋爱想跟你谈
  • 梧叶落君心

    梧叶落君心

    世人皆知,梧桐代表着忠贞的爱情,可是却不知梧桐也代表着孤独和离别,或许白梧和萧颀之间一开始就注定着结束。“阿梧,希望下辈子我还能找到你,爱上你,弥补我这辈子犯下的错。”“萧疏桐,你想的美,我以我的鲜血起誓,下辈子,下下辈子,生生世世和你永不相见!”
  • 化身为血族

    化身为血族

    江寒本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某一天遭受到了一个神秘生物的袭击,醒来之后身体发生的巨大的变化!本以为会成为穿梭在大厦之间的超级英雄,没想到自己竟化身为以血液为食的血族!狼人,驱魔师,道士,古武流派,这个世界的另一面竟是如此的神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以爱之名咏叹

    以爱之名咏叹

    小说中加入很多物理学,哲学,自然科学以及神学的因素,因此带有玄幻和科幻色彩。不过与传统玄幻与科幻小说有本质区别,更加偏向悬疑推理。喜欢悬疑推理,且对科幻玄幻感兴趣的朋友不要错过。
  • 欢迎来到潜在游戏的学校

    欢迎来到潜在游戏的学校

    在一所名为高度重视的学校里,欧阳修走进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