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38400000019

第19章 深谋远虑 稳中求进(7)

八十年代末期,汇丰银行在幕前幕后支持扩张中的李嘉诚财团的基础上开始了参股投资。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一九八八年,汇丰银行投资巨额资金六点二五亿港元,购入李嘉诚属下的和记黄埔这国际货柜百分之五的股权。跨入到了九十年代以后,汇丰银行对李嘉诚财团的发展更具有了信心,他再次表示愿意加盟其属下的如卫星电视等项目的长线投资。

其实,从六十年代开始,由于各种不同原因所引起的部分英资财团开始调整远东投资战略,逐步在香港巨大经济实体中由强到弱及至于隐退。同时也有一部分曾经实力相当雄厚的在香港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英资财团,因为国际经济气候的骤变和经营决策中的部分失败而导致财团经济严重亏损。鉴于这一系列的。因素,港英政府决定开始调整对本地华资的政策。对那些实力雄厚、经营管理出色的华资财团开始全力扶持,以求稳定香港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而港英政府的这种逐步重心转移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有半个中央银行功能,在金融集团方面处于支配地位的汇丰银行实施的。

从来就善于从经济中寻求其根源,在客观环境中去发现机会的李嘉诚,自然而然地就发现了这一“天机”,也就很自然性地不断深入与汇丰的这一层紧密关系,并且不断充分利用了这个“天机”,而港英政府呢?他们同汇丰银行一样也以欣赏的目光,注视着这位在香港无人能比的精明的“过江猛龙”。于是,一方面李嘉诚能够在最大限度上获得港英政府和汇丰银行的鼎力支持,是理所当然不过的了。

长江实业收购了和黄,意义显得就很大了。那时,也就是一九七七年和记与黄埔合并之时,双方就都重估了一下资产,计算所得每一新普通股为六元八角二仙资产。可是自一九七七年到一九七九年连续三年地债狂升,估值肯定偏低了,以和黄拥有的一幅红石勘土地为例,该地面积二百三十三万二千九百七十七方尺,地价每方三百四十三元,估值八亿元。现起码每方尺一千五百元,即约达三十五亿元,相差四、五倍。长江实业当时的市值只有七亿多港元,而和黄这间老牌的英资集团的市值至少五十亿以上。长实以上六亿九千三百万元(兴先交现款20%)便可控制如此一间庞大公司,拥有如此庞大的资产,确实是李嘉诚一次重大的胜利。

《信报》在评论中指出:“长江实业以如此低价(暂时只付20%即1.278亿港元)便可控制如此庞大的公司,拥有如此庞大的资产,这次交易可算是李嘉诚先生的一次重大胜利……

“购得这9000万股和记黄埔股票是长江实业上市后最成功的一次收购,较当年收购九龙仓计划更出色(动用较少的金钱,控制更多的资产)。李嘉诚先生不但是地产界强人,亦成为股市炙手可热的人物。”

对于李嘉诚、包玉刚双双入主英资大企业这一事件,引起了国际传媒界的极大关注:

美国《新闻周刊》在一篇新闻述评中说:“上星期,亿万身家的地产发展商李嘉诚当选为和记黄埔主席,这是华人出任香港一间大贸易行的第一位,正如香港的投资者所说,他不会是惟一的一个。”

英国《泰晤士报》分析道:“近一年来,以航运巨子包玉刚和地产巨子李嘉诚为代表的华人财团,在香港商界重大兼并改组中,连连得手,使得香港的英资公司感到紧张。

“众所周知,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然而,占香港人口绝天多数为仍是华人,掌握香港政权和经济命脉的英国人却是少数民族。二战以来,尤其是六七十年代,华人的经济势力增长很快……

“有强大的中国做靠山,这些华商新贵们,如虎添翼,他们才敢公然在商场与英商较量,以获取原属英商的更大的经济利益,这使得香港的英商分外不安。连世界闻名的怡和财团的大班大股东,都有一种踏进雷区的感觉。英商莫不感叹世道的变化,同时,也不能不承认包玉刚、李嘉诚等华商,能与英国商界的优秀分子相提并论。”

但是和黄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韦理却对此表示很不理解,他说:“李氏此举等于美金二千四百万做订金而购得价值十亿美元的资产。”韦理一直埋怨说汇丰售价大大地偏低了。他认为和黄股票真正的价值远远超过了汇丰与长实所订下的成交价格。成交价是每股七元一角,依此计算,和黄总值约为二十八亿元。但他本人相信,单以和黄拥有之红石勘土地,价值已接近或达到这一数字。他说“在这宗交易中,汇丰似未考虑和黄其它‘十分重大的资产’价值”。

那时香港虽然没有银行,但汇丰银行执行着诸如印发钞票等很大一部分类似中央银行的职能,真正起着官家银行的作用。有人评说,向来官商交易,送好处去的总是商人,但这回却不对了,事实反倒了过来,送好处的不再是商人,而成了官方了,得利的也不再是官方而换成了商人。当然了,这种现象也决非就是偶然的一次,这乃是香港新的过渡时期的产物。汇丰银行此举动进一步改善了它与本地华资集团甚至与中国的关系。汇丰银行董事局主席沈弼与李嘉诚私交很好,他对李氏的精明能干、正派诚实,十分欣赏。他也深知李嘉诚是北京中国政府所信赖的爱国者,可以在沟通汇丰银行与中国政府方面,起着某种特殊的作用。综观和黄最近七八年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今日李嘉诚在香港举足轻重的地位,亦足以证明汇丰银行当事人的高瞻远瞩,决断英明。

李嘉诚向新闻界反复地说明收购和黄部分股权主要是鉴于和黄前景大有可为。

同时他还一再地强调:“这次买卖纯粹是一项对双方都有利的商业贸易”,认为收购成功“对有关各方面和大市都有利”,只要汇丰处理得当,“对和黄的发展大有帮助,对长江实业更有为有利——这次是长江实业发展的新里程碑。”

事实上,长江实业从汇丰银行手中收购和记黄埔,是一次各方面均有利的正常贸易。

这次收购,对汇丰银行而言,获利回收,因地制宜。它以一亿五千万元获得和黄的千万股普通股和九千万股优先股。而现在,他以七元一角出售普通股,汇丰银行收回了六亿三千百万元,再加上他手里还持有的那九千万股优先股,一共合起来有七亿二千百万元了。在这项投资上四年获利五亿七千九百万元,利润之大,今后汇丰将洗掉银行控制企业的不雅罪名,回复到它纯粹银行经营的良好形象,又何乐而不为呢?

而对于长江实业公司而言,它用六亿九千三百万元,收购和黄22.4%的股权,可以以此而“控制”一间规模减弱的贸易与地产公司,使长实的基础加强。未来长实的发展将更具有灵活性并趋向多元化发展,尤其是它以一九七七年初略高的股价购入如此庞大的土地,如此便宜的事情,世界上可是难找的呀!对此李嘉诚满怀信心地指出:“现长实拥有的两个大股即将脱售,届时长实是否购得适当的地皮来发展,难以预料。但和黄现时即拥有足够而且理想的地皮可供发展,故此,长实在今后数年之中,将会因此而获利。”

同时对和记黄埔来说,“汇丰何时‘计数清仓’出售和记黄埔股份”的最大心理压力已经解除掉了,长江实业成为大股东,李嘉诚出任董事局的执行董事长,和记黄埔未来的走向必将“大幅跳升”,跃而成为“行中之冠”。

相对于大市来说呢,由于长江实业,以七元一角的现金价购买昨天仅仅是五元六角的和黄股票,这就无异于给股民们注射了一支兴奋剂。投资者就必将会争先恐后地抢购,这样一来,和黄的股价,也就自然而然地大大攀升了。和黄股价急剧攀升,势必引起整个大市的走势也跟着全面上扬。就在当晚消息发表后,第二天股市甫开,股民们、投机家和投资者蜂拥而至,集中于和黄、长实、汇丰、置地等股份之上抢购,迫使该股份突然狂升十余价位,上午十一时恒生指数出现狂升廿五点之奇景,人们喜形于色,交投十分活跃。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香港这个英国殖民地,长期以来,操纵在英籍银行家、资本家的手里。但是近二十年来的情况却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也就是新兴力量的代表——一大批华资集团势力正在崛起,而且发展颇为神速,大有后者居上、压倒由英籍人士控制“行”的趋势。

同时作为首当其中的英资集团的代表人物——和记黄埔董事局主席韦理也深深地感觉到了这一点。他认为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他说:“银行方面是已经预料到该公司由华籍人士控制的”。他预感到和黄迟早要落入长江实业之手,指出“汇丰出售和黄股票有利和黄股价回升,和黄因此而有被收购之虞。此种收购已令恰和失去对九龙仓之名义控制权。”

李嘉诚购入英资和记黄埔资产庞大的控制性股权,包玉刚从英资最大、资格最老的怡和洋行中获得了资产庞大的九龙仓控制权,标志着香港近代经济史上发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变化。就像李嘉诚所说的那样:“世界在变化中,很自然“行”也要变。”怡和主席纽壁坚也不得不承认说:“在香港整个局面都变化了,在过去的几年中商界迅速地扩展,其中大都由华人企业家所进行的。”但是,毋容置疑,目前香港华资集团之所以能够一次次地击败英资集团和其他国家财团的竞争者,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与中国大陆实行改革与开放政策以来日益强大分不开的。正如获多利公司财务董事奚戴所指出的:“随着北京态度的改变,这里的华人对改变各‘行’的特性更有信心。四五年前,尽管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可是决不会试图收购和黄或怡和的。”

就在人们发出惊叹与喝彩时,李嘉诚却并未陶醉其中,没有丝毫的沾沾自喜。他显得异常地平静。

世人说得好:“创业容易守业难”,“前车之鉴,后人之师”,胜利之中的李嘉诚并没有忘记这一切。就说最典型的教训莫过于和记黄埔的前大班祈德尊了。就说那祈德尊原也是个收购企业的高手猛将,却不算管理庞大企业的行家里手。他发展过速,结果消化不了,终于把集团拖垮,痛失江山。

李嘉诚进入和黄出任执行董事,在与董事局主席韦理与众董事的交谈之中,李嘉诚很明显地感到他们话里的含义:“我们不行,难道说你就行吗?”李嘉诚生来就是一个喜欢听话里话的人。他特别关注喝彩声中的“嘘声”——香港的英商华商,都有人持这种观点:“李嘉诚是靠汇丰的宠爱,轻而易举收购和黄的,他未必就有本事管理好如此庞大的老牌洋行。”

当时英文《南华早报》和《虎报》的外籍记者,盯住沈弼穷追不舍:为什么要选择李嘉诚接管和黄?沈弼答道:

“长江实业近年来成绩颇佳,声誉又好,而和黄的业务脱离1975年的困境踏上轨道后,现在已有一定的成就。汇丰在此时出售和黄股份是顺理成章的。”他又说:

“汇丰银行出售其有的和黄股份,将有利于和黄股东的长远利益。坚信长江实业将为和黄未来发展作出极其宝贵的贡献。”

那么李嘉诚入主和黄的实况究竟又如何呢?数据是最好的证明,下面让我们看一下:李嘉诚入主前的1978年财政年度,和黄集团年综合纯利为2.31亿港元;入主后的1979年升93.32亿港元;4年后的1984年,纯利润达11.67亿港元。是入主时的5倍多;1989年,和黄经常性盈利为30.3亿港元,非经常性收利高达30.5亿港元,光纯利就是10年前的10多倍。

面对如此丰厚的盈利,股东与员工怎能不高兴?现在,不再有人怀疑沈弼“走眼”,李嘉诚“无能”了。

有一篇综述和黄业绩的文章,其中一个大标题对李嘉诚的评价,是最公正不过的了,“沈大班慧眼识珠,李超人不负众望。”

八、集资百亿建立“电讯王国”

李嘉诚一九七八年在青洲英垅初步投资,第二年年底,长江实业已拥有该公司股数多达39%,就这样他登上该公司董事局主席的宝座。这家公司拥有红冠鹤图的庞大厂址,其平价大量地皮可供长实日后发展之用。这种问接而有效收购大量地皮的方法,比购入地皮更为有利。对此,《天天日报》中有一篇评论文章指出:“首先,被收购的公司可提供合理的经常性利润。第二,被收购公司的大量平价地皮可供日后发展。第三,若重估或出售该平价地皮,可获庞大利润。”

此后,李嘉诚又进一步作收购香港电灯的准备。香港电灯有限公司(港灯)于1889年1月24日注册宣布成立于1890年12月1日开始向港岛供电。创建公司的发起人是保罗·遮打爵士,股东是各英资洋行。

港灯是香港的第二大电力集团,第一电力集团是为英籍犹太家族嘉韦理控制下的中华电力集团,它供电的范围是九龙新界。二战之前的时间里,港灯座大,但二战之后,九龙新界人口迅速增多,工厂林立,用电后来者居上,赚得盘满钵满,还开始筹划向广东供电。

港灯是香港十大英资上市公司之一,90余年来,一直是独立的公众持股公司。港灯收入稳定,加之港府正准备实行“鼓励用电的收费制”(用电量愈多愈便宜),港灯的供电量将会有大的增长,盈利自会递增。用电就像人要吃饭一样,经济的盛衰,都不会对电业构成太大的影响。

港灯是一块大肥肉,惹人垂涎。据1981——1982年市场传说,怡和、长江、佳宁等集团都有觊觎之意。

就在这一时间里,在海外投资但均回报不佳的怡和系置地,卷土重来——在港大肆扩张,不长时间里就大掷银弹购入了电话公司、港灯公司的公众股份,并以自香港开埠以来最高地价的47.5亿港元,投资中环地王,用以开发“交易广场”的浩大工程之中。

以退为进,避免正面交锋,是李嘉诚一贯的扩张战术。李嘉诚这时按兵不动,静观其势,寻找机会。

1982年4月。置地公司收购港灯的消息,已在市面悄然传开。原以为长实、佳宁会参与竞购,港灯、置地、长实、佳宁等4只股票都被炒高。4月26日周一开市,代表置地做经纪商的恰富公司,以比上周收市的5.13港元高出1港元多的价格(6.3—6.35港元一股的时价),收购了港灯股份2.22亿股。为避免触发全面收购,增购的股份控制在35%以下(按收购及合并委员会规定,超过35%的临界点,就必须全面收购,持股量要过50%才算收购成功),并到市以9.40港元的价位买入1200万股港灯股证,占股证总发行量的20%。

置地以出高价31%的条件,顺利地完成了对港灯的收购。长实与佳宁欲竞购的传闻化为乌有。佳宁面临着危机,长实对此,只有放其一马。

置地在香港的急速扩张,耗尽了大量的现金资源,其中还有向银行贷的大笔款项,使他的负债额高达160亿港元,《港灯易手时移势转》一文中这样说道:

“本来大举负债不是问题,只要地产市道尚佳,经济前景‘争气’,资本雄厚,坐拥中区地王的恰置系不愁没钱赚,可惜戴卓尔(撒切尔)夫人在北京摔一跤,摔掉了港人的信心。”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肯尼迪

    名人传记丛书——肯尼迪

    肯尼迪是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总统之一,位列“美国十大文化偶像”之首。他颠覆了一百多年来的美国政治传统,开创了现代竞选活动,使总统制适应了现代化的需要。从宏观角度讲述了约翰·肯尼迪从学生到士兵,从众议员到参议员以及最后成为美国总统的波澜壮阔的一生。
  • 千古大变局

    千古大变局

    时至晚清,老迈昏聩、日薄西山、风烛残年的老大帝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 和珅成败论

    和珅成败论

    纵观和珅的足迹,本书以五个阶段阐述他平步青云的经过,围绕怎样博得乾隆帝的宠爱,而步步升迁,登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爵位全方位地展开论述,用一个阶段叙述一步失足沦为千古恨。在写作过程中,也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叙述;由于历史时期的原因,书中也出现文言文与白话文并用,主要体现材料的真实性。同时,在叙述的基础上,是以年为经,以事为纬,条块结合,前后照应。
  • 临夏人物志

    临夏人物志

    临夏回族自治州人事劳动局主办:本书以翔实的史料,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记述了临夏古今历史名人、革命英烈、文化、教育、艺术、体育、工匠以及“河州三马”等各族各界人物。
  • 武则天

    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她以自己脾睨古今的大气派,在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兴利除弊,治理天下;又以她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纵情声色...
热门推荐
  • 红谋乱之绝世倾城六皇妃

    红谋乱之绝世倾城六皇妃

    “表小姐,我们真的要活埋了小郡主嘛?”“她活该,谁叫她抢走了我的寒哥哥”俏丽的脸上全是毒辣,狭长眸子里全是算计。“你....你你....不痴傻了?”宫芊玲一脸吃惊,不可思议的看着宫芊月。“你丫的才痴傻呢,告诉我你们导演是谁?我要投诉。”丫的,睡觉睡得好好的,一个翻身这么就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来了。穿越?有名无实小郡主?呵,风水轮流转,今年轮到我啦!娃娃亲?怎么样?男主长得帅不帅?且看腹黑女宫芊月玩转灵月皇朝,赢得美男。
  • 情有千千劫之重现千年

    情有千千劫之重现千年

    她,沉睡了一千年,不为别的,只为找他寻仇;他,孤单的活了一千年,不为别的,只为她能够重生;当两人愿望都达成时,他们却不能坦然面对,是他变了?还是她变了?残酷的现实无法容忍他们的存在,他们只能择其一的活着,悲哀的活着,可怜的活着……
  • 醉年书(寻情记系列之一)

    醉年书(寻情记系列之一)

    韩醉年,勤于政务,不同于他那纵情声色的父亲,他总想救南唐于水深火热之中。江心那惊鸿一瞥,他再难忘记那位绞发、焚绢的绝色女子。然,再见面,她竟成了国主李煜尊为神明的小长老。当佳人成为和尚,当故人成为敌人,他……惟有醉醉年年。
  • 巧妇

    巧妇

    凌云是凌家的厨艺天才,穿越异世却一穷二白。听说这里的厨师地位很高,凌云决定重操旧业。只是……凌云:“为什么我必须拜你为师?”某男:“这样就可以一直在一起了~”凌云:“辈分错了……”某男:“有么?”文艺版介绍:红颜素手,药食良缘。搞笑版介绍:奇葩二人组,厨娘太威武!PS:穿越架空古代的美食爽文,金手指粗粗粗!故事甜甜甜!保证不虐不小白,美男和美食都有,外加各种打脸情节,配角不脑残!已有完结文《修仙之极品女妖》《贵女奸商》,正在连载文《末世重生女配翻身》,坑品有保证,欢迎跳坑观赏~~~~~~~
  • 浮白流年

    浮白流年

    严馨来自于闭塞乡下,虽没见到大城市的繁华,但从小生活富裕,故而能守住内心的平静。她2006年初到大学报到时遇见余白,一眼入痴。正是她身上这份“清泉”气质吸引了余白,两人展开了一段关系不明的校园恋爱。懵懂痴痴,青涩爱情。严馨在经历这段爱情时,也逐渐成长,从一个不懂弯弯绕绕的清新女生,变为一个知世故而不屑世故,成熟独立的女性,对于人生,对于婚姻,对于家庭,都有了更深的思考,回想当初青涩,回想起逃婚时的不管不顾,严馨轻轻笑笑。她不是一个疯狂的人,却很多疯狂而蠢笨的事,她爱得蠢笨辛苦,自己却丝毫未觉,反而乐在其中。严馨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却偏偏在感情上被轻纱蒙了眼,余白于她而言,到底是什么?她思考良久,找不到一个答案,最终还是决定用一生来思考这个问题,来找寻答案。没有一段感情是一开始就水到渠成的,但有的水会长长久久的流下去,而有的只能流到一半。有的情意,就像一杯茶,温温突突,不浓不热不那么香也不是那么让人割舍不开,可一旦没了,就仿若失了魂魄。岁月细品,愈觉其味,爱情也是。尤其是大学时那段朦胧时光,回味悠长,岁月浓香。
  • 傲凤狂妃

    傲凤狂妃

    她本是相府庶女,却被未婚夫退后,又遭嫡姐庶妹讥讽,一时想不开,寻了短见。再次睁开,特工强大的灵魂附身,她定要步步踏上强者之巅,将她曾经所受的痛苦,十倍百倍的还注到那些罪魁祸首的身上!
  • 九零一六

    九零一六

    南岸岛几十年来从未有人离开过。这儿成为了一个避难地,成为了人类文明的延续点。30年前出岛探勘的搜索队失去了音讯,只有一个人成功活着回到岛上。这名幸存者身份神秘,成为了今后30年里流传的诡异人物。我要告诉你的故事,全因这名神秘的幸存者而起。我将毫无保留地告诉你。※※※喜欢的话请大家收藏或推荐一下,谢谢※※※
  • 末世重生之抱大腿

    末世重生之抱大腿

    故事发生在伽马星球上的银辉帝国……重生明明是个金手指,萧然却很苦恼。她的异能那么鸡肋,到了后期照样要被丧尸狂虐。听说星火基地的宋首领待人宽厚,实力深不可测……跟他混的人都成为绝世强者了!萧然一心结交人家,万万没想到,好感度刷的却是负值!就在她完全放弃抱大腿伟业之时,宋首领却突然扑了过来。
  • 英雄联盟之捍卫国土

    英雄联盟之捍卫国土

    诺克萨斯法西斯化,扩充军队,大肆进攻其它国家,在战争学院被攻下来之后,以德玛西亚为首的国家奋起抵抗。当法西斯力量熄灭的时候,来自暗影岛的另一个阴谋崛起……
  • 少年你真的很烦

    少年你真的很烦

    简简单单的校园故事,没有玛丽苏,没有金手指外挂。不喜请绕道,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