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38400000033

第33章 厚德载物 一代儒商(3)

李嘉诚:这就说来话长了。简洁地说,主要有四大原因,其一,我十二分地理解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很想赚一些钱,做一些善事,帮帮他们;其二,我爱读书,却因为穷,没法完成学业,实现我心中的理想,所以我很想多赚一些钱,去帮助那些心有大志而力所不及的穷人的子女,有了更多的钱,才方便在教育上更好地发展;其三,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父亲因为没有钱买药而失去生命的情景,所以我很想再多赚一些钱,去帮助那些被病魔缠身的人,去不断地发展人类的医疗事业;其四,这也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Challenge(挑战),今天的社会是一个讲求实力的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而且,钱是永远赚不完的,你要赚钱就必须利用你的胆识去面对或者接受这种挑战。你看我随便一说就有四大压力,我的压力其实大得很哪!

在这儿,李嘉诚对他的创业和成功作了一个极富有启益的总结。看过之后,我相信对初创业和想创业想成功的人会大有收获的。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重要的不在于它是不是发光这一事实,而是你如何去挖掘它,让它发光。

十、欲在“怡置”苦战八年

英资置地公司一直为老牌英资洋行怡和集团所控制,怡和集团的主席也理所当然的成为置地公司的主。曾经鼎鼎有名号称世界上最大的地产商一一置地公司,拥有绝大部分香港商业金融中枢——中环的物业。这一切对于李嘉诚来说。有多么巨大的诱惑力是可想而知的。

如果控制了置地公司,才可以真正称得上是香港地产界“王中之王”。只有傻瓜才会不去考虑,争夺置地公司控制权,更何况一直以“最具野心”而著称商界、且精明过人的李嘉诚呢?他那里能够轻易地放过眼底下置地公司这块“诱人的肥肉”呢!

在香港岛的繁华地带,是香港最重要的商业中心地区,她的声望如同麦迪逊大街、华尔街和主街一样,是世界经济阵容中最敏感的灵魂地带。这里鳞次栉比地巍然矗立着一幢又一幢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而且一幢比一幢更加充满神秘莫测的魅力。这里既是左右香港经济气候的策源地,又是最容易受经济气候影响且波及面最大的“敏感地带”。

其中,有一幢高耸入云的大楼,这幢圆形窗户大楼而对着万种风情的蔚蓝色维多利亚海湾,它高深莫测地耸立在香港经济的金字塔尖,且神秘地隐藏着一切一切……。

大楼各层中有许许多多的世界各国著名中心,以及香港有代表性的办事处,这就是香港著名的怡和大厦。大厦的顶层,就是香港经济的支柱,也是香港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怡和财团,旧称怡和洋行。

怡和洋行于一八三二年在广州设立,一八四一年将总办事处迁来香港,逐步扩展成一家业务多元化的公司。怡和公司最初靠的是贩卖鸦片起家,以后逐渐将业务扩大,形成一家经营范围广大、实力雄厚的多元化国际集团。

一九六一年六月二十六日,怡和以有限公司名义在香港上市,从此成为香港十大上市公司之一,并获得“怡和王国”的称号。

6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中国内地十年动乱的影响,英资集团对投资地产业持审慎态度。而新中国成立后,在华损失资产约一千万英镑的怡和财团,对香港的前途更是信心渺茫,因而大举进军海外,其中包括收购英国的怡仁置业、夏威夷及菲律宾的戴维斯制糖厂、中东的TTI石油及南非的雷尼斯综合企业。不幸的是这些投资并不成功,其后多被出售。而华资财团趁机低价吸入大量地皮,积极发展物业。七十年代后期,由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香港地产大幅度增值,伴随而来是华人资本的迅速膨胀,资产成倍,甚至是几十倍地增长。

九龙仓、和记黄埔、会德丰、港灯集团等大型英资企业,先后落人华人财团之手。两年前,香港便盛传,华人财团的下一个目标,将会是置地了。因为,华人财团几乎是清一色的地产建筑商,谁不垂涎置地在中区的豪楼名厦?

早在包玉刚收购怡和系的九龙仓时,怡和高层对华资的觊觎已有了防备。纽璧坚在财务顾问的协助下,重调全系控股结构,核心是怡和与置地互控,即怡和控股与怡和证券控制置地四成股权。置地反过来控制怡和控股的四成股权。证券分析家将此称为“连环船结构”,怡和置地互控,大大强化了抵御外敌的能力。不过,连环船结构也有很大的破绽可寻。敌手若控得一船,就与另一只连锁的船,展开贴身肉搏战了。一损俱损,后果将更不堪设想了。

1984年间,怡和置地双双进入低谷,累累债务使投资者信心大降,股价滑落。其中怡和最惨,市值才30亿港元左右,置地情况稍好,仍有100亿港元。柿子先拣软的捏,市场一改原有的传闻,说华资财团下一个目标是怡和,进而控得置地。

不时有股评家对怡置系统的防御体系发表高见,有人称互控的股权结构,如两只大闸蟹,各用一只钳子把对方钳紧钳死,然后又各腾出一只钳子来抵御外敌。两者虽然同系,同一位大班,而两者股东利益并非一致,致使各伸出的一只钳子不能协调作战。

又有人说,并非纽璧坚设计的互控结均不好,而是怡和大势已去。若10多年前,怡和这头雄师酣睡,亦无人敢扰其美梦,更何谈斗胆拽一根须毛下来。

西门·凯瑟克上台后不久,请英国拯救破产公司闻名的戴伟思,主理置地的业务。到1986年,他又从美国请来投资银行家包伟士,重组怡置系结构。

西门·凯瑟克已看到互控结构的破绽。包伟士登场后,设计了怡置脱钩的计划。1986年10月,重组计划出台,置地宣布将全资附属公司牛奶国际分拆上市,尔后又宣布将另一间全资附属公司文华东方分拆上市。1987年2月,怡和控股宣布成立怡和策略(怡策)。据1988年6月号的《星岛纵贸纵横》,改组后的怡和系控股结构为:

怡和控股与怡和策略互控,怡控占有怡策19%股权,怡策控26%怡控。怡和控股、怡和策略分别控置地11%和15%股权;分别控牛奶国际9%和27%股权。怡和策略控35%文华东方。凯瑟克家族控有怡和控股的股权,据传在10~15%之间。这样,凯瑟克家族的大本营怡和如铜墙铁壁,同时又击碎了觊觎者欲借收购怡和而达到控制置地的企图。凯瑟克家族的主要利益在怡和,故而包伟士的杰作表现出该家族的内心。

有人说“包氏结构”顾此失彼;也有人说是凯瑟克家族“保帅舍车”。凯瑟克家族削弱了对置地的控制,外敌入侵置地的可能性也就相应增大。因此,证券界认为已交怡和迁册海外、行将大举走资的凯瑟克家族,有意将置地这块大肥肉,悬在“垂涎欲滴”的华南虎面前,徒价而沽,好卷资远走高飞。

李嘉诚一直对置地拥有中区豪楼名厦情有独钟。经过70年代末80年代中的一系列收购,长实系实力大增。现在,置地被置于怡和核心结构的外围,壮志未酬的李大超人,岂有不购之道理?

市场言之确凿,李超人与华资财团欲再次联手合作,吞并垂暮狮子置地。1987年股实前12个月,各种收购的传闻,随股市冲天的中气甚嚣尘上。众多财大气粗的华商翘楚,均被会议言欲染指置地:长江实业的李嘉诚,环球集团的包玉刚,新世界发展的郑裕彤,新鸿基地产的郭得胜,恒基兆业的李兆基,信和置业的黄廷芳,香格里拉的郭鹤年等等,皆在此列。另外,尚有股市狙击手刘銮雄,亦有意趁虚而入,狙击这个庞然大物。

传说刘銮雄登门拜访怡置大班,提出以16港元/股的价格,收购怡和控有25%的置地股权。西门·凯瑟克愤然拒绝,一则嫌刘氏心欲太贪,出价如此之低;二则刘氏在股市名声欠佳,置地毕竟是怡和的“爱女”,“为父”总想为“爱女”找一个殷实厚道的婆家。

“心水”(头脑)甚精的刘氏顿时无辙,悻悻告退。又有诸多“大粒佬”(大老板)接踵而至,一一拜访凯瑟克大人。凯瑟克愈加囤积居奇,既不彻底断绝众猎手念头,又香饵高悬。惹人欲罢难休,欲得不能。

这只是一些小小的传言,其中流传最广的要数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了。李嘉诚的威名,凯瑟克早已如雷贯耳。他们还在港灯一役中交过手。超人出马,西门·凯瑟克不敢怠慢,更不敢掉以轻心。李嘉诚表示愿意以17港元/股收购25%置地股权,这比置地其时10港元多的市价,溢价6元多。西门·凯瑟克对这个出价仍不满意,同时,他也未把门彻底封死,作出一副很坦然很有诚意的样子:

“谈判的大门永远向诚心收购者敞开——关键是双方都可接受的价格。”

李嘉诚等人与凯瑟克继续“讲数”(谈条件),双方分歧仍颇大。华资财团告辞,商议对策,约定下次谈判。李嘉诚不想表现的太积极,他一如收购港灯一样,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有利的时机。此际,香港股市一派兴旺,攀上历史巅峰。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扶摇直上的香港恒指,受华尔街大股实的波及,一泻千里。1987年10月19日,恒指暴跌420多点,被迫停市后的26日重新开市,恒指再泻1120多点。股市残骸遍地,一片哀号。

香港商界,多惊恐万状,形如过河泥菩萨,自身难保,哪有余勇卷入收购大战?自救乃当务之急,置地股票跌幅约四成,凯瑟克寝食不安;李嘉诚的百亿集资计划刚出台,能否如愿,当属未知数。李嘉诚的“百人救市”,成为当时黑色熊市的一块亮色。证券界揣测,资金用途,将首先用作置地收购战的银弹。

正如一场暴风雨,来得猛,去得也快。等到3年底,堕入谷底的恒指开始回攀。银行调低贷款利率,地产市况渐旺“地址股市”,纯地产建筑股占全港总市值的31%,地旺股旺,股市淡友皆以大好友的面目活跃于市场。农历大年刚过,收购置地的传言再次起落,华南虎再度出山。

事后,报章披露,1988年二、三月间,李嘉诚等华南翘楚,多次会晤西门·凯瑟克及其高参包伟士。一直善于等待、捕捉时机的李超人,何不借大股实中,怡置系扑火自救,焦头烂额之际趁火打劫呢?股灾中,置地股摔落到6.65港元的最低点,就以双倍的价格收购,也不过13港元多,仍远低于李嘉诚在股灾前的17港元的开价。

原来,根据收购及合并条例,收购方重提收购价,不能低于收购方在6个月内购入被收购方公司股票的价值。10月股灾前,华资大户所吸纳的置地股票,部分是超过10港元的(每笔交易的内容全部储存于联交所电脑)。这就是说,假设以往的平均收购价是10港元,现在重提的收购价,不得低于10港元的水平一个月后,则不受此限。

4月中旬,正是股灾发生后的整6个月。这一时期,置地股从6.65港元的最低点回升后,几乎胶在8港元的水平线上徘徊,仍低于股灾前的水平,对收购方有利。

到4月初,李嘉诚以广生行董事的身份出席该公司股东会。他首次向舆论透露了长实持有置地股份,是作长期投资,并无意出任置地董事参与管理。

“天机泄露”,华南虎吞并老狮子的现代寓言充斥市场,愈发甚嚣尘上。

4月底,以超人为首的华资新财团草拟函件致置地,要求在6月6日的置地股东年会上,增加一项重任新世界主席郑裕彤、恒基兆业主席李兆基为董事的议案。华资新财团捏有王牌——合持股权已直逼置地的控股公司怡和。

市场上仅就这事已经沸沸扬扬,置地股价如同被阳光直射的温度计,猛地一跳,急窜到8.9港元。这是股灾之后,置地股日各项幅最大的一天。

但是凯瑟克岂会束手就擒呢?他与包伟士急谋对策,布置反收购。

在4月28日,怡和策略与所控的文华东方发布联合声明。由文华东方按每股4.15港元的价格,发行10%新股予怡策,使怡策所持文华东方股权,由略低于35%增至41%。对华商众豪来说,这不啻当头一棒。精明的李嘉诚亦意识到事态的严竣。怡策与文华东方股权的变化,虽与置地无直接关系,却是怡和抛出的反扑信号,其后,怡和将会随机抛出系的反收购措施。

月底月初的几天里,李嘉诚,郑裕彤、李兆基,以及香港中信集团的荣智健,数次晤面,商讨对策。为防置地效仿文华东方,必须趁另一反收购举措未出笼前,向怡和摊牌。这一切似乎在凯瑟克的预料之中,素有耐心的李嘉诚不得不先出一招,再伺机还招。

5月4日傍晚,股市收市后,李嘉诚、郑裕彤、李兆基、荣智健等,赴怡和大厦与西门·凯瑟克、包伟士谈判。虽然是短兵相接,双方都很彬彬有礼。李嘉诚开门见山,说明本财团收购置地的诚意,提出以12港元/股的价格,收购怡和所持的25.3%置地股权。

凯瑟克亦单刀直入,坦率且坚决地表明否定意见:“不成,必须每股17港元,这是去年大股灾前你郑重其事开的价格。李先生素以信用为重,不可出尔反尔。置地只是市值下降,实际资产并未损半点,如何就从17港降到12港元呢?”

李嘉诚平静地说道:

“凯瑟克先生,如果你未得健忘症的话,一定还记得,这17港元并非双方敲定的成交价,都表示继续谈判重新议价。你我都在商场呆过这么多年,我想你一定不会‘市价是一切价格的依据’这一商场规则。现在置地的市价才8港元多一点,我们以高出市价近4成的价格收购,怎么能说收购价下跌了呢?”

双方说话都绵里藏针,话里含有揶揄之意。气氛凝聚着浓烈的火药味。素有“沙胆彤”之称的郑裕彤,以咄咄逼人的口气又挑起新一轮较量:

“既然和谈不拢,那只好市场上见。我们四大集团将宣布以每股12港元的价格全面收购。按证券交易惯例,收购方的出价高出市价两成以上,便可在市场生效,置地的公众股东会站在我们一边!”

包伟士以牙还牙,说:“我们将奉陪到底——只要你们不怕摊薄手中的股权的话。置地不是九龙仓,更不是港灯,置地就是置地!是怡和手中的置地!”

包伟士半含半露,无疑又把杀手锏抛出来。

华英双方最后达成妥协:

1988年5月6日,怡和控股、怡和策略及置地三间公司宣布停牌。同日,怡策宣布以每股8.95港元,购入长江实业、新世界发展、恒基兆业及香港中信所持的置地股份,合占置地发行总股份的8.2%,所涉资金18.34亿港元。

这样,怡和所持的置地股权,由路过25%增至33%多,控股权已相当牢固。恰和“更胜一筹”的是协议中有个附带条款,长江实业华资财团在7年之内,除象征性股份外,不得再购入怡和系任何一间上市公司的股份。

喧市数年之久的置地收购战,就以这种结果降下了尾幕。看好这场收购的证券界舆论界均大为失望。一些华文报刊在报道结局时,称这是“一场不成功的收购”。有些英文报刊则称这次战役是“华商滑铁卢”。

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这次为何不决一死战,较个高低胜负而就这么草草收兵了呢?市民们都感到特别的纳闷。事后,传媒不断披露材料,使人们能窥其内幕之斑。现综术如下:

同类推荐
  • 泰戈尔创作不朽诗歌的故事

    泰戈尔创作不朽诗歌的故事

    我们辑录这些影响名人人生成长的主要事件,就是为了让广大读者知道,名人在他们做好思想准备进行人生不懈追求的进程中,怎么从日常司空见惯的普通小事上,碰出生命的火花,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凡为神奇,获得灵感和启发的,从而获得伟大的精神力量,实现了较高的人生追求。
  •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名人脸谱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名人脸谱

    不及格的政治家——王春榆点评李自成;投机分子: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柏杨眼中的吴三桂;伊非寻常女,境界堪绝伦——阎崇年眼中的孝庄;慎之又慎解难题——阎崇年解读康熙……本书收录百篇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的评论。
  • 在世界尽头拈花微笑:李叔同与苏曼殊

    在世界尽头拈花微笑:李叔同与苏曼殊

    李叔同与苏曼殊,看似人生缺少交集的两个人,却都在清末民初的大变局中由热衷革命到心灰意懒,摆脱俗尘,遁入法门。本书以详实史料、细腻文笔,倾情抒写了李叔同和苏曼殊传奇而绚丽的一生,带你深入他们独特的内心世界,品读他们人生中的聚散离合与悲喜情愁,还原最真性情的两位多情才子。
  • 蒋英传

    蒋英传

    蒋英是我国不可多得的一位传奇女子。她的父亲,是蒋介石的军事顾问蒋百里;她的丈夫,是“两弹一星”的功勋钱学森。她本人则是中国杰出的声乐教育家、女高音歌唱家。她十五岁留学德国,深陷二战旋涡仍坚持完成学业。在丈夫钱学森被软禁美国期间,她坚韧支撑整个家庭。回国后,她为支持丈夫的科技事业告别了舞台,在“文革”苦难面前保持了善良本性,迟迟暮年仍倾尽全力培养声乐人才。她从教近半个世纪,亲手培养二十多位知名歌唱艺术家,被誉为“培养大师的大师”。
  • 八大特务头子

    八大特务头子

    《八大特务头子》选取蒋介石麾下的八个特务头子,包括戴笠、徐恩曾、毛人凤、郑介民、唐纵、贺衷寒、邓文仪和康泽。他们长期活跃在中国政治舞台上,为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拼命卖力,收买、暗杀、破坏是他们惯用的伎俩,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大特务在抗日战争期间,虽然不时地对共产党的组织和革命统一战线进行破坏,但在搜集日军情报,进行密码破译等方面还是有功于中国革命事业的。
热门推荐
  • 步步为姻,难为神女心

    步步为姻,难为神女心

    莫名其妙地囫囵穿越到古代,余雪洛瞧了瞧自己。记忆全失?不怕!身为一位通医理的现代人,她知道自己姓甚名谁便可以。嗯?她不是身穿是魂穿,还有个宰相爹?这么牛逼哄哄的身份她可要好好使用,怎么说也不能对不起自己追求潇洒人生的理想!二妹想挑衅?她抬抬手,萌宠神兽压都能压扁你丫的。“既然这么厉害,倒不如与本座比试比试?”风白黎似笑非笑。余雪洛立刻端出神女范:“我不太喜欢这个……”“那你喜欢什么?”风白黎笑得清雅高华:“本座其实有个更合适你的比赛,你会喜欢的……”余雪洛好奇:“什么比……风白唔唔……你的君子之道呢!”戳正文,收藏!英文已开坑,么么哒
  • 总裁大人倒追妻

    总裁大人倒追妻

    那个小时候屁颠屁颠地跟在叶锦柯后面的小女孩长大了呢,韩夕柚对自己小时候厚着脸皮夺走叶锦柯初吻感到深深懊恼。再次见面,叶锦柯擦着韩夕柚的耳朵幽幽地说了句想逃晚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苍剑灵

    苍剑灵

    “你确定执此剑走上杀伐之路?”苍燎一剑斩像苍穹,以火灵为引,暗灵为契,成杀伐之大道。谁又能知道这个强者只是当年琼殿的那个天才呢,谁又能知道当年没被看好的少年如今已自成一道,修成神王呢?你好,我是苍燎,多指教。
  • 穿越混吃等死:嗜酒王妃

    穿越混吃等死:嗜酒王妃

    穿越成丞相府的三小姐,本想混喝等死,偏又嗜酒如命,闲来无事给妓院姐姐们写写小曲,捞点酒钱。不料,相爷爹让她代姐出嫁,对象是花名在外,无赖得令人发指的四皇子殿下!?天啊,他们曾经有过过节!她嫁进王府后,还能逛妓院,写曲儿换酒喝吗?(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寻歌行

    寻歌行

    本以为是一场好梦,最后却梦醒人去。阿寻常常在某个深夜想起傅景行,想他在另一个国度做什么。可是理智又在告诉她不能想。五年的离开,阿寻在不断成长,她也终于明白,于自己而言,傅景行有多么重要。
  • 缘梦千寻

    缘梦千寻

    本书讲得是故事主人公元文龙在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回到了南北朝的一个乱世去寻找困扰了他十几年的奇怪的梦的根源。随着梦中的事物的慢慢呈现,元文龙与这个时代因缘也越来越深,同时也不断地卷入了这个时代的纷争当中。到底是梦在召唤他去完成使命,还是他在创造他梦一般的人生呢……
  • 快穿之滴水穿石

    快穿之滴水穿石

    027系统养成了一块石头来完成任务,一把屎一把尿带大了这块鹅软石。。。石软软:“好了任务完成,我们可以去下一个任务了。”027看着被石软软伤害后痛不欲生的男人,不忍道:“不再陪他一段时间吗?”石软软翻了个白眼,指责道:“心软这种东西是任务者最不需要的,这还是你教我的道理呢!”说完便退回了任务空间。027独自在风中凌乱,默默地咽下了要说的话。。*粉丝群:683528181
  • 人在木叶准备起飞

    人在木叶准备起飞

    穿越了,作为波风水门的弟弟。波风和真感觉只要自己能苟到大结局,迎接自己的将是美好的混吃等死生活。我哥是火影,我侄子也是火影!小小的木叶村还不由着自己横着走。但是如何苟到便宜大侄子封印辉夜大妈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幸好还有个外挂,波风和真感觉自己即将起飞了。但是这个外挂,怎么看起来有点不靠谱!!!
  • 盗墓诡事

    盗墓诡事

    我叫张小天,为了还债,无奈走上盗墓这条路。从地铁工地的古墓中得到一枚残缺的玉如意,从此之后,厄运缠身……